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准备

赴日本签证,中介机构代办,三年签。
日币提前从银行兑换。虽然都是万元大钞,到日本还是很好找开的。
手机软件:找路全靠谷歌地图和问路,吃饭全靠大众点评和街边便利店,景点介绍就全靠马蜂窝大大的游记啦。
转换器插头、手机以及一个足够大的行李箱

日本初印象

飞机备降大阪机场的时候,我是有点激动地。因为大阪机场跑道旁边就是海,非常漂亮的机场。

机场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基本是人出去了,行李也到了,根本不需要等。取行李的时候就能够感受到日本人的严谨细致。他们把乘客的行李按照颜色放置在一起。乘客取的时候还会看一下,防止拿错。对比一下后来听说朋友从日本回来行李被错拿的悲惨经历,大阪机场真的是很细致了。

另一个直观的印象是:日本真的是个老龄化的社会了。机场就有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工作。接下来几天在车站、博物馆、景区也看到很多老人在做维持秩序、清扫等工作。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啊,仿佛看到了三十年后我的工作内容。

出了机场,我们准备去坐机场快轨,在车站问讯处用英文问了半天,后来发现人家可以提供中文服务哒。心累了。事实上,在大阪京都的中国人很多。尤其是景点和购物店,为了服务中国人,更多更好地赚中国人的钱,聘了很多中国店员。中国人来旅游购物都很方便,即使没有中文导购,简单的英文也完全可以搞定点餐、问路事宜。整个语言环境、饮食等方面都非常适合中国人来自由行了。

购物:药妆店+阪急百货

到大阪的首站是心斋桥松本清张药妆店购物两个半小时。心斋桥、道顿崛有很多家药妆店。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的人,可以直接找一家大的全的就好了。每家店的折扣力度可能不一样,任君选择啦。每家店都有会中文的导购,但是还是要提前做好功课,现场选真的是会荷包大出血。
我们在日本的最后一站安排了阪急百货购物。阪急百货在大阪站出口处。二楼是化妆品柜台,地下一层是退税柜台。最好的一点是在阪急百货消费满一定金额就可以把行李寄存到地下一层去,可以免费寄存三个小时,超过三小时加钱。直接解放了两个拖着箱子逛商场的人。


本来我们是想把行李寄存到大阪站里面的。但是大阪站的行李寄存箱非常紧俏,上午十一点就已经满了。所以想要寄存行李的同学,要么就早点去,要么就去阪急百货吧。

大阪啊大阪

黑门市场:道顿崛走路十五分钟就能到,很不错的市场。有海鲜和各种小吃。不过晚上关门时间很早,大概五点前就都关门了。大家可以早点来。在黑门市场买了草莓大福和章鱼小丸子,很好吃。

黑门市场里的超市草莓都分颜色摆放。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大阪历史博物馆:我始终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最快捷的方式是去博物馆,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最快捷的是去菜市场。博物馆在大阪城旁边,可以遥望大阪城。


博物馆内部有介绍历史的一层,还有可以带小朋友玩耍的考古探祕区。我又看到了我最喜欢的拼图!上次在匈牙利博物馆是在地上拼图,这次是陶罐文物复原。

到哪里遇到拼图都走不动的我


在博物馆里看到了1937年的幼儿杂志,竟然有卢沟桥事变、苏州空袭和毒气战,不知道现在的日本小朋友来到博物馆,大人们怎么向他们介绍那段历史?


大阪府警察本部:服部平次爸爸服部平藏的办公室就在里面吧?没有提前做过功课,这是我凭著一个伪柯南迷的直觉拍到的。回来发现还真是呢!


