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三个月内的第三刷日本了。

继熊本的夏秋交接、关西的红叶之狩后,在冰冻三尺的严寒,我又一次抛弃了马桶哥,屁颠屁颠跟着姐妹们来到了岛国看雪。

讲真,虽然我钟爱日系的电影、摄影、时尚…但此前从未想把“日本”列为生娃前的旅行目的地,毕竟在我的刻板的思维中,年轻就要去更远的地方。所以直到去年底在朋友们的忽悠下才拖拖拉拉办了三年签,没想到这一签,日本旅行一连三趟刹不住,我想,这大概就是“缘分”了。

本次看雪的目的地不是北海道,而是非常冷门的地名“岐阜县”——位于岛国正中心的宝藏之地。

也许你们看到这个地名,心中会默唸“这地方有啥可玩的”,但我如果说,这次我去的地方不仅有《你的名字。》中的原景重现,还有童话般的小村“白川乡”,那你们一定会向往和期待~!

这是一段充满治愈系的浪漫之旅,每天都能看到漫天飞舞的雪花,亲自抚摸厚厚的积雪,并且不必担心各个景点都被中国旅行友人霸占——一切简直是在梦境中。


除了雪,它也有青葱的一面,即使深冬,也无处不在的绿。


作为一个北京人,“看雪”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儿(囧),以至于在岛国的每天,我都能呆在零下好几度的雪地里,只穿着毛衣就满世界撒欢儿拍照,丝毫不记得寒冷,惊得姐一妹们目瞪口呆,一是惊叹我一个北方人为啥看到雪这么嗨,二是震惊为啥我不…怕…冷…

——然后我会洋洋得意:谁叫我从北方来的?

忘了介绍,这次随行的小姐姐潘潘,是我的贴身摄影师+日语翻译官,集合了二次元美貌+杠杠的拍照技术于一身,为我拍下了很多小清新日系写真。但可惜不愿露脸,只能在此偷偷放一张她专注拍照时的“工作照”。

忘不了她一手扛相机一手帮我揹著羽绒服,在鹅毛大雪中为我拍照的样子,在此给她加鸡腿。

本次行程&本篇看点:

DAY 1:北京-名古屋-多治见市
DAY 2:马笼宿-惠那峡-日本大正村
DAY 3:高山市-飞驒古川-冰点下的森林
DAY 4:白川乡-庄川高原雪原漫步
DAY 5:郡上八幡城-名古屋-北京

本篇看点:
1.花式游记
2.本土体验
3.攻略干货
4.日系美图

(由于这次少了马桶哥的麒麟臂,所以视讯没有了,但图文一样精彩


【DAY 1】扫街,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

DAY1 落地名古屋后,我们便直奔下一站了。
隔着车窗看着动漫场景般的风景,忍不住连连按动快门,抓住这些一晃而过的瞬间。

名古屋的棉花云↓

紫色的天空↓

名古屋郊区朴实的街道↓

多治见市街景↓


以上几张图就是我落地日本第一天的流水账,游记正式从DAY 2开篇,请大家各取所需,跟随我的游记一起愉快地旅行吧~

【DAY 2】马笼宿:梦回江户,大雪纷飞

一大清早,天还没完全亮,我们就动身出发了——本次旅行的第一站:马笼宿。

先交代下背景:这是17世纪连线京都与东京的必经之路——“中山道”中,69个驿站中的第43站,它依靠山路而建,地势陡峭,在那个靠人力马力拉车的年代,马儿实在无法翻越,人们只好把马留在驿站,因此,“马笼宿”名字诞生。


从多治见市到马笼宿需要将近两小时的路程,所以梳妆打扮都在车上解决了。
突然,窗外的景象让我立刻收起困意——下大雪了!!!
原谅我一副痴汉状,谁叫北京一整年都不下雪呢!!看到大雪漫天飞舞,真的和南方孩纸一样兴奋啊!

沿途小镇的雪景↓


接下来是一段盘山路,随着地势越来越高,外面的雪量也越来越大,能见度变得很低,一切都是雾濛濛的。


终于到了!本以为下车后会感受到强烈的寒意袭来,没想到温度刚刚好——也许是我穿得层数比较多的缘故,但更准确说是因为太期待雪吧!


虽然是个北方人,但这的确是我记忆中看到的最壮观的雪景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白茫茫的,白色的天、白色的雪花、白色的地面、甚至我穿得都是白色的,完美融入到雪中。

路边印有“马笼宿”的木灯还隐约闪著光↓

眼前被白色笼罩↓


透明伞真的是雪中凹造型的神器呀,车站也是拍照必备的场景。还没开始正式的游览,感觉光在大门口,就能玩(拍)上个大半天了= =


透明伞上堆积了一些可爱的小雪花↓


屋簷下的自动贩卖机在白色的世界中显得格外鲜艳,咔嚓一拍,北海道同款写真诞生!


马笼宿的石板小路上,早已铺满厚厚的雪,我们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进,两旁是原汁原味的江户民宅。一场大雪,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时代。


红色的果子和绿色的树叶,给黑白的时间增添了活泼气氛。


如此寒冷的地方竟然还有潺潺流水↓


这里已是商业化完善的景区了,民宅被改成了别致的咖啡馆、甜品店…大雪缘故吧,它们大多都没有营业。
废弃的扭蛋机↓

雪中咖啡屋↓


马笼邮局,据说还在使用↓


手工包袋店↓


酒馆↓


查攻略时,发现很多网友都拍到了这个超大冰淇淋,莫非它也是个网红?


