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怒川温泉位于栃木县的日光地区,离德川家康的神社“东照宫”比较近,从发掘到现在据说有300年的历史。民间自古流传着“磕磕碰碰河水浴,烧伤烫伤鬼怒川”的说法,最早的鬼怒川温泉只有高僧、大名才可以去,明治年间才开始向公众开放。

日光地区位于东京的东北部,气温也会更低,11月24日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开始降雪,需要准备冬天的衣服。尽管同一时间东京的落叶还不严重,但栃木县已经是正宗的初冬气氛了。

东京到鬼怒川温泉的公共交通十分方便,可以乘坐JR和东武日光线。

东武铁路直达,便宜,但设施较久。JR想必会相对的新但是贵,因为没有乘坐,就不赘述了。

我们选择搭乘东武列车,浅草站发车,全程约两小时。

运气好的话可以在东武浅草线的问询处遇到说中文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两班车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建议查好发车时间,提早去买票。

如果还要去周边的东照宫等地游玩,推荐购买东京往返鬼怒川温泉的Pass票,包含4日内浅草-鬼怒川温泉的1次往返,和鬼怒川与日光地区之间的无限次搭乘。

比较悲催的是,我们出发去鬼怒川的当天,赶上了东京几十年来首次的十一月初雪。列车开到一半,前方铁道停运,这本日本公司的靠谱性就体现出来了:东武出免费巴士把我们运到JR车站,并且给了我们可以免费乘坐JR的替换车票。

在经过沿途农田和男体山之后,虽然途中有波折,但好歹还是到了目的地。

从鬼怒川温泉站到酒店,有公交巴士可以乘坐,也可选择约15分钟的步行。

一出车站,就可以看到贯穿了整个鬼怒川的小鬼形象,刚下过雪的山间被雾气环绕,一片银光素裹。人们围坐在一个足汤,先让双脚感受一下天然的鬼怒川温泉。

鬼怒川是当地一条溪流的名字,因犹如鬼怪发怒般的汹涌得名。在小小的鬼怒川温泉地区,各式温泉酒店就沿着这鬼怒川溪流而建。

步行至酒店的途中,会路过一座名为“ふれあい”的大桥,从桥上俯看,汹涌的鬼怒川就在脚下流过,“鬼怒”一名并非虚传。

冬天里的鬼怒川温泉镇不热闹,有游人不多的安静小街道。

过了桥不用走太远,在一条林间小路旁可以看到低调的酒店招牌。天黑了以后这个小招牌尤其不显眼,不注意的话很容易走过。

看这个小招牌心里犯嘀咕,怕黑灯瞎火的被不靠谱的酒店坑。

一间小屋在铺满小石子的林间小路尽头出现,本以为已经到达前台,却发现这只是山下的接待室。酒店位于绿植丰茂的宁静小丘上,必须乘坐缆车才可以到达,山上山下,形成了与外界隔绝的“界”。

日本的高阶感不在于纸醉金迷,而在于在有限的土地与资源中将一切做到极致。酒店面积不算太大,但植物丰茂,为四季准备了不同美景。随着缆车逐渐升高,两旁的植物开启,酒店的样子开始一点一点从植物中露出。

下缆车后,服务生会帮着提行李,并引导先在大厅等候。到了酒店,看到温暖整洁的大堂,悬著的心就放下了。

热茶、热毛巾的招待礼节之后,服务生帮客人在座位上办理好入住手续,然后引领介绍公共区域。

大堂面积不大,不过整洁温馨。联通客房、餐厅、温泉和庭院,同时身兼小艺术馆、图书室和特产店的功能。

先在大堂外玄关上水琴窟洗了手,水琴窟是传统日本庭院的装饰物,在这里由益子烧陶器制成,用木勺在水中轻轻拨动,会发出美妙的音色。

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穿过日式走廊,来到客房。这里的客室又被称为“栃木民艺之所”,从益子烧到黑羽蓝染等到底传统工艺,都在房间中可以亲自触控、体味。

