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手搭在键盘,痴痴看着仓促打入草稿箱,找借口拖更的那半篇马来西亚游记却有些发懵。这些年分明又任性去了不少地方,但上一篇游记还停留在三年前毕业季的泉州,马蜂窝也已经沦为出行的参考工具而不是记录的视窗,有动力写作却缺失了表达欲。终于轮到长久以来意难平的台湾,有了身体力行的加持,也便有了强硬的理由来欲盖言语缺失的弥彰。
2019年7月31日,从台湾离境一周后还余味未消,便在微博看到“台湾自由行”博主发出的讯息:大陆或将暂停47座城市台湾自由行。
长沙也列于城市名单中,果真不久后醒目的一行标题便赫然出现在热搜榜。隔日,官方发文坐实了这一重磅新闻。
事发突然,不免错愕。
姐妹看到这则新闻后将它发于我,偷偷讨论一番:庆幸我们在大门关闭之前成行,更多的是惋惜,本约定好明年再飞台北,现下只好隔空腰斩,何时还会再去还全是未知数。
台湾成了很多人口中不屑提起的一页小岛,从小直到大学毕业,“台湾”二字从好奇想要窥视个究竟,到研究生入学以前终于有机会成行,为此做的准备,也努力了许多年。台湾似乎早已错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可在我心目中依然留有非凡的特殊位置。
其实还有藏不住的好奇。刚到的那晚还没出桃园机场的航站楼,父母便打来问我是否安全抵达,还旁敲侧击问了些台北的情况,类似环境如何、人民是否热情之类的问题。没到之前将这岛屿蒙上了层纱,略知其一二,有心之人用心去接触感受,自然乐在其中了。
语文课本偶尔聊起台湾作家的乡愁,可能只是寥寥数笔改编过的版本。那种依恋故土的滋味,是生活在大陆土地上的人们难以亲历的。而余下的对于台湾的了解,几乎都是校外课后的精彩。
中学时期,能塞上耳机听音乐的时间也难得宝贵,但播放器里一定有台湾idol的歌。而我到现在依旧喜欢著那位鬼姓,噢不,叫鸿升的黄姓男士。他难得来一次大陆,大学时就已慕名飞去上海见真人,后来只想着某天一定要到台北他主理的潮牌店里看看,小迷妹的追星仪式才算功德圆满。
那时台湾的文化产业余热还未消退,金马金曲金钟三大奖项依然权威,大陆也还在模仿著台湾的造星模式,放课后午憩,开启电视还能偷摸摸看半小时台湾偶像剧,今天播的是《恶作剧之吻》,下礼拜或许就换成了《不良笑花》,每周新鲜不重样地播,到快返校临走时还恋恋不舍紧盯着电视里的男演员还想多看一段。
与台湾的渊源远不止于此,看似间接的接触和影响,也潜移默化出想要一睹真容的种子。
如何到台湾
到台北之前还费了一番周折,原本计划六月底前往,那时天气还未至酷热又能躲避七八月爱作祟的台风。
姐妹的台湾通行证迟迟未下发,办证进度条进展缓慢一天天盼不到头,只能默默备好相关攻略资讯,也做好一人先至而后我们二人再到台湾会合的打算,甚至脑补了我独自一人走在深夜台北的画面,孤单又落寞。
某天网上冲浪刷Facebook时无意中看到让我眼睛一亮的动态,是黄靖伦粉丝后援会发出的:阿伦在7月20日举办生日会同粉丝一起庆生,地点就在西门町钱柜KTV,快来点选Google网页填写详细讯息吧!阿伦是新加坡人,今年刚好来台发展十一周年。我几乎每年都会在脸书关注他的生日会讯息,盘算著如果去了台湾势必不能落下见他的机会。
可能这是一次假借环岛之名始则是追星小女生赴约见偶像的行程才对。负责与我联络的小蛙很热情,很快,我和她互换了微讯号,把那天参会的事宜一一告知了我,从那天起便早早开始期待。
我和姐妹便一拍即合,敲定了7月11日出发的日期。
【逆时针环岛】
台北-台南-高雄-垦丁-花莲-台北-十分、九份-台北
想要游台湾,有林林总总的方式,最长能够在台停留15日。
假期不多的,选择在最繁华的台北扎实感受几日;
有人选择由北向南半环岛向台南-高雄-垦丁方向去,再折返台北;
有人会想去东北方向的基隆-瑞芳、九份,再至花莲的太鲁阁。
难得入台又难得有长假,我俩就打算待满两个礼拜。但台湾每个县市都有密集的人文风光和景观,做不到用不长的时间面面俱到,只好先选择最想去的几个地点落脚。
