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令和元年。“令和”年号,出自《万叶集·梅花歌卅二首并序》中的“于时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令”字表示美好,“和”字表示顺利,英文释义为“Beautiful Harmony”。
初识日本,便是在这丽日风和的时节。

已经错过了春日的樱花,也难等到秋天的枫叶,暑期出行的我们,却恰好赶上了日本的传统节日——夏日祭。绚烂的花火,摇曳的风铃,遍野的灯花,软萌的皮卡丘……8天时间,从关东到关西,我们一路追逐,努力寻找那些瞬间即永恒的夏日风物诗。

关于行程

年近60岁的老妈,患轻微免疫系统疾病的我,加上3岁的儿子,组成了此行的“老弱幼团队”。
行程设计没少费了心思。为了满足喜欢火车的儿子,一开始计划的关东行程是静冈—热海—河口湖线,因为静冈的大井川铁道有真正的托马斯蒸汽火车执行,而且8月5日在热海市有花火大会。后来发现托马斯号的票很难买,而且8月5日在河口湖就有湖上祭,也可以看烟花。后来又查到横滨有皮卡丘大量发生活动,于是关东行程最终更改为东京—河口湖—横滨。京都本来也没安排京都铁道博物馆的,但是看到网上好评如潮,儿子肯定会喜欢,就把岚山换成博物馆了。
再就是航班,因为关东关西我们都想玩,最理想的行程肯定是东进阪出,但是我们从济南出发,济南只有直飞大阪的航班,如果飞东京的话,需要从天津或青岛出发。再三比较之后,秉著少花钱和少折腾的原则,我决定还是阪进阪出,然后用JRPASS往返关东关西各地。8月的日本普遍高温,白天时间我们尽量在室内或者火车上,傍晚再开始参加活动。具体的行程安排如下:

Day 1:出发—从遥墙机场到关西机场

暑假的航班可能都挺贵的,我们乘坐的山东航空,两个成人加一个孩子(往返)再加保险,一共一万多一点,淡季时这个价格坐全日空都绰绰有余了。
我们的飞机是上午11:25起飞,早上9点到达机场后,妈妈和儿子去出发口排队,我去领WiFi蛋。特别夸一下漫游超人的WiFi蛋,讯号特别好,电量也足,充满电能撑一整天。
9点半开始值机,人不多,只有我们这一个国际航班在办,排队很快。小机场的好处可能就是相对人少吧。

儿子在飞机上兴奋了两个多小时,结果在着陆后睡着了


好在关西机场并不复杂,下了飞机走一小段就是摆渡小火车,下了小火车就是入境大厅。飞机上没发入境卡,需要到了机场现填,填卡处有很多工作人员,你填的时候他们就会帮忙检查,哪里有错会及时纠正。边检入境程式简单,交上入境卡和护照,录个指纹拍个照就过了。然后去转台拿行李,此时行李都已经整整齐齐地码好放在行李转台旁了,还有工作人员不停提醒大家对照行李牌不要拿错,全世界也只有日本机场能做到这么细致吧。领完行李,还要再填一张海关申报单,有中文版的,交给海关后,才算出关完成。一套程式下来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效率还是很高的。

Hello Kitty HARUKA

从关西机场到大阪市区有两种轨道交通可以选择:机场特快HARUKA和南海电铁。HARUKA属于JR系统,终点站是京都,停靠站有天王寺站和新大阪站。南海电铁的终点站是难波。我们的宾馆订在了梅田地区,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乘坐HARUKA号到新大阪站下。
我们的HARUKA票是在淘宝提前买好的,其实到了机场现买也不复杂:出关后直接坐电梯到2楼,右拐,顺着指示就能看到了。HARUKA和南海电铁的售票机紧挨着,HARUKA是蓝色标识,南海电铁是红色。JR的服务台也在旁边,我看人不多就去把JRPASS换了(看网上说人多的时候要等一个小时,本来是想到了新大阪再换的)。

从今年开始HARUKA号启用了Hello Kitty涂装的电车,据说到目前已经有一半的HARUKA号是以Hello Kitty车执行。我们非常幸运,来回都坐上了Hello Kitty号。
不同于新干线,HARUKA号是有行李架的,还有放推车的地方,大件行李不必堆在座位旁。我们上车慢,在行李架满了的情况下不会固定行李箱,一位乘务员很耐心地帮我们安置行李和推车。Hello Kitty号的设计非常可爱,洗手间还有专门的拍照区。更多关于Hello Kitty HARUKA的介绍,可参见官网://www.jr-hellokittyharuka.jp/tc/?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到达新大阪站后,我们换乘地铁御堂筋线去酒店。地铁可以用ICOCA卡,ICOCA卡也是我在淘宝提前买好的,里面有1500日元。我们的酒店距离地铁中津站步行5-10分钟,是一家养老院改造的酒店,设施各种人性化。前台是一位貌似混血的帅气小哥哥,超级温柔超级耐心,英语交流没问题。

道顿堀凑热闹

到达酒店时已经下午六点了。因为大阪只是一个中转站,我们也没安排景点。在酒店查了一下路线,发现到难波地区有直达地铁,我们就决定去著名的心斋桥和道顿堀逛一逛。结果出了地铁才发现忘带WiFi蛋,于是我们就真的“瞎逛”了起来。
从难波站16号口出来,顺着一条商业街随便走走,就看到了道顿堀的标志——蟹道乐的蟹。心斋桥与道顿堀隔着一条河,购物街和餐饮街构成了大阪最热闹的商圈。可惜我们没空购物也不想吃饭,拍拍照打完卡就回酒店休息了。

