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洗礼的北国 行记。


我是记录创作者 JZH
时隔一个月
终于将 还在过著新年的日本北海道行
从冰雪中挖了出来。
这趟我们称为“马来猪飞”
这是我们旅行计划里的第二弹。
第一弹是马来西亚 起了个“马来猪走”
因而就把名字沿留并叠换 即有了“马来猪飞”
未来 我们会去更多地方 记录创作更多事物
让最后一个字有更多的动词。

【机票】

我们全程机票都是日本航空(日本知名航空)
但没有很贵。
因为我们决定 前往北海道
雪 冬日不触 实属浪费。

再三选择 挑了从北海道最南的机场【函馆】出发。
因为我们不是直接到达热门中心城市【扎幌】
还必须经停东京或者大阪 超过十个小时以上。
所以来回机票才能控制在4600左右 相对来说 算实惠了。
于是我们决定 干脆选择在东京停留24小时的
这样我就可以出去短暂逗留并购物。
而且日本航空是有两件23KG的行李额
方便代购的人群。
可是出发城市得是香港喔
对于我们位于广州深圳的人才比较友好。
但是其他人也可以参考从函馆出发 一路北上
它相对扎幌等地没那么冷 而且清净 少游客。

【租车】

关于日本自驾这一块
首先中国驾照是不允许的
并且普通的国际翻译件也是不行的。
所以 我办理允许地区的驾照 再进行国际翻译
这样就可以租车并开车了。
(详情可以私聊我 不方便太公开)
日本汽车文化我就不用多说了
有很多很别致的方盒子车K-car 还有各种古董车。
但是呢 我们一行六人 坐不下 并且行李多
就只能租7座车 价格在每天700多左右(含保险)

日本的租车偏贵 油费和停车费也是偏贵。
但是对比日本的公共交通 那是算便宜的了
JR北海道七天通票就要1000多 地铁和公共汽车也是十几元起。
只有自驾是相对划算了。
租车 可以自行下载app【租租车】
即刻学会。

【住宿】
住宿这一块
因为我们有六人 适合入住独栋的民宿。
都是在【爱彼迎】上预定的
每间均在1200元左右。
在北海道的独栋房屋都是基本是带停车场的
而且就在大门前 因此省下了停车费。
但在扎幌的只是普通公寓 不带停车位。
在北海道的房屋都带暖气 开着暖气 短袖都很舒适。
就像我们北方一样。
但在东京的房屋没带暖气 只有空调 就比较冷。

屋里都是有好几个分类的垃圾桶
垃圾要仔细分类 一个饮料瓶也要分好几类。
路上很少垃圾桶
每次我们的垃圾都是留到车上
最后带回屋子里再扔掉。

【装备】

首先衣物方面
由于我个人比较素色 基本去到哪都是黑灰色
但是日本适合一些浅素色的衣物 搭配起来比较好看。
再而 手套 帽子必不可少
最好带上墨镜 因为漫天白雪
太阳一照 容易得雪盲症
下载谷歌地图和谷歌翻译
运用起来 基本语言标示问题不太大。
还有很重要的一样 “雪套”
套在鞋子外面 防止雪跑进鞋子里。
有了它之后 你就可以 是无忌惮地踩雪了!

摄影器材

我本职就是摄影师 但我也为了提升旅行感
一切我都为了轻量化。
航拍带的是dji air
很轻 但是图传讯号好差
导致经常失联。
一台佳能相机 三个镜头
镜头都是轻小的 所以还算便捷。
但没带稳定器 太重了
所以视讯里没什么运动镜头。

【行程】

从19年02月08号下午香港出发
15号晚上回到香港机场。
前往了六个城市 车程1200多公里
每天都被刺眼的阳光和
风云突变的暴雪洗礼著。

先从第一天说起吧(其实是晚上)
我们在东京机场呆了个通宵。
这一晚比较惋惜
明明到了日本 却只能在机场呆著
于是 我先在机场里面到处发掘有趣的事先。
果然日本出租车贵是有到处的
因为服务是真的令人敬佩
还有他们的警服 很动画即视感。
可能我们深受日本文化目染
其实很多情景看起来 都很日剧感。

