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出行—你不知道的美国南方
看完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我决定去一趟美国南方。这次deep south之旅,终于在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天成行。与电影里一样,我走遍了南方的七个州—路易斯安那,阿肯色,田纳西,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佐治亚,北卡。这些州名可能让人觉得陌生。没错,对于游客,这里面鲜有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对于当地人,提起这些州也可能嗤之以鼻。毕竟美国最穷的三个州,这里面就占了两。可是,总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属于美国南方。
~种植园的故事
走进密西西比河畔的种植园,就仿佛走进了老电影,遮天蔽日的橡树大道尽头,便是豪宅的柱廊。《乱世佳人》里那个金发女孩斯嘉丽,是在橡树那粗犷结实的臂弯下谈笑风生?还是在白色豪宅的扶梯旁,弯著腰试着她的蓬蓬裙和水晶鞋?
南方的庄园,就跟我们老上海的小洋楼一样,藏着无数的故事。不过,无论是商贾钜富,还是社会名流,这些庄园的主人,以及他们的大批奴隶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浮浮沉沉,最终沉默在了岁月长河之中。 如今,虽然豪宅尚在,奴隶小屋也如曾经一样伫立两边,房前还有稀疏的甘蔗田,可是那斑驳的屋顶,寂寞的庭院,三两的牛羊,都在述说著一件事:曾经轰轰烈烈,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故事,已经落下了帷幕。
左:《乱世佳人》海报,右:我相机里的南方橡树庄园。
~黑人司机的绿皮书
黑人的命运,从最早的被奴隶主像牲口一样贩卖,随意的处以私刑,到后来的公交车上被迫让座,不能和白人在同一家餐厅吃饭,如果说18年奥斯卡电影《绿皮书》,描绘的笔触还算诙谐轻松的话,那实际上黑人所受遭遇,比电影里沉重黑暗百倍。尽管林肯总统在1865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百年之后,在20世纪5、 60年代,美国南方城市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无处不在,这在当今社会实在难以想象。。。
有这样一个人,自己并非底层阶级,却用尽一生力气反对压迫和歧视,为穷人和弱者发声,直至生命的尽头,他就是马丁·路德·金。我们去他工作过的教堂坐了坐,一对黑人夫妇正在祈祷。他的故居旁边,一众游客等待着参观。在他的陵墓边,无论黑人或者白人经过,都会驻足瞻仰。一个黑人女孩掏出手机与他的墓碑合影。他激昂的声音《我有一个梦想》,仍在风中飘扬,不知她的心中,此刻作何感想?
上:《绿皮书》海报,下:我相机里马丁·路德·金墓碑旁的黑人女孩。
~蓝调配烤肉,爵士配卡津
它是猫王的故乡,它是霉霉的故乡,它是约翰尼·卡什的故乡。它们是蓝调、黑人灵魂乐、美国乡村乐、爵士乐的发源地。就著音乐,你可以用双手抓起美味的南方特色烤肉,也可以优雅的吃起法式Cajun海鲜。
酒吧闪烁的霓虹招牌颇具复古韵味,仿佛在看一部老电影。路上往来的行人,个个兴致高昂,他们在自己中意的酒吧前驻足,似乎随时都能跟着节拍起舞。屋子里面乐手们手舞足蹈,醉心于演奏,台下的观众则情绪激昂,喝彩连连。音乐跨越了种族,语言,阶级的鸿沟,流浪汉也好,CEO也好,此时此刻,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无差别的。热爱音乐的城市,品格都不会太差。
上:“摇滚乐之王”—猫王照片,下:我相机里法国角的街头爵士乐手。
~鬼魂,占卜与巫毒
新奥尔良叫做cities of the death。吸血鬼,巫毒,谋杀,鬼魂,海盗,巫术,都是它的代名词。哦对了,这里的墓地埋葬了最受尊崇的巫毒女王—Marie Laveau。巫毒术起源于西非,原意是“精神”,一种可以影响人生活的神祕力量。而热闹的杰克逊广场,则是通灵大师们读心、看手相、塔罗牌算命的宝地。
上:巫毒女王—Marie Laveau照片,下:我相机里拉法叶一号墓的游客。
~南方好莱坞
亚特兰大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这个城市与一场战争脱不开干系,那就是南北战争。《乱世佳人》的开头,字幕已经点出了关键地点—Atlanta,而剧中尸横遍野的吓人场面,也是在这个城市。事实上亚特兰大已经在南北战争中被毁,如今的样貌,是在1865-1877年美国的重建时期重塑的。出生于此的玛格丽特·米切尔,由此写出了享誉世界的作品—《飘》。因为税收政策十分优惠,亚特兰大继加州和纽约州之后,成为了美国第三大的电影产地,被称作“南方好莱坞”,一共拍过700+电影和30+电视剧,《蚁人》,《饥饿游戏》,《蜘蛛侠》电影等均在此拍摄。如果你是电影狂人的话,可以参加这里的取景地打卡tour。
《行尸走肉》取景地打卡。上:电影海报,下:我的实拍图。
《六人行》的沙发再现,上:剧照,下:我的实拍图。
美图精选
大烟山国家公园
新奥尔良
圣路易斯大教堂—以法王之名
蜜岛沼泽保护区—野生浣熊,鳄鱼与野猪
橡树庄园—致《乱世佳人》
法国角—最不美国的美国
杰克逊广场—占卜大师的乐园,艺术家的天堂
孟菲斯
摇滚、蓝调与黑人灵魂乐的发源地
纳什维尔
熠熠生辉的蝙蝠侠大楼
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
霉霉的家乡
亚特兰大
《行尸走肉》取景地
南北战争重镇
可口可乐发源地
自驾行程
具体行程如下图所示,全程自驾,全长2500公里,耗时13天。
因为机票等因素,本次行程起始于休斯顿。在休斯顿IAH机场租车,玩了几天,拜访亲戚,然后自驾新奥尔良。租车很多网站都可以,我们这次是在租租车www.zuzuche.com订的车,因为经过多平台查询,发现租租车的价格比起美国的租车平台要优惠,果断预订。用租租车app主要是方便,接口很人性,搜地点,直接各种公司各种车型都会跳出来。选你要的车型就好,最后一步是选预付费还是当场付费,一般预付费会有折扣跳出来。
这次定的是Alamo的车子,从机场坐专用租车大巴到租车中心,到Alamo柜台把租租车订单给工作人员看,他拿着我的驾照,敲敲敲,敲出来,告诉我车没了,问我要不要加十块钱换个大点儿的车。这种时候一定要坚持,跟服务员说,不要,就要定的车,不管啥车给我一辆就行,结果给了一辆大SUV。
然后问你要不要保险,所有的保险统统选no,其实租租车自带的保险就够了,不用再买。当然,有的时候出门买的旅游险会自带车险,这个时候就不用管租租车和租车公司给的保险了。
关于作者
活猪子,博士旅美博主,美洲小众奇景猎犬式搜寻达人。
美国 Top15名校理科博士,却在旅行码字的路上越走越远。美洲旅行小达人,旅居 美国 10年走遍45个州, 牙买加 潜过水, 墨西哥 爬过金字塔,亚马逊雨林抓过食人鱼, 马丘比丘 上喂过羊驼。大家如果有美洲旅行相关问题,欢迎提问。
Day1 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
~假日快捷酒店新奥尔良东
第一天晚上,我们入住新奥尔良的Holiday Inn Express New Orleans East。这里离法国角二十分钟车程,并不算特别近,但是好在设施崭新,早餐免费,服务优质。前台看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打招呼,大厅里也24小时有热水和茶包供应。房间面积很大,布局也很合理。
Day2 新奥尔良
~南方橡树种植园
第二天的重点任务,是探索新奥尔良的法国种植园。新奥尔良的种植园很多,我们的开胃菜是离酒店最近的这座Southern Oaks Plantation,南方橡树种植园。
它并不是一个历史建筑,而是在二十多年前用老房子翻新的一个新兴庄园,现在是婚礼场所。然而,巨大橡树上那发丝一般柔顺,总是随风起舞的西班牙苔藓,庭院中心的雕花喷泉,还是让我们为之倾倒。
为什么新奥尔良会有法国种植园?这要从它的历史开始说起。在哥伦布时代来临之前,这里主要是北美原住民。1528年,最早的欧洲探险家访问路易斯安那州。1682年,法国探险家罗伯特·卡维尔将它命名为路易斯安那,为的是纪念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769年至1800年间,路易斯安那由西班牙占领。
后来,这块土地几经易主,1800年,法国的拿破仑从西班牙手中重新获得了路易斯安那。从1719年开始,商人开始大量进口奴隶。随着新定居者的到来,新奥尔良的种植园迅速发展,这里成为了主要的蔗糖产地。到1840年,新奥尔良拥有美国最大的奴隶市场。
