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又是一场离职后的旅程,正属夏日,刚好给自己放一个成年的暑假。

出发吧!

从小到大对越南的印象是生活和消费水平都非常低的国家,平时和朋友聊天还经常拿越南的货币越南盾来开玩笑,是一个能让自己摇身一变成百万富翁的国度。

在做攻略的时候发现越南的旅游城市还是非常多的,从北部一直延申到南部都有非常成熟的旅游度假城市,不过由于这次我们的行程只计划在一个星期左右,所以不可能把整个越南出名的城市都逛一圈,加上正属夏季,越南又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担心南部城市太热,所以我们这次越南旅程的主要区域锁定在北部和中部。

关于【签证】
在某宝上直接搜寻越南签证,然后把护照自己资料那一页拍照发给客服,很简单。基本一两天内就能出签在家等收邮递过来就行。签证费一个人200块左右,可以在越南境内逗留30天。不建议去越南落地签,费用更高手续更麻烦还费时,所以出发前一个星期在某宝线上办理签证是最方便的。

关于【电话卡】
同样在某宝搜寻越南电话卡,有35块可以用7天的4G电话卡,如果呆的天数更长就选别的套餐。

关于【机票】
对比过N多订机票的手机APP,我现在出境游基本只用iGola,简单实用没太多广告,航班搭配推荐和比价应有尽有,是我使用起来觉得最顺手最合理最具价效比的订机票app。广州到越南来回再加上从越南境内从北部飞到中部城市,三趟航程机票费用加起来4700块左右。

关于【货币兑换】
1人民币=3300越南盾,无论到达机场有没有兑换货币的地方(有也汇率低),我建议出境游还是先到国内银行用几千人民币兑换成越南盾傍身,在越南境内如果碰到有银联标志的“AGRIBank”和“DongA Bank” APM汇元机是可以用国内的银联银行卡直接拿钱的,汇率和手续费都可以接受,越南街上的APM机很多,我缺越南盾的时候通常都是以这种方式换取钱的,不过尽量一次取多一点,不然每次取一点点手续费还是不划算的。而且在越南使用和接回找钱的时候一定要耐心数清楚面额后面有多少个0,不然很容易看漏眼造成损失。

关于【订酒店】
出境游我比较喜欢用的订酒店软件是爱彼ying和xie程,无论是否预定成功,我建议还是用e-mail和电话的方式和房东或酒店前台再确认一次。

关于【服饰】
一般平时夏天穿的衣服和鞋子就可以,防晒霜、洗漱用品、拖鞋、帽子、泳衣裤自己觉得有需要就带上吧。

以上是需要出发提前准备的重要事项。正经的事交代完了。
下面就正式开始越南之旅的吃!喝!玩!乐!吧!

DAY 1|河内

这趟旅程是二人行,同伴是和我一起去过很多地方,相识多年的小陈师姐。一路上很多的英语读写交流都是由她来负责,而我主要负责肢体语言的支援,还有整趟旅程的筹备和总结。
每次经过白云机场这个自动传输通道都习惯来张出发留念照。

这次出发的航班是廉价航空捷星太平洋航空,没想到机上只有空少没有空姐,顿时失去了乘坐飞机的兴奋感。
由于是深夜里的航班,飞机窗户外没什么可看的,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后顺利抵达越南河内机场,也很快捷地办完入境手续。

出了机场,天色渐亮。这时该想如何去市里的酒店,叫的士怕遇到黑的价格也不太划算,坐公共汽车由于太早还有一个多小时才发车(河内机场有公共大巴去往市中心,价格大概十几块人民币,具体发车时间表网上找)。这时碰上两个准备留学的国内学生在等大巴车,我就上前搭讪然后相约一起叫网约车拼车去市里。在越南和很多东南亚国家都特别流行一个网约车APP叫“Grab”,类似于国内的滴di,管理规范价格公道而且线路明确少了很多和司机沟通线路的成本,建议每个来东南亚自由行的人手机上都要备一个这样的软件,我们基本这次越南游所有的出行乘车都靠它,非常方便。

