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澳门,一座世界文化遗产之城

香港澳门回归十年有余,我却止于隔海相望,实在心有不甘;这次去珠海,离澳门更是一步之遥,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完成在“曾经的殖民地”走一圈的愿望。
还好这个愿望不太难实现,毕竟澳门已经属于中国,办个通行证便能通行无阻。
出发之前,娜和她老公给我做了详细的辅导,把每一站的行程都安排妥当,应该去看什么景点,应该吃哪家好吃的都做了细致的交代,甚至连去澳门的港币都帮我换好,真是贴心的朋友。

我之前不知道珠海离澳门那么近,我以为得坐个小船才能奔向澳门,结果他们开车就直接送我到了拱北口岸。进入口岸内,一字排开有十几条安检通道,每条通道都排著长长的队伍,也有专门为外交人员、老幼病残和澳门居民开辟的单独通道。马上能踏上澳门的土地,我有些兴奋,所以就算是排队,也忍了。就跟出国的手续一样,海关人员给我的通行证盖上章,我就算出了中国大陆;跟着人流走向澳门的安检站,帅帅的澳门海关人员给我盖上入关的章,我正式进入了澳门。

威尼斯人

听从娜的指导,我直奔位于口岸处的大巴停靠站,每个赌场都设有免费大巴在这里接送游客。赌业是澳门的经济支柱,服务自然一流。我选择了去“威尼斯人”的大巴车,因为这个酒店在离珠海更远一点的氹仔岛上,我得由远及近地参观澳门。

早就听说“威尼斯人”的豪华,甚至比拉斯维加斯的同名酒店的规模更大,没有机会见识美国的威尼斯酒店,能在澳门看看也不错。进入酒店,我马上就被那种极致的奢华所震撼。穿过金壁辉煌的走廊,大厅的天花板上画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幅绘画,据说是仿造的一幅名画,花了2000万港币。放眼望去是密密麻麻的老虎机和赌桌,可能是早晨的缘故,有些台子并没有客人澳门的赌注额度真高,一般都得至少200港币玩一把,最少的赌注也得50港币。
二层是“威尼斯人”的购物区,是一个包括食街和各种名牌店在内的购物好去处。我对逛街兴趣不大,但是我很想看看酒店内的仿威尼斯景观。穿越了很多名店走廊,我终于看到了人造威尼斯水城。公匠们在“城内”开凿了如威尼斯的运河水系,运河上停著几艘贡多拉,两岸是视窗放满鲜花的威尼斯人住宅,建筑风格完全威尼斯化,不少人在特色拱桥上驻足拍照;现场还有穿着意大利贵族服装的演员唱着激昂欢快的意大利歌剧,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感觉置身于真正的水城威尼斯。最让人称赞叫绝的是人工的天空,不知道是用什么方式做出来的天空,抬头便能看到朵朵白云飘来飘去,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漫天的玫瑰色晚霞,美得眩目,感觉就像真正变幻的天空。“威尼斯人”是绝对的不夜天,在这里,时间都停止了。

我不能在赌场继续蹉跎岁月,我要节约时间向同在氹仔岛上的“澳门建筑博物馆”进发。虽然问了澳门人,都说这处景点离“威尼斯人”酒店很近,走路就能到达,但是分不清方向的我还是打算借助TAXI的力量。坐上出租车,当我说出我的目的地的时候,只听见司机师傅发出一声“唉”的声音,一种不太高兴和不耐烦的情绪开始弥漫整个车厢,就像在北京打车,当师傅知道要去的地方特别近而发出的感慨一样。果不其然,车子驶出威尼斯人酒店,转了个弯,前进了几步就停下来,一共才十几元澳币。新奇的是,司机按了什么开关,后座的门就自动开启了。

龙环葡韵

不管司机是不是高兴,我总算是到了目的地。这处景点又被称作“龙环葡韵”,“龙环”是氹仔的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的建筑风格;整个景点包括五幢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图书馆和两个小公园。