每一间星野界酒店的房间都同样如此,用民间工艺布置成有当地味道的房间。

黑羽蓝染是蓝染的一种,是使用提取自当地植物植物的天然燃料为纺织品着色的技艺,拥有饱和度更高的特点

益子烧是栃木县,特征是质朴但精巧

酒店共有三种房型,分别是不带私汤的和室,和带有私汤的和室及洋室。和室房间地面由榻榻米铺成,洋室采用木地板,洋室还可携带爱宠入住。

汤在日语里即热水的意思,私汤与公共浴室相对,指自己房间里的浴室,这间酒店的私汤全部是露天温泉,躺在自己的浴缸里就可以观赏窗外的风景。

我们的客房是个80多畳(40平方米)的标准和式房间,玄关、卧室、身兼茶室的客厅、干溼分离的厕所、带有私汤的露台,一应俱全。

玄关的布置,就像真实的日本民宅一样,脱掉鞋子后,走上台阶即进入房间。玄关放鞋的位置,还贴心地为穿靴子的客人做了特殊设计。

从发生紧急情况的旅馆救援包,到防寒用的暖宝宝,衣柜里准备了入住期间的大小用具。酒店为客人准备了3套和式服装:分体裤式的工作服,利于行动;一件式的浴衣,采用上等亲肤亚麻制成,吸水透气、方便穿脱;冬天出门如果冷,还准备了和式的棉外套。衣服的尺寸可选,细节在于袖兜,袖口下垂部分的口袋,出门的钥匙可以放在这里。

酒店还准备了配套的二指袜和拖鞋,二指袜下面用心地加入了防滑设计。

我们房间的钥匙,钥匙链同样也是一件艺术品(酒店特产店有售,价格不菲),用坚硬的金属表现了当地的柔美风景。

工作人员和我们确认了晚饭和第二天早餐的时间。早餐7:00至10:00供应;晚餐时间分为17:00、19:30两个用餐时间段,因为我们到酒店时间较晚,所以选择了19:30。

晚餐时间尚早,客房里准备了欢迎点心,一种是日光地区有名的甚五郎煎饼,味道类似盐味仙贝,另一种是外包装做成温泉风吕敷的抹茶大福。日本茶与和果子最配,端来玄关的茶盒,用里面的益子烧茶器赶快沏好茶,客房瞬间化身和风满满的茶室。

晚餐是龙神锅会席。会席料理是日本代表性的宴请用料理,通常包含开胃菜、炸物、羹类、拌菜、主食等等,一道一道上菜,口味的浓郁程度循序渐进。比较讲究的会席注重色、香、味、器,还会加入四季的特色。

按照约定时间前往餐厅,工作人员已经准备好了接待。一份选单,增添了会席的仪式感。

这次会席从开胃菜、主食、到甜品,共有九大类菜品,均采用当地应季蔬果、河鱼,展现舌尖上的栃木县。主角龙神锅,以酒店附近生机勃勃的龙王峡名胜为灵感,在锅中投入800摄氏度高温的热石,锅内瞬间沸腾,盛大的香气与食材的鲜美就被凝缩在面前的一锅之中。

为了吃的明白,多道菜品都附上了说明,其中这套以鬼怒川溪流为灵感的创作料理,多达九种精美小菜更是按照顺序写好了说明。

地产酒多数使用当地粮食酿造,融合了当地的水与空气,能够更好地衬托当地食材。会席中为每位附有一份酒水,我们点了名为“男人的友情”的当地清酒,这个帅气的名字之下是清丽的味道,冰镇之后清凉甜美。当地烧酒烧酒并没有日本传统烧酒夺人的酒精味,反倒显得一份温和浑厚,更好地烘托了食物的精美。

晚餐在微撑中画上句号,请恕我在有限的篇幅之中不能完整地展现这一餐的精美与丰盛。日本人用独特的美食文化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分寸感:即丰在食材,盛在用心料理之中。不以量大作为好客的标准,这是高阶的待客之道。

晚上21:00,酒店带来了益子烧陶琴演奏的音乐会。《下野之秋》和《雷神》两手当地民乐,陶笛比起木制陶笛有着更为温润的声音特质,让人联想到耕作时的田园风景。演出结束后还可以自己尝试乐器演奏。

温泉旅馆的重头戏就是温泉,客房内准备了风吕敷,就是日本人泡温泉时候用来包东西的包袱皮。同时附上了不同结法的图示,可以自己操作试试。相传最早是大将军足利义满建造了一座豪华浴室,他要求来这里洗澡的高官贵族都自备一块布将各自的衣物包裹起来,用以区分,风吕敷就作为和温泉配套的传统流传开来。

这间酒店公共温泉分为露天温泉和室内温泉,室内温泉外的更衣室可以存放衣服,还有锁箱可以放手机等贵重物品,并准备好了大小毛巾。

标准的入浴流程是先在淋浴处冲洗身体,然后以清洁的身体入浴。室内浴池是个标准的温泉池,没有过多装饰。从被发现开始鬼怒川温泉经历了300多年,民间有着“磕磕碰碰河水浴,烧伤烫伤鬼怒川”的说法,丰富的矿物质和无色透明的亲肤的水质,对身体有着充满包容的治愈感。

