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提示



交通部分


机场
克拉克很小,从机场出来,打出租、用Grab叫车、坐摩托或者吉普尼都可以。建议Grab,明码标价。


Grab
这边的Grab不是很灵光,常遇到无人接单。


大巴
往返马尼拉与克拉克之间,P2P BUS (Point to Point Bus) 是最合适的交通方案。
克拉克停靠点——机场、SM CITY CLARK
马尼拉停靠点——机场1、2、3航站楼、Robinsons Galleria、Trinoma (MRT EDSA)
—-NAIA 1、NAIA 2、NAIA 3
—-其中NAIA 1、NAIA 2只能下客,出发要到NAIA 3
更详细资讯参见
//www.thepoortraveler.net/2017/12/p2p-bus-naia-clark-airport-schedule/



货币部分
建议提前2天电话预约后,到中国银行兑换货币。菲律宾境内可以用银联卡在ATM机取现,收取手续费(200/250比索)及有单笔限额。
—-ATM相关详细资讯可以在这里查询
//www.kylc.com/upatm/phl.html



离境税
从克拉克国际机场离境,征收离境税600比索。



饮食部分
如果无法决定吃什么就去Jollibee 吧,价格实惠,味道也行。



在克拉克、马尼拉期间吃过2家餐厅,可以推荐一下——

1.Angry Crab Restaurant @Clark
主要吃螃蟹,大概150人民币一只,胜在食材新鲜。

2.CoCo Ichibanya Curry House @Manila
专营咖哩的日式餐厅,食材可以自选以及双拼、多拼,辣度也有5级可选。

游记开始

十一月初,彻骨的寒冷从北方席卷而来,势如破竹。我的老家,中部平原地区,在短暂维持了一小段秋高气爽后,也惶惶然掉进寒冷的漩涡。我则是赶在降温前头,结束了在老家的省亲之旅,回到南方——这里的气候,一如往常闷热,对即将到来严寒毫不知情。在寒流进一步南下之前,我便动身前往菲律宾克拉克,没有准备、没有计划、没有同伴。

失望

克拉克的祕密,已被缺乏丰富游记、罕见旅行服务给早早透露出来,我却视若无睹,一心只想着爬火山、开小飞机。

这地方因其在珍珠港事件后十几个小时,被日军炸得稀烂而闻名于世。伴其大名,还有发展已久的服务产业——既是安吉利斯市(Angles)市,也是信徒们心照不宣的天使之城。还剩下什么?皮纳图博火山,自1991年爆发一夜成名,独具特色的火山Tour吸引著各地游客前往体验。

对皮纳图博火山,我准备在当地随便找个旅行社拼团,哪知以失败告终。事实上,出发前发过邮件咨询旅行社,得到了只能独立成团且价格昂贵的结果。抵达当地旅行社,依旧无团可拼,一人包团依旧昂贵。至于到克拉克飞行俱乐部体验开小飞机,马蜂窝上倒是有中文团。可惜在克拉克的那几天,一直都未能凑够6人开团。

失败到一塌糊涂的开场。

美军基地

两项预定计划未能顺利实施,在克拉克的时光反倒自在起来。索性无所事事,不如探索下到底有啥好玩。

回顾下克拉克的过往,故事感满分——

—-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签订,被西班牙殖民统治300多年的菲律宾落入美国人之手。1902年开始,克拉克成为美国骑兵聚集地。在美军决定将克拉克完全改造成第十三航空队的基地之前,这里一度是美国骑兵的放牧区。1919年,美国人以“航空先驱”哈罗德·克拉克的名字将这里正式命名为克拉克。此后,这片群山脚下平坦而开阔的土地日渐忙碌;从运输机到大中型轰炸机,越来越多的空军装备汇聚至此,直至上世纪30年代,这里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在海外的重要的军事基地。美国空军甚至将这个控制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战略要道的地方称为“海外之家”。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触碰到尘封的历史脉络,是在那个傍晚。

