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游记前

这是一篇写在令和年间的平成年间的日本游记。

2018年的国庆假期,经过了长时间的筹划,包括提前一年的日文课程学习,我和太太小E终于出发去了日本自由行。

回来过后,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抽不出时间写游记(攻略倒是写了两篇),加上之前因为丢失了一些照片,才会隔了大半年才动笔。

这次行程虽说足足有两周时间,但因为行程几乎横跨了日本全境,所以实际走起来时间其实很赶,过程当中难免会留下遗憾,或者一些幸运与不幸运的交织。比方说出发前遇上了超强台风潭美,被迫滞留在了香港一天,又比方说差点以为自己遭遇信用卡盗刷,结果发现是误会。

当然,更多时候,是有些想看的地方来不及去,有些想吃的东西吃不上,有些想买的东西没买够。

正因为如此,日本才是一个有太多理由可以多去几趟的国家。

之前写了两篇攻略,有需要的朋友请随便取食:

纯攻略 |霓虹国的初体验(出发前的行动指南) //www.mafengwo.cn/i/11320926.html

纯攻略 |日本主要公共交通超详细搭乘指南 //www.mafengwo.cn/i/11639718.html







更多游记欢迎猛戳:
国外:
【 日本 】十月霓虹 | 从西到东走过日本七城 //www.mafengwo.cn/i/13707835.html
【 仙本那 】浅蓝色的人间仙境 | 仙本那新佳马达的偶遇 //www.mafengwo.cn/i/8480662.html
【 泰国 】小城漫游故事 | 一次在清迈拜县慢走的旅行 //www.mafengwo.cn/i/6508172.html
国内:
【 北京 】行走帝都大地 | 日行万步的北京之旅 //www.mafengwo.cn/i/10595522.html
【 南京 】正是江南好时节 | 初春三月的南京之行 //www.mafengwo.cn/i/7014887.html
【 青岛 】被海风与啤酒吹醺的夏天 | 八月末的青岛之旅 //www.mafengwo.cn/i/7711904.html

——————————————依旧一条华丽丽的分割线。

福冈:初尝正宗日本拉面

出发前快被超级台风潭美逼成了台风研究员的我和小E,终于在滞留了香港一天后,在当地时间晚上7点左右,踏上了日本九州大地。

由于飞机延误了一天,所以原定在福冈游玩的行程只能取消,变成只能匆匆住一晚就走。

不过既然来到了福冈,这个【一兰拉面】的发源地,那肯定是在酒店放下行李后,立即搜寻附近哪里有一兰。结果发现,原来就在离酒店步行10分钟的距离!

当然立马走起!

这家店是一兰拉面的总店,总共有两层,一楼是屋台,也就是类似大排档的那种桌子,有服务员帮忙点餐的那种。我们跟着前面的人排队,店员小姐姐过来问我们是否可以去二楼的小单间。一开始我没听懂什么意思,想着不用排队那当然好,就直接上去二楼了。

上去二楼之后,门口的小姐姐叫我们先在自助机上点餐付钱。我们果断选了一人一份1490円的“Ichiran五选(一兰五选)”,小E再多点了一份抹茶杏仁豆腐。

点完餐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是那种一格一格的隔间。坐下之后,里面的厨师会把座位前面的帘子开启,把点餐的小票取走后又会把帘子放下来。之后除了送餐和追加点餐以外,就不会再有人打扰你了。

讲真,我挺喜欢这种的设计的,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吃的话,这样子是最合适的。

好了,饿了一晚上,上餐了,这是我点的一兰五选。

这是小E点的抹茶杏仁豆腐,就真的是一块豆腐而已,但很好吃。

最后分享一张点餐纸,配料真的贵,一份葱或者一份辣料,都快抵得上一碗面的价钱了。

吃饱之后,我俩沿着地图往中洲商业街那边走,想去那边逛逛街。没想到还不到十点,大部分的店铺都已经打烊了。

只有夜店、酒吧和便利店依然灯火灿烂。

留意到那些门口总有几个西装男的“案内所”吗?至于到底是“案内”(介绍)什么,想了解的不妨自行百度一下“无料案内所”是什么意思呗。

夜晚的福冈中州,这个九州著名的不夜区。之于我,陌生,所以有趣。

最后再提一下我在福冈住的这个“Daiwa Roynet Hotel”,一家不错的精品酒店,离地铁天神站和中州川端站都不远。

办理入住的时候还发生了有趣的小插曲,我没递上护照的时候听到两个前台小哥用日文在讨论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我随口用日文回答我是中国人之后,立马就有一个前台小哥用流利的中文给我服务,我那半桶水的日文顿时没了用处。

熊本:不止是为了见熊本熊

来日本的第二天,与匆匆一过的福冈告别,搭乘新干线前往熊本。

路上风景与天气甚好。

从熊本站出来,首先就见到一个超大的熊本熊…..的头。

(此处无视一见到熊本熊就疯狂拍照的小E同学)

在JR站换好两天后要用的JRPASS之后,我们就去了搭乘熊本市内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熊本市电。

熊本市不是很大,所以坐市电基本上就可以前往大部分地方。我们在熊本入住的是“熊本三井花园酒店”,一家充满了熊本熊元素的酒店。大好き!

