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用来打预防针的前言

这是一篇香港三日的游记。去hk打第二次的疫苗,且带着妈妈去香港玩一下。出行前做了不少功课,但是🌀的关系,计划全部打乱。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般地出发了。行程规划还可以更合理,但还是有一点实用的经验以及心得想分享~介意这篇叨叨叨游记的朋友可以直接移步首尾看经验哈~

出发前再多的准备 抵不过台风的意外打扰

陈述一下准备工作。本来只计划去两日的,后来台风的缘故,临时改签,变成三日了,但是所有行程和行李都是按两日规划的,所以哈哈哈,临行前一晚真的非常“充实”了



1.提前TB上购买了八达通和电话卡。八达通在机场711只找到充值的,同航班的小姐姐想购卡,但是告知不卖卡。电话卡TB买会划算很多,货比三家,多看评论再买。电话卡只买了两日的,无奈第三日只能开了移动的国际漫游流量,好在就一天,可以接受。
2.机场快线来回的票也在TB上提前买了,换实体票基本都要提前打印纸质的单子,这个漏了就白买了。还有一种是电子票,略贵就没买,适合当场购买来不及打印的朋友。都比直接刷八达通划算啊!



3.提前买了摩天轮、邮轮的票。这个是行程规划的败笔。因为摩天轮日期是敲死的,后来计划改变,但是这个专案铁板一块动不了,就规划不好了。


注意摩天轮的电子票上要有二维码,排队处扫这个的。邮轮预购了那个超便宜的船,结果两晚都没约上,过期作废不能退。
4.还提前买了山顶缆车往返和摩天台的实体票。实体票!这个敲黑板啊!目前大多数卖的都是电子票。电子票是要换票的,换票和现场买票都排在一个队伍里的,超长啊队伍!有实体票的另外排一个队,短很多很多。淡季可能无所谓一些,旺季的话两个队伍长短天壤之别。还有一种所谓VIP票的团体票,这种要提前在一个地方集合,有人带队进去,行程规划顺路的话也可以选这种。

第一日 迷失在中环

第一日的主题就是迷路了,真的…带着放飞自我一路凭感觉走的老妈,我一直在迷路…

坐✈️到香港已经是中午了,机场快线香港站出来,然后立马就不知方向了,按导航是要走地上几层的,但我们往地面走了,于是走得晕头转向,饥肠辘辘…

放几张香港街景作为对这个城市的初印象

先去了沾仔记填饱肚子,至尊三宝面量足味美,蔬菜上浇的是腐乳汁,很惊喜的味道!

找寻“陈意斋”的过程又走了不少弯路,买了燕窝糕和话梅当零嘴。

直奔半山扶梯的路上,基本都是上坡下坡。两旁街景上下交错,建筑间不时一个陡坡,夹着几个摊位或铺子,弥漫着生活气息,又有点魔幻的感觉。

半山扶梯并没有打算走到底,但是…对…又再次迷失了….误打误撞就走到了港铁优惠站,正好刷一下哈哈

折回去寻找“兰芳园”,排了很长的队。我们傻傻地排了,结果是堂食的队伍。其实可以直接买外带,门口处有一块牌子,几乎不排队,很快哒。


旁边铺子觉得挡了他们的门面,一直在赶人,这点体验不太好。

一杯鸳鸯一杯咸柠七,和老妈干杯

兰芳园拐角过去就有一家“泰昌饼家”,慕名买了蛋挞。以前一直觉得酥皮的比饼皮的好吃,吃过泰昌才知道那是见识少,没吃到过好吃的饼皮蛋挞啊!饼皮松软适中,蛋浆浓郁香甜,很赞