台北-台南-高雄-垦丁-花莲-台北-十分、九份-台北,运用上铁路和拼车等交通方式逆时针环岛一圈,这是参考一些游记和旅游攻略之后最终做的决定,从台北桃园机场入境,再从原地点离开。
【签证 交通 住宿 汇率】
将如何来台的条件理清楚,之后就不一一赘述。
先来说说两证一签。
台海双方到近几年才正式开启台湾自由行(当然,在7月31日又关上了),而且手续略微繁琐,需要有开放城市的户口才能签注G签,也就是赴台个人旅游签。比如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或长沙等二线省会城市就可以。
两证,是大陆签发的台湾通行证和台当局签发的入台证。
一签,是大陆签发的个人旅游G签,需三样齐全才能入台。
入台的交通方式:航空、海运皆能来台。
如果选择航空,除了最便捷的直飞,价效比较高的出行方式可以从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或泉州直飞台北和高雄,航线时间短,价格低;也可从第三方的港澳来台,飞猪购买往返的机票价格不过1200左右,如果澳门出发坐廉航则更加便宜。我们选择从香港-台北往返,中华航空执飞,是7月11日傍晚从香港出发,7月24日午后从台北离境的航次,时间拿捏得刚好。
清晨六七点,长沙的太阳早就拔得头筹,不过我赶高铁的速度也不赖,很多次都抢在发车前几分钟踩点赶上。到达深圳北的时间很快,来不及坐下缓口气,便要下车前往福田口岸穿过关口去香港机场登机,重点是,17kg的行李箱跟着我似乎无处安放,接着的是一声接一声的大喘气,臂力也敌不过年龄的飞升日渐下滑,再也不是那个能凭著蛮力提行李箱把膝盖撞得乌青随心所欲四处乱闯的我了。
路途上的偶然性
7月11日出发时还秩序井然的香港
乘坐傍晚班机的好处便是可以“赏云”
台湾不大,岛内所用的出行交通基本都是通过铁路和汽运,每次所用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四小时。
如果能爬墙且有visa卡,台铁票只要在手机上下载台铁e订通便能订购,票量很宽裕,也节省了第三方的代买费用。由于时间差别不大也不着急赶路,且高铁站又离市区比较远,我们没有选择坐高铁而是全程台铁。
台铁相当于大陆的普快列车,有自强、太鲁阁、普悠玛等几种车型,代表不同的车速。车厢里只有少量的面对面的四人桌型座,其余座位和大陆这边的高铁座位并无二致。除长途列车以外,还有不少便于近距离城市来往通勤的区间车,相当于城际列车,隔十几分钟便有一班,能节约不少时间。
由台北车站开往台南的113次自强号,耗时四小时左右,行车路上的好光景并没有让我们觉得时间难挨。从台南至高雄依旧坐的是113次,总有如此凑巧的事。
各类交通运输站都没有设定安检通道,这是让带着又大又重行李箱的我们稍稍能觉得懈怠一会儿的事情。高雄-垦丁-花莲一线没有直达的铁路,便从网络上直接预订了九人座拼车,只要在固定地点等待司机师傅接人,十分准时。
台湾有大大小小的民宿和青旅、商住,即便是在七八月的旅游旺季,价格也不会贵得离谱,丝毫不用担心在一座城市落脚要住哪里的问题。如果是出境游玩,大可选择像booking和agoda一类的全球住宿预订app,有过几次预定的经验,入住的体验也还算不错。
14天,人均1.2k左右的住宿费用。在台北,和男生或情侣几人同住、在两天未有住客入住的八人房里两个人自由自在,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鲜混宿体验。
来台消费必不可少,除了少数免税店和商圈可用银行卡和支付宝以外,大部分还是以现金消费居多。可以入台以后在机场或市区的任何支援银联的ATM机上取现,我用的是长沙银行银联卡,每天都有免手续费取现的额度。
“台湾最具特色的风景是人。”曾到过台湾的旅人或在地市民都深以为然,短暂共处两周下来也能对这句话有深刻映证。
