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行前纪要:
记得那一天,银行的小姐姐看到我兑换港币,惊奇的问我,你不会是要去香港吧??
我笑了笑说,是啊😁

尖沙咀

在家人和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我还是去香港了!!!!

好久不见,东方之珠,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还记得第一次去香港,年纪还小,带着我外婆,心里想的就是海洋公园这种单纯的游乐场玩耍,;
想不到,第二次去香港依然是游乐场情怀,因为迪士尼开业了,带上我妈和我妹;
第三次去香港的时候,已经成年了,去的不过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打卡地,带着我的朋友;
到了第四次第五次,香港已经变成了一个中转站,在转机的时候,才出现在我的出行清单里;

近期发生的很多不愉快事件,繁华的路上,除了典型的拆物阻街,砖头都被起出来了,让这个我感觉到这个我明明很熟悉的城市感到些许陌生,我从小到大 一直看港剧、港片,听的粤语歌,这种耳濡目染的情感,让我对如今的情况非常不理解,我想试着重新了解一下香港

现在永东巴士在我家对面的明日广场设了站点,本以为车上会没啥人,想不到,还是不少人的

过关异常的顺利,简直是被吓到了,就从深圳湾口岸离境并入境香港,仅仅用了5分钟,想象不了的快,果真是客流量大减

酒店业备受影响,宾馆老板10点钟就说可以先办理当天的入住了,反正都没客人了,你们随意入住吧,她快干不下去了















现阶段香港的状况:
1、弥敦道主干道上的地铁站一般都已经受到严重破坏,无法启用,但从弥敦道走到其分岔路的其他站点,地铁是不受影响的,可正常使用
2、晚上10点之前一定要回到住宿的位置附近,因为公共交通将于10点后全线停运。除非你很有钱,可以打的。元朗站于下午2点钟就已经关闭了,去的朋友需要注意
3、多数店铺受影响,弥敦道主线的各商店下午三四点左右就会全部关门,在弥敦道岔路的店铺开店情况影响较少,但仅限于觅食,晚上逛街购物基本不行的
4、暴乱过后,相当面积区域的交通灯都不正常执行,车辆行车和人们行走务必万分小心,当天深水埗就出现撞飞了一个人的车祸

一切从彩虹开始

彩虹!作为一个地点的名称,七彩的站点,有着非一般的魅力,第一个打卡地

彩虹邨建于1962年,是香港最早的一个大型公屋屋邨。凭借著红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彩虹当天舞的七彩外墙,曾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银牌

何谓公屋,就是眼前的这些由政府或志愿团体兴建,出租给低收入市民的小型出租屋,类似于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的概念,经常听说的轮公屋,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而言,目前的公屋数量还是满足不了正常需求

停车场的篮球场就是最佳的观景区,当地青少年打篮球的激烈碰撞,夹杂着不少穿的千奇百怪的打卡吃瓜群众

中午时分来到这里,还真的要注意防晒,来的人不多,想拿个好的视觉拍照不是很难,刚到的时候还看到有香港同胞在拍婚纱照

由于长期受到风吹雨打,本是彩虹色的外墙早已淡化,并不会出现大家看到宣传上的那种七彩斑斓,拍照占3分,其他7分全靠P图

【彩虹邨指南】彩虹站C4出口,出来后左转,就看到停车场大楼,找到楼梯上去就是篮球场,也是最容易出片的地方

建筑内,光与暗重叠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宛如万花筒一样,像一条时空隧道一样的既视感。坐井观天大概就是这样子吧,重重的压抑感随之而来

坪石邨,上世纪70年代落成,也是一座超过40年历史的公屋

坪石邨
一层住的人太多了,如果不搞好伦理关系还真的不行

【坪石邨指南】彩虹邨紫薇楼背后有隧道可走,穿过隧道并过马路,看到红石楼,走进去就看到正方形的天井,提醒:这里并不是景点,拍照的时候请安静,不要扰民

下一站还是公屋,乐华南邨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地,就是因为楼上那两组蓝色的隧道,注意是两组,不要以为只有一组,呆呆的在下面等别人镜头,这次来,根本就没人,怎么拍都行

这里有太多的像是拥有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的拍照地点,一时之间被人炒起,正如鲁迅先生说过,这个世界上本来是没有景点的,去的人多了,就慢慢成为景点

那种爱的魔力转圈圈,七面圆圈蓝色围墙出现在我面前,仿佛穿越时空的感觉,相对于彩虹邨的七色,这里则是更纯粹的蓝,不过必须是要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方可

