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每年4月是日本赏樱花见时节。赏樱,日本人称之为花见,比如日本京都的祇园有一条花见小路,就是旧时日本人赏樱的名所。基于对日本樱花的向往,2016年特地去了一趟关西地区的大阪、奈良、京都,去感受樱花树 下的日本古都。时隔多年,补记日本古都的花见之行,也算是重新神游了一次大阪、奈良、京都。
樱花的花期十分短暂,一周左右就完全凋谢。要让计划中的花见之旅能够完美,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出行时机。办法是关注日本“樱花前线”的报道。2016年那年的“樱花前线”3月初就报道:关西地区的樱花将于3月28日绽开,4月5日满开。根据上述时间,预订了往返机票、住宿酒店。并做了计划安排:
D1 4月1日(周五):福州到大阪。上午北京时间10:55从福州出发,下午2:30到达大阪关西机场。关西空港出关后,到关西空港 第一航厦 一楼关西旅游情报中心购买近铁周游券2日版,准备第2天去奈良、第3天去京都。南海电车到南海难波站(站名:なんば)下。入住酒店后,询问当地的交通、购物、饮食情况。步行或地铁到日本桥站,游览黑门市场、心斋桥、道顿堀。

D2 4月2日(周六):大阪到奈良、京都。难波地铁站乘近铁奈良线(走自动改札通道),到大和西寺下,转近铁到京都下,买京都巴士一日券,京都市巴士102路到美术馆下,步行到蹴上倾斜铁路。路线:蹴上倾斜铁路-哲学之道-银阁寺-冈崎流水-平安神宫-京都站(午餐)-从京都站乘座近铁到大和西大寺下,近铁线转奈良,近铁奈良站出。乘坐70路公交车到春日大社-春日山-奈良公园-东大寺-东大寺三月堂、二月堂-冰室神社。近铁回大阪难波。

D3 4月3日(周日):大阪到京都。难波地铁站乘近铁奈良线(走自动改札通道),到大和西寺下,转近铁到京都下,换乘京都市巴士100、206到稻荷站。路线:伏见稻荷大社-东福寺-三十三间堂-清水寺-三年阪、二年阪-圆山公园(午餐)-祇园-花见小路-祗园白川堤岸、祗园角-八阪神社。公交到京都站,原路返回大阪难波。

D4 4月4日(周一):大阪到京都。地铁难波车站(なんば,与南海难波站共用)坐地铁御筋堂线(代号为M20)到梅田阪急电车站,转阪急京都本线快速急行到桂駅,转阪急岚山线(岚电),到阪急岚山站下,步行到天龙寺。路线:天龙寺-渡月桥-岚山石林-岚山站乘座岚电到仁和寺(途中可宇多野站下车,拍照后再步行到仁和寺,因为是地面电车,沿途可观赏樱花隧道)-龙安寺-金阁寺-坐岚电到岚电天神川站,然后换乘地铁到二条城-东寺。公交或岚电到京都,JR回大阪梅田,游览梅田蓝天大厦的空中展望台-地铁御筋线回难波。

D54月5日(周二),大阪到姬路。地铁难波车站(なんば),坐地铁御筋堂线到梅田JR,乘坐JR到姬路城。路线:姬路古城-好古园-原路返回大阪梅田、难波-购物(如果下雨,则到有马温泉。地铁难波站坐御筋堂线到梅田JR,在JR梅田站后面的巴士中心乘座高速巴士,直接到有马温泉)

D6 4月6日(周三)上午,大阪市内。难波地铁站乘座大阪市地铁谷町线到天满桥站下,或中央线到森ノ宫下。路线:毛马樱之宫公园-大阪城公园、西之丸庭院、天守阁-地铁回酒店-南海难波站乘座南海电车到关西机场。下午大阪时间3:25回福州,结束浪漫的赏樱之旅。

