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日本出行是最没有准备的一次,飞机上我才开启京都和日本中部介绍的游记,一本相关的书也没看,就这样吭哧吭哧来了,仗着俩贴心热情的“土著”一路带路,充实度过了假期。 俩个既当司机又当导游又兼厨师还有监护人、铲雪官等等等等……辛苦啦!



刚下飞机,磨蹭出关的我俩,又看到行李已被工作人员放到一边整整齐齐,和上次冲绳一模一样,传送带上已经在运送下一个航班的行李。

从关西机场到京都可以买JR的Haruka快车票,半小时一趟,行驶1小时多就到了,卖票有中文服务,我们在一个台湾口音的小姐姐视窗买的。路上和土著们保持了联络,马上要见面了,猴开心!窗外的房子飞驰而过,朝向各异,不像国内真的很崇尚坐北朝南,可能是地皮紧张吧。
偶尔超过旁边一辆慢车,对面的车厢像公交车一样有很多拉环,不少人站着,穿上班制服,应该都是住在京都的外地上班族,日本交通比较便利,异地上班挺常见的。

终于到达人来人往的京都站! 太兴奋导致没拍任何照片


外面能看到标志性的电视塔,似乎每个城市都有,远远看见深蓝色小r在和我们挥手,一下有家的感觉了


聊天等了一会,小c也到了,他是坐普通电车下班,也许就在我们超过的某个列车上~
因为出站口吃饭处都人多,土著带着我们到了电视塔下一个类似大食代的美食广场,比较少人知道。东西都挺精致的,有墨西哥脆饼、炸鸡、烤串、炒饭、荞麦面等。牛舌虽然是冷的但也不硬,炸鸡超级好吃

第二天早上,我们加入了新成员wy,他从东京坐车过来,凌晨5点多到,小c早起去接他,年轻人精力就是好


想当年我也敢坐个过夜的绿皮火车硬座去河南玩,现在只希望每天能睡到自然醒。

一路朝中部开过去,有点远,我们必须在途中解决午餐,猫头鹰上找了一家鳗鱼饭,确实很好吃~ 肉烤的细腻油亮,和脆脆的鱼皮融为一体,油分加强了鱼肉的嫩滑,小r说其实好吃的鳗鱼饭挺多家的,味道都差不多,可能刚好这家点评的游客多一些。

小c掌舵,车开得很稳,一点都不晕车,路上很多黄色小标示,还有可爱的二维人形牌,霓虹国的可爱风真是深入骨髓。
走着走着,路边的淡绿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浓墨重彩的深绿树冠、连绵山脉和越来越厚的积雪,告诉我们室外气温已经越来越冷,我们的目的地—-飞弹温泉之一—-平汤温泉越来越近了。

这家温泉酒店是小ru小c之前在日本的推荐点评网上看到订下的,但几乎被中国顾客承包了,酒店服务很好,有免费咖啡牛奶、拉面,装饰古朴有格调。我们订了带独立温泉的小套房,隔壁是日本客人。

进房间的一刻,我们几个(包括见过各种市面的俩土著)不约而同发出豪迈的吼叫:哇~ 房间有宽大的单人床,明亮客厅外就是雪景和温泉木池子,可以享受在雪中私密的泡澡,老式的人字形全木屋顶使层高非常奢侈,能想象在这里度过一天的闲适惬意。

稍作休息,我们换上自选的泡澡服,像拉面师傅穿的和式大褂,几个男生到公共大池泡去了,我和小r磨磨蹭蹭到阳台伸脚探了下温泉水,好烫……


旁边指示牌写温泉水约41度,可是在室外零下的温度下,怎么感觉水温有60度。一开始只敢伸下两只脚,慢慢到大腿,然后可以坐在池边了,但再往下泡又烫的受不了。呆了快半小时,身上都冒汗了,我们擦擦回了房间,房间室温下身上全热乎乎的。

从房间出来,穿过一条室外木质走廊,可达主厅,建筑角角落落都和室外环境完美结合,仿佛雪景触手可及,有一种天然古朴的漂亮。

公共大池在主厅旁边,是男女分开的,这点特别满意,日本很多温泉都是男女共浴,我们还没这么open。公共池的水温大概30度,非常合适,不会太烫也不会感觉到冷,可以长久安心地泡下去或者游泳。小r说这边温泉都是山上引的纯温泉,矿物质丰富,不像国内有些会用自来水加热做假温泉。

温泉泡完暖呼呼,回房间整理了下,马上是预约的8:00烤肉大餐啦~ 我们订的是房间住宿+温泉+晚餐+早餐的豪华套餐,人均才18000日元,非常划算,感受过房间私人温泉和精致丰盛的晚餐早餐后,感觉更划算了