由于还没到check in时间,饿得不行的我俩决定先把行李寄存在大堂,立马走去离酒店不远的【胜烈亭】吃饭。幸运的时候,由于已经接近下午2点了,所以一到店就有位置了。

胜烈亭有多人气,它曾经登上过日本食べログ(类似于国内的大众点评)整个北九州的第一名。更关键的是价格很实惠(两个餐+一份甜品加起来不到3000円)。

—– 好好吃的炸猪排,好好吃的柚子雪糕!

—–(被某人吐槽难道我只有这些形容词吗?)

—–(是的)

午饭过后,搭乘市电前往熊本城。一路上见到很多以熊本熊(Kumamon)为标识的商店。

首先来到的是城彩苑-樱之马场。

樱之马场分涌涌座和樱小路两部分。来到了樱小路,一只呆萌的熊本熊就站在你面前。

樱小路其实是为了重现了江户时期街景而新建的,里面都是一些有熊本特色的料理店。

走过了樱之马场,就进入熊本城的区域了。

2016年的熊本县发生了7.3级大地震,导致了熊本城一带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崩坏。首先看到的这个“未申橹”,可以看到它的石墙和围墙发生过崩塌,还能不时看到有直升机轰隆轰隆地飞过。

走过一个斜坡之后,突然间就到了一个大平地。路边的操场上,明显是一个学生的集训营或冬令营,一大波年轻人在我身边急速地跑过。

沿途可见的城堡,几乎都在修复中或待修复。那些未动工的地方,听闻是为了要把倒塌的砖块一块一块标记好,以便复原。

本来想去的熊本城,熊本博物馆,旧细川刑部邸,可惜都没法进去参观了。

十月初踏,幸好一路上还能有盛开的樱花相伴。

走着走着来到了加藤神社,这是为了纪念熊本城的筑城主加藤清正的一个神社。(此处感谢太阁立志传让我知道了加藤清正。)

加藤神社旁的“宇土橹”也是在等待修复中。

神社是崇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最古老的型别。进入神社后,一般会先在“御手洗”这里洗手,步骤是先用右手拿勺洗左手,然后左手拿勺洗右手,再用右手拿勺左手接水漱口,再洗一次右手,然后将勺子竖起,让勺中残留的水顺着勺柄流下洗净勺柄。虽然实际上会这样子做的人不多,但遵守一下也没坏。

神社拜殿。

纪念加藤清正肥后入国四百年。这个“肥后”当然不是说加藤清正变胖了之后入国(不过据闻加藤清正确实很高大壮实,这种身型老了估计容易胖),“肥后”是日本古代令制国之一,领域大概就是现在的熊本县。

加藤神社里头还有一个“白须神社”。前面那棵大树就是当年加藤清正亲手种上的。

从这里可以眺望一下正在“改装”(修复)中的熊本城。

不经意间,夕阳已至,踏上回程。

从熊本城出来,我俩就去上下通找吃的。在下通り偶然见到很出名的马肉店【马樱】,在短时间的考虑后,马上决定上楼!

我俩都从未吃过马肉,所以点了一份马肉烤肉+一份马肉刺身(对,生的)。至于味道,我个人感觉是介乎于牛肉和驴肉之间,而且我喜欢刺身多于烤肉,口感是真的很不错。

好吃是好吃,在日本两周最奢侈的一顿,超过了 1万円。

心满意足吃饱喝饱后,散步散到了“驾町通り”,路过了一家“茑屋书店”,果不其然又见到了部长……

——————————————————————————————————此处加一条分割线

第二天的重头戏!!!

当然是去熊本熊广场以及办公室去见部长!!!

出发前已经提前做好功课,知道这天部长会亲自出现在办公室里头。可以说,这次先来九州以及这几天在九州的安排,根本就是为了迁就部长的时间而定的。


在酒店出发前,小E就已经完全沉浸在将要见到她心念唸的部长的心情里去了。

当然,五脏府还是要祭的。在下通街找到了一家小店,先用寿司和手卷果腹。简简单单的寿司,反而真的好好吃,而且没有国内那些寿司店很喜欢放在寿司上面的那些酱,舒服。

之后,我们又去了不远处的【一风堂】,依旧是我很喜欢的豚肉拉面。

吃饱了精神好了,是时候去拜访部长了。在步行去鹤屋百货的路上,又见到了小泉八云在熊本的旧居纪念馆。小泉八云虽然不是日本人(他娶了个日本老婆),但却是近代史上有名的日本通,而且还是日本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如此有名的人的旧居,当然要进去参观一下。

进去的时候,刚好有一个日本大人带着两个学生进来参观。

一切准备妥当后,在几乎迷路的状态之下,我俩终于在下午1点之前,找到了鹤屋百货内的熊本熊广场。

这个时候人还没有很多,甚至还可以进去部长的办公室拍拍照,签签名,打打卡。

买了一些纪念品,虽然价格不便宜,但实在没法忍住手。

大概到了两点钟左右,整个小广场里面开始很多人了,工作人员也已经拉好范围让大家找好位置坐下。我俩由于来得早,很幸运地坐在了前排离舞台很近的位置。

过了没多久,里面的工作人员就把广场的门关了,外面的人就不能进来了。正当我俩一边坐着一边庆幸自己来得早的时候,大约三点钟,千呼万唤的部长终于来了!!!

