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因为出于懒惰,或者是因为还没有足够的素材,迟迟没有下决心开始这日本行的最后一篇的创作。
从日本归来已是一月有余,如今的日本已经迎来了最著名的樱花季。我曾在国内有幸见过漫天飞舞的樱花,淘气的春风将粉色的花瓣卷起又抛下,那种情景虽然说不上震感,但是已经让路边很多人停车驻足,或拍照,或欣赏,或赞叹。。。

我不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所以也不会在这个时间飞到日本去看樱花,不过还是不得不为日本樱花的魅力所感慨,周末的午后,一家人在樱花遍地的公园里野餐可能算得上是最幸福的时刻了吧。

说来也巧,我们到达日本的时间正是周五的晚上,在周六清冽的阳光里开始了游览。周末的日本给人以一种很轻松的感觉,平时安静的地铁中也因为是周末的缘故而变得有些喧闹,即使是京都奈良这样并不算最繁华的都市,大街上也是人头躜动,熙熙攘攘。众所周知在日本的工作压力很大,再想想我之前写到过的居酒屋文化,那么日本人对于周末的珍惜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周末的闲暇,周末加班似乎已经成了这几年国内工作发展的的特色,更有些公司已经将加班时间变成了衡量工资的杠杆。回想起我在大学以及后来赴美求学,周末对于我的重要性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那时我的每个周末都是在慵懒中醒来(但并不常常睡懒觉),早餐过后,或是开启电脑开始看纪录片,或是放著音乐读著书,或是思考如何享受一顿午餐;而午后则会去足球场上奔驰一番,从2008年进入大学校队,到毕业后的城市联赛,美国的联赛,再到如今的Q联赛,这8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至少有一场正式的比赛,很少有过长时间的停滞,也使得我的周末变得异常的充实。即使是在美国东北部那种极致寒冷的冬天里,泡一杯热茶,看着窗外素素的飞雪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表达周末的我的重要性,从大学起,不管是读书,健身,写作,或者去看各种的纪录片,美剧,电影都是在周末完成的,如果说周中的工作学习是我的生活,那么周末则使我的生活变得更精彩。

上上个周末外出吃饭,因为等位的原因,就在隔壁的书店里逛了一圈,在畅销栏里发现了一本名为《京都手艺人》的书,突然就想到了去日本买壶,买锅,说实在的,这些物品都是由中国传入,然而现在中国人又去日本买回来,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中国的手艺丢失了,而日本的还在!

前几天读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为啥中国丢了工匠精神,日本却没有?”
细细读后加上在日本的所见所闻,真是感慨万千。如今国内已经几乎不可能找到百年的工艺老店,而在日本,京都一条偏僻的小巷可能就藏匿著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最近的热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那些从事珍贵古漆器、镶嵌、织绣、木器、青铜、瓷器、书画修复的技术人员,也都有手艺人的特质——耐心,缓慢,坚持,少量。

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工匠不曾消失,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
为什么日本没有丢失工匠精神?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说:“我认为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和最呼唤的东西。
工匠精神其实是一种认真的态度,虽然日本人在很多场合让我们看来极其不会变通,但是也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日本人始终保留着这宝贵的工匠精神。

制造业最重要的概念是精度。精度最高的东西是用什么生产出来的?全世界无一例外,是人手工打磨出来的。比如超精密机械导轨的滑动面被称为“绝对平面”,要求精度在1/10000毫米以上,没有任何机械能够加工这种绝对平面,只能用手工的方式加工。俞天任先生曾在《“绝对平面”绝对手工活》里描述了“绝对平面”的加工过程:
绝对平面的制造过程是这样的:有经验的手艺人用铲刀一刀一刀地把粗加工得到的平面铲平,在铲出需要的平面的同时还在做一个对照平面,然后在对照平面上涂上颜色,把加工平面在对照平面上滑动,这时加工平面上沾上颜色的部分和对照平面上掉颜色的部分就分别是两个平面上高出来的部分,需要再铲掉,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一直到两个平面靠上去的颜色完全达到均一为止,这时候平面上留下来的刀痕正好作为润滑油槽,一举两得。
但这样做出来的还不是绝对平面,因为如果两个面之间形成了同样的弧度也会产生同样效果,这只是说两个面完全一样,并不能保证是平面,所以还需要另外一个参照平面。一般来说,加工绝对平面时,需要同时加工三个平面,在这三个平面中的任意两个都一致的时候,才算做出来了绝对平面。
现在采用这种工艺加工机械所需要的绝对平面的公司主要是在德国、瑞士和日本,这就是这几个国家能够生产高精度机械装置的原因。”