晚餐服务非常正式,刚入坐时摆着两盒精美的海鲜凉菜,我不太吃生的,但这次还好,鱼肉都很细腻没有腥味,就是海葡萄还是有点奇怪。服务员定期会开门来看,我们吃差不多了,依次上烤肉、饭团、蒸蛋和各种小菜,每次都是上个流程吃完他才来收起旧盘子,上新菜,像法餐一样秩序井然。

烤肉每人一份,特别饱,有名的飞弹牛肉,据说对美食家而言,比神户牛肉更正宗。其实我吃完才知道,经无所不知的小c介绍,因为牛肉不是做干做熟的,水分很多,怎么烤都不会硬,Q弹Q弹,入口口感比上次冲绳吃的牛肉大餐还细腻。回去一查,飞弹地区80%被森林草丛覆蓋,盛产肥牛,难怪啦。

烤肉里的小菜也很优秀,年糕烤完鼓起来像个小馒头,第一次知道厚香菇烤了这么好吃,蟹肉泥拿来拌饭也很惊艳,反正这一餐,想起来都想再吃一次。

悠悠哉哉地从8点吃到10点,总算将set一个个解决了,大厅开始供应免费拉面,但已经完全吃不进任何东西。
回房间,趁著还精神,四个人游戏打起来,无所不能的小c带了switch,一起玩卡丁车和party game太爽了,可是卡丁车我一直不会漂移,到处撞,争取不垫底不容易;有一个划船漂流闯关的游戏,简单但是很考验配合,玩得笑得肚子都疼了。

第二天一觉起来,直接披上衣服到餐厅吃饭,我们约的7点半。餐厅有一整面窗对着室外山野,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安详滴气氛。

早餐的整个set已经摆在桌面了,c说日本早餐套餐总是一大堆碟子和种类,貌似很多,但,吃不饱


于是我专门吃了两碗饭,小树叶上烤的味增很香,拌饭刚好。

早餐后出发上路,酒店前已经积起厚厚的白雪,漫天雪花还在飘落,良好的拍照氛围,赶紧补几张人物特写



路上和昨天景象截然不同,本来看到一点雪就惊艳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路的雪景,层层叠叠的山峰顶着一层层雪杉,像一圈圈黑色绒毛,上面再覆蓋一层层白雪,好看!

高山地区虽然经常下雪但气温不会特别低,大多为0度左右,因此很多树不会叶子落光,覆蓋着墨绿叶子的雪杉和松柏是常见的品种,形成了雪、山、树交相辉映的美景。

平汤温泉附近有个平汤滑雪场,人气蛮旺,如果时间充裕能用半天一天滑雪倒是很不错的。其他几只被气温打败,懒得下车,我和老d下去晃了一圈,滑雪的很多都是自己戴装置来的,应该也有租借的地方,但相对比较原始,好像没那种有名的滑雪场设施完善。

继续往回开,因为下雪结冰,不少路封住了,还好没挡住我们去看瀑布,即飞弹三大名瀑之一–平汤大瀑布。去之前没啥期望,走近看还是蛮壮观的,部分水花结冰了越积越厚,部分水流还能带着黄泥留下,感觉是富含矿物质的山泉。

美景前怎能不合影一下


原谅我早上太匆忙懒得化妆。

小c照的明显比自拍图质量好。

接下来大家决定出发到高山市老城区看看,顺便午饭一个。

高山老城区有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小巷纵深,有点像丽江,之后才了解到,高山也叫“飞弹小京都”,古城区以木建筑为主,木雕工艺日本之冠,京都奈良的很多古寺木雕都出自飞弹工匠之手,它也和丽江互为友好城市,但商业气息不算很重

wy的杰作,一家木作和精品店一角

路上小吃,随便买一包脆饼,都蛮好吃的,开袋很久也不会受潮软掉。
在一家小面馆随便解决了午饭,可能因为苗条不够了,老板不让我们点大碗面,每人吃了小碗,看起来小,吃完挺饱的。

面面吃完,马不停蹄地赶到下一个重要目的地:白川乡。我们可不想过去已经太阳下山了。到达停好车刚好快3点半,等了大巴把本批游客送到一个桥头,人山人海的游客,好多台湾口音,还有香港人,日本人。几乎没有大陆口音,这里似乎很受台湾旅游团欢迎。