历史性的一刻,我与部长击掌了!

接下来的大约20分钟,我和小E就像两个傻粉丝一样,痴呆著对着Kumamon疯狂拍照拍视讯。

网络好的就点开视讯看吧!

部长表演过后,大家一起排队进入部长的办公室,一个一个跟部长来个大拥抱。可惜的是那里不允许拍照。两张纪念票就用来纪念这次跟部长的见面吧。

从鹤屋百货出来,已经快下午4点了,搭乘市电去下一个目的地“水前寺成趣园”。

水前寺成趣园是一个很典型的日式风格的回游式山水庭院,是由日本江户时期肥后国细川藩初代国大名细川忠利所始建,经过细川家几代的营造而成为今天的样貌,并且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命名,已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名胜史蹟。

没错,细川忠利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武全才细川藤孝的孙子,细川忠兴的儿子。在园中也可以看到细川忠利与细川藤孝的铜像。(再次感谢太阁立志传引导我知道的日本历史。)

成趣园主要以模仿日本东海道五十三景样式的缩小版兴建而成,满眼绿意盎然的人工山水,让人有种仿佛置身走进了一个个大型人工盆栽的感觉。

昭和天皇亲手栽种的松树。

这个应该是仿照富士山的景观。

绿油油一片中,却是一个黑色调的出水神社,别有一番静雅。

出水神社的这道泉水可是被称为“长寿之水”的甘泉。

稻荷大明神鸟居,又是一个缩小版的大景观,来日本后第一次见到鸟居。

这个园区不大,慢慢逛下来也就一个半小时以内的事情,不经意间又一次夕阳已至。秋意起,已有落叶。


结束了一天的兴奋,因为太想吃咖哩饭,于是又去了下通街,找到了一家【COCO壱(yi)番屋】吃咖哩饭,这家店里还免费提供大量漫画阅读,.すげぇ!

大阪:匆匆路过,只为重逢

行程的第四天,之前兑换的JRPASS终于需要派上用场了。在熊本的新干线站一人买了一份熊本熊的便当后,就搭上了这趟需时3个半小时,前往关西大阪的新干线列车。

到了新大阪站,在短暂迷失于大城市复杂的交通网络后,终于顺利换乘地铁到达“九条”地铁站。

这次在大阪住的是自助式的公寓,没有前台。钥匙通过之前收到的邮件里的密码自取。

房间很大,有阳台有洗衣机有微波炉有电池炉,太满足了。

这次到大阪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来探望我的发小,林同学。她在小学毕业之后就移民来了日本,后来在日本读书,工作,结婚,连样子都慢慢像一个日本人了。她现在在神户的一个银行工作,来之前我们已经提前约好今天在大阪站见面。在他乡遇好友真的是一件好开心的事情。

晚饭过后,她俩带着我们找到了附近的一家超市。因为来日本好几天了,几乎没吃过青菜,趁公寓里头有电磁炉,果断要买菜。青菜有点小贵,就这么两把,就要接近400円。

这次留宿在大阪的时间是两晚,但除了跟老同学见面以外,因为还要去奈良一天,所以没有安排任何的行程,只是作为之后去京都的中转站。

本来很想抽时间去的大阪城又因为下午5点就关门所以赶不及,只好作罢。

大阪的美,就留着下次来日本的时候再感受吧!

奈良:喂著鹿,漫步在千年历史大道上

风和日丽,赶上了这一班前往奈良的列车。

不少游客提到奈良,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奈良公园附近那超过一千只随意走动的奈良鹿。但其实奈良作为日本的古都与文化发祥地之一,它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也是很值得去了解和欣赏的。到了奈良,先不妨去游客中心,拿一些资料看看。

我和小E搭巴士到了奈良公园,一下车,很有名的奈良鹿就在周围优哉游哉地踱著步。

我先到附近的小店那里买了两份仙贝,一份150日元,不需要格价,周围全部都是这个价钱。

从春日大社表参道一路往春日大社走去,沿途的鹿鹿们就一路就一路跟着我们,和我们手上的仙贝。

小E也从一开始被鹿吓著跑,变成了敢一个人慢慢喂仙贝给它们。

又害怕又想喂鹿的小姐姐。(小视讯可点开)

不过要是遇上这种带角的,就尽量别去惹它了,被它怼一下可不是开玩笑的。

旧奈良县物产陈列馆,现在是奈良国立博物馆的一部分,可惜没开放。

砂糖商的献灯,样子很别致。

走过这个鸟居,就到了春日大社的范围,游客也明显多了很多。

神社门口的小鹿。

春日大社是日本最著名的神社之一,至今已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它与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

神社并不大,即使慢慢走,走完也不用一个小时。虽然门票并不便宜,但也正因为如此,里面一般比较少人,可以舒舒服服地游览。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过道上连绵不断灯笼。

藤浪之屋,可惜进不去。

旁边的绘马架子,我自己也写了心愿挂了一个上去。

从春日大社出来,我与小E一人入手了一个小鹿的御守。

附近没啥吃饭的地方,走到路口看见一家“水谷茶屋”,价格也算公道,味道还算可以。

吃过午饭后,就可以从这里径直往若草山的方向去了。

若草山,一个一眼看上去就很舒服的大草坪,如果不是怕时间有点赶,加上要收门票,一定要进去好好躺着晒一下太阳。

不过,坐在外面的长凳上吹吹风,喂喂鹿,也是挺惬意的。若草山附近有角的鹿明显比奈良公园那边的多,我喂过的这只后来还一直跟着我走了好远。(是有那么一丁点可怕啦!)