此行的目的是樱花。因此上述行程计划,主要是在参考了大阪、奈良、京都各地的赏樱 名所后,结合住宿、交通、购物等方面综合考虑的(实际行程与计划有较大变化)。
一、关于关西地区的赏樱名所。 日本各地观赏樱花的名所,网上介绍共有100个,其中关西地区有几十个。 京都是三大古都里赏樱的首选之地,古城的东西南北到处都有赏樱的名所,岚山、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还有花见小路,她们历史上就是京都著名的赏樱之地;大阪, 重点是毛马樱之宫公园和大阪城公园。樱之宫公园的樱花是沿河的,高大的樱花树技伸到河岸边,十分壮观。而大阪城公园的樱花,有护城河为前景,有高大的古城墙为背景,如果是好天气,蓝天白云下,白色樱花映衬著高大的天守阁,十分壮观;奈良,赏樱的理想之地要去吉野山,但距离太远,只能选择在奈良公园。好在奈良公园里有可爱的小鹿,它与樱花出现在同一画面上,也是十分特别的景致。当把关西地区的赏樱名所全部都细细揣摩了一遍后,最后按照交通方便的原则进行筛选。因为是自由行,不能在交通上浪费大量时间,否则得不偿失。因此,计划前往的景点如下:大阪主要是大阪城公园、天守阁、西之丸庭园、毛马樱之宫公园,以及大阪城博物馆,然后再考虑是否去环球影城或海洋馆;奈良主要是奈良公园、春日大社、东大寺和唐招提寺;京都分为两天行程,主要是稻荷大社、清水寺、园山公园、祗园、白川、岚山、二条城、银阁寺、哲学之道、蹴上倾斜铁路、冈崎流水;神户主要是有马温泉或者姬路古城。
二、关于机票。提前2个月预订了福州往返大阪的机票,共1780元。因为有所犹豫,迟了一个星期左右,票价就涨了200元。要想省点银子,就要早点下决心。
三、关于酒店。机票预订的同时,就开始找酒店。可是已经迟了,网上评价的那些物美价廉的酒店早就被全世界游客预订一空,只好上Airbnb找民宿。最后,订到一间大阪难波地铁站附近的4人间,170元/人。原想只在大阪住3晚,另在京都2个晚上,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最后只好把5晚的住宿全部安排在大阪,把京都与大阪的住宿差价全部用在往返于大阪的交通草费。如果忽略所浪费的时间,住在大阪也是合适的,因为住在大阪,有大量景点之处的时间可用来逛街购物。
四、 关于交通。网友都说日本交通比较复杂,这对自由行是个巨大考验。但在日本的好处在于,日本的片假名有一半是中文字,虽然读音不同,意思却差不多,看了地铁站、公交站牌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还有就是国人到日本旅游的N多,找个导游或游客问问也没问题,会中文的人挺多……,网上的声音不尽一致。所以,行前最大的功课在于交通,上小气少年部落格,读关西地区的旅游攻略,吸收众人的旅游经验,做好自由行的交通线路组织。
如果不考虑交通费用,交通线路的头痛程度可能会减轻不少。但对于我们这些穷游一族来说,就必须认真研究日本交通的各种优惠券了。在这方面,小气少年给了十分详尽的建议,只要根据自己想去的景点,就能找到适合自己行程的优惠券。基于我们是4月1日至6日,都住在大阪的难波,无论是去奈良,还是京都,都要往返难波的实际情况,行程中交通安排是:第一天到达关西机场后,乘南海电车到达难波,入住酒店。第二天、三天,购买近铁2日券,分别往返难波与奈良、京都清寺。第四天,JR线往返大阪与京都岚山地区,回难波后到梅田。第五天,JR到姬路古城或高速巴士到有马温泉。第六天,上午大阪一日券、或大阪交通一日券观光大阪城公园等地,下午从大阪经关西机场回国。
五、关于购物。日本是个购物天堂,不是说日本的东西便宜,而是说日本的东西精致。比如,女孩喜欢的药妆,因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药妆十分适合国人,资生堂等各大品牌都给国人很深印象。但网上都说,日本的药妆店里的知名产品基本都会被国人一扫而空,所以为避免排队,上网找位置较偏的药妆店,或者找日本本地人经常用的产品、但还不为国人所熟悉的产品,就成了行前攻略的是主要任务。至于,国人超喜欢的电饭煲、智慧马桶盖等东西,我们不太需要,行前就不会深入了解。但为了体会日本人日常用品的精致,还是饶有兴趣地上网找类似于永辉超市的日用品商店,但基本找不到。
六、关于美食。日本的传统美食,印象中的无非是寿司、生鱼片,但上网一看,却大相径庭。国内所熟悉的那些东西不够是经国人改良变味的。其实日本的美食从怀石料理,到海鲜料理,再到牛肉料理,哪一样都是十分精致,而且还与日本的茶道等文化相结合,但对于我们游来说,最经济的办法还是在奈良、京都各大地铁车站,或者是难波、梅田地商业地区来寻找美食,或者在去往旅游景点的途中偶遇。
七、关于天气。4月份日本天气正进入冷暖交汇时期,天气说变就变。如果能遇上好天气,那是上帝的眷顾。但樱花终归是不等人的,花期从绽放到结束只有短暂的一周时间。如果遇到下雨,只好见机行事,调整行程了。

二、预告

最后的实际行程:4月1日从福州长乐机场到关西机场,入住大阪难波;2日到京都冈崎公园、蹴上铁路、奈良公园;3日到京都稻荷大社、清水寺、祇园白川;4日到京都岚山、仁和寺、金阁寺;5日到大阪城公园、樱之宫公园、黑门市场;6日上午补充购物后从关西机场返回福州长乐机场,结束愉快行程。
游记将大致按行走的时间顺序来写,即:关西到达、京都冈崎、京都祇园、京都岚山、奈良、大阪。先上预告片子。

三、对日本的最初印象,是从道顿堀的开始的

飞机于日本时间2:30准时降落在关西机场,又用了近2个小时的入境审查,出关后,发现旅客的行李都已被工作人员从转盘上取下整齐地放置在地上,顺利地拿上自己的行李。按事前网上攻略所示,在入境审查处出口找到游客中心,拿上地图,并购买第二天、第三天计划去的奈良、京都要用的关西周游券(须用护照。优惠券要连续使用,可免费乘座奈良、京都的地铁、近铁,以及奈良的巴士,但不能乘座JR和京都的巴士)。

按指示,上到二楼转南海近铁站,乘座南海电车前往难波,50分钟左右到达。预订的民宿在难波站附近,办理入住手续后,已是华灯初上,按计划前往道顿堀的各大桥筋,观赏、拍摄大阪的夜生活。

