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之行已经结束半年了,突然发现如果再不记录一下,恐怕很多东西就永远失落了。趁著春假还没有结束,赶紧找寻一下曾经的时光吧。
去日本之前做了很久的攻略看了很多的书,满怀期待,意气风发,因为—终于可以将自己学了多年的日语派上用场了。虽然从来没有用日语和人交流过,但天真的我这次可是壮志凌云的。事实是:我的日语仅仅只够蹩脚地用来问路,或者偶尔卖弄几个词汇。如果我的日语够好,那该给我的旅途增添多少乐趣啊!还记得在Chikura的火车站里,那个工作人员知道我来自中国后,神彩飞扬手舞足蹈地用日语跟我讲他在北京的趣事,而我不得不假装听懂了时的尴尬。还记得无意间走进一家非常传统的寿司店,店里的店员和顾客纷纷用日语跟我们讲解如何吃寿司的热情与微笑。当你置身于当地人当中,大家彼此热切地渴望交流时却找不到共同的语言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多么希望我的日语可以学得更好些啊。可惜,从来不曾使用过它,已经几乎把它全部遗忘了。因此,首先,这是一次深刻体会到语言重要性并为此懊恼的旅行。
其次,日本的感觉是无数次迷失在地铁站的感觉,尤其是在东京。因为东京地铁分属不同的公司,走错地铁站或站台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一次深夜上了一辆并不停靠要去的目的地的火车,最后只好疲惫不堪地折转回来。但也正因了无数次的迷路,体会了无数次日本人的热情。记得第一天在东京站无法找到寄存行李的地方(所有的行李寄存柜都满了),和孩子拖着箱子在附近漫无目的地走着,碰见了一对大概五六十岁左右的夫妇,问附近还可以在哪里找到寄存处。这对夫妇竟然带着我们去找寄存处:过马路,从狭窄的楼梯到地下通道,走啊走,进入另一栋大楼,最终找到一处有空地的寄存处,帮助我们把行李寄存好,然后一再提醒我们记住行李所在的地方。还有一次也是在东京站,炎炎烈日下,我还没有开始问路,就有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过来,问我需不需要帮忙,然后也顾不著走到阴凉处,便开始为我查询我要去的地方,并仔细地讲解,当时,大滴大滴的汗水落到他手中的IPAD上,也顾不著擦,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在东京地铁站还遇到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情。那天独自拎着箱子准备下楼梯去站台,突然有个工作人员走过来对我说了句日语,然后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意是请让我给你拿箱子吧。于是把箱子给他帮我拿下去了,还给我时,竟然举起手对我敬了个礼,并鞠了个躬,说谢谢。原本应该我来行此礼表达谢意的啊。在大阪环球影城出来时,和孩子随着人流便走,以为大家都是去地铁站的。结果越走越远,发现不对劲了,便问旁边的人,结果他们的孩子(大概和我女儿差不多大吧)主动提出给我们带路,便告别了他们的父母,在黑暗中带着我们朝着反方向走了十多分钟才到达地铁站。想着这俩孩子要独自在夜色中再走十多分钟去追她的父母,真的是让人感动不已。告别时,得知我们是中国人,她很激动,能帮助到异国他乡的人对她而言也是充满喜悦的吧。行程中类似的事情很多很多,我常常想,我们自己常常对陌生人的问路,只是简单地用手指一下而已,何曾如此努力地带过路,给人如此多的温暖。也许这也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吧。

在大阪环球影城为我们带路的孩子。

日本之行当然还有很多感触,但还是在行程里一一道来吧。这一次行程一共14晚15天,主要跨越东京,京都,奈良,大阪四地,但因为给孩子报了千仓县的夏令营,所以去了东京附近的乡下,又因为想住一下一百多年前的老宅,顺便了解一下忍者文化,所以去了名张市参加忍者训练。
话说凌晨五点到达东京羽田机场,孩子到达机场第一件事就是在椅子上补睡了一觉。然后坐地铁去东京站。孩子下午两点要在那里和夏令营的老师同学会合,然后动身去千仓,而我则要在东京一个人自由自在闲逛两天再去看她。其实内心是有些不安的,刚到东京就把孩子交给陌生人,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何况语言又不通,会不会找不到孩子了呢?当然这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事实是我对一切都充满信心。和夏令营的老师已经通讯了几十个来回了,电话联络方式也有,而且是国际夏令营,孩子用英语交流毫无问题。更何况,过两天我会亲自去参观孩子夏令营的地方呢。
总之顺利到了东京站。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车站吧。因为适逢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东京站人山人海,连吃个饭都要排很长很长的队伍。无论如何找到了孩子要集合的地方,在麦当劳旁边,外面就是公共汽车站,孩子将从这里坐两个小时的汽车去海边的小镇参加四晚五天的夏令营。然后,我们去寄存行李。感谢好心的日本夫妇帮我们找到寄存的地方,使我们得以轻轻松松地去附近的皇居逛逛。

因为时间仓促,没有预约去看里面,只是在外围感受了一下古朴的城墙与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草地与树木。但实在太热了,孩子拒绝多走一步。于是匆匆回到了东京站。