大阪城天守阁:不是达阪城的姑娘,这个大阪城里有天守阁。其实就相当于三国纷争中的城主住地。防御功能更多一点,配有外城,护城河和瞭望塔。一层层爬到顶楼,感受下黑云压城城欲摧。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表演环节。因为是新天皇继位第一天,有很多庆典活动。我们有幸看了伊势大神乐。杂技、舞狮节目都很有特色。现场感受了下日本搞笑艺人的耍宝。

心斋桥:心斋桥、道顿崛一带非常热闹,跟王府井西单差不多了。据说原来就是歌舞町扎堆的地方。

随便走走停停,一抬头就是大幅海报。刚在心中感慨,廉颇老矣,都不认识海报上的明星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夜店牛郎的广告牌啊!在这么繁华的街道上放巨幅海报,果然不愧是日本!

我们还误打误撞经过牛郎店一条街,看到了一大批洗剪吹气质的小哥哥海报。奈何中日审美差距巨大,外加语言不通,不然我都有冲动进去一探男公关们的世界了。

通天阁:就是个电视塔。类似东方明珠或者北京的电视塔了。不过,作为伪柯南迷,来到大阪就应该打卡一下啊。动画真的可以百分百还原实景,只要找得对!


晚上回去路上碰到热心的日本市民,应该是追了我很久才赶上来,就为了还我头绳,感动!

博物馆奇妙日

市立美术馆:地铁里看到海报,临时决定去市立美术馆看画展了。打着维米尔旗号,可是维米尔的展厅只有最后的小小一个,前面几个都是同时代其他画家作品。可惜不允许拍照。

除了油画展,还有几个常设的展览,因为没有中文讲解,只是草草走过。有沈周和唐伯虎的画,然而我也并不懂书法和国画。有点心痛,老祖宗的深厚文化积淀都快被我们造没了。

美术馆在动物园旁边,正逢日本连休十天的长假,能看到大批的日本人在草坪上野餐,品尝啤酒,带孩子逛动物园。跟中国一样,人巨多。

奈良国立博物馆:看了日本仅存三个的国宝,中国南宋时期曜变天目茶碗。中国已经没有完整的留存啦。

这只曜变天目茶碗属于藤田美术馆,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江户时代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家康,后来传给水户德川家的德川赖房。1918年,藤田平太郎以53000日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只茶碗。5万日元在今天只有三千多块人民币,但是在一百年前,一日元可以买750毫克黄金,也就是说这只茶碗是用40公斤的黄金换来的。茶碗宽12.3厘米,高6.8厘米,是宋人用来喝抹茶的茶盏。碗内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边缘有破损,所以镶了一圈银边,推测是卖到日本后镶的。茶碗颜色黝黑,碗内有一个个光圈,在光圈之间,有一片片蓝色的光斑,如果转着看的话,会看到碗内闪烁的光芒多彩变幻,显得越发神祕。碗内黑釉的底色,仿佛就是宇宙太空的颜色,而一片蓝色的光斑,仿佛是天际的银河,周围一个个光圈,仿佛是小小的星系,它们在碗内闪耀着魅人的光辉。这种碗在中国已经失传,2008年在南宋皇城遗址曾经出土过一个残片,现在虽然能烧制出看着类似的茶盏,但是和真品差异极大,技术还原还做不到。

茶碗不大,我们排队半个小时才看到。真的很美,茶碗里装了星空。

意外之喜是博物馆后院,安静的小院子,还有仅存半树花的樱花树。和外面熙熙攘攘来喂鹿的游人隔绝开来,真想安坐半晌,坐看日落西山。


奈良的鹿:已经被游人们喂熟了,异常乖巧温和。我这种惜命的人都敢上手摸了。意外之喜是用一个丑橘驯服了一只小鹿!享受到点头蹭腿各种撒娇


萌化了!我决定了,以后心情不好就来奈良喂喂鹿,相信会比喂鸽子更治愈。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去春日大社,忍痛告别了小鹿,回大阪取行李去京都。

京都

来了京都,女孩子们不能免俗要换上美美的和服,在神社前留影。我们也早早就预约了振袖和服。但是前一天在地铁站看到日本老太太穿着素雅的和服款款而来,我决定放弃豪华郑重的振袖,选一身素雅一点的。
给大家看看路上随手拍到的和服小姐姐们


