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旅游,尤其是出国旅游,去看一看其他国家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体验一下当地的风俗特色。其中,在地理位置上与我们邻近的国家日本便成了许多国人出国旅行的首选。在过去的2018年,日本旅游观光局统计了接待游客数量,据统计公告,2018年日本接待外国游客数量超3000万,接待中国游客人数超800万,中国成为赴日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除此之外,中国游客还拿下在日本消费额度的第一。

近年来,日本凭借高质量、价格实惠的产品,干净整洁的环境,丰富多样的美食吸引著许多外来游客。与此同时,日本不断放宽著中国人赴日旅游的限制,包括放宽签证条件,增加签证型别,在各大百货商店配备中文员工等,使国人更愿意到日本玩!

我始终相信热爱旅行的人多半也热爱着生活,对待事情也会有更广阔的视角。趁著春节佳节之际,我和同学报名参加了赴日的旅行团,并以照片记录了在日本的点滴。初来日本乍到,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隐隐担心。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很多事情都要批判地去看待,可是在现代社会,日本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告别了固有的生活,你会被这个世界上其他的生活态度所感化,也会去尝试新新事物,变得热血沸腾。

初来乍到 大阪心斋桥

旅行第一站是繁华程度仅次于东京的城市——大阪。作为关西地区的大都会城市,其繁华的市区、充满设计感的街道以及发达的商业和迷人的夜景,这些与日式传统风情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日式现代城市特色。下榻在心斋桥附近的酒店,天已经黑了。心斋桥以带有拱廊天顶的心斋桥筋商店街为中心,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众多精品屋和专卖店鳞次栉比,终日熙熙攘攘,可谓玩乐家和美食家的天堂。走出心斋桥已是傍晚,街道又换了一种面貌,各色的牛郎、织女店开始营业,他们穿着奇装异服站在路口招客,一些喝醉了的人也在此时开始出没。我们差点迷失在灯红酒绿的夜大阪。

晚餐

古韵和风 奈良宇治平等院天桥立

生活在城市中久了,流光溢彩的霓虹灯,琳琅满目的橱窗便不再吸引人们的眼球。深深吸引我的便是日本的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
位于大阪和京都中间的奈良是古代日本文明的发源地。奈良有着众多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作为鉴真大师东渡的居所,和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其中位于若草山麓的奈良公园、世界遗产东大寺、春日大社等,都不难看到1300年前中国长安城建筑的影子。如今,奈良最吸引人的当属城市中放养的一群群小鹿,它们聚集在山野间,不怕生的它们或呆萌或野性,点点头做鞠躬状,实则是在挑衅往来游客赶紧拿出鹿饼。悠闲自在地漫步在公园中,鹿群们随处可见,在寺庙间优雅信步,也成为游客眼中别样的风景。

公元8世纪中期,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发愿建立了位于“平城京”以东且规模宏大的东大寺。东大寺的建筑很有历史韵味,深受唐代美术作品的影响,匠心独运,气势恢宏,全木质的建筑散发出浓厚的年代感。走进寺内的大佛殿,殿内供奉有高达16米的卢舍那铜像,为日本最高的铜身佛像,实在是雄伟壮观!大佛殿内还有一根带洞的柱子很受欢迎,传闻穿过此洞便可长寿,有喜乐安康的寓意,因此很多人慕名前来,但由于洞口十分狭小,很多人又失望而归。

说起宇治,人们往往能联络到抹茶,这个连空气中都飘溢着茶香的地方,孕育出日本名茶宇治茶。产自宇治的抹茶,是日本抹茶中的铭品,声名享誉世界。能产上等茶的地方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所以古代的宇治就成了京都贵族们的高阶别墅区,而这种高雅和闲静的氛围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宇治这个十分安静的小城有着日本著名的国宝平等院。这座印在10元硬币上的建筑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为表达佛祖普度众生人人平等,故名为平等院,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极致体现。引入宇治川水,依佛教末法之境,在水池之西建造阿弥陀堂,现又称凤凰堂,水池之东则建构象征今世的拜殿,打造“净土庭院”之喻的代表建筑。

走进平等院南门,伫立在眼前的便是大气又不失精致的凤凰堂,堂内的52座云中供养菩萨像描绘了人往生的一瞬间,众神出现在眼前的极乐世界景象。凤凰堂在建筑上完全对称、朱红华美、气势恢宏,是唐风建筑的集大成者。踱步在这昔日的庭院内,一派安静祥和,日式的小清新充盈在心头。

吃上一支正宗的宇治抹茶冰淇淋,宇治的绿意,纯白的云让人陶醉在其中。离开宇治,街道上满是放学的学生,他们骑着车开过宇治桥,一个个年轻的笑脸,这样的时刻,珍贵又美好。