路过一家专卖马笼宿特色馒头的小店,老奶奶在热气腾腾的烟雾包围下,用心制作著一屉屉煎蒸包子,窗户上贴著的纸上写着大大的“好吃!”。


我们也买来一个绿色的包子尝尝,原来它是豆沙馅的,像是绿色的面制成的豆包,但我总觉得日本的豆沙要更细腻更好吃。

看起来就很美味呢~~


由于我们是由山上向山下走,越往前,便越可以看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街道和房屋,以及被雾气笼罩的绵延山脉。


扶手的积雪被我玩空了,可见这货见到雪有多嗨↓

在石墙的缝隙中发现了几棵蔫萎的仙人掌,还有冻得发紫的多肉,好想看看夏天它们盛开时的样子!


马笼宿并不长,但我和潘潘见到雪实在太开心了,边拍照边溜达,不知不觉大半天就过去了。


潘潘背影↓

绿色的小车、红黄的啤酒筐,都成了这里很可爱的点缀~

不知不觉就从另一个入口出去了,顺便逛逛当地的礼品店,这边盛产栗子,因此售卖的各种甜品都是栗子味的~


街道真是空无一人,过马路都很安心↓

发现我的围巾和车子的绿色成功匹配!


雪突然停了,我们也要和这里告别去下一站了。

TIP:
可乘坐JR到达中津川,然后再换乘公交到达马笼宿,公交的末班车为18:30,建议提前查好班次。
马笼宿有上下两个入口,强烈建议直接从上口游览,这样会从上坡往下坡走,比较省力。

下面就是马笼宿的地图,可以作为参考。

【DAY 2】惠那峡:峻山险岭间的奇幻漂流

吃过午饭,我们便继续上路第二站——惠那峡,本次旅行中最接近大自然的一站。
从马笼宿到惠那峡要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窗外的风景再也看不到白茫茫的积雪了,天气变得晴朗通透。除了蓝天白云,就是很多群山河谷了,与岚山的保津川景色十分相似,有种回到京都的错觉。


惠那峡面积广阔,但我们这次仅仅是坐船巡游,所以大概不到一小时就可以游览完毕~

码头停泊着人力船和电动游艇两款船型,还有很多只野鸭懒散漂浮在湖面。


这艘豪华的游艇就是我们即将要乘坐的那款啦~

惠那峡现在的风貌,离不开大自然的精心雕琢。
那些纯天然的峭壁经过了自然的侵蚀,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奇怪形状。而岛国人为它们各自起了很个性的名字,比如动物流派的“鹌鹑岩”、“狮子岩”、“蛙岩”,生活流派的“伞岩”、“镜岩”、“金床岩”,还有比较霸气的“军舰岩”……


(这张拍得有点屎、、)


而淌流在峭壁之间的翡翠绿色的湖水,则是人造而成——大井水坝将湍流不息的木曾川拦截形成了这个人造湖。
——所以惠那峡是大自然与人们共同的杰作。

我们坐在游艇内,边欣赏两旁美景,边听导游生动的讲解。
湖面波光粼粼冒着小星星,游艇飞速划过水面,溅起一大片浪花,水珠像透明玻璃球。

各种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也不断映入眼帘,对我来说,它们长得很像N胞胎,实在不好分辨哪个是金床岩、哪个是蛙岩、哪个是鹌鹑岩。

船长大大身穿笔挺制服,从背影看,应该是个英俊的大叔。


惠那峡一年四季都有独特的风光,春日樱花盛开,夏日绿植成荫,秋日红叶漫山,冬日候鸟成群。除了水上巡游,还可以乘缆车、徒步观赏风景。

我们的游艇很荣幸地半路遭到了候鸟大部队的拦截,由于它们过于呆萌,导致水上交通拥堵了好一会儿。


一趟巡游大概半小时的样子就结束了,原本以为船里会很冷,但实际热到仿佛在夏天裹棉被的感觉。下船后,身体犹如重获新生,这趟水上之旅算是弥补了在岚山错过了游船的遗憾。

【DAY 2】日本大正村:COS大正和服少女

最后一站是日本“大正村”。
虽然大正村叫做“村”,但正经讲算是个主题园区,它的前身是座叫“明智村”的小村庄,保留着完好的大正时代的町屋。村民为了挽救危机,把这里改成了住着真实居民的旅游景区——日本大正村。想要浸入式的参观体验,那一定要换上一件传统和服再漫步其中。


村口停车场旁那个尖顶小洋楼就是大正村浪漫亭,除了售卖一些纪念品、土特产,竟然还售卖宠物款的和服!!

往深处走,就是和服租赁处了。大正时代的和服,是这种松松垮垮的二尺袖配“袴”,图案简约得多,是十分中性的箭翎花纹布,再配上一双皮靴,简直就是青春本身了!


换好和服后,还可以选一些“道具”随同携带:比如蕾丝花边伞、蝴蝶结和和式手提包这些配饰~


穿戴完毕,照照镜子:活脱脱一个大正时代的青春少女!
为了拍照效果达到最佳,我坚决把羽绒服寄存起来,好在和服肥大,把身上裹得里三层外三层隐藏得严严实实。(偷偷说下这个造型还是很适合我的。)


走出更衣室,正式开始一段穿越回大正浪漫的旅程。
村子中的小河、房屋甚至松树,都散发著浓浓的年代感。


在狭长的石板路台阶上,两旁都是黑白分明的木屋。幻想自己是一枚大正时代走在放学途中的少女。
强行植入一波自己的和服“写真”






,潘潘拍得不错!