【乐华南邨指南】离开坪石邨后,沿路返回马路的另一边,乘坐九巴2A或九巴28路,乐华总站下就是乐华邨,下车抬头往上看看停车场,自然看到类似地方,寻路上去即可

下一站,鲗鱼涌巨厦,科普一下,读Zei,香港最为著名的公屋

刷爆INS的网红鲗鱼涌大楼,又名怪兽大傻,因为《变形金刚4》曾在此取景拍摄,由福昌楼、益昌楼、益发楼、海山楼及海景楼构成,五栋大厦合体变成巨无霸的怪兽大厦

有人说,香港是水泥堆砌的森林,像一个可怕的怪兽,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人口居住问题啊

虽然看起来很奇幻,视觉冲击力很强,可是不由得感觉到像宁次一般的笼中鸟的心灵束缚

这里住着2000多户人家,每户平均4-5人,几乎住了1万人。密密麻麻的建筑结构,传递出超强的压抑感,感觉透不过气

来到这边才发现,原来外国人特别喜欢来这里拍照,麻烦能不能把我旁边那几个女的给P走?

当然可以,离开益昌楼,到平行存在旁边的海山楼海景楼,走到尽头有个斜坡,走下去,再往上仰拍,出片特别容易

这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是拍照的好地方,可是频繁的进入镜头让这里的居民感到恼火和无奈,所以,来这里打卡的小伙伴们,低调,低调哈!

【鲗鱼涌指南】太古站B出口,出来左转直行300米,途中要过马路,后继续直行,首先会看到益昌楼,这里可以拍到四面环绕的压迫感。要是想留空一个角度拍仰视,继续往柏架山路走几十米的海山楼和海景楼会好一点

港岛当年情

叮叮车是香港三大最具代表的交通工具之一,自1904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见证香港历史发展的证人

这次我去的是金钟方向,所以,在柏架山站这里,除了跑马地方向的,看到叮叮车就上,问题都不大,只是,叮叮车速度真的很慢,等车也慢,坐车也慢,不知何时才能晃悠到中环

坐上怀旧叮叮车,绕着铜锣湾转一转,看着她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后门上车,下车付费,节省效率,加上车身瘦长,不大占道,正好合适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

叮叮车,其得名由于每次停车之前,都会发出“叮叮叮”的提示声音,故称叮叮车

一路不知道坐了多久,途径整个繁华的购物圣地铜锣湾

【叮叮车指南】到车站的时候,先要看清楚车是东行还是西行的,坐在二层风光最好。有些叮叮车不报站,有些报站,需要关注一下实况,不过站与站之间距离很短,坐过头了,那就走回来呗。香港人也是特别喜欢坐叮叮车,因为价格相对于公交而言,较为便宜

中环,香港的政治及商业中心,是很多银行、各政府机构及外国领事馆的所在地。高耸的大厦鳞次栉比,熟悉的中银大厦就在眼前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总部,林郑月娥的办公地点,楼下,好多的菲佣在席地野餐,看来这种风头火势的情况下,这里戒备并不是深严

同样的,《变形金刚》也曾在此取景,巨大的太空船把所有机械体往上吸,机械恐龙在扒拉着政府大楼

【政府总部大楼指南】从太古广场步行可至,可到大楼下仰望,但不能入内

大门前是一个喷水池,一般电视剧中拍到主人公来到门口,都有很多记者采访的镜头都会带到这个池子,一窝蜂的拿着镜头拥到这个池子边,把主人公团团围住,那时往往是剧集的精彩处

相信,看TVB的人,一定不会忘记这个熟悉的场景吧,《溏心风暴》、《刑警》、《法外风云》、《律政新人王》留下太多的回忆了,

【高等法院指南】地铁金钟站的太古广场里,有小路提示该方向,不过,需要乘坐手扶电梯或走上好几层才能到达高等法院,不是特别好找

连通中环商务区与半山居民区的半山扶手电梯,也是全球最长的户外有盖行人扶手电梯,直通山上,电梯被是分段的,可以随上随下

《重庆大厦》王菲一直在这个角度偷偷观察梁朝伟,这部电影也使得这电梯名声大震。

【半山扶梯指南】从金钟太古广场可以坐很多路公交前往中环街市,域多利皇后街下车,100米不到,就能看到电梯。周一至周六6:00-10:00为下行时间(半山往中环方向),10:00-24:00则为上行时间。其中周日及公众假期6:00-24:00皆为上行

