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静冈温泉酒店的时候,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车窗外,只见远处酒店的工作人员高举写着中文“欢迎再来”的牌子,朝着我们的车子不停地挥手鞠躬。虽然早就听说过,日本的酒店在客人离开时,工作人员都会在门口送行,直到车子离开视线,但亲身经历到这一场面,内心还是有些小震憾。来的太突然,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来不及拍照车子已经驶远,但这个画面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前往富士山。天气睛好,蓝天白云,一切都是那么的舒心,就连在高速服务区上个洗手间都是一场妙曼的体验。智慧马桶自然不必说了,日本所有的酒店、公共场所都是这样。而且一些非常人性化的设施让人感觉很暖心。

洗漱和化妆有各自的区域。

卫生间内可供婴儿坐的安全座椅,可以让妈妈安心如厕。

马桶两侧的各种智慧设施按钮

充满艺术气息的洗手台,干净得被戏称为超过自家的厨房。

富士山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不过它已经休眠很久了,说起日本很多人都会想到它,所以富士山被日本誉为“圣岳”,一定程度上象征著这个国家和民族。

有人说,去日本旅游一定要去看看富士山,因为闻名不如见面。每年三四月樱花盛开,富士山顶的积雪尚未融化,雪山与樱花同框,那种美好已经不是能想象的了。

但是,你绝对想不到的是,富士山竟然是私有的!

日本政府每年都会给所有人支付天价租金,富士山那么大,所谓的“天价”,自行想象吧~

也许有的小伙伴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实,毕竟像这样的地标性土地私有化,在咱们国家是基本不存在的。但是富士山私有并不影响人们去观赏它的美,这才是最大的福音。

由于前几天还有下雪,我们去的时候只开放到四合目,算是运气不错了,第二天又是下雪,全部关闭了。


观景台上人头攒动,人从众的地方想不和别人合影都难。

天很蓝,太阳很耀眼。举高镜头拍一张在四合目看到的富士山,看起来除了是雪山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啊。或许,圣山只可远观而不适近看吧。中国有句话叫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大抵便是如此。

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心里一直有个结,这么辛苦来到富士山,看到的景象太让人失望了。那些漂亮的画面到底是在哪里拍到的呢?

直到来到山中湖才恍然大悟,有些美好只可远观,原来这才是观赏富士山最好的所在!

偶遇守候在湖边的摄影人。

山中湖水面波光粼粼,富士山散发著圣洁的光芒,此刻的我,已经沉醉。。。。。


新宿

新宿的歌舞伎町一番街,是全亚洲最著名的红灯区。这里有着数不清的餐厅、夜总会、酒馆,以及各种各样的红灯场所,被称为日本第一欢乐街。

东京

四月的东京,樱花已经满开。

在这个季节的樱花国度,千万颗樱花树下,在千万个游人心中,就有千万种不同的风景。
或开或落或是飘散的樱花,伴着微风,伴着细雨,在时刻变化的光线下,在城市,在山野,又或者是在海岸,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人眼中,都描画著这个春日的不同样貌,都会让来到这里的游人,收获一份只属于你的樱花季节的独家回忆。

“千鸟渊”是皇宫的护城河之一,因这儿的湖面形似千羽鸟儿振翅欲飞的样子而得名。护城河畔的绿色大道和堤坝上的粉色樱花相互映衬,煞是好看。

千鸟之渊的大樱树。


上野公园,东京最著名的赏樱地。公园内有上千棵樱花,满开时节,风过之处,落樱如雨。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以前只觉得写的句子好,而当这个场景真真切切地就在眼前的时候,才发现这片如梦似幻的美景比绯红的轻云更美。


只可惜阴天没有太阳,不然娇柔似雪的粉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一定更加让人流连忘返!

围坐在树下赏樱的当地民众。


寓人节的巧遇

四月一日,发生了一件与寓人节无关的事。当地时间上午11时42分,日本新年号产生,于是,新年号“令和”公布的这一天,恰逢在东京赏樱的我们,顺道在皇宫前拍个了照。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小巧的皇宫掩映在一片苍翠中,和故宫的恢弘是完全两个概念。

在网上看到一段这样的文字描述日本的皇宫:

“走进东京市中心区,远远便看到一片四面环水的”绿岛”,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中颇为显眼,绿岛深处便是日本的皇宫。环绕四周的”护城河”把皇宫与喧嚣繁华的现代城市隔离开来。皇宫与其说像世外桃源,不如说是座孤岛上的孤城。

皇宫正门通常不对外开放,东南边的桔梗门是参观入口。观光的外国游客并不多,大都是远道而来的日本关西地区的老人。皇宫管理员要求凑齐500人才能出发参观,好容易凑齐了人,大家又被要求排成几列长队并保持队伍整齐。日本人倒是守纪律,即便停下来听景点介绍时,也没人走出队伍。

参观人群如一支行军队伍,前后两小时,一路整整齐齐。说真的,这么庞大的参观队伍如此整齐,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概也只有在日本这种恪守本分的国家才能见到。”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力量。

几点感悟

关于老人。日本的退休年龄是70岁,如果你不愿意退休,社会也不会歧视老年人,年过花甲仍在工作的大有人在。我从下飞机入关的那一刻便已感受到了这种存在。排队等待办理入关手续的人黑压压的,到了眼前才发现工作人员竟是花甲老人。不光如此,还是站立服务,工作台在中间,左右开弓,两行队伍同时接待,有条不紊,当时就被惊著了。在之后的行程里不鲜看到老人担任的饭店引导员、酒店服务员。这在国内是不可能的事,通常这类门脸工作都是由鲜肉美女们担当的。究其原因,在日本,子女并没有义务赡养老人,所以老人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保障基础,不得不继续工作。相比之下,中国遛遛湾跳跳舞的老人幸福多了。

关于卫生。日本的环境卫生闻名世界,日本的街道,几乎是一尘不缁,干净如洗,垃圾回收分类非常细致。所到之处,无论是小轿车还是大货车,所有车辆都是光洁如新,轮胎钢圈锃光瓦亮照得见人影。路过停著的车辆,我特意摸了一下,几乎没有灰尘,干净的不可思议。回国后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我们的车辆,发现我们的车子钢圈都是亚光的,不管什么车型,是为了耐脏?还是国情需要?不得而知。

关于素质

我想,许多去过发达国家的朋友都会有相同的感觉,国人的素质确实有待提高。尽管每个国家的民众素质都会参差不齐,但我们如果都能做到让自己不成为低的那一拨,那么我们的国民素质整体水平就提升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再强大,科技再发达,楼房建的再高,马路造的再宽,兜里的钱再多,如果国民的素质低下,都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国。文明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教养,无法伪装,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走出国门,一个人就是一张活动的名片,脸上带着民族的印记,言行举止代表的是身后的国家。看到这些醒目的中文提示,你怎么想?我的内心是痛楚的。

(全文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