Day 2:去东京—新干线初体验

在大阪休整一夜后,今天出发去东京。
日本的早餐叫“朝食”,贴心的前台小哥哥怕我记不住早餐时间,还给我写了纸条,就是用的汉字“朝食”。看《长安十二时辰》我才知道,唐朝的早餐就叫朝食。妈妈开玩笑地说,如果当年的遣唐留学生们再努努力,把唐文化全学习过来了多好。

酒店提供的早餐非常丰盛,不知道算不算是地道的日式早餐。

坐地铁回到新大阪站,开始启用JRPASS坐新干线。日本的新干线非常密集,十五分钟一趟,随到随走,不用候车。但是JRPASS不可以坐最快的Nozomi号,可以乘坐的Hikari号(红色标识)半小时一趟。我们紧赶慢赶赶上了最近的一列Hikari号,而且非常幸运的在自由席车厢找到了三排连坐,刚坐好列车就出发了。说实话新干线的稳定程度比不上高铁,会有晕车感,但是车次多,而且与地铁、JR等城市交通网连线紧密,比高铁方便。

车上的每一位乘务人员,在离开本节车厢时,都会在门口对着乘客鞠一个躬,即使只是路过。也实在……太客气了吧

东京的酒店订了汐留的Hotel Villa Fontaine,当时只知道酒店距离银座很近,步行也就15-20分钟,万万没想到酒店的位置竟如此便捷:从酒店二楼的天桥出去,往右看能看到朝日新闻的大厦,左拐直走就是通往台场的百合海鸥线车站,从车站再直行1分钟就能看到宫崎骏大钟。从酒店电梯直接到地下,地下二层是通往新宿的汐留地铁站,沿着地下通道走十分钟就是JR新桥站。晚上在天桥上拍宫崎骏大钟时,还看到了疑似东京塔的建筑。很可惜本次行程没有安排东京的景点,如果下次在东京市内游玩的话,还会考虑这个酒店的。

下午去银座逛了一圈,偶遇两只cos麋鹿的大金毛(这操作怎么跟中央大街上的那只柴犬这么像呢)

逛著逛著孩子睡着了,我们就先回了酒店。6点左右的时候,我和妈妈正聊著天,突然感觉床在摇,儿子也不安分地翻腾了几下,妈妈先反应过来说:“是不是地震了。”可能是摇的不严重,从未经历过地震的我竟然还惊喜了一下


果然不一会,电视上就出现了地震速报,微博上也有了日本6.5级地震的热搜。身在21层的高层建筑,震感如此轻微,不得不佩服日本的防震工程。

宫崎骏大钟

在订宾馆的时候,我就留意有人提到了这个景点——宫崎骏大钟。
关于这个大钟,蚂蜂窝的介绍是:“位于大屋根广场上,有个宫崎骏作品的太阳能大钟,在固定的时间,会有敲点活动,是一个景点,也算是一个创意。”
网上关于大钟的介绍不多,看大家的评论才知道,这个大钟的创意来自哈尔的移动城堡。很可惜,我没看过。
大钟位于汐留站的天桥上,我们从酒店去银座的路上正好路过。10点、12点、下午3点、6点和晚上8点有报时活动,钟上的小人会动起来。
我不是宫崎骏的影迷,也没掐著点去看敲钟表演。但是大钟就在宾馆旁边,怎么走都会路过,所以白天和晚上的样子都欣赏了。

Day 3:富士山下—坐托马斯去河口湖

经历了大阪和东京中转,真正的重头戏终于来啦。第3天的目的地是河口湖。从东京站有直达河口湖的巴士,从新宿站选择更多,有直达巴士,也有直达火车(富士回游号)。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最费时的路线:从汐留坐地铁到新宿,从新宿坐火车到大月,再从大月坐富士急行线到河口湖。如此折腾只为了能坐上从大月到河口湖的托马斯号电车,圆儿子的托马斯梦。

先放两张托马斯号的执行时刻表(平日和周末其实是一样的),现在运营的是托马斯20周年纪念号,真正的托马斯主题电车——运营了44年的Thomas Land号5000列车——已于今年年初退役,现在在下吉田站储存展览。
我们计划乘坐13:59的托马斯号,于是提前在jreast官网订了12:30-13:27新宿到大月的指定席(用JRPASS),这样一来时间就非常宽裕,在新宿车站逛游的时候还给儿子买了一份新干线造型的车站便当。

在大月站下车后,大家都急匆匆地去赶开往河口湖的特快车。大月站的JR线和富士急行线有连线通道,不用出站,而且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实际上是不用留太多换乘时间的。我们仗着时间充裕,悠哉悠哉地盖章、拍照。

托马斯号已经早早地停在站台上了,因为大部分人都上了特快车,这列普通车就比较空荡。儿子兴奋地认著每一个“熟人”:詹姆士、高登、培西……

除了托马斯号,富士急行线上还有火影、富士山、Gaspard and Lisa等等很多主题小火车,非常可爱。

河口湖湖上祭

在山间行驶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河口湖站。一路上我都在找富士山,可惜毫无方向。河口湖站不大,人很多很热闹,服务人员也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好,没有会讲中文的,英语也勉勉强强,业务好像也不太熟练。不过态度都很认真,自己解释不清的话找个人也要给我讲清楚。
河口湖的宾馆大多绕湖而建,湖上祭期间,房费都贵的吓人。为了不被行李拖累,我订了个车站旁边的民宿,一晚也要一千多。