这次的住宿地点是由我选定大致区域,然后让小陈确定来选哪一家。由于历史原因(以前在厦门客栈做过义工),所以她比较喜欢在爱彼ying上选民宿。河内她选的这家是全自助的,在网上和房东达成交易后,房东告诉她房子地址和门口的密码锁密码,就只有我们自己两个人住在这单独的套间里面,厨房、洗浴间什么都有的,全程自助,住了两天走的时候没见房东露过面。不过由于房子是在老城区的旧房改造的,所以位置非常偏僻,街道门牌又凌乱,找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房子的正确位置。而且越南河内这边很多街道是没有超市和小卖店的,所以回到房间后想出去买点小东西是极其不方便的。所以在河内选住所建议还是选大路边的酒店比较好,位置好找,出入方便,周边为旅客提供购物点也多一点。我个人比较推荐36街靠近还剑湖路段的酒店。

越南也算是摩托大国,路上到处是摩托车,不过他们还是挺守交通规则的,戴头盔、不闯红灯。因为早上还没吃早餐,所以出门后首先找吃的。我们被街道一处特别有意思的景象所吸引,一群人一排坐在路边,用板凳充当餐桌,在这极小面积空间的“餐桌”上吃汤粉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也被吸引坐下来点了一份,确实入味,而且比后面几天在餐馆里面吃的都要好吃,果然每个城市最地道最入味的美食永远隐藏在街头巷尾的路边摊或大排档里。

吃完早餐后首先来到我在河内比较期待的一个景点——火车街。铁道两旁排满密密麻麻的村屋,因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所以也有村民把房子改造成民宿、酒吧和饮品店之类。这里不能说特别漂亮和壮观,但这种火车道和村民生活如此密切的景象还是非常少有的,值得到此一游。而且有资料介绍每天下午3点半到4点和晚上7点半会有两班火车经过,那时的现象应该更特别,不过我们没有刻意去等待,因为时间有限后面还有很多景点要去踩点。

在这种小清新的铁道居民风俗景拍照还是有点意思。

不过其中有个非常让我不爽的事情是,上图那个戴帽子的妇女不停向铁道上的旅客包括我们兜售她手中篮子里类似小煎堆之类的食物,我们再三不买,她就拿出一颗使劲说“free(免费)”请我们试吃,吃完后我答谢她却要求我们付那颗试吃的钱,不然一直纠缠着我们。虽说5块一个不算太贵,但这种欺骗的方式确实让我非常不爽!所以大家来到火车街看到这种向前兜售各种东西的人千万不要搭理。

离开火车街后就前往巴亭广场,在广场的入口处对面马路有一座全黄色的政府机构大楼,远远看过去就十分的雄伟和吸引眼球。

巴亭广场就像越南的“天安门广场”,草坪和空地的面积非常宽广,视野开阔,的确非常适合阅兵之类的活动。不过广场里面的政府建筑有点普通,感觉国内普普通通的大学图书馆也比它们有特色。而且让我比较深刻印象的是广场驻守的士兵们,无论是体态还是精神面貌根本和我国首都天安门广场的士兵无法比,看上去就像普通保安的感觉。说实在这个景点是没啥还好看的,不过既然来到越南首都还是的到政治象征的地标打打卡。

虽然广场没什么好看不过在往回走的一条大街上,看到路的两旁种满了非常高非常绿非常茂盛的大树,好有夏日的感觉,而且这条大街两旁全都是各个国家的驻越南领事馆,虽然建筑体积不大,但布局更像一个别墅的精致。每个房子的楼顶都插著自己国家的小国旗。

接着逛的时候偶遇河内文庙,外观有点像国内的孔庙,庙内很阴凉,分布著不同的庭院,是个中途休息乘凉的好地方。后面几天也偶尔看到有些庙宇,有个很特别的感触是除了外观建筑像国内庙宇之外,庙的招牌门面很多都是用中国汉字来展示的,不知是不是古代中国的某些朝代统治过河内这边,所以建下了这些庙宇,又或者是由中国人出资建的。