时至今日,新奥尔良的黑人比例依旧很大,超过50%。当年的种植园今夕何在?这是我们今日探索的焦点。
~拉法叶一号墓
新奥尔良有独特的墓地文化,它的城市景观之一就是墓地。
如果说上次参观新奥尔良的墓地,心里还有点小小的害怕,那这次完全就是以欣赏艺术的角度来看了。新奥尔良有许多19世纪的古墓,位于法国角的圣路易斯一号墓已经不能自行参观,必须得买票跟着向导进入,而花园区的这个拉法叶一号墓又在整修,所以我在门外用长焦拍了几张。
~拉法叶二号墓
我们主要看的是同属花园区的拉法叶二号墓。可能因为这个墓地没有那么壮观华丽,所以是免费的。墓地给人的印象,总是一排排低矮而毫无生气的墓碑,但是新奥尔良的不同。这里的每一个墓都像一间房子,色调是纯洁的白,房顶站着天使和修女,墓前摆放著鲜花,整个气氛肃穆却一点不恐怖。
新奥尔良的墓地都是地上墓,原因很简单,这个城市建在沼泽地上,所以墓地必须得用坚固的石头修建在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雕塑精美,富有艺术感的墓地群形成了,cities of the death就这么出现了。
值得一提的,还有这个花园区,在天气晴好的日子,真该在这里好好的走一走。这里的房子总是色彩鲜艳,装饰的优雅又小资,高大的橡树遮天蔽日,留下一片阴凉。街角还有新奥尔良最棒的法国餐厅Commander’s Palace。
~Popeye’s香辣鸡堡
因为中午想抓紧时间赶到南边的Jean Lafitte保护区看鳄鱼,我们中饭选择了Popeye的香辣鸡腿堡外带。
Popeye的全称是Popeye Louisiana Chicken路易斯安那炸鸡,因为它就发源于新奥尔良。如今来到大本营吃它,似乎别有一番意义。
吃了Popeye新推出的辣味鸡堡。它家就是凭借这款鸡堡,让19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营业额飙升了42%,股市大涨4%。许多城市卖到脱销,在北美的华人留学生,情愿开车一个小时,也要寻得一家店,一尝究竟。这个神奇的汉堡,到底是什么味道呢?在我咬下去的一刹那,我找到了久违的美味。为什么说是久违呢,因为它跟国内肯德基的鸡腿堡味道几乎一模一样。然而,就是这种口味,美国人民一直等到了今年,才终于等到。
汉堡店隔壁的豪宅,作为曾经的欧洲殖民地,新奥尔良有太多好看的房子了。
~拉斐特溼地公园看鳄鱼
Jean Lafitte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and Preserve是一块非常大的溼地公园,离市区开车约四十分钟。如果你想看野生鳄鱼,就到这来来吧。我们走的是Bayou Coquille Trail。
Bayou是河口的意思,这个词在路易斯安那很常见,路名或者地名都有它,在《Jambalaya》这首歌的歌词里也有:He gotta go-pole the pirogue down the bayou。
先去游客中心问问鳄鱼的现状,老爷爷非常肯定的说,今天气温太低,所以没有一个游客汇报看到了鳄鱼。我听了倍感失望,小伙伴却表示不信。于是乎我们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丛林里前进。
这里和佛罗里达的大沼泽公园,或是六迈松柏保护区有点像,我们穿越了洼地、硬木森林、沼泽和溼地。这里有香枫Sweet Gum、红枫Red Maple、毒葛Poison Ivy,还有水生野花鬼针草Bur Marigold,至于飘逸的西班牙苔藓Spanish Moss,当然也挂的满树都是。
我们看到了水鸟,却并未见鳄鱼。直到迎面走来的夫妇给了我们信心—他们说,就在小道尽头的木桥边,有一只在晒太阳,一只在水里游。
果不其然,水里游的那只已经游走了,晒太阳的那只,依然在淡定的晒太阳。鳄鱼是冷血动物,它们需要阳光维持体温。
在这里,还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水边的叶子上,趴着不少粉嫩嫩的东西,粗看像毛毛虫,细看却是一粒粒的,并不会动。这些鲜艳的物种究竟是什么?回来用识图软件一顿好找,终于知道这是苹果螺的卵。
苹果螺属于入侵物种,从南美洲进入全世界,会吃掉水生植物,臭名昭著,它的卵是有毒的,但是真的很美艳就是了。
~橡树巷庄园
新奥尔良真正的种植园大多都分布在城市西侧,密集的点缀著蜿蜒的密西西比河畔。最有名的,当属Oak Alley Plantation,橡树庄园,离市区约一小时车程。这条大河之路Old River Road上的庄园很多,时间充裕的话可以买套票,逐个参观。法国角里也有不少旅行社,可以预定庄园一日游。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日暮时分,宅子已经亮起了灯。
Oak Alley的原名是Bon Sejour,法国人Creole Valcour Aime在1830年购买了这片土地,用来种植甘蔗。他被称为“糖王”,是南方最富有的人之一。
走进种植园,就仿佛走进了老电影,遮天蔽日的橡树大道尽头,便是豪宅的柱廊。那个金发女孩斯嘉丽,是在橡树那粗犷结实的臂弯下谈笑风生?还是在白色豪宅的扶梯旁,弯著腰试着她的蓬蓬裙和水晶鞋?
庄园里的这栋豪宅建于1839年,完全由奴隶建造。种植园里最有名的奴隶叫做安托万,他培育成功了纸皮核桃,后来这种核桃树在路易斯安娜的南部随处可见,极具经济价值。在美国内战期间,种植园并没有受到实质上的破坏,但是战争造成的经济混乱、以及奴隶制的结束使它难以维持运营。几经周转,最后的主人把房子留给橡树庄园基金会,向公众开放。
豪宅的设计为希腊复兴风格,房间有高高的天花板和大窗户。豪宅的四面都有28根圆柱,与庭院中的28棵橡树相呼应。拥有巨大的橡树,是南北战争前密西西比河流域豪宅的共同特征。
除了进入内部,拍摄的最佳角度是在主马路上,可是旁边竖了告示,禁止停车,所以还是乖乖买票入内为好。
除了最美的橡树庄园外,比较有名的,还有Evergreen长青庄园,以及Whitney,惠特尼庄园。
Laura劳拉庄园,这是唯一一个以奴隶的故事为tour主线的庄园。
最后一个叫做St. Joseph,圣约瑟夫庄园,它的面积达到1000英亩,是H.H. Richardson—19世纪全美最重要的建筑师的出生地。
总而言之,新奥尔良的庄园,就跟我们老上海的小洋楼一样,藏着无数的故事。不过,无论是商贾钜富,还是社会名流,这些庄园的主人,以及他们的大批奴隶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浮浮沉沉,最终沉默在了岁月长河之中。 如今,虽然豪宅尚在,奴隶小屋也如曾经一样伫立两边,房前还有稀疏的甘蔗田,可是那斑驳的屋顶,寂寞的庭院,三两的牛羊,都在述说著一件事:曾经轰轰烈烈,爱恨交织的美国南方种植园的故事,已经落下了帷幕。
~Acme Oyster House网红生蠔
晚上去法国角最著名的餐厅Acme Oyster House吃生蠔。新奥尔良对海鲜无比热爱,生蠔更是看家名菜。Acme家门口从来都是大排长龙,没想到因为今天天冷,队伍并不是很长,看的我们喜出望外。我裹着羽绒服排队,顺便嗅着空气中那熟悉的中式小炒味。看来,世界的香气都有相通之处。
小伙伴把车停在十分钟路程的外部停车场里,再步行过来,停车场只要4刀,比停在大街上或法国角里的停车场便宜太多。它家灯红酒绿,人声鼎沸,一个小哥当场现烤,生蠔在火上滋滋作响。
喝了一杯oysters shooters,这是一种很新奇的烈酒,是把生蠔肉与番茄酱和伏特加混在一起,放在透明的小酒杯里。
我们点了半打原味,半打焗黄油,一只软壳蟹,黄油炭烤生蠔虽香,生蠔却个头很小,只只有沙,吃起来并不爽口,配的吐司面包没有经过任何烘烤,绵软寡淡。
倒是原味生蠔还算大只新鲜,就是价效比实在很低,人均30刀,也只落得半饱。这再一次证明,网红店也未必名副其实,处于闹市的餐厅,价效比高的可能性几乎为0。
软壳蟹一般般。
~法国角之夜
今晚并非周末,所以法国角算不上特别热闹,酒吧里的客人倒是不少。
发现有人在窗户上荡秋千,定睛一看,这也太吓人了吧。
如果说波旁街是热闹的酒吧街,那么隔壁的皇家街不仅餐馆林立,它的古董店,画廊,珠宝店更加吸引我的眼球。
这家专门画宠物的Kezic Gallery画廊里,作品价格不菲,小幅画作价格在600美金,大幅画作很多都在三千美金以上。
古董家俱店。
~巫毒小店
路易斯安娜也位于美国南部,虽与隔壁的得克萨斯州接壤,历史却不尽相同。如果说德州受西班牙和墨西哥文化影响甚深,路易斯安那州所受文化影响则比较多元,除了主要的法国文化影响,某些地区还受了海地,西班牙,美洲原住民和非洲文化的强烈影响。
而voodoo,也就是巫毒术,起源于西非,是一个很大的宗教。它由西非当年的达荷美共和国,传至加勒比岛国海地,随着上文所说的奴隶贸易以及移民,传至美国的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州。也有各种巫术,法术,扎小人之类。