露天浴池最有日本温泉的风雅。尽管从室内赤身走出时需要一点勇气,但泡在水中时被温泉包裹可以让人忘记寒冷。露天温泉外的景色随四季推移而变化,有着春观夜樱、夏望繁星,秋赏红叶、冬会初雪的景致。有幸赶上了冬会初雪,温暖的池水外是积雪,这泡汤吹雪的人生幸事也是难得。

涉及到客人隐私,所以在营业结束后的清洗时间受酒店之邀前来拍照,这是每天下午客人退房时间后的清洗时间

泡完澡后可以在更衣室洗脸化妆,从洗面奶到保溼乳,更衣室准备了全套护肤品。星野界酒店使用自己品牌独有的汉方药材护肤品,其中包含紫苏、芍药、茶叶等包涵多种天然成分。

泡过温泉,可以到休息室的按摩椅上放松一下。温泉外面的休息室,备有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备有两种饮料,冬天是温热的大麦茶。想降温,冰箱里的五种水果口味冰棒或许合适。

沿着温泉外的灯笼道走廊散步回到卧室,也可以坐在摇椅上欣赏由益子烧和黑羽蓝染装饰成的灯笼,中庭被装饰得颇有古意。

星野界酒店系列采用的睡床,是和大正十五年即创业的日本睡床制造株式会社一起研发的“软云睡床”,名字的得来是希望带给客人如同睡在云上的舒适感受。两张放置在榻榻米上的睡床,推在一起可以自由拼成一张大床。

早餐同样采取会席制。热乎乎的味噌汤、烤当地河鱼、温泉蛋……一套融入了季节小品的温泉旅馆和膳,为旅途的清早注入了元气。

在充满阳光的早晨,温暖的阳光粒子撒入室内,窗外蓝天之下积雪在消融,整个餐厅呈现出出了和前一天晚上不同的氛围。

第一道“季节一品”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赶上了小雪节气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开始,日本北部地区和山岳地带开始陆续降下初雪,研制的三文鱼上著以青柠,有着小雪清晨的清爽。

热腾腾的豆浆锅,在席间就开始加热,等到一餐快吃完,燃料也恰好燃尽,豆浆锅晾凉之后,上面的一层就变成了营养丰富的豆皮,一切的时间掌握都恰到好处。

阳光一出来,窗外的景色就显得格外诱人,秋末山上的树因为颜色丰富而显得好看,一场初雪下来,叶子跟着闪闪发亮。这样的美景之下,只会迫不及待地想进入私汤,透过露台上的木栏观赏窗外的美景。

开启盖子,里面早已备好温暖的温泉水

星野界的温泉配有保温加热系统,会根据环境温度每天调整水温,并且可以持续保温,在寒冷的冬天,私汤的温泉水会更加温暖。每天客人退房后,浴缸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清洁。

酒店的大堂,说起来更像个客厅。准备了各种饮料和图书,也展卖很多喝当地知名手艺人合作的艺术品,足不出酒店就可以了解栃木县的益子烧陶瓷、鹿沼组子、宇都宫木器等民艺,起到了小艺术馆的功能。

退房后,人们总不愿意让美好的旅途就此结束,还好可以在客厅的小礼品店买些纪念品带回家。日本人讲究送伴手礼,因此礼品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当地工艺品到这几天品尝到的各种渍菜、和果子全部有售。

赶上天气好,可以步行上下山,感受一下山间的季节变换。酒店里人工开发的设施和景观很少,这些高大的树木,总是耐人寻味。

酒店附近的龙王峡和东照宫同样值得前往,龙王峡是位于鬼怒川温泉和川治温泉之间的溪谷,长约3公里,约在2200万年前的海底火山爆发后形成,分布著众多的瀑布与奇岩怪石壮阔程度在日本景观中排名第五。日光东照宫是供奉日本最后一代幕府——江户幕府的开府将军德川家康的神社,东照宫内有许多著名文物,不听不看不说的著名三不猴雕像也出自这里。

尽管酒店住宿中包含了丰富的早晚两餐,但如果有时间到外面走走,车站附近的温泉街还有有一些小店可吃。温泉馒头是日本温泉地区的特产,类似豆包,外皮用黑糖和面粉制成,馅多为红豆、栗子、糯米等。鬼怒川地区的温泉馒头采用当地泉水,并使用当地特产“大谷石”加热,或许也能尝出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味道。

退房离开的过程和来时一样,乘坐着缆车,工作人员送我们离开。在酒店外挥手道别之后,走出石子铺成的乡间小路,仿佛从隐世之境回到了现实世界。

人人盛赞日本的服务,界表现的则是更高阶的待客之道:无微不至,又有分寸感。不卑不亢的周到服务之中,恰到好处地实现了我们所有的日本温泉旅馆梦。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