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返回台北

第七天早晨起来,来到宾馆外转转。这是昨晚入住的统茂庄园。

宾馆后花园。

吃过早饭,阿伦带我们去大理石加工厂参观。路上,能看到当地议员参选人的宣传牌。

这边还有。许多人说,台湾的政客懂得谦卑,因为他们明白选票在谁手里。

花莲大理石加工厂

据导游讲:花莲境内的地层经历多次造山运动后,地壳活跃,不断挤压孕育出种类繁多的奇石美玉。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蒋经国为了发展台湾经济,率领国民党退伍老兵在中央山脉修公路,当打通中横公路以后,为安置这些参加中横公路老兵就业问题,利用修路开采出的太鲁阁大理石,组建了以修路老兵为主体的大理石加工厂,使老兵有了谋生的保障。他们用灵巧的双手雕琢出品种繁多,工艺精细的石雕艺术作品,为花莲这座城市赢得了“石头之乡”的美誉。

进入工厂,一位身着青天白日旗图案T恤的女工作人员上车,带领大巴车在厂区参观,给我们讲解“空心菜”的恶政,与老兵们的艰难,希望大陆同胞力所能及购买产品,支援他们。

进入展厅,她给大家讲解七彩玉石花屏的特点与价值,讲解猫眼石的神奇。之后,大家分头选购。

大厅两侧展台上造型精美,材质各异,价格昂贵的玉石制品。

无字天书展柜。

猫眼石确实有意思,两面夹一线,上下转动,颜色始终上深下浅。正面观察,形如猫眼,冷光摄人。老婆禁不住诱惑,买了一套便宜的小玩意,花了2千多。
大陆百姓解决温饱以后正在向享受美好生活迈进,跟团旅游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跟团游就不能不正视购物问题。旅行社在残酷的竞争中把团费压得很低,然后在购物中平衡成本,获得收益已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潜规则,游客要用平和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几天下来,大家也在心里算小账。就成本而言,每人往返机票3000,住1000,吃500,车费门票导游500应该都是保守的估价了,仅凭团费一定是亏钱的。大家力所能及买点喜欢的东西,留作一次出行的纪念。也是对接团旅行社,尤其是热情友善的导游阿伦的理解和回馈。令人感动的是,这里绝不会有强制购物,也绝不会因购物多少吃脸色。购买纪念品都是建立在喜欢和自愿前提下的。团里有北京一家几口,家境殷实,出手阔绰,在这个店里就消费了5万多,因为他们喜欢,也有这个实力。量入为出,理性购物,快乐旅游才是最重要的。

购物后在出口楼梯乘凉的游客。

停车场一边等候乘车的游客。

坐火车回台北

从花莲到台北的一段公路太过危险,所有游客都要转乘火车回台北。郑师傅把我们送到购物店后就早早自己开车出发去台北了。

11点,我们乘坐大理石厂的送站大巴来到新城火车站。

发给我们的袖珍小车票。

检票进站,月台候车。月台上立著各节车厢候车位的牌子,大家分车厢聚在牌子跟前等候。一会儿火车进站,大家正好对着所在车厢车门,排队上车,有条不紊。细节看服务,这个立标牌候车的做法既简单又实用,值得学习。

机车很老。英姐说,这火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产品,一直用到了今天。大家习惯了大陆经济日新月异发展、公共设施快速更迭的节奏,也习惯了高铁的速度和美观,面对这个文物级火车心里都产生了一点小骄傲。我身边的一位胖游客说:“X,台湾真穷,咋这破玩意,跟朝鲜差不多吧。”许多游客都哈哈大笑。

进入车厢,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细观察。才发现,这车虽然老旧,但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皮革座椅很舒服,座位之间空间充足,工作人员服务一流,列车执行平稳。这情景让大家感慨很多,看来评价一个社会优劣、文明高低应该有更多的视角和标准。一个人只有更多地走出家门,见得多了,才会有比照,有思考,少盲从,多理性。
我们活到中年,常满足于已有知识与经验,陶醉于鼻屎般的职位,耳垢似的荣耀,囿于小日子、小情趣,自视甚高、自我陶醉,沉浸在感觉良好中。不再阅读,很少思考,更不愿走出去见识世界。当我们深陷苟且忘记自拔时,要学会告诫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永远是突破狭隘,脱离世俗的必由之路。能知史而明今,能识天地之大,能品更多滋味,能有更丰富的经历,方不负在这世界上走一遭。