这间民宿也是此行入住的唯一一间和室,要自己铺榻榻米,而且是公共浴室和洗手间。

放下行李,我们就向河口湖出发了。河口湖每年8月4-5日都会举办湖上祭,4日是前夜祭,有个小型的烟花,5日是湖上祭,花火大会比较大型,从晚上7:45一直到9点。我们参加的是5号的湖上祭。

平时安静的湖边,因为节日摆满了小吃摊,大家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赶赴这村里难得一遇的盛大节日。我们下午5点到达湖边时,人还不算多。因为河口湖的花火大会是无料(免费)的,大家自己带装备,自己找地方坐。我们也是有备而来,找了一块视野开阔的地方,铺上从国内带来的塑料野餐布,和一块儿子的隔水床单,就圈地完成了。地面晒的热乎乎,坐在地上除了硌屁股,其实还挺舒服的。

花火总是跟浪漫分不开的,那些身穿和服的少年少女,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我在路上遇到一对情侣,姑娘穿着精致的浴衣,迈著细碎的步伐,拘谨而亲密地跟在少年身边,偶尔遇到熟人,羞涩地打个招呼,转身时掩面而笑,发髻上的头饰都跟着花枝乱颤。
以前我以为花火大会就是为了看花火,现在想来,是为了看花火下的他/她吧。
年轻真好啊

庙会上的小吃花样繁多,我买了樱花烧、烤肠、炒面,感觉和国内的味道也没什么差别。还有日本人民热爱的刨冰,那花花绿绿的颜色,那膨胀夸张的造型,在国内估计会没有市场吧。随着天色越来越暗,小吃摊前的队伍也越排越长,全世界的吃货都差不多啊。

等了两个半小时后,花火大会终于开始了。和国内的程式一样,首先是领导讲话(看到大家敷衍地鼓掌,估计是领导讲话)。然后广播小姐姐又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最后和大家一起倒数计时(跟新年跨年似的)。倒数完毕,一枚烟花升空,表演正式开始。开场的音乐花火大约四分钟,然后是各位花火师的竞技表演。单发的看点在各种造型,印象深刻的有瀑布的、金鱼的、青蛙的,虽然气势上没有齐发壮观,但时不时就有惊喜。到8点多的时候,富士急乐园也开始放花火,因为都是在湖上放,我们得以在一个会场看了两场烟花。75分钟的花火大会还是很充实的,最后有半个小时都是齐发的音乐花火,每一场都比开场时更壮大更密集,每一发都能布满天空。手机拍不出花火十分之一的美丽,词穷的我也表达不出被烟花充斥的感动与满足。我们只能热烈地鼓掌,感谢花火师,感谢富士山。

河口湖湖上祭的花火算不上大型的,参加人数也没法跟隅田川、淀川这种动辄几十万人的花火大会比。几天后到了京都,看到别人录的琵琶湖花火大会,五发烟火一字排开同时升空,那场面才叫震撼。
下面这段视讯是本次花火大会最后2分钟的表演,也是烟火最密集最大型的一段,甚至是整场花火大会的高潮。对这个结尾,大家表示很满足了。

河口湖

9点只是花火大会的结束时间,湖上祭还热闹著,小吃摊前依旧排著长长的队。大部队撤离时确实没留下什么垃圾,巨大的临时垃圾桶个个都塞的满满的。我妈推著儿子,和人群一起慢慢向前挤,一位日本大婶一边跟我妈叨叨,一边拼命拿扇子帮儿子扇风,估计是怕孩子热著吧。我妈只会尴尬地说谢谢

日本也实行交通管制,关键路上只能走行人,秩序很好。

Day 4 :折腾的一天—河口湖到横滨

第4天的行程安排,上午去富士急乐园玩托马斯乐园,下午坐火车去横滨,晚上参加横滨港的皮卡丘大量发生活动。由于头一天没有看到富士山,这天早上6点我就自然醒了,不看富士不死心啊。

没有雪顶的富士山谁还想私有


清晨的河口湖很安静,湖边最多的不是晨练者,也不是游客,而是钓鱼的年轻人。我绕着湖走了半圈,才发现自己一直是背向富士山而行的。

富士山的最佳观赏地点在河口湖大桥附近。没有雪顶妆点,没有樱花、枫叶映衬的富士山,美丽大打折扣,很多人说就是一个大土丘。但我觉得即使没有白头,它依然是最与众不同、最好看的那个。

我顺着湖边走到河口湖桥大桥,然后从桥上穿过,实现了“半环湖游”。河口湖沿岸的旅游开发很成熟,著名的有咔嚓咔嚓缆车、忍野八海、音乐博物馆等等,坐红线环湖巴士可以挨个玩。为了迎合儿子,我们把环湖的景点换成富士急乐园了,只能以后有机会再说了。

