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的是去冲绳,为了那多次往返的签证。然后为了迁就一起去的人,曾经改成了横贯本州的大俗线路。最后那人也不去了。只好一个人去。
行程莫名其妙的就从冲绳变成了关西地区深度。
行程路线:大阪——近江八幡——京都——大阪——奈良——大阪
Day1: 北京飞大阪。宿大阪
Day2:近江八幡。上午从大阪去近江八幡。宿近江八幡
Day3:京都。上午从近江八幡去京都。锦市场,哲学之道,法然院,永观堂,南禅寺。宿京都
Day4: 大阪。hep-five 摩天轮,心斋桥,道顿堀。宿大阪
Day5:奈良。唐招提寺,奈良公园,春日大社,东大寺。宿大阪
Day6: 大阪飞北京。
出发时特意带了刚入手的翻译神器“搜狗翻译宝Pro”,来帮我们解决问路、点餐、简单沟通的问题。一路上搜狗翻译宝Pro出力不少,我用它和站台的工作人员咨询核实班次,又讨论最佳换乘方案,都完全顺畅,非常给力。之后一路对搜狗翻译宝Pro的依赖真的成倍增加。

日本的交通比较复杂,虽然有些车站的名字是中文汉字,但是难免在一些比较偏的路线上,遇到没有中文的路标、站牌,尤其是公共汽车站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的小神器—-搜狗翻译宝Pro的拍译功能!!。


2011.9.22.第一天,北京飞大阪
飞机壮实的翅膀掠过濑户内海。我又来了。
大阪刚刚经历过台风。飞机在九州那边的时候,万里无云。下面是郁郁葱葱的绿色,知道飞在日本的上空了。
到了大阪,天有些阴沉。


忘记是先过海关还是先拿行李,好办,问问拿中国护照的人,就行。
也不是第一次来了,过关的时候还帮别人填了表。
一个看起来就像是中国人的。我问他,“干啥来的”“这边有亲戚,过来上学的。”
“比我幸福啊。”我想。
还有一个农民模样的,是眼花还是不识字,过来接什么货的。说每次表都是让公司填好以后带来。
“这样的人也能过海关么?”我想。
拿了行李,好像除了海关还有个税关,检查行李的。
从这开始就要说英语了,大概问了几个问题之后,有一个问题我没听懂,大概是换了一个方式问,就是问来日本几次了。
我回答了他,过去了。是坐地铁还是机场大巴呢?貌似机场大巴方便一些,但是会有一些问题。
果然,问题来了……
在机器上买了票。1500日元,好贵啊。
日本的大巴都是司机给放行李的。有个老头开始问哪站下,贴标签。我大概知道哪站。但是那老头不说英语,要了命了。
而且那表上似乎比我看到的站还多,我指了指地图,他也不明白。
正好有个女的,会说英语,大概了解了一下,说梅田是个大地方,要停好几站呢。我说了我要从梅田换地铁去中津。她说我们是同一站下车。
说那饭店离梅田很近,走过去就行,还坐啥地铁。可是我不认识路啊。
四点半,车开了。说是路上大概要50分钟。
我坐在车上,有些茫然。真的是回到日本了吗。


不停的看着地图和窗外的路牌。好知道自己到哪了。
这时候觉得,刚来过一次就自由行了。确实是猛了点。
一开始很顺利,几乎没停车。结果后来进入市区以后,赶上晚高峰了。堵车。
下车的时候,已经快六点了。还没下车的时候就看到梅田展望台了。那女的指了指旁边的楼,跟我说:“yodobashi camera。”
她英语确实很好,我第一次听见有日本人念camera这个词,不是按日语读音唸的。
还帮忙送到地铁口。问我有没有日元,我说有,帮忙在机器上买了票。
地铁站里人不少,她说,“too many people”。我心想,北京地铁的people比这个many多了。
坐了一站地铁,大阪的地铁口是按数字顺序排的,从1号口出来,就看见了要住的酒店。
前台办理入住,又是全英文。
进了房间,感慨自己太伟大了。真不易。
下楼找地方吃饭。
这时候有点觉得自己是站在大阪的街头了。一下楼就看见有摆摊卖章鱼烧的。规模类似于北京街头卖鸡蛋灌饼和臭豆腐的。
一条又一条的小街,不规则的路口。
去了711,买了水。最便宜的那种,乌龙茶,写着中国福建省茶叶。
真不是一般的难喝啊。
看到大街上发小广告的,给了一个盒子,广告印在盒子上。研究了一下,像是面巾纸。
过了马路,另一个人又给了一盒。真慷慨啊。
得先认识哪个是饭馆。,还好是认识“拉面”这个词的。
这饭馆很小,的确很日本,长长的桌子前面一排椅子,对面就是厨师做饭。有点像铁板烧。
厨师很胖,我都怀疑这人是日本人么,日本除了相扑,有这么胖的?
看到选单,茫然了。“中华井,天津饭”啥的,是啥来着,想不起来了。
看到一个“酢豚定食”知道肯定是饭,具体是啥,完全不知道。就点了这个吃。
厨师很麻利的炒菜,盛饭,还有小菜和汤。
吃起来像古老肉。只是没有菠萝,有胡萝卜,洋葱,青椒。
进来一个男的,坐在旁边,我听懂了,他点的是啤酒。
回到饭店。能上网,带了电脑,方便多了。
问了东京的朋友,酢豚定食到底是啥,告诉了我正确的翻译:“糖醋肉套餐”
电视还是一如既往的看不懂。
洗浴用品都是资生堂的,早知道我还带啥啊。
可惜第二天就要去近江八幡了。