从若草山往二月堂的方向走,会经过手向山八幡宫。

法华堂(三月堂)。

攀登一段阶梯之后,就到了二月堂了。

门口这里一个小神社,名字很有趣,是“饭道神社”。在日本,仿佛任何东西都是有神灵的。

二月堂最值得来的原因,是可以从这里俯瞰整个奈良市区。

累了,可以走到这个无料(免费)的二月堂茶所,歇歇脚,喝口茶。

不过走之前记得把用过的杯子洗干净哦!

从二月堂出来,沿着左大佛殿道,就可以往东大寺大佛殿的方向走去。

东大寺是日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至今已有接近1300年的历史。

东大寺的大佛殿,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它的美,我不吝用美轮美奂来形容。这张照片也是我在日本拍下的最喜欢的照片之一。

大佛殿本身就是一个让人赞叹的艺术品。

殿内最著名的大佛,卢舍那大佛,高达15米。它是仿效洛阳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建造的,而卢舍那大佛,则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

由于大殿的楼底比较高,因此里面的佛像,罗汉像也是相对比较大的。

从大佛殿出来,小E又被几只小鹿跟上了。

这里才是东大寺的正门,南大门。它宽约50米、高约25米,于760年建成,但后面因为火灾烧毁了,在镰仓时期又修复重建。走近一看,扑面而来的都是岁月的厚重感。

此时此刻,我与这只小鹿一起凝视著南大门。谁能想象到,一千年前的人,可能跟我一样,在同样地方,在同样位置,凝视著这同样的一座跨越千年的建筑呢?

感叹之余,一天的奈良行就这样结束了,临走前,经过这家柿叶寿司店,买了一盒她家最有名的柿叶寿司留作隔天的早餐。

京都:体验繁华古都的今与昔

从奈良回来的第二天,我们就从大阪出发前往京都去了。

来到日本之前,我对于京都的印象,全部来自于日本小说。川端康成的《古都》,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甚至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对于京都这个千年古都,我听过太多的传说,比方说一些传承超过七百年历史从未中断的小店等等,以至于我在做攻略的时候,看到京都里面有这么多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我心里面似乎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当我真正踏进京都站的时候,我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这里不止是个古都,它也是日本最繁华,最发达的大都市之一。

这就是我在京都住宿的Toji(とうじ)Japaning Hotel。门面虽小,但住宿环境很赞,关键是离近铁东寺站很近,去京都站只需一个站,交通很方便。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昨天晚上回到大阪的公寓后,我发现信用卡多了一笔46000多日元的支付,问了发卡行问不到是哪家店扣的,想一想会不会是京都的酒店扣了我的预授权,但算了一下又不对差了1200日元,一番担心之后决定先冻结了信用卡。Check in之前,我急促地用日文夹杂着英文跟前台的工作人员一通询问后,前台的大姐用普通话回了我一句“中国人吧?”(。。。。。。。。)。好吧,没有沟通障碍了,一问得知,果然是她扣了,多出来的1200日元,是因为那时候日本刚刚推出了新的住宿税,每人每晚收取200日元,我两人三晚就被收了1200日元。

好,信用卡不用冻结了,先去吃饭吧。附近有一家“让人兴奋”(わくわく)的居酒屋,果然,无论价钱和味道都很让人兴奋,两人份的套餐,加起来才不到1800日元,味道还很不错,给个赞!

わくわく之后,立马就搭JR赶去伏见稻荷大社。伏见稻荷大社是日本全国3万多座稻荷神社的总社本宫,同时也是京都市内最古老、香火最旺盛的神社之一,神社主要是祀奉主管农业与商业的神明稻荷神,至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

甫一出JR稻荷站,就可以看到一个石碑写着“伏见稻荷大社”,旁边则是一个朱红色的大鸟居,相传是400多年前丰臣秀吉捐赠的。

通过这个鸟居,道路两旁是一列的献灯。

道路的尽头,就是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与主殿。

在日本,狐狸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因此在稻荷神社里头,随处都可见到各式各样的狐狸石像。

还有充满特色的狐狸脸型的绘马。

正所谓,进屋叫人,进庙拜神。来到这么有名的神社,当然要祈个福,抽个签。

抽到不好的签也不怕,诚心诚意地绑在这里,就能逢凶化吉,求个心安。

当然,这里最有名的,当数主殿后面那绵延山头达数公里的千本鸟居。这一个个朱红色的鸟居,全部都是那些祈福的人过来还愿的时候捐赠的,上面都写着捐献人的地址、名字,以及捐献的时间。虽然说是“千本”,当目所能及的,大大小小,起码有万座以上,一直延伸到稻荷山顶。