我只对海边马路的葡式建筑群有兴趣,这五幢翠绿的小型别墅外型优雅,曾是澳门官员的府第,其中的其中三幢被改建为博物馆,由西到东分别建成“土生葡人之家”,“海岛之家”及“葡萄牙地区之家”,另外两间分别是“展览馆”和“迎宾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土生葡人之家”,实际上就是当初葡国政府高官的宅第,通过宅子里的一桌一椅,我可以重温二十世纪初澳门土生葡人的生活方式,一些中西合璧的家俱摆设风格,还有挂在墙上的老照片,都能见证土生葡人在澳门生活状态。在这些博物馆里,我也第一次看到有关“土生葡人”这个名词的解释。土生葡人其实是经常很长时间的不同种族之间通婚所形成的特殊群体,主要是指在澳门出生、具有葡萄牙血统的澳门葡籍居民,包括葡萄牙人与中国人或者其他种族人士结合所生的混血儿,虽然长期生活在被中国人包围的环境里,但他们却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有自己的饮食、婚俗、宗教特点。我在澳门的街道也看到过土生葡人,从外表上来看,他们肤色比中国人还更深一些,头发较黑,眼鼻则与葡人接近。

嘉模教堂

走过建筑博物馆,从它的后方往上走,就会看到明黄色的嘉模教堂,在嘉模教堂对面,是澳门民事登记局,也就是澳门人登记结婚的地方,真神圣!里头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邀请我进去,说可以随便参观,只可惜,当时没有人登记结婚,没能看到那一刻幸福的场面。

但当我走出登记局的时候,一队婚车向这边开来,新郎新娘的头车后边还拖着长长的由很有小球连线而成的尾巴,真让人奇怪。我听说过绑易拉罐的,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拖尾,不管怎样,应该都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这队婚车在嘉模教堂停下来,漂亮的新娘穿着婚纱和新郎在教堂前照相,旁边站着新娘子的好多女性朋友,各个都打扮得很隆重。后来我才知道,几乎每对澳门的夫妇在结婚当天,都会穿着婚纱到这里拍照留念,还有一大堆的兄弟姐妹陪同。最容易出现这种场面的时间大约是上午11点~下午3点左右,而我正好这段时间出现在嘉模教堂,所以我有幸看到这样幸福的一幕,也有机会领略澳门的婚俗文化。

旅行不能光看景点,我打算在氹仔岛上随便走走。澳门人住的房子都是比较矮小的,看起来也挺破,当时刚坐上去威尼斯人的大巴,行驶在澳门的街头,抬头便看见灰暗的很脏的楼房,远远比不上珠海那些漂亮的海景楼,跟我最初的预想相差太远。澳门的街道都很狭小,众多的小路蜿蜒曲折,基本上都是单行车道,往往一条路上只能行驶一辆车;而且山地很多,在澳门开车就得经常爬山下坡,真需要一定的技术,所以城市中的汽车都是小型号小排量,摩托车也挺多。

道路名称都很拗口,有不少都是长串的不相干的中文字符组合成街名,估计是葡萄牙语翻译过来的。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地名:官也街,北京有一家名叫官也街的澳门火锅店,原来发源于此。在窄巷间放眼望去,栉比鳞次的招牌让人眼花缭乱,据说这儿已经是澳门著名的食街,我很很想尝尝这儿的澳门美食,可惜接下来的路还很长,我必须尽早回到澳门半岛,游历澳门的世界文化遗产。

于是踏上33路公交车,我来到了下午行程的起点――新马路。

民政总署

新马路附近基本上囊括了澳门的主要景点,从这儿开始,我就要进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
民政总署是我参观的第一站,这是一栋典型的葡式风格建筑,白色呈长条形。进入内部,里边有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花园,墙壁上镶嵌的花形图案与绿色窗棱的颜色相呼应,整体上透著庄重与简朴的气息。

议事亭前地

民政总署的正门方向,就是著名的议事亭前地。这儿是澳门的时尚中心,就像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一样,虽然没有北京上海那种热闹和张扬,却别有一番欧陆风情。整个广场的地面铺设著海洋般线条的地板修饰,是议事厅前地最独立的一道风景线。波浪的纹路一直延伸到圣母玫瑰堂和更远处的大三巴牌坊,正好指示著旧城区旅游的方向。