再次回到火车街,这路段刚好是游客最密集的地方,酒吧和饮品店都把桌椅搬到铁轨的两旁,让等待火车到来的游客以最亲近最接地气的方式感受这个特殊景点的气氛。


炎炎夏日走了大半天的路,喝上一杯冰果汁,简直太爽了。

沿着路轨走过居民区的尽头,会看到一个布满绿植的空间,这里游客非常少拍照非常干净。

在河内我还有一个特别期待的景点是龙边桥,这桥以独特密集的巨大钢条结构组成,加上经过常年岁月的洗礼,钢条上已浮现出不同程度和密度的锈斑,这种外形恰恰让我觉得非常有艺术感。特别在黄昏,成群连绵的摩托大军下班回家在桥上以同一方向行驶的时候,感觉特别有统一性。选好角度和时机在桥上拍的照片会非常有气势感。

桥外的风景也非常舒适,所以黄昏前来散步除了看到归家的摩托大军,天气好的话也能欣赏到美丽的夕阳。


桥中间其实是一条铁轨,不知是不是和火车街的轨道相连,因为还是会有火车行驶经过的风险,所以我不太建议游客钻进去拍照,有一定危险性。

桥下有个菠萝市场的转运点,工人们在勤奋地搬运著一车车菠萝。


龙边桥下旁边村子对开的马路有一条陶瓷路,五彩斑斓的图案瓷片确实有点亮眼,不过规模比较小环境也不是特别好,所以这个景点不需要刻意来游览。

到了吃晚餐的时间,河内这边很多快餐店都是以鸡肉店为主,其他的肉类比较少见,选择也不多,在这边无论点什么餐,都会配一些柠檬或生的蔬菜,我一般不习惯吃。

吃完正餐,夏日总少不了甜品。在三十六行街的小巷子里有一家甜品店挺火爆的,也实惠,水果沙冰也非常好吃。桌子的配色让我想起以前去广西北海侨港越南风情街的一家店铺风格一样。

DAY 2|下龙湾

河内其实不是我真正想要来游览的城市,因为这个城市的景观并不算太吸引我。它只是有国际机场方便我们落脚且可以方便报一日团去今天真正十分期待的目的地——下龙湾。

下龙湾以山水风景优美著称。它的1600个岛屿和小岛构成了一幅石灰石柱形的独特海景。由于那里地势陡峭,大部分岛屿杳无人迹, 因此得以保持其自然风光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1年11月12日“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公布,下龙湾榜上有名。

下龙湾的岛山形状和分布有点类似我们国内桂林的山,是一座座分开独立的。不过它是在海中矗立起来的,不像桂林是在江边或土地上,所以有“海上桂林”之称。下龙湾比桂林视野上要更开阔,而且不同岛屿间的穿梭都是需要坐大船的,而桂林则除了有自然风光之外还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所以下龙湾和桂林各具特色都值得前往游览。

某宝和河内也有很多门店可以报去下龙湾的一日团,对比了很多商家之后,我们是在马蜂窝的商品上报的团,基本在出发前的一两天内报团就可以,因为去河内玩的人大部分都会跟团去下龙湾,所以很多团不愁没位置。跟的这个团后勤客服组织得非常好,基本很多集合的资讯都能第一时间准确地公布给我们。因为车上是跟其他国家的旅客拼团的,整个团只有我们两个中国人,导游还刻意把车头的两个最好视野的位置留给我们两。太感动了。在下龙湾的旅行团会有不同路线的,大家报团的时候一定要选去天堂岛那个线路,因为只有登上天堂岛山顶才能看到整个下龙湾的全景,是整个景区最漂亮的位置,所以别选错了。而且报团的时候有中文导游(较贵)和英文导游选,虽然我们选了英文导游,不过实际上我们这个导游也是能和我们用中文简单交流,整个旅程导游都非常尽心尽力负责任。

从河内去下龙湾需要坐4个小时的大巴,有够远的。中午到达下龙湾码头,上了船之后开始驶进下龙湾海域,航行同时也开始在船上吃午餐(旅行团包午餐),有鱼有虾有肉有菜味道还是可以的,而且是和其他不认识的团友拼桌,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共餐相互交流还挺有意思,就是我的外语水平弱了一些,展现不出我的风趣幽默。

有经验的旅客早早吃完午餐就爬到船甲板上晒太阳、吹海风,上来晚的就没有沙滩椅坐了。
在甲板上的视野真的无敌开阔,迎著海风无敌的舒服,周边千姿百态的岛山更让人目不暇接。
而且有几座岛山形状过于有象征性已经被当地人命名为斗鸡石、香炉石、人头石之类,有些旅行团会把船故意开到这些石旁边停下来供旅客们近距离拍照,特别人性化。