桥叫“相逢桥”,是去白川乡的必经之路,站在桥上看对面山川和村庄,非常美丽,除了人多。

过桥后就是一幢幢可爱的合掌村建筑,像俩手掌和在一起行程三角形屋顶,面上覆蓋厚厚的茅草,加强保暖。因为良好保持了原始的古代农村聚落风貌,被UNESCO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啥也不说了,合照先来一波

因为长期积雪,化了又下,屋顶边缘凝著很多倒锥形冰柱,挂不住的就掉落下来,尖尖的有点危险,蛮结实的。

在一个开放的民居里爬到二楼往下俯视,一个个合掌造点缀在雪地里,晚上点灯亮起来一定很好看。

白川乡好好逛了一圈,刚好碰最后一班接驳车把我们送回停车场,之后对着定的Airbnb所在地:南砺市一路开去。
开着开着,发现路边房屋越来越少,越来越荒凉,真的深入没外人到访、别人生活的大农村里了。
到民宿门口慢慢开一阵找找,发现了房子。房东已经在等我们,还以为她是中国人,前几句中文特别标准。多说几句才发现是日本人,问我们从哪里来后,她很开心地说她以前住在上海,离杭州蛮近。看来比较懂的嘛~

觅食之路不太顺利,查好的地方已经约满了,日本吃饭很多餐馆要提前约,临时去经常没位置。大家在主干道边休息站找了个吃的,量特别大,圆饺子很好吃。
南砺和砺波都有个共同点:路中间有小孔会喷一排水,也是从未见过的奇观,估计因为常年下雪怕路面积雪结冰。过马路时得注意别淋溼脚哦



晚饭后到房间里才八点多,山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但玩一天特别困,我们也就早早睡下。

第二天大早,小c已经泡好香香的咖啡,大家陆续来楼下就餐,光线明亮的早晨,我们才注意到客厅角角落落很有设计感,随手拿起旁边一本杂志,发现这件小房子还上过杂志,房东作为设计师,拿过设计奖,仔细一看好几本杂志都被房东做了标记,里面都有记录。难怪昨天房东说这里还蛮有名的,我们完全没反应,几个土人

客厅落地窗向外看,一夜飘雪,厚厚的积累起来,现在暂时天晴,满树银花特别有圣诞的感觉。

我们的车车也不能幸免,几乎被雪埋下去了,几个铲雪官花了好一阵才清理干净。

雪后天晴的小镇太有感觉了!南方孩子从没见过这么干净的白雪覆蓋的晴朗世界,以往只体验过溼哒哒的雪,冷得不敢多停留。而且这雪景融合了日本乡村房屋的精致干净,特别精美,像玻璃瓶里的小景观。

在一片被我们玩到踩秃了的地上,合影一个

打个雪仗,是想要的感觉了

一路上沿着雪后晴朗的公路往外开,一幕幕美得难以言喻的山村雪景从眼前而过,照片也难以记录,这样原始又精美的景象别处也难再看到了吧。日本中部雪乡的景色,真的不会让人失望。

继续往下就开到了海边!岐埠市的海边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驱车海滩。海浪声声而来,并不是很冷,天上又开始飘雪了,所以不算很晴朗,但第一次体验飘雪的海边,也别有味道。

又长又直的海岸线,人迹稀少,我们把码数开到最大,沿着浪花开了几趟,伴随着尖叫,不要太爽


其中一度车子失控,在浪上飘起来了,还好马上落地稳回了方向盘,此处表扬处乱不惊的驾驶员小c和蠢蠢欲动也要开一把的老d

好好的合影,被朋友说像汽车广告,好吧,结合上下图,是有这种feel

海滩出来大家都饿的不行,赶紧出发到金泽市中心找吃的,那就去海鲜市场逛逛吧

点评上每家评分都很高的金泽海鲜市场,果然家家都排起长队人满为患,我们绕了一圈果断决定去对面商业楼里解决午餐。

找了一家荞麦面天妇罗,味道还不错,日本的天妇罗不会炸得特别油腻,是清淡的脆脆的口感,蘸上盐粒或酱油就挺好吃啦,看着不多的量,吃完都是蛮饱的。
看过一个天妇罗大师的纪录片,在他眼里油不仅仅是一种可加热的东西,它是种能量,如何和食物完美相融这件事,他做了50年。大师这样看待他的食材:一条鱼,要经历多少物竞天择才能完好长大,一个渔民要多少年的经验才能完好把它打捞上来,并通过物流公司以最快速度送到饭店,精心处理才能下油锅,所以他一定要细心炸,才对得起这条鱼和这么多人的劳动。