台湾是什么颜色?那是他们立场倾向所谈及的话题,姑且不论,但说及世俗人情,大多数台湾人民热情且乐观,即便他们世代久住于此,一世也未离开过台湾的土地,对于大陆来的观光客更是带着几分好奇和未知的眼光,但也都以诚相待。
大概是生活在“共享社会”久了,才发现私有制已经到了非一般严格的程度。
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非白即黑。台湾的垃圾分类实施得早,街头甚少见垃圾桶的影子,只能去便利店让店员帮忙回收。第一天来台南时还对此不太习惯,口渴难耐喝完的饮料瓶也只好紧紧在手里攒著不敢乱扔,刚好路过成功大学附属医院的路口,烈日下见到一位大叔摆了台卖凤梨的小摊车,垃圾篓也刚好紧挨路边边放著。本以为扔饮料瓶进去不会有事,结果打着赤膊削凤梨的大叔却开始用台语骂骂咧咧,口气太含糊一时没听懂,大致意思可能是:这个垃圾桶归他所有,扔也要经过他的准许。所以只能将瓶子重新拾回。
第二日,我们正要要从台南车站出发高雄,排队取票时售票员大叔见我递过去的是大陆护照,脸色似乎顿时黯淡,眼神也有些翻白,一言不发取完票就把护照随手给扔回来。
偶有一两次不太友好的际遇也不算太糟,当时说不气恼也不可能,或许带有成见、对对岸的人感到陌生;或许还未跳脱出“内地人皆不友好”的思维模式,就像两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间隔了道摸不著的天然屏障。转念一想又着实能理解,来台湾首要观人文,再来是风景,每一次与人碰撞或白或黑的感受,都是一笔应该收藏的无形珍物。
艺文台南
落地台北的我们来去太匆匆:匆匆感受了一把机场捷运,匆匆在第二天清早的便利店买了鲔鱼蛋治加无糖豆奶的早餐组合,再配上青旅的黑咖就是一杯豆奶拿铁。滋味浓香醇厚,竟是对台北的第一印象。
台北车站的外观建得四方周正,里面实则是个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巨型迷宫。我们到的这天刚好周一,总会看到上班族随意咬了袋面包麻木穿过检票闸口,相较于内地人流量,台北车站的日均人流大致要减去一半还要多,候车厅安静得还能隐约听见通勤女郎的细跟鞋吧嗒吧嗒作响。去台南的列车也不等人,它要一直往南边绕行,环岛一周之后再次回到台北。
没预料地在火车快要出发时遇到了取票难题。车站里头还留着那种老式非电子按键售票机,急急忙忙便胡乱找了一台使用,摸索半天,最后没想到网络取票点设定在人工视窗。
这是在检票闸口刚上完夜班要回家的职工阿姨告诉我的,因为赶上快开车无奈只好求助于她,想不到阿姨十分乐意帮忙,还周详地将取票方式告知我,让我赶紧上楼去。阿姨不放心,还特地跑到人工视窗想看我到底是否成功拿到车票。大概也是向她求助的旅客多了,对于我们这种出门在外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的观光客,也挺哭笑不得吧。
隔壁座位的一对中年夫妇。
最近因为“轮到你了”这部剧,甜圭实红,也恰巧在途中偶遇“田中”,苗栗站听起来很有原住民风格。列车一路上途经好几座车站,本想一一记录。
坐车自是少不了的网上冲浪和无聊自拍,然后随手拍拍沿途风景。
台南这座城市别看名字如此,却位于高雄的北部,做攻略时差点弄反方向出了个大乌龙。沿着台铁环线穿过北回线南下驶入台南,车厢内冷气十足,还未感受到户外的天气变化,却不知等待着的是已经穿越亚热带而至热带的强势太阳光。从火炉长沙过来继续接受着炙烤,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台南的光照要更为狠辣些,溼度也更浓重些,刚从恒温车厢里走出来的我们就像是暴露在日光下的冰淇淋,不到一会儿就快化了。
从北部过来的孩子,还是能觉察出南部同北部间的些许差异。大概是称之为”城市气质“的差别吧。用“古早”一词来形容台南最合适不过,有人会说相较于北部台南要更为保守,可它却有三十几个行政区划,也是台湾自建省以来最早规划开发的区域。