除了自然风光之外,来这里不同外观的旅行船只也成了绚丽的风景。因为有些船不止一日团是多日团,所以这些船有客房体积更大就像游轮。

在这样的背景下拍照照片也是相当的悦目和通透。

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来到第一个停航下船的景点——惊讶洞。不过我向来对乳洞之内不怎么感兴趣,所以也就不怎么“惊讶”了。

接着来到下个专案点,扒皮划艇或坐“竹筏”,由于我要顾着手上的相机所以只好选坐竹筏。

坐着竹筏穿过一个水洞之后就进入了一个被环山包围的小内湖,而且这个湖内的岩石上还有非常多猴子的踪迹,船伕把船划到猴子周边就停下船让游客和猴子互动喂食拍照。在这个湖内划船真的很平静舒服。

最后来到最期待的专案点天堂岛。爬不到20分钟就能上到山顶,眼前是一幅无敌的美景。绿色的岛山和彩色的游船随意地分布在碧蓝的海面上,就像一个微观的模型世界,无论从哪个角度拍都是精美的构图。这样的完美景观真的会在我脑海里保留一辈子。

由于这个站点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不想爬山的人还可以在下面的海滩游泳玩水,热闹非凡。

伴着夕阳西下,所有的岛山都像用黑幕盖上一样,结束了一天完美的“演出”。我们的船也悠哉悠哉地在海上慢慢地驶回。

又要坐上3个小时的回程大巴回到河内市中心已经是夜里10点了,白天车水马龙的还剑湖环湖路居然看不到一辆车,只有周边的市民在悠闲的散步,舞团小哥在认真地练舞,乐队小伙在快乐地演奏。由于还没吃晚餐,我就随便找个便利店买了两包方便面和香肠回旅舍泡来吃,这一举措也为第二天一整天的拉肚子埋下了伏笔。

DAY3|河内→岘港

第三天的安排是下午搭飞机从河内前往中部城市岘港,所以早上有剩的时间就要来逛逛前两天草草略过的三十六行街。然而从早上起床开始就肚子疼,身体也虚,不过还是坚持出去转转,毕竟难得来一次。

原来从周五晚上开始到整个周末,还剑湖的环湖路都不允许车辆驶入,而空出来的马路就用来给市民举办文娱活动,也是挺人性化的体现。

少了车辆的还剑湖确实清净休闲了许多。发现这边的学生都敢于在路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艺,氛围不错。

渐渐走到了圣若瑟主教座堂,这是河内我难得比较喜欢的建筑。虽然教堂外观用色比较单一,但那种石壁经过岁月留下斑斓的痕迹,让我觉得这座教堂更有历史厚重感也更耐看。

由于河内城市发展得晚,规划得不是太完善,所以很多老房改造的酒店占地都是窄窄的,唯有往高处建。

三十六行街果然不负盛名,里面的巷街横七竖八错中复杂但又彼此相通,不过路边的店大多没什么特色,也有外国游客坐上观光人力三轮车在城里到处溜达,这样也确实省时省力。

期间我拍到一张挺喜欢的照片,推著自行车卖水果的妇人,她传统的衣帽还有饱满的水果展露出越南当地的热带风味。

去机场依然是选择乘坐Grab,非常的便利。
在机场也发生了一件让我非常不愉快的事,在登机过关的时候,负责盖章的检关员公然向我索取小费,我假装听不懂他说什么,双方在那里耗了好一阵子,他迫于后面还有人排长队的压力只好放行我们。凭什么其他国家的游客都不收取小费,只欺负我们中国游客。其实也不是所有的检官员都会向中国游客索取小费,我观察分析了一下,在选择排队过关的队伍的时候,我们可以离远看看前面的检官员有没有东张西望,像在寻找猎物般,或者看看队伍前面的中国游客有没有在盖章过关的环节逗留时间长翻包拿钱的动作,这样的检官员大多有索取小费的意图。一般来说,年老带眼镜的检官员和女性检官员相对年轻的男检官员要比较规范,不随便收取小费。所以排队过关的时候要先看清楚再排,不然浪费很多时间也影响心情。