“环湖回来”时已经7点半,河口湖站也已经有游客抵达了。赫然发现找了一早上的富士山就在河口湖站后边,如果昨天到站时能回一下头……

托马斯乐园惊魂

吃过早饭,我们退了房,存了行李,就朝富士急乐园出发了。巧的是又坐上了9点10分从河口湖出发的托马斯号。

富士急乐园目前是免门票的,可以在门口售票处买pass通票,也可以入园后单买专案票。我给儿子买了kids的通票,陪他玩专案的时候我再单买专案票。

富士急乐园是全世界最刺激的乐园之一,过山车、鬼屋什么的,吸引著各路刺激专案爱好者。7月26日以后新增了火影园区,票价也跟着涨了一点。当然这些都和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是去玩富士急乐园里最低幼的园区——托马斯乐园。


自从得知有这么一个托马斯乐园,我就决心要带儿子去一次。日本对打破次元壁非常在行,这个托马斯乐园就真的很多多岛。今天值班的小火车是培西,除了培西,托马斯和詹姆士也会轮流值班。单说这个小火车,精致到什么程度呢?眼珠会像动画片里的一样转来转去,车厢里的摁钮,摁了会发出和动画片里一模一样的汽笛“嘟嘟”声。儿子每次到培西这就走不动了,总忍不住去摁摁汽笛。托马斯乐园虽然不大,但是足够小孩子在里面玩上一整天,因为太多细节值得玩味了。

虽然儿子对每个小火车都恋恋不舍,但我还是忍不住催促他赶紧玩专案(钱都花了)。园内的专案也就十个左右,而且除了两个500日元的火车专案(托马斯特别Party和值班小火车观光旅行),其他专案时间都很短,玩一圈也就2、3分钟。每个专案旁边都有自动购票机,看清楚你想玩的专案名字,对照价目表(大多是400日元的),然后购票就行了。
说实话专案都挺无聊的,毕竟是给3岁孩子玩的。但是工作人员都超级热情,每个都像幼教出身,带着职业假笑哄小孩。和小朋友们拜拜时一律跪着或是蹲著,以便和小朋友们一样高。我们买的不是专案,是服务吧

低幼版激流勇进。

低幼版跳跳袋鼠。

低幼版……远转木马?

低幼版摩天轮。

室内火车乘坐。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已经把园区内的专案玩了一遍。最后一个专案是坐值班的小火车去多多岛上观光旅行,动画片里的名场面和熟人都会出现,个人认为是最值得体验的一个专案。火车穿梭时可以看到托马斯餐厅,午餐就在这里解决啦。说实话我在国内没见过这么专业的儿童餐厅,从餐厅布置到洗手间,全是为了孩子量身打造,甚至连叫号器的设计都别出心裁,叫号声是火车汽笛的嘟嘟声。我点了托马斯套餐和哈罗德套餐,托马斯套餐的餐具还可以当纪念品带走。

吃完饭,餐厅门口的托马斯雕像正好在喷水雾和泡泡,妈妈就带着儿子去玩了。很多小朋友都在那里玩,儿子也绕着托马斯的车厢钻进钻出。我和妈妈站在一边聊著天拍著照,谁也没注意儿子什么时候跑走了。等我们发觉儿子很久没出来,绕到雕塑后面找的时候,儿子早就不见踪影了。
我和妈妈吓坏了,赶紧分头去找。我们把托马斯乐园找了个遍,又跑到富士急乐园找,都没找到。我只好求助附近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指挥我去纪念品商店。好在商店没什么顾客,我直奔收款台逮著服务小哥就说我孩子丢了你们有啥办法吗。小哥可能让我着急忙慌的样子整懵了(日本不丢孩子吗


),他反应了一会,然后不慌不忙地拿出个本本,开始问我孩子衣服颜色。正问著,电话响了,他给我一个“你看”的眼神,开始接电话。挂了电话,他示意我跟他走(也不告诉我是找到了没有)。走到半路,就见我妈抱着儿子,跌跌撞撞地走来,儿子一脸平静,丝毫不像走丢了二十分钟的样子


悬著的心踏实了之后,我们然后赶紧向工作人员道谢,除了thank you也不知道说啥好。小哥可能也是第一次碰上外国人丢孩子的情况,淡定的外表下,不知道内心在OS什么

经过这么一出,我和妈妈是没心思再玩了,但是儿子好像没受影响,还要去坐摩天轮


在摩天轮上,我们大致看了一下富士急乐园的全貌,感受了一下过山车的花样作死,当然妈妈的主题还是拍富士山。坐了一圈摩天轮下来,刚巧这时开始下雨,我们也不打算玩其他专案了,就赶紧出园了。

新开的火影园区。

还有一个垂直过山车没有拍到,总之这里绝对是过山车爱好者的天堂。

皮卡丘大量发生

回到河口湖站,雨正下到最大。我回宾馆拿上行李,又到纪念品商店买了点东西,就又登上回大月的电车了(这一次坐的火影主题电车)。经过在大月站和八王子站的转乘,3个小时后,我们到达横滨樱木町站。

在樱木町站就已经有大量皮卡丘出没了。

横滨市已经连续6年举行皮卡丘大量发生活动了,今年的是在8月6-12日,为期一周。与往期不同的是,今年的皮卡丘都换上了灯光衣,活动大多安排在了晚上。在港未来、红砖仓库、临港公园等地,每隔55分钟有一场表演,一晚上共有三场。虽然我提前查到了活动安排,但是从河口湖到达横滨时已经是下午6点,而且带着孩子,不方便赶场。最终我们只在红砖仓库看了一场海上皮卡丘的表演,即使只有10分钟,还是很过瘾。