可惜由于之前下过雨,路面比较泥泞的原因(骗人!),我俩决定就不走到底了,找个没什么人的地方,拍拍照打打卡就算了。

游览完回到京都站,已经是晚上了,先去京都站大厦十楼的拉面小路,找家拉面店解决晚餐。结果最终选了福冈博多的豚骨拉面。

吃完拉面,从京都站大厦外面的手扶梯下来,发现整个楼梯都是灯光秀的背景。

从京都站出来,对面就是京都塔了,我俩看时间还早,索性买票上了京都塔。

京都塔上面其实就有一个观景台,在人声喧闹中透过望远镜俯瞰一下京都的夜景,也挺有趣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俩匆匆吃过早饭后,就出发前往清水寺附近那家我一早就订好和服的店。

到了之后被告知只能按照预定时安排的,到中午十二点才有人帮忙穿戴和梳化。周围闲逛了一大轮之后,我俩终于在中午前,各自换好了选中的和服。

私はやまです。この方はイラインレさhです。

从清水道出发沿着清水阪往清水寺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人潮如鲫,道路两旁商店里也都挤满了各式脸孔的游客。

由于早上闲逛的时候已经去过清水寺一趟了,所以我俩决定先转去三年阪和二年阪的方向。

从二年阪出来,在前往高台寺的那个路口旁边,有一条“石塀小路”,人不多,很适合拍照。

之后我俩在祇园一带一路走走停停,终于来到了八阪神社。这里也是川端康成的《古都》的女主人公千重子与她的孪生妹妹苗子相遇的地方。虽然来的时候还是白天,见不到晚上的祭会与灯笼,但因为脑海中总是出现川端康成的文字,不经意眼中看到的东西也变得温柔了起来。

作为京都最著名的神社之一,我们碰巧见到了一对新人在这里举办结婚式。这也是这次日本旅游里面我和小E见到的两次日式结婚式之一(另一次是在东京的明治神宫)

跟我们一样,日本人其实也有相对于我们“本命年”习俗的“厄年”一说。

从八阪神社出来,往高台寺和清水寺的方向沿路返回,经过了宁宁之道“(れれの道”)。宁宁就是丰臣秀吉的元配妻子。

再一次走在二年阪上,居然发现了橡子共和国(どんぐり共和国),里面全都是宫崎骏漫画的周边产品。

今天的行程最终还是回到了清水寺。

清水寺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清水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可惜来的时候正在部分封闭维修中,而且排队的人也很多,我就不进去凑热闹了。但清水舞台四周绿树与樱花环绕,风景霎时喜人。

就以清水寺的绿树与蓝天作为背景,告别这次的京都和服之旅吧!

岚山嵯峨野:行走京都第一名胜

由于行程安排的关系,在京都逗留的时间不长,一番挣扎后,我决定放弃了金阁寺、南禅寺、平安神宫、二条城等等这些我很想去的地方,而选择了嵯峨野岚山。无非是因为这个自平安时代以来就是很多日本贵族别庄所在的地方,除了被很多人誉为“京都第一名胜”之外,还因为我早就在很多日本文学作品中看过这个名字,比方说川端康成笔下的千重子,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岚山,这里也是她养父太吉郎常来修行的所在。

从京都站出发搭乘JR到马堀站,时间大约是1个小时左右。有名的岚山小火车的其中一端“龟岗站”就在JR马堀站不远的地方。天气正好,适合郊游。

由于我们到了现场才买票,所以只能买到一个多小时后的那班车,唯有在车站里慢慢等火车的到来。

车站外的风景也是挺好的的。

顺便在车站内解决了午饭。

终于等到了传说中的岚山小火车,一堆人连忙举起相机和手机一顿狂拍。

小火车里面的椅子和装饰都很有年代感,比较旧的装置。火车行驶的过程中,有一位小姐用着日、英、粤、普四种语言,来帮有需要的人有偿拍照。

偶尔穿过隧道或山洞,车厢内只剩几盏灯光,仿佛下一秒就会穿越过去,而不是实际那样下一秒就出洞了。

轨道经过碧绿的保津峡。

我们选择了在岚山站下车。下车后首先看到的居然是不远处一个祭祀头发神的御发神社。在日本果然是什么都有神。

御发神社外面的是小仓池。这个角度看真的好美。

从御发神社往刚才下车的车站那边走,经过一个路口,会看见去大河内山庄的路牌。大河内山庄庭园是日本昭和初期,时代剧演员大河内传次郎,倾尽生命最后的30个年头以及大半家财建造的大庭园。

门票略贵,每人要1000日元。但门票是张很漂亮的明信片,而且附赠一份抹茶券。

进去之后不多久,就可以见到竹风轩。

把刚才的抹茶券给工作人员,她们就会送上一杯抹茶和一份茶点。

一边舒舒服服地坐着,一边品尝着抹茶和点心,一边还能欣赏屋外的风景,真是人生一乐。

从竹风轩出来,一直沿小径往上,就可以看到一个郁郁葱葱的庭院包围着的小木屋,这里就是大乘阁。

继续拾阶而上,仿佛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巨型的人工盆栽。

远望怡人。

山庄的最高处月香亭是大河内先生打坐禅修的地方,坐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京都,欣赏红花绿叶,与岚山、比叡山、保津川等等形成的一道绚丽的风光。