当年看《还珠格格》,对扎小人这些情节印象颇深,还以为巫蛊之术是咱们古代独有。没想到在美国的南方,特别是路易斯安那州,巫毒也颇为盛行。巫蛊和巫毒既有区别,也有相通。巫蛊就不用说了,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很流行,毒虫,人偶均属此类。
~杰克逊广场之夜
晃着晃着就晃到了杰克逊广场,夜晚的圣路易大教堂耸立在淡粉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高大。
这个教堂建成于1794年,以献给法王圣路易斯(路易九世),也是美国连续使用的最古老的大教堂。
跟美洲所有的前殖民城市一样,杰克逊广场的原名叫做“武器广场”。
广场四周的小店已经关门,只能window shopping,倒是也看到不少有趣的小物,精致的面具,美艳的娃娃,都是新奥尔良的特色。
我们想去找那个著名的耶稣影子,可耶稣像在主教堂的北面,必须要穿过教堂边的过道,那里睡着两个正在争执不休的流浪汉。犹豫再三,我们还是鼓足勇气走了过去。
果然,白天圣洁的耶稣在晚上就变成了墙上的黑影,颇有些诡谲的味道。
Cafe Du Monde是当地较有名的法国咖啡馆,还有类似于炸油条的甜品beignet,它家的冰咖啡,味道不错。在路边小店里也能买到罐装咖啡。
波旁街上有一个音乐厅叫做Preservation Hall,说是音乐大厅,其实就是一间没有窗户的破屋子,里面有一支资深的爵士乐队在驻唱,一天许多场,全年无休。看到网上的推荐,我们晚上闲来无事,也买了20刀门票去听。五个男人合奏了几曲,又各自solo了几段,无甚惊喜,对我来说还不如那支街头的乐队。唯一好笑的是他们的开场白。一进场,看见几个老男人一潭死水般坐在台上,忽然,一个人开了腔:“think we are dead?”,接着乐声大作,震惊四座。
Day3 新奥尔良
~Cajun Seafood海鲜大排档
昨晚没有吃爽,次日中午我们便去游记里推荐的海鲜大排档Cajun Seafood,继续探寻美味。作者mm表示吃了好几顿知名餐厅都大失所望,反而是这家平民餐厅让她相当满意。大排档坐落在穷人区,四周的房屋破旧,店门口还有流浪汉走来走去。一进门,我就闻到了海鲜的腐败气息,顿时心里一沉,这里的味道怕是不会好了。这里除了各式海鲜,还卖火鸡脖,火鸡翅,香肠等等别处不常有的东西。来都来了,看着菜品还算新鲜,我便和小伙伴商量著,少买一些试试吧。
我们点了一磅雪蟹腿,一磅虾,两磅小龙虾,一共二十多刀。服务员mm把海鲜各自装好,然后全部装在一个大塑料袋里递给我们。
没有叉子也没有盘子,我们顾不了许多,洗了个手就开始大快朵颐。尝了一只虾,哇!鲜香入味。雪蟹腿也很好,并非一般餐厅的纯水煮,而是放了酱料,所以略带一点咸,更衬得肉质鲜甜。至于小龙虾,在美国价格不菲,很难吃到,而这里五刀一磅的价格让我可以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般吃完,并不过瘾,每样又来了一磅。人均30刀,海鲜吃的饱饱的,我终于相信,最正宗的美味,是藏在大街小巷里了。
我们吃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伯伯一直在看我们,起初我以为他是乞丐,没想到我们吃完了,他走过来认真的擦桌子、收盘子,原来,他是清洁工。我有些感动,无论是对好心的店家,还是对这个伯伯,这些穷苦的人,应该就是靠这种劳动,换取食物果腹的。
~日光下的法国角
法国角是最能窥探新奥尔良风情的地方,我用了三天时间泡在这里。
看到一个豆腐渣工程。
在这里徜徉,我总是看见一黑一白两个世界。这里是最美国的地方,喝酒、狂欢、大声呼喊,都是美国人自由奔放的天性使然,这里又是最不美国的地方,晦涩难懂的南方口音,与正统风貌格格不入的大街小巷,都让我经常恍神,不知身在何方。
富足的游客,站在四百刀一晚的酒店阳台上,愉悦的俯瞰法国角精彩纷呈的街头表演,而阳台下走过的,却是衣衫褴褛的乞讨者,揹著全部家当的流浪汉。
我看到大街上寻欢作乐的人群,我又听到街角的教堂里穷人的哭泣。
连法国角自己都是一分为二的,波旁街是大俗,酒吧餐厅狂饮烂醉,街边小店光怪陆离,厅霓虹闪烁,而仅仅一墙之隔的皇家街又是大雅,古董店里达人雅志,画廊之内西装革履,珠宝铺中一掷千金。阴阳魔界,不过如此。
我们走着走着,突然发现街道两侧的房屋挂起了彩带,花车也进了场,莫不是,今天有狂欢大游行?
直到看见了地上的轨道,价值不菲的摄像机,还有监视器旁一丝不苟的导演,我们才明白,原来是在拍戏呀。今天拍摄的是竞选州长的大戏,演员道具一箩筐。第一次看见现场拍戏,真是涨了见识。
~日光下的杰克逊广场
法国角走到尽头,便是杰克逊广场,它与一个词紧密相连,那就是“Louisiana Purchase”,路易斯安那购地。路易斯安那州曾经是法国殖民地,后来被美国以1500万美金从拿破仑手里购入,而这个广场就是购地案的发生地。
杰克逊广场是根据17世纪法国巴黎著名的孚日广场设计的,在法国殖民时期,这个广场被称为Place d’Armes(武器广场),现在广场的瓷砖上,还印着这个名字。
而广场上那个骑着战马的勇士,则是战役英雄、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on)。这里的铁栅栏、人行道、长椅,以及整个花园景观,都是经典的巴黎风格,这就是新奥尔良有别于典型美国城市的原因。
其实,路易斯安那购地所购入的并不只是这一个州,还包括阿肯色州、奥克拉荷马州、德克萨斯州北部边界地带、新墨西哥州东北角、密苏里州、堪萨斯州、科罗拉多州洛基山脉以东、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怀俄明州大部分(落基山脉以东)、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大部、蒙大拿州大部(除西端),甚至加拿大的部分土地,使得当时的美国国土翻倍。
此后,美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通俗点说就是西部大开发,一方面,对美国经济和军事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对北美原住民的生活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杰克逊广场边有太多露天画展。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广场就以聚集各种各样的天才画家而闻名,其中包括专业画家、艺术生、业余画家和漫画家,现在其实仍然如此。
~占卜师乐园
杰克逊广场上坐着一群人,他们支起方桌,戴上礼帽,个个表情神祕。他们,便是专用塔罗牌算命的占卜师。我很少在别的城市看到占卜,即使有,也只是街边的一两家。可是新奥尔良却是占卜师的乐土。
这个场景由来已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杰克逊广场就作为新奥尔良的通灵大师们读心、看手相、塔罗牌算命的主要场所。我想,这跟新奥尔良的文化混融有关。随着加勒比岛国独立战争的进行,从1790年代开始的十年中,成千上万的移民从加勒比海岛来到路易斯安那,包括欧洲人,自由的有色人种和非洲奴隶,大量到来的奴隶也带来了非洲文化,例如“voodoo”巫毒术。
杰克逊广场走到尽头,便是密西西比河了。河水并不清澈,河畔却十分宁静,喜欢独处的小情侣们三三两两的坐着,享受着片刻的欢愉。
~圣路易斯一号墓
圣路易斯一号公墓,这里埋葬了最受尊崇的巫毒女王—Marie Laveau。这块墓地需要跟团进行游览,票价约10-20刀。有一种6 in 1的tour,包括吸血鬼,巫毒,谋杀,鬼魂,海盗,巫术。巫毒是海地的民间宗教,它既包含非洲神祕的信仰和仪式,又有天主教的元素。“voodoo”这个词原意是“精神”,一种可以影响人生活的神祕力量。
~蜂蜜岛沼泽寻浣熊
新奥尔良周边的溼地公园还可以乘船看野生浣熊和野猪。我们没有抵挡住诱惑,在猫途鹰上报了一个团,叫做Cajun Encounters,29刀一个人,下午两点集合,游览的是除了与第一天不同的另一块溼地Honey Island Swamp,出发地点离市区半小时。
此外还推荐另一家公司,Dr. Wagner’s Honey Island Swamp Tours,价格便宜,25刀/人(不含接送),49刀/人(含接送)。
大家坐上快艇,穿梭在河道之中。
起初还能看到人家,不过住在路易斯安那的水边是很危险的。05年的飓风卡崔娜把他们的房屋摧毁殆尽,居民们不断修整,直到这两年才重建完毕。那么,现在依旧住在这里的人,应该是特别热爱大自然的吧,否则怎会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
幽默又博学的向导指著一户人家说,它家的房子左边是楼梯,供老奶奶爬,右边是电梯,供老爷爷坐,他已经爬不了楼梯了。
这里的河水并不清澈,也难怪,毕竟是沼泽,阳光透过树林倾泻在河面上,格外好看。
密林之中突然有响动,哈,是小浣熊出动了。它们体型不大,行动敏捷,正在窸窸窣窣找吃的。浣熊看到了,野猪在哪里?