在等海上表演的时候,坐在我们前面的几位彪形体壮的欧美大哥(大叔),穿着带logo的T恤,激动地握着手机等皮神出场。日本动漫里的萌物千千万,皮卡丘的魅力特别大

今年活动的日程安排。

Day 5 :皮卡皮卡—带着不舍去京都

一早本来是要离开横滨的,但是对皮卡丘还恋恋不舍,于是我们退房后存了行李,又去皇后广场找找皮卡丘(没有碰上伊布)。

我们这次计划还是不够完善,其实皮卡丘有很多活动的,但是我们没规划好路线,也没安排好时间,走了很多冤枉路,生生错过了很多活动。以后准备参加横滨皮卡丘活动的朋友,建议提前检视皮卡丘的官网,也可以关注“日本横滨官方旅游微博”,活动之前都会发布详细的日程安排,大家可以根据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制定一条切实可行的路线,毕竟活动安排还是很集中的,脚力好的朋友一晚上可以参加好几场。

回到樱木町站,盖了几个章,我们就出发去新横滨站坐新干线了。

这一次坐上了经过静冈和三岛站的新干线,并且成功看到了富士山(虽然被云遮挡成了这样)。

迷失京都站

2个半小时后到,我们到达京都站。经历了新大阪站、东京站、新宿站的我,万万没想到会在京都站迷茫到毫无头绪。
我们订了京都站内的格兰比亚酒店,看了很多评论,以为不用出站就能轻松找到,结果跟着导航,又看着指示,还是绕了半天。提醒一下,格兰比亚酒店的大堂在二楼,在京都剧场对面,直面京都塔。
办完入住,我们去拉面小路吃饭,点餐时发现忘带钱包了,我又跑回房间拿。回去时按原路返回,走的楼梯,还好;回来时坐了两段电梯,结果不知道到了地下一层还是二层,又迷路了。晚上玩完回来,儿子想喝牛奶,我只好又一次深入地下找超市,不出所料,买牛奶五分钟,找超市半小时吧

二条城的七夕夜

在京都这天是农历七夕。我提前在京都的官网上查到了京都的“京之七夕”点灯活动,官网上说堀川步行道、鸭川、梅小路公园都有活动。实际上我只找到了二条城这一个会场,不知道是时间不对还是地点不对。

二条城的夏季点灯活动很有人气,单是买票就要排十几分钟的队。之前看网上吐槽故宫的大红大紫灯光秀,有人就说建议来二条城取取经。但是我觉得吧,故宫灯光秀正值春节,需要打造热闹、喜庆的氛围,而二条城的活动是在七夕,所以采用冷色调的灯光,营造的是神祕感、唯美和仙气。

穿过二之丸庭院,在本丸御殿的墙壁上,是二条城的重头戏—“妖怪们的七夕”光雕秀。这个的确超好看,但是时间太短了,而且不熟悉日本妖怪文化的游客不太能看懂。

还有经典的风铃墙和许愿树,很和风很日本。

为了保证灯光秀效果,城内没有过多照明,所以建筑、庭院,其实是看不清的。城里规划了单一的观光路线,也不能随便走。儿子对这种鬼魅的环境明显不喜欢,我们草草转了一圈就出城了。


从二条城出来后,我还不死心,顺着堀川步行道一直走到一条戾桥,结果越走路越黑,越走人越少,传说中的活动连个影都没有。最后也走不动了,在一条戾桥坐公交回京都站了。

路遇一条很漂亮的商业街。

夜晚的京都塔。

Day 6:京都十二时辰—铁路与寺庙

今天是走断腿的一天。上午去京都铁道博物馆,下午去祇园,晚上去伏见稻荷,扎扎实实地度过了京都十二时辰。

京都铁道博物馆


京都铁道博物馆绝对是个遛娃好去处,尤其是对儿子这种火车迷来说,呆一天都不嫌烦。我们一早坐火车过去,没想到火车是去岚山嵯峨野方向的,车上那个挤啊。一站后到达梅小路公园,带娃的家长纷纷下车,原来京都铁道博物馆和京都水族馆都在这一站。出站后跟着人群和指示牌,走个两三分钟就到博物馆了。

来到日本6天,已经会熟练操作自动售票机的我,居然买错票了,多买了2张幼儿票


还得麻烦工作人员帮我退票。

京都铁道博物馆共三层,一层主要是火车展示,从蒸汽机车到新干线,共有53件具有历史价值的火车、铁路设施、以及火车零件展品。二层互动性更强,有买票体验、检票体验、铁路模型场景、执行模拟器等等专案,孩子可以亲身体验火车和车站的执行。三层就是一个新干线造型的休息和观赏区,还有一个天空露台,可以俯瞰京都市景。此外一层还有一个户外的梅小路扇形车库,而且有真的蒸汽火车在执行。