这就让我纠结症又发作了。从和服租赁店开门的九点钟开始,整整纠结了一个小时在选花色上,又纠结了半个小时选择背枕头还是蝴蝶结,腰带配什么,头饰手提袋和脚上穿的鞋用什么花纹。最后走出店里,我长长舒了口气,这时候已经中午十二点了。重度纠结症患者发作起来也是很痛苦的。


清水寺在坡顶,内里的大殿还在整修,我们就没有进寺。走二年阪三年阪小路下山,路上熙熙攘攘人流不断,路旁特色产品店铺品种类似,跟中国每个城市都有的那条风情街相类。

途中遇到三年阪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是漆器展览,美腻!

避开人流往小路上走走,倒能领略下古京都的魅力。

京都特色在于走几步就能看到寺庙、神社,而且各有历史各有功用。听导游讲,日本人是什么都信,中国人是什么都不信,所以日本神社寺庙都香火鼎盛。


我们穿着木屐,顶着烈日,沿着鸭川一路走过。


路上看到好多穿和服的日本姑娘。本来以为只有外国游客才在景点穿和服呐,没想到普通日本人也一样穿啊。日本真的是个蛮注重仪式注重传统传承的国家。反观中国,经过多次外来文化的冲击,反而没什么汉文化传统遗留下来了。书法、汉服、茶道都还是小众圈子,节日传统也只有饮食保留下来了。汗颜惭愧



说说穿和服的感受吧,穿上和服,踩上木屐看似很优雅婉约,其实心里一直在叫:脚好疼,步子迈不开还得注意小步小步挪。这就是是万恶的旧日本对女性束缚的真实写照。而且腰间围得一层接一层,非常容易长痱子。


京都住宿地附近就是晴明神社,第二天一早就来啦。大名鼎鼎的安倍晴明,平安京时代最伟大的阴阳师。式神什么的不就是现在的机器人?据说这里的御守祛邪除恶非常灵验。

附近就是灰原小姐姐打电话的地方啦

今天是计划的是岚山一日游。事实上,我们大概待了半天多,天气给力,风景非常好。

坐小火车下车以后左边是渡月桥,右边是天王寺,竹林。我们纯瞎逛,路线:天王寺—渡月桥—周总理题诗处—竹林小径—落柿寺—御发神社—清凉寺
天龙寺
天龙寺所在的这片地最早是嵯峨天皇(786-842)的皇后橘嘉智子(786-850)建立的檀林寺。之所以建在这里,是由于嵯峨天皇喜欢在此山中游猎而于附近兴建了离宫嵯峨院(后来的大觉寺),这片山也因此被称为嵯峨野。橘嘉智子死后,檀林寺逐渐荒废,直到四百年后的后嵯峨天皇(1220-1272)重又将其建成离宫龟山殿,这里才又焕发出活力。据说殿后的山坡因形似龟甲而取名龟山,曾住在龟山殿的皇子后来继承皇位,成为龟山天皇(1249-1305),这父子二人驾崩后均安葬于此。这些都是天龙寺的前缘,真正建寺是在1339年,开创室町幕府的首位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1305-1358)为祈后醍醐天皇(1288-1339)冥福而在此开基建立天龙寺。他请来临济宗禅师、七朝帝师、园林设计大师梦窗疏石(1275-1351)作为开山之祖(首任住持)。寺院于1344年落成,山号灵龟山,此后成为京都五山(京都禅宗寺格)之首,临济宗天龙寺派大本山。可惜后来屡遭战火,如今的建筑多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建而成。

天龙寺的日式景观庭院很值得一看。相信枫叶季来会更漂亮。建议买进入建筑的票,可以坐在屋内欣赏后院景色。我们买的是庭院门票,只能在屋外看,高度不一样,视野心境也不太一样。

