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还剑湖畔后,大巴经过河内的使馆区,导游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是使馆区内建筑面积最大、建筑最体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馆的大门)

大巴开到越南外交部那幢法式建筑旁的路边,大家下车,到绿化带里的厕所如厕,费用竟然是1000元越盾,嗨,东南亚的货币都不值钱啊。

(越南外交部)

走过一段两旁都是法式建筑的被当局封闭的马路,马路两旁的电线杆上都挂著象征共产主义的五角星和麦穗装饰物。

(巴亭广场旁的法式建筑)

走过这段马路就到了著名的、被我们称作河内的“天安门广场”—巴亭广场。
巴亭广场在西湖以南,距离还剑湖不远,也位于越南首都河内的市中心,巴亭广场长320米,宽近100米;面积不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十分之一。巴亭广场周围有政府办公机关同外国大使馆,是河内人民集会、庆祝节日、军队阅兵的地方,号称可容纳20万人。地面除贯通路段外,由168块小草坪组成。长1000多米,宽24米的雄王大道南北向贯通广场,有数条辐射状的林荫大道与河内市区其它部分相联。

(巴亭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

巴亭,原为清化省鹅山县的一个乡。19世纪80年代,越南最早爆发的抗法运动就发生在巴亭;为了纪念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越南“八月革命”胜利后遂以“巴亭”为此广场命名。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此宣读越南《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脱离殖民统治。
在整个越南抗法战争时代,中国是唯一向越南提供无偿军事援助国家,越军所有武器弹药均由中国直接提供;援越的军事装置物质,也都是从中国军队中抽调,即使有从苏联进口的也是用有限的外汇从国际市场采办的。中国帮越南打跑法国,可是60年后的越南建国六十周年庆典现场却没有一个中国人。更加奇怪的是,到了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发在中越边境的莫名其妙的中越自卫还击战又让多少中国热血青年战死在越南的土地上。现在,中国人又以我们的这种方式,继续对越南实行着“经济援助”。
巴亭广场的主要建筑就是西侧正中高耸著的胡志明主席纪念堂。

(胡志明主席的陵墓)

胡志明主席纪念堂四周绿树萦绕,建筑围拱如壁;因为我们的游程没有进入胡志明主席纪念堂内瞧瞧停放胡志明遗体的绿宝石灵床的安排,我们只能“外观”了。这个由花岗岩制作的陵墓呈灰色色调,肃静而肃穆。出入灵堂的大门紧闭,门口由卫兵把守,有点戒备森严的样子,游人不得靠近纪念堂建筑,只能远观。

(卫兵把守着出入灵堂的大门)

胡志明于1969年逝世,跟毛泽东一样,他生前希望去世后遗体火葬,但这一欲望并未实现,他们的继承者们出于其不同的政治目的,还是违背了他们本人的意愿,将遗体保留了下来;胡志明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置的遗体被安放到了巴亭广场新建的纪念堂。
有意思的是,在网上被曝光的世界最著名的14具不朽遗体中只有5具是国家领导人,除了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外,其余4具分别是列宁、胡志明、毛泽东、金日成的遗体,都来自共产主义国家。最奇葩的是,金日成的儿子金正日“继承”了父亲的传统,遗体也被保留了下来,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在纪念堂建筑的四周还有些流动的卫兵在守卫著,瞧那神情,真有点紧张的样子。

(流动的卫兵在陵墓四周守卫)

在胡志明主席纪念堂的两旁,有两条长长的政治标语,虽然我们不懂越文,估计也写着跟我们的天安门两旁的标语牌上差不多的语句。

(胡志明纪念堂两旁长长的政治标语)

胡志明纪念堂的对面就是越南国会大厦,纪念堂西北是胡志明在河内的旧居,西南面有胡志明博物馆,还有主席府、无名烈士纪念台、巴亭会堂等建筑,四周全部是黄色的法式建筑。我们无缘参观这些建筑,只在胡志明纪念堂前拍拍照,看看广场中央是高高的国旗旗杆和可以看到的建筑。

(越南国会大厦)

守卫巴亭广场胡志明纪念堂的卫兵人数好像还不少,不时会有换岗的卫兵列队进出;这里的卫兵换岗没有台北蒋中正陵墓那样的仪式,否则也是吸引游客的一道风景线。

(守卫胡志明陵墓的卫兵列队走出巴亭广场)

到了离开巴亭广场的时间,回头再看了一眼这个广场上的胡志明纪念堂,不知道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陵墓式的纪念堂还能在这里“坚持”多久?

(离开巴亭广场)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