台南也有被多国势力殖民统治过的历史,清末甲午被日本占领,直至日本战败台湾光复后,日据五十年,而今多少还会在街道建筑上留下显而易见的日式遗风。不过本土的风格倒也未成为日式的附庸,遍地的骑楼与街边并不显眼的竖挂日式店招莫名契合,纵横交错一列紧接一列,难以看出商铺到底是什么门类那样让人迷失。
我甚至觉得生活在台南,有种不聒噪,不喧闹,与世无争的错觉。它的气质不是流于表面的阳春白雪,而是印刻在骨子里的深厚底蕴。
每天搭公共汽车悠游卡只需“嘟”一声,第二次以后乘车便是免费。但你永远都会等在不起眼公交站牌处,在远处见到一个小光点知道那是公共汽车,却缓慢到难以预估到它要何时才能开过来。我们没有首选赤崁楼、孔庙等历史遗蹟,而是乘公共汽车穿过城中的一条河,来到了以前的安平老区。
安平古堡旁边有个卖芋冰的小摊,一旁坐着闲暇时常来帮衬的老客人,阿嬷老板娘也参与其中闲聊著。芋头冰卖得很便宜,但没有上前去吃。
附近的小商小贩都还禀行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做着街坊生意,一守业就是几个世代。
【安平树屋】
安平树屋是安平区的一处景点,盘踞著的老榕树围成一幢树屋,根部盘根错节地吸附整个墙面和地底,这是树屋旁日据时代遗留下来的日式平房,情侣在此逗留小憩谈笑风生,有种台湾老电影的画面感。
趁著天色昏黄快要闭馆才进入树屋 ,大片大片茂密浓郁的绿色、低飞的水鸟,游客也不多,可以享受片刻静谧。
水车溅起的水花和昏黄的光斑。
原本带了数码、手机、胶卷相机三台拍照装置,最后胶卷也只拍了一卷而已,反倒沦为拍照道具。
夜晚七时许天色已经半黑,我观察了很多天,发现台湾的天色在这时最美,绛紫色的光线把云朵也染上颜色,氤氲朦胧仿佛世界末日般随着天色下沉,夜幕便渐渐关上了帘。
刚至傍晚安平老街两旁的商铺便陆续开始收摊打烊,有些老板做生意也是佛心来的,中午营业,傍晚就收摊,在店铺显眼处贴上“每周xx日公休”的醒目标志,免得食客扑空。
落日飞车。
台南的独特风格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但不论游人多少,商铺依然按时歇业。
【来全美 看场电影】
全美戏院因为手绘的巨型电影海报和“李安以前常去的电影院”扬名,那海报逼真得不细看还真难以发现是画师的纯手工自豪之作,一些悬在马路两旁不修边幅的墙上,一些则做成了电影宣传车,那车还没来得及开走,平时应该都在周边大肆宣传吧。
它算是台南市内比较复古老旧的戏院,专门重映旧电影,已经存在了一些时日,估摸著比我们的年纪都还要长许多。虽说当天看的《无敌破坏王2》和影院的风格有点不搭轧,在如此复古的戏院看一场晚近时候的电影,有种两个世代的冲撞感,诙谐程度连破坏王都忍不住想偷笑。
140台币一张的戏票,换算成人民币30来块,和现今动辄几十上百的票价相比,有小巫见大巫之势了。还能体验一把时光穿梭回九十年代末的感觉。狭窄幽暗的廊道,铺设的绣花红地毯已经被踩至光溜褪色,电影播放前,整个放映厅打着棕黄的灯光,像极了那层今日只有在镜头前才会卡上的复古滤镜,小孩们吵闹著等熄灯开播,我偷摸溜到一旁女化妆室,推开年久失修的米黄门板,这一刻仿佛活在道具陈旧的八点档台剧里。在那个时候应该算过了次惬意生活,赶上时髦了。
当日的戏票
【成功大学】
我的耳朵里正堵著耳塞,告诉自己要用安静平和的心态沉住气,便能浸淫在氛围当中将这部分写完整。
现在已不是夏天了,可当时我们沿着成功大学附属医院的街道一路找来,步行到达成功大学复兴校区时刚落完一阵雷雨,雨水打在地上,光线像一簇火团延烧着,于是热气源源不断蒸腾上来,当时差不多下午一两点,正值太阳最旺的时候。
好在校内植被茂盛,浓浓绿茵几乎笼盖了整座校园,特别是见到面前的老榕树时不由心中一惊,伞一般撑开的绒绒枝干,乌云也没它厚重。想必它的年龄我可不及攀比,必定和这所台南最高学府建校的年月同样老迈了吧,是大自然赋予的厚爱啊。