从大河内山庄下来,前面一个T字型的路口就是岚山很有名的竹林了。说到这片竹林,除了很多人会提到的《藏龙卧虎》以外,我想到的首先是《源氏物语》的故事就是从这片竹林开始的。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故事大纲实际是用了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小说《竹林中》,不知道跟这里有没有关系。

游客自拍一张,

穿过这片竹林,陆续会经过天龙寺

野宫神社。

野宫神社是嵯峨野竹林中人气最旺的神社,据说求姻缘、安产和学业进步都超级灵,因此吸引了很多人过来祈愿。

求安产的绘马挂得密密麻麻。

从野宫神社出来,遇上了一段平交道。之后,我和小E决定干脆舍弃了看导航,随心而行,碰到什么就看缘分了。

等列车驶过之后,我俩也穿过了这段平交道。

首先碰到了一群小朋友在踢球。

不知道什么原因,刚才汹涌的游客群到了这里几乎消失了,我和小E得以静静地在这幽静的小道上随便乱逛。即使遇上路牌,我也不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哪里。

路上偶遇了一位明治维新时期的大人物,也是被称为明治维新前三杰之一的,阪本龙马。这里有一个纪念明治维新时期的土佐四天王的石像。

接下来还陆续经过了二尊院与常寂光寺,但都因为要收门票且临近关门时间,就匆匆路过了。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小火车的岚山站。这次往龟山公园的方向走。在一片树林中,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周恩来总理诗碑。

这个诗碑的源头是因为周恩来1919年4月从日本留学回国前,游览京都后撰写了四首白话诗,在1979年由京都各日中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联合倡议,建成了这块诗碑。碑的另一面刻着的是由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这四首诗中的其中一首《雨中岚山》。

从诗碑这里往前走就是保津川了。此时已近黄昏,保津川显现的一片翠绿色,比早上在火车上看到的更甚。

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渡月桥。

为了赶在入夜前坐上返回京都市区的JR,只好跟这么漂亮的保津川说再见了。

永明院。寺院神社太多,随便都能经过一家。

从另外一边经过天龙寺,荷花池太美。

路口一个硕大的石碑,上书“大本山天龙寺”六个大字。

一路走着,在这家小店吃了份章鱼烧果腹。

夜色中的JR嵯峨岚山站特别美丽,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结束了这一天的岚山之旅。

镰仓:湘南海岸边的打卡胜地

从京都搭新干线到达东京后,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一早,我和特意穿上了JK制服的小E就趁著这张JRPASS有效期的最后一天,搭上了前往镰仓的JR列车。

镰仓距离东京市区,搭乘JR大概需要45分钟,是神奈川县的一个临海的城市,目前属于东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之一。但镰仓的历史比东京(江户)更悠久,它是12世纪末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并开始武士政权的地方,是日本中世纪初期的政治中心,也是继京都、奈良后,日本第三座知名的古都,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德川幕府时期(也就是江户时代),随着东京(江户)城的发展,一度衰落的镰仓又渐渐兴旺了起来。

相比于上面这些历史,我对镰仓的印象首先来源于几年前堺雅人主演的电影《镰仓物语》,后来又知道了,《灌篮高手》中的湘北的原型,就是镰仓里的镰仓高校,试问谁能忘记“称霸神奈川”的梦想?

正因为如此,我才毅然从箱根富士山和镰仓两条线路中,选择了镰仓。

我们从东京搭乘JR到达JR藤泽站,之后过天桥前往江之电藤泽站,买好了江之电一日票后,来到了站台等车。

提起江之电,又不得不提到《镰仓物语》,这台绿色的小火车,就是主角一色正和乘搭前往黄泉国救他妻子的交通工具。

到了江之岛站,已经有人给站台前栏杆上这四只小鸟穿上了色彩绚烂的毛衣。

留下一张标准铁轨照。

出站后步行大约10分钟,就可以到达一片蔚蓝的江之岛海滩了。

头顶上一堆老鹰和乌鸦在盘旋,偶尔会低飞到人的高度,之前看日本的电视节目,这些老鹰还会抢游客手中的食物。

从江之岛出来,搭江之电到了镰仓高校前站。一出站台,继续是蔚蓝的海岸线,这里就是湘南海岸,而就在不远处,有一个超级超级著名的打卡点。

没错,这里就是《灌篮高手》开场动画第一个镜头,樱木花道在等过平交道,然后看到对面的赤木晴子跟他微笑的地方。

可惜人实在太多了,打了卡就走。而且由于这里是一个进出的必经路口,所以很多私家车进进出出,看上去真的挺危险的。

路口对面的湘南海岸。

在江之电站,穿着JK制服的小E遇上了刚刚下课过来搭车的穿着制服的真正日本高中生。(樱木花道和流川枫的校友??)