那晚在 SM City Clark 吃过饭,溜达时遥见一片雪白,信步走过去竟是成片墓地!还记得“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场吗,镜头缓缓拉开,大片纯白色墓碑整整齐齐铺陈开,规整又肃穆。展现在我眼前的,正是这样的场景。隔着铁栅栏,白色的墓碑上刻著名字,看不太清,它们朝着远方延伸过去,看不到头。我沿着铁栅栏,一直走到大门处,这里是克拉克退伍军人墓地 (Clark Veterans Cemetery) 。

在外旅行时,我对激烈的文化冲突异常感兴趣。此时此刻,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壮阔仪式感,深深震撼到我。赶紧手机翻查下,这里是对外开放的。只是再看门口的告示牌,对外开放时间截至5pm,而那时已经接近5:30pm。

在这里要分享下我的经验,在外旅行时,一定要不要浪费旅行者的身份。当地人对来自遥远他乡的旅者,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区别对待。这个好坏参半啦,不过与当地人互动下也是挺好玩的。我跑到门卫处,里面几位老大哥正百无聊赖地葛优躺在椅上休息。堆上满脸微笑,表达了下希望进去逛一圈,十分钟就出来的请求。然后老大哥戒备地迟疑半秒钟就让我进去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亲身去经历,那种感受才直抵真实。穿行其间,整齐的墓碑上,刻着各种不同的名字。墓地很大,石碑很小,石碑规制相同,刻著名字,于是独一无二。

拍下一张照片后,我便离去。而与墓地间的缘分,后面还要延续,这个放到后面一点再说,在当时我却是完全没想过。

如果说美军墓地的遭遇是基于文化背景的碰撞,后来去到军事基地 (Air Force City) 则是大半个世纪前时空的主题公园式情景再现。虽然人去楼空(营地看起来都被挪作他用)、人烟稀少,昔日繁荣依旧以豪华的躯壳透过时光间隙,保留下部分神采。

这里保留了几处飞机遗蹟,当做主题公园。不少当地人来这边野餐,还有新人在飞机旁拍婚纱照。绕过飞机遗蹟,我的下一站是克拉克博物馆 (Clark Museum) ,离得不远,准备步行前往。一路都是高尔夫球场般的环境,绿色缓坡此起彼伏,道路洁净,四周散落着三四层高的军人宿舍、医疗室、军官别墅、俱乐部,还有一处体育馆,貌似还在用,有些穿军装的人在里面活动。

大概是维护得好,大半个世纪过去,这里像是才建不到五六年的样子。这也反映出当年美军的后勤补给有多富有,建起的基地现在看起来并不过时,甚至历久弥新。直到路过一处户外吧台,时光的力量展露无疑。也许当年无数美军官兵在这里喝酒泡妞打架,讨论战事,如今只剩残垣断壁,石板中裸露出锈迹斑斑的钢筋,只能从残存的基本形状里依稀遥想当年旖旎。

–翻查资料得知,这座基地初建于1903年,其后规模逐步扩大,到1930s成为成为菲律宾地区最主要的轰炸机和重型轰炸机的起降基地。二战期间,伴随着菲律宾的沦陷,这个空军基地也易手给日本空军,直到1945年的1月才重新夺回。–

–克拉克空军基地真正大规模的增长是在冷战时期,又因为菲律宾极佳的地理位置,在越战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军事物资的运送方面。到了80年代,菲律宾政府和美国方面在基地租借的条件上来来回回的谈判,始终难以达成一致,又加上1991年6月,附近的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爆发,整个军事基地被火山灰掩埋,美国政府最后忍痛将军事基地归还给了菲律宾政府。皮纳图博火山大规模爆发后,美国人撤走,整个军事基地都被火山灰掩埋,据说最深处厚达6米。菲律宾政府发动数以十万计的附近居民将城市重新挖掘出来,条件是未来城市发展时,优先提供就职机会。–

本是计划前往博物馆,最精彩的部分却发生在去程的路上,对此我相当满意。慢悠悠晃到博物馆时,差不多快接近闭馆时间(在这边大多数地方5pm就歇业),已然尽兴的我,也没太大兴致,就没进去了。