苏澳新站下车。车站的条件更差,拥挤的出站口,陡峭的步行梯,磕磕绊绊的脚步,前前后后的抱怨。

郑师傅开着大巴车在出口等着我们。12多,我们来到台北绮丽集团的餐厅吃午餐。

穿过展示厅、售货厅,来到午餐厅。

特色食品店

2点半,阿伦把我们带到这个台湾特色食品店继续采购。

讲解与试吃。种类挺多,味道不错,价格不菲。

大家各取所需。每盒小吃价格在三百台币左右(其实每包里只有几块小点心


),买够2千元台币会免费打包,便于托运。我们买得不多,将将能打包。

士林官邸

下午3点多,我们来到今天唯一的景点——士林官邸公园参观。
台北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早期属日本总督府园艺所用地, 后来成为蒋介石在台湾的住处,也是台北市第一座生态公园。蒋介石迁移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政府主席陈诚亲自甄选。这里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选定这里为所谓“总统官邸”。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永远告别士林官邸。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赴美国纽约,过幽居静养的生活。官邸人去楼空,不复兴盛荣景。此后,宋美龄三度回到台湾,都居住在士林官邸。第一次是蒋介石逝世周年纪念。第二次是1986年,蒋介石百岁冥诞,这次一住4年之久,中间历经蒋经国、蒋孝文、蒋孝武先后病逝的天伦丧痛。第三次则是1994年,探视重病的外甥女孔令伟。2011年元月官邸对外开放。

官邸门口种著8棵高大的椰子树,是按著传统八卦方位种植的。

大门口门卫室。上面值班盘查,下面地堡射孔。

官邸四周种满用来做围墙用的黄椰子树。

门口右侧的车库里停放著宋美龄的座驾,一辆凯迪拉克防弹车。

沿主路前行,左侧的林荫中这个房顶种满植物毫不起眼的木房子是卫队宿舍。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空袭。

前边是一个三岔路口,一角竖着全台湾唯一的一个家用红绿灯。据说,老蒋经历西安事变之后,安全防范极为严格。每次从家里出来去总统府上班,都是一排四至五辆完全一样的凯迪拉克防弹车一同出入。所有路口红灯亮起,所有人员回避后车队才通过。

红绿灯左侧那个长满茂密花木的凸起,竟然是一个极为隐蔽的暗堡,走近细看,八方射孔如诡异的眼睛监视著四周,让人不寒而栗。再看周边的路口要道,这样隐蔽的暗堡还有好几个啊


主路右侧的花池中成片种植著宋美龄最爱的玫瑰花。

官邸的风水据说是全台北最好的,花木后边贴边建起来的公寓自然成了富人们争相抢购的物件。

这里据说是蒋家后人设计的主题花园。

主题花园前边是一个十字路口,左转是一条小林荫路,路的尽头就是蒋宋居室。这是小路左侧的小园林。

顺小路过来,眼前这个两层建筑就是蒋宋官邸正馆。为二层水泥构造,瓦顶,外墙深绿色。楼下为大会客室,二楼卧室为蒋先生夫妇起居空间。建筑虽属西式,但内部陈设呈现的气氛仍保有中国传统风格。

转到前边,就是正门。花100元台币买票可以入内参观,但不许拍照。

小路右侧是池塘。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曾经的繁华变成了眼前的荒芜杂乱。

从池塘小道返回主路,沿主路继续往里走。主路右侧的景观整齐了很多。

右前方建筑是“凯歌堂”。蒋宋笃信基督教,每周外出礼拜不安全,就在府内建了这个教堂。

凯歌堂内部。

凯歌堂左侧建筑是“新兰亭”。

进入里边一看,原来是一间大花房。
参观完府邸,沿主路返回。

免税商店

下午5点,我们来到许多购物狂惦念很久的免税店购物。

大楼四层,游客坐入口电梯直达顶楼,从上往下选购。商品很多,名包名表,衣服首饰,化妆品琳琅满目。因为免税,自然便宜一些。但商品购买后直接发往机场,游客出关登机前才能提取。

这里的特色食品比上午的小店便宜很多


这个“泡泡染”挺受欢迎,不少人在买。

这个“一条根”也是抢手货。
我们所知不多,没啥可买,就四处看看而已著。

鼎泰丰

鼎泰丰:享誉世界的台湾小笼包专卖店,1972年成立于台湾,几十年间,它走过了从创立品牌到蓬勃发展的辉煌历程,先后在日本、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上海、深圳、无锡等地开设分店。1993年鼎泰丰餐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选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在台湾它已成为中华传统美食的代表。很多国内外游客到台湾必到鼎泰丰,只为一尝小笼包的美味。许多名人,如梅尔吉普逊、苏菲玛索、成龙、巩俐、张曼玉、周星驰等都成为鼎泰丰的座上客。

晚上7点半,我们来到鼎泰丰门前。这是人行道上划出的自行车专用通道。城市主路只允许机动车行驶,自行车在人行道上走这也是台湾特色。许多游客不适应,不躲避,还抱怨台湾人乱骑车呢。