午餐在兰芳园用餐,也是当地著名的店铺,生意不佳,人没有像之前那样坐满,很轻易找到空位

点了一个牛脷出前一丁,上面那个菇超好吃的,加一杯驰名的丝袜奶茶,由于用塑料杯装的,个人认为缺乏仪式感,所以没拍了

【兰芳园指南】扶手电梯中途下车到结志街,门面有点不起眼,差点给晃过了

中环荷里活道中段的嘉咸街,因一片涂鸦墙成为网红打卡地,涂鸦墙描绘的是香港早期的九龙城寨

继续在嘉咸街一路走,到街尾还有另一面涂鸦墙,这里很少人看到,大多数都被前面的人吸引了

不得不说,这里的外国人超级多的,很多酒吧里坐着的都是外国人,另一个兰桂坊的既视感

其实,这片涂鸦墙,真的就那么一点点面积,稍有失望。拍照时,要小心来往车辆,这里都是倾斜度很高的斜坡,务必小心

【嘉咸街指南】从扶手电梯中段下,问问当地人,步行不远即可到达

维港之夜

卢吉道修建于1913-1914年,位于太平山顶薄辐林郊野公园,是一条环山而建的绿道,这里是当地人散步、跑步的优选之地

随着夕阳西下,香港的城市灯光已然亮起,美轮美奂的建筑,幻彩咏香江,如当年一样漂亮

繁忙都市的水泥森林,华灯初现,无论来了多少次,依然会被这景象深深震撼

亚洲的第一大海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当之无愧

脑海里还是会回响着罗大佑的《东方之珠》

【卢吉道指南】金钟站B出口乘坐新巴15路到可山顶站,沿着卢吉道方向,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在这里除了散步、跑步,更可以居高临下的欣赏维港夜景,更重要的是,云霄阁要收费,这里不用

【太平山指南】
方案一:从金钟站乘坐新巴X15,直接坐到山顶总站,下来就是凌霄阁了
方案二:前往红棉路的花园道山顶缆车站,直接坐缆车上山

金钟太古广场连线政府部门的过道,那是最棒的流光绘影的车水马龙拍摄地,放下手机,静候片刻

华丽的轨迹瞬间GET到

从金钟向政府大楼方向走,走到海边,就能近距离的欣赏维港夜景

走到海边,发现港口附近好像很热闹,靠近维多利亚港有很多街头艺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真是我前所未见的。

尖沙咀

每个街头艺人或组合之间也就隔着一两米吧,大多数是唱歌表演,每个表演的人都拼尽了全力,好让声音盖过旁边的人,作为观众我是什么都没听清,但是还是凑热闹凑的不亦乐乎

TVB里经常看到的的摩天轮

还有港剧里那些人有事没事在码头聊天,基本上就是在这个8号码头了,有时间的话,可以留意一下

至今,天星码头仍然是非常热门的交通工具,虽然有点慢,可是关键是便宜啊,既可以过海,又可以欣赏维港夜景

同样是运营了100多年的天星小轮,每天肩负著护送人们过海的重要责任,这里又是另一个欣赏香江美景的角度

雪糕当年情,这也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香港大街小巷流动的雪糕车,在香港人眼里,他不仅仅是一辆雪糕车,还是很多香港人的童年,车上有位师傅一杯一杯的打雪糕,10块一杯的价格算是很亲民的了

尖沙咀钟楼
富豪雪糕,熟悉的音乐,熟悉的味道,不变的价格,吃的是回忆

ins风大热门的文化中心,想要拍得好,要早上,等阳光照射每根柱子的间隙,透射出光柱,特别有立体感

接近10点的地铁站,即将关闭,显得异常萧条,想当年这里还是人挤人的地铁交汇处,如今……

烟火庙街

嗯,来到这里都会想起洪卓立的弥敦道,可是当中那句,街边太多人与车,听起来特别的感慨

鸡记,请注意请注意,这里并不是吃饭的地方,也不是一些黄色场所,这里只是由打麻将的交流场所,麻雀协会吧😄

香港能买到这么便宜的水果,也就庙街、深水埗这种地方吧

当年在这家庙街著名的煲仔饭吃过一次,一个煲仔饭,内含三根小腊肠的腊味煲仔饭,记忆犹新啊

天后庙旁边的庙街的另一大特色——算命

这一档塔罗牌,好多人排队,有时间的话,我也想算一卦,算一下自己是不是该黄袍加身,餐餐都有大鱼大肉为伴

别看短短的一条街,这里浓缩了地道的香港文化,到了晚上仿佛这里是个不眠不休的义乌大市场

油尖旺,香港十八区最小的,同时他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时尚、饮食、购物、娱乐,一应俱全,虽说是香港,可是这里依然是各种旧楼,生活质量跟我十几年前看到的情景,没有太大改善

