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先生把旅行分为教育旅行、宗教旅行、政治旅行、不得已的旅行、纯粹的旅行,孔子为了礼学典籍跋山涉水去拜见老子、司马迁为了他的史学大业,就去看名山大川,这些都是为了教育的目的;唐代韩愈被贬潮州、宋朝苏轼被贬海南,这是政治旅行;宗教的旅行叫朝圣;在动荡年代逃难是不得已的旅行;最自由和幸福的就是纯粹的旅游,也是现在大家热衷的潮流。
4月份刚从埃及回来,按原计划再次远足应该是下半年了。这次日本行纯属心血来潮,毫无计划。签证办得很是仓促,也没做攻略,还真是第一回这么随心的走。然却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写游记。
2019年7月2日
一早从白云机场飞大阪关西空港机场。下飞机第一感觉是气温非常舒适。拿了行旅以后我和同伴两人开始摸索怎么坐车去京都(从关西机场乘坐南海电铁到天下茶屋,换地铁到淡路,再换阪急线),对着售票机我们有点懵。结果我俩买了两张南海电铁普通票,上车发现从机场到天下茶屋有几十个站,顿时有点无语问苍天的无力感。结果我们从机场到酒店共花了3小时(从白云机场到关西机场才4个半小时)。

京都三条Hotel Gracery Kyoto Sanjo(格拉斯丽 )酒店房间有点小,但很干净、温馨。关键是交通很方便。离二条城、京都御所、清水寺都很近。酒店门口就是步行街,逛街购物也很方便。

京都的街道很干净,满大街找不到一个垃圾桶。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买了个小煎饺,习惯性打包带走,最后只能一路拿着个空盒子到超市找了个袋子,把盒子打包回酒店。

因为已经是下午5点,时间不上不下有点尴尬,加上中午没怎么吃,决定先随便逛逛找个地方吃饭。最后找了一家网红店(顺正豆腐料理),汤豆腐是很多到京都的游客都会吃的一道食物 ,然京都南禅寺顺正汤豆腐更是很多游客的打卡地。不知是不是这时候非旅游旺季,南禅寺的步道很幽静,天气很舒适,一路走来凉风习习。正是黄昏时候,两旁的院宅灯火并不显眼,远远就能看见“顺正”门口那把白底黑字的招牌在风中摇曳,大门口两盏灯笼透著微微的光,很是温馨,和风式的建筑,雅致的庭院设计,缓步于石板小径,小桥流水、绿树红鲤,空旷清寂,很适合去发呆。至于食物就见仁见智了,我们2人点了套餐,满桌子都是豆子亲戚:豆浆、冰豆腐、烤豆腐、清水豆腐……,全都是原汁原味(也叫食之无味),反倒是配菜比较合口味,总之于我还是觉得中国豆腐好吃。(最后我和同伴的总结就是:被撑著的豆腐盛宴)

2019年7月3日
昨晚朋友问我,今天去二条城好不好,我完全没概念,真的只想走哪算哪。2人去7-11买了早餐,回到酒店二楼茶间吃(不知道日本酒店是不是都配备有这样的地方)。然后坐地铁去二条城,不小心坐过了站。可怜我还想着今天去皇城,得打扮美美滴,结果出地铁口我穿着小高跟鞋走了1000多米才到二条城门口。

二条城四周是护城河,四角建有隅橹,既是哨台又是武器库,由东大门向南进入唐门(二之丸御殿的正门),看起来很是富丽堂皇,屋顶的前后有唐破风,屋顶用的是桧柏树皮,门上有四根柱子,雕刻着代表长寿的鹤和松竹梅,还有守护御殿的狮子,往前走是二之丸御殿,从东南向西呈雁形共建了6栋建筑物,33个房间,从远侍、大广间、黑书院、白书院…,每个房间里的壁画和隔扇画著松、虎、鹰、豹、樱花、菊花……,房间用途不同画的内容也不同,画的内容涵盖春夏秋冬四季,柱子上的花礼签形的横木五件也尽显奢华,最有意思的是光脚走在二之丸御殿的走廊上,地板不停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声音,这就是有名的“黄莺走廊”。

从二条城出来,吃货的两人直奔酒店附近的“蟹道乐”去吃全蟹宴。吃饱喝足,外面骄阳似火,我俩学习懒羊羊“幸福就是每天吃饱了撑著睡觉”的做派,决定回酒店歇著。结果一觉睡了近3个小时,去清水寺的计划泡汤了。因订酒店时送了和服体验,所以去挑了和服和木屐,和朋友2人穿着和服直接去八阪神社溜达了一圈,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就出来去了石塀小路。

石塀小路很幽静,是隐祕于闹市中的宁静,没有对街开的商铺。走在窄窄的小巷里,两旁的宅子门口有些还挂著不要扰民和请勿摄影的牌子。有点与世隔绝的感觉,时间在这里仿佛静止了一样。因为刚刚下了点小雨,路有点溼,但很干净。这时身穿和服、脚汲木屐走在石板路上,木屐叩击著石板发出“哒哒”声,俨然成了一道风景。

2019年7月4日
今天起了个大早,因为要去鞍马寺。我们从酒店出来先是搭三条京阪电车转叡山电车到达鞍马寺,一出站就看见大大的天狗雕像,天狗被压断的大长鼻子已修好。