就这样说著再见,告别了孩子。置身于讲著各国语言(大多是移居美国的日本孩子)的队伍中,孩子似乎没有任何不安,倒是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了。我就好好享受一个人的自由吧。
首先去东京站对面找夜行巴士的等候地点。过几天要坐夜行巴士去京都。找了一圈又一圈,发现居然在一个便利店的楼上。然后坐地铁去涩谷的住宿。
东京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天参加了airbnb上的活动:在一个本地人家中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做一顿日本特色的午饭。约好在忠犬八公雕像那里集合(据说这里是人们通常的约见地址)。很早以前看过忠犬八公的电影,没想到会和它在此见面。

活动组织者首先带我们去附近的超市了解当地的食材,然后坐了一站地到达她的极其豪奢的工作室。这里,我们,包括一对美国夫妇,一对西班牙夫妇,一个东京某广告公司的女士(曾在北京读书)一起跟着做出了这么美丽的一顿饭(时间太久,已经不记得是如此做出来的了)。总之是一顿赏心悦目的午饭。

芝麻汤圆冰激凌

吃完饭下起了雨,蹭东京女士的伞穿过东京大学去逛涩谷。涩谷的商场太多,不知道进哪个门,幸亏她的指引使我有了方向。与人打交道是日本记忆里最美的部分。

街头的东京男性基本都是白衬衣,穿着非常正式,甚至在这么炎热的夏日不少还穿着黑色西装外套。

营地就在海边,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孩子们出去参加活动了。

房东正好给夏令营送面包(她有个面包坊),于是顺便把我捎回去。一路上给我介绍小镇的故事:关于鲸鱼的博物馆和屠宰鲸鱼的码头。原来这是日本保留的一个尚可以捕鲸的地方。晚上和房东一起在附近吃了碗面,然后坐在她家的院子里一起看流星。这是homestay最美的地方,可以和房东聊天,分享故事。然后,带我去看东京的天空。她说,你看,那边亮着的地方就是东京的方向。不可思议,距离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竟然被一团光笼罩着。

捕鲸的码头

第四天,在房东家附近闲逛。去超市买了个生鱼片便当,准备当早餐。

典型的农舍。不知大唐的乡村是否也有这种味道呢?

小镇的火车。自己刷卡进出站。

房东的面包坊。她说她如果不在家,小镇的很多人都会想念她,因为大家都喜欢在这里找她聊天。我感觉我也会想她的,因为她实在太有趣了,也非常健谈。

房东推荐我走了一下古老的迎娶新娘的山间小道,并看了这个瀑布。

下午房东带儿子去东京的父母家看盂兰盆节的烟花。晚上一个人在榻榻米的屋子里看书。房东回家时大概已是凌晨四点左右,听见她和孩子絮絮叨叨说了很久,再醒来,都不见了。
第五天:中午收拾好行李,房东开车带我去营地和孩子一起返回东京。问房东怎么回来那么晚,怎么一早又不见了。她说路上太困了,路边睡了一觉才继续开车的。一早送儿子去参加爬富士山的夏令营了,然后在面包坊工作起来。多么有活力的人!

告别了小朋友们,和孩子一起又到了东京站。把行李寄存在东京站旁边的商场,去逛秋叶原。秋叶原的动漫周边让孩子流连忘返。但是太贵太贵了不得不学会割舍。

第六天去了宫崎骏博物馆。途经吉祥寺,以为那里有寺庙,到了后问“吉祥寺在哪?”被问的人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就在这里啊!感到不对劲,拿手机现查才知道吉祥寺只是地名,并没有寺庙。

给的鸡蛋是个带壳的整蛋,以为是煮好的鸡蛋,开启来发现是生鸡蛋立马傻眼了。去问店员怎么吃,原来是和酱油一起拌在饭里。如是做了,吃了,味道不错。
宫崎骏博物馆的票是提前一个月在网上买好的,按照指定的时间进去。里面不让照相。展出的东西和画作很丰富,可以了解他制作动画的过程。然而让孩子心心念的还是那个礼品店啊。物质化的社会总是要让一切回归到物质上。

宫崎骏博物馆出来去了新宿的都厅展望室免费看东京全景。

第七天又参加了一个airbnb的活动,在秋叶原附近的一个公园里学画画。用彩色水墨画了几条鱼和向日葵作为公园留恋。然后去上野公园的国立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展出,比如和服,剑之类。

这是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图》中的一个画面,博物馆有给孩子们的互动活动,即大声喊富士山,水浪便随着声音的大小翻滚起来。

上野公园的晚霞。
第八天去了浅草寺,未来科学馆,大江户温泉物语。浅草寺是个抽签的好地方,各自都抽了上上签,开心。只是到未来科学馆时已经快关门了,仅仅只是买票进去看了机器人的表演。台场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逛够了就去大江户泡温泉。然后舒舒服服地去东京站坐夜行巴士到京都。