每一处都是代入感很强的拍摄场景↓


沿着石板路继续前进,左手边即是这座西洋风的蓝色小屋,与橘色邮筒行程鲜明的撞色搭配,门口的木板上清晰写着“日本大正村役所”,但它目前已经作为了大正村的公所,里面留存了宝贵的资料与珍藏品。


踏进公所,便可看到,面积不大的展厅内,陈列著各种老物件:复古电话机、大正时代和服、黑白老照片、旧时代的工艺品……昏暗的灯光把这些陈列品衬得更有年代感了。

这里也可供坐下来休憩片刻。


离开公所,漫步巷中,走到尽头便一下子看到有座精致的小洋楼矗立在山坡中央——这便是大正浪漫馆。

大正是日本西洋文化的蓬勃发展的时代,欧洲的文化、艺术纷纷流入,使当时的日本呈现出“和洋兼备”的氛围。在大正浪漫馆,就可看到各种各样大正时代“东西合并”的产物了。

复古老爷车↓

洋式的座钟↓


场馆内很多展厅是不能拍照的,因此无法给你们展示。
这个类似大富翁的桌游实在太吸睛了,棋子是五颜六色的Q版达摩,忍不住拍了一张!

博物馆陈列的展品精美绝伦,作为一枚进博物馆打瞌睡星人,在这里也可以参观得津津有味。

门外可直接眺望大正村的全景,夕阳西下,村子都被镀上金边。


二砚也被镀金了~


阳光实在太美好了,只看照片,真的无法相信这是零下几度的寒冬呀!
真的很佩服这里的人民,把历史文化、商业化结合的那么巧妙,同时不破坏原有村子的宁静。

【DAY 3】飞驒高山:人文之旅+圣地巡礼

飞驒,因为《你的名字。》而对它种草。泷站在博物馆“飞驒”的相片墙面前的那一幕,让我深深记住这个神祕的陆中地带,于是我在心中默唸:嗯!下次我也要来飞弹!
结果潘潘对我表示无限嫌弃:那个叫飞驒(tuó)好不好!
好吧= =!怪我没做好功课…

对于国内的驴友来讲,这里实在算是日本非常小众的地方,攻略都查不到那么详细,因此令我更加对它向往。

DAY 3 我们主要就停留在飞驒一代了。

巡礼第一站是飞驒高山,这里保留着400年前江户风情的老街,一条条整齐的街道以山为背景,精致的町屋充分展现了木工的匠心精神。它们大多都变成了当地特色的料理店、咖啡屋、工艺品店等等,逛起来很有意思。


即使这里商业化早已健全,但那些古寺庙、神社…也依然维护得十分完好。

街道中有卖招财猫,顺势模仿了一下~
在这里再进行一波有关招财猫性别的科普:
岛国的招财猫很好区分:母猫举左手,用来招客;公猫举右手,用来招财。但客多了财自然就多了,所以一般店面门口都会放置母猫招客。


还有些店铺码放著当地非常受欢迎的猿宝宝,它象征著幸福↓


飞驒牛周边食品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称这里是美食一条街↓


日本的小车为了进出方便,设计得永远那么Q,像卡通汽车↓


看到路边一个追逐时尚的老爷爷,举著自拍杆拉着老伴拍照,结果老奶奶愣神好半天,一直不配合看镜头哈哈!太有爱的一幕了↓


除了逛街、拍照、吃美食,在飞驒高山,还有几个是一定要感受的。



宫川早市:
这次我们特意留出时间,逛了逛非常有名的宫川早市。它设立在镇中央宫川上的锻治桥到弥生桥之间的岸边道路上。虽然只有350米,但密密麻麻立著好多摊位(查了下资料共60多个)。蔬菜、水果、香料、工艺品应有尽有,还有很多看上去很美味的小吃店。


要不是因为太沉了不好人肉扛回国,真想买几瓶酱料尝尝,那个达摩手提袋很哇卡伊↓


来到这里时已经接近中午,摊位陆陆续续都撤了,还有一些阿姨精神抖擞地用最后一点时间再卖货。如果时间富裕,实在很建议一大早就过来转一转,慢慢悠悠地逛一逛,体验一下本地人的生活方式,说不定还能淘到一些宝贝呢。

高山的早市是日本三大早市之一,除了这家,在高山阵屋前也会有浩浩荡荡的集市,无奈这次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光顾一番了。



三町街人力车:
午后的街道游客逐渐密集起来,天气放晴了,但天空依然还飘着大片雪花,之前见过不少次太阳雨,太阳雪还是头一次看到(虽然照片没拍出来)。

拥挤的街道中时不时就会穿过一辆人力车,之前有在京都看到过,这次终于没忍住坐了一把。

车伕大叔外表冷酷,却手抱猿宝宝一枚,全程很浮夸的语气+动作+表情三连包,有种强烈的反差萌。

车椅很高,对于我这小短腿来讲只能靠踩着台子上去了。大叔很贴心为我盖上毛毯,顿时全身都暖暖的,出发前先抱着“猿宝宝”合影留念,看我有没有一副慈母相?

车伕拉着我们穿梭在古老的三町街,仿佛带我们穿越回遥远的江户时代。道路两边这些用黑色木头搭建的传统町屋,大部分都改造成了小吃店、咖啡店、纪念品店,也有一些改建成博物馆。
浓重的商业气息也掩盖不了古朴的氛围,不得感叹岛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和建筑的保护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町屋外这个圈圈,是过去的马厩,下面的沟槽是马停下来饮水的池子。

和大叔告别,刚好路过川尻酒酿造巡游,于是我们进去深度探访一圈。讲解员也是个慈祥的大叔,全程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酿酒的每一步都一一为我们详细介绍。


对于酒,我并没有太多兴趣,似懂非懂听了半天,也收获了不少知识。最难忘的却是最后的“举杯畅饮”环节~

TIP:1月中旬~2月中旬会有酒窖巡游,街区中的6个酒窖中,每周有1家酒窖开放供参观和品尝,时间为10:00~12:00,13:00~16:00



日枝神社:
这次来高山很重要的目的之一,便是跟随《你的名字。》来巡礼。电影中宫水神社的取景地就是不远处的“日枝神社”。作为一名真.粉丝,当然要亲自踏上三叶曾走过的小路~


