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拖延症患者从来不会及时写游记的,距离第一次去日本已有将近三年。除非有那么一点药引——这几天友圈里有很多人刷屏樱花,有武汉大学的,有玄武湖的,有鼋头渚的……不过当我看到一张来自Meguro的樱花照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这就像电影刚刚散场时的情绪一样,你还在回味电影里面的场景,有些好像不合理,或者有点遗忘几处情节,抑或者感同身受某个人物的处境而不免有些伤怀——总之,这张樱花照我似乎是之前见过的,又好像不是拍照的这个地点,落英缤纷铺满了河道就像一个顶级球星易逝的青春。

所以,重度拖延症患者还是可以抢救一回的,重新收拾一下记忆,写下关于霓虹国的点滴。
80后这一代人可以说生不逢时,压力最大:房子,工作,婚姻,父母养老,独生子女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我们赶上了,不过就这篇游记来说我们又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日关系在80、90年代进入了一个蜜月期,那时候大量的霓虹元素被引入中国:先是日货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大到洗衣机冰箱电视机,小到录音机傻瓜相机甚至一支原子笔;在文化上中日也是合拍了像《敦煌》、《话说长江》这样高水平的片子;等我们大一点到了看动画片的年龄,简直可以说是百花齐放,那个时候电视里几乎每个台都在黄金时间段播放日本引进的动画片,我想得起来就有《铁臂阿童木》、《一休》、《花仙子》、《美少女战士》、《魔神坛斗士》、《樱桃小丸子》、《机器猫》、《足球小将》、《灌篮高手》、《柯南》、《小蜜蜂寻亲记》……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满满的感动,我女儿每天开启电视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某一部动画片乐此不疲,她大约不会理解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准时等待6点动画片开播生怕断了昨天看的前一集那种紧张又期待的心情。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著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枯燥的读书生涯,看到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这样描述东京、上野公园、樱花、富士山等日本元素,再加上看过《伊豆的舞女》、《雪国》、《源氏物语》,从历史书里了解到甲午战争,抗日战争,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战役,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这些,慢慢对这个国家有了一丝的憧憬。
说来也奇怪,大学期间竟然被中岛阿姨给圈粉了,明明高中的时候经常杂志上看另一个更美的中岛。有一段时间有空就一届一届地听红白歌会,02年那届有个一袭红衣的大妈,站在黑漆漆的隧道里,伴随着密集的鼓点,声音刚一出来就被迷住了,这首歌是《地上の星》——一见杨过误终身啊!到现在她的歌我还反反复复听,有时候我老婆在做事被吵到了,时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你能不能不要听鬼歌了?呃呃,我记得皮尔洛的自传里说因扎吉每顿饭都吃一样的东西就是意面,不知不觉我也听了10年鬼歌!除了中岛美雪,大学里还看过比如《罗生门》,《情书》、《午夜凶铃》、《咒怨》、《千与千寻》、《关口知宏之中国铁道大纪行》等很好看的电影,当然还有各位老师陪伴度过的一个又一个不眠夜哈哈。
工作后有次在九寨沟遇到一个日本京都的青年,尬聊得甚欢,主要内容是说日本没有大风景,像黄山九寨西藏这样的,不过一些小品风景也独有韵味呢,尤其是他跟我详细讲了京都的历史,让我对这个神都产生了无限的向往——西安已经不是那个长安,洛阳也只是名字没变而已,而京都也许可以让我们真的梦回大唐一次。
16年9月中下旬初秋的一天,不早也不晚,飞机缓缓降落在大阪关西机场,出关时阿Sir带的警犬在我身上嗅了又嗅,好在顺利过关!忘了交代这次是公司组织的Outing,我们Team 5个人组成了小分队结伴而行,上机场大巴的时候司机守候在行李放置处给每个人鞠躬并帮忙把行李放好,大巴车的车轮子擦得锃亮,就像清国留学生油光可鉴的发髻一样。
机场到市区一路,两旁都是工厂民房和码头,房子色调比较朴素也都不高,间隔很小但排列整齐却略显压抑。到达后第一个参观的景点是大阪天守阁,说实话这建筑放在强国简直不值一提,各个沿江靠湖的阁楼们都要比它宏伟还门票贵。也难怪,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们围绕着天守阁打来打去,这种仗也就相当于强国古代县与县之间为争夺土地的械斗吧。我们小分队里的历史通Leon给我们普及了很多关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故事,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然而我也注意到了组里的女生们总是借故打乱他的讲述。