一不小心掉了一小块蛋挞,正不好意思的时候呼啦啦飞来几只鸽子,瞬间就毁尸灭迹了

打卡网红地点,涂鸦墙,拗姿势的美女帅哥~

煤气灯街,继续打卡~想找的那家古旧风的星巴克就是图中这家,但当时没看出来,遗憾

一路一直在各种岔路口迷失…继续打卡网红地点,艺穗会

步行前往太平山缆车登车处时遇到的一条很喜欢的林荫路~

圣约翰教堂,不错的取景地,到这里离山顶缆车登车处就不远了

乘坐山顶缆车时记得坐前进方向右手边哦,视野更开阔一些

这是坐车上时拍的景色,小火车坡度相当大,值得体验一下,蛮有意思的哦

登上了摩天台,熙熙攘攘都是人。回首觉得晚霞颜色很美,随手拍了一张。

三个不同时刻的维港夜景

关于下山的方式,必须说几句。虽然我们买的实体票包含了回程,但是还是选择打车下山。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明智。下山巴士和缆车都排了几个弯的队伍。打车去港铁金钟站,两人70多港币,省下了漫长的等待时间,避免了无谓的体力浪费,非常值得。

接着赶去庙街吃晚饭兼夜宵。有个插曲,牌坊灯光太亮一直拍不好,调整角度时不小心碰到一个外国人,还没等反应过来,就听见一声“cao”,令人目瞪口呆,算是不愉快事件之二了…

庙街入口处街景一张

夜市,各种小商品,两列摊位长长排开,中间是穿梭的行人,年代感扑面而来。还有一些做那啥生意的。鱼龙混杂,太晚了还是不要逛了,感觉有些危险。

兴记,煲仔饭和蠔饼。不太好这口,但是不得不说,生蠔很大很新鲜。

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因为临时改的行程,出发前才找的酒店,在庙街附近,600+,招待所的水准…

第二日 晃晃悠悠 吃喝玩乐

早上阳光很好,从酒店房间隔着玻璃拍的。

怎么说呢,除了“打卡”繁华鲜艳的观光景点,去记录一些无意义的日常又很有意思。记录自己作为一个城市的过客,在那么几天里,所看到的任何一点点真实的生活,所感受到的任何一点点触动。

打卡义顺牛奶公司,双皮奶绝赞


。去之前看到各种说香港人很冷漠,服务态度不好之类的,但是这家的体验让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有血有肉有脾气,虽然有点囧,但是不算糟糕的体验,哈哈哈,真的很生动的,服务员阿姨只会讲粤语,非常着急地让我们坐一边拼桌,非常着急地向我们解释,我们连蒙带猜带比划才明白她说的是姜汁撞奶早上只有冰的…餐具刚消毒(?)完很烫,她一边跳脚啦,还把勺子贴我们手上一下让我们感受烫度,真的很可爱的阿姨啊!

澳洲牛奶公司人气太旺了,排队排到街拐角,太可怕了,直接去店门口买了一瓶鲜牛奶当饮料喝,顺便看了一眼选单,嗯,比义顺便宜好多…

瞎走了几圈以后去吃了麦文记,不太习惯香港的面,和老妈两人点了一份净云吞,🦐大而且脆,但还是更喜欢沾仔记的口感,也许是先入为主?

某个路口,莫名驻足觉得需要记录一下。

路过以家乡命名的街道

白天的庙街,与晚上截然不同的感觉

在遍街的周字头黄金首饰店领了几圈市面,坐天星小轮又回到中环啦。

乘坐摩天轮。摩天轮不算大,到达顶点的时候拍的照片,视野还是很不错的。

去往利苑酒家的路上,上了一座天桥,正好为摩天轮拍个全景。

拔草利苑酒家啦


。环境很好,属于冷淡疏离而不失礼貌、周到标准不拖泥带水的服务风格。不知道大家想象的出这种感觉么?

点了几个招牌菜,除了图里的,还点了乳鸽、杨枝甘露,本来怕吃不完,事实证明多虑了,菜量不大的。菜品有质量,对得起价钱。

始创西施泡饭这个要拎出来说。很大一盆,上了以后加入的脆米是泡饭的亮点,口感丰富,值得一试。口味并没有特别惊艳,但是这样的浓汤,喝完真的一点点也不口干,足见真材实料了!