马尼拉


前文有提,此行至出发,已经变成一场注定一个人的流浪。尝试过做些计划但未成功,也没有约到同伴。

不过之所以旅行让人向往,很多时候是因为总能遇到预期之外的美好。出发的那个深夜,在前往机场的地铁上,熟悉的马蜂窝铃声响起,却非推送广告,而是带来意外惊喜。我在某篇马蜂窝游记下的留言或者是看到留言后发出的资讯,得到了回复。

尽管马蜂窝APP的私信功能用起来极为难受,当时的我却是顾不上这些的。有位小伙伴在两天后抵达马尼拉,我们约了如果行程对得上,到时可以结伴游玩。克拉克的探索有些单调,于是未在我计划之内的马尼拉被安排起来。

从克拉克前往马尼拉非常方便,在克拉克机场与马尼拉机场之间,有车次频繁的P2P巴士。从克拉克出发,除了从机场上车之外,还可以在 SM City Clark 正门处上车。那里有工作人员,不清楚时刻的话,直接问工作人员即可。

抵达马尼拉机场之前,会在马尼拉 Trinoma 停一下,就在MRT EDSA 站下面。车程大概不到2个小时,一路顺畅,进入马尼拉之后才开始堵。这里要说下的是,马尼拉的轨道交通MRT和LRT两种中,直观感受是MRT速度极其缓慢。

从EDSA站到United Nations 站,全程7公里才6个站的距离,谷歌地图告诉我只需要12分钟,但这MRT列车以慢过路旁行人步行的速度开着,生生花了超过40分钟才到。不知道是那趟列车出现什么故障,还是马尼拉MRT本就这般不靠谱。如果轨道交通在你的行程之内,一定要预留出额外的时间,避免这种情况打乱计划!

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到达马尼拉,与前文提及的小伙伴碰头。

酒店惊魂


临时过来马尼拉,在马蜂窝上订了当晚酒店。

白天除了太晒,游玩顺利。到晚上吃过晚饭,踩着走路太多发酸的脚抵达酒店,却并未如预期那般,入住、梳洗、躺倒吹空调。前台拿着我的护照查下了,告知没有预定资讯,而且房间已满。

???

就在此时一条短信跳进手机——

已至深夜,累到只想躺倒的我除了心里想骂人还能干嘛……坐下来,打各种客服电话。从马蜂窝到携程两边来回转。短信中留下的联络方式居然是携程的,联络过去他们表示并没有看到取消记录!再联络过去马蜂窝,又表示不知道是什么状况,查询后再回复。然后当然是没有回复的。既然是携程的订单,只能再问携程。花了快半个小时,才帮忙重新订了一个附近的房间。

意外的是,多说了一嘴打跨境电话好贵,携程客服竟然在后期的补偿上加了一笔电话费。

然而本以为换到另外一间价格更高的酒店是赚到了,大厅装修考究、前台彬彬有礼、门童热情周到……到了房间的我,环顾一圈,呆若木鸡,颈后发凉。

非常西式的套房,地板呈暗色,有交织条纹,因时间太久,磨损痕迹处处可见,我已经开始脑补溅上血迹的画面;厨房的六孔煤气灶台,与无数美剧凶杀案现场并无二致;泛著冷光的刀叉摆在盘子里,不知道被谁的手握过,以及握著干过什么;一台硕大的电晶体式电视机,如一个黑洞里在房间中央;陈旧的百叶窗把外面的海景和灯光隔绝在外,卫生间里小块方瓷砖已经泛黄……此刻犯罪现场、犯罪心理学、犯罪现场调查、绝命毒师、逍遥法外,甚至电锯惊魂、吸血鬼日记等等各路名场面纷纷在我脑海中爆开。

更诡异的是——床后那面墙竟然还有一扇关着的门!鬼知道那扇门的背后是什么!