玫瑰圣母堂

我想,澳门最美的教堂应该就是圣母玫瑰堂,当我看到通体米黄,墙体点缀著细小精致花纹的教堂时,心想,这个一定就是玫瑰堂了,教堂真是如同名字一样漂亮。墨绿色的门窗、白色的脚线更让教堂的精美展现得无以复加。玫瑰堂位于繁华的商业区,外面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一进教堂,这种聒噪的情绪立刻被轻轻拂走。

教堂内仍然是温暖的浅黄,里边的陈设,从神像到摆设的鲜花都那么精致,有一些人在静静地祷告,我也安静地坐着,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大三巴牌坊

信步游走,所到之处人声鼎沸,比肩接踵,各种卖衣服鞋袜的专卖店,比如G2000,hangten等,还有知名的化妆品小店SASA,卓悦等都占领着一席之地。走到大三巴街,大部分的店铺变成了卖“手信”的,澳门人将这些既是零食也是礼物的东西,统称为“手信”。每个店铺前都会有一两个伙计,拿着自家的“手信”向过路的游客兜售,让游客免费品尝。像杏仁饼、牛肉干、猪油糕、光酥饼、姜糖、花生糖等等,游客都可以先尝后买。我自然也不客气,从头吃到尾,什么都尝试一下。在澳门上百个“手信”品牌中,钜记与咀香园是最大的两个。我不知道这两家有什么区别,但是在大三巴街上,几乎每走十步路,就能看到一家钜记,咀香园则散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这两家究竟谁更大,谁的东西最好吃?随便走进一家店铺,或大或小的铺面上,“挤”满了特色食品,盒装的杏仁饼,散装的牛肉干,还有不粘牙的花生糖似乎是游客最常挑选的,通常入店的游客都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我也买了咀香园好几盒杏仁饼和花生糖,吃起来味道真是很不错。

走出大三巴街,映入眼帘的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大三巴牌坊”。到过澳门的人,无论是跟团还是自助游,都一定会选择到这里参观。还记得澳门回归时,孩子们就是站在大牌坊前唱《七子之歌》。之前我一直以为,这就是一个牌楼,直到查了行程攻略,我才大致了解了大三巴的历史,它只是百年前圣保禄教堂遭火焚后残余的前壁,“三巴”是“圣保禄”的粤语读音,其形状又似中式牌坊,“大三巴牌坊”由此得名。不过我先前以为牌坊之前应该是开阔之地,没想到这样一座看似宏伟的建筑完全就置身在闹市之中。阶梯上站立著密密麻麻的游客,我拾级而上,向着澳门的历史靠近,感受着大三巴给澳门人带来的永恒记忆。

在大三巴后面的一个平台,储存著圣保禄教堂当年的遗蹟,从这些遗蹟中大概可以看出它当初的规模。

大炮台

从大三巴牌坊旁边的小道上山,就来到了“大炮台”,十几尊大炮一字排开。众多大炮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正对新葡京酒店的这尊,很多人都拍下“炮轰葡京大酒店”的照片,十分有趣。

登高望远,澳门的民宅可真有些破,所见的比较漂亮的房子都是赌场。

澳门博物馆

这里同时还坐落着澳门的市立博物馆,外表看起来方方正正有些呆板,博物馆内展示了澳门从远古至近代,文化.宗教.民生.习俗.军事.工农业等的演变历程,但是见惯了大故宫博物院的我,提不起太大兴趣,匆匆逛完就下山而去。

出发之前,我是很有行程计划的,在澳门逛了两圈之后,我已经迷失了最初的行程预想。但,我也不愿意拘泥于一定要看到所有景点,就在澳门城内走走看看,吃好吃的,是另一种无法言语的惬意。相对于香港的快节奏,澳门人的生活步调要缓慢得多,我要适应澳门的“慢”,体会澳门的生活。
就当我随意闲逛时,一处景点就自动蹦到我眼前。看到它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是我行程中安排的“卢家大屋”,只是觉得古色古香的宅子位于闹市中有些另类。“卢家大屋” 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的旧居,是一座储存最为完好的澳门传统富家大宅,此时屋里虽是人去楼空,主人的起居摆设也都不复存在,但是游客还是能从精巧的雕棱和飞簷,木刻的花眉和屏风,花花绿绿的满洲窗,看出初时的毫宅风貌。富贵人家总对建筑的细节艺术的有着无限的偏爱和追求。

