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程

我的日本旅行线路被很多朋友不解。大阪进(只待一晚),东京回,中间隔了一个排在霓虹热门旅游城市20名开外的四国岛爱媛县小城——松山。可在我自己看来,颇有点“出世再入世”的潇洒范儿。松山是明治维新的源头,东京、大阪是都市现代化的瑰宝。这趟旅行,不仅在地理上实现了关西关东大穿越,更是在几百年跨度的历史纵横中坐了一趟时光机。

抵达

海外有亲人是件很幸福的事。弟弟弟妹来关西接机,开着共享租用的Toyota,车况极佳,外型靓丽。了解程式之简便、费用之低廉后,再对比国内业已沦为“垃圾山”的共享自行车站,不禁一声叹息。行车过桥跨海,远处灯火初上,家乡到了欢天喜地的年夜饭时间,这里不过是个平凡的周一傍晚而已。虽是工作日,但道顿堀依然霓虹闪耀、人流如织,街上到处弥漫着混合了数十种美食的香气,让从中午就忙着赶路的我们直咽口水。弟弟选了近百年历史的大阪烧老字号,大家一起试吃。混合著虾仁、墨鱼等各种馅料的特制面糊在铁板上滋滋作响,逐渐凝结成表面金黄的饼,服务小妹调皮地用沙拉酱在饼上画了超人气动漫形象“蓝胖子”,口舌留香之间又添了一抹趣味。热烈的梅酒配铁板烧过后,自然要来点甜品降温。沿着道顿堀河边,寻到一家装潢低调的冰激凌小店。老板熟练地用支付宝结账,我们体验了一把天朝移动支付的全球化便利。绵软浓醇,奶香四溢,冰凉的甜美在口腔中绽放,满满都是幸福感。霓虹的乳制品真的名不虚传,比起盛名之下的北海道,竟毫无逊色。

弟弟弟妹周到,送我们回到酒店,解决了此次行程中最冗长的通勤。木质建构,挑高穹顶,小旅店做出了雅致的气派。匆匆扫了几眼春晚,就在舟车劳顿中沉沉睡去。翌日清晨,一片静谧中前去退房,无意发现了酒店长廊貌不惊人的一幅画作,笔触奇妙,很是有趣,不禁查了下出处,孰不知就此按下了“霓虹审美文化之旅”的开关。不久前入手理想国系列的《创造日本》,荷兰学者Ian Buruma毫不避讳地指出,人们从未认真思考过,日本究竟是什么。天朝上国眼中的“扶桑蛮夷”,非常适合“以小见大”地进行剖析。除去国人奉为圭臬的马桶盖电饭锅,这个小岛国蕴育了难以估测的无形能量。



游记阅读攻略:
将以关键词进行分类叙述,细分标题配以相应表情图示(以区分城市地点)。以下是表情图示与所代表城市的对应关系:

松山市

东京市

建筑



濑户内RETREAT青凪+阪上之云博物馆
安藤忠雄大师的作品,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构造,给人纯粹的简洁之美。很早就定下了濑户内RETREAT青凪,被传说中“推窗即见日落”的绝美圈粉。天公作美,入住的日子是个大晴天,有缘见此美景。平削的墙体整齐如镜,上面点点气孔展示著繁复的制作工艺和一期一会的成型机率。青灰的材质与翠绿的盆景浑然一体,造就了高阶的几何构图之美。露天泳池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任意角度去看都是一帧完美的构图。相较于苏氏园林的“一步一景”,当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房间逆天的大,是这次旅途之最,大概120平米。进屋先被室内吊床惊艳,海岛的休闲标配移到此处,竟然也十分和谐。色彩以灰、白、原木为主,点缀鲜艳的小物件与装饰画;屋内设计通透,明亮,家俱不多,但样样考究,随手一个蓝芽音箱便是北欧皇家级别的精品。大幅整块落地窗保证了充足的采光率,私家阳台外是修剪得当的枝桠灌木,打的是“和氏”园艺的招牌。内精外朴,坐山望海,酒店真是把审美情趣发挥到了极致。预订的餐食和服务不细说(见后续美食篇),入住体验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惊喜。