疑惑之中,看到一艘船停靠在一个大木桩旁,一动不动,该不会是搁浅了吧?不一会,它离开了,我们也停靠过去。哈!可爱的野猪在这里。它们不仅有粉嫩的大鼻子,连两个小爪子也是粉扑扑的,算是猪中美少女无疑了。
这里一共有三只野猪,每只的表情都不一样,黑白的这只看到我们来了,知道又有人给它送饭后甜点了,于是表情温顺,还带着一丝讨好。果然,它很快就得到了我们投放的棉花糖。
全黑的这只则比较搞笑了,它对两脚兽的出现表示惊讶,不仅表情疑惑,连眼睛都变成了斗鸡眼。
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因为气温不高,鳄鱼不太活跃,只把半个脑袋露出水面呼吸,很快又沉下去睡觉了。于是我期待的鳄鱼腾空而起,露出白肚皮抢食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Jacques-imo’s网红餐厅
今天晚上我又不长记性的去了新奥尔良的一家网红餐厅Jacques-imo’s,它家的招牌已经足够有个性了—warm food,lousy food,poor service。
新奥尔良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这里有许许多多的世界级餐馆,因为它曾经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它的美食错综复杂,有交融的美味。怪不得它是高晓松的最爱。新奥尔良的菜系叫做“Canjun Food”,算是因地制宜版法国美食,亦或是融会贯通版的印第安美食,更准确的是,两者的结合。高晓松一提起新奥尔良,必定口水直流。
不出所料,大厅里人头攒动,凳子上坐了一排食客,正在乖乖等位。它家的布置文化感十足,房顶和墙壁上挂满了油画,全部是新奥尔良风情。
好容易落座,首先赠送蛋挞和菠菜沙拉一份,把人喂饱,这样客人们就不会心急火燎的催菜了。
旁边的一桌年轻人吃的正欢,看我们初来乍到的样子,热情的给我们推荐菜肴,说了半天,大致意思就是每样都好吃,盲点即可。我和小伙伴同时看上了海鲜烩饭,这样有点无趣,于是我改成了小龙虾烩饭,一盘28刀,我隐隐约约的觉得有些坑爹。
盘子端上来,隐约变成了现实。国内28块的小龙虾饭,这里变成了美刀,味道还并不惊艳。我相信这盘盖饭,不会采用新鲜小龙虾尾,八成也是超市里买的相对便宜的冻虾,就这样,它家也不舍得给许多。
海鲜烩饭更贵,30刀,但是里面东西看着丰富些,有扇贝,青口,大虾,于是跟寡淡的小龙虾饭比起来,瞬间变的价效比很高。尝了一口,味道也是一般般。这顿饭吃的我很不开心,新奥尔良有美食我并不怀疑,但是,绝不在这些网红餐厅里。
一顿正宗的Canjun大餐通常是三锅饭。一锅专门用于主菜,一锅专门用于蒸米饭,或者是特制香肠,或者是海鲜。第三锅中就是当季的各种蔬菜。小龙虾,虾和香肠是各种菜肴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香气的蔬菜—青椒(poivron),洋葱和芹菜在Canjun大厨口中被称为神圣三位一体。把这些菜大致切丁,就可以在烹饪中随机应变的使用,有点类似于传统法国美食的某种烹饪方法。其他香料还包括香菜,月桂叶,葱,干辣椒和黑胡椒。
~坎德尔伍德套房酒店
Candlewood Suites Avondale-New Orleans
这家酒店条件算中等,不足之处在于浴室的下水不太流畅。
Day4 新奥尔良
~三刷法国角
法国角的房屋实在是美艳,丰富的色彩,精美的雕花和路灯,阳台上葱郁的绿植,像法国,又不完全像法国。路边还有拴马桩,多么复古啊。
法国角有个免费的博物馆,可以一窥路易斯安那历史。
~爵士乐发源地
周末的法国角,相比于其他时间更加热闹。最资深的街头艺人,会选择最黄金的时间大显身手。
四年前的法国角,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组爵士乐队,两男一女,分别吹苏萨风、小号和黑管,看起来平平无奇,可音乐一响,宛如天籁。那是我第一次领略爵士乐的美好。四年过去了,他们是否还在这里?是的。他们依然坐在街角,挂著爽朗的笑容,听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一曲终了,小费满满,这便是对艺术家最好的报答。
除了资深的老艺人,这里还有初出茅庐的打鼓少年。他敲打着激情洋溢的古典,略带期待的注视著来来往往的人群。
走的渴了?在法国角这种地方,解渴的方式不是买水,而是买酒。各种口味的鸡尾酒已经装瓶,整整齐齐的码在了柜台上,付钱就可以随时带走。所以法国角随处可见捧著颜色鲜艳,造型各异的酒缸的人。我去买了一款叫做“手榴弹”grenade的鸡尾酒,那是因为它装酒的杯子造型是手榴弹。价格并不便宜,十美金一瓶,你可以选择是要沙冰或是纯液体。果汁和烈酒相兑,酸酸甜甜,倒也确实可口,不过喝多了真的是有点晕。当然出了法国角,就不敢大张旗鼓的捧著了,只能拿衣服遮遮掩掩,带回车上。
~圣查尔斯大道
晚上我们去了圣查尔斯大道,如果你想拍出鲜艳的有轨电车在橡树大道上穿行的场景,就到这来吧。这个地区的豪宅很多,花园也是精心打理过的,不少人家的门廊都爬满了密密麻麻的植物。
Day5 密西西比州—杰克逊
晚上离开新奥尔良,驱车三小时来到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入住假日快捷酒店。
~议会大厦
一早起床,直奔议会大厦。杰克逊是美国密西西比州的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这座城市于1821年建立,以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的名字命名。杰克逊将军在1812年的新奥尔良战争中表现上佳,受到表彰,后来成为美国总统。1863年美国内战期间,在附近的维克斯堡战役之后,由威廉·特库姆塞·谢尔曼将军指挥的联邦军队开始围攻杰克逊,这座城市随后被烧毁。
它的口号是“有灵魂的城市,拥有许多杰出的音乐家,蓝调,福音,民谣和爵士乐都大放异彩。
~破旧的市容市貌
出了市中心,密西西比这个美国最穷州之一的模样逐渐显露。道路无比颠簸,就连最后的大商场门口也遍地垃圾。
Day6 田纳西州—孟菲斯
~孟菲斯假日快捷酒店雅园
杰克逊住的酒店是Holiday Inn Express & Suites Memphis Arpt Elvis Presley Blvd,就在猫王故居旁边,内部设施非常好,冰箱、微波炉齐全,房间面积也特别大。
~tom lee河滨公园
孟菲斯的市容市貌给人一种大势已去的破败感,凄凉又悲哀。一路下来,除了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街道,从古老而精美的建筑和街边的餐馆能看到一点点昔日的繁荣,其他地方都破败不堪,人迹稀少,让人觉得进了鬼城。一路下来,并没看到什么高档住宅,直到开到湖滨公园附近,突然发现小山上有一座又一座造型别致的小别墅和公寓,不偏不倚正对着湖景,让人眼前一亮。
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每个城市都有河滨公园,大家对这条母亲河的感情还是很深的。
孟菲斯市中心有一个特色建筑,就是这个雄伟的金字塔,现在作为户外用品商店Bass Pro Shop。
~蓝调、黑人灵魂乐发源地
孟菲斯是蓝调音乐和黑人灵魂音乐的发源地,又是猫王的故乡。所以,连最著名的酒吧一条街Beale St.都跟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街上有一家叫作Rum Boogie Café的酒吧,天花板上挂了大大小小款式各异的上百把吉他,以及音箱,号称是孟菲斯最大的电吉他收藏所,它家墙壁上也挂著名人当年演奏的海报,连吊灯都很怀旧,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
途中路过阿肯色州。
Day7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meet noodles米线
一路风驰电掣,我们来到了美国的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路上早已找好了餐厅,是一家中式米线,叫做meet noodles,就在范德比尔大学旁边。小店布置的很精致,每张桌上都放了一只hello Kitty。
我们点了两碗米线。我的肥肠米线口味中规中矩,但是小伙伴的番茄牛肉米线却十分灾难。不仅碗里的牛肉极其难嚼,更夸张的是,加了一刀的青菜,统共只给了两根。小伙伴吃的气愤不已,后悔连连。她对食物的底线本来就很低,可这次,算是突破底线了。
四年前虽然来过一次纳什维尔,却只匆匆停留了一日,所以并没有觉得它是了不得的大城市。这次,却对它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整个城市交通繁忙,建筑现代,街边排布著零星小店,有点国内商业街的味道。而且人口密度之大,远胜圣路易斯。原来,同一个地方,在不同时候,不同阅历,不同心境下前往,感知便会迥异。
~议会大厦
吃完饭,我们赶到市中心去参观议会大厦。大城市的市区有个通病,就是异常的难停车。好容易在街边找了个四十分钟的车位,赶紧奔向议会大厦。里面的工作人员尽职的向我们做了基本介绍,并给了一本导览小册,我们就抓着手册自行游览了。