【庙街指南】庙街对面的建筑,进去后,坐电梯到3楼或4楼,视觉都是非常棒,可以用最全面的角度看庙街的夜生活

一条不长的街道上,不知道有多少个摊位,一到快入夜,他们便开始了各种生活

庙街夜市
街市依旧,却没有了以前那种人群里熙熙攘攘的那种feel

里面就像进入一个小型义乌市场,卖的都是一些平价货,服装、玉器、古董、化妆品、玩具、电子器材都有,来到庙街,尝试寻找电影、电视剧的港味画面

庙街上还有好多好多熟悉的小黄片店铺





走完这一段小义乌,就是一大堆食店集合地,港人吃大排档的地方啊,各种海鲜大排档随处可见

中段有很多很多的食店,不过,可想而知,这里的消费可不是开玩笑的

居然来香港爬山????

很多人问我:去香港干嘛要去爬山?不觉得浪费了吗?
不觉得啊,香港的山水非常漂亮好吧,爬过一次,一定觉得不枉此行

那天早上为了坐上第一班的96R,6点多起来从海防道赶去彩虹交汇处,也是够拼了

非常人性化的设定,车上可以充电,满满地能量

路边的野花,造型独特,但非常美

麦理浩径1,2段
N只蝴蝶花丛飞

麦径一段

麦径西起西贡,东至屯门,贯穿香港新界东西,今天我的目标是走完一二段,估计也是相当苦的旅程啦,一二段预计历时8小时

有人担心,一路上都没有补给,会不会上洗手间也要露天,倒也不会,每隔一段路程都会有那么几个这种蓝柜子供急需

很鲜艳的苔藓

麦径每500米都有一个小牌子,用来个各攀登者了解一下目前自己的位置,做好预判,但山上讯号不好,打不通电话也是正常的事

麦理浩径的第一段基本就是围绕着万宜水库走,也是香港最大的水库

好痛苦,这么好的环境,钓鱼居然还需要钓鱼牌照

湖光山色,空气中满满的大自然的味道,这一趟徒步没有白来

麦理浩径的第一段是允许作弊的,整个路段由始至终都是平整的水泥路,可以一直开车到水坝,路上也能看到很多游客坐出租车作弊

后面那个东西叫钟型虹吸溢洪道,搞不懂是干嘛的

万宜水库是人工开挖的水库,随着阳光渐渐加强,这个宝石蓝的清澈还是很震撼的

野菠萝耶

路上很干净,大家都很自觉,没有乱抛垃圾,唯一的原生态feel就是这里好多的牛粪,一路上比比皆是

说的就是你,污染道路的凶手正大树底下乘凉

居然在路边发现了盐桑柏,这种植物可食用,果实非常咸,以前没钱买盐吃的,也会吃少量这种果实,生津不解渴

看到这个六角柱,也就是转角就能看到

第一段的尾声就是万宜水库的东坝,也就是车子能到达的最远的地方

看起来近,走过去,还是很远的啊

蜂巢般的六角形石柱群,是远古时代火山的遗留物

这玩意到底是怎么铸造出来的,每一个的大小和轮廓都差不多

远望,排列就像兵马俑一般

爬上六角柱上,看着浩瀚的大海,听着猛烈的海风

看着这蓝天、碧海、白云,把麦径一段的疲累都冲刷走了




















非常猎奇的大坝设定

走到大坝尽头,这里有个口可以下去

不知道是故意的人为,还是本来就是有绳子的,可以依靠他攀到下方,再等上小山坳

我仅仅是爬了一小段,有不少当地人都往眼前的山坳爬,这些算是野路,他们本来也邀请我去,可是今晚还是有大PROJECT,婉言拒绝,下次我会再来,我觉得那头的风光一定很好看

其实,走到大坝也没算是走完一段,从大坝往西湾方向再走十几分钟左右吧,才算是把1段走完,500米一柱,20小段,10公里,滴!!!!!!!!