午饭后已经2点半,走到附近的金泽市老城看看,和高山老城比较相似,一条条道路从山脚下的平坦地势蔓延开去,小r说这边的房子和京都还是不太一样,房屋外立面有更多一格一格和竖条状设计,木工技术更精湛细致。

碰到了网红金箔冰淇淋,店里人潮涌动,既来之那就来一个吧。外形很能打,味道不是太甜,淡淡的纯奶味,金箔会粘在嘴边亮晶晶的,感觉薄脆的甜筒外壳更好吃

经老d推荐,我们又开到金泽市现代美术馆看一个下沉游泳馆,天气原因阳光不够强烈,没有网上看到的明亮清透感,小c博士解说道:金属爬杆在和水的交接口处有一中断处,那里就是上下两层分隔区,上层有水,下层无水空间人可以走入,从表面看来下面的人似乎也泡在水里

最后上了小红车,3个小时的车程回到京都,驾驶员棒棒的!已经预约好一家本地人会去的人气超旺关东煮,还好早点约了,直接去肯定要等位置。



我们到达时已经8点半,今天周日店家会提早打烊,因此没准备太多菜料,不过还好吃到了炖萝卜、豆腐等很好吃的菜料,每样都很入味,没过多久这些菜也没有了。
店里装修很普通,铁皮桌子,墙上也没装饰,如同学校后门的早餐店,但确实货真价实味道好,几个穿工服的老伯伯瞅著选单点了半天,我想说,别挑了,快点菜吧,啥都没了

晚上到京都,腼腆礼貌的wy同学要直接坐隔夜车回东京了,好快呀,三天旅程,读书的时光就是好,随时可以请个短假,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对刚上研一的wy同学,能感到他对将来的期望和迷茫,这也是生活好玩的一面不是么?有选择有放弃,才会往前走

早晨一起来,车里只剩我们四个人,稍微冷清了些,wy已经到宿舍了。我们沿着鸭川开出去,小r和小c在讲他们错过飞机被迫大早在鸭川拍照的好玩事情,空气里不像山间弥漫凛冽的冷风,雪已经停了,感觉真好。

鸭川边两排漂亮的老房子,好喜欢!这带房屋虽然保持了红格子门和二楼小格子窗的古典风格,但实际仅有100多年历史,在明治维新前的禁门之变(1864年)中大火洗劫了这片街区,眼前的漂亮建筑都是之后重建的。
可是据说房子老了保暖不好,京都年轻人都喜欢买新房。

停好车后走过一段很美的园林小路,到Blue Bottle咖啡店点了些早餐,喝好咖啡饱饱地出发啦!

我和小r小c直接去四条逛起来了,都是独立精品店,人头攒动,不像国内是整栋楼的CBD。买了衣服和喜欢的包包和卡夹,卡夹是纯猪皮色,小c说时间久了会随每个人使用情况不同染上不同颜色,小小一个皮制品携带着一个人生活的过往年月,蛮有意思~

老d不同于我们,直接冒着细雨去了庭院深深的南禅寺。曾经只有“最优秀的禅僧”能作为南禅寺住持,之后朝野变动几近荒废,后因和德川幕关系紧密而被重修。很多寺庙是否得以储存和当权者往往密切相关,也是历史的选择。

“禅宗样”的室内外设计,禅宗那种源自两宋清雅的意趣和日本传统的“幽玄、宅寂”一拍即合,形成日式建筑“古朴”的风格

明治时期建造的水路阁,在日本土木建筑史上是重要一笔

可以从地势较高的三门楼处,俯瞰整个京都,果然王家之气。

最后一天,我和老d计划逛一下稻荷然后直接去奈良,小r小c要在京都办事,贴心地将我俩放在稻荷,今天我们俩只能相依为命啦。

稻荷是敬拜农业商业丰收的大社,入口处有丰臣秀吉送的大鸟居,和想象的一样各国游客众多,古今各大企业送的鸟居也数不胜数,形成“千本鸟居”,通往稻荷山山顶。半山的礼堂里有不少衣冠整齐的老者在做仪式,礼者在每人参拜后,会将一束枝叶放其手中,应该是早预约好的,规格很高的样子。

稻荷山山顶

出门处就有JR线稻荷站,直接买票可到奈良,老d一直怕上错车,很紧张地看着窗外,其实就一条轨道一个方向,怎么会错呢?我很悠哉地欣赏著车窗外的乡间景色,精致干净的农村小房子,好看极了。