当时学生们已经放暑假,校内见不到什么人,只见到零星几位游客,教学楼下依然摆满脚踏车,但满屏的绿色还以为是逛了哪所公园。
【跟着一把青才能找到的 台南神学院】
大概到台南来,没人知道有这么所学校。尖顶蓝窗的,与本土的风格毕竟有些差异。耶稣起初也并不是热带宗教,是后来传来的,但栽种几株高耸入云的热带植被,反倒添了更多的肃穆稳重。我只是作为剧迷被剧情吸引,千丝万缕中不由地被吸引过来。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打算,但没想到铁门敞开着,烈日依旧高挂。
院里只有作为导览的大人带着像是在做暑假游学的小朋友和一组来此取景的小团队,他们四散著,并不大的场地僻静无疑,只听得见偶尔冒出来的几声鸟叫,来这之前应该绝不会把这座闹中取静的教会学校与电视剧取景地联想至一块,但偏偏被小朱青带得活现起来。
白先勇先生笔下《台北人》中一篇只不过数万字的短篇《一把青》,将它拍成影视作品,造就了饱满灵动的人物形象,而这里便成了剧中虚拟的,朱青就读的南京金陵女大。
白衫蓝裙,不知名姓,黄昏好风景。
【城市后记】
对城市气质的喜爱大多靠的是虚幻的感觉,难以摸透。如果只是短时间的探求,做不到沉心,只能潜于表面无法深入。在时间上是受了些侷限,但也并不妨碍我们寻找真实的温度。
台湾到过的所有城市之中,我的心还是稍稍偏向台北的。台南略显平和无太多波澜,却又说不上什么坏处。短短二日,虽然眼明的立马就看穿了我们的游客着装,但还是想向着在地人那样扎实生活一番。
或许是日据的影响,台南城市风格的独到就愈发彰显。有人会嫌台南中庸,发展速度与城市规划还不及内地的县城,按时按点开工,又恨不得提早收工。但想要在内地锚定一座城市有台南这般的特点,只怕是埋得太深,要究其原因才能找到其藏匿之处了。
亲历过,才能体会台南的“包容”,既能有天主教堂,也可以有随处而建的妈祖庙。
白天没那么惹眼的城市,到了晚上却会发光。到台湾必定要亲历一番夜市文化,我和姐妹打趣说平日在街头鲜少遇见的人潮,原来乌压压的全来了花园夜市。光顾著吃也没留下照片做证据,但冲著一摊摊的美食,可见台湾人民投注了不少幸福感在其中。一连两夜我们都在台南的街市流连,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闹市依然有机车飞驰,可穿过几条街巷走入稍微边缘的地带,路灯明显暗下来,来往的人也稀疏了很多。
偶尔也能遇到与我们搭话的人:那晚猛然想起我把转换插头遗落在家,想要去家乐福买在等公共汽车时,一位阿姨提着采购的大包小包站在旁边,操著浓重的南部腔调主动问我们从哪儿来,热烈地攀谈一阵子,还热心的指引去家乐福的路。现在只要提起台南这个地方,就不禁思绪延伸:只会在剧中、在电影里见到的场景,原来我也留下过痕迹。
就像《俗女养成记》里的女主角陈嘉玲那样,从台北都市逃回台南老家,回到人们靠手作养活一家生计、店内老旧的风扇发出吱吱的轮转声、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地方。
【迷你彩蛋 台南食记】
六千牛肉在台南是有名的老饕店,不论老客新客都慕名前来,号称天不亮就大排长队卖完就关门,可我俩去得迟了,老板说只剩牛腩可以用,招呼我们随意坐下,便坐在她平时用来剁肉的案头前一排小桌那儿, 看着她风风火火地吆喝客人忙里忙外。
台湾简直是饮品狂热者的天堂,我们可以连续十多天,每天三款不重样的饮料。味道自是盲选一杯都不错,价效比还高。不论大大小小的奶茶店还是铺排在街头或乡镇的7-11和全家便利商店,冷藏柜中一排排五颜六色的饮品包装,肯定能让有选择困难的人周身不自在吧。
号称是要吃遍台湾的,虽没兑现豪言,但好歹大多都亲身做了尝试,没有两个庞大的胃口,只能放低要求自封个“小胃王”了。
台南暂至结尾,动身南下往高雄。
未完,看心情待续。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