道顿堀是一条位于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的运河,1612年,安井道顿、安井道卜与平野乡的安藤藤次(平野藤次)以私人财产兴建一条运河,1615年完工。松平忠明以道顿的功绩,把运河命名为道顿堀。1660年代开始,在邻近地区出现了多座剧场,如中座、角座、竹本座、浪花座、弁天座、朝日座等。所以,游客口中的道路顿堀通常是指这一地带的美食商业区,包括心斋桥筋、绒桥筋、千日前等,是大阪地标级的美食据点,大阪饮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旅行者们来大阪时的首选,章鱼烧、铁板烧、烤肉炸串、旋转寿司、河豚料理,还有各种可爱的甜点,几乎囊括了大阪所有的特色美食。即使是很不起眼的小店都可以让你吃到心满意足的味道,也许这就是大阪人民向往的饮食文化。

巨大的大力神广告牌子矗立在道顿堀运河边上,运河两岸灯火通明,商店鳞次栉比,美食比皆是,有“大阪王将”、“螃蟹道乐”的本店,还有昭和牛肉、章鱼丸子。在品尝美食之余,还可以去法善寺参拜不动尊神,去松竹座观看下歌舞伎表演,夜晚沿着道顿堀川散步欣赏下两岸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光,行走在法善寺横丁里感受下别样的江户时期的街道风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各式各样的药妆店,这可是姑娘们的最爱。

经过一个晚上的HAPPY,回到位于大阪难波地铁站后面的民宿,洗漱后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早晨,去打探难波的地铁站地点,顺便观赏拍摄了清晨的 道顿堀。此时,运河两岸的霓虹灯已不再闪烁,和煦的阳光照在缓缓流淌的运河上,大阪城正在苏醒。

正前方的那座黄色外墙的建筑正是难波的地铁站所在,地上物业是著名的商场高岛屋,地下是难波地铁站和近铁站(两站合一)。

所住的民宿的巷子口面对着难波地铁站,交通十分便利,逛街也十分便利。

难波地铁站周围的街道樱花已经盛开,洁白的身影随处可见,落落大方,给我们这些不远千里的海外游客以不断的惊喜。在国内,虽然也有樱花,但都是在公园,显得身份尊贵,难得一见。不象日本的樱花,如此的平民,就如一位下凡人间的仙女。这就是到达日本后第一天的初步印象,5天的赏樱之旅正式开启。

四、京都北,庄严平安神宫和柔美冈崎流水

4月2日的行程安排如下:大阪难波近铁站→近铁大和西寺→近铁京都站→公交5路或105路→平安神宫→步行冈崎疏水→步行蹴上铁路→步行地铁蹴上站,乌丸线乌丸站→转近铁京都→近铁大和西寺→近铁奈良→步行奈良公园→步行春日大社→步行东大寺→步行近铁奈良站,晚餐→近铁到大阪难波。 2日和3日都用近铁周游2日券,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住宿都在大阪难波,早上出、晚上进,且民宿紧临近铁站。虽然,利用近铁到京都要从大和西寺转车,浪费了一点时间,但对于初次体验日本铁路交通的我们来说,还是在近铁站内转同样火车比较容易。如果采用JR方式,要从大阪难波乘御堂筋线先到梅田,再从梅田交通枢纽找JR梅田站,再转JR线到京都,就过于复杂。况且2日下午还要到奈良。
近铁周游券包括奈良巴士、不包括京都巴士。因此,京都站要前往平安神宫只能花钱乘座京都地铁或公交。按照事前攻略选择了公交,最后发现实在是个错误,错就错在没有考虑樱花季节里游人如织,公交车不但不能象平日那样准点达到,而且队伍排得老长老长,座位根本就别想。在京都公交站A1区等候公交5路、105路近半个小时后,5路车终于缓慢进站。一路慢行才终于到达平安神宫。跨过架设在琵琶湖水道上的“庆流桥”,看到的是日本最大级的“大鸟居”(神社入口的碑坊),高24,4米,宽33米。

平安神宫

平安神宫在 京都冈崎公园,周围有冈崎流水、平安神宫、蹴上铁路等著名的赏樱景点和名胜古蹟,除此之外,还有京都美术馆、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京都府立图书馆等公共建筑。在樱花季里,有众多与花见相关的活动,可拍建筑,也可拍人文。

京都的平安神宫是1895年为了纪念恒武天皇迁都到京都1100周年而建立。整座神宫包括大鸟居、神宫道、应天门、大极殿及神苑等部分,有着明显的唐代中国建筑的风格。

每年三月十五日至四月十五为日本樱花节,也称作樱花祭,己有一千余年历史。樱花节间,日本人会在樱花树下䙓上丰盛的酒宴,或合家欢聚一堂,或邀请三五好友,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开怀畅饮,一醉方休。樱花祭时日本个别地区也举办庙会,各种活动。川端康成在《古都》第-章,以明快的笔调.单纯的线条,描画出在樱花盛开的节日里,千重子和儿时好友夏一相约著去清水寺赏樱,表达出青年男女间纯真的爱情。
当日,冈崎公园正在举行祭樱活动,舞台搭在平安神宫大殿前。少年男女不时地轮番上阵表演劲舞,十分卖办。台下多数为日本老年人在观看,附合著大声叫好。