刚下奈良站,出站几步就是通往奈良公园的商业街,每家店都很好看,可是我们下午还要去法隆寺,不能多停留,直接往奈良公园方向走去。

买了一包饼干后,听小c小r意见,先捂好,别让外面那圈流氓鹿看到,直接往里走,里面的小鹿又乖又有礼貌。大概走到公园中间。看到一个很萌很小的鹿,好可爱,抽出饼干喂了一片,感觉到屁股有东西在顶,一头大一点的鹿也嗷嗷待哺的样子,好吧,多喂你几片。
出来上了JR线,坐几站到比较偏远的法隆寺,为了赶时间,下车后我们打车过去了,司机人很好,很有耐心。

法隆寺是日本最早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6,7世纪,不同于日式寺庙的“宅寂美”,当时受唐朝建筑的影响,法隆寺无论是开阔的格局、屋顶的飞簷、室内壁画都体现了隋唐特点,开阔而大气。
门洞中可看到下一个建筑的全轮廓,洞中窥洞,有纵深的视觉效果。

法隆寺是在奈良时代之前飞鸟时代的建筑,比京都的建筑都更为年代久远。飞鸟时代是日本历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刚结束漫长的上古时期,将众多原始部落统一,第一次按照中国传来的典章制度建立国都,是古典文明的前夜。
此时,担任摄政皇太子的圣德太子,扶持代表外来先进位制度科技的苏我氏,推进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了日本往后上千年的格局,称“大化革新”。
这时期,日本多次遣使入隋,完成第一次中日间的正式交流,也不再用“倭”蔑称自己,有了日出处–“日本”这个体面的名字。

法隆寺作为现存日本最早的寺庙,是圣德太子主持建造的,在日本佛教界地位尊崇,也是全世界储存下来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相比中国储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建于782年)要早整整一百年。
在隋唐建筑技术尚未大发展前,中式建筑没有定型时期的建筑样式,在我国以外的日本就这样阴差阳错地保留了下来,它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式建筑留存至今的唯一产物。

寺庙人迹稀少,但我们走入时还是会时时被工作人员提醒何处不能拍照,保护等级很森严。金堂内精美华丽的壁画,和敦煌风格如出一辙,人物圆润带着弯弯的细眉,衣饰也随时能令人联想到敦煌飞天,和日本后期的浮世绘人物画像风格截然不同,可惜都不让摄影。
五重塔、梦殿等仅可作外部礼拜,不可登临,保持了印度佛塔早期的不可登临设计。

无论五重塔或金堂,出簷都很深远,像几个巨大飞翼覆蓋比自己小的多的建筑主体,体现了当时为满足审美需要牺牲功能和结构承重的趋势,这是早期夯土建筑特色的遗存。

除了金堂、五重塔等飞鸟时代建造物,在东院迦蓝中还有幢造型奇特的八角形建筑,是奈良时代建筑–梦殿,以纪念圣德太子的功绩。殿中有太子的菩萨等身像,密藏于殿内,明治时期才被发现。

我因老d把奈良行程安排太累颇有微词


,但去法隆寺一途确实是远超期待,结结实实地值回1500日元票价。
很庆幸它几乎作为我们关西的最后一站–否则其他景点的任一建筑也不会在历史悠久方面给我们任何震撼了

心满意足地看完古蹟,到一家街角的饭馆吃上寿喜锅,肉好实在,量太大了,乌冬就已经够吃,菜也丰盛


下次知道了不加饭了。

最后一晚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东大寺和春日大社看点灯,哎虽然很累很累了


,可是点灯还是很有兴趣的,怎么办?走起呗!
东大寺门前每20分钟有一出音乐灯光秀,古典音乐响起,灯光开始变换,蛮有意境,但看多了国内灯光秀的我们只能表示失望。

灯光琉璃秀的门票500日元每人,我们用掉了仅有的1000元现金,希望能顺利回到京都家里,因为日本很多情况都cash only。



琉璃秀还是比较好看的,星星点点很浪漫,不然这趟点灯也太坑了,不如下午结束法隆寺直接回京都

早春的梨花(还是什么)已经争相开放啦

有木有童话的氛围

晚上到京都站打车回来,本以为可以和奈良的出租车一样刷卡,但快到时老师傅说只能现金,估计年纪大了他不方便,刷卡机也没有,我们只能电话问小c下楼借money,老师傅态度很好,给我们送到了家门口,还等了一会。

晚上坐在桌前,贴心的小r小c带回了两份蛋糕,一起吃吃当夜宵,还准备了些肉包子牛奶怕我们没早餐,温馨~想起前几天大家一起出发的一路欢笑还历历在目,马上又要离别了



有聚有散,我们又可以期待下一次的相逢咯,到时每个人都要变得更好不是?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