石台上铺满青苔与积雪↓

这是我第一次参观雪中的鸟居,沿着布满积雪的石台网上走,就可以看到一座很老旧的灰色鸟居了,站在台阶上,可以找到完美的拍摄机位。


这里依然算个冷门的景点吧,很很庆幸并没有因为电影而变得游客暴增,大概冬天太冷的原因,我和潘潘成功把这里包场。眼前的一切都像动漫电影中那样清新唯美。


路过了灰色鸟居继续往上走,直到看见橘红色的鸟居,才算是真正到达电影中的场景。
当然,它本身就是日本很重要的神社之一了,每年高山祭会在这里举办——它是“日本三大美祭”的其一。

TIP:高山的每个景点距离都比较近,步行都可到达,除了逛小店之外,这里的文化历史也值得细细去品味。


如果追求拍照效果,可以选择红色、黄色这种亮色的衣服,或者白色、灰色这种近似色的衣服拍照,有不同的风格哦~

【DAY 3】飞驒古川:白雪中寻觅你的名

既然是一名真.粉丝,那一定要继续追寻电影中的场景~

飞驒古川,这是《你的名字。》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站。那个令泷魂牵梦绕却早已不复存在的“系守镇”,我早已迫不及待想一睹它现实的真容。

到达古川站时,这里已经下起鹅毛大雪。将电影情节与眼前的画面相结合,心中不禁多了一丝丝伤感——双鱼座的矫情又犯了。


《你的名字。》中,泷与前辈问询“系守镇”时的车站,在大雪中十分宁静,丝毫没有被电影带火的那种浮躁。↓


不过伤感的思绪很快就被眼前的那只硬纸板制成的土味飞騨牛照回到现实,记得电影中车站那只大大的牛玩偶吸引得泷的小伙伴连连喊“卡哇伊”,然鹅实际是这样的:
(Emm…也挺可爱的)


地面上有很多微型小喷泉在吱吱冒水,原来是防止地面结冰的装置,岛国人的细腻程度叫实在叫我为之献上膝盖



我们直接来到了车站最佳观景点,一个类似过街天桥的通道,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列车站台和轨道——与电影中一模一样的场景呈现在眼前。


我和潘潘举着相机贴在窗前苦苦等候列车出发向我们驶来的那一刻,终于!!

它缓缓离我们远去…囧

古川也是不大的镇子,明显感觉这里比高山安静太多,没有吵闹的游客和浩荡的旅游团,虽然是取景地,但依然一副冷清状态。


可以用“空城”来形容了↓


偶尔会看到慢悠悠的老年CP,两人一狗,这就是幸福吧。




飞驒古川町老镇
在雪中慢慢溜达,就看到很明显的路牌“白壁土藏街”。这些倚靠濑户川建立的白色墙壁老屋,是古川最值得慢下来细细品味的地点。它们大都建于江户末期和明治初期,现在看来依旧非常完好——没错,是居民“自发”、“自觉”保护的成果。


镇子到处是纯白的积雪,最厚的地方都可以没过脚踝,所以,除了感受文化、了解历史,当然少不了拍照环节及咯吱咯吱踩雪的环节!


屋顶都是厚厚的积雪,特别像雪糕一刀切的那种样子。还有小时候才能见到的房簷下剔透的冰柱。


路边看到了一只堆积到一半,还没有长出五官的小雪人,于是我好心给他P上了一对完美的五官。



“古川祭·太鼓”、“古川祭·屋台巡行”
太鼓与屋台巡行都是古川非常有名的祭祀活动,标志着春天到来。
祀典于每年4月举行,所以这次我们无法感受了。潘潘建议参观一下祭会馆,毕竟看一看模型也是好的~

进入会馆,前方小小的人偶就开始摇头晃脑变脸来迎接我们的到访,实在卡哇伊。

馆内陈列著超大的花车和太鼓,门口贴心为游客准备了简单易懂的介绍。细细品读了一下,了解到在太鼓祭祀中,镇上的壮男们会腰裹白布,半裸上身,一起扛起80厘米的高台鼓,在街道巡行,而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年轻人,会扛着附小鼓抓准时机冲入大部队当中!
而屋台巡行就安静许多,每到祀典,9台精美豪华的花车会缓缓穿梭在巷中,中断会有人偶和儿童歌舞伎的表演,典雅华丽,充分体现了飞驒木匠的高超技艺。

神乐台↓


太鼓↓


祭祀活动是居民们最期待的盛典,每年早早会开始准备。通过祀典,大家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悍。

【DAY 3】冰点下的森林:冬日限定哦

没想到!仅仅隔了半个月,在异国他乡又一次看到了同样的冰瀑(上一次是在北京黑龙潭,大家可回顾我之前发的嗡嗡),但名字浪漫了许多——冰点下的森林。不得不佩服岛国人的脑洞。

虽然是一模一样的人造景点,但它已经有47个年头了,这是高山秋神温泉旅馆的主人经过了辛勤的努力,才做出的冬日限定款美景。这里每年从9月份开始蓄水准备,到11月中旬开始结冰,1~3月会正式开放。


真的是一模一样的冰瀑哦↓


头次见到这番景象的潘潘激动得不得了,但我就平淡了很多,反而树林里的积雪更让我心动,脱了羽绒服跑到雪里玩耍,一点都感觉不到冷!