大厅里的画像有:
1. 议会大厦设计者—William Strickland的画像。它的墓碑就在室外,也是他自己设计的。
2. 纳什维尔商人Samuel Morgan的画像,也是当时建造委员会的一员。
3. 第七届美国总统—Andrew Jackson安德鲁·杰克逊的画像。
4. 第十一届美国总统—James K. Polk的画像。
5. 第十七届美国总统—Andrew Johnson的画像。
6. 田纳西八位州长的画像。而三个壮观的煤气吊灯则是当年的复制品。
西进运动的壁画,反映了当年人们迁徙到田纳西州的过程。四周环绕着缪斯女神,分别代表文学,建筑,音乐和绘画。州徽,描述了田纳西的立州之本:农业和商业。白头鹰的壁画,环绕着31颗星,代表当时美国的31个州。田纳西在1796年作为第16个州加入联邦。“公平”的壁画,“自由”的壁画。
这个走廊是1988年重建的,但是天花板的这个角落显示它在初建时原始的颜色和图案。
州长接待室,里面挂了一幅巨大的画像,绘制于1930s,展示了田纳西州的发展史,包括最初的北美原住民切诺基人,最初的欧洲移民等。壁画挂在州长办公室里,我们在门口探头探脑,还惹得工作人员出来问询,态度却十分温和。
这座议会大厦的形状十分特殊,属于经典的希腊复兴风格,楼梯尽头是洁白的柱廊。它没有圣彼得大教堂式的穹顶,却有个狭窄的高塔。所以站在二楼仰望,只觉得空间向上无限延伸,气势并不亚于圆形穹顶。
有设计者的铭文。两个原始的煤气灯,费城制造。1895年改成电灯。众议院,有99个议员。参议院,有33个议员。纳什维尔石灰岩的轴承支柱,两个铁栏杆和灯柱是原始的,造于费城。有座雕塑表现了非裔美国人获得公民权。
田纳西州议会大厦于1859年完工。它的大理石内饰就地取材,来自于本州城市Rogersville和Knoxville,而生铁器具和煤气灯则是从费城运来的。
议会大厦周边还有不少政府机构,例如州图书馆和最高法院,皆采用了统一的建筑风格,恢弘而古典。
~田纳西州立博物馆
纳什维尔一个不错的免费景点是Tennessee State Museum—田纳西州立博物馆。里面讲述了自有人类活动以来本州发生的大事记。刚来美国的时候最不爱看历史博物馆,现在却颇有兴趣。随着阅历的增长,越能理解各个历史事件的关联,就越爱逛历史博物馆了。
在博物馆里,你能通过电子屏的动态影像,清晰的看到白人是如何通过威逼利诱,一步步蚕食印第安人赖以生存的土地,最终把它们驱赶到大西北的不毛之地。他们坐在白色的大篷车上,洒下的泪水筑起了那条著名的trail of tears。在现在的奥克拉荷马州,印第安人重新聚集起来,修建它们的社群,其中包括了Cherokee, Chickasaw, Choctaw, Muscogee和Seminole这五个部落。然而,在它们的西迁之路上,已经有千百族人死于困顿之中。所以,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史,既是美国白人的发家史,却亦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南方城市的历史,基调都是悲情而沉重的:是《与狼共舞》中原住民的西迁史,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中黑奴的奋斗史,是《乱世佳人》中南北阵营的斗争史。
~John Seigenthaler步行桥
夜幕将至,我们去John Seigenthaler步行桥上看夜色。大桥边有免费停车场,我们停车之后边迅速放飞了无人机。天上闪烁的小东西很多,起初我以为是星星,仔细观察,星星们居然在快速移动,原来,大家都在这里玩航模呀。
纳什维尔的天际线很美,坎伯兰河上倒影著五光十色的霓虹,而河对面,蝙蝠侠大楼赫然在目。我们在这座宏伟的白色桁架桥上悠闲漫步,从幽静的河畔走向喧闹的市区,大桥连通的,仿佛并不只是一条河流,更是动与静的两个世界。
~Bartaco最美味塔可
看完夜景,也就到了晚饭时间。纳什维尔的这顿晚饭,让我至今念念不忘。吃的是什么呢?是墨西哥塔可。它家在yelp上好评如潮,即使在周二的晚上八点多,店里依旧热闹非凡。室外燃烧着熊熊火焰,可以边吃边欣赏纳什维尔的夜色,内部装修简洁又摩登,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拉美的饮食比北美丰富很多,这家塔可店更是汇聚了中餐的精华,馅料的调配恰到好处。选单薄薄一页,塔可的种类却应有尽有。六款是2.5刀,六款是3.5刀。除了塔可,我们还点了前菜里的墨西哥脆玉米饼,配guac(鳄梨),roja,verde三款蘸酱,以及干酪烤玉米,味道都不错,不过还是塔可里的肉肉给人的满足感最强。
作为两枚肉食爱好者,首先排除掉素塔可,剩下的,每种都来一个!baja fish巴哈鱼,crispy rock shrimp脆炸岩石虾,glazed pork belly五花肉,甚至还有roasted duck烤鸭,每一款都美味至极,而且分量给的十分大方。
第一次见到老外把五花肉做的那么好,外脆里嫩,甜甜蜜蜜,吃的我们手舞足蹈。我最喜欢的是seared swordfish烤剑鱼,简直唇齿留香。哦对了,他家的服务员小哥个个都很帅。美国南部城市确实是欣赏帅哥的好地方,纳什维尔见到的还是纯正的白小伙,再往南,西裔帅哥就越来越多了。
~乡村音乐发源地
纳什维尔既然是乡村音乐之都,那么夜晚的百老汇大道,是绝对不能错过的。百老汇大道车水马龙,停车也成了老大难问题。我们只好把车暂时停靠在路边,派一个人挂着相机去拍拍拍。
四年前我见过白天的百老汇大道,人并不很多,而百老汇的夜,则完全换了一副景象。酒吧闪烁的霓虹招牌颇具复古韵味,仿佛在看一部老电影。
路上往来的行人,个个兴致高昂,他们在自己中意的酒吧前驻足,似乎随时都能跟着节拍起舞。虽然隔着大玻璃,我依然看到屋子里面乐手们手舞足蹈,醉心于演奏的样子,而台下的观众则情绪激昂,喝彩连连。即使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内心也激动起来。
在那一刹那,我深切的感受到,音乐充满了巨大魔力的。在某种程度上,它跨越了种族,语言,阶级的鸿沟,流浪汉也好,CEO也好,此时此刻,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无差别的。热爱音乐的城市,品格都不会太差。
~雷迪森酒店纳什维尔机场
晚上入住纳什维尔的雷迪森酒店,停车免费,但是需要在前台领取停车牌。房间的设施非常崭新,冰箱和微波炉齐全,洗澡水也非常大,不足之处是没有免费早餐。所以我们先去一家早餐店吃了一份牛油果吐司。
早上去一家小资咖啡馆吃牛油果吐司。
再次来到昨晚的John Seigenthaler步行桥,航拍白天的市区。
Day7 纳什维尔
~乡村音乐名人堂
第二天早上,downtown趴趴走模式开启。
AT&T Building是一栋非常吸引眼球的建筑,在纳什维尔市中心的一众摩天大楼中,它天蓝色的表面,深黄的点缀,两个恶魔耳朵一样的尖塔,让你一下喜欢上它。这栋大楼是田纳西州的最高建筑,建于二十四年前,容纳了AT&T两千名员工。
纳什维尔市中心建筑高大密集,我们还经过了它宏伟的体育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贴罚单的警察很多,因为我们只交了一小时街趴的停车费,所以最后一路狂奔回到车旁,发现周围的车都被贴上了罚单,而我们的没有,万幸。
纳什维尔市中心有不少景观,比较著名的有乡村音乐名人堂。泰勒斯威夫特就出生于这座城市,所以必定在名人堂里占据一席之地。除了霉霉,纳什维尔还有一个殿堂级的歌手Johnny Cash约翰尼·卡什,五十年的音乐生涯之中一共售出了5000万张唱片。
在街上匆匆行走,不断的有酒吧的音乐传出,这里的酒吧都会放一个音箱在门外,里面在现场演奏,街上就能听见,也是一种广告。歌声很动听,喜欢音乐的真应该长久的泡在这里。
~莱曼礼堂
莱曼礼堂则是音乐迷心中的另一个圣地。它是一个颇具历史的大剧院,包括猫王在内的许多名人都在此登台演出。纳什维尔有一个著名的乡村音乐乐团叫做Grand Ole Opry,每周演出一次,也是美国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广播节目。莱曼礼堂就曾是Grand Ole Opry的大本营。
Day7 北卡罗莱纳州—大烟山国家公园
~Popeye’s香辣鸡堡
从纳什维尔出来,我们便驱车直奔大烟山。午饭找了公路边的休息站解决,又吃了Popeye新推出的辣味鸡堡。
~Foothills Parkway航拍
一路上似乎秋意阑珊,让我们不禁担心大烟山的秋天是否大势已去,一息尚存?事实证明,我们的烦恼是多余的,大烟山的秋色正是峰值,满山似乎被泼了油彩一般,浓烈至极。
我们在五彩斑斓的密林中穿梭,被眼前的美景震惊到呼叫连连。停下来,把无人机放上天空,让它帮我们俯瞰全景。不过,一旦进入国家公园内部,就不要飞行了。
~Sakura Japanese Buffet中餐自助
安顿下来,我们去镇上的中餐自助吃晚饭。八刀一个人,几十道菜式,价效比真是没得说。这里的西班牙裔很多,老板娘除了说中文外,西语居然也很流利。
~Tru by Hilton酒店