我们先在一层简单逛了逛,就去二层了。看攻略我知道二层有一个抽签活动,而且大家都建议先去抽签,我决定先去探一探。

这个是买票体验,有中文页面,可以让孩子学着自己买票,而且真的有纸质票出来。

拿着“买”好的票,到闸机检票,透明的检票机会显示车票的“检验”过程。

这个是列车安全行驶模拟,大孩子可以在操作台通过模型体验执行过程,学习使列车安全行驶的保安装置的作用和原理。小孩子可以钻到模拟器里面近距离看火车执行。

这个是练习操控多辆车的,纯摆拍。

二楼有儿童乐园,终于见到全套的托马斯了。

来说一说大家感兴趣的抽签活动,中签就可以参加执行模拟器的体验。抽签地点在二楼,有穿戴成列车员的那块区域就是。根据指示牌的指示,找到抽签台(一个小桌子和两位工作人员),把门票给他们,一张门票换一张抽签券。每张门票只有一次抽签机会,也就是说只能参加一个时间段的抽签,因为抽签券是从1号开始排列的,比如你是10号,那么第一个时间段是在1-100号中抽选,第二个时间段是在101-200号中抽选,所以你是没办法参加其他时间段的抽签的。
我们差不多在10点40分换的抽签券,参加的是11:40这个时间段的抽签。工作人员会给外国游客一张画有抽签程式的漫画,而且有母语字面解释,一看就懂。抽签结果会提前10分钟在老站台旁的电视机上公布(你只要看着乌压压一群人的地方就是),中签的人拿着抽签券去站台视窗排队换整理券。因为体验区一次只能有10人(团)体验,所以大家按照排队顺序依次顺延。比如我们参加的是11:40段的体验,排队领到的是12:10的场次。
这个中签的号码不代表只有中签的人才能体验,父母是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到体验区的。所以如果是一家人,有三四张门票的话,最好一起换了,这样中签率很高。

拿到整理券,根据时间要求,提前10分钟到执行模拟器的体验区等著就行了。工作人员会每人(团)发一份操作指南,有简体中文版的(小姐姐会贴心地问你要简体还是繁体版),大体研究一下,就上路吧。
体验专案就是开火车,体验时间10分钟。体验区准备了成人和儿童的制服,小朋友当然要摆拍一下啦。

我们一开始还戴错帽子了,给儿子戴成女款的了。

这个开火车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距离车站50米的时候就要拉制动什么的,保证火车不会超速、不会开出站去。儿子当然不会开,每次都停不到站上。

体验结束后,我们赶去观看12:30场的铁路模型场景执行(一小时一场,一场十分钟左右),就是用沙盘的形式模拟了火车站的一天,介绍了铁路上各个环节的工作和工作者,以及日本现行的一些火车。新干线、南海电铁、嵯峨野小火车等等大家熟悉的火车模型都有出场,很形象很逼真了。

参观完室内博物馆后,我们从二楼连线天桥来到室外,参观只在托马斯动画片里见过的“提茅斯机房”—扇形车库。这个车库是现存日本最古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扇形车库,车库中储存有20辆蒸汽机车,都是可以进入参观的。

这个古老的蒸汽机车库,还有真正的蒸汽火车在执行。趁著妈妈和儿子拍照的空,我去买蒸汽火车steam号的车票。如果大家准备体验蒸汽火车的话,建议早点去买火车的票,因为票是分时间段的,我下午1点去买的时候,有余票的时间段已经很少了,还好买到了2点的。

到1:50的时候,大家就可以排队等著上火车了。我们都是第一次坐蒸汽火车,其实就跟公园小火车似的,全敞篷,特别慢,只有10分钟左右,开出去一段,再原路开回来,唯一特别的就是由蒸汽火车头牵引。启动时蒸汽的烟雾特别大,但是白烟,不会薰一身煤。男孩子对机车的喜爱都是相似的,车站旁边有个小铲车正在铲煤堆,好几个孩子不怕晒不怕脏地站在旁边看。

火车上有帮忙拍照留念的小哥,然后制作成纪念册,1300日元一份。虽然我满面油光笑容僵硬,儿子的表情也很勉强,但是想想这辈子可能也就一次留念的机会,还是买下了。

从蒸汽机车房回到室内,我们去二层餐厅吃了个饭,又回到一层开始转。

为了能全方位观察火车,博物馆架空了两列火车,并设计地下通道,供游客参观火车底部。另外还架了专门的楼梯,能让大家到火车顶部参观。

模拟火车通过时的升降杆,这个在日本很常见。

火车执行原理模拟体验。

到下午3点半,儿子还恋恋不舍,不愿意离开博物馆。对比我们国内的博物馆,展览多,体验少,对小朋友的吸引力不强。希望国内也能有越来越多这种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科普场所啊。

八阪神社、清水寺

既然到了京都,甭管儿子多不情愿,我们还是要去看看八阪神社、清水寺那一片景点的。从京都铁道博物馆出来,顶着三十七八度的高温,我们朝着祇园方向出发了。
八阪神社是很多游客来到祗园区域游览的第一个景点。其实祇园并不是某个园林,而是一片区域,八阪神社更像是祇园的入口。七月的祇园祭期间,八阪神社有很多游行和祭祀活动,更为热闹。

一进八阪神社,就会看见一个大横幅,写着今年需要消厄运的男女年龄(出生年)。这么直接的还真第一次见。

神社里最有名的就是这个挂满灯笼的大殿了。天黑后有点灯活动,为了看夜景,我们从鸭川吃完饭又特意绕回来,果然跟白天是不一样的景致。

绕过八阪神社,我们跟着谷歌地图向清水寺方向走。还没到二年阪,儿子就已经在石板路的颠荡下睡着了。我和妈妈只好抬着车子上了二年阪三年阪,到了清水寺商业街再一路上坡,累的已无心赏景。