和帝都的冰瀑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多了点灯环节。一开始以为这是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游客们站成一排排,等待工作人员们把灯“刷”的点亮,然后鼓掌庆祝= =
实际上我想得太天真了,待到天刚刚暗下来,冰瀑周围的灯光就会开启,浅蓝色的冰瀑被照射成五彩缤纷的样子——这就是点灯仪式了。

——真的是夜晚中的童话世界~

正在五彩冰瀑中缓慢穿梭,突然天空又开始飘起雪花!在灯光的对映下雪花都变成了彩色的,天啦实在是惊喜!


这三张打算在今年圣诞时做成贺卡:


旁边立著几个丛林小木屋,灯光也已亮了起来,特别像童话故事中的场景。其中一座是个咖啡馆,透过橘色的灯光看得出它的温馨格调,虽然此刻里面只有一位店长大叔,但它仍在雪中等候着随时会光顾取暖的客人。

这边的秋神温泉旅馆非常有名,边赏雪边泡温泉的感觉一定美妙极了~!


TIP:
冰点下的森林是免费的,并且很贴心地设定了停车场。每年2月第二个星期六下午4点~9点,这里会举办冰雪节,有集贸市场、冰冻肥皂泡、烟花汇演等等冬日限定专案。
地址:高山市朝日町胡桃岛秋神温泉地内
时间:1月1日至3月31日(晚9:30前)

【DAY 4】白川乡:童话世界真的存在

DAY 4是最期待的一天了,早早为这天预约了白川乡。
曾经在刷微博时不经意翻到了白川乡的一组照片,被深深地吸引了——被深山包围的白色村落,一座座三角形的小屋坐落期间,闪著暖融融的光,这是童话世界吗!

强烈地种草,发誓一定要把它作为人生必去清单的TOP10,没想到在新年的第一场旅行就实现了。

到达村子大门口时,发现这里已经是完善的旅游区了,更准确说,白川乡应该是我国驴友们心中的网红景点了!一下车还没来得及环顾四周景色,就听到了熟悉亲切的普通话!哦漏,难道这里也被我国的旅行团占领了?





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进村了!看到了礼品店,就没忍住进来逛一逛,顺便剁手了味增调料和冰箱贴。


白川乡的游客数量是这几天遇到的最多的,好在大家都在有序游览,努力维护村子的原本的那份纯静。天空下著鹅毛大雪,厚实的雪片为眼前的景色蒙上了低保和的滤镜,整个村子的色调呈现出性冷淡风的墨绿、白、棕。


沿着小路往前走,两边都是围起来的积雪,没猜错的话,下面应该是水稻田,走在上面会很不安全。


之后三角形屋顶的茅草屋便陆陆续续增多了~没想到照片上那些小小的房屋,实际上还是挺庞大的。


因屋顶很像是两只手分别五指并拢,指尖相碰,从两个手掌间形成的三角形“扣出来”的,所以叫做“合掌造”。
它们的屋顶大都很陡,这样设计,既可以防止积雪压垮房屋,也可以更轻松地除雪(我们也亲眼看到了几次房屋上的积雪自动哗啦啦掉落的壮观景象,好像微型雪崩)。
但并没有百分百保持一致,可以理解为,合掌造时有的手掌开启得比较大,有些开启得比较小吧~


村民建造房屋时,完全不用钉子,但牢固得很,据说大家会定期更换屋顶,当一家村民开工时,全村人都会来热力相助,团结得很。(详情见下图,可以说画面感非常强了



地面上的井盖也雕刻着白川乡茅屋。


小屋门前的水池中依然还流淌著碧绿的河水,对映着房屋的倒影,这一幕太美了,仿佛在仙境。


从身后的小路上去就是观景台了,在上面可以俯瞰合掌村的全貌,网上那些美到窒息的全景机位都是在观景台拍摄的。无奈雪实在太大了,整个村子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很低,我们爬上去估计也是白费力了。


但身处其中,才能更真实的感受童话世界呀!

最后嘛,唯一遗憾就是没有赶上点灯仪式,只能看照片解解馋,遗憾留给下次,和马桶哥再来看点灯吧!

TIP:点灯时间一般会在7月份公布,可以在白川乡官网检视,建议公布后立即安排预约!
交通:比较方便的方式是从名古屋或东京搭乘新干线或特急,到高山或金泽换乘巴士票往返。
白川乡不大,但不论是拍照、还是逛店铺,都充满乐趣,值得呆上一天。

【深度】一些必体验的本土玩法

这次旅行,我们把往日那些拍照片的任务放到一边,用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亲自体验当地的手工、技艺以及刺激的冬日活动,收获了很多用照片拍不到的惊喜。

PS:如果你对这一块不感兴趣,可以直接跳到其他楼层,或者奔向攻略区~!(但岐阜的文化的确是丰富多彩错过会悔恨那种啊啊啊~~~)



★瓷器创作★

DAY 1,我们下飞机后直奔日本的“陶都”多治见市——这里盛产精美的瓷器“美浓烧”(不是烧烤)。
在多治见市文化工房,不仅可以在1层买到制作精良的瓷工艺品,还可以在3层亲手绘制一个独家瓷器。

橱窗中陈列著各种款式的瓷器↓


这些瓷碗里面盛着十来种颜料,看上去很稠,其实还挺稀的,用不同粗度的毛笔蘸取一些颜料,在自己选择的器具上随意发挥~


潘潘选了一个瓷杯来作画↓


我选了一个盘子,感觉比较好涂,以后还可以挂在墙上~


毕竟也是童年学美术出身,绘画还是有底子的,但是多年没碰过画笔了,技术直线下降,把微信头像当做临摹物件,最终的临摹作品相当粗制滥造。


收工!