我们今晚住在大雾山旁的小镇Pigeon Forge鸽子谷,它和旁边的Gatlinburg一样,都是典型的旅游小镇,专门接待大烟山的游客。酒店是Tru by Hilton。住惯了美国的商务酒店,这个活力四射的年轻态酒店让我十分喜欢。大厅颜色明快,配备了各种娱乐设施,桌上足球,桌游,儿童休闲室,应有尽有。
房间设施崭新,洗浴用品都是嵌在墙上的大瓶装,十分环保。
早上的免费早餐更是亮点十足,光是燕麦粥和餐包的配料就有许多种可选,害的我天天狂吃Nutella巧克力酱配吐司,体重猛增。热水和咖啡随时提供。不足之处在于wifi不稳定。
Day8 大烟山国家公园
~Sugarlands Visitor Center
这个游客中心就在大烟山北门附近,建议游玩之前先去了解一下公园的基本情况。游客中心里有一个大萤幕,直播大烟山最重要的景点—Clingmans Dome克凌曼观景点的天气状况。非常遗憾,今天天气阴沉,雾气很大,Clingmans的可见度为零。志愿者爷爷告诉我们,雾气至少要明天中午才能散去,让我们倍感失望,毕竟,我们当天晚上就准备离开大烟山,去往下一站了。当然还有个好讯息,就是公园的熊,时至今日还没有冬眠。
大烟山里面的加油站少又贵,于是我们早晨先去Gatlinburg把油加满。深秋季节,小镇里一派丰收景象。稻草人坐在栅栏上,秋菊开在地上,缆车在头顶来来去去,哦,原来节日季快来了。
天气不好,行程也得照旧。我们今天打算着重玩大烟山的西线,然后从南门离开。
~Cades Cove
西线有一个重要的景观,也是大烟雾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叫做Cades Cove。我们把车开进这个群山环绕的山谷,发现这里秋意满满。
开阔的原野上,马儿在悠闲的吃草,一派岁月静好的模样。
因为这里是单行,今天游客又很多,所以前行速度非常之慢。我们也不急,既然前方有拦路虎,那就边开边看风景吧。所以开Cades Cove的这段环路,至少要预备2到4个小时。
沿着环路一共有三座教堂、一座正在使用的磨坊,还有谷仓、木屋,不少建筑是按照18、19世纪风格复原的。在这一片秋色之中,教堂的窗户便成了这栋屋子最美的眼睛。
这个山谷有着悠久的历史。数百年来,切罗基印第安人一直在Cades Cove狩猎,但考古学家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定居之所。第一批欧洲人在1818年到1821年之间来这里定居,到1830年,这个地区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271人,所以Cades Cove是国家里历史建筑种类最多的地方。
啃了那么多香喷喷的火鸡腿,原来野生火鸡的样子,还没有鸡好看。
Cades Cove环路的尽头,是一个古村庄。这里简陋的木屋,便是当年山区居民的住所了。
见过遛狗,没见过遛羊的。
这里有打铁铺,有水车磨坊,当然还有谷仓。
一个志愿者老爷爷正坐在房前,专心的弹奏他的曲子。这是一种古老的四絃琴,来自当地的原住民。 天上飘起雨来,一队外出游玩的阿米什人,便伫立在门廊前躲雨,也顺便听他弹弹琴。
美国的阿米什人很好认,男人蓄须,女人则包著头巾。雨势减小,他们便离开了。只听老爷爷那高亢的歌声,在风中回荡。
老爷爷看到我们,高兴的和我们攀谈起来,他教我们弹琴,同时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歌谣。他是白人,他的妻子,是这里的印第安人。
这里野生动物众多,我们看到了白尾鹿和火鸡,别的时候还会有黑熊、土狼、土拨鼠、浣熊和臭鼬出没。
~Chimney Tops
从Cades Dove出来,天气越发恶劣,路过Chimney Tops烟囱山,山顶已被云层覆蓋,倒是应了它的名字。这座山本就是烟囱形状,因为常年烟雾缭绕,就仿佛烟囱里冒出炊烟,所以山民叫它“烟囱顶”,这座山已经五亿年历史了。
虽然已经被游客中心的老爷爷判了死刑,我们依然开到了克凌曼圆顶去碰碰运气。雾气忽浓忽淡,却丝毫没有要散去的样子。心有不甘,我们决定在Pigeon Forge再住一晚上。这真是个英明的决定,第二天的大烟山艳阳高照,美若仙境,给了我们的坚持最好的回报。虽然说烟雾迷濛中的秋色颇有些水墨画的味道,但是我还是更喜欢阳光洒下大地的感觉。
~Bennett’s Pit BBQ美味烤肉
晚上去Bennett’s Pit BBQ吃烤肉。一直以为美国除了牛排汉堡之外再无美食,来到南方之后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路途中的每一餐都有惊喜。Pigeon Forge不过小镇一枚,这家烧烤却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没有之一。
当然美式的烧烤跟中国的烧烤不少一个概念。他们常烤的是猪肋排和猪肉丝,配菜有烤玉米和烤面包。当然它家的品种更加的丰富,加入了别处从未见过的烤猪腿。
我们战战兢兢的点了两根,提心吊胆的咬下去,却在烤肉接触牙齿的刹那,飘飘欲仙。猪腿不大,肉质鲜嫩至极,有微微的烟燻味,配上甜甜的酱汁,简直完美。它家的桌上有四款自制蘸酱,款款美味。但是烤肉本身的已经滋味十足,单吃就很棒。除了味美,这家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量大,我们两人点了24.99刀的Big Daddy’ Ultimate Combo套餐,包括四根排骨,两个猪腿,以及一份猪肉丝,配了烤玉米和烤山芋。胡吃海塞之后依然剩了一堆,只能打包带走当做明天中饭。服务员小哥笑眯眯的问我们口味如何,我的评价是:“That’s the best BBQ I have ever had.”
鸡翅的味道也是一级棒。它家的鸡翅个头非常小,这肯定是店家专门选的,烤的又嫩又入味。当然对于吃惯了大肉的老美来说,可能不习惯,居然在yelp上看到了一个批评,说太小了,就几个啤酒盖那么大,笑死我也。
Day9 大烟山国家公园
~Gatlinburg Scenic Overlook
次日早晨,再次出发,穿越大烟山。经过一夜风雨,叶子似乎比昨天更鲜艳了一些。入口处不远有一个不错的观景点Gatlinburg Scenic Overlook,可以俯瞰整个小镇的全景,而秋天的美丽是任何季节不能比的。
早上的天气依然阴沉,但是能见度倒是很高。大烟山比北美甚至北欧任何地方的树种都要多,这才造就了它秋天特有的美。
从入口到Campbell Overlook这段叶子以明黄为主,再往下走,颜色就越来越丰富。
光是站在Campbell观景点远眺,就能看见十余个品种,橡树、冷杉,各种硬木。
随意的找一个野营地停下,让我好好的拍一拍这里的秋。抬头是一片缤纷,低下头也毫不逊色。每一片叶子都像被技艺高超的妙手晕染过,红黄相间,过渡均匀,真该把它带回家,做成书签。
水边有野炊的餐桌,有人升起火来,清冷之中便猛然袭来一阵温暖。潺潺的溪水本就禅意十足,有了落叶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了。
从小树林拍完照出来,突然间气温骤降,雾气蒸腾,树上结了一层绝美的冰晶。雾凇虽美,我们却不禁有些懊恼,刚才拍照实在不该耽搁那么长时间。这样的大雾,岂不是克凌曼圆顶的美景又成为了泡影?
~Newfound Gaps
不过,大烟山的这股仙气岂是我等凡人能够捉摸的透的?等车开到Newfound Gaps,周边的雾气早已消散殆尽,阳光变的分外刺眼。而你站在高处再回首来时路,发现它依然笼罩在一团白雾之中,偶然透出的间隙里,还依稀可见晶莹的雾凇。大烟山,真是山如其名啊。
这里还是田纳西和北卡的交界,草地上专门竖着一块牌子以作边界。
~Clingmans Dome
姜还是老的辣,昨天游客中心的老爷爷说今天中午天晴,真的就是中午天晴。我们到达大雾山最棒的景点—克凌曼观景台的时候,晴空万里,可见度极高。
当我们从停车场下车,打算往山顶那个360度观景台攀爬的时候,瞬间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眼前一片重峦叠嶂,在阳光和云朵的双重作用下,山川不再是绿色,而是一片蔚蓝。仔细数一数,十层也是不止的。
克凌曼圆顶海拔2000米,它不仅是大烟山国家公园的最高点,也是整个田纳西州的最高点,在晴朗的日子,在这里能看到160公里开外的景色。
山路并不崎岖,坡度却很大,大家奋力的向上攀登,就想一览空中美景。
因为云雾和降水,这里的温度比周围的低地要低10 -20华氏度,连植被都从冷杉森林变成了针叶林。
登上观景台,便真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东南西北的景色各有不同,有的方向一片苍翠,有的则云遮雾罩。在这里,能看到成百上千的枯木,这种冷杉只生长在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曾最高海拔地区的主要树种,然而因为外来害虫的入侵,这些树木慢慢死去,只留枯枝一片。
大烟山气候多变,所以景观也变幻莫测。克凌曼观景点以北森林五彩缤纷,以南却是一片凋零。
~Mingus Mill
我们在公园的最后一站是Mingus Mill,一座1886年的水磨坊,它帮助当地的社群居民把玉米和小麦磨成粉。我们进去参观时,这座古老的屋子还在冒着烟,莫非依然有人居住?外面的小溪旁,一个妇女跪在地上,用手把溪水洒向脖颈,唸唸有词,这该是当地原住民在祈祷吧?