到了清水寺,我和妈妈兵分两路,妈妈在门口休息看孩子,我进去参观。

音羽山,清水寺,我觉得这些名字简直不能再美了。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门票上的标志建筑就是这个三重塔。

清水寺正殿以北是地主神社,求姻缘的。

著名的清水舞台正在修复,预计到2020年才能开放。虽然外观看不到,但是可以入内参观,需要脱鞋,里面也是禁止拍照的。

在清水舞台俯瞰京都,京都塔清楚可见。

在清水舞台就能看到一群人排队围着这里,那就是音羽瀑布了。音羽瀑布著名的是它的“圣水”,三股水流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不少游客都排著队等著喝一口。

走过音羽瀑布,清水寺的参观也渐近尾声。儿子还在睡觉,我们看了下导航,决定顺着清水寺商业街一路下坡,去鸭川河边。

鸭川是贯穿京都的一条大河,河岸边遍布餐厅,是祗园区域最为繁华的美食街。春季的鸭川是著名的赏樱圣地,夏天则是市民的纳凉首选,不少人坐在河床上,享受没有蚊虫的夏日晚风。我们推著推车,就没有下到河边,但是在河岸的马路上也能感受阵阵凉意。鸭川的河水更像溪流,浅显,清澈,从整齐的石头河床潺潺而过,放国内简直就是天然的戏水宝藏。可惜的是我们一直走到四条大桥,也还是没找到传说中的七夕活动。

夜访伏见稻荷

在祇园四条是有去伏见稻荷的直达地铁的,我们纠结了一下,想想白天去伏见稻荷大社肯定是人挤人,而且酷暑天爬山,没那个体能,不如晚上先去看一眼。

事实证明,晚上还是不适合去这种地方的。

进门还是先洗手。儿子俨然洗成了泼水节。

夜晚的稻荷大社倒是幽静,狐狸使者也更庄严了。儿子突然想上厕所,为了节省时间,我就撇开他和妈妈自己先上山了。

经过几道门和几个大殿,就来到鸟居的入口。平时人满为患的鸟居,此时近乎没人。我在入口拍了几张照片,想走进去看一看,但是夜晚的鸟居太阴森了,没走几步就觉得压抑的狠,赶紧灰溜溜地打道回府。

回程发现JR稻荷站就在伏见稻荷大社对面,相当方便了。我们第二天去奈良,坐的特快车,稻荷站不停,也就没再去一睹千本鸟居的壮观。

Day 7 :奈良萌萌哒—小鹿与灯花

奈良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站。大家早上都起不来了,拖拖拉拉到11点才退房。
在京都站坐JR去奈良,停靠站有宇治,喜欢抹茶的小伙伴可以在宇治站探索一下。
JR奈良站很可爱,有吉祥物迁都君和鹿丸君迎宾(但是这个迁都君真是一言难尽)。

看了那么多攻略,依然喂不好一头鹿

我们订了车站旁的奈良广场酒店,要到下午3点才能入住。我们先把行李寄存在前台,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去看小鹿了。

从JR奈良站步行20分钟,就走到了奈良公园。奈良公园遍地是小鹿,儿子本来有些闹脾气,但是看见小鹿瞬间就开心了,追着小鹿又摸肚子又揉耳朵的。小鹿也很温顺,看起来没有警告牌上写的那么凶猛。

于是我放心地去买鹿饼,还按照别人写的,买了就装包里。结果揹包的拉链还没拉上,就被鹿围攻了,有咬衣服的,有咬包的,我一下很狼狈,一边扔鹿饼一边跑,十片饼瞬间就扔没了。
看了那么多攻略,依然喂不好一头小鹿

奈良公园不大,沿着公园的主路,散著步就来到东大寺。我们没去寺里,在寺前的路边摊买了些寿司和冰淇淋,充当午餐。但是想在小吃街旁边吃东西,实在有难度,因为有N头老油条鹿会盯着你手里的食品袋,只要你一坐下,它们就迈著闲庭信步朝你走来。几次用餐失败后,我们决定先去若草山。

美如画的若草山

奈良夏天有若草山夜景观赏巴士,一般是在周六周日,有旅游巴士从JR奈良站出发,途径几个站点,把大家拉到若草山,看完夜景再把大家拉回市区。如果晚上没有灯花会,那么这个夜观奈良城的活动还是不错的。

我们在东大寺前的旅游车站找到一趟去若草山的环线巴士,统一价100日元。若草山是网上疯狂推荐的一个景点,满眼的绿色很是养眼。而且人不多,且有让中国游客承包了的感觉,到处是熟悉的乡音。也许是因为国内很少见这种绿化的像公园一样的山丘吧。

和小鹿你一口我一口地分享完午餐,我又开始好奇山上的风景。顶着下午三四点的烈日,我们从南登山道开始登山。南登山道坡缓,但是没有遮挡,特别晒。妈妈和儿子走到半山,就再也不走了,我凭著“来都来了”的信念爬上一重目,感觉自己要中暑了。
一重目已经可以俯瞰奈良市景了,但是山顶暴晒,下午的光线还很强,拍照和赏景都是不太理想的。树丛间有几只鹿,自顾自地吃草,你手里没饼的话人家是理都不理的。