打算把这个盘子当做惊喜送给马桶哥哈哈。

此外,这里会经常举办陶艺展,每个展品都会有详细的介绍,即使看不懂也可以陶冶一下艺术细菌。

TIP:多治见市交通方便,与名古屋只有30分钟车程,顺便来体验一把陶艺,也不错。



★制作荞麦面★

荞麦面是岐阜的特色+必吃美食,如果想亲手做出一锅劲道爽口的荞麦面,那么可以来这家:“道の駅きりら阪下”。
友情奉上预约连结://kirira-sakashita.jp/soba-experience/soba-reservation

换上围裙、洗净双手,就可以体验手打荞麦面了~


这是操作台,上面放的是和面的盆、案板等等↓

老奶奶手把手教我们和面、擀面、切面、煮面、过水等完整的步骤。看着她轻轻松松把一坨黏糊糊的面粉擀成了薄薄一张大饼,咔咔咔以熟练的刀工切出整齐统一的纤细面条,整个流程一气呵,叫我们跃跃欲试去实践。

看我有模有样地干活Ing,步骤依次是筛面粉、倒入水和面、擀面↓


然而我到和面这一步就栽了…请看我的双手…美不过三秒


可是我真的在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了哼!


到切面这一步时,胳膊崩得特别僵硬,最终面条在我的刀工下粗细不一,有一根和刀削面差不多粗。


请看左边第二根,刀削面真相了↓


老奶奶娴熟的煮面功夫,把面条妙手回春。

用水抄完的面条就出锅了~把葱花倒进特调的酱汁搅拌均匀,再夹几根面条轻蘸调料,吸溜吸溜吃进肚里,清爽Q弹解饱~真的很适合作为夏日的午餐。


★滑雪★

滑雪是来飞驒绝对不能错过的体验了,这边得天独厚的地形与气候,造就了众多有名的滑雪场。
说来不怕丢人,上一次滑雪还是11年前…所以考虑到技术有限,这次就玩玩雪中徒步了。

换上滑雪专用装束,让潘潘给我拍个照~!头一次穿冲锋衣,没想到保暖效果很强大,户外运动一定要穿戴正确的装备,这时候就不要想着臭美了。


脚上套著雪地徒步专用的“雪地行走鞋”,它的形状很像鸭脯,脚跟部位不是固定在板子上的,因此穿着它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专业教练会带着大家在森林中及膝的积雪中蹒跚挪移,看似简单,其实相当耗费体力。不过对于我这种天天跑的属性,徒步俩小时其实并没有很累。


森林中的景色非常养眼,但有些是美丽与危险并存的“陷阱”,夏天估计会是另一番郁郁葱葱的景象。


徒步两个小时结束后,教练会给大家一些能量补给:热巧、抹茶、小饼干等等~

周边也有卖小吃的~飞驒牛乳可丽饼、炸包等等~都很可爱。

这一次雪中徒步,真的让我有点对玩雪上瘾了,下次一定要突破自己,做一个会滑雪的合格北方人!

★白川乡手工体验★

白川乡中可体验的手工专案有很多,这次我们主要体验了“编织杯垫”,它被称为“ひで细工”。
我们的手工台就是这个榻榻米区域了,外面有卖很多现成的手工艺品。

“ひで细工”做法很简单,但也需要极致的细心。
我们要把这些沾溼的桧木条,一根一根交错编织,纵横先各用三条编织固定,每条间隙大约4毫米,直到纵横边各用10根木条编织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接下来把多余的边角料减掉,剩下一个边长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杯垫的雏形就出来了。
之后挑选贴在四周的装饰封条,这对于选择困难症来讲太不友好了,每款都特别好看!

用白胶把纸贴好、修剪,大功告成!~


这算是比较满意的两个作品,来个高清无码产品图↓


TIP:白川乡的手工活动需要预约,可以到官网查询,编织杯垫价格为500日元。

★制作“天妇罗”★

DAY 5返回名古屋前,特意经过“郡上八幡城”,制作天妇罗。
当然,我们不是围着围裙在油锅前炸,而是用蜡DIY逼真度100分的天妇罗模型。
我们在日本餐厅门口看到那些以假乱真的拉面模型、寿司模型,都是从郡上八幡城诞生的,因此这里也有很多简单好玩停不下来的DIY模型店。

郡上八幡城车站十分可爱!


从狭窄的门口进去,就到手工店了~店里展示著各种各样的模型,简直把我的眼珠子都看直了,完全无法分辨这些模型是真的,还是假的?


各种色泽鲜艳的寿司、甜品、天妇罗…还有卡哇伊的食物冰箱贴。


新鲜肥美的海鲜,逼真得想从柜子中取出来,洗洗切切拿去炒菜。

我们这次体验的是天妇罗套餐:一支天妇罗搭配一棵蔬菜。DIY开始之前,慈祥的指导员首先耐心地一步步为我们演示过程,把“蔬菜”在温水中用“裹面”包住的那一刻,感觉美食要炸出锅了,叫人食欲大涨。卷心菜在指导员的双手不断拉抻、包裹下,终于从一张绿色的饼变成了以假乱真的模样。

我们的操作台↓


从这些“蔬菜”中选一款来制作↓


终于轮到我大显身手的时刻了!模仿著指导员的步骤慢慢制作,看上去很简单的两三步,真正上手才发现还是有点难度…

费力地把天妇罗套餐做“熟”了,天妇罗虾感觉面裹得太厚了,卷心菜竟然是发育不良的好小一枚,成品码放到包装盒的那一刻,被自己的手残笑到肚子疼。后面的大叔也在笑话我



大功告成~!


旅行的价值,不仅仅是开阔眼界,更是通过每一段旅途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使得自己的灵魂越来越丰满、有趣。

【攻略篇】请拿起小本本记好!