门市不大,慕名而来的食客超级多,总有百十号客人在门口等候。门口有两名工作人员接受预约,时不时喊几个号的客人入内就餐。

门口一边大牌子上印着让人眼花缭乱的包子种类。客人门口取单子,对照这个大牌勾选自己喜欢的包子,然后把单子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输入电脑,传入后厨。有了空位,包子备好,喊你进入。
包子常见,做成系列,做成品牌,做到极致,就是艺术,就是成就,就是从平凡到伟大的超越。

门口很热,隔壁是一家书店。细心的阿伦让我们到书店里看书吹空调,他自己排队去了。台湾的书刊都是繁体字,多为古体的竖排版,阅读起来很不习惯。不过书籍比较新,题材、思想极为丰富……

可怜的阿伦倚在门口眼巴眼望地看着别的食客进进出出,盼著早点叫到我们团队的号码。(辛苦了老弟,每天跑前跑后照顾大家不容易,常年从事远离妻儿的工作更不容易!)

终于轮到我们进入。这是过道一边忙碌的厨房场面。

店铺不大,楼梯窄而陡,上下三层,每层几个雅间。工作人员把我们团队分到三个小房间用餐。

桌上放著姜丝蘸料,大家调好各自的吃碟,各种风格、各种口味的包子就断续上来了。第一次上来的最多,一人分到5个。包子不大,皮极薄,馅香而多汁。所有包子不管形状怎样,都是18个褶儿。

咬一口,“好吃到爆”

之后每等上三五分钟上来一屉,每人只能分到一个。小口细嚼慢咽,这不是吃饭,是在品尝艺术。有了间隔的等待,有了对下一种包子形状口味的憧憬,再吃起来更香,更有意思。

这是海鲜馅儿的

品了十来种包子以后,上了这碗汤,好喝!

最后上来一小小碗的炒米饭,哦,又是好吃到爆!
接下来上什么呢?等啊等,把阿伦等上来了,晚餐结束了。

台北夜市

没吃饱有夜市,这里找补吧。

台北夜市与垦丁相似,也是各色小吃、冷饮。只是多了一些服装、百货的小门市。

我们年纪大,包子已经吃饱,就买点特色饮料尝尝。

10点在台北酒店休息。

day8回家

早晨6点,我们坐大巴车去桃园机场(吃挺丰富的路餐,还有饮料水果)

阿伦将这些天拍到的照片熬夜制成一段视讯,配着动听的音乐作为礼物放给大家看。我们一起通过视讯回顾8天来的行程,欣赏一个一个有趣的瞬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在热烈的掌声中,阿伦还为我们唱了一首自己改编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我在等着你回来……”热情而真诚。阿伦,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7点来到机场,阿伦带我们办理购物退税和兑换剩余台币。

办好托运,阿伦与每个家庭合影留念。(这个小伙41岁了,你们信吗?)

最后的大合影。

一一拥抱分别,再见了,朋友! 再见了,台湾!

飞机在白云上飞过。

一个半小时后,香港出现在飞机下方。

高楼林立,繁华的香港。

准时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
下午一点,转飞北京,5点到达。取车返程,9点平安到家,结束8天的行程。

几点观感

8天的台湾之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有不少感慨。
行程中有不足,比如随团就要面对购物,面对观景的不尽兴,面对近在咫尺想走近而不得的不自由……行程中有遗憾,比如没有坐坐小火车去阿里山顶,没有茶园采茶,没有到最有历史的台南寻访古蹟,没有在台大、清华校园漫步,没有走进乡野与街巷……
但人生本不完美,也不能苛求完美。我们更应该珍惜得到的周到服务、省心与平安。心态是阳光的,有宽容有理解,就会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收获更多的快乐。
8天的行程,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既亲近又疏远,既有真切的认识、体会,又有是否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怀疑。但,我来了,台湾就在这里。
我眼中的台湾是低调而平和的,是务实而文明的,有对传统的敬重,有对道统的承袭,有与世界文明的接轨,有世界的视野,还有美好的追求……当然,这里也能真实地感受到两党竞争对立带来的内耗与撕裂,感受到经济发展的减速,看到并不繁华的城市,并不平直的公路,并不先进的设施。甚至还有一些是陈旧的、破烂的。温良恭俭的背后偶尔也隐藏着一点儿小欺骗、小伎俩……
旅游绝不只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你从过腻了的环境挣脱出来,置身于一片新天地的每个细节都值得体会、思考和怀念。台湾并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但她与我们同宗同族、血脉相连。她在跌宕的历史长河中一路坎坷走来,有足够我们珍惜、学习的东西,也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祝福你,台湾!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