【函馆(はこだて)】

函馆(はこだて)北海道岛西南部的滨海城市,铁路车站附近的海湾地区有热闹的早市。函馆山是函馆市内唯一的一座山,在夜景中发现“喜欢”和“心”的文字的话,就会变得幸福。同香港、那不勒斯(Napoli,意大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夜景”。

好了 正式开始了!
九号早上到了函馆
将提前准备好厚衣物 在机场里全部更换上
这样才能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我们先在户外徒步数小时 用来先熟悉城市
用脚步丈量雪线
下午我们才去取车 因为我们离开的飞机是晚上
要同样的租借时间归还 我就选择了折中的时间。
虽然机场离市中心不远 但是我们高估了在雪中徒步的能力了
没几公里 我们都冻回了南方人!


即便日本是右舵车
但由于之前在马来西亚也是开右舵车 我就很快就上手了
只是要习惯道路方向的问题
还有礼让行人的基本礼仪 自觉红绿灯

(第一间民宿)

(民宿院子外 我们的车)

【洞爷湖(Touyako)】
洞爷湖(Touyako)位于北海道西南部。20世纪初叶火山爆发频繁,陷没后形成了这座湖泊。日本不冻湖的最北限,湖内中岛上有植物园。

第二天我们吃了顿麦当劳 就往下一地出发【洞爷湖】
它有一个火山陷没造就的大湖
所订的民宿前进100米即到了湖边。
这里相对于函馆 等于小农村
没那么多城市化的建筑 都是乡村小道。
但唯一失策的地方忘记了纬度高的地方
日落时间很早 基本在4点就开始渐暗 五点开始天暗了。
因此户外并不能太久 于渐天暗。


于是到了觅食的时候了 我们开车半小时往县城才有吃的。
资深食胆FQ就发挥了重要
带领我们走进了不知名的巷子里 寻找居酒屋。


选单都是日文 这给我点菜带来了很大神祕感
点菜看运气。
一阵欢闹 饭后离开 还出门欢送了我们。

日本人民的生活礼仪 我觉得很适合我。
该热情的服务行业会很礼貌 亲和。
但在该安静的公共空间 属于大傢俬人的空间
又会保持安静
浓淡相宜。

我们自带了夹雪器和滑雪板
这样可以欢脱地玩玩雪了。
是不是南方人对雪都有一种破坏欲
碰到平整的雪堆 就很想踩一脚。

整趟由于地处偏僻和严寒 没什么夜市生活
不过总要在路上开车 回到又要整理素材 修修图
没什么空闲时间
还是折腾到比较晚才睡。
只能趁第二天早上大家还没准备好出门的时候
出门完成好航拍素材。
所以给大家一个忠实的建议!
选择的地方不要太远 而且要估算好日落时间。
在夜晚的雪地里 没什么能玩的。
只能起个大早 做个追光少年啦~

【美瑛(ピイエペツ)】

美瑛町是日本北海道上川支厅辖下、上川郡范围内的一个乡镇。由于境内的丘陵风光与夏季时的花田美景,而成为北海道地区非常著名的观光胜地之一。


第三天【美瑛】

一个更加偏僻的地方 这里就像深山老林。
尤其美瑛这间房屋大又空 独立
还位于连地图导航都迷迷糊糊的小道里。

离奇事件!
当晚我们吃完拉面回来的时候 我们回去路上 跟着导航指的路
竟然是没有路的!
并且有一大栋房子耸立 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最后最后我们根据方位 才找回了路
而且回到发现钥匙就挂在门上。
吓得我们抱团检查了一圈房子
有没有异物!
诺大的房子 一股寒冷深山杀人事件即视感。
这种惊险体验 一般 求而不得 真是特别。