心斋桥又是个缩小版的南京路或者王府井,金龙拉面,王将饺子和蟹道乐等店铺的广告很夸张,有的会吓哭小孩(霓虹人有时候确实喜欢弄出一些很可怕的东西,比如我带我女儿去看《龙猫》,龙猫“哇”的一发声吓坏了她;还比如哀乐一般的国歌和我老婆所说的中岛美雪的鬼歌)。道顿堀算是大阪最繁华的地段,那里显眼的地标是一个奔跑了百年的男人,它是“格力高”的广告牌。这玩意大家应该都吃过,在国内叫百奇(pocky),抹茶味草莓味什么的,不过亲测还是日本“国产”的好吃一点,同行的女生都说化妆品是“国产”的最好,“次品”才出口到海外。第一天吃了两顿饭分别是寿司(sushi)和拉面(ramen),它们的wasabi比国内的辣根也要柔和很多,确实挺好吃的。

第二天是最兴奋的一天,一早吃过饭就集体出发去京都,我心里无数次想象神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第一站到了伏见稻荷大社,它主要是保佑生意兴隆,五谷丰登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门口有两只石头狐狸,因为狐狸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进去以后就是密集树立的朱红色“鸟居”,上面都写了xx株式会社,奉纳等字样,是讲企业许愿发大财以后捐献一座鸟居的意思,鸟居的大小不一,是根据捐献金额的大小决定的。


第二站到了京都清水寺,相对来说我更喜欢这座寺庙,它周边有许多很有特色的小道,二年阪,三年阪等,古色古香,可以见到很多著和服的女子,那天下了点小雨更显得有意境。清水寺由慈恩大师建立于798年,相传慈恩是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也是京都最古老的寺庙,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牌,被日本列为“国宝建筑”。 清水寺本堂蔚为壮观,栋梁式全木结构,整个大堂悬空在半山腰,可以极目远处的京都城,周边有很多红叶,古建筑群掩映其中。

接下来驱车驶往岚山,途中数次看到两个熟悉的汉字“洛阳”,真是感觉穿越了一把。经过了鸭川,我记得当时看《源氏物语》里经常提到这条河流,今天终于得以目睹,不宽的河道两旁都种著樱树,想必樱花时节会非常绚丽吧,河提上一排都是传统的日式民居,导游说如果你想知道唐朝的民居样子,来鸭川即可。
岚山这个名字同样出现在众多日本古典名著中,自古以来就是贵族赏玩之地,乃京都第一名胜。岚山通过横跨桂川上的渡月桥与对面的嵯峨野相连。与这些名词相关的诗文俳句数不胜数:山气巃嵸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楚辞·淮南小山》用“嵯峨”形容山势陡峭,错落有致。《源氏物语》里讲皇室、贵族们春日赏樱,秋日赏枫,依山傍水,川上游船,简直美不胜收……
周恩来总理留学时也曾游历岚山,所作《雨中岚山》的诗文还被镌刻起来: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到尽处突见一山高,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潇潇雨,雾蒙浓;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人间的永珍真理,愈求愈模糊;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沿着岚山往上走,小路走进去一个现在想不起名字的寺庙,人烟稀少宁静如斯,典型的日式枯山水园林布局,各种小品点缀其间,很容易让人想到一句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京都四百八十寺,这个不知名的寺庙让人穿越了时空。回来的路上在嵯峨野八音盒博物馆给我女儿买了一个金属音乐盒,空灵的《天空之城》响起时,她稍微可以安静一会。


