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1月29
一场迟到五年的日本之行。
厦门-大阪-神户-京都-东京-香港-厦门

大阪城天守阁是日本战国时代最大的城池,与丰臣秀吉息息相关。天守阁在两条护城河的护卫之下,静静矗立在大阪城。冬日蓝天,蔓蔓枝桠,琉璃青瓦,镀金角兽,黄金茶室,奢华而凝重。它在冬日的风中,带着战国时代的肃杀,如一位白发将军显耀着年轻时的战功赫赫,讲述著杜鹃的故事。

神户港 日本近代化的开端
西方的人提起日本的民族性格,多多少少总是会提到一个词xenophobia(排外),而神户却不然。各式各样的欧洲公馆、日本最大的清真寺、美利坚公园…无不彰显著这座日本港口城市的开放与包容。我始终相信,地缘因素对民族性格与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大陆与中庸稳重、爱琴海与开拓精神、西亚沙漠与亚伯拉罕宗教…若再邈远些,大山大河,大江大海,地标沟壑千千,自然人类文明也千千万万。

日本古典美学的象征:金阁寺
三岛由纪夫在小说《金阁寺》中写道,主人公将供奉著佛陀舍利的金阁寺视为精神和美学上的最高信仰,爱慕而不可得之,遂付之一炬,留下记忆中的无上金光。这便是日本美学中美的破灭。
“你说人世间最美的是金阁,这是真实的”
它伫立在庭院山水之中
卓然而又寂静

于清水寺鸟瞰京都
供奉观世音与不动明王
红漆上西藏密教彩绘与白象

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画展外的东京夜景
万家灯火是两百年后的江户浮世气象

在这十来天的日本之旅,我看到了日本从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到繁荣热烈的平安时代江户时代的万千气象。在一座座神社与庙宇中,我看到远古的文化从千里之外的古波斯古印度,乘着阵阵驼铃途径中国朝鲜再漂洋过海抵达扶桑,在座座岛屿之中落地生根本土化,带着岛国的气息世代相传。这是身为大世界主义者的我为之动容的,这也是被斥为阳春白雪的人文学科的研究价值所在。

我想这场旅行最大的收获,便是再次坚定的所谓人文的意义。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