接着我们来到了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曾经火爆一时的旅行青蛙小游戏也在这里取过景。天桥立是一段长约3公里多的海上沙洲,上面长满了约八千多株连绵不断的松树。由于其形状看似天上舞动的白色架桥,所以取名“天桥立”。行走在沙洲之上,空中飘起丝丝细雨,有了些许凉意。从松树林中走出,便豁然开朗,眼前展现出洁白的沙滩与广阔的日本海,别有一番悽美的诗意。

淋过雨后,大家的兴致依旧没有被浇灭,因为晚上即将入住日本的温泉酒店。这世上还有比淋雨后舒舒服服的泡个温泉更惬意的事吗?我如此想着。
频繁的地壳运动造就了日本星罗棋布的温泉,对日本人来说泡温泉是一种享受,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本,人们一般“三泡”温泉,第一泡在饭前,第二泡在晚饭后半小时,第三泡则是在第二天的清晨。如此繁复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在日本人们却认为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药浴的效果。泡汤中也有着许多规矩,如泡汤前要洗澡,为的是保持温泉水质如一,离开时也要进行沐浴,洗去身上的硫磺等矿物质。置身露天温泉中,能目睹光阴的变迁,真切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片刻间忘却了时光的流失,实在是享受。在温泉酒店内会提供各式花色的传统日式浴服,穿着浴服需左肩压右肩,将腰带系在左侧系紧,便可大大方方地出门了,颇具日式风情。

雪国风光 金泽兼六园黑部峡谷

一夜过去,窗外不知何时悄然飘起了雪花。一路乘车来到金泽兼六园,雪越下越大。
兼六园名列日本国之特别名胜,起源于17世纪中期加贺藩在金泽城的外郭造营的藩庭,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江户时代代表性的林泉回游式大庭园的特征。该园林兼备李清照父亲李格非所提出“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的名园条件,而得名兼六园。

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园内的唐崎黑松安装上了防雪护树的雪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古木众多,全部银装素裹,一派雪国森林的景象。园中人工建造的水径、灯塔、小桥,各种树木也都修剪得很有特色,其中最大的水池叫霞池,模仿大海,池中有一小岛,便是模仿蓬莱仙岛。

雪一直下,兼六园的一切都被盖在厚厚的雪中,好一幅黑白二色的水墨风光,使人一游染禅意,再游烦尘不落心。

位于兼六园附近,有一间具有现代特色的美术馆——金泽21世纪美术馆。美术馆本身是个圆形建筑,外部就像个公园,环绕整个馆的是透明开放的玻璃墙。

在这里最出名的就是一个以假乱真的游泳池,设计师以水面作为界限,在地上的游客可以俯视“水里”的人,而池底的游客可以随意走动。处于泳池内部虽然没有水,但是阳光射下来,灵动的水面随光的变幻而或清澈或斑驳,仿佛置身于水底。上下的空间互动,造成了特殊的趣味效果。

在金泽,金子也是不得不提的名产。相传金泽的名字起源于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芋掘藤五郎的农民靠挖马铃薯为生,他把马铃薯上的金砂都洗入一口井,被称为金城灵泽。因此该地就被命名为金泽,意为“黄金的沼泽”。正是因为人们对金的渴求,在传统工艺云集的金泽,金箔工艺保留得最完好,产量占全日本的百分之九十八。金泽古老宁静的东茶屋街,因完整储存了日本传统的茶屋式建筑群和昔日繁华的高档饮食而遐迩闻名,在这里我们亲手体验并制作了金箔工艺。

位于富山县有着日本“阿尔卑斯山”之称的黑部峡谷,这是日本最深的V字型峡谷,流径的黑部川蜿蜒于森林峡谷中。

由于大雪封住了上山的路,我们只好下车远观。只见远处山峰云雾缭绕,目光所及一片白雪皑皑,峡谷岩壁陡峭,山间的原始植被储存完好,其中后曳桥长55米,朱红色的桥身高高架在峡谷深处,十分醒目。从未见过如此大雪,在这深山峡谷中十分震撼,这里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雪国风光。

晚上我们在温泉小镇宇奈月再次体验了一把日式泡汤。宇奈月温泉被开发于1923年,其泉质为无色透明的弱碱性单纯泉,于水色清纯的黑部川一样,其透明度堪称日本第一。峡谷畔于温泉,从窗中远眺山间飞雪,好一个粉妆玉彻的银白色王国。

金戈铁马 松本城与成吉思汗料理

告别了富山县,我们来到了饱经四百余年风霜的松本城。这里充满了历史、文化和审美的价值,是战国时期永正时代初期建造的深志城,因其外观黝黑,又有别名“乌鸦城”。

在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天守三层没有窗户的昏暗房间:天守阁从外观看起来是五层,而实际上内部是六层,多出的一层外面看不见,所以最为安全,打仗的时候这里就是武士集中的地方。房间光线很暗,对于防敌来说是个极为隐祕的楼层。在这样用于作战、结构坚固的天守建筑中,也附属了姿态优雅,用于赏月宴饮的月见橹。推开东、南、北面带窗櫺的拉窗,三面的景色便一览无遗。