飞了一个多小时后顺利到达中部城市岘港机场,由于我拉肚子造成身体虚弱,所以出了机场就打车到民宿回房睡觉休息,直到晚上睡醒才出去逛逛找点吃的。

DAY4 |巴拿山公园


与陈旧、闷热、拥挤的河内相比,坐落海边的岘港则要舒服N倍,宽广的马路、透彻的阳光、凉快的海风、精致的民宿,整个视觉都明朗了起来。而这天前往的目的地也是非常期待的高山城堡主题的天空之城——巴拿山公园。
从岘港市中心到巴拿山公园不算太近,开车大概也要40-60分钟。由于巴拿山太出名口碑也非常好的网红景点,所以到访的旅行团非常火爆。岘港也有一日团去巴拿山,不过为了避开庞大的旅行团排队购票登缆车耗费时间,所以我们提前一晚已租好摩托车,这天一大早就开摩托一个多小时过去(在越南,是不允许没有国际驾照的外国旅客租摩托的,如果上路被交警发现是要扣车罚很多钱),我也是一路带着忐忑侥幸的心情骑到了公园。尽管用了百度和谷歌地图导航(很多线路导航指示出现混乱)还是走错不少路,所以没有骑行经验和路况方向把握度的人千万不要自己骑车过去,非常危险。真要骑摩托的话衣着要打扮得和当地人差不多,千万不要太游客风,不然交警一眼就发现把你拦下来了。

尽管我们已经很早来到景区了,但门口已经有不少旅行团在排队进去了,我们也赶紧去买票进去(门票网上买和现场买价格差不多,都是225元左右)

进了大门之后也要走上长长的庭院小径才来到登缆车的入口。


巴拿山的缆车是举世闻名的,缆车系统同时获得世界吉尼斯两个奖牌,即世界最长独线缆车系统和世界最高的缆车系统。
坐在缆车里看着海拔越来越高,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每到一处撑杆连结位还摇晃一下,尽管没有畏高症的我,内心也是虚虚的。

登到顶出了缆车口,眼前就是巴拿山最为出名的网红打卡点金桥佛手!桥上早已挤满了观光的游客,大家都在争先恐后热情灿烂地拍著合照。桥上的栏杆用金漆覆蓋,显得非常的高贵夺目,加上两只巨大无比的石佛手托举,更凸显与自然人文的相互融合,这个建筑的设计真的非常有审美和艺术价值,怪不得能成为全场最有标志性的背景。
还有更重要的是去巴拿山公园最不能忽视的一个因素“天气”,因为巴拿山地处高山之上,如果遇上雾云或阴雨天,上面的视野就会变得白茫茫一片,所有远处的景观都不看见,金桥也黯然失色,所以来巴拿山玩之前尽量挑阳光明媚的日子,自由行的话不用提前网上买票,来到门口再买这样就可以灵活安排游玩日期。

远处沉静的大佛与喧闹的游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离开金桥之后就进入景区内部,处处都有美丽色彩鲜艳的花朵,考究的园林设计更是把拍照最漂亮的位置腾出来给游客们。

小楼里面的微观模型展览业好别致。

公园里所有雕塑品的工艺都绝不马虎,刻画得非常有层次和生动。

除了别致的小景,大场景的布局和形态也会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一处落梯设计的薰衣草园更是我的最爱,快门按得根本停不下来。眼前唯美的紫色海洋和远处山下无限延伸的地平线,这个景真的绝了!

巴拿山除了游乐的地方之外,有座幽静佛庙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走到大佛底下仰望,很有气派。


巴拿山公园其实由几个不同的主题区域组成,如果刚才的是花花世界,那再搭另外一趟缆车,就能去到欧式的古堡世界。

每一座古堡除了漂亮雄伟的外观之外,古堡里面的每一楼层都包含不同主题的游乐园、剧场和展览馆。特别是中庭的室内跳楼机让游客们的尖叫声更加回荡震撼,而且跳楼机旁边的墙壁就用来给游客攀岩,这样的设计更节省空间同时视觉也更饱满游乐的氛围更集中,国内很多乐园都比不上巴拿山的设计。

