世界遗产繁花路,
孤独星球一意行。
哥伦比亚常相伴,
食字斋主总无情。

这座岛上藏着人类之于食物所能付出的善意:除非高山大海荒漠,否则几乎走到哪里,都有得吃。各种食物遍布了台湾的各个时段、各个角落,你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荒谬时刻,吃到一碗牛肉面,或喝上一杯手摇茶。凌晨三四点,街头的炭烤吐司配鲜奶茶人声依旧鼎沸;胃才刚醒的早餐时间,就有吐司、清粥或蛋饼煎饺可以选择,要不就来碗鸡肉饭,或者凉面味噌汤。午餐晚餐呢?点心宵夜呢?那些摊贩、食肆、店家、餐厅,还有穿梭在街头巷尾的餐车,又或者,四大洋七大洲只要是讲得出来的异国料理,十之八九都找得着。一座面积不过三万五千余平方公里的岛屿,聚集出如此密度的吃食,要说夸张,还真是夸张了。

台湾北部
要参透台湾人五脏庙的中心信仰,必须来一趟荟萃海内外美食的台湾北部。旧城区里老牌小吃就像古早时期人们北上打拼的写照,自山间飘香而来的包种茶也牵动着城镇历史的脉搏与味蕾。当年榕树下、庙口前的一味又一味,就此留存下来成为经典。

台湾中部
中部地区地形复杂,从盆地、丘陵一直过渡到山区,山产为本区菜色增添风味,20世纪中叶清贫时期的饮食发明也依旧保留在小吃文化当中,成为不可不尝的地区性美味。

台湾南部
这里是台菜的发源地,也有来自五湖四海汇聚而成的眷村菜,克勤克俭的客家菜同样在此源远流长。各色大宴小食、鱼鲜菜羹,养出一地刁钻的嘴舌。

台湾东部
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有机的好米好菜。生活步调相对悠闲的此地,作物也能以顺应自然的韵律生长。端上桌的,都是主打原味的自信与骄傲。

2019年12月,中国地图出版社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