南门的Oconaluftee Visitor Center旁有一片大草地,数百只驼鹿在悠闲的进行着晚餐活动。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小哥说它们最近很爱在此活动。夕阳洒在它们身后的森林上,映出一片粉红,一轮皎洁的圆月也升了起来。大家看着,聊著,许久不舍得离开。
~Cherokee原住民保护区
出了大门,就来到了原住民小镇Cherokee indian reservation,切诺基印第安保护区。没错,大名鼎鼎的大切,就是以它命名的。墙上那些看不懂的字母组合,就是当地人的语言了。小镇的秋日傍晚宁静无声,我们也不忍扰了这份安宁,略略逛过就驱车离去。
Day10 佐治亚州—亚特兰大
~So Kong Dong Tofu&BBQ美味韩料
爱上亚特兰大,从一顿美味的韩国料理开始。亚特兰大的美食很多,而韩国菜更是其中翘楚。连夜赶路,到达时已经饥肠辘辘,便来到当地留学生帖子里推荐的餐厅So Kong Dong Tofu&BBQ一探究竟。我虽很喜欢吃韩国菜,却着实不喜欢韩国大妈。在美国开餐厅的韩国大妈们,十个有九个都把斤斤计较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然而这家店的大妈们却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和蔼可亲,还笑眯眯的站在一旁悄悄讨论著我的大相机。我的索尼广角确实太大了些,一路上都颇引人注目,特别是在餐厅里,经常招来或钦羡或好奇的目光。
它家是我在美国吃的最棒的韩国料理之一,小菜就很美味,一人还送一条油炸小黄鱼。
我们点了一份牛肉石锅拌饭和牛仔骨,赠送豆腐汤一份。拌饭和牛仔骨都是甜口,是我喜欢的风格,肉也做的很嫩,人均20刀。一顿饭下肚,疲惫几乎一扫而空。
~雷迪森乡村套房酒店
我们在亚特兰大住的是机场附近的Country Inn & Suites by Radisson, Atlanta Airport South, GA,房间不错,还算宽敞,就是洗澡水不太热,有免费早餐提供。它家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很多黑人入住,早餐时候和我们热情的打招呼。
特兰大机场是七八架飞机同时在空中,几乎十几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飞,怪不得说它是全世界旅客转乘量最大、最繁忙的机场。
今天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打算随便在市区逛一逛,再去中国城美餐一顿。我们把主要专案都留在了明天是有原因的,毕竟周日的停车免费呀!真是两个精打细算的小小伙伴。亚特兰大的西裔很多,很多路牌都是双语的。大城市交通繁忙,堵车也是家常便饭。注意高速上的express lane,平时和周末的价格不同。
最为发源地,随处可见可口可乐广告。
佐治亚律师会。
~吉米·卡特总统博物馆
我们先开到Jimmy Carter Museum & Library看一看。Jimmy Carter是美国第39任总统,出生于佐治亚州,曾任佐治亚州州长。他是一个风评不错的总统,任期与中国建交,1981年卸任后到访中国,博物馆门票10刀,我们没有进去,只在他漂亮的花园走了走。
~兰州拉面美味大盘鸡
中午开到兰州拉面餐厅去吃大盘鸡。亚特兰大真的是美食天堂,中国各地的美味应有尽有。它家的装修风格比较潮,一看就是近些年开的,一般这种店口味都不会太差。店里华人和老外各占一半,大家都在吃面,并没看到谁在吃鸡。
我们点了一份拍黄瓜,一份大盘鸡,鲜嫩的鸡腿肉,配上裹满了酱汁的宽面,这就是幸福的味道。
南方城市的餐厅用料都比较实在,大盘鸡的盘子大过脸盆,四面八方的食客立刻被吸引,目光齐刷刷的聚焦在盘子上,一定想的是下次也要来一盆。
吃完中晚饭,我们依旧不舍得离开,在中国城左摇右晃,最后晃进了meet fresh鲜芋仙。点了一份双芋招牌,一个芋泥球,一个冰淇淋球,外加仙草和芋圆,全部浇在沙冰上。味道是不错,不过一份9刀还是略贵了些。
Day11 亚特兰大
在亚特兰大的第二天早晨,市区大暴走模式开启。今日停车免费,想玩多久玩多久。亚特兰大市区有奥林匹克纪念公园,可口可乐总部以及CNN总部,今天会一一逛过去。
~奥林匹克公园
亚特兰大曾在1996年举办宫夏季奥运会,当时恰逢奥林匹克的百年盛典,所以这个公园被命名为Centennial Olympic Park。96年的我正在上小学,所以印象倒并不深刻了。得益于赞助协议以及转播权,亚特兰大奥运会实现了盈利。然而,因为过度商业化,它也招致了不少批评。在奥运会进行期间,还有人在这个公园实施了爆炸案,造成了111人受伤。今日的公园里一片祥和,奥运五环在一片金色的秋叶中,更显得鲜艳多彩。
奥运广场的尽头,就是College Football Hall of Fame,美国的大城市很爱搞名人堂,纳什维尔是乡村音乐名人堂,亚特兰大这个则是大学美式足球名人堂。从这里望向市区,最起眼的建筑就是那个直筒状的威斯汀酒店了。
~CNN总部
CNN,大家都不陌生,因为经常发表不友好言论,被中国网友赠予名句“做人不能太CNN”。CNN的全称是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1980年成立,是美国首个24小时播报的新闻频道,也是首个全新闻频道。
CNN的总部在亚特兰大,分支有不少,主要分布在纽约、洛杉矶和华盛顿特区。我们今天参观的,就是它的总部大楼了。基于做人不能太CNN,我们不打算贡献任何tour的费用,自己看看就行了。
CNN的大楼是一个巨大的综合体,曾经用作过室内主题乐园和剧院。内部布置很复杂,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天井,挂著一面美国国旗和若干CNN的logo,四周则是CNN各个频道的新闻编辑室和演播室。参加导览的游客就是从一个悬梯走进蓝色的小地球中,开始他们的旅程。
礼品商店里有卖萌萌的熊猫。
美剧《六人行》里主演们坐过的那张橙色沙发,也被搬到大厅里展览。
亚特兰大的特色,在这张涂鸦中展露无遗。从左往右依次是:NBA球队亚特兰大老鹰队,城市电车,可口可乐总部,马丁路德金纪念馆,佐治亚水族馆,奥林匹克公园,以及橄榄球队亚特兰大猎鹰队。
~可口可乐总部
从CNN出来,就进入了今天的重头戏,参观可口可乐的总部。票价17刀,一圈逛下来发现的确物有所值。美国的大公司品牌故事都相当传奇,可口可乐必然是其中一例。
大家在两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巨型可乐瓶旁排队集合,等待着向导把我们领进展示室。前台正在发放免费可乐,我拿了一瓶迷你听装可乐,绿色包装,口味是real sugar,以前并无见过。
第一站,先进入一个密闭房间,向导在这里做着声情并茂的介绍。一踏进去,可口可乐的红色logo就扑面而来了。原来,这里保留了可口可乐百余年间在全球各地的门面招牌、宣传海报、广告贴画,充满了我喜欢的复古怀旧气息。
这个汉语的广告:大枝庄,又多又经济?该是大只装吧?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可口可乐是90年左右进入的中国,毕竟我是那个时候才喝到到。那时候,碳酸饮料还是宝贝的东西,每当周末和兄弟姐妹们聚会,我才有机会抱上那么一听,慢慢品尝。再后来,饮料开始普及,大家夏天做客时候常常买一箱可乐或者雪碧作为礼物,我家门后面永远堆著高高的小山。直到我看了谍战片《风筝》,才发现早在抗战时期,军人的酒会上就已经出现了这玩意。
第二站,进入剧场,看创意短片。在同一时间点,世界的各个角落,却在发生著截然不同的故事,有人在努力攀登雪峰,有人在精心筹划生日会,有人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当他们都得偿所愿的时候,有一样东西随着他们的笑容一起绽放,那就是。。。不用说啦。
第三站,就是我最喜欢的密室了。可口可乐的祕方,被锁在厚重的保险箱中,即使你略略探一探脑袋,尖锐的报警铃就会响起。磨砂玻璃柜里的瓶瓶罐罐,颜色花哨,每一瓶液体都散发著神祕的气息,然而你头微微一偏,标签便一片模糊,再难看清。
真的还想探究它的祕方?那自己在模拟实验室试一试吧,想要多甜,tart还是sweet?想要多脆,crisp还是rich? 想要多稠,sharp还是silky?都由你一手掌控。调配完毕,电脑会告诉你,你的配方离保险柜里那个差距有多大。我的调制结果嘛,good but not perfect。好吧好吧,其实作为一个化学家,应该做的更好才对啦。
可口可乐的发家史很有意思。它是由一位药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这位药师兼化学家,用他手头的药材和化学器具调著调著,就调出了流行至今的可乐糖浆。其实,我自从在美国喝了风油精味的汽水,在祕鲁喝了咳嗽糖浆味的汽水,我就知道碳酸饮料,特别是可乐的配方,和中草药脱不开干系,否则,这饮料中怎么会出现遥远的相似性呢?