达摩图(首位将禅宗传入中国的印度僧人),是前任天龙寺管长(明治五年以后对佛教各宗派领袖的称呼)平田精耕的亲笔。

天龙寺后面出门就是竹林小径,据说是卧虎藏龙的取景地。人流涌动,找不到人少的时候拍照片,只能镜头向上,向上,再向上。

从竹林小径可以通到岚山后山,有周恩来总理题诗处。中日关系时好时坏,一度题诗碑被日本右翼人士泼油漆,现已修复。

《雨中岚山》  

周恩来 1919年4月5日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   

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   

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   

绕石照人   

潇潇雨 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   

愈见娇妍   

人间的永珍真理   

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   

真愈觉娇妍

渡月桥水面开阔,游人如织,桂川上还有河中岛。沿河走走或者上岛游览都不错。

我们没什么计划,就在岚山里随便走走。经过野宫神社、落柿寺、御发神社和清凉寺,都很有特色。

野宫神社:皇女被选到伊势神宫侍奉前斋戒的地方,这些皇女被称为斋宫。《源氏物语》里有出现。

落柿寺

御发神社:专属于秃顶星人和Tony老师们的神社。本来想要求个御守带回来,但想想我送给谁呢?送给脑壳发亮的朋友们会被打的吧?!

清凉寺:牌匾上书“五台山清凉寺”五个大字。有种瞬移回中国的时空错觉。
寺门前有家卖漆器的家族店,儿子长得很帅,被美色所迷忘记拍照了。

清凉寺出来经过岚山很有名的豆腐店,大部分是半成品,附近居民都来买

内馅百合,蘸盐吃好吃!
下午转回市内二条城,赶着傍晚去了伏见稻荷。
二条城

二之丸御殿走廊的地板,在人行走时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声音。这是因为锔子与打入支撑地板的横木上的钉子相摩擦发出的声音。行走时发出声音常被误解为是为了通知有人入侵。实际上却是因为年久失修??我的“鹂鸣走廊”啊,原来是个美好的误会。

伏见稻荷:参观完二条城临时决定去伏见稻荷。傍晚景区人流依然很多,但是傍晚的自然光拍照很好看啊。建议大家要么早晨要么傍晚来,能稍微避开一点人流。

夜晚的京都塔:

京都站

京都御所:天皇行宫。平安京时代见证了很多历史事件。原来历代天皇继位举行仪式都在这里,但令和新天皇继位是在东京。

吃吃喝喝

京都北极星蛋包饭,兜兜转转寻觅了好久,但不是我命定的那碗蛋包饭。

那些天我吃过的便利店便当🍱,很好吃!

大阪道顿堀的肉剧场,便宜大碗又好吃,韩国游客很多。

奈良的冰棍

黑门市场的章鱼小丸子

黑门市场端午节特别限定,就是青团年糕嘛

国内也有的连锁店

丸龟制面

可爱的事物们

求求你,给点钱钱吧!

猫头鹰开会

海报

野宫神社里的

鲤鱼旗,据说是唐朝传过去的

香蕉共和国里的各种可爱小物

二条阪博物馆里的明信片

大阪新世界底下的烤串店

传说中一按求助按钮就会有人从中间格子里探头出来帮你的地铁售票机

京都站里面卖的火车便当,让人口水直流啊

尾声

总的感受是,既不能妖魔化东邻日本,也不能小视弹丸小国。师夷长技以自强吧!

又及,近两年国内推行的厕所革命不会是因为考察过日本的厕所了吧?公共场所都会有智慧马桶,还会有音姬谨防被隔间人听到尴尬,还配有专门清洁马桶圈的清洁剂。对于女性朋友们非常友好了。我们租住的大阪公寓里虽然很小,却贴心地把卫浴设计成干溼分离,冲马桶的水可以先洗手,再流进储水箱,设计好赞!在日本待了几天我才意识到卫生纸都是可以直接冲进马桶的,只有女性卫生用品才需要放进卫生间垃圾桶里。白白吐槽了好几天卫生间垃圾桶太小。

总之,日本是个有魔力的地方,深入体验看看盛唐文化移植日本之后是如何衍化发展的,未尝不是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