鞍马山不高,但蜿蜒曲折,叫做九十九折参道,路的两旁都是各地供奉的神灯和石护栏,照相特别的美。

我们从仁王门翻越整座鞍马山一路走到西门,一路上都是古树盘根错节,我预先不知道从鞍马寺走到贵船神社要翻越整座鞍马山,出门穿了对小平底鞋,走得那是一整个累啊。好不容易走到西门,才知道一路走来都是《名侦探柯南》的拍摄点。盘根错节的古树根、仁王门、西门……都是《迷宫的十字路口》经典画面。

据说贵船神社的流水面和水占卜很有特色。山间清新的空气和纯净凉爽的泉水,是个避暑的好去处。路两旁的食社看起来高贵雅致,价格也高贵得很。本想去尝尝流水面(贵船神社食社中最便宜的,每人3000日元),结果说要等1小时以上,只好放弃,直接在路边一边啃面包,一边和朋友探讨赚钱的重要性。
贵船神社的水占卜很有名,占的是姻缘卜,朋友求了个上上签,我调侃她别不小心别求了个日本鬼子。

从贵船神社回来还早,我们决定去趟清水寺。很不巧清水寺正殿在维修,加上爬了山脚很痛,所以没怎么玩就直接去吃晚餐。
2019年7月5日
今天下午要去大阪,早上没事就和朋友去了趟京都博物馆。明治古都馆居然也闭馆,在门口照了张相,去平成知新馆逛了一圈算是打了卡。

京都博物馆附近“香穗”的柠檬凉面很有特色,金灿灿的咸鸭蛋很漂亮,我一贯不爱吃半生熟的东西,觉得咸蛋口感不太好,但凉面味道很爽口,很开胃,很适合夏天吃。

下午到大阪,住的是公寓,可以煮饭的那种公寓。大阪和京都有很大的差别,京都感觉很干净祥和,大阪很闹,感觉有点乱。晚上我们坐地铁去蓝天大厦看夜景,一出站就迷失了方向,站在人流中有点密集综合征。夜景挺美,但并没有小蛮腰俯瞰广州夜景绚丽。唯有大阪的铁板烧让我念念不忘,特别是烧扇贝和豆芽,扇贝嫩滑鲜甜,撒上一点柠檬汁味道更是一绝,豆芽根根肥壮爽口。

2019年7月6日
今天有司机接送不用烧脑找地铁和电车。第一站茶道:500年历史上林将军御用抹茶体验,跟随上林家十六代传人学习磨茶、沏茶(用茶筅把茶搅拌成泡沫状)、敬茶、品茶。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的茶文化,有点类似于宋代的点茶(备水、碾茶、点茶)。沏茶时我脑里浮现的是去年年底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颖宝点茶的画面,忽然觉得古时候女子学的都是高雅才艺。

第二站,宇治抹茶冰激淋,抹茶味特别浓,与平常吃的确实不一样。

最后一站去了奈良神鹿公园和大华严寺,景点没什么值得记录的,但一路上听司机讲日本民俗和变迁是意外收获。白天地铁里我们看到个个都光鲜亮丽,西装革履,可是到了晚上10点之后,地铁里却常有醉汉横躺耍酒疯。

其实很多人不喜欢日本,但却爱去日本旅行,甚至有位叫“晃悠”的作者写了一本书叫《日本去1000次也不够》。虽然这可能有点夸张,但从文化和民俗来看倒是值得去感受的。
都说日本很干净,但其实也不尽然,京都确实很干净,但大阪并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整个大阪很闹,有点像广州的老城区。即便如此,大阪的美食(铁板烧、神户牛肉)和活跃仍然值得我们去体验和感受。曾经在一本书里看过一段话,大意是:旅行更像是一场镜头和风景、身体和心灵的对话,在这个摩登时代,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为了舒缓压力,放空思想,我们去旅行,去寻找美食,去邂逅美景。
PS:给日本自由行的亲们一点小贴士:
日本的公共交通很发达,但没有广州方便。在广州一张羊城通或一台手机就能走遍广州,日本不行,网上很多网友建议买一日券比较便宜,但因各条线运营商不一样,所以一日券并不一定适用。的士又很贵,起步价是2公里660日元,之后以百米跳价,晚上11点之后加价20%,所以出门不能随意打的,都是以公共交通出行。自助售票机能识别硬币和1000、5000面值的纸钞。
饮食方面日本消费比中国一线城市高出2~3倍,普通餐馆里一个鳗鱼定食就要2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30元),在“香穗”的那碗柠檬凉面是1135日元。而且日本餐馆不能外带餐食,只能堂食,点了吃不完也不能打包带走。
日本到处都是药庄店,很多去日本旅行的人,都是有多大的旅行箱就买多少的化妆品,塞到拿不动、装不下为止。但实际日本化妆品是否真的很好,这只能或见仁见智。首先日本化妆品都没有效期(我问了售货员怎么看有效期,回复是没有,不知是否真的);其次是药庄店什么品牌都能卖,价格也不一致,是不是真货(据说是只有一条生产线,不会有假货)?我是玉兰油的忠实粉丝,对日本化妆品不热衷,所以不能判别,只能说却是比国内买便宜许多。建议在大阪要买化妆品的亲们直接高岛屋买。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