神宫前院子里小牌坊上的纸条,是来到这里祈福的日本人悬挂的祈福牌,和中国的寺庙相仿,他们将心愿和家人朋友的名字写在牌子上,还可以将自己不吉之事挂在树上,请神灵保佑消灾。神殿里还可以花100日元抽神签,如果抽到“大吉”,第二年是一定要回寺庙里还愿。当然,请神灵之前,一定要在“手水所”(为净手心洗手的地方)净手后,进入神宫院内。净水的程式是:右手执水瓢,先洗左手,再右手,最后将水瓢高举,让水流过执柄处,将手柄洗净,放回原处。

冈崎流水

疏水道是人工水利工程,相当于国内的引水工程。在人工兴建疏水时,同时种植樱花美化环境,从而造就许多疏水旁美景。冈崎疏水是为了连线山科运河与鸭川运河所建设的。在冈崎疏水和蹴上倾斜铁路的运输功能丧失后,每到樱花季,京都的山科疏水、蹴上疏水与冈崎疏水以及蹴上倾斜铁路两旁的樱花有了一个新功能旅游,一个热门的赏樱景点。

日本的学校是春季入学,而且公司里的人事调整也是在樱花开放的季节,许多离别伤感的事情都发生在春节。高中、大学毕业的学生或离开公司、升职的同事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里会举办各种告别活动,新入学的学生和新入职的职员会在这时举办各色的迎新庆祝。所以,樱花季里各大公园和郊外热闹异常,交通拥挤不单是外国游客涌入的原因。

蹴上铁路

蹴上倾斜铁路全长约莫六百公尺,在废弃前曾是将琵琶湖水引入京都疏水工程的一部分。因为此段疏水道高低落差过大,所以兴建了铁道来辅助河运运输,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当时将船装载在台车的场景。此处是京都最为著名的婚纱摄影之地。从平安神宫前往蹴上铁路途中,有许多古建筑和小街巷。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保留有许多成片的历史建筑,类似于北京的四合院、福州的三坊七巷,喜欢建筑的可拍摄沿途一路地拍。

蹴上倾斜铁路之所以有倾斜二字,就是因为铁路有坡度。这个坡度恰好给摄影造成了一个很好仰拍的角度,可以把人物与高大的樱花树、粉红的樱花一起纳入镜头之中。

五、京都东,神祕的稻荷大社与浪漫的清水寺

4月3日行程:大阪难波站→近铁大和西寺站→近铁丹波桥站→京阪电车伏见稻荷站→步行稻荷山、稻荷大社→京阪电车伏见稻荷站→京阪电车清水五条站→步行清水寺→步行三年阪、二年阪→步行高台寺→步行八阪神社→步行花见小路→步行祇园白川堤岸→步行清水四条站→京阪电车丹波桥站→近铁大和西寺站→近铁大阪难波站( 交通方面:继续使用近铁2日券,京阪电车另行购票。在京都地区不再乘座公交,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事实证明这是最明智的选择)。
经过近铁转京阪的三次转车,终于到达稻荷大社站。因为有了前一天京都乘车的经历,再加上谷歌地图的导航,很轻松地解决了交通线路问题。此前的攻略是到京都站转车,但谷歌地图指示在丹波桥转车最省时、省钱,一查地图确实如此,而且游览完稻荷大社还可继续乘座京阪电车再往前2站就到清水五条的清水寺了。

稻荷大社

游览稻荷大社的一般路线是先进大门,参观完稻荷大社,然后再上稻荷山,感受壮观的千本鸟居,再根据体力情况是走完全程,还是中途返回,或者从后山小路下山。我们事先并没有规划好是从正门上山,还是从后山上去。刚走到正门路口时,看到左边幽深的小巷,感觉很好,决定先看看日本的民居,但一路顺着上山,不知不觉中就从后山进入了稻荷大社。稻荷大社所在的伏见区算是京都的郊区,虽然远离中心城区,但山上的小巷民居古意盎然,很值得一拍。特别是各式各样的鸟居,大的、小的,红的、黑的,木头的、石头的,千奇百怪,要是能再认真研究鸟居上的捐赠者背后的故事,那收获就更大了。

山上除了大社之外也有许多小庙,这座叫“腰神不动明王”的小庙,供的不知是哪路神仙,但它能保佑参拜者腰杆挺直,专治腰痛。看到小庙前的说明,也跟着进去参拜了一次。先是把零钱投入奉纳箱内,再从旁边的的小盒子里取出香束20公分长、5柱香成一小扎的香火,点上插在香炉上,拍两下手掌,最后拜一下,就礼成。

红色的千本鸟居是稻荷大社的标致性景观。达万座以上的鸟居绵延山头达数公里一直延伸到稻荷山顶,如果全部走完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让人惊叹不已。稻荷大神是掌管生意是否昌盛的神,因此有许多工商团体会来这里祈求保佑。在回去之后,可能就会赚了钱,之后就要来还愿,所以就会在这里建鸟居以还愿,久而久之,这里的鸟居就会愈来愈多。而每一个鸟居也都有所不同,比较有钱的就做大鸟居,没钱的就做小鸟居。

狐狸是京都的守护神,日本人从很久以前就相信狐狸是介于人与神之间的使者,能够保佑五谷丰收及风调雨顺,所以说狐狸是农民的守护神之一。稻荷大社的门口放置这对狐狸石像,右边的嘴里叼的是宝珠,左边叼著一把钥匙。