阪上之云博物馆的建造风格类似,依旧是安藤大师的清水混凝土坐镇。由于酒店必须合理协调住宅与娱乐区的位置,从而使空间规划受到一定侷限。但博物馆便没了此种担忧:本就是人文场所,艺术家可以酣畅淋漓地将自己的所有理念付诸实施。博物馆外观是不规则的板块切割,内部为了创造最大的布展空间采取顺向甬道通行,既节约空间又促进了观展秩序。《阪上之云》是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著名长篇小说,基于真人真事,讲述了出身松山的三个年轻人投身明治维新,以军事和文学振兴国家的故事。展览通过多媒体影像、通讯截留详尽介绍了三人生平,流露出满满的民族自豪感。最有创意的是在每个展厅出口处放置的印章系统:游客可以在门票、介绍册上加盖此展厅内容的卡通印章,有趣又人性化,让我们这两个童心未泯的大孩子玩了个尽兴。



表参道
有人曾做过精确的类比:银座之于SKP、新宿之于西单,好比表参道之于三里屯。如果对满街的设计师店铺兴味索然,不妨欣赏下沿街的建筑群。安藤忠雄、隈研吾、伊东丰雄、青木淳等近20位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用灵感浇灌了这条街道,每一家品牌门店都是一件业界臻品,令人目眩神迷。时间有限,我们选了表参道之丘Omotesando Hills作为有限的购物目的地。相似的甬道,让人很容易产生从松山阪上之云穿越的错觉。一件当季休闲大衣,是给自己的春节礼物,也给(略微囊中羞涩的)自己定下了今年的收入目标,重整旗鼓,择日专程再战。

美食

说到日本的吃,恐怕专门开一个专栏都不够。这次旅行需要打卡的地方太多,实在腾不出更多的时间在寻寻觅餐厅上。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浅谈一下吧。



早春濑户路旅怀石
光听名字就美到不行的料理。酒店在预定之时就发函询问,要不要在店内用餐。并且“体贴”地提醒道,方圆两公里内没有其他餐厅,相当傲娇。开始还担心山顶的酒店补给不够及时,食材新鲜度堪忧,但自从入口伊始,一切疑虑烟消云散。该怎么形容呢?单独的词语恐怕无一能及,它重新整理了我对于鲜美概念的认知。再加上摆盘与私藏佐酒,活脱一件绝美艺术品。全席共九道餐品,食材的选择很多与春天概念有关:竹笋、樱花瓣,每个摆盘都值得仔细欣赏一番。



Tips:强烈建议尝试店家推荐的佐酒,根据食材的用料和味道选配,一共三款,由服务生在合适时间奉上,美不能言。但不能饮酒者三思后行,后劲儿比我想象的大。因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洗澡前“断片儿”在卫生间(幸亏有人照顾),错过了夜晚的美好时光。



松嘉鲷鱼饭
很早看过ARASHI参演的美食综艺,浓墨重彩地介绍了爱媛县的鲷鱼饭,从此惦念。此番终于到鲷鱼饭的发源地一举拔草,所谓得偿所愿。做好功课,当地最有名的鲷鱼料理当属松嘉,专做鲷鱼饭几十年。饭有两种吃法:松山的铁锅焖蒸和宇和岛的蛋液刺身。鉴于前夜醉酒,还是选了更保险的前者。对于口味较重的食客,也许会觉得寡淡,毕竟整锅鱼米不加调味酱料,全靠鲜鱼高汤烹煮入味。但对我这样偏爱清淡口味的人来说,真真儿爱不释口。清甜醇鲜,滋味悠远,吃完还会感觉口腔里满满都是余香。本地鲷鱼饭,必须推荐给所有热爱鱼鲜的吃货小伙伴们。



Tsurutontan(乌冬专营店)
近几年东京的网红店,专卖乌冬面。先吸引眼球的是店内装潢,暗红和黑色主调,有种浓郁的暗黑哥特风。后来看见客席对面碰到天花板的组合酒架,才意识到这也是一家营业到深夜的酒吧。用酒吧风格做面店,这界跨的挺有意思。再被震惊的是面的分量:原本早有预期,以霓虹人民惯有的风格,端上桌的定是一个精致小碗,里面面条寥寥几根。孰不知是个堪比脸大的面碗,那场面可以和陕西油泼面一较高下。点了咖哩和寿喜烧两种口味,一浓一淡,一稠一清,都非常好吃。量虽大,品质却是一贯的精益求精。佐餐沙拉更是超越预期,色味俱佳,樱花瓣点缀其间,处处透著春回大地的迹象。



