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日,松山

这天任务不紧,所以比较晚才出门


我们沿着主路,经过松山所属的爱媛县县厅,来到半山的松山城二之丸庭院。

从二之丸可以远远地看到松山城

这里也被称为恋人的圣地……


感觉这次来日本见着了好多这样的圣地




大概意思是,松山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有战俘收容所,后来一名俄军士兵和一名日本护士相爱了,好像还在二之丸哪里刻了字。于是这俩人被认为是跨越国界的爱




从二之丸出来后,我们沿着山路登上了松山城。松山城和前一天去的姬路城类似,都建在险峻的山上,不过松山城没有姬路看上去那么华丽优雅,而是多了几分朴实。尽管如此,防御体系也是相当完备的







在天守阁转了一圈以后,我们乘缆车椅下了山。完全没防护的椅子,只好紧紧抓着支撑杆




一路下去,腿还是有点发软的






从松山城下来后,沿着大街道找吃的。比较有名的丸水有人排队,就去了骨太味觉吃拉面。我问宫主,你点哪个?宫主说,和你一样。于是,点多了……







午饭后路过秋山兄弟诞生地,因为晚点还要去博物馆,就没进去。秋山兄弟指明治大正时代的陆军大将秋山好古和海军中将秋山真之。他俩加上擅长俳句的文学家正冈子规,因为司马辽太郎的小说《阪上之云》出名,成为松山这些年大力宣传的名人




之后乘有轨电车到道后公园。这里曾经是日本战国时代前的汤筑城,现在只剩下护城河和一些矮墙,形成现在的公园。


我们从子规纪念堂旁边离开,爬上伊佐尔波神社,妄影象姬路那样远望一下松山城……结果这次没能如愿……神社地势还不够高诶……




只好再下来,从附近汤神社来到一处可以俯视道后温泉本馆♨️的地方。因为本馆不接受预订,所以这次没有安排


看了看就离开了。

快到车站的地方看到一大群人举着手机、相机和pad拍一个可以升降的钟,于是不明觉厉的我也赶快拍了一张





我们从道后温泉乘有轨电车回到大街道,前往安藤的阪上之云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印象中的安藤少有的三角形建筑。

《阪上之云》是司马辽太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的描写明治维新时期秋山兄弟和子规的故事。因为木有翻译本,直接没看过原著,只看了改编的电视剧……


秋山好古被认为是日本骑兵之父,而弟弟秋山真之号称海军天才参谋。军事上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提出的敌前大回头抢占T字头,以及像十面埋伏的七段击。而其实这货更多的是个文人,他起草的联合舰队解散辞闻名于世,以及那句,本日天气晴朗,浪高

子规嘛,表示对俳句不熟也不懂欣赏……





从博物馆里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边上的万翠庄。不过因为天色已晚,就没有进去。


晚饭来到爱媛这边的乡土料理,五志喜。御膳菜样虽然多,鲷鱼饭也很美味,但菜样有点雷同……

第十七日,松山>吴>宫岛

起了个大早,从大街道乘专线巴士至松山观光港,坐快船再次跨过濑户内海,在吴上岸,重新登上本州岛。发现船上乘客大部分是去下一站广岛的



吴是曾经的世界最大战舰大和号的诞生地。个人认为,客观上大和的设计很不错,在那个年代确实属于巅峰之作




虽然因为航母时代、工业水平、战略眼光等外在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效能,但对于日本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东西了。

基于这种自豪或是怀念的心理,日本人在吴建起了这座纪念馆,中心位置摆着一艘1/10大小的大和号模型。做工极精良,印象中花了几年才完成







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有这么一座博物馆,供著055或者国产核航母的大模型

午饭后正好赶上看军舰的游览船


事后查了一下,这天驻扎在吴的军舰有许多不在港内,不过能在较近距离细看目前日本最新最大作战军舰加贺号“护卫舰”,这趟船也是值了

对,2万多吨的护卫舰……



能看见的其他大型舰还有大隅号登陆舰。就是从这级舰开始,日本开始不断尝试类似“准航母”,且越造越大


虽然至今每次确实都没有什么“临战改造成事实航母”的能力,但觉得可以认为日本是在不断累积航母型别军舰的制造能力……


除了几艘常规的护卫舰以外,还看到了其实份量颇重的飞鸟号装备试验舰和虽无武备,但很阴险的响号音响探测船……

还有两艘潜艇,不过对我来说离得太远,分辨不出型号……

回到岸上后,又去了海自吴史料馆。海上自卫队自建立以来的两大长处是扫雷和反潜,因此史料馆也是主要介绍这两部分。


已经退役了的秋潮号潜艇也成为了史料馆的一部分。说是退役,其实舰龄也就不过20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鱼雷管部分还是不让看的……