受到那个年代金戈铁马的感染,午餐我们来到了成吉思汗烤肉店。所谓成吉思汗料理,是在一种铁质的形状如帽子的特制锅上,将羊肉片和蔬菜蘸上调料,边烤边吃。其由来据说是蒙古帝国开国君主成吉思汗的军队远征时,士兵用自己的头盔烤羊肉异常美味而得名。提前醃制好的羊肉配合新鲜应季的蔬菜,十分美味。

在之后的行程里,我们去过了有“东京后花园”之称的轻井泽、皇室旅馆旧三笠饭店,这里风情各异的咖啡馆及私人度假小别墅林立其间,洋溢着浪漫的欧洲风情。

皇室旅馆:旧三笠饭店。装潢及设施极为奢华,八角形屋顶、视窗的几何设计、水晶吊灯、英国制造花磁砖及地毯,均为明治时期奢华之物。精细的纯西洋木设计一直备受日本政要、商人及文人钟爱,称其为“轻井泽之鹿鸣馆”。

日式小清新川越与迷失东京


来到川越,天气变得十分明媚,空气中飘散着花香草木香及食物的香气,令人陶醉。走在一番街,两边的小店众多,游客熙熙攘攘地挑选著伴手礼,随便拐进一条小巷,又变成另一番景象。好似世外桃源般,一切变得静了下来,传统的江户时期建筑,游客很少,偶尔有身着和服的人两两走过,忘记了季节,明媚和清新感涌上心头。

走进一家古著风格的店铺,里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小玩意儿,有很多七八十年代的摆件、贴纸、唱片、信封等。店主是一位老人,说话细声细气,笑容堆满在脸上,在日本,服务人员都遵循着“以诚待客”的行业精神。在这里我有幸淘到了小时最爱的动画片阿拉蕾的唱片光盘,算是意外之喜了。干净整洁的街道,清新明媚的环境,放慢脚步,眼前的画面充满怀旧情调和幸福感,着实是我心中的宜居城市。

离开这个美丽的小城镇,我们又继续向着大都市东京出发。到达东京的瞬间我们便从田园风光回到了现实,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炫彩的电子萤幕,大都市名副其实。在东京人很多,车很多,一切却也井然有序,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夜晚的银座流光溢彩,让人不自觉的迷失其中,脑海中浮现出电影《迷失东京》的同名配乐,迷幻而不可触控。

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浅草寺,寺门中央悬挂著写有“雷门”二字的大红灯笼,是浅草寺的象征。浅草寺内人们抽签祈愿,先摇签筒,摇出号码后,根据号码去找签文。人们若抽到凶签便可将其系在寺内,以求逢凶化吉,若抽到吉签便可带走,来往虔诚祈福的游人络绎不绝。

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伊豆半岛

“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剔透,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此段话出自川端康成的著名作品《伊豆的舞女》,作者细腻优雅的风光描绘,让我们身临其境,尽享伊豆的旖旎风光。

亲临伊豆,你会发现这里环山面海,风光明媚,确是如此。又是一个充满和风的淳朴小镇,沿着竹林小径走过去,横跨于桂川的朱漆红桥与翠竹绿树交相辉映,这里清新自然的幽雅环境与宁静祥和的古朴氛围相得益彰。幸运的我们还赶上了早樱的盛开,分外的美丽。

日本著名戏剧作家冈本绮堂的著名戏曲《修善寺物语》即根据修善寺史实编写而成。而曾热播一时的《杜拉拉升职记》也在此留下青春足迹。 

告别的富士山

我们在日本的旅程即将结束,早晨阳光投射进屋内,望着窗外草坪不禁感慨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行驶在去往忍野八海的公路上,车窗内我们看到了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它的巍峨与路旁成片的矮小房屋形成了鲜明对比,心情不由得激动起来。来到忍野村,这里的泉眼水温冰澈,清可见底。池水色彩饱和度很高,呈蔚蓝色,池中游鱼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远眺富士山,它安静的矗立在那里,山巅白雪皑皑,庞大又安详,好像在默默目送我们离开。

最后的最后~

此次旅程,我们一共走过了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奈良县、京都府、大阪府、岐阜县、福井县、石川县、富山县、新舄县、长野县、群马县、茨城县、埼玉县、东京都、神奈川县、静冈县共十八个省。日本带给我感触最深的不光是风光还有文化,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使周围的环境始终保持与文物古蹟一致;近乎严苛的垃圾分类方式,注重环保;良好的秩序,顺序排队,车辆随意停放现象极少;注重孩子的教育,将义务教育普及到大学;以诚待客的服务行业,市面绝无假货假币;人性化且干净的公共设施等。
这次短暂而深刻的日本之旅开启了新的一年,希望新一年自己也在学习中有所成长。行走在路上,是一种未知的冒险也是一种收获,将这世界上种种可爱之处收集起来,为的是塑造更好的自己!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