这次不想说太多关于签证、费用balabala的攻略了,毕竟日本的攻略大家可以直接在马蜂窝搜寻,比我总结得要全面和专业得多~

这次详细总结一下,我在岐阜旅行的几天,亲身经历的一些在网上不太能查得到的攻略吧,希望给你们带来有用的帮助。

1.必吃的美食

岐阜的好吃的太多了,必须要详细拿出来介绍。这边地处内陆,所以海鲜是基本吃不到的,但对于食肉爱好者来讲(比如我),简直就是天堂~!!除了必吃的飞驒牛外,还有很多很多特色的美食。

★飞驒牛★

飞驒牛是与神户牛、松板牛齐名的牛肉。来飞驒必吃!这次来岐阜吃到了两次,现在还怀念入口滑溜溜的感觉。
这次探店“飞驒琢磨”相当成功,很受当地人青睐。

我选了朴叶味增飞驒牛,粉红色的雪花肉铺在朴叶上与味增酱咕噜咕噜一起煮,不需太久就可以吃了。软绵绵的口感配上浓郁的味增,真的太满足了~


★朴叶味增料理 ★
朴叶味增是岐阜这边特有的本土料理,把高山野菜、菌类、牛肉、味增,一同铺在朴叶上用炭火烤制的美食,之前在飞驒琢磨吃的就是朴叶味增料理了。

★五平饼★
《你的名字》中,泷和前辈在系守镇吃得津津有味的那个饼就是五平饼了~它是日本中部的乡土料理,江户时代被作为向神明祭祀的食物。
做法就是将粳米饭粒压扁穿在签子上,刷上芝麻、酱油、砂糖后,用地火烘烤至外焦里软,吃起来甜中带咸,很独特的味道。


饼店外贴著《你的名字》海报,坐在屋簷下的椅子上吃,可以完美原景重现。

★ 高山拉面 ★
日本是拉面国,但每个地区的拉面都有所不同。高山拉面是酱油拉面,所以吃起来没有那么厚重的口感,面条也更入味,但汤底的确非常咸!!作为高山的特色美食,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很有必要一试的。

面条形状是弯弯曲曲的细面,据说这种弯曲的面条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夹起一大坨,吸溜吸溜吃下肚子,哎呀!满足!

★飞驒旨豚炸猪排★
DAY 1的第一顿正餐,位于惠那的【素材藏福吉】。
这家店不是吃飞騨牛的,而是以飞驒豚为食材的炸猪排饭和奥美浓古地烤鸡为特色。


炸猪排并不是平时吃到那种裹面粉炸得金黄的样子,而更像是火烤的,可以沾著酱汁吃,肉质非常紧实,鲜美多汁,和巴厘岛吃到的猪排口感要好很多~并且搭配了丰富的蔬菜,玉米超甜,十分去腻。


套餐好大一份,包含了日本特色沙拉、蛋羹、咸菜、味增汤、米饭。


这边的餐厅大多是榻榻米式的,为了防止腿麻,可以屁股下面偷偷放个迷你小板凳~(实际上还是很麻啊!)


★栗子料理★
栗子料理在日本很有名,我们这次专门寻找了一家吃栗子的店“満天星一休 苗木店”。
餐厅的环境很古朴典雅,一层售卖一些栗子和果子。二层就是正经的用餐区,同样是榻榻米式的环境。


终于吃到了甜甜的栗子饭,不用搭配其他菜品,直接吃就很下饭了。
配菜的胡萝卜很好吃,没有那种奇怪的味道,总体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清淡健康的一餐。


★白川乡豆腐★
豆腐是白川乡的特产,石豆腐和木棉豆腐都值得尝试。偏爱重口的我,这次尝试了“油炸石豆腐”套餐,
虽是炸物,但并不油腻,撒上厚厚的木鱼花,很健康的一道料理。


套餐搭配了五平饼、荞麦面,味增汤、米饭,这顿饭对于我来说太清淡了,最后把小咸菜和酱油汁都倒进米饭里疯狂搅拌。


★回转寿司★
回国前在名古屋永旺吃到的有名的连锁店。日本的回转寿司点餐很有趣,在餐桌配套的萤幕上点餐,等到叮叮当的音乐响起,说明餐送到了~不知不觉就堆满了一大桌。

寿司并没太多亮点,但拉面太好吃了!据说因为汤头是用鱼肉煮的,吃起来和豚骨拉面一样浓稠。
(忘了拍拉面!)

★传统会席料理★
在酒店的最后一晚,我们奢侈了一把,体验了日本江户时代的传统会席料理。
“会席”就是不能当场点菜,要按餐馆的固定菜谱来吃,算是非常高阶的一种料理。
还没用餐,就已经感受到了仪式感:
两排整齐码放的独立餐桌,中间隔着空档用来上菜走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换上浴衣会更有氛围~


之后,穿着精美和服的服务员老奶奶便依次上菜~顺序非常考究,会按照 前菜、 吸物、刺身、烧物、煮物、拌菜、炸物、米饭、酱汤、香物、和果子的顺序陆续上菜。

满满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当然不仅仅是图上这些)


终于等到了米饭,但飞騨牛与煮菜都已经吃光了,看来菜一定要慢慢吃才行,狼吞虎咽的后果就是只能干吃白米饭了。
会席料理的确是很值得体验的,推荐一定要试一试!