迟疑了一秒钟,这个点还换房间太累了吧。搬了张椅子堵住那扇奇怪的门,赶紧洗漱躺下,翻翻学习强国分分心。艰难入睡,次日醒来,一切如常,没有奇怪的事情发生。

后来我将这惊悚的经历与人分享,结果被吐槽就是电视剧看多了。

墓地


“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墨西哥著名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

还记得《007:幽灵党》鬼魅神祕的开场,又或者《寻梦环游记》中光怪陆离又让人唏嘘的异想世界。现实世界里,这种与亡灵共舞的场景却是真实存在的——著名的墨西哥亡灵节(Día de Finados 11月2日)之外,其实还有个拥有异曲同工之趣的节日——菲律宾万圣节(Todos Los Santos 11月1日)。

这次菲律宾之行也误打误撞稍微感受了一点点菲律宾万圣节的奇诡味道。当时我们从马蜂窝列出的马尼拉景点中挑选了几处,华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便是其中之一。结束在圣托马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 的游览后(主楼虽对外开放,但只限于周一至周五,遗憾未能进去一睹芳容),我们决定前往距离较近的华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由于天气太热,在步行过去MRT的路上改了主意决定打车。可惜Grab无人接单,出租不见踪影,最终坐了一辆小三轮。

这小三轮,那真地狱一般的体验。你能想象在马上2020年的今天,被迫毫无阻碍一大口接着一大口吸入浓烈有汹涌澎湃的,混合著柴油和汽油味尾气的感受吗?震耳欲聋的汽车轰鸣声包围着你,深黑色的尾气不停喷薄而出,在视觉更进一步加剧了不适感。好在路虽堵,路程却不长,很快我们抵达了马尼拉北部公墓 (Manila North Cemetery)。这过程委实有些难受,以至于从车上下来,周围已是远离大马路的宁静民居,竟有些逃出生天的错觉。

抵达时时已是下午四点半。墓园人少,安静,漫步其中,说鸟语花香有点不合时宜,但整体氛围真是悠然。夕阳斜照过来,那些花枝招展的各式墓地沐浴在阳光里,一片祥和。从未曾想到,墓地除了肃穆、庄严,还能如这般,是安静的,美丽的,温柔的,。

–菲律宾人通常会在每年秋天的万圣节和万灵节为逝去的亲人扫墓,他们会在墓地搭起帐篷过夜,并举行各种娱乐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缅怀亲人。万圣节和万灵节这两天,是菲律宾一年中墓地“人气”最旺的时候。在万圣节前一天,守墓人会将墓地及周围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扫墓者的到来。万圣节前夜,许多民众就陆续赶到墓地,搭起帐篷过夜。–

–扫墓的时候,菲律宾人不仅会为逝去的亲人献上鲜花和祭品,也会为自己准备食物和各种娱乐活动。在亲人墓前,有人祷告,有人做饭,有人打扑克,有人弹吉他,甚至还有人唱卡拉OK,仿佛是在举行热闹的家庭聚会。–

尽管墓地的设计有大有小,造型全凭墓主家里人自由挥洒创意,但也是有些共通点的。比如多数墓地都保留有小块空地,还有不少大型的墓地设计有长椅和石桌。万圣节 (Todos Los Santos) 就在不久前,当时还能看到些许万寿菊供奉在墓地前,也有散落在地面的花瓣。不难想象,这里就在不久前,深夜里烛光璀璨,万寿菊铺天盖地,人们陆续过来为亲人扫墓。祷告、大牌、喝酒、吹牛、当然肯定是会有人唱歌的。有几个字不期然跳进我脑海里——坟头蹦迪。(此处缺少一个emoji表情)

说来也巧,后来在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刚好遇到了墨西哥亡灵节的主题展。万寿菊、彩色剪纸、骷髅、各式卡翠里娜形象,元素非常丰富。

差点忘记,此行我们的目的地是华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呀。跟着谷歌地图,在墓地群里绕了两个圈,皆是走到道路尽头无法抵达。在这里也不敢离开马路,到墓地之间穿行。日头继续下沉,光线转暗,周边还有跑步锻炼路过的小哥、在墓地里头玩耍的小朋友们、聊天的主妇们,声音或远或近传来,气氛渐渐变得奇怪起来。