吃完就去铜锣湾的崇光百货各种采买和代买,完事儿也没体力再在附近晃悠了,没有完整地感知铜锣湾的模样,小遗憾

第二晚的酒店是预先订好的,房间设施和视野都不错,尤其经过前一晚的打击,很满意了。

附上一张在酒店空中花园拍的夜景图,第二天谢幕~

第三日 倾盆大雨隔断了两个世界

美美地睡了一个觉,然而大姨妈造访…


又是各种计划打乱。

去附近的稻香,感受一下港式早茶。点菜的单子大大小小有好多张,研究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想吃的东西有好多好多,但我们两人战斗力一般,点了脆皮奶黄包、虾饺、烧卖、芝麻糊、凤爪、还有一个小点心,没吃够啊,可惜可惜。

老妈回酒店休整,我去打针,两人会和后去了一家点评推荐的大排档,香辣炒蟹巨贵,而且蟹很瘦,有点失望…图就也没拍啦。

路过正宗的龙城大药房,打卡~

这个时候确实感觉到累了,有些不舒服,也许和亲戚造访有关,不过工作以后,身体素质明显大不如前…想想大学时候是可以暴走四五日的啊!

不知道香港有没有钟点房,就临时在重庆大厦里的某个家庭式旅馆订了一晚200+的房间来休息一下。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个房间,还是让我情绪有些波澜的。所有房间都是隔间改造的,有些难以形容,也忘了拍图,房间很小很小,设施非常老式,只是容下两个人而已,权当临时落脚没问题,如果过夜还是会怕的(脑洞大,担心火灾之类的隐患)。房间的窗正对着一个shopping mall光鲜亮丽的透明玻璃橱窗。

坐在床上小憩,头顶老式空调呼呼作响,看着对面落地窗里衣着华丽的人来来往往,忽然间香港的骤雨倾盆而下,隔断了两个世界。

拉上被子,小睡一会儿了。

睡醒雨停,退房。等电梯的时候,回看走廊,各种口音的话语从一间间房里穿出,起起伏伏地又穿过迷宫般晾晒的各色高低错落的床单、被褥和衣物,到耳边时,已不真切。“叮”一声,电梯的声响拉回思绪,门开,满满的人,各种肤色,门关。步行下楼,从一侧小门走出,忽一入眼便是花花世界。

接着去海港城走了两圈,终究是没多大体力了,打完卡就前往机场啦…

就这样旅程结束了。都是回忆了。

后记

香港之行是意犹未尽的。总结来说,第一日,满脑子都是“兴致勃勃,斗志满满”这八个大字。第二日呢,就不得不放慢脚步了,吃吃喝喝买买买。第三日,哈哈,完全后劲不足了,但是重庆大厦的经历带来的现实魔幻感,虽没有一张照片,却一切历历在目。

其实个人喜欢自然风光胜过城市景观。而且总是懒得写游记。最近工作生活都陷入了瓶颈,就突然有很多很多想说的话想写的字了。

比起各色风景,对于各种生活的真实原貌有着一份说不清的执著。虽然明白自己只是过客,短暂的停留看到的不过也只是一部分罢了。同伴惊呼建筑雄伟时,我的注意力却可能在,他们是这样那样做的啊!
其实我就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啊…

关于这次旅行的一些实用tips

最后,赘述几条游记中间叨叨提到的小经验,方便实用主义的朋友看。开头准备工作的几条就不重复了。
1.太平山顶缆车尽量坐前进方向右边的位置,风景好一点。
2.下山强烈建议打的,省下的时间和精力绝对值回车费。
3.遍街的小熊饼乾和山寨龙城大药房,做好攻略,认清再买。

哈哈,很久没有正儿八经地为工作以外的事儿码这么多字了。为自己记录一段经历,也希望对大家有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