主教座堂

一整天,澳门都是晴空万里,我还暗自庆幸,用不着雨中观澳门,可是澳门的天气却也似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突然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看见旁边有一座教堂就赶紧往里冲,不曾想,我又跨入了澳门最重要的教堂主教座堂,也称大堂。没有玫瑰堂的华美,没有嘉模教堂的色彩亮丽,只有最厚重的通透祥和,庄严自在。据说教堂入口处的木质葡萄牙屏风,教堂内部的彩绘玻璃和圣母圣像都是很有价值的文物,我当时却没完全感受这座教堂的魅力,大概因为陈旧,所以低调。

新葡京娱乐场

我也不知道我的方向究竟是向哪边,但是赌城的气息还是牵动着我,迈向了澳门最著名的赌场――葡京大酒店。旧葡京跟新葡京酒店隔着一条马路,旧葡京由三幢桔黄与白色相间相连建筑物组成,其主建筑是圆筒型,远看很像一个鸟笼;入夜后,由霓虹灯组成的皇冠形门也非常华贵眩目。新葡京则是茶色玻璃幕墙的建筑,看起来很像一只展翅的蝴蝶,或者说是一朵盛开的花朵,造型优美,直冲云霄。就算从珠海,也能清晰地一眼就看到新葡京酒店。

新葡京内的建筑风格也是走极尽奢华的风格,光亮照人的地板,长长的水晶吊灯,还有各种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让我的眼睛都用不过来了。圆明园的马首放在进入大厅的正中间,旁边摆放的是硕大的宝石,大厅的其余角落散落着巨大的象牙雕刻艺术品和巨大的金山雕刻艺术品,金灿灿明晃晃,在这里,随便一样摆设都是价值连城,处处彰显著何式家族的雄厚财力和权势。

但当我要进入赌场内部时,我被看门的人拦住了,他说穿着拖鞋不能进入,当初时为了走路舒服才穿的拖鞋,没想到成了进入赌场的障碍。但是没想到的是,当我后来想去乘坐新葡京酒店的免费大巴返回关口时,又没有人拦着我了。我就这样穿着拖鞋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葡京赌场。赌场内部跟“威尼斯人”也差不多,人气更旺一点,也更豪华一些。一层二层都是给平明老百姓赌博的地方,三层就是VIP的套房了,安静地让人不敢进。虽然我没有给新葡京酒店贡献什么,但是我还是厚著脸皮要了张大巴票,从新葡京酒店免费回到关口。
在澳门走的路多了,就会发现澳门的地图不可信。看似遥远的距离,其实只是咫尺。于是我再接再厉,奔赴澳门行程的最后一站――岗顶前地 。岗顶前地的地面设计延续了议事亭前地的波浪图案,很明艳。岗顶剧院、圣奥斯丁教堂、圣若瑟修道院和何东图书馆是这个区域内的古老西式建筑。在澳门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只要是澳门文化遗产的建筑,基本上就是粉红,粉黄和粉绿,古老的澳门原来是三色的!何东图书馆和圣奥斯丁教堂以粉黄为主、岗顶剧院和圣若瑟修道院以粉绿为主调,在墨绿色门窗和红色坡屋顶的衬托下,显得雄伟、高耸。岗顶前地 两侧的高层建筑,大多数是老民居,掩映在苍天的植被和浓绿的枝叶中,狭长的斜巷很幽静,行人无几,巷子中吐露著芬芳的亚热带植物楚楚人,有一种浓重的生活的气息。

夜幕渐渐降临,我还是舍不得离开澳门,返回到繁华的新马路和议事亭前地,感受澳门的灯红酒绿。

吃在澳门,实在美味

到最后了,我得着重说说“吃”这个主题,因为澳门好吃的东西太多,随便一家店,随意一点小吃,都让人回味无穷。我走了一路吃了一路,每一样都让我赞不绝口,吃了还想吃。
新马路下车之后,我在就近的咀香园饼家品尝了澳门地道的葡式蛋挞。外层酥软的衬底有近千层,一口咬下去,松脆无比;中间的蛋挞烤的嫩软恰到好处,入口即溶,也不会甜得发腻。后来我才知道澳门最著名的葡挞店是安德鲁饼店,不过位于路环岛上,位置比较偏远,而名列第二的是马嘉烈饼店,据说KFC的蛋挞就是买的这家的配方。