虽然巴拿山没有太多大型的机动专案,但个别一些亲子的娱乐还是有的。


有没有发现,越南这边许多家庭或闺蜜团出游都喜欢穿同一款式的衣服。

出了古堡,继续仰望,这种墙壁做旧的效果真的好逼真,不像某些乐园忽悠旅客做做样子。

到了午餐的时间,我发现园区主要分成两个主要的饮食区域,一个是以欧美游客为主的高档西式餐厅,另一个就是以亚洲人为主的自助餐厅。自助餐厅环境也很不错,菜式种类也够多,80块一个人。

吃完午餐继续到外面逛,某段特定时间,园内也是有简单的花式巡游。

既可以享受乐园趣味也能感受远山的自然风光。

又继续进入到某栋少人的古堡里面探险,很显然这栋古堡比较有宗教的味道。

从某个阳台走出去,这视觉也是无与伦比了!眼前层层叠叠的古堡群和宽广的大街,就像进入了古欧的电影场景,化身为女王或公主,站在自己的城堡阳台审视著属于自己的城邦。

园区的每个角落都有不同风格场景,满足相机不停地拍拍拍!

广场中间响起非常悦耳的演奏声。一支乐队在教堂前面尽兴地演奏著,吸引著众多游客前来围观拍照,从甩起的发型可以看出乐手们真的非常卖力,而且演奏的动作形式也非常生动!

随之进入后面的教堂,这个教堂虽然空间不算太大,不过结构还是很丰富的。

在古堡外的小巷子溜达,也能发现很多精致的景别。

穿过巷子后能看到一个酒吧广场,应该到了某些特定主题节日,这个广场会特别热闹!

穿过所有的古堡群之后会来到一个古塔的入口台阶,一路往上爬会看到很多像人脸那么大的绣球花。

攀爬时的某个角落能看到巴拿山公园的古堡全景,是不是真的有一种天空之城的感觉。

在古塔下休息了好一阵子之后就往回走,路过一个点心房对着漂亮的橱窗拍照时,里面几个热情的女点心师傅还向我招手打招呼,在这么漂亮的巴拿山公园工作的员工应该都倍感快乐吧!

这是一个表演大型历史战争的剧场广场,要特定时间才看到演出。

到了快接近傍晚的时间,旅行团大都已经回程,人潮退去,这时你就可以独自享受美丽的场景而不用担心有“亲戚”入镜。出外旅游我都奉行一个原则,出门比别人早,回程比别人晚,所以跟我同行的人体力上一般会比较累,但体验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景致会让你觉得值得的!

连早上人群最密集的金桥也只剩零星游客,黄昏下冷清的金桥配上几盏黄灯,更多了一分别样的情绪。小陈在我的指导下也帮我拍到了自己在越南最喜欢的一张自拍照。

尽管远处的晚霞无比的诱人,但大佛依旧闭目沉静,就像白天喧闹的游客也同样无法影响他一样,大佛心中也有自己的世界。

入夜后的古堡多了一种神祕的迷幻感。

DAY 5 |会安古镇

这一天的主要目的地是骑摩托车前往会安古镇,不过途中会经过一个景点五行山,所以也打算逛逛它。由于出门早,也是来到五行山山下的小村子才吃的早餐,配菜很丰盛,不过我还是没有碰,真的吃不惯生的蔬菜。

五行山不算大也不算高,山里面许多佛教主题的庙宇。

五行山不算大也不算高,山里面许多佛教主题的庙宇。

这个景点对我来说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许多洞穴和洞口,每每穿越其中都有一种盗墓和探险的趣味。

最深的那个大洞穴里面还供奉著各种神佛,洞顶的几个大窟窿,如果碰上中午阳光好的时候能有许多很大很粗的阳光直射到洞里,有种佛光普照的震撼感。

因为山不高,爬到山顶也不算太久,就是爬梯有点陡峭!山顶的视野也是非常赞的!