在座椅上休息了一会,连通往二重目的路都没看,就赶紧蔫蔫地下山了。一到山下,儿子就开心地找小鹿玩去了。其中有一头特别小的鹿,很怕人,儿子刚想去找它,它就蹦跶著往森林跑了。山上的鹿比公园的温顺,但是出口附近有几只长角的大鹿很社会,一个不注意就把挂在推车上的纸袋子撕开一个大口,妈妈赶紧拿扇子赶它,撕下来的纸袋才没让它吞了。前段时间新闻说很多奈良鹿死于塑料袋,但是塑料袋是它们自己抢的啊。

从若草山公园出来,顺着路牌的指示走个五分钟,再下一个大楼梯,就到春日大社附近了。但是我们去到时已经关门了,春日大社会场的灯花会只有14号有,只能遗憾返回。

烛火与灯花

自1999年起,每年8月5-14日,奈良市都会举办灯花会。亮灯时间为晚上7:00—9:45,主要区域在奈良公园一带。最为经典的东大寺亮灯时间为13、14日,春日大社为14日。我们从春日大社,经过春日野国际论坛甍,走回东大寺,一边参观东大寺,一边等待春日野园地的会场亮灯。

晚间主殿已经不能进入了,寺庙外围还是可以随便参观的。那天的晚霞特别美,粉紫相间的穹庐下,初上的华灯映衬得大殿更显恢宏。

从东大寺出来,灯花会已经开始了。成千上万的灯杯里,漂著小小的烛花,星星之火,照亮奈良。

春日野园地和浮云园地是灯花最密集的区域,灯花多到眼晕。我们拍完照,按早上来时的路线返回,从春日野园地,经过奈良国立博物馆,走到浅茅原一带。
往年在浅茅原会场会有各种造型的灯笼,今年的烛灯造型就比较敷衍,说好的“凝聚各种构思”呢?

如此热闹的节日,必然少不了夜市小吃街。从春日大社表参道到春日大社一之鸟居,整条路都是小吃摊。不过奈良公园选的这条小吃街实在磕碜了点,都是土路,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还有小鹿抢了别人买的炒面、冰淇淋,在路边细嚼慢咽地享受。

回酒店的路上,兴福寺、猿泽池、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寺庙前,都有灯花。据说在猿泽池能拍到倒映着烛光和五重塔的景色,可惜我们实在没力气绕路去看了。

Day 8:撒呦哪啦—再见

最后一天,本想去药妆店采购采购,毕竟来一趟日本,空着手回去的话太亏了。但是儿子早上起来就吵著还想去看小鹿,我觉得到奈良公园也不算远,就答应他了。
再走一遍的收获,一是兴福寺的五重塔,昨天没注意;二是猫头鹰咖啡馆,昨天不知道。

我们找了块阴凉的地方坐下,不拍照,不喂食,就单纯地看小鹿活动。就像某个寻常的周末,带着孩子逛公园一般。影帝去伦敦喂鸽子,我们在奈良喂小鹿。

从奈良公园返回车站,路过一家大国药妆,我觉得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机会了,抓紧时间乱七八糟的买了一堆。
回国的飞机是晚上9:45起飞,我们从奈良站回到京都站,赶上4:00从京都站出发的HARUKA(又是Hello Kitty号)。其实从奈良到大阪再到关西机场更省时,但是我担心在大阪上车会没有座位,京都站是始发站,更保险(有JRPASS任性)。

本以为到了机场还有时间逛逛免税店,没想到我们的航班7:40开始值机,6点半就已经排长队了。再说我也没什么目的性,买来买去还是吃的玩的纪念品。

候机厅有很多皮卡丘机长,儿子玩的都不想走了。

一路上给儿子扭了这么多扭蛋,在机场看到哈利波特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给自己扭一个了。

落地济南时已经晚上11点半,因为台风利奇马的原因还在下雨。下了飞机后需要坐摆渡车,妈妈抱着熟睡的儿子,我拎着大包小包,冒雨冲进巴士车厢;到站后,下车的地方距离建筑还有一段距离,大家只能再冒雨跑进航站楼。入境大厅里只有我们这一个航班的旅客,工作人员像赶猪一样大声吆喝指挥,我拿的是没有芯片的旧版护照,他看也不看就让我去走自助出境程式,结果只能走人工通道。我让妈妈抱着儿子先出去了,自己等行李。二十分钟后,溼漉漉的行李箱才被扔上转台。大家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一个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终于等到拿完行李,我推著机场行李车,上面放著一个22公斤的箱子,一个儿童推车,两大袋免税店的商品,还揹著一个包挎著一个包,来到最后一道入境安检。几乎每个人都是大箱子小袋子,安检过程自然缓慢,我费劲地把一车东西送上传送带,再挨个装回车,只有旅客之间互相帮助,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搭把手的。
虽然也知道,全世界也没几个国家的服务能比得上日本机场,但是这种落差,还是大了一点。

写在后面

1、本次行程的攻略资讯主要来自马蜂窝及活动官网。
2、除了在河口湖这种偏远山村,大城市的人基本都可以英语交流,包括小面馆里六七十岁的大爷,开公交的司机等等。
3、日本的轨道交通非常发达,铁路网甚至比公路网还要便利(而我所在的城市济南,去年刚把绕城高架桥连起来,今年才开通村里开往村里的地铁)。日本交通虽然复杂,但是靠案内换乘和Google map基本就能搞定。
4、日本的绿化覆蓋率很高,几乎所有的山头都是绿色,很少见光秃秃的荒山。但是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筷子。
5、单从全民教育、交通建设、环境治理方面,我们想要追上日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想我还会再来的。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