Bills
这也许是我整篇游记里唯一的“不推荐”标记。尽管一开始弟弟就说,日本人们酷爱排队,并且坚信店铺质量和队伍长短的关系,但此家的出品,我充其量说中规中矩。能看出,华夫的用料很上乘,没有新增过多的糖,但味道并不像传说中的惊艳。负责任的说,三里屯任意一家人均过百的Brunch都可以做出相近的水准。虽说店铺位于表参道大厦顶端,但综合质量当真担不起如此高的溢价。如非打卡网红店发票圈,尽可过而不入。
(小插曲:在我的怂恿下,某人将一整块佐餐黄油当做香蕉吞下,导致胃里一直腻歪到了下午。


文化

这是整个旅行的中心逻辑。最开始酝酿日本之行,就是因为想去誉满天下的三得利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我们跑遍了沿途几乎所有的文化地标:松山城、道后温泉、夏目漱石,三得利音乐厅、根津美术馆、新国立美术馆和颜真卿特展。这些才是最能体现日本——这个“以小见大”的国度核心本质之处。



颜真卿《祭侄文帖》特展
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谈,实在是因其本身的弥足珍贵与伴生的舆论风波。暂且放下由台北运送至日本的历史合理性不谈,得此一见这般珍品已是无憾。从小在历史书上被教导“颜筋柳骨”,终于见到真迹。从布展已经得见审美品位:红幡飘舞,墨迹成团,灯光暗而不昏,“杜鹃啼血”般的视觉效果立即就能把人带入大师的创作情境。由于是书法家一气呵成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情感元素,纸上时而有涂改,到了末尾字型较之开篇潦草许多,但内心波澜正因此跃然纸上。其中,颜先生评价内侄的“宗庙瑚琏,阶庭兰玉”,也成了我心中形容世家君子最为高等的赞誉。
(由于内场不许拍照,只能列几张外围图片,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是一座超美的建筑。)


东京都交响乐团音乐会
这是此次行程的重中之重。三得利音乐厅以“亚洲最佳音响”傲立全球,而作为古典乐迷的我俩必定要亲临赏鉴。早早定好了最高档位票价,期盼著余音绕梁的那天。进场前发放日本全年的演出计划册,我俩被狠狠震惊——足足有上百场,还只限于音乐会,可想而知艺术产业在日本是多么巨大而成熟的市场。座椅靠背的腰垫舒服,对于我这样腰椎劳损的“病人”很友好。而最让我惊讶和汗颜的,是听众们的剧场素质:不仅深知乐章间礼仪,场中竟然没有一架手机亮屏拍照,伴随着过程中的鸦雀无声和结束时如雷的掌声;在国内的演出,最让我头疼的是后排观众踢踏座椅的尴尬,而这次全程下来毫无干扰,真是太享受。演出终了在纪念品商店买到了去年维也纳爱乐来东京演出的专属周边,发现众多付款方式中没有银联。不知是成心欺负国人游客,还是兴趣者寥寥,算来不值得为此支付高昂的平台手续费。



根津美术馆
隈研吾先生的代表作品,进了大门见竹丛,与石子路平行延展,清幽立现。当季展出的是日本传统神话《酒吞童子绘卷》。展出内容虽然有文化差异无法参透,但“大隐隐于市”的禅意和“藏园林于纵横”的大胆建筑构想却深深吸引了我们。墙内泉石叮咚,墙外车马喧嚣,我一直感叹,在这寸土寸金的表参道修建这样一所园林,真可谓大手笔大气魄。常建笔下“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东瀛有了翻版,若无要紧事,在此泉石翠柏中冥想一下午,当真有点遗世独立之感了。



新国立美术馆
脚力好的话,从根津走到新国立只需要十几分钟,赏著青山大桥上的早樱就到了。沿途看到的墓园让我很是感慨:日本对“死亡”有着自己的见解,并没有忌讳,而是坦然地融入了今人的生活。他们相信,每一个祖先的魂灵都会保佑自己,因此不愿把墓地建得离家太远。我很欣赏这种通达,是更高阶的对生命的尊重,某种程度也解释了日本文艺作品中特有的羁绊和延续性。东京每一座著名建筑的背后,都有一位大师的影子,新国立美术馆也不例外。作为黑川纪章的代表作,最抢眼的是两座倒锥体设计——其上有环绕咖啡厅,我俩尽情享受了一把空中鸟瞰的风景。当季展览是青少年诗词书法优胜展和21世纪当代艺术展,前者像是在异国他乡来了一场诗词大会,后者则是体验岛国艺术家眼中的城市与人心。游览完毕已经是精疲力竭,地下回廊的设计师小铺都没来得及仔细逛。