再骑上一段时间的小摩托,终于来到今天非常期待的主要目的地会安古城。
具资料介绍:会安古城是15世纪到19世纪东南亚储存完好的传统贸易港,也是古时候中国人登陆越南的第一站。古城内有完整的华人聚居的街道,还建起了福建会馆、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琼府会馆和中华会馆。城内遍布著中式和日式的建筑,如日本廊桥,体现了中国、日本和越南文化与建筑风格的融合。会安古城到晚上就变身为灯笼的世界,各种颜色、各种造型的灯笼高高挂起,照亮整条街,值得一逛。

因为是当地著名的商业旅游古镇,所以镇上也是到处开满了以销售当地传统服饰和饰物的商铺。虽然店铺规模上已经是商业化了,不过当地店家和服务员还是算挺亲切和蔼的,不会出现强买强卖的现象。

对我来说,这个小镇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镇上所有的房子风格都是古色古香的国风,而且都统一刷成黄色,非常协调。而且每个房子门外无论是招牌上还是窗户边、护栏都披上了许多鲜艳的绿植,非常小清晰,而且三角梅一大片一大片的有种厦门鼓浪屿小巷子里的味道。

而这个古镇对我来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遍布卖灯笼的商铺,各种形态、图案、颜色各异的灯笼挂得满满的,非常引人注目,也会勾引起童年对灯笼的回忆。

镇上视野最宽广的地方就是河边,河两岸上的街道和房子再搭配河中的小舟,非常让人放松和舒适,这条河也是晚上最热闹游灯笼船的地方。

除了一些普通的民房之外,镇上还有一些分布在不同方位,建筑门面上更有气派的会馆。

如果想走完整个小镇又嫌累的话不仿叫辆人力三轮车,一排连绵的三轮车在街上穿过,也是一道有意思的风景线。

镇上的街边小吃无论是鲜榨果汁还是煎虾饼,我觉得味道都超赞!

如果穿上旗袍、民国风或汉服在这边拍照,应该会非常融合和上镜吧。总之来到这里,你的相机快门基本上是停不下来的。

到了傍晚逛得差不多了,我们就找了江边酒吧街的一家餐馆,点上晚餐和啤酒(价格出奇的亲民),旁边还有驻唱歌手动听的歌声,坐等夜幕又一场高潮的到来。

随着黑夜渐渐到来,人潮也开始慢慢激增,镇上的所有灯笼也都亮了起来,而增长的旅客主要来自韩国的旅行团。
在这里我补充介绍一下,在河内基本很少看到韩国的旅游团,基本都以欧美旅客为主,但来到了岘港,在海边的酒店基本都是韩国旅行团旅客的身影,连酒店周边的很多商铺餐吧都标注了韩文,会让人有种到了韩国的错觉。在岘港也有一日团到会安古镇的,不过常见有两种线路安排,一种是早上或中午到达会安古镇,然后下午回程,还有一种是下午到达会安古镇,到晚上才回程,大家选择跟团的话一定要选晚上回的,因为白天的会安古镇和晚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氛围,都非常值得体验。

这时河上挂满灯笼的小船也开始密集起来,点点不同颜色的灯笼把河流点缀成五彩缤纷的世界,非常浪漫和唯美。河岸边到处是吆喝游客登游船的船家家属,所以和白天相比,晚上的河岸要喧闹好多。

河对岸的商铺也开满了灯光,倒影在晃动的河水上,让人如痴如醉。

由于河边太过喧闹,我们重新走进白天逛过的巷子中,因为大家都拥进河里玩游船了,所以晚上的街道相对白天要少人一些。商铺门前的灯笼依旧那么迷人,而且你可以靠得很近和它们接触、观赏。

途径一家网红店,好多人围着排队买奶茶,这种现象我以为国内才有。

街边还有一些小贩摆摊著与游客互动的游戏专案,气氛也还可以。

人在灯笼的世界中游走,也有种穿越回到古代的错觉。带着这种如痴如幻的感觉,骑着小摩托开往回酒店的路上。

DAY 6 |山茶半岛、海云关

越南之旅的倒数第二天,这天的主要行程是前往山茶半岛、海云关的沿海路骑行之旅。
早晨出了岘港市区,跟着导航沿着海岸边的大路开始骑行,不一会就来到了一个只有当地人活动的无名沙滩。