其实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态度几乎体现在了生活的每一处,从垃圾分类,地铁的安静,再到寿司的精致,手工的复杂等等,很多小的细节并不引人注意,但是要做到这些细节则需要非常复杂的工作,比如日本地铁是世界上轨道声最小的地铁,日本的食物是吃了让人最舒服的食物,日本的家俱很少因为变形而导致不严丝合缝,精益求精就代表着可持续性,总体对于资源的节省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我个人甚至觉得日本稳居世界第一的长寿也与这工匠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络,而这工匠精神正式我们目前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最为稀缺的!
以手工方式生产实用器物,以恭敬诚恳的心态对待职业和劳动,以端正的态度严格遵守各项工艺要求,实现器物的超凡效能,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厌其精、不辞劳苦。这就是工匠精神。

正在写这篇文章之际,国内又爆出了假疫苗事件,影响范围之广,情节之恶略也是前所未见,从以前的毒奶粉,再到现在的假疫苗,抬头看看我们这充满雾霾的空气,祖国要走向发达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国家的发达一定不仅仅表现在军事和经济上,只有我们公民的道德和生活环境真正的改变了我们也许才敢自称发达国家,还是我之前说的那句话,我们没法阻止别人恶毒,但是可以做到自己善良。

再回到此次日本行上来,我上一篇提到过日本是个自由行天堂,这里就来具体说说原因。
在我个人看来,日本几乎可以算是世界上众多旅游国家里除海岛外最适合自由行的国家了,日本的自由行方便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海岛!
首先,日本国家公共交通相当发达,便利的交通使得游客不需要旅游大巴就可以很容易的到达各个景点,比如我们在东京时从所住的酒店出发到达迪士尼乐园只用了仅仅40分钟,而从京都的酒店出发到达大阪的环球影城也只用了1个多小时,并且所有的公共交通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很好辨认的,因为日语在写法上实质是就是汉字的繁体。

交通问题解决了,再说说住宿问题,日本在booking上注册的酒店有上万家,东京,大阪,京都这种大城市可以找到各色的酒店,除了正常的酒店,日本还有民宿可供选择,民宿非常大家庭或者很多朋友一起出游,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出发前定好酒店,到了酒店直接出示护照就可以!

再说说旅游中的景点,日本几乎所有景点都有官网,所有景点的位置,开放时间,门票价格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到,所以到达各个景点也是很方便的。结束一天的游览,一顿美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跟团游,比较难体会到地道的日本餐,如果是自由行,拉面,寿司,居酒屋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餐。

至海岛体会浪漫,赴美国享受自由,到欧洲洗礼宗教,游日本感受文化,我们这一路从雨中的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开始,再到雨中的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结束,东京最古老的寺庙,奈良最著名的公园,东京最繁华的街区,大阪最拥挤的影城,在历史中看到繁荣,从美味中品尝清冽,日本虽为世界前三的发达国家,但是处处精致小巧让人很难觉得这是一个超级大国,日本就是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岛国,在即将走向严重老龄化的时代依旧艰难的向前进步。

日本的教育,环境,饮食,医疗,交通等等都明显的超过我们国家,如果说我一定要找出一个最应该立刻学习的地方,那我觉得就是那种奉献精神,日本人做事比较秉承不问结果,安心做事,甘做绿叶。比如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村》中,神去村的伐木工通过不断修剪旁枝,才得到树干笔直,没有疤结,年轮均匀分布的苍天大树,所以神去村砍下的每颗木材在交易市场都能卖出最高的价钱。然而种树是一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收获的事情,这一代伐木工亲手呵护的树木,往往要在百年后才能被子孙砍下,树长得好不好,到他们死后才能看出来。但没有一个伐木工因此懈怠,他们就像百年前的先辈一样,考虑的不只是此时此地此身,而是子孙后代的未来。

从孩子的叠罗汉,到所有人有秩序的排队,再到服务人员的彬彬有礼,这其实都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团队合作除了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本事以外,更重要的则是互相迁就互相信任,也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日本很多辉煌的成就。
除此之外,坚韧,精细以及团结都是日本这个民族所具有的特点,日本女足每个人的实力都不强,但是却一直屹立世界之巅,这原因一定是球队的团结与坚韧!

我热爱旅游,一方面喜欢旅游时那种身心放松的感觉,另一方面更是喜欢去看看没到过的地方,了解了解那些特色的文化!看了风景,尝了美食,感受了文化,拜谒了名宅,这样每次旅游归来都会是一次洗礼,而每次回来整理创作游记的时候,又像是再次回到了当时旅游的情景中,各种美好的回忆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次日本深度游用了9天,加上以前跟团来过一次,虽是感慨万千,但我对日本的了解还只是皮毛而已,在日本我还有北海道,九州和四国没有去过,所以我这最后一篇游记叫作后会有期,现如今方便的交通和签证使得去一趟日本并不困难,日本一定还有更多让我感慨的地方等待我的发现!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