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7月12号放假,7月14号就乘高铁到了广州,2号线转3号线,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地铁高增站。(攻略没做仔细,应该买到广州北站的高铁票,从北站去白云机场近很多),在机场旁的W公寓点了肯德基的外卖,四个女孩叽叽喳喳聊聊天,早早睡下,准备15号早班机飞大阪。
这是第二次和女孩们出来旅行,(上一次还是15年研究生毕业时,和HY她们去了云阳)。和女孩们出来,跟和物件出来玩感觉不同,热闹话多,主意多问题多,购物氛围热烈。

5点50起飞,入境的时候飞机上没发入境卡,排队入境时浪费了些时间,过海关申报时,也没填申报单,被拦住重新排队,又浪费了些时间。出关时还真是有点囧。
从T2航站楼下来,坐Shuttle bus到T1,到JR售票处买HARUKA套票(含车票+ICOCN卡),旁边就是JR入口,坐一辆很卡通的印有HELLO KITTY的列车到京都,大概一小时。

下机时蓝天白云,阳光灿烂,一路坐车到京都站,就阴天多云了。下车步行15分钟到IRORI酒店放行李。出门觅食。第一顿在京都站ISTAN伊势丹楼上吃的日式定食,味道SOSO,这时已经是快下午三点了,可商场里还是很多排队吃饭的人,让人诧异他们的饭点是不是和我们不一样。

吃完饭逛了酒店附近的东本愿寺,很宏伟的建筑,还有一个铺满凉垫的大堂,看介绍说是供人冥想的地方。
一天早起+飞机+轨道,实在疲倦,回酒店睡了两小时,出门买了便当回酒店吃,早早入睡。

DAY2:岚山—伏见稻荷—祇园祭

第二天早上收拾行李退房,发现酒店前台要11点才有人,真清晨一BUG,(我们的手机又没开通通话功能,因此只能见路过的国人的手机拨打前台电话,告诉他们行李寄存在房间),入住时要看清楚提示。

步行至京都站,坐JR嵯峨野线到岚山,今天运气极好,天气一扫昨日阴郁,步行至天龙寺,渡月桥,龟山公园,竹林,再返回车站。路线顺畅,风景秀丽。
天龙寺门票分为两部分,一是寺庙,一是庭院。其二者是在一起的,若只买了庭院的票,就不能坐在庙宇里,但可以站在庭院里看到屋内,只是进不来。
天龙寺的曹源池很美,枯山水也有意境。庭院里有很多植物,它们有漂亮清雅的名字。

更可喜的是,还有几丛紫阳花(绣球花)在开放,7月已经是它们花期尾声了,能遇到晚开未败的很是幸运。


出天龙寺大门右转下行,到了渡月桥。渡月桥名声在外,但我实在没看出它又多美丽。应该是历史背景加成吧。渡月桥背后的山林倒是苍翠,加上流水和小坝,有点像国内的峡谷。

渡月桥左拐,沿河步行几百米就到了龟山公园,看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诗文碑。

再往上爬,就到了竹林之径。竹林很密,绿意让人舒畅,作为《卧虎藏龙》的取景地,这里游客众多。我们很快就走出了竹林。

路过了历史悠久的,《源氏物语》中曾提到的野宫神社,野宫神社小小的,香火却很旺,门口挂了皇室秋筱宫妃子和德仁亲王(那时候还是亲王)的御参拜牌子。还有一片日式园景,小巧精致,值得一看。庄子说,天地有大美。但日本的景点和酒店,让我感悟到生活有小美。

从野宫神社出来后,就顺着路牌坐JR返回京都了。在京都站负一楼吃了意面。旁边桌是两个衣饰整、洁妆面完整的太太,点了啤酒和PIZZA,大约六七十岁左右。同伴感叹,国内很少看到两个上年纪的女性一起外出吃饭聊天的,她们真悠闲啊。

查地图时,看到了滴滴的广告。首单八五折,算了下一行四人,坐公交还不如打车,于是体验了日本昂贵的的士。

这次换的酒店在清水寺公交车站旁,叫IMANO HOSTEL,是一家很干净的青旅。离景点近,带早餐,价效比高。存了行李后,坐京阪电车到了伏见稻荷大社。

“对于日本而言,佛寺其实完全是外来文化——公元552年,佛教自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日本的土地上,真正可以称之为本土宗教的,当属神道教。”
神道教的专属场所叫做神社。