当地村里的渔民一大早就用大盆把早上捕抓的海鲜摆放出来,让前来收购海鲜的其他村民随意挑选。


当地渔民的小渔船非常有特色,看上去类似于那种半个大椰子壳的外形,没有一定的操控技术,感觉会很容易翻船,而且纯手动划行,对体力也是一大考验。

这个沙滩非常清净,没有了景区里游客喧闹的嬉戏声,只有朴实的当地渔家人文风情,是我在越南看到过最喜欢的海滩。

离海滩对开海面的不远处,随意但又不凌乱地停了许多各种型别的渔船。眼前历史悠久的传统小渔船和海湾对面远处崭新建设的大楼形成鲜明的时代对比。

这里在没有干扰的环境中拍照非常自由写意,照片风格也非常有当地的风味。

当走完了平地的沿海马路之后就开始进入山茶半岛山。进山后第一个景点就来到了灵应寺,因为此时正是凤凰树花开的季节,停车场一棵花开非常茂盛的凤凰树吸引了大伙拍照留念,大海充当背景更突显前景红花绿叶的鲜艳和纯粹。不知不觉天上浓厚的乌云也渐渐下起了雨。


寺里主要展示佛教的庙宇和各种佛像,另外灵应寺更供奉有东南亚最高白玉观世音菩萨像,高67公尺,莲花台直径35公尺,里面共有17层,每层供奉21尊佛像,寺的两旁以大理石做成,肃穆非常,姿势各异其趣的罗汉摆设,在灵应寺大门上的横额和楹联,以及寺院内各殿的楹联,几乎都是汉字,是因为灵应寺是由在越南华人捐助建造的关系。
从山上眺望远处的岘港市区和海湾,更为开阔和全面。


在山茶半岛上骑行最大的感触就是路面非常宽大,但车辆却极其的少,而且旁边眼下都是各种树林碧绿浓密的小半岛和无边的海平线,骑起来无比的舒畅。

把车停在路旁,舒服从容地拍著环岛骑行大片。

不一会儿,雨大了起来,赶紧套上雨衣。

再骑上一段路终于来到海云关。其实这个景点又小又挺无趣的,就只有一些破旧得成废墟的老屋墙瓦,和一座两层高的海云关古城门标志。然而还有很多旅游大巴带着游客前来观光。

但是站在云海关看其他远处的山海景真的很大气,而且出现了一小朵云海,也算不负云海关的盛名。

逛完云海关后我们就开始往回骑行了,再次陶醉于从山上看到的海景。

骑到山脚时被我发现旁边村子的海滩非常唯美,又特意绕过去拍照了。我觉得岘港许多不是官方景点的小渔村都非常有它独特的魅力,非常值得前往探索和留意。

快傍晚的时候,我们回到市区来到了岘港非常网红的粉红大教堂。这种到处是韩国和中国游客拥挤拍照打卡的官方景点绝不是我所喜好的。加上教堂虽然打着少女粉红色的鲜明特点之外,其实无论结构设计和用料做工,我个人觉得很一般,就像是道具板房建筑一样,没有真正宗教的神圣感。

DAY7|美溪海滩

越南旅程的最后一天,这天回广州的飞机订的是中午,所以早上还有时间满足我到大海游泳的喜好。

美溪海滩是岘港最大的商业海滩,周边都围着许多酒店和民宿,海滩海岸线非常长,沙粒干净均匀,加上今早的天空云彩非常有流畅感,游客们都在海滩上热热闹闹地与海浪玩耍。

到了中午就收拾好行李乘上飞回广州的飞机,结束了这7天6夜的越南之旅。

小小的总结

河内无论是建筑还是人的观念给我的感觉都是相对的保守和陈旧,而且市内的景点可玩性、观赏性比较弱,除非你对人文有研究,不然如果纯粹想玩的话这个城市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
下龙湾,视觉上绝对会令你震撼,而且和外国友人拼团还有海上山岛间的游轮航行都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岘港就是个集观光游玩一体的纯旅游城市,包容性非常强,城市非常便利舒服。
巴拿山会让你体验身处空中之城的魅力,园内设计美感十足,是拍美照做公主梦打卡的首选。
会安古镇的古色古香有种让人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夜里的灯笼海洋令人如此如醉,热爱历史传统文化的旅客十分推荐。
山茶半岛周边游可以感受环岛公路骑行的畅快,观赏半岛云海的浩瀚,更能探索当地渔村的特色环境和文化。
这趟旅程有太多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尽管现在的我们已经踏出校园失去了放暑假的福利,但偶尔抽空出发的一次夏日之旅,也能让我们重新回到儿时假期无拘无束的纯真快乐,希望这样的快乐,每年都能再体验多次。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