返回京都市区,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袛园,花见小路是京都极有规格的一条路。在道路两旁有很多高阶的日本料理店——怀石料理,还有很多高阶西餐厅。这里也是歌妓出没最频繁的地方,我们就看到好几个梳着精致妆容,从出租车下来面无表情直接进店的艺伎。祗园相对于岚山,显现出来京都风尘的一面,这也是它的另一种魅力吧。今天在岚山吃了京都的特色汤豆腐料理,晚上几个小伙伴去吃烧肉,跟一群日本小哥比比划划交流,让其帮我们点菜,敬菸敬酒好不快活,小哥们估计也是第一次体验到这么豪爽的小团队吧。

昨天真是内容丰富,第三天我们去了神户,导游说神户有个汤池叫有马温泉非常有名,以前的时候丰成秀吉泡过。我们花了大老远过去一看,就两个小池子,我还是宁愿去泡汤连得好了——霓虹国的事物真是精致啊。神户是个港口城市,靠海凭栏远眺,海里泊著各色船只,还有一艘巨型的游轮。秋风习习甚是凉爽,海滨步道非常干净,是个生活的好地方。说起神户,不得不提有一支球队叫神户胜利船,前几年赌球app盛行的时候,买了好长一段时间J联赛,这鸟队经常80分钟的时候0比2落后,突然最后十几分钟突突突进2-3个球;或者碰到一个很弱的队,输个大比分。黑单多次后解除安装了app,并且一直对神户这个城市没啥好印象。中午吃了汉堡和天妇罗,晚上去水产屋吃了迄今为止最好吃的一顿海鲜烧烤,就像深夜食堂的氛围一样,茶泡饭吃起来,厚蛋烧吃起来,波子汽水喝起来,大家玩得都很high.

今天是在日本的最后一天,我们没有购物需求,小伙伴们决定去另一个古都奈良。近铁奈良站下车以后看到有个日本浪人在吹箫,箫声婉转凄凉,听得人快要流泪了。去奈良公园,里面许多可爱的小鹿,拿鹿仙贝喂了很长一段时间,小鹿们一点都不怕生,会真诚地看着你手中的食物,头一点一点像祈求似的,真是一群小机灵鬼。一直走到公园尽头的若草山,绿草如茵的小山丘,就像windows桌面背景一样。

今天的重点来了,就是去唐招提寺,于公元759年由唐代高僧鉴真大师所建。大师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了弘扬佛法,在失明的情况下不惜生命,六渡扶桑终于成功,其勇气和毅力不得不让人佩服。唐招提寺很偏远,不像奈良公园里的东大寺熙熙攘攘,反而显得很冷清。去参观的人基本都是国人,大家在路上在寺庙里相视一笑,心照不宣都知道彼此的目的。确实,我们都是为这个人而来,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高僧,代表了我们古人的风骨,日本人很尊敬他为他立像,我们千里迢迢来了奈良没理由不去看一下千年前的同胞。
地铁下了以后,要走长长一段乡间小道,路两旁是农田与房屋,阡陌交通,好一派日式田园风光。唐招提寺也是很值得观赏的一座寺庙,因为年代久远,正中间的大殿门口的几根柱子已经褪尽铅华,露出了光滑的木纤维,在夕阳的映照下漫反射出柔和的光线,拍到了一张我很喜欢的照片。一张意味深刻的照片背后,代表的是那个确定时刻自己独一无二的心情。我们没办法光速运动,时光没办法倒流,但是看到这张照片,就立刻能感受到当时的心境,这是感情神奇的地方吧,它会超越时空的侷限。人声鼎沸的寺庙无法冥想,在唐招提寺让人找到了片刻的安宁,配合著浓浓的古意,近距离在异国他乡与千年前的古人面对,又一次穿越了时空,恍若隔世。