下一站,是长谷站。这附近最出名的,要数高德院大佛。

高德院里,供奉著的是日本最著名的佛像之一,一座高达13.35米,重约93吨的露天阿弥陀佛青铜塑像,它的尺寸在全日本仅次于位于我之前在奈良市东大寺里见过的卢舍那大佛。

从高德院出来,看到的人力车伕,正卖力的边拉车边吆喝着。

在路边看到能剧的广告,一直很想看一场能剧,希望下次来日本时有机会看到。

搭乘江之电到了镰仓站,站台外面不远的这个小町通り是这里有名的商业街,也是往鹤岗八幡宫的近道。可惜出来时候天色已暗,来不及去八幡宫瞻仰上杉谦信了。

最后,实在走不动的我俩,找了家海鲜三崎港回转寿司解决晚餐,我顺便在附近的商铺买了点周边,就搭乘JR离开镰仓了。

东京:上野公园、浅草寺、东京塔

这次日本之旅的最后一站还是选在了东京。第一次来日本,怎么可能不来一下这个亚洲其中一个最繁华的国际化大城市。

说句题外话,虽然很多人觉得东京就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但是其实日本法律上是没有指明首都所在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日本是没有首都的。

从镰仓回来的隔天一早,我和小E就出发前往上野公园去了。中午在附近的“御徒町站前通り”吃了个天津本地没有的“天津饭”。

上野公园全名“上野恩赐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至今已超过140年的历史。它也是很多东京市民的日常休闲地。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大片的荷花池,这里叫不忍池。

这个名字的起源是两个江户时期的年轻武士相约决斗,结果当天因为下雨,两人就一起躲雨,然后并肩依偎一起走到了决斗地点,然后决斗,其中一方杀了另一方,并在上野的池子里清洗了刀上的血迹。

“虽然很遗憾,但这就是武士,约好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从这天起,那个池子就取名为不忍池。果然是个很有日本味道的传统故事。

不忍池中心的小岛叫弁天岛,上面有一个辩天堂,是供奉七福神之一的辩财天的。

在不忍池的旁边,有一个上野动物园,来自中国的大熊猫是里面最出名的动物之一。

在不忍池的对面,上一段小坡,就到了日本天台宗三山之一的宽永寺。

当年,德川家康模仿比睿山延历寺建造了宽永寺,并仿京都东山清水寺观音堂造立观音堂,对面的不忍池原来是琵琶湖的翻版,辩天堂则仿的是竹生岛。作为德川家的菩提寺之一,后来江户时代十五位大将军中,有六位是埋葬在宽永寺的。

观音堂前,一棵被人为凹成造型的树。

从宽永寺出来不远,就可以看到明治维新的领导人,也是明治维新“后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的塑像。

西乡隆盛像隔壁,一位模仿静态塑像的街头艺人。他除了换造型的时候会动一下以外,仅有的动作就是在我路过的时候用手指指了一下他的钱兜…

上野公园在东京素有“文化森林”之誉,是因为里面汇集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国立科学博物馆、东京文化会馆、上野之森美术馆等等众多的文化艺术展馆。

当天还见到一条超级长的队伍,不知道还以为是免费派东西的,后来观察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排队去上野之森美术馆看维米尔的画展的,现场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在提示前来排队的人哪里是队尾。

(注:维米尔是17世纪著名的荷兰画家,就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等等名画的作者)。

路过一个野球(棒球)场,这是第一次现场看野球场,后来还看到有人在里面练习。

不远处,就到了东京国立博物馆。博物馆前面是一个大喷泉,几只“日本神鸟”乌鸦肆意地停留在人群之中。

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门票有分通票和包含特展的特展票,时间充裕的真不妨买张特展票细细欣赏一下。

进门后在正面就可以看到这座日本民族式双层楼房,这里就是博物馆本馆。

本馆内这个楼梯对于我来说实在太熟悉了,我在看《半泽直树》时都不知道看过多少次了。

本馆内主要展示的都是日本的文化美术展品。我最感兴趣的是我以前玩游戏的时候就听过的名刀“福冈一文字”,以及名甲“系肩赤威胴丸”。

正对本馆左边有绿顶的这个就是表庆馆,平时是不开放的。

本馆右边的是东洋馆。

沿着绿荫小道到了本馆后面的平成馆。

平成馆是展示日本考古及特展的,最吸引我和小E的就是这个“中国写真纪行”的特展,里面展示的,早崎梗吉、冢本靖、关野贞三位学者在20世纪初,也就是清朝末年的时候游历中国时所拍下的照片,包括了黄河渡场、函谷关、华山、孔庙、白马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大雁塔、少林寺、嵩阳书院等等,可惜有些遗蹟现在已荡然无存。

漫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小园区,这里与其说是博物馆,不如说是一个由博物馆组成的主题公园。

从博物馆出来,上野之森美术馆排队的人潮还没散去,依然有很多人在很有秩序地排队中,真是让人惊讶的热情。

离开上野公园后,我们就搭乘地铁前往浅草寺。浅草寺的主色调是红色,从地铁站出来的小道上也是一片红通通的。

灯笼阵,架子上挂著的是各个商家祈福用的灯笼。

浅草是东京的发源地,浅草寺则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至今已有接近1400年的历史。而我穿小道进来的这个门是“小舟町”,也叫宝藏门,已经是浅草寺的第二道门。

门上的横匾上是绿底金字的“浅草寺”三个字。

小舟町这个门最有趣的地方,是背面的门上挂著一对硕大的草鞋。

走过小舟町就是本堂,也就是观音堂,这里香火很盛,上香的人都喜欢把大香炉的烟往自己身上扇,据说这样可以庇护健康。

本堂旁的五重塔,是为日本第二高的佛塔,仅次于京都东寺的五重塔。远看真的很壮观。

从小舟町这里走出去,这里就是仲见世商业街了。不少日本人也会在这里逛街。

从仲见世走到底,就到了雷门了。这里才是浅草寺的正门,也是浅草寺,甚至是东京浅草地区的象征。雷门的正式名称为“风雷神门”,建造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