伏见稻荷大社是全日本所有稻荷大社的总社,香火历来十分旺盛。这里的建筑与平安神宫有些不同,出现了许多圆顶式的建筑。

清水寺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山号为音羽山,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寺内主要供奉千手观音,为慈恩大师建立,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在清水五条阪和清水阪交叉路口,顺着清水阪朝着音羽山方向前行10来分钟,就可到清水寺。阪,就是上坡的意思。路口树立的这块石碑,说明清水阪这一带历史上是产瓷器的地方,品牌就叫清水烧。

清水寺的建筑与稻荷大社的又有不同,建筑显得比较高大些,仁王门、三重塔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清水寺的三重塔是日本最高的一座,在层层叠叠的樱花中,显得格外的艳丽,很值得一拍。因为,当天天气不好,无法感受到清水舞台日落的壮观景象,放弃进入,免去了音羽瀑布前的排队等候。

登上音羽山,回望清水阪,眼前是京都的传统街巷,远处是繁华的京都古城,京都塔矗立在远方。

虽然清水寺也是游人如织,但游客一般只在仁王门、三香塔、清水殿等著名建筑周围,偌大的音羽山还是有许多僻静的地方,可供静静的欣赏、拍摄。

音羽瀑布极负盛名,传说它的三股清泉代表了分别代表了“学业成就”、“恋爱成就”、“长寿祈愿”三种意思,从这三个泉口任选一个然后饮下此泉水,许下愿望,就会带来幸运。因此,每年为音羽瀑布举行的祭奠活动是清水寺最负盛名。当天,在清水寺看到的这场活动是否就是传说中的祭奠活动,不得而知,但场面却十分庄重。先是两个装扮威严的武士手持长枪,从三重塔前的建筑走出,驻足一小会儿,用长枪在地上敲击几下,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十分庄严地走下台阶,最后站在台阶的半中央等候文官出现。两个身穿桔红服装的文官则手捧卷文,在阵阵号角声中缓慢出场,口中唸唸有词一阵子后也缓慢走下台阶。随着越来越高昂的号角声,一大排身穿青色服装的文官、武士护卫著一条青龙出现了,它高昂着龙头在台阶上环顾四周,最后在文官武士的簇拥下走到广场的空地上,然后尽情欢快的舞动着。

二条阪、三条阪

京都清水寺附近的清水阪、二年阪和三年阪(又名产宁阪)是三条历史保护街区。因它们曾是通往清水寺的参道,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热闹,目前也是京都旅游的必去景点。从清水寺的仁王门走出,往右的一条小小石板街便是二年阪,石头坡道,偶尔有阶梯(据称于大同2年(807)建造完成,共有17级)。三年阪是连结清水阪与二年阪的,据称建造于大同3年(808),共有46级。由于这段坡道是通往祈求平安生产的子安塔(泰产寺)的参道,再加上日文读法中的生产平安 “产宁”和“三年”发音接近,因此三年阪也被称为产宁阪。
关于三年阪还有一个传说:若在产宁阪跌倒,会在3年以内去世。还有的传说一旦跌倒,会缩短3年的寿命。这些传说的目的,是希望孕妇在前往子安塔祈福时必须格外小心,避免摔跤。万一跌倒的话,也可以到石头阶梯最下面的“葫芦屋”进行补救,基于葫芦“即使倒了也会自己爬起来”的涵义,相传只要带上这里的葫芦,即可消灾解厄。

八阪神社

京都的八阪神社是日本全国3000多座八阪神社的总社,也是祗园社的总本社。供奉著解除厄运、联结姻缘的神明,故也被亲切地叫做祗园桑。八阪神社供奉是保佑商家生意兴隆、消灾解难的神祗。由于可保兴业起家,京都的商家最爱拜的便是八阪神社。一到夜晚,舞殿上挂满商家奉纳的无数提灯就会补点亮。

面朝四条通有八阪神社的红色牌楼。京都三大祭之一的只园祭(也称祗园祭)就在八阪神社举行,因靠近祗园,每年祭祀期间都有如过节。只园祭始于7月1日的入吉符,终于7月31日的疫神社夏越祭。祭典期间会举办山车游行、神兴祭、还幸祭等活动,热闹非凡。

祗园白川

来京都不可不去祗园,这里有京都最好的城市风貌。到祗园不可不去白川,这里有祗园最美的樱花和风月。祗园是指八阪神社、鸭川、四条通之间的区域,在这个不大的街区,一条条小巷内,传统艺术表演场地和旁边的赌场一样繁忙;花街上人来人往,艺伎、和尚、市民和游客擦肩而过好不热闹,寺庙和神社内却又宁静安详。如果说京都是日本社会的浓缩,那么祗园就是京都和日本社会的浓缩,一个充满了魅力,五光十色的矛盾体。

游客来祗园大多是冲著艺妓的,但在白天,这种京都传统是看不到的,只有等到临近傍晚,要去上班的艺妓才会走出家门,到那些风月场所的途中,人们才有机会在花见小路、白川一带偶遇。能否遇上,就要看人品了。
日本的艺妓文化历史悠久。其职业地位远比妓女要高,她们受到社会尊重,通常在晚上工作,卖艺不卖身,以歌舞技艺在宴会上或宴会后取悦那些酒足饭饱的男人们。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伎前,她们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学徒生涯,大约到她们青春期之后,也就是十四五岁时,可以正式成为一名舞伎出来赚钱,开始了他们灿烂而独特的职业生涯。通常待年华老去,她们会退出圈子,用年轻时的积蓄开店为生。也有的人开门收徒,训练年轻的艺伎作为自己摇钱树。于是同样的故事在不同女孩身上周而复始,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而祗园依然莺歌燕舞、灯红酒绿。
虽然没有遇见艺妓,但在白川却遇到两对日本新人正在拍摄婚纱,他们独特的服装、打扮,是此次日本之行最成功的人文摄影作品之一。