城市景观



复古单轨电车
二宫和也的电影《少爷》(根据夏目漱石同名小说改编)中,他抵达松山街头,登上绿皮电车的一幕,成为了经典。松山市将“少爷列车”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让两节复古绿皮车厢每天奔波在市区间,成为一道颇具韵味的移动景观。遗憾的是,当天列车被旅游团包场,无缘乘坐。我俩一边头脑里假装自己坐过,一边按下快门,拍下这个有年头的“铁皮萌物”。

除了少爷列车,松山市内的交通很大程度依靠橙色的单轨电车(作为盛产柑橘的城市,橙色作为吉祥色出现在大街小巷)。若干条线路交叉散布,我们一直感叹,这需要多么精准的规划,才能执行畅通?乘坐着空荡的伊予线,我们向日剧的朝圣胜地——梅津寺(《东京爱情故事》里莉香和完治分别的车站)进发。一会儿工夫,车就行驶到了海边。列车在光与海水的交界蜿蜒前进,让人想起了穿梭在瑞士山区的红皮小火车。不同的景色,相似的浪漫。海边礁石旁偶尔见到年轻情侣依偎而坐,静谧的环境让海水每一次拍击都清晰可闻。我俩爬上堆砌的石阶,饶有兴趣地看了半天临海垂钓的老者,抛竿提竿,好不悠闲。忽然觉得,让东京城内的炽热激情终结在这样的边陲小城,是很有哲学意味的高阶编剧。



道后温泉
作为正冈子规的故乡,松山市的街头巷尾自然少不了俳句的身影。市政厅的大门口,古城墙的扶栏边,到处都有纸笔供人们一发诗兴。当然,最著名的景点还是号称“日本三大古温泉”之一的道后温泉。三层的木质建筑,雕刻以凤凰赤鸾,一派乘鹤归去的逍遥气质。相传,当年夏目漱石正是在此奋笔写下《少爷》,从而使松山声名大振。周边四处揽客的黄包车,环绕而建的商业街,营造出浓浓的生活气息。温泉街的入口,伫立著醒目的少爷自鸣钟,整点时候会有表演,小说里的人物一一亮相。实在抵御不了松山市吉祥物“Mikan”的诱惑,买下无数周边小物,看着它都能笑出粉红泡泡。从温泉商区到我们的酒店大和屋,不过五分钟的脚程。街道风格、路人着装、店铺装潢,都是和氏风情,让我们饱览古日本的魅力。景点人流拥挤,我们见状果断回到酒店,泡了个惬意的私汤,也算是体验了一把闻名遐迩的温泉文化。



庆应大学与六本木之丘
谁说只有在四国小城才能得见古朴风情?东京城里便有复古的痕迹。小雪纷纷,我们坐着公交,来到全日本最古老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万没想到,2019年的初雪居然在日本落下,也是很浪漫了。而历经沧桑的红砖在白雪映衬下可谓美轮美奂,平添诗意。校园不大,但建筑错落有致,整洁有序,最醒目的中心是创立者福泽谕吉的半身石像。其上纤尘不染,可见师生对这位明治时期的大功臣、闻名世界的思想教育家的尊崇敬仰。他倡导“西学”,是日本现代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同时又对军事理论和政治体制研究颇深,难怪他的头像会被印刷在10000日元的正面,供后人敬仰和怀念。毫不夸张地说,有了福泽谕吉的思想才造就了今天的东京城,而今日东京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便是伫立在港区六本木的Roponggi Hills。大牌云集,绚烂十色,底层是众多商铺食肆,高层则是可以俯瞰东京夜景的瞭望台。瞭望台分高低二层,低层玻璃360度幕墙环绕,而若不怕冷风,可以多付500日元登上最高的露台(需存包和一切摄影器械),感受一下无遮挡的东京夜色。