雷门大门上挂著的灯笼正面写着“雷门”二字,两边各有一个4公尺的护法,左面的是风神像,右面的是雷神像。大门上的横匾写着“金龙山”三个字,与小舟町上面的“浅草寺”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浅草寺的全称“金龙山浅草寺”。

从浅草寺离开已经是傍晚了。吃过晚饭回酒店休息了一阵后,继续出发,这次是搭乘地铁到“大门站”,然后在经过增上寺的大门后,走到芝公园。

这里是绝佳的拍摄东京塔全貌的位置。

走近铁塔,骤然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自己眼前,脑海中想到的就是许冠杰的《铁塔凌云》。

“回音轻传,此时此处此模样”。

塔内尚未关门,赶紧买票进去。登上观景台,俯瞰一下这繁华的东京都的夜景。

更没想到的是,下到三楼时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海贼王的主题公园。

东京:原宿、明治神宫、秋叶原

不知不觉就,这一次的日本之旅就到尾声了。最后一站,我和小E首先来到了原宿。与代官山、涩谷一样,原宿也被称为是东京街头文化的代表。

从地铁“明治神宫前”出来,就是著名的“表参道”,整条街的两旁有大量的名牌店。

不过我们没有逛表参道的意思,相反地,我们走进了旁边的小道,进入了原宿的居民区。

与外面大马路的喧嚣相比,这里安静,舒服,生机盎然。

只要走两步,就会看到街头文化在这里留下的痕迹。

一座貌似已经荒废的楼舍,墙上全部都是涂鸦。

沿着这条小路走过去,一路上都是各有特色的古著店(二手店)和潮店。

连Ralph Lauren的店面都显得如此古色古香。

被门口的小狗吸引过去的小E。

从小路出来,一路走走走,在表参道上一直走,就走到了这个据说是有宫崎骏设计整体造型的原宿车站。

前往明治神宫的路上,遇上了表演很精彩的街头艺人。日本的公共场合有多安静,就看看我连续两天看到的街头艺人都是表演没声音的默剧,可见一斑。

明治神宫是为了悼念和供奉明治天皇和昭宪皇太后而建的,目前已有将近100年的历史,是东京乃至日本最重要的神社之一,也是最多人参拜的日本神社之一。走过这个据说是日本最大的鸟居,看到表参道两旁的参天巨树,就进入到明治神宫的范围了。

南表参道的尽头,有一排明治天皇御制的葡萄酒的酒樽(酒桶)。

见到这个黄色的大鸟居,就到了明治神宫的主殿了。

进入神宫前,循例先到净手处洗手。

挂祈愿的绘马的地方。

我们进来的时候,刚好遇上有一对新人在举行传统的日式婚礼式。跟我们热热闹闹锣鼓喧天不同,在神宫内的这个仪式,是很安静的,很安静,仪式队伍里面的人都穿着素色的衣服,一路上没人说话….

这个偶遇也算是来明治神宫的意外收获。神宫其实不大,不用一个小时就能参观完。

提醒一下,如果是像我们这样买了地铁通票硬是要搭地铁的,从北表参道这边出来只有JR站,离地铁站真的好远。

到了晚上,我和小E又一次来到了二次元的天堂-秋叶原。之所以说“又”,是因为几天前刚到达东京的那天晚上,我已经忍不住拉着她来这边逛了一次。

人行道上有很多穿着女仆装或二次元装派传单的小姐姐。

对于我来说,逛秋叶原真的没什么技巧的,反正小E自己去百货商店买买买,那我当然就是要把这条街上的商店,以及各各内巷的每一间地铺和楼上铺,通通全部都逛一遍啦!来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每一个男生都说要逛秋叶原,来了之后我才发现,这里真的是儿时记忆的天堂。

在一个不起眼的楼上铺发现的超人手办。

龙珠闪卡,很有年代的东西。

路边很多这种中古店(二手店),虽然里面卖的是中古品,但几乎都是带盒品,而且价格很实惠,一只龙珠手办最便宜的不到1000日元(约62元人民币)就有交易。

我的目标之一,游戏王。

琳琅满目的游戏王卡,有袋装、盒装,以及单卡卖,对于我这个游戏王迷而言只能用激动二字形容。我还看到很多日本年轻人在这里一张张地看,还拿着小本登记自己要买的单卡的号码。

居然还有扭蛋机可以抽游戏王卡的!

好多我最爱的比卡超啊!!

在小E收获了一大堆我分辨不出哪样是哪样的东西,和我收获了一堆小E分辨不出哪样是哪样的东西之后,我们的日本之旅就这样划伤了一个句号。

回程的时间超长,早上出发,飞回香港再搭大巴回到广州已经是凌晨快三点了。而更让我自己讶异的,是写这篇游记的时间也超长。一路上的点点滴滴,那些值得回味的地方,正是支撑我把这篇游记写完的动力。

每个人去日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多数都是赞誉,因为我们能从中看到某些我们缺少了的东西。这些体验都会回馈到未来的生活中。

对于我来说,这正正是旅游的意义所在。

(The End)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