夜樱也是樱花摄影的一个重点,可沿河边拍樱花树掩映下的各色建筑,透过朦胧的灯光捕捉酒肆里的歌舞升平。

六、京都西,岚山里的保津川樱花漫山遍野

岚山位于京都西郊,是京都最为著名风景区。春天,淡红娇嫩的樱花令人陶醉; 秋天,艳丽如火的枫叶犹如悬挂的浮云。
4月4日的行程安排:大阪难波地铁站御堂筋线→梅田(交通综合枢纽)→阪急电车站→桂站→岚山站→渡朋桥→天龙寺→竹林小径→岚山电车站→宇多野站→步行到仁和寺→打的到金阁寺→乘座101公交车到京都站→JR回大阪难波。

岚山的美丽是从座上阪急电车开始的,从桂站开始,铁路沿途到处都是美丽的樱花。远处的山峦雾气升腾,山脚下田陌连连,近处的农庄从车窗前一掠而过,眼前的则是成排的樱花。沿途的每个小站都是让人怦然心动的风景。到了岚山站,游客驻足开始拍照,一步好不想走动,牢牢被小站的风景所吸引。

横跨大堰川、保津川的渡月桥,把岚山公园分成两部分,靠近阪急电车岚山站的这边,是一大片古老的樱花林。在这里,大堰川、保津川绕岚山脚下潺潺流过,两岸山上松柏青葱茂密,盛开的樱花点缀在山间。雨后,轻纱似的薄雾飘忽飘忽地缠绕在岚山峰顶。


走过渡月桥,回望保津川峡谷,樱花时节的美真的让人窒息。

连线渡月桥头的是一条长长的街道,它串起岚山公园内众多的寺庙、景观,如天龙寺、龙安寺,周恩来总理来岚山时题诗纪念处,以及因《藏龙卧虎》而网红的竹林小径等。喜欢建筑的可逐一拍摄寺庙,喜欢原生态景观的可沿保津川拍摄两岸景观,喜欢拍人文的可沿街道拍摄游人的众生相。

选择进入天龙寺,建筑式样与京都的平安神宫、清水寺又有不同,巨大的黑色屋盖,显得寺庙极为庄重、肃静、神圣。

岚山的竹林小径名气可不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天龙寺、龙安寺,但却知道竹林小径,原因在于《卧虎藏龙》曾在这里拍摄过。但对于摄影者来说,除了拍人还是人,建议不要久留,至此一游戏即可。

宇多野樱花隧道

到岚山拍摄樱花,一定会首选樱花隧道,也就是樱花走廊。一般大家都是推荐乘座嵯峨小火车到龟岗的保津川樱花隧道。据说,樱花季里,保津川沿河两岸的樱花漫山遍野,随山峦起伏,随河道弯曲,是为壮观。但在网上极少看到这条樱花隧道的相片。再加上事先没有预订,而且当天岚山又是下雨,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时间不够。因此,选择了另外一条适合摄影爱好者的路线——宇多里樱花隧道。 其路线:岚电岚山站→帷子站换乘→宇多野站→站台后的小路越过道口→在铁路边上的小山岗或天桥都可欣赏到樱花列车。

走这条路线的人很少。因为知道这条樱花隧道的,基本上是摄影爱好者。前往仁和寺的,一般都是购买京都公交一日券,不会选择再花钱乘座火车。但强烈建议,宁愿多花160日元乘座岚电,既可沿途欣赏樱花,又不要挤公交,两全齐美。

火车就两节,一前一后。如果想拍照,强烈建议在第一节站在驾驶室后面。因乘座的人少,很容易就站在严肃认真的驾驶员后面。

在帷子站换乘后,铁路沿线的樱花就成排成排地樱花扑面而来,不多的游客一片惊呼。不时地还可看到铁路叉道路口有游客在拍照。火车速度很慢,可以从容地把相机模式调成速度优先,使用连拍功能。

宇多野车站下车后,从站后的这条小路往上走,是一个小山岗,可居高临下拍摄樱花列车。

越过小山岗,樱花扑面而来。站在铁路桥上,或者的铁路边的山坡上,很容易就可拍到铁路两边的樱花隧道,每隔10分钟左右就会有列车往返。

顺着山岗的小路走下山坡,可找一个道口,近距离拍摄火车迎面驶来的场面。喜欢拍人文的,可在村庄里随意走走,日本的村庄宁静美丽。也许是城市化率太高的原因,也许是日本老年社会的原因,偌大的村庄,基本没有发现太多的居民。山岗上的小超市里,除了售货员外,竞然没有其它顾客。

返回宇多野车站,继续往前走一站,就到仁和寺,10分钟路程,沿途还可以欣赏、拍摄日本农村的糖水片。

仁和寺

仁和寺是日本真言宗御室派总寺,建于公元886年。后宇多天皇和各代法亲王都在此出家,便逐渐成为皇家御寺,又有许多皇子皇女子也在此落发出家,因此,又俗称为“御室御所”,寺内樱花也相应地被称为“御室樱”。