2011.09.23 第二天 近江八幡。

9点,起床了。
起的有点早,这是北京时间8点啊。
开启电视,看了一会,没有《大阪您早》之类的节目吗。
下楼去吃早点,好天气。


这地方的早点都有啥呢。
去了711,买了一个包子。向梅田方向前进。看看大阪的繁华。


经过一个貌似是车票代售的地方,排队,大概因为是星期五了吧,这地方也排队买票?
过马路的时候听到头上轰隆隆的声音,是高架的轨道交通经过。
经过了梅田地铁站,发现有一条吃饭的街。


头一天晚上为啥不多转转呢?吃的那么悲催。
看到了吉野家。


还有中国没有的。


出了这条街是阪急百货店,一个大商场。
回饭店,收拾东西,退房,向近江八幡前进。


在地铁旁边的拉面馆吃饭。


一进饭馆,总跟傻子似的。这个饭馆是在机器上买,然后把小票给服务员。
桌子上有个红红的咸菜盒,看起来是萝卜丝,但是吃起来像姜。
体会到日本吃饭的不同,一进门不是给茶水,也不是给热水,而是给满满一杯冰块的冰水。有时候还有一个壶,里面都是冰块。


坐地铁到新大阪站,买JR票,去近江八幡。又开始茫然了,有柜台,但是也听不懂啊,只能在机器上买。看了半天别人如何买,学会了。

日本的铁路是自由座,就像地铁,谁赶上谁坐。
运气很好,赶上了一辆特急车,就是特快。没几站就到。
在日本快车跟慢车的价钱是一样的,就是快车少慢车多,愿意等就等。
原来去近江八幡是要经过京都啊。京都是个大站,基本一多半人都下去了。可是我要第二天才到京都呢。
窗外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拿着相机在照,对面座位的日本人看我也新鲜,在笑。
路上的时间不长,一会就到近江八幡了。

车站旁边是个大超市。还有麦当劳啥的。


近江八幡是日本的水城,在琵琶湖附近。就像中国的乌镇。
在到达之前,车正好经过琵琶湖,看到很大的一片水域。
饭店很好找,就在车站附近。一点多办理入住,结果说4点才能进去呢。把行李寄存了。出去玩。
近江八幡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的景区,低矮的房屋。比京都还要日本。

不要说中国的游客,很多在日华人都不一定去过。城市的北面是水乡,还有山。


天气晴朗,但是风也不小。
对照着地图,开始了基本靠走的一下午。
街上很静,除了偶尔经过的游客,几乎没有人。


在这些地方玩,有些资料馆啥的就不必进了,不像在中国。因为一个是不了解历史,另一个也看不懂介绍。
卖当地特产的商店。很多东西不知道是不是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开启就能吃的。还是需要加热。

有一个老头摆个摊,旁边写着“肥料”啥的,后来那人招呼其他人品尝,我才知道,原来是爆米花啊。看那生产爆米花的装备,和我们小时候的几乎一样,只是最后没有那声巨响。

恬静的田园风光,

有人在喂水里的鸭子。

还有水乡的典型标志,游船。

居然看到有卖糖炒栗子的,只是锅底是平的。这边的栗子都很贵,合人民币一百多一斤。


坐上缆车,上八幡山。


俯瞰近江八幡,太美了。

本来的计划是坐缆车然后坐游船,但是实在没有那个体力了。
回酒店的路上,闪耀着夕阳。尽是田园风光。


5点多到酒店。,前台说行李已经在房间里了,真不错。
一直呆到8点多才出来吃饭,这方面这个小城市确实比不得大阪,很多商场超市已经开始关门了。
在商场里面的一个叫做“paso paso”的饭馆吃的蛋包饭。依旧像傻子一样,听不懂。
休息,第二天还要去京都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