华人公墓 (Manila Chinese Cemetery) 自然是果断放弃啦。其实周边也有些华人墓,中文字配上有别于天主教风格的中国风造型,还是蛮瘆人的。趁著最后的日光,赶紧朝着大门走,气温已经降下来,就是蚊子不少。依然是乘坐三轮摩托,然后转LRT,前往下个目的地——日落大道。

日落

十一月的马尼拉,依然处于成色十足的夏季,日光烫人,闷热难当,但日落却不得不遵从大自然法则——我们早查过日落时间,从马尼拉北部公墓 (Manila North Cemetery) 紧赶慢赶,抵达马尼拉湾 Manila Baywalk 时,一场恢弘的日落已接近尾声——下午五点半就日落,真是一点也不夏天啊。

尽管是尾声,在无限宽广的海平面上,晚霞厚重,铺满天幕,无声而肆意地燃烧着,直至与黑暗彻底融合。

窥一斑而知全貌,足以想见此处的日落,在全胜时该是多么气势磅礴。生生错过,终究意难平,旅行总是带着遗憾的……但这次不行!我曾在山巅、海边、长途列车上,见识过足够多,也足够特别的日落。正是因为见过那些美好,才更心动于未曾体验的全新风景。

再观日落,被列入次日行程。次日的安排基本顺利,甚至误打误撞之下,还有意外惊喜(请看下一小节)。

在日落之前,再度来到马尼拉湾,静候日落。和前一天铺满天空的赤红热烈相比,这天的日落似是有些平淡。天是晴的,日光是舒朗的,只是天色带灰不那么蓝,太阳很亮不带色彩。尽管海风徐徐,吹着让人舒爽,但这样的结果,加上前一天的高期待,失望不止一点点。不过这里海面宽阔,有长长的水泥堤坝可以坐下休息。周围不管是游客,还是当地人,都极放松地要么对着海发呆,要么小声交谈著,有小孩子跑来跑去。这时候当然是选择坐下来,喝着711买的冰镇果汁,放空发呆或者是让思绪飘来飘去,好好度过这一刻啦。

海浪重复著自己的节奏,对着防护栏不知疲倦地拍著,偶尔还会加点力气溅点水花到堤坝上来。可以呆著看日落的海边不少,这样格局广大,风景又简单纯粹的地方也是不多见的。真是个好地方啊,我这样呆呆的想着,没有注意到天空像是被倾注了魔法,开始发生变化。

光线开始变暗,日头也收去了耀眼的光芒,从刺目的白色转为温柔的橙色。天色也是,前前的蓝色之上,开始添上日落时分独有的橙红。一点一点,越来越浓。联想到前一晚见过的绝美景色,我开始相信,今日可以复现。原来美景还是要来的,刚刚只是还没到时间。

日头每下落一分,天空的色彩就更强烈一分。时间在这时被加速,几个海浪之间,日落便跌落至海平面之下。这时马尼拉海湾的盛景才真正展现在眼前!光亮与黑暗、盛大与静谧、浓烈与纯粹,这些本该是矛盾的特质在这一刻变得统一起来。如此恢弘,如此磅礴,如此……让人词穷,还是看看录下的延时吧——

不祥之地?


观日落之前,在西班牙王城附近和里面逛。黎刹公园、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圣地亚哥城堡等。其中国家博物馆最好早点去,在十点开门前就到,最开始的一个小时人不多,逛着心情舒坦。如果是热爱拍照,也能有无人的场景供慢慢拍。圣地亚哥城堡则是唯一一处收费的景点,风光还行,不过我对这类地标性的遗蹟兴致不高,也缺乏相关历史知识。

这段时间印象最深的地方,发生在教堂。首先去的是圣·高古斯汀教堂,大名鼎鼎的西班牙王城时期教堂,内部装饰奢华繁复到极致。怀着怎么都要到里面好好瞧瞧的预期,行至门前,却被无数在三十多度大热天穿着华丽礼服的男男女女堵在门外,人家在举办婚礼。