仁和寺的寺内广场一片灰白,虽然拍摄效果不好,但这种用细砂铺就的地面,却有一个极专业的称呼——枯山水,是日本典型的园林传统。以砂代水,“以白砂的不同波纹,通过人的联想、顿悟,赋予景物以意义”。

到了仁和寺,对于寺庙建筑已然没有兴趣了。好像都是千篇一律,但仔细观察,仁和寺的建筑在许多细节上,还是有别于平安神宫、清水寺、天龙寺的,毕竟它是皇家寺院。寺内建筑有金堂、御影堂、灵宝馆、五重塔等。

被各色樱花包围的五重塔是典型的唐代风格的木构建筑。清未明初,日本人曾十分狂妄地称道,要想看唐代风格的木构建筑,只有在日本。为此,我国著名的规划师、建筑师、古建筑保护专家梁思成——梁启超的儿子决不信邪,带领流学国外的一批学子,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开展古建筑调查,最后在山西等地发现了比唐代更早的五代十国时期的木构古建筑,在此基础上总结撰写了《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等大批著作,轰动全世界。

仁和寺是日本樱花之旅中见到樱花品种最多的一个地方。但它以御室樱最为著名,它高达2米,又是京都最晚的晚樱。当樱花盛开时,遮天蔽日,在樱花丛中有一种静谧之美。 4月4日,仁和寺里的晚樱正含苞欲放。对晚樱花特别爱好的,可选择它盛开时,前往拍摄。

金阁寺

金阁寺,正名鹿宛寺,是京都的名寺,也是京都的标致。寺内主要核心建筑,供奉释迦摩尼舍利的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因此得到金阁寺的暱称。从仁和寺到金阁寺,京都公交190日元,的士930日元(起步价为630)。

镜湖池与金阁相互辉映,是京都代表性的风景。特别是在晴好天气,可欣赏到倒映在镜湖池中金碧辉煌的金阁和蔚蓝色的天空,如同美术明信片。

金阁寺是京都行程的最后一站,还上金阁寺的满满祝福,就将从京都站转道回大阪,告别京都。京都还有许多计划未能实现,比如哲学之道、二条城、银阁寺,留作将来秋天再次来京都赏枫时再见。

京都站是西日本旅客铁道(JR西日本)、东海旅客铁道(JR东海)、近畿日本铁道、京都市交通局的铁路车站。位于京都塔下的车站,从外观上看是一个地道的商业广场,根本看不到火车,深入地下的才是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网。车站的屋顶花园也是独具匠心,顺着数百级的台阶拾级而上,台阶上的灯光在夜幕下不断地变幻。站在屋顶花园,透过玻璃向南可以看到车站新干线繁忙的景象,向北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奈良,樱花树下温顺的小鹿

奈良公园是一座位于奈良县奈良市若草山麓的都市公园,正式名称为奈良县立都市公园之奈良公园。它创立于明治13年(1880年),是日本现代公园的先驱之一,大正11年(1922年)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名胜,是日本最著名的公园之一。
4月2日下午游览京都冈崎地区后,直接通过大和西寺转近铁到达奈良。路线:京都地铁蹴上站→乌丸站→近铁到大和西寺→近铁奈良站→步行到奈良公园。因为有了京都到平安神宫挤公交的教训,所以,从蹴上到乌丸站,就决定改乘地铁。过后,比较了公交与地铁,发现京都站与蹴上、冈崎地区之间的交通,地铁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是价格,公交一上车就要230日元。地铁从蹴上站经乌丸线到乌丸站才能180日元,如果延伸到京都站估计也不会超过230日元。二是舒适。当然,这种交通安排只是针对这些在京都时间安排不紧、当天参观景点不多的游客。如果是要来回的在各大景点之间倒腾的,又不在樱花季、赏枫季等旅游旺季时,可选择京都巴士一日券(500日元,不限乘座次数)。
从奈良站到奈良公园,步行10分钟,当然也可选择这种别致的人力车。

奈良公园内有许多日本指定的国宝,而且周边的兴福寺、东大寺、春日大社、奈良国立博物馆等许多古蹟也都包含在内,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但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四处闲逛、且与游客和平相处的奈良鹿。

奈良公园可供拍摄的景致不多,除了小鹿之外。对建筑感兴趣的可拍摄兴福寺、东大寺、春日大社,公园里的樱花并不多,不是拍摄樱花的重点。

七、大阪城,威严的天守阁在樱花丛中

大阪市坐落在淀川下游两岸的大阪平原上,濒临大阪湾,面积208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市内河道纵横,河上1400多座造型别致的大小桥梁将整个市区连为一体,有“水都”之称,“大阪八百八桥”的说法。4月5日一天安排拍摄大阪城公园、毛马樱之宫公园。路线:从JR难波站乘座JR→新大阪站→换乘JR环状线→到达大阪城公园站→打车到樱之宫公园(是个带状公园,到处都可停下)→步行到天神桥筋商店街→地铁到日本桥站→步行到黑门市场。