令人艳羡的乡村生活——茨城小记

嚷嚷了许久要去干妈家看樱花,好容易成行,樱花却还未盛开。雪花飘扬的夜晚,在JR车厢上里和故人相遇,激动得不能自已。喜悦之情令一个小时的车程变得好短,不知不觉就到了道敷车站,家属接了我们,直奔附近的永旺购物中心觅食。

锄烧放题,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寿喜烧畅吃。沸腾的豆浆酱油鸳鸯锅,滑嫩醇香的牛肉,我们在一片雾霭蒸腾里过了难忘的“破五”。干妈家离车站还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沿着昏黄的路灯踏雪前行的景象,足够加工成电影的镜头。进了小院,见到了传说中的Ben先生——一条矫健的南非血统猎犬,按照人的年龄已经是80多岁的老朋友了。Ben毫不怕生,在我俩的投喂下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绕着我们跑来跑去,不亦乐乎。双层的木质小楼,雅致而温馨,墙壁拐角处挂满了主人的画作,屋内房间中随处可见原创的工艺品。我俩住的内间卧室里还挂了一件落地的绛红色和服,可谓点睛之笔。洗漱完下楼,几个人围坐在壁炉旁,热了日本产的德式Glühwein,暖暖地谈天说地。壁橱里的每一件陶器都有自己的故事,一边讲著一边欣赏,很快就到了半夜。尽兴而归,很快入眠。夜晚看不清外面的景色,只觉得一片极致的安宁。

黎明的院子就是另外一番模样:银装素裹,日光满院,乍一看,像极了北欧童话里的维京小木屋。Ben先生在院里恣意奔跑,腊梅从虬枝中挣脱而出,穿上雪做的围氅。干妈带着我们参观了家里的艺术小工坊,描样上彩尽可操作,挥霍时光在这专属小木屋,活脱一个DIY的世外桃源。

翌日黄昏,雪化得差不多了,干妈从车站接了我们,带我们去吃当地的回转寿司。我们在白日里,对这个郊外小镇的生活便利性进行了大考察。以交通枢纽车站为中心,遍布著大小不一的购物中心、电影院、药妆店、餐厅,越往外开就越是独门独户的住宅小院。我不禁回想起美国小城市的市政布局,与此很是相似,顿时生出几分亲切感来。虽然离开东京城区几十公里,但人民素质依旧很高。行车、服务皆让人如沐春风,比起东京市内少了喧嚣之气,多了朴实亲切。

人文素质带来的思考

大和民族的超高素养世界闻名。无论什么行业,在什么地方,见到的总是彬彬有礼和高效有序。以至于在日本,排队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人文关怀也做得细心周到:人行道上给盲人使用的声控讯号,洗手间里防止尴尬的鸟鸣声,都在细节上给日本民族印上了“完美主义处女座”的标签。无数人都在大加赞扬日本的礼貌,包括我自己。但想得深些,却也生出一些疑惑来:礼貌固然是好的,但如果随时随地都是同样一副表情,不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表露出来,喜怒难辨的面具戴得久了,人不免会变得虚伪。人的情感需要自然的宣泄渠道,一味压抑会可能导致内里产生一些潜在的扭曲。难怪日本素质享誉世界的同时,自杀率也是逐年攀升,毫无放缓势头。或许,在混乱无理和滴水不漏之间,有更合理的区间存在。

尽管如此,旅行中一些温暖的瞬间还是要记录下来:松山的公交车上,我俩为怎样付款一头雾水,一位大叔操著并不精准的发音,认真用中文和我们解释怎样投币,十分可爱;从大仓饭店赶往干妈家的路上,一位瘦弱的女孩子主动帮我俩把大箱子搬上了楼梯。感谢这些一面之缘的路人,让旅程留下了温暖的瞬间。

游览过松山,我俩皆生出“以松山之小见日本之大”的感叹。霓虹国就那点国土面积,却让人每每意犹未尽。这次回国后,我们准备办一个多年多次往返,择时前往一片枫红的青森濑溪流。如开篇《创造日本》其中提到:日本社会内在的复杂性很少进入我们的视野。它要么是被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敌人,要么是一个值得模仿的邻国。至于日本到底是什么?我们仍缺乏兴趣。越是来日本,越能模糊地碰到这“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核心,至于清楚地剥离出这复杂的魅力究竟是什么,恐怕只能靠一次次切身体会了。



2019年的精彩,从春节的旅行开始。感谢所有为我俩的旅行贡献建议、提供帮助的家人和小伙伴们。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