晚上航班回国,到家睡觉,梦里出现了千奇百怪的白天的印象,却拼不成一张完整的图,各种真真幻幻交织在一起,有点不知今夕何夕……

由于第一次去过霓虹以后念念不忘,加之是公司组织的团建没有带小孩,所以一年半以后也就是18年再次出发,全家人包括和发小一家一起出行,早早买了机票把时间预定在清明节,见过了关西的秋叶,这次要看看关东的樱花。
全日空连续多年获得五星航司的荣誉,机上提供了美味的飞机餐,特别是有樱花季限定食物,我女儿吃得很欢乐。每个座位后面都有小电视,可以看电影、视讯以及打游戏,唯一的遗憾是空姐比较老气,应该都30多岁了,日本老龄化社会很严重,年轻人可能有更重要的工作吧。说到坐飞机,尤其是写这篇游记的时候,埃航的波音737飞机刚出事,过几天又要坐飞机外出,可是有一大段的心路历程啊:
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是一个人,刚起飞脚下感觉腾的一下空了,那种不充实的超重感很难描述,然而旁边的人闭着眼睛好像已经睡着了。飞机稍稍有点颠簸,突然下降一会又让我体验一把失重感,或者机翼升高开始转弯,我紧绷了神经——荷兰球星博格坎普是从来不坐飞机踢比赛的,欧洲大陆的比赛他都是坐火车去,我想那一刻我能体会到他的心情。刚工作那会频繁出差,有一次出差前和同事一起在机场吃饭,他去肯德基买了鸡翅,说每次坐飞机前他都要吃鸡翅,象征著飞机可以一直展翅飞翔。好吧我也有一段时间学着,不过问题来了,并不是每次起飞前都有时间或者能找到买鸡翅的地方,后来也渐渐遗忘了这个骚操作。再后来跟着老大出差,他会因为专案的进展不顺或者飞机晚点没办法准时到客户那里,就急着在飞机上跳,空姐过来安抚他,他说我信佛的,不会有事——信仰不会帮助人成功,但是在特殊的条件下缺失会让人踏实有依托。直到有老婆孩子了,起飞前你需要紧握她们的手给她们安全感,而不是我自己先吓尿才对。现在已经进阶到一上飞机就秒睡,在飞机上的那几个小时也是难得不受老板客户们打扰的一小段惬意时光,当新一季的《空中浩劫》出来时抢先看完。

成田机场很是干净,和香港机场以及新加坡机场一样看着很舒服,不过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就直接去市区了。第一站是上野公园,来得稍稍晚了几天,大部分樱花已落,零星还有几株晚熟的,树上是一片绯红或者洁白,树下以及道路两旁坐满了聚会的人,喝着小酒吃着零食聊天。不过这种公园在国内也是一抓一大把,逛了会就去新宿住的地方。

晚上去逛新宿,新宿车站号称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车站,因为后面去富士山要在这里坐车,摸索了好一会也终于搞清楚了里面复杂的换乘路线。新宿最有名的是歌舞伎町一番街,街口霓虹灯闪烁显示著里面的纸醉金迷,街道两旁很多风俗店,门口有拉客的男子,很多竟然是中国人,看来国人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第二天睡个自然醒,去新宿御苑,看过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以及《言叶之庭》是在这里取过景,看到了好几处电影中的场景,主要是小孩子把这里当公园了一直在里面玩。直到中午才出发去台场,又是一个日剧迷的打卡圣地啊,海鸥号火车,东京湾,彩虹大桥,海滨公园,自由女神像,富士电视台……其实台场还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1853 年美国人佩里将军率船队来到日本,第一站进驻的就是台场,算是敲开了日本的国门。
不到南京路就等于没来过上海,不到银座也就没来过东京。晚上在银座吃饭,这里的步行街比南京路稍窄,不过建筑都挺新很有特色,霓虹灯流光溢彩蛮漂亮的,很多国人在优衣库里买买买。

第三天趁家人都在睡懒觉的时候,早早起来去了一个私藏景点——神乐阪,真的好喜欢这个地方,清晨没什么人,街道安静又干净,旁边清一色的特色小店,顺便吃了早餐松饼加一杯咖啡,很多老东京人也和港片里的老港一样,拿一份报纸可以坐一早上。途径一条小街道,目测70岁左右的老先生出门上班,老太太帮他拿衣服拿包送到大门口,满满的感动!