伏见稻荷大社是供奉农业与商业之神稻荷神,狐狸为稻荷神的使者。从江户时代开始,许愿者会捐款在此修建一座鸟居,因此“千本鸟居”闻名世界。

伏见稻荷大社和清水寺是此行中,游客最多的地方。再好的地方,人一多就毁了游览的兴致。

千本鸟居难爬,我爬到一半折返。蚊子巨多,应该带好防蚊液。

从伏见稻荷大社出来,坐电车到清水四条,走回酒店。前台告诉我们明天就是祇园祭,乌丸四条附近很热闹,有花车停著。于是我们步行到了附近,路过了鸭川。

作为信仰神道教的国家,日本自古便拥有众多神明,所谓八百万大神,万物皆有灵。如今日本境内共有神社七八万家,大大小小的祭从未停断。
资料介绍,公元八百多年,一场瘟疫席卷京都,之后富士山火山爆发,东北部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一连串的灾难打击,让统治者恐慌起来,于是命人造了66座山形花车,(他们相信车里能孕育战胜一切的神灵),并举行祭祀。祇园祭后,瘟疫奇蹟般地消失了,于是定下规矩,每年办一次祇园祭。

作为看热闹的我们,晚上看到了各个街道摆放的花车。66座山鉾,每座都有不同的蕴意。保昌山据说是结缘的象征。花车上还可以买御守。

隔天下午又八阪神社旁的街道看到了抬神轿和推花车。

值得一提的是宵山(摆放花车的意思),乌丸四条附近变成“步行者天国”,交通管制。许多年轻人在
街道两旁席地而坐,大声聊天,或边走边喝啤酒,完全颠覆了平日斯文克制的样子。还有许多穿浴衣的姑娘和同伴们一起压马路,十分热闹。但对于我们游客而言,花车看了一会就没兴趣了,满眼的人头也让人烦躁,于是在附近的“鸟贵族”吃了烤串(味道不如在北海道吃的“串鸟”),走累了,打滴滴回了酒店。最累的一天,日行三万步。

DAY3:八阪神社—花见小路—清水寺

早起,吃完酒店早餐—面包加奶油蘑菇汤后,我们步行到八阪神社附近的和服租赁店。天气太热,和服太厚,我选择了浴衣,尽管浴衣只有一层,但里面还要穿一件白色打底衣,还要在腰腹部裹上毛巾和宽带,也是热的够呛,勒的不行。
约了摄影师拍一小时,在花见小路和八阪神社走走拍拍了一下。
八阪神社旁有圆山公园,满眼绿意。

从花见小路步行至建仁寺,刚一走进,被门口的保安老爷爷拦住,出示了一张纸条,纸条上用中文写着:“因穿和服的游客礼仪不好,因此禁止入内”,由于这张纸条上只有中文,没有别的语言如英文和韩文,不由生出些不好的联想。总之,有点无语。

中饭随便走进了建仁寺附近的一家餐馆。连着几顿的定食和便当,让我们的湖南胃大呼难受,于是选择了一家中华料理,走进去服务员提醒了我们好几次是Chinses food”,得到我们的肯定后,才放心招呼我们落座。估计很多同胞们走进来,开启选单发现是中国菜,就起身走了。
大老远跑到这边,体验了下中华料理的日式改造。点了三个菜,排骨、虾、麻婆豆腐。前两个都是糖醋味的,酸酸甜甜,麻婆豆腐是咸口,但基本没有辣味。虽然不像中餐,但口味尚可,摆盘也挺精致。
一买单,分量很小的三个菜,折合五百多人民币。

步行至清水寺,夏季炎热,游客众多,加上穿着浴衣和木屐,我们几个走得十分痛苦,早知道应该把衣服还了再上清水寺。在路上拍下了五重塔,这个角度也是京都最有代表性的宣传照的拍摄角度。

午后的清水寺,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显得更加鲜艳。

走进寺庙内,排队参拜的人很多。在参拜的门口,我们求了许多御守。毕竟它是京都最有名的也是最古老的寺庙啊。
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而这次去,舞台正在维修,遮得严实。

从清水寺下来,我们又步行去还衣服(真是折腾啊)。此时只园祭刚开始了,我们换好衣服刚好看到,这一大型的古典范儿的“花车游行”。

在只园大街上吃了抹茶甜品。冷煎茶清爽好喝。甜品就有点过甜了。

晚上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