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旅游“就是听故事。听不同的故事,听没有听到过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
我是,为了寻找体验和某种感受去远行。期盼领略不同国度的文化、美食。
然而,在日本的7天里,一些琐碎将我对这次的期待击得粉碎。

我是4.20(2019)开始这趟日本之旅的。7天6晚的行程归来,我都不好意思向好友述说这趟旅行。实在是五味杂陈、不堪回首。
吃、住是旅游6大要素中排在最前两位的,可是,这趟日本行的吃、住,别说炫耀,我都不好意思言语。
3月份,我是看到携程、同程网上《日本本州经典+白川乡深度7日游》(6198元/人)我去网点报的名。店经理(老熟人、我的旅游顾问)给我优惠了200元/人,我再三感谢,觉得携程对老顾客真的不错。
然而,出行当天,在机场我傻眼了。导游打了个让人无法识别的旗——三角旗上两条龙,中间一个大大的“杨”字——我们成了“杨家将”的兵仔。
再给我“一击”的是,全团21人,就我们夫妇要交140元“出境费”,导游拿出的那张名录上,其他人都是“含”。
其实,“好戏才刚刚开始”。
到大阪的当晚,团中就“闹出”不小的动静:
安徽蚌埠民营房地产企业大老板带队的10人,在开启房间时,见床铺不整,抬头一看,走廊的墙上树著“难民储备物资。。”的牌子。掏钱是来感受日本、体验旅游的,成了日本难民和难民物资了?这位由公务员下海进入房地产的女老板,哪能容得这般蔑视,感到是对中国房地产的侮辱,顿时火由心生,要求她手下拒绝入住,到大厅集中。
我们这些人就忍了,饥肠辘辘,身处异国他乡的郊外,又能怎么样?等我们到便利店购完物,填了肚皮,回来,他们还在大厅中申诉。此事直闹到夜里9点,甚至要打电话闹到中国大使馆。

最后一晚的入住更是荒唐。所谓“宾馆”,入口处政府立了块牌子“少量危险物储藏所”(第二天清晨一看,就是个独立坐落田边的4层楼的框架式工房改装的)。 当即那位房地产女老板多次高声叫喊:拒绝入住。
“荒唐事”还没完。第二天清晨,团中喜欢晨步、来自南京六合的73岁老者回来说,走不远,就见到墓地,再走远些,就见到火葬场了。其实,这就是个农村,田边种的扁豆什么与南京六合没有二样。

其实,其他几天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东京,落住的那家所谓“宾馆”,房间相当的小,无床头柜,无桌子,两张小床一放,中间两人都无法矗立。床尾,一个旅行箱一放,睡里面的就得翻床进去落睡;
在长野,落住一高山滑雪场附近。4月末的日本,滑雪场空无一人,各大点宾馆大门上都一把锁。我们落住一小楼,房门一开,霉味扑来。老板忙上忙下,把每个房间空调暖气开到最大。团中一蚌埠人说,在房间角落还发现了蜘蛛网。。。。
只有名古屋的那家温泉宾馆不错。
覆盘在日本6天的住宿,数落下来真是让人无语。
吃呢?
“团餐”也并不比住好到哪里。
出行单中炫耀的“鳗鱼饭”——我们见到的日本各餐馆的图片上都是饭上5片鳗鱼——导游带我们去的那家东北人办的“中国料理”店,饭上一片只有手指宽、两指节长的鳗鱼,外加两汤勺豆腐,三片指甲盖大小、厚薄的酱菜。无锡报名的那对新婚夫妇说,三口就把“一顿饭”吃了,只得出店去买烧烤。
最一餐的大餐:神户牛肉烧烤。平心而论,这是这趟日本行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一顿美食。不过,每人盘中也只有6片牛肉,两片胡萝卜,两段辣椒丝,6个人一桌围着烤炉眼馋。
日本的物价贵,这是踏上这片土地就知道的。但最后一天我们在日本人购物的大型超市购物时发现,蔬菜奇贵,肉好些,海鱼便宜。总体物价比上海高不了一点。
为什么吃住这么差?导游说,来回机票就4000多,剩点只能如此。可我们在同住地、同吃店碰到安徽、北京、大连、青海的游客,询问,6天5晚的团费都在4550—4750元之间。他们难道睡大街、到神社化缘填肚?
其实,我们就比他们多一晚多一顿饭。6顿晚餐和最一天乘飞机前的中餐都要自理的。那问题在哪呢?瓣开“核心问题”一目了然。
我的团费:5980元/人(在机场又交70元/出境费),安徽芜湖的夫妇俩在当地途牛报的名,5570元/人,另送7天移动wifi,免70元/人“出境费”;蚌埠10人在当地协友报名,5700元/人,一对新婚夫妇在无锡国旅报的名,5750元/人,免70元/人出境费;南京六合的5人在六合国旅报的名,送7天移动wifi外,免70元/人出境费,还派车到禄口机场来回接送。我的收费最高。
问题就看出来了。各旅行社为拉住客源使出不同招数,在低收费中再挖一点“肉”返还顾客,自己切一点“皮”;有点旅行社是切“一块肉”。低价格均线交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切块“肉”,旅游者能得几何?这就跟工程承包一样,一包,二包,三包后,农民工只能啃馒头喝凉水。
吃、住都是一种文化,也是旅游当中最值得感受的两项内容,搞成了这样。
但仅排旅游要素第五位的购物,却成了导游的“欢乐颂”。
每带到一个购物店(名称:免税店),地导都满面春风,站到柜台内高声吆喝。
在雅玛达电器商店,地导只让大家进入处于商店一隅的那块地。无锡的那对新婚夫妇找到自己要买的膏药,拍下照片,立即下楼(导游不允,说中午没吃饱。其他跟随人被拦)跑到街对面不远有日本顾客的药妆(在车上时看到),照片一比,同样的东西,同样的含量,“免税店”卖1500日元,有日本顾客的这家药妆只要798日元,他们将货架上的这膏药一扫而光;
与我同住一室的蚌埠老陈,受人之托要买“一体创可贴”。在“免税店”价格划到80元人民币,他说,犹豫了一下,避开导游,找到街上药妆,同样东西,只要45元;
团中的女老板告导游要买个VL包,东京银座就有个 VL专柜,导游不告知,给她在“免税店”拿了货。。。。
“喜剧”到这里还没结束,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最后几十米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导游所带的两个箱子中,一个小点的箱子,被南京海关强行要求开启。几分钟后,我们接的导游的电话,说小箱子被扣下了。
(导游之所以告诉我们,是因为被扣的小箱子中有全团的名录,并给海关发现。导游怕南京海关给我们一个个打电话,询问有没有帮导游带东西出关)

《结束语》:
旅游是种精神享受。之所以要写出吐槽游记,不是想把这不愉快感染别人,目的在于不希望后来者也与我一样,原本是“身未动心已远”的美好期待,被这些琐事击碎。
用经济语言表达则是:我们是看中你们这些上市公司、大旅行社的品牌、名声和服务去按挂牌价报名的,是想去享受你们的品牌服务的,结果利益受损。客观讲,个人利益受损是小事,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讲,企业的声誉受损,这损失与消费者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我想这些事你们大旅行社都知道,当下市场的“乱战”对于大旅行社正常发展不利,有些有些可能比这还离奇。但要改变“市场现状”不是一两家就可为。跟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一样,有时改变需要外力的推动。
这也是我作为江苏媒体的资深经济记者,写出此文的目的:别把美好的日本游市场搞成了名声不佳的“云南游”。

2019.4.29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