回到酒店大家也都起来了,明治神宫走起。这里和上野或者新宿御苑稍稍不一样,有很多百年古树,阴森森的,乌鸦也在树上叫,怪吓人的。外国人出奇地多,小洋娃娃萌萌哒,她们的爸妈带着笑意看着我女儿,估计也在想:这小洋娃娃萌萌哒!还有很多修学的日本年轻人,清一色的西服或者西裙,制服控们不可错过。

中午去东京大学吃了在日本最便宜的一餐,只花费了30多块钱一个人,咖哩饭是我喜欢的。东京大学本部很小,大门也不起眼,国际排名前列,这就是低调有内涵吧,我女儿欣赏不来说这是怪兽大学,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这样说。

下午又去了一片很有特色的街区——代官山,我们从涩谷观摩了全世界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以后就往代官山一带步行,道路两旁每家店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个性,感觉都值得驻足。代官山也是日本的富人区,周边环境优美,马路整洁,住宅区的车位上停著很多迈巴赫、保时捷这样的豪车。

今天走的路有点多,晚饭后其他家人休息,我和老婆单独去六本木之丘看夜景。登上塔顶极目四周,一片灯火璀璨,远处的东京塔格外显眼。东京的建筑密度很高,内透设计无敌,所以夜景是我目前去过城市中最震撼的,好多城市,只是外部的霓虹灯闪亮,这种夜景不耐看。在上面安静看着眼下的一切和眼前人,又有一种不真实感——多年后愿我们能再次共同登塔鸟瞰东京!
本来白天是路过目黑川的,晚上还想再去逛逛。夜晚的目黑川褪去了白天的安静优雅,拍照吃饭的人更多,这里的樱花好像也通人性,保留了大部分在树上让人观赏,加上洒落河间的花瓣,简直就是一条通往春天的粉色河川,极度梦幻。自从在大阪吃过一次xx水产以后一直念念不忘,晚上我们又单独吃了一次烧烤到深夜,人间烟火气升腾起来,我们这次的旅行也随之升华了。

以前上摄影课的时候老师就以富士山做过例子,讲解长焦镜头怎么拍有纵深的画面。无奈长焦太难携带,对于带孩子出行的人来说实属折磨,加上长焦还是挺贵的我也根本没买。第四天出发去富士山,我坐在靠窗的位置,无所事事地望着天空发呆,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绿植、田野。有些打盹了都,突然,车子一个转弯,一座巨大的雪白圆锥体出现眼前,那座山赫然出现了,惊了一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被震颤了一下。确实之前在电视电影和别人的照片中见过,可当近距离看到时,那种真实感实在是难以让人忘怀,只有亲眼目睹,才会感到它的无穷魅力。这座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山据说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看不到全貌,我们在的两天都天气晴好,真是一饱眼福,登高看过,湖边看过倒影,透过睡觉的视窗看过,然而最美的还是在樱花的衬托下,平静的画面留在脑海再也挥之不去。

英国著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因为冲顶珠峰而遇难,他在出行前回答记者“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提问时,回答道“因为珠峰就在那里”。强烈建议去日本时不要错过富士山,因为它就在那里!回程的飞机上,坐在右悬窗,又一次从上帝视角目睹了这座山。
写到这里竟然快1万字了,这篇游记没有美食,住宿,交通等行程的介绍,也没有购物推荐,甚至没有太多照片,就是单纯的关于两次去日本的点滴回忆,大家看看就好了可能参考性不大,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段记忆吧,留存起来就好。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