麦径二段

2段的重点专案,浪茄湾,香港版的敦沙卡海洋公园,或者称呼,港版的马尔代夫

2段会比1段稍困难一点,不再是平整的水泥路,而是起伏的山石路,一路上还看到不少负重徒步的外国朋友,说真的,负重这玩意,真不要叫我,太虐了

三面被陆地包围,为一天然避风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沙滩上的沙也是好细好细,这里是我在香港看到过的,最美的海滩

眼前的山坳,有一条游人自行开发的野路,可以通过此捷径直接通往西湾

刚刚远看,以为沙滩附近是有补给的,结果发现啥都没有,沙滩后方有一个小溪,水源不确定是否安全,可是实在有点渴,喝了一口

接下来就是各种痛苦的上下起伏,天啊,太累了,全程曝晒,几乎没有遮阴的地方

看到爬上西湾亭休息半刻,在看看路牌,还有差不多2小时的路程

我太难了,第一次走麦径,用水没有规划好,1段稍微有点喝多了,2段显得有点艰难了

开始有点想念那些走捷径的当地人了,是否他们不用爬这么坑这么累的路(当然,走野路是很危险的,滚下去,都不知道怎么救,这里没讯号)

到后面,路况就完全变成这种,都是石头,坑坑洼洼的路面

这就是打野的警告,不要走野路哈

据说,眼前就是三段和四段,下次,我的目标吖

慢慢的,路越走越坑,当心崴脚

【西湾指南】划重点,从浪茄湾一直走,会走到这个分界点,西湾方向,可以乘坐29R的专巴前往西贡码头,也就是下撤路线但沿路没有补给,一直去到西贡码头才有。西湾路,是沙滩方向,有补给,同时也是二段的终点北潭凹的方向,很遗憾,晚上有事,不能完整的走完2段,于是从西湾开始下撤

从麦径离开后,直达西贡码头,一下车,马上到711买了两瓶饮料,全干掉了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人家把去西贡和吃海鲜这两个事情是紧密联络在一起的,放眼望去,除了夕阳西下的太阳,还有各大小的卖海鲜的渔船

这里的总体环境比较好的,节假日氛围很棒,可以出海游览小岛看日落、海钓,在堤岸或码头上闲逛,有很多人遛狗,买卖等等,很热闹,另外西贡市场前还有一条街,做夜市

认真看看,其实,海鲜不算非常贵,还是能接受的

海产品的种类同样是足够的多,下次再来,可以考虑在西贡过一晚,吃海鲜,认真看看这里的人文风情

海边渔民卖海鲜的时候,一手交货,游客一手交钱,然后渔民找零用渔网递上来,很有特色,跟几十年前的情景是一模一样的

【西贡码头指南】从旺角、红磡、尖沙咀等等地方都有直达西贡的大巴,很方便,这是我路上拍到的公交站,所有位置都是由被遗弃的二手凳子排列而成

晚上,弥敦道大暴乱,所以不能走上去路上都是催泪弹的气体,走弥敦道的话有点不适,只能走到辅路去,好久没回到这里看看,油麻地警署,西九龙总区油麻地分割槽警署,殖民年代留下的历史建筑

2016年停止服役,正式闭所,据说现在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报案中心使用

热爱TVB的朋友们,不会忘记正门的,相信同样不会忘记这条蓝白色的走廊,大佬们从警署出来,要么打的,要么就沿着这条小路边走边聊

【油麻地警署指南】油麻地地铁站出站后,步行可至,天后古庙附近

现在外面正在暴乱中,难得网红的妈咪鸡蛋仔还在营业呢,可以刷八达通或支付宝

作为香港原创的传统街头小吃,鸡蛋加入面粉、牛油等做成蛋浆,然后倒进模具烘焗,外脆里糯,鸡蛋味十足

香港的柴米油盐

当今的香港,被逼结业,也是无可奈何啊

香港人的柴米油盐,离不开正常上班

香港人的柴米油盐,离不开正常上课

西环泳棚,早晨能碰到好多的老人家,大清早的来晨泳,这里就是一个简单的铁架搭了一条路一直延伸到海里

我站的这个拍照位置旁边有个简单的更衣室,类似福利会之类的,供各位沐浴更衣

当然,这里对面并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对面还是能看到岸的,还有不少的船只经过,海浪还是稍微有点大的

我是星期一来的,这里除了几位公公婆婆外,根本没人,唯一能听到的是惊涛拍岸,汹涌的海浪冲击礁石,风吹过来,超舒服的

【西环泳棚指南】我从尖沙咀出发,在佐敦道坐新巴971,直接过海兼直达明爱赛马会宿舍,域多利道下车,往坚尼地城往回走一点,有条小道往下就是泳棚,这条山路很清幽,没有游客,只有当地人