第九天去了京都的漫画博物馆。话说夜行巴士到京都后,车站是一间非常舒服的屋子,提供一些免费的汤水,还有舒服的洗漱间,可以洗澡。所以我们在那里歇了很久才去找民宿。大概坐车转车耗了一个多小时才找到民宿。民宿就在一座寺庙旁边,其实也可以在寺庙里住的(下次可以尝试一下),窗外是块墓地,有着密密麻麻的墓碑。孩子心里很不安,我却感到非常泰然。放下行李便直奔漫画博物馆。这里原是一所学校,后来孩子越来越少,办不成学校,就变成了漫画博物馆。不过仍保留了当年学校的一些痕迹。里面满满的漫画书,虽然基本都是日文的,却并不影响孩子读书的兴趣。挑一本书在外面的草坪上躺着慢慢读,多么惬意啊。

第十天早上去逛东寺每月一次的庙会下午去参加导游带着的京都骑车环游。

这是一个摆有各种造型时钟的摊子。

这里可以淘到很多古旧的东西,包括和服之类。悔不该在国内买了和服。会淘的人应该可以淘到不少真正的古董吧。

京都的鸭川河

京都大学校园邂逅彩虹。

晚上在祗园的巷角寻找艺妓的踪迹。

第十一天:早晨去伏见稻荷大社。一个来自新加坡的导游带我们行走其间。原本还应有两个人的,但他们临时取消行程,因此最终只有我和孩子。但小伙子一点也不沮丧,带着我们穿行于各个角落,并给予非常耐心的讲解。他会中文,但更习惯于用英文讲解。他在日本上的大学,毕业后就留下了。

伏见稻荷大社

这些鸟居上都写有捐建人的名单。导游告诉我们从上面频频出现的女性的名字可以看出女性地位大大提升。

进入鸟居便意味着进入各路神灵的地域。这里有着治愈各种疾病的神灵。导游带我们看了一个塞满信件的地方,他说很多人生了病无法亲自过来拜神,就把地址写到自己想拜的某个神灵那里,然后邮递员就会把信送过来。看着神灵面前塞满信件的信袋,惟愿这些虔诚的信徒已然如愿以偿地康复了。

这是一间非常奇特的禅寺。投了几枚硬币,脱了鞋子进去,在每个角落静静感受一种宁静的美。从不同的门窗望出去,似乎那些石头都在静悄悄诉说著什么。导游说这里春夏秋冬有着不同的色彩,比如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夏天就是满满的绿了。

东本愿寺-世界上最大的木制建筑

突然发现寺庙建筑与很多教堂有个共通点,即其屋顶有种与天空自然衔接的感觉。存在于天地之间,是如此自然,因为其本身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另外,在日本的寺庙里似乎没有多少香火的味道,更多的是一种让人心静的氛围。

清水寺竟然有着如此绚丽的建筑。午后的阳光映照在上面,使之焕发著夺目的光芒,竟然忘了去看看里面到底供奉著哪位神仙。不明白清水寺那个悬空的平台为啥叫清水舞台呢?寺庙与舞台?

晚上去祇园看日本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包括茶艺,插花,歌舞伎,能乐等。在那一举一动里沉淀著多少岁月的故事?


第十二天:奈良。唐招提寺与小鹿公园。很难想象当年历经千难万阻来到这里的鉴真和尚是如何建起这座寺庙的,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建的。

这里是鉴真和尚安眠的地方。他会在这里想念故乡吗?

东大寺。在即将关门的时刻匆匆进去绕着巨佛走了一圈。每天俯视著进进出出无数游客的佛在对我们说什么呢?

似乎这里的小鹿也有了佛性(除了抢食物时)。

到达名张市时,下起了大雨,狂风大作,伞都给吹翻了。和孩子拖着行李在雨中在风中艰难地跋涉,找不到民宿的方向。在路边的一个公交车站问司机,司机干脆下车,淋著雨仔细看民宿主人给我们的电子地图,然后不顾雨水将他整个浇灌,径自把我们带到要去的路口。
终于在黑夜中摸索到民宿时,主人给了我们大大的惊喜。居然有两间房是给我们的。

150年历史的房子

第十三天:忍者森林。早上起来,阳光明媚,门外是个典型的日本小院。

在民宿附近骑自行车绕了一圈后,赶紧去忍者森林。在火车站出站时,孩子把车票弄丢了,无法出站,小站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后来发现了一个紧急通话处,拨通后,用谷歌翻译了自己想说的话,反来复去的胡乱对话中,门居然给开启了。到达忍者森林的训练营报到处,迟到了,但幸运的是大家还在换衣服中。发现除了女儿以外,全是本地人。整个过程都在讲日语,只好尝一下聋哑的滋味了。

忍者在此找到感觉了吗?

喜欢上这个窗子。

吹箭。

晚上到达大阪,逛道顿堀

在这里我们彼此都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第十四天大阪环球影城。
这是孩子最喜欢的一天。没有买快速票,虽然是周末,其实还是基本去了想玩的地方。拿着魔法杖施展魔法的孩子们真开心啊。

第十五天:逛逛关西机场旁的奥特莱斯,然后回家咯。

后记:在行程结束半年后来回想曾经的旅程,无异于又重新旅行了一遍。只是惊恐地发现,大脑能记住的东西实在有限。回首人生的长河,又何不如此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