于是折到另外一处大名鼎鼎的马尼拉大教堂,居然依旧是在举办婚礼。不过这边这场呢,还没开始,而且还预留有游客围观的座位。当时已经热到快趴下的我,自然迫不及待赶紧坐下喝水休息。

人们走来走去,互相问候,到处都是乱糟糟的。然后音乐响起来了,没错,就是瓦克纳那版婚礼进行曲。人群安静下来,大家都坐好,目光投向座椅中间通道。音乐悠扬,在高高的穹顶下回荡。婚礼嘉宾衣着讲究,陆续从门口走过来,接受亲友目光的祝福,走向前方礼台。

尽管在各种电影电视剧里看过太多遍这种西式婚礼,可在现场,光是这个开场就让人忍不住想要落泪。宾客走完,一小段停顿之后,新娘出场了。妆容精致、婚纱洁白,透过众多后脑勺遥遥望去,美艳不可方物。

仪式持续进行,后来有个导游带着几个人过来,在我们旁边坐下。听闻原来这个教堂,还是张柏芝与谢霆锋举办婚礼的地方,在本地也是有极高地位的人,才能这里举办婚礼。在微信群里分享了下这个见闻,朋友们的吐槽是——不祥之地啊。

这里当然不可能是不祥之地,婚姻的幸福与否终究是靠身处其间的两人来共同决定。对幸福的向往,是所有人的追求。中式婚礼的仪式感,往往被各类琐事冲击得支离破碎,新人们对婚礼的感受大都是太累。而这种西式婚礼,感受则更为纯粹。神父带着大家朗诵圣经、祈祷,为新人送去祝福。宣誓环节更是隆重,神父说很多,新人们也跟着唸了很多,直到相互讲出 I DO ,全场响起久久不断的掌声。

有好多次,神父讲完,下面人们念著阿门,都是真正的泪流满面。虽不懂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知这精神力量有多强大。然而无须语言,无须懂得那些知识,依旧可以真切感受到现场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以及大家对新人诚挚的祝福。

本来只是进去休息下,最后竟是围观完了整场婚礼。

结尾


如此囉嗦这么多,其实这趟旅行并没有玩到什么,或者吃过何等美食,计划要去的景点接连错过,期待的活动无一成行。从常规意义上讲,这趟行程未免空洞,甚至有点失败。

然而“你却不能跟任何人谈论起任何事情。只要你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话犹在耳边,这短暂的几日经历,扔进记忆的玻璃罐里,不多久就发酵得面目全非。

如前文所述,我动身出发克拉克之际,便是广州开始降温的当口。回来只觉凉爽,紧接着便陷入连绵不绝的感冒当中,如是,那稍不如人意的旅行便不再值得一提。

在被鼻涕和咳嗽包围的世界里,发酵的记忆被激发,我开始怀念。被暴晒的克拉克,吹着闷热海风的马尼拉,甚至前往墓地路上难闻的尾气,都变得珍贵,值得想念。尽管当时我恨恨地问自己为何要出发。

留言


菲律宾对克拉克是有雄心的,计划将其建成一座“国家行政中心”。包括中国在内,美国、日本、韩国等投资者都在关注其中的发展机会,寻找掘金可能。事实上,2018年底,中菲联合宣告,中菲克拉克新城产业园框架开发协议,也为这座城市的未来一抹亮色。

但是从现状看,那些美妙的梦想还远未照进现实。目之所及,主干道旁有零星的正在修建的大楼,更多则是尽显落后。克拉克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注定了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都不会成为旅行热门地。冷门也意味着旅行配套缺失,资讯不畅,组队困难。

现在宿务航空正推广的广州-克拉克航线,动不动只要不到三百的价格,想必也会吸引不少像我这样想来场说走就走旅行的游客前往。

如果你刚好要去,又未找到同伴,可以在这篇游记下写下出行计划(时间),或许刚好就找到了同伴也说不定呀。(马蜂窝曾有相应的结伴板块,如今已了无踪迹)

祝好运。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