★小吃★
飞驒炸肉包:

飞驒牛乳冰淇淋:


煎饼与飞驒牛肉串↓


胃口有限,这次很多很多很多美食都没吃到,感觉还是挺遗憾的。
作为纯正肉食主义者,岐阜的美食比关西关东的美食更精准匹配我的胃吧~在这里真的可以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2.住宿

日本的住宿你们懂的,普通一点的就是面积狭小的单身公寓,中高等的就是面积比较大的高阶酒店,有特色的就是传统榻榻米或者温泉酒店。
其他的不多介绍了,在马蜂窝、booking都能订到各种价位的。
但这次入住的“水明馆”非常值得推荐!相信很多来这边旅行的蜂蜂都会直接选这里(它长期占领日本百强酒店前十的位置)
在这里可以直接享受日本三大温泉之一的“下吕温泉”,一定要来住~!!
(忘记拍外观了,下图取自官网)

刚进大堂就感受到了VIP般的待遇,服务员均穿着和服装扮,画著精致的妆容,笑容可掬为我们主动提行李。环顾酒店环境,现代化与古典融合得恰到好处,一层还有酒吧、游戏厅、礼品店、自助餐厅等等,户外是个露天泳池。


礼品店售卖这边特色的飞驒番茄汁,很健康、美味~

此外,还设有能剧舞台和茶室,在这里感受到日本的传统文化。

我们入住的是和式榻榻米、此外还有洋式客房。
酒店的优质服务在之前就体会到了,订房时,因房型问题出了点小插曲,最后还是为我们预订了满意的榻榻米。

很久没在酒店用过这么古朴的钥匙了,我们入住的日式经典的和屋,你们来感受下——


浴室也有独立的泡汤区域。

洗漱用品也都为我们准备好了~都是比较高档的品牌。

客厅旁还有个可观景的茶室。

窗外的景色就是酱紫↓


收拾踏实,就可以换上衣柜中早准备好的浴衣去泡汤。
水明馆有三种浴场,展望大浴场、露天温泉、桧木打造的酒店中最大的浴场。
日本的温泉是不能穿衣不能拍照的,泡汤的画面留给你们自由想象的空间,环境的介绍有兴趣可以网上搜一搜。

下吕温泉酒店还有很多,是贵却值得的体验。

3.冬天穿什么

首先,这边的冬天没有北海道冷。
其次,对于“冷”的理解,南北方的童鞋的感受是明显不同的~
比如,在岐阜的这几天,我会认为比北京暖很多,甚至在雪地里完全不用戴手套,穿着毛衣跑几圈都能忍受。但潘潘作为南方人,这几天实在冻得不行了。
大体上,这边的温度在-10℃与5℃之间,高山、白川乡会更冷一些。





穿什么:

这次外出的标配是:(内衣)+贴身秋衣+保暖衣+厚毛衣+羽绒服。
鞋子一定要准备防滑防水的,推荐踢不烂这种,完全不担心雪会渗入鞋里,雪地靴真的很容易灌雪。踢不烂保暖效果稍微差一点,所以每天Jio上基本套两双袜子,


肉色打底裤是相当有料的,一条足以过冬↓

暖宝宝,特别是暖脚贴真的必备,贴上几片,相当于多穿了件保暖衣。(可以贴在手机背后,提高续航时长不止一星半点)。

PS:日本有些暖宝宝是不能贴在衣服上的,因为怕把衣服粘变形,也有些和我们在国内买到的一样,所以也比较推荐在便利店直接买。

4.通讯

相比较WIFI蛋,我更推荐WIFI卡。WIFI蛋一方面是需要随时充电,还需要随身携带,但是WIFI卡就方便得多,下飞机前启用就可以了。
一般可以选择几种不同天数的套餐,从启用那一刻开始计时,每天有1G 4G流量,流量用光可以在公主号续订。
(以下不是广告哈哈哈


只是当时忘了拍图片了,从网上扒了一张)

5.交通讯息/线路

乘坐阿提哈德航空从北京直飞名古屋,价效比相当高:价格低廉,机型宽敞,航班时间也非常合适,两个多小时就到达了。

阿提哈德的机身给你们看一下↓充满异域风情~

除了飞机上的餐食有些吃不惯,以及厕所比较脏外,其他都不错。

名古屋作为日本中心的大交通枢纽,从这里转战岐阜的各个地方都非常方便。
用一张简单易懂的地图来解释↓




岐阜官网中有详细的交通方式介绍//gifu-pr.com/guide/index.html

名古屋中部机场官网,有到达岐阜的详细班次及价格:
//www.meitetsu.co.jp/chs/timetable/centrair.asp


飞浓巴士官网,提供不同大巴线路及预订:
//www.nouhibus.co.jp/



我们本次游览线路图:
画得有点糙,大体线路呈一个环形。




推荐使用龙升道周游券,有三日、五日不同的线路套餐预约网站//www.meitetsu.co.jp/chs/ticket-info/shoryudo.html



推荐APP:天巡APP&GOOGLE地图
检视机票我们一直用天巡APP,类似机票搜寻引擎,可以把最低价格的机票搜寻出来。
路线推荐用GOOGLE地图,上边会把特别详细的站数、换乘方式、步行路线、时长都汇出来。

6.一些值得参考的官网

岐阜一带算是日本偏冷门的旅游目的地,国内的网站其实查不到太多资讯。比较推荐翻墙上外网查询攻略。每个地方的官网都有很详细的地图和景点介绍,甚至很多都可以直接预订专案,虽然麻烦一点,但的确很有帮助。

为各位蜂蜂列出了一些官网:

岐阜官网://gifu-pr.com/hb/index.html
飞驒高山官网://www.hidatakayama.or.jp/
白川乡官网://shirakawa-go.gr.jp/en/
大正村官网://nihon-taishomura.or.jp/course
周游券://www.mwt.co.jp/shoryudo/index_cn.php?a=1&_ga=2.153965688.1372165050.1549445534-1641673243.1549445534








攻略差不多列总了以上这些,如果有遗漏我会陆续补充。

这篇算是我的吐血之作了,希望游记和攻略都可以帮助到你们~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