最初,这位药师把自制的可乐作为药物售卖。事实上,Coca指的是古柯,成分是,在不少国家属于违禁药物,而Cola指的是可可果,成分是咖啡因,早年的可乐,这两种药物成分皆而有之,现在才有所改变。不过很可惜,这位药师虽然发明了可乐糖浆,但他并不是赚的最多的人。因为在1889年,可乐的配方以及所有权以2300美金的价格被卖给了实业家阿萨·坎德勒,1892年,可口可乐公司正式在亚特兰大成立。到了1919年,可口可乐公司被再次出售,此时,售价已达2500万美金。30年时间,从2300到2500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你应该去学商,而不是像约翰·彭伯顿或者我一样,学习tmd化学。
当年盗版层出不穷,就像我们犄角旮旯小卖部里售卖的“六亿核桃”,“营养直线”一样,各种奇怪的可乐也层出不穷,所以公司费尽心思,专门在瓶身上设计了各种防伪标志。
展馆里有几个花花绿绿的版面十分有趣,里面全部都是关于可乐的谣言,而最多的,就是它究竟起源于哪里。这款饮料大火之后,发明者从世界各地冒出来,都声称自己是第一个发现配方的人。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可乐糖浆只运到专门的汽水店soda fountain,然后再进行售卖,随着灌装理念和技术的出现,瓶装可乐才走进了千家万户。
可口可乐的祕方就藏在这个保险柜里,祕钥归两个人所有。一旦有人伸手,会立刻报警。
展区的最后,便是各国的宣传画,看着我们大上海30年代的旗袍美女手拿可乐,还真是冲击的美感。
中国风的玻璃瓶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当然是免费品尝可口可乐公司在五大洲的近百种产品。大厅里人声鼎沸,大家都捧著个小杯子跑来跑去,喝到美味的赞不绝口,喝到不合口味的则口吐白沫。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非洲区的Bibo,浓浓的菠萝香气,空气里都是甜蜜蜜的味道。尝了几十种,小伙伴还意犹未尽,考虑到碳酸饮料喝多了实在没有好处,我赶快拉着她出去了。
中国的酸梅汤口味对老外而言无疑是灾难,他们对此的评价是“Taste like BBQ”,我仔细品了品,确实有点菸薰味的意思。
~Miss Gogi美味韩国烤肉
又到了大餐时间,今天中午吃的是亚特兰大大名鼎鼎的韩国烤肉Miss Gogi Doraville GA,它家实在是美味,现在想起来还口水直流。
省去点菜的麻烦,我们点了两人份套餐,65美金,含牛仔骨一份,牛排一份,牛肉片一份,五花肉一份,鸡肉一份,蒸鸡蛋一份,干酪炒饭一份。饥肠辘辘,我们先疯狂的吃沙拉,它家沙拉是糖醋口味,开胃又爽口。好容易等到大肉上了桌,我们有点傻眼了,满满一大盆,看起来有好几磅,这也太多了吧。点都点了,开吃。
先用菠萝、洋葱、香肠、豆芽、泡菜翻炒预热,然后各式肉类悉数登场。它家的肉质量实在是好,色泽鲜艳,新鲜度满分。不知不觉,我们居然把所有肉肉一扫而空,旁边的小哥看的有点呆,可能很少见到这么能吃的女生。没吃完的配菜最后全部炒成了干酪炒饭,打包带走,作为明天的早饭。
~《行尸走肉》拍摄地
晚上去亚特兰大的网红拍照点Jackson bridge拍夜景。对于美剧《行尸走肉》的爱好者,例如我来说,这座桥更是不能错过。你还记得剧集的经典海报吗?阴沉的天空下,Rick骑着高头大马往城市走去,车道上空无一人,而隔离带的另一侧,则是车水马龙,大家都在纷纷逃离这座被丧尸占领的僵尸城。这幅让人不寒而栗的海报,取景地就是这座水泥桥。
这里能拍出拔地而起的大厦,流光溢彩的车流,星芒闪烁的路灯。桥头有停车位,不过有限。第一天来的时候是晚上七点,天已经全黑。桥上车来车往,抖动很大,对于没有脚架的手残党来说,想要拍出清晰的照片十分困难。第二天学聪明了,五点就来到桥上,借助著最后一丝日光拍摄,就清晰多了。这里也是亚特兰大的网红必争之地。浓妆艳抹、前凸后翘的模特,亦或是专门租了法拉利作为道具,放荡不羁的说唱歌手,都在桥上大显身手,看的我们津津有味。
事实上,因为税收政策十分优惠,亚特兰大继加州和纽约州之后,成为了美国第三大的电影产地,被称作“南方好莱坞”,一共拍过700+电影和30+电视剧,《蚁人》,《饥饿游戏》,《蜘蛛侠》电影等均在此拍摄。如果你是电影狂人的话,可以参加这里的取景地打卡tour。
Day12 亚特兰大
~马丁·路德·金历史公园
亚特兰大是黑人平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城市,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也诞生于此。亚特兰大的马丁·路德·金历史公园,纪念了这位斗士短暂却伟大的一生。
前一天下午,我们先去游客中心参观,在这里可以预约免费的tour,参观马丁·路德·金的旧居。没想到这里的人气非常火爆,预约空位已经排到了第二天下午的四点。历史公园有好几栋建筑,包括纪念池,金曾经工作过的教堂,以及他的出生地。
因为临近关门,来不及去往别处,我们就详细看了游客中心内的史料。这是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大厅。里面隔出了若干小展厅,用古老的视讯和图片资料,详细讲述了金的成长过程,包括他的童年,它的学业,他的崛起,最后,他的逝世。而伴随其中,便是黑人的悲惨遭遇。尽管南北战争结束于1865年,尽管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但百年之后,在20世纪5、 60年代,美国南方城市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依然无处不在,这在当今社会实在难以想象。
黑人的命运,从最早的被奴隶主像牲口一样贩卖,随意的处以私刑,到后来的公交车上被迫让座,不能和白人在同一家餐厅吃饭,如果说18年奥斯卡电影《绿皮书》,描绘的笔触还算诙谐轻松的话,那实际上黑人所受遭遇,比电影里沉重黑暗百倍。来之前看到别人写过,看完展厅的人,无不男默女泪,我当时不以为然。毕竟是别人的苦难,岂能人人感同身受。可是,当我看完最后一个视讯,当无数人走上街头,护送他的灵柩时,我的泪水也禁不住流下来了。一方面,我在为黑人的遭遇动容,但凡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便觉得悲从中来,而另一方面,我又为金不屈不挠的精神动容。
金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他自己也修读神学学位一直到博士。个人觉得,他自己并非是底层阶级,却用尽一生力气反对压迫和歧视,为穷人和弱者发声,直至生命的尽头。金非常崇尚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以他的理念也以和平抗争为主。例如,在佐治亚州隔壁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金发起了罢乘公共汽车运动,以抗议一个黑人因为不给白人让座而被捕入狱的不公正遭遇,抵制运动持续了385天。尽管金的抗议尽量在避免流血牺牲,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却依然对他恨之入骨。1968年,他来到孟菲斯,支援当地清洁工的罢工运动,在一家简陋的汽车旅馆中,他遇刺身亡,享年39岁。
令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演讲。金真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他的演讲慷慨激昂,张弛有度,很难不令人产生共鸣。除了最有名的那篇《我有一个梦想》,他在遇刺前的演说《我已到达顶峰》 (I’ve Been to the Mountaintop)也同样振聋发聩,他似乎已经预测到了自己的命运,却依旧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我们去他工作过的埃比尼泽教堂坐了坐,一对黑人夫妇正在祈祷。
金的陵墓坐落在漂亮的纪念水池边,无论黑人或者白人经过,都会驻足瞻仰。一个黑人女孩掏出手机与他的墓碑合影。金激昂的声音,仍在风中飘扬,不知她的心中,此刻作何感想?
他的故居旁边,一众游客等待着参观。
我们本想进佐治亚州议会大厦参观,无奈今日关门。
于是就在附近的阿妈家吃了一顿台湾菜。盐酥鸡和卤肉饭都算可口,学生气的白人服务员小哥也相当可爱。
~《乱世佳人》诞生地
之前说过,亚特兰大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重要城市,那么有一本享誉中外的书籍就不得不提,它的名字叫做《Gone With the Wind》,书名译作《飘》,电影译作《乱世佳人》。它的作者是玛格丽特·米切尔,她就出生并生活在亚特兰大,她一生只写过一部作品,却享誉了世界。
现在她的故居已经变成了Margaret Mitchell House & Museum,喜欢的话可以买票参观。电影《乱世佳人》于1939年12月15日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大获成功,我们在亚特兰大的这几天,每天晚上都在看这部史诗一般的电影,为女主斯嘉丽的命运所深深触动。虽然生活于百年之前,但她的所作所为,真是一个新时代的伟大女性无疑了。
故居旁的街区很有风味。
晚上又去中国城饕餮,先吃回转寿司Kura,它家在全美都有连锁,评价不错,然而我们尝过之后觉得非常一般,一人吃了两小盘就走人了。
心有不甘,又来到隔壁新开的米线店。虽然已经肚子饱饱,还是一人点了一碗,无论是番茄牛腩还是酸菜鱼米线都量大质优,无奈胃容量有限,只能打包做明天中饭。
Day13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
在亚特兰大呆了三天,晚上终于来到一个新的城市—位于阿拉巴马的伯明翰。阿拉巴马没有什么巨型城市,与英国工业城市同名的伯明翰,就是本州的最大城市了。入住伯明翰假日快捷酒店。
~kelly Ingram民权之旅
第二天早晨的天气非常阴冷,飕飕的寒风让人很难有勇气走出车门。市区的人很少,我们先在kelly Ingram Park逛了逛。这里也是伯明翰民权之旅的一部分,矗立著马丁·路德·金的雕像。
园内有很多艺术雕像,表现了黑人平权时的种种磨难。
公园对面就是16th Street Baptist Church,在1963年,这个教堂遭受了种族袭击,四个女孩在此丧生。
~Sloss Furnaces老钢厂
伯明翰一个比较有趣的景点是一个老熔炉—Sloss Furnaces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景点免费,因为早上天气实在不佳,所以并没有什么游客。
工作人员却没有因为只有我们两个人而有丝毫怠慢,把我们迎进一个大房间里,开始播放介绍短片。宣传片跟这个老厂房一样,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厂名中的Sloss,指的是詹姆斯·斯洛斯上校(James Sloss)。他是伯明翰的创始人之一,不仅推动了阿拉巴马州的铁路发展,也参与了城市的首个工厂—普拉特焦炭和煤炭公司(Pratt Coke and Coal Company)的建造。
188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就是这个锅炉厂,从1882年到1971年,这里用来制造生铁。后来,这个锅炉厂被售出,并与时俱进的进行了装置更新和改造,在1960年左右,因为空气污染等原因,厂房关闭,成为了历史遗蹟,现在用来举行大型集合,当然,还有闹鬼之旅。厂房边有个小型博物馆,详细的述说了这里的历史。工人们还在搬运著各种生铁艺术作品,供欣赏和售卖。
这个工业园是拍照好去处,砖红的脚手架,通天的管道,都充满了复古气息。如果拿着手册自助游览,可以看好一阵子,但是天实在太冷了,我们随便转了转就撤了。
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