返回高耸的水泥森林——坚尼地城,往海边方向行走

闹市中难得的一片净土,看着大海,吹着海风,身边偶尔还有一些当地人在码头跑步锻炼

这个路灯,就是电影《志明救春娇》的取景地,当然,我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

早上来,这里还是很晒的,晒的脑壳都有点疼,匆匆放下三脚架,自拍了几个,赶紧溜

除了典型的路灯,这里还有各种适合拍照的各型别元素,包括采购油桶、货柜涂鸦、彩色的油桶、一线的海景等等,号称打卡圣地,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没有估计到竹子们的形象,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镜头呢

【西环码头指南】从坚尼地城下车,往海边方向走,走到海边后,一直往右走就能看到一个类似货柜码头的入口,里面是有在作业的,注意来往的货车和叉车

来到深水埗,打卡王宏,2016年这里的某栋建筑作为选址进行艺术涂鸦,从此3D网红涂鸦熊出没了,网上看到很多人混进对面的居民楼拍出更靠近的视觉效果,可是我认为,这毕竟是私人地方

其实在楼下看看就很壮观了,没必要像有些攻略里说的要爬到对面楼上去,不安全,还影响当地居民

香港的寸金寸土,哪怕是深水埗这种地方,也让人看了很无力

老式的当铺仍然隐藏在大街小巷中

公和豆品厂,创立于1909年,可以算得上是香港小吃的骨灰级,顾名思义,就是出售各种豆制品

这次我没吃别的,只叫了一碗豆腐花,清甜可口,味道一流

主打的当然就是猪润面,咖央西多士,冻奶茶,不过,感觉还是一般般,没有吹的那么好吃

生意是真的好,好几家店铺都是坐满人的

香港的茶餐厅,不能不来,菠萝包餐加炒滑蛋套餐

少不了一杯正宗的港式奶茶

打包一个麦兜最喜欢的菠萝油,一边走一边细细品尝老香港的味道,深水埗的美食,远不止这些,还有添好运的酥皮焗叉烧包,新香园的蛋牛治,上述的公和荳品厂的豆腐花、煎酿豆腐等豆制品,刘森记面家的虾仔捞面,文记车仔面,松记糖水店的榴莲班戟,坤记糕品的各式糕点

深水埗,看了那么多年TVB,深知这里是被人传为最穷的地方,也是香港电视剧说的品流比较复杂的地方

这里很多楼房都已经有六七十年之久了,大多数外来打工的,都是首选住在这里。作为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迄今仍存在着60年代的原始面貌

走在深水埗,人声鼎沸的讨价还价,生活里的柴米油盐瞬间体现出来了

有点小贵哟

电子产品宝藏地的鸭寮街,一个适合寻宝的地方,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只要是有缘人就能淘到

街道拥挤,却充满人情味,无数场景就像一部活生生TVB电视剧

老旧建筑,横杆上挂满衣服晾晒,浓厚的本土气息,超级接地气

最经典的画面依旧是N多的招牌几乎横跨整条马路,特有的香港味道,大大小小的招牌重叠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

变形金刚的取景地之一,机械飞龙从深水埗那夸张的广告牌上空飞过

最能体现深水埗市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定要到这个充满当地气息的北河街街市

大陆的猪肉的价格都快赶超香港咯

草鱼都已经称好了,并标上价格,一份一份,任君选择

10元4个的汤山梨,简直是感动啊

明码实价,时间如金钱的最好体现就是市场,全部已经经过称量,无需再次核价

刚好旺季的螃蟹

各式的海鲜

110元一只鸡哟,新鲜生鸡的鸡价

妹妹墙裂要求我去“母鸡”买棉花糖,本来没打算故意去找,走的时候碰巧在海港城里找到,算了,算了

第一次来母鸡,感觉装饰挺好看的

一个不大的店铺,居然能找到各种生活起居的东西,有点意思

香港与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或许,他们想要保持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想要在休息日去他们喜欢的茶餐厅里喝个早茶,吃个包,看看报纸,但是却发现,身边满满的全是外地游客,已经没有这种闲情雅致去享受周末,走在街道上,虽然人头攒攒,可是他们都拉着行李箱来代购,说的不是粤语,而是他们不熟悉的国语,感觉生活被打乱了

维多利亚港
国家领土的神圣与完整,不可侵犯,希望香港早日恢复和平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