吴在旧日本海军时代就是四大海军镇守府之一。此番日本行能到访两大镇守府也算是心满意足





离开后我们乘JR经海田市至宫岛口,在那里换乘西日本渡船登上宫岛。可惜因为JR晚点了12分钟之多,没能赶上最后一班能靠近大鸟居的渡船





第十八日,宫岛>德山

早早起了,在窗边冲个绿茶,看阳光



宫岛,旧称严岛,是日本三景之一。早饭后沿着岸边看了看大鸟居。这个大鸟居感觉已经成为西方人心目中的日本印象之一,所以在岛上看到了相对较多的老外


之后经过严岛神社前往红叶谷🍁这趟去了太多神社了,所以虽然知道很有名,还是不打算进去

感觉红叶谷这边的景致规划也是一个乱字……很多时候看着漂亮,却不知道要怎么拍……


好多图都是试了好几次才找到满意的角度……

穿过红叶谷后我们来到缆车站,经停一次才登上了岛上的弥山。缆车第一段是四人间,第二段就变成塞进十几人的大通铺啦




看着一车人就不由得担心承重了……

下车的地方是海拔400多米的狮子岩,我们在瞭望台看了看,然后继续向弥山山顶前进。


从狮子岩先是下了一会山,然后又往上走了……先来到灵火堂,据说里面的炉火长久以来都没有灭过🤔🤔香炉上插著一排蜡烛,每根蜡烛上写着不同的愿望,求哪个就用哪根蜡烛点香。除了常见的事业婚姻之外我还看到了,鼻炎









之后再往上走,爬上了500多米高的弥山顶峰


其实除了不知何处来的一堆乱石,所见景致和狮子岩上没啥区别



于是我们略作停留就开始下山,路遇三个小和尚石像,让人戴上了暖帽和眼镜



我们往大圣院方向下山。这500多米高的山,下山路还挺长的……

沿路能看到许多道新修的拦沙坝,根据指示牌,似乎之前的台风引起的山洪冲塌了许多以前的进山道路……

下到大圣院门口已是午饭时分,纠结了一下,还是进去看了看


上了最壮观的摩尼殿,二层阁楼里供著1000尊阿弥陀佛



午饭后返回大鸟居,正是这天最低潮的时候,能够一直走到大鸟居的面前


之后走累了的夫人在旅馆附近休息,好吧,看包……


意犹未尽的我去看五重塔和据说是丰臣秀吉时期所建的千叠阁。从结构就能看出这座千叠阁的年代久远,而且这样一座在通透暴露在海边的古建筑竟然能坚挺这么久,真是神奇







然后又继续前行一直走到水族馆附近才返回,再远远地看了一回大鸟居


于是比原先和夫人约定的多了半个多小时……


会合以后我们乘渡轮返回宫岛口,乘JR折回广岛站,再换乘新干线来到德山。

德山相对来说是个小地方,到晚上街上就没什么人了……我们就去旅馆旁边的一家中餐馆,北京饭店。说是饭店,其实店面小小的,附近没什么人烟,感觉有点瘆得慌




拉门进去以后,店里只有老板,以及后来看到的可能是老板娘。虽然老板看上去很和蔼,乐呵呵的,不过一开始我满脑子想的就是,十字坡,孙二孃之类的





老板拿来英文选单以后,我们点了咕咾肉,炒青菜和据说日本很有名的天津饭。菜端上来以后,可能这是我们这次吃过的最家常的饭菜了,味道很不错






不过可能日本青菜真是贵,说是炒青菜,里面还夹着不少肉片


总之很满足,又便宜,第一次吃天津饭感觉也不错





第十九日,德山>京都

离住处不远,赶上早饭的末班车后,我们步行来到儿玉公园和儿玉神社。和江之岛上那座一样,这里面的主神也是儿玉源太郎。别的不说,光凭日俄战争时的那句“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这头脑就甩靖国神社里那些马鹿不知多少条街




不过对中国来说,此人危害甚大。甲午的策划就不说了,他先是力主占领台湾,其后在台湾总督任上一干就是八年。期间一边镇压反抗,一边大力开拓搞基建。于是乎现在居然很多台湾皇民及后代还在怀念他。神社边就有前省长李登辉给他立的石碑……





儿玉阁下,孤敬你是个人杰,故来此一拜。不过,孤不会祝你在下面过得安宁,只是希望有朝一日,帝国也能有你这样的人物

离开儿玉神社后,我们返回德山站,乘JR到光市岩田站,等了半小时,再乘光市巴士,其实就是中巴而已


,到伊藤公纪念公园下车。

这个公园是日本人为了纪念伊藤博文而在他的出生地所建。园区包括他后来的住宅,新建的纪念馆,已经周围的林子。他对日本的丰功伟绩就不用多说了,不然他的头像也不会曾经出现在日元的千元大钞上。

他最后在功成名就的时候被朝鲜人刺杀在中国,也算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吧。这算是中国的幸事,不过就其个人而言,还是感到相当遗憾

中国近代史上能和他相比的,可能也就李文忠公和袁慰廷了吧



园子里总有个人扮著伊藤博文的样子四处溜达,不过看了正脸感觉,这货演的比平田康之差多了






本来以为不会待的太久,得无聊一两小时等2点的车回岩田站。对,上一班车就是我们来的时候坐的那俩……结果我们一直到1点半以后才出来



还遇上从伊藤长大的地方萩市组团来的一大群老人



回到德山以后,开始了此行的第一次战略大回转,花了两个半小时从德山乘新干线经神户回京都。

四国&中国篇完结

未完待续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