大阪城公园

大阪城位于大阪市中心区的大阪城公园内,是日本的三大名城之一,别名“金城”或“锦城”。1997年大阪城被规划成为公园,是市民休闲的场所,也是赏樱花的名所。公园占地约107万平方米,每年1月中旬至3月上旬,以梅林为中心,约有1250棵梅树盛开,而到了3月下旬至4月上旬,约有4000棵樱花树也竞相绽放,使这里成为日本为数不多的赏花胜地,每年的花季都吸引著众多游客前来。

大阪城历史博物馆,真实再现了大阪从古代至近现代共4个时代的城市历史。网上介绍在博物馆的观光平台上有一拍摄大阪城全城风景的机位。还有天守阁八楼的理台上也可观赏大阪全城的风光,但需要排队等候,除非你有大阪地铁一日券,感兴趣的可上去一试。

整个大阪城的建筑结构共分成内城、中城与外城,虽然经过战乱,但是内外两道护城河以及两道高大的石壁至今仍然储存完好。

大阪城全城被指定为日本国重点保护的历史遗蹟。城中储存的13栋建于16世纪的古建筑物,全都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家重点文化遗产。其中著名的有天守阁、博物馆。

站在大阪城高大的城墙上,居高临下可清晰地拍摄到西之丸庭园(就隔一条护城河)樱花树下,赏花的市民。

天守阁是日本战国时期修建的大型城堡,在军事上有关楼和瞭望塔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城主的居住之地。天守阁是城堡的中心建筑,他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从这个角度拍摄大阪城的天守阁,既避开众多游人,又有护城河、樱花为前景,缺点是角度稍偏了些,天守阁不够突出,远方还有现代建筑在干扰。

古城墙巨大的石块也可拍一下,最好是有人站在前面时作个对比,才显得石块的巨大。大阪城天守阁由丰臣秀吉于十六世纪所建。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国的诸侯都要参与。所以许多护城河及城郭的石块就由由各地诸侯所捐献而来,并且在三年内动用了数十万名的劳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个长达 12 公里 的石墙,估计约动用了 50 万块的石块。

毛马樱之宫公园

毛马樱之宫公园是利用淀川河毛马洗堰到下游的天满桥长达4.2公里的河堤建造的河岸公园,在它右侧是明治初期的代表建筑造币局、泉布观等明治早期的建筑物群;而河东岸则是大阪著名的步行道。步行道两旁有序地种植著一棵棵的樱花树,有“染井吉野”“山樱花”等品种。每年3月末至4月初,“樱花烂漫”时候, 5000多株樱花一齐开放,更是吸引著各地的游客来欣赏这“春风拂面,人面樱花相映红”的春色美景,是散步、慢跑、以及自行车爱好者的绝好去处。

四天王寺

四天王寺是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从大阪难波步行到四天王寺大约半小时时间。路线:难波站的红绿灯路口,直接顺着贯穿难波的城市主干道,一路朝和歌山方向即可到达,中间辅助谷歌地图导航。

一心寺

大阪一心寺位于四天王寺附近, 800年多前由浄土宗祖法然开创的寺院,以“遗骨寺”而闻名,它使用不分宗派收集的遗骨做成阿弥陀佛如来像。

难波公园

难波公园是集购物、餐饮、电影院于一身的复合型都市设施,设有顶楼庭园。由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它将城际列车、地铁等交通枢纽功能与办公、酒店、住宅完美结合,是日本开发成功的城市综合体的代表专案,大阪一座地标性建筑。从远处看去,难波公园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公园开放时间:商场11:00-21:00,餐饮店11:00-23:00,公园部分10:00-24:00。

建筑灵感来源于美国大峡谷,层层退台,颜色渐变,身临其境,真的犹如进入一个巨大的峡谷。

八、樱花拍摄的几个细节

到日本拍摄樱花,除了前期要了解天气、樱花满开时间、赏花名所外,剩下的就运气了。如果遇上好的天气,精美的樱花摄影作品就成功了一半。拍摄过程中有一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一、樱花时节,京都、大阪、奈良,特别是京都,人潮涌动,要想拍到干净的画面,必须选择只有日本当地人知道的赏樱场所。或者选择早到迟走,清晨和黄昏的时间,也会使光线更加柔和。但无论如何,游人肯定无法避免,拍摄时注意避开。

二、日本的樱花满开时间都在清明节前后,天气变化无常。不要因为下雨或者阴天而沮丧,此时天空是一个巨大的柔光罩。天气晴好时,可顺光拍摄,以显示樱花的洁白。


三、除非微距拍摄樱花花瓣,否则就要选好衬托樱花的陪衬物,或树干,或建筑,或人物,以增添相片的趣味性。


四、如果有时间,请耐心等待,从樱花的含苞欲放开始,一直到满开,直到邂逅一场樱花雨。长时间的等待,总会有好运气降临的。

总之,能够拍到满意的樱花作品,无非的天时、地利、人和。尽量努力吧!
关西的三座古都可供拍摄的题材很多,时间限,只能在城市里拍摄。因时间原因,原计划的姬路、梅田最终没有成行。旅行中间还曾想在大阪前往京都的途中去一下石砌,那也是想想而已。樱花时节,在日本随处都是风景,只要有时间、有精力、有日元。如果还想在樱花之外拍点东西,那可能就是料理了,那要到怀石料理店里去拍,才会有感觉,否则在黑门市场等市井之地拍摄,可能只是糖水片子。当然,即要等到足够有钱时,才能去实现。下一次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