走到议事亭前地,看到一家生意火热的“义顺牛奶公司”,几十碗的双皮奶都放在面对街口的橱窗里,叫了一碗原味双皮奶和一碗姜撞奶,奶味很重,吃在嘴里滑滑的,姜撞奶的姜味却不太习惯,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十分美味。

出发之前,娜就让我务必尝尝澳门的猪扒包,她说就是汉堡夹肉,味道一般,但是我不尝尝怎么能有发言权呢。我就在义顺店点了一份,送上来一看,的确有点汉堡夹肉的意思,两片涂上牛油的面包,中间夹着一块猪扒,经过油炸的猪扒却能保持嫩滑多汁,闻着有股蒜香味,吃上一口,面包软中带韧,猪扒的醃汁连同早已被热面包所融化的牛油一起渗进面包里,味道很不错。我真没想到看着特别简单的猪扒包味道却这样非同反响。我吃的大概还不是最有名的,网上说,氹仔岛上的大利来猪扒包是最好的,每天下午3点以后限量供应,一天才500个,慕名而至的人每天都排长队,不过我暂时也满足了,留着遗憾下次再吃。

渴了,顺手买了杯奶茶,没想到澳门的奶茶真的不一样,非常浓、香、滑,我想起德芙的广告词:如丝般顺滑的巧克力,我想用于形容澳门的奶茶也一样贴切。浓郁的奶香混著清香茶味,又酽又滑、香浓无比。澳门真是处处美食,就连一杯奶茶,也丝毫不逊色于其它地方。

出发之前,娜就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去尝一下“恒友”鱼蛋,还给我一个详细的路线图,而且说,务必吃带馅的鱼蛋,且加辣。我一直带着这样的理想逛澳门,下午时分,我终于按照娜的地图找到了位于板樟堂小巷中的恒友,大老远就可以嗅到店里飘出的咖哩香气,小小的店面摆满了串好的各种食物,除了鱼蛋,还有蟹子丸、干酪肠、大白菜、西兰花等等,烹调方法类似内地的麻辣烫。我按照娜的介绍,点了两串带馅的鱼蛋,又点了干酪丸,大白菜等等,满满一碗。我先吃一颗鱼蛋,外皮非常弹牙,咬开之后,里边包著红色的鱼子,咬著脆脆的,很有嚼头;干酪丸则用料很足,cheese的味道很重。最主要的是,老板加上了自己祕制的咖哩膏,她把所有的食物都浸在黄色的咖哩汤中,香气扑鼻,浓的咖哩香味慢慢地渗入味蕾,又滑又香又辣,感觉十分特别。价格方面呢,不算贵也不能说便宜,满满的一碗大概50澳币,最亏就是点了白菜,几片叶子也要好几块澳币,还不如多吃一串鱼丸。

离开澳门之前,我觉得好像还有什么好吃的没吃到,想起来娜还跟我说过澳门的云吞面也值得品尝一下。天色已经渐晚,暴走一天之后又累又饿,看见一家名叫“珠记面食专家”的小店,我觉得应该不错,就没有丝毫犹豫地钻了进去。小店很小,也就10平米左右,摆了七八张桌子,可见桌子有多小,桌子之间的距离有多窄,腿放进去就基本动弹不得,很像港片里那些茶餐厅的格局。他们家除了云吞,还有水饺,鱼皮饺,所谓云吞面,其实就是一碗里头有云吞有面,也可以单点一碗云吞或者水饺,港式的面是碱水面,面不是传统的白色而是黄色,因为加了碱水的缘故。面条倒是很细,吃起来没什么味道。云吞还是不错的,皮簿馅大,而且馅里的肉新鲜弹牙。喝一口汤,很鲜甜。

暴走一天,对小小的澳门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从前,总是以为,这里应该是包裹着骰子撞击声和博红了眼的赌徒们的世界,这里只是纸醉金迷的诱惑都市,但是一天的旅行,让我看到了繁华背后那个寂静、悠闲、古色古香、异域风情的澳门,还有澳门让人永远无法忘却的美食。澳门很小,却韵味十足,这,其实与赌无关。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