(前往小樽路上 偶遇大雪)

【小樽(おたるotaru)】

小樽(おたるotaru)有“坡城”之称,城内多坡路,日本北海道西南部港市,札幌的外港。小樽从原本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成为指定的国际贸易港,但繁华过后却成了一个落漠的小港口,人口外流、国际货轮不再,小樽却能善用旧有、废弃的仓库等公共设施,由一个过气的小商港,发展成观光重镇、浪漫之都。


到了第四天 我已经厌倦了开车
给了大喇叭FQ开车 前往【小樽】
对【情书】这部电影的FQ 有无穷的执念 非去不可。
可恰好这天暴雪 导致许多高速都封闭了 弄得FQ心急。
就引发了另一件更惊心动魄的事件
在时速一百多的厚雪的高速上
遇见前方有车 便急刹车。
导致车侧滑 发生连续左右飘移撞上护栏上的雪堆。
所幸我们人无大碍 只是车头受损
在有购买保险的情况下 赔偿了3万日元。

于是我们纷纷在大雪中与车合影
纪念这命大的一件事。

最终还是 登上了小樽的天狗山。
拿起情书这本书在山口喊上了
“お~~~元気ですか?
私は~~~元気です。”


这次看过天狗山的夜景 就不想再看号称百万夜景的函馆山夜景。
仅仅是因为“冷”
在山上真的冷风刮来像冰刀子一样。
而且这里游客很多 让我感到不适应。

【札幌(ㄓㄚㄏㄨㄤˇ)】
"札(zháㄓㄚˊ)幌(huǎng ㄏㄨㄤˇ)"一名来源于阿伊努语,意为"大河川"。札幌市位于北海道石狩平原西南部,是日本人口过百万的都会区中最北方的一个。除此之外,由于日本是个岛国,主要城市大都临海,札幌遂成为少见的内陆大城,是内陆城市中人口最多的一个。

打卡了“伏见稻荷神社”
还有北海道第一大红灯区 札幌“薄野欢乐街”
到了这里我们正好的午夜 闻风起舞时
(非正常拍摄 就不公开了)

第五天 我们便返程回【函馆】
这次我们选择不住在同一区域 这样感觉又换新了一个地方。

睡醒看着窗外的街道 恰时是璀璨阳光
风景美如新海诚的漫画场景。
于是感概
日本这么多绚丽多彩的文化
也是有理由的。


午饭是由食胆推荐的【小丑汉堡】
看着外头大雪 里面吃着热乎乎的汉堡 悠哉。
下午就还车 登飞机

【东京(とうきょう)】
东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但并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规定)。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即东京市区),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

当晚就到了东京。
提着行李乘搭东京地铁 连地理小王子的我 都迷迷糊糊了。
详情我也写不出来 因为至今我也没弄懂。


东京这栋房子反而是我们住过最日式的住宅
因为北海道没那么多日风的事物。
接着我钻进了哆啦A梦的抽屉柜里~(其实是衣柜啦)

深夜又跑去吃【松屋】了。
好像松屋是日本相对最便宜的餐饮 并且物美价廉。
东京的时间更加短暂了。
一睡醒就去往大商场 陪着大姑娘们在各大商场里厮杀!
还有… 一堆时间用在找路上!


//
行色匆匆
我们是在大年初四出发的
接着还要赶回来上班工作
因此时间很紧迫
在北海道只有不完整的五天。
并且没有夜生活的北国 显得更匆匆了。

但这次对我的冲击
除了是灿烂的风光
还有绚丽的文化。
如果说上一趟马来是赤脚后的舒坦
那这趟的北海道 就是风雪的洗礼

结尾就用一堆杂七杂没的图来总结吧。

以上是我们行动的logo

还有一个光钱包计划!

敬请期待下一期:
马来猪走(三)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