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打有了娃,我们每年一次的出游计划就此中止,一蛰伏就是两年多。好容易熬到娃娃2岁多,能说会道爱耍赖了,一颗旅行的心就再也按捺不住。由于孩子小,过去那种飞十几个小时走一整天的高强度自由行是肯定不合适了,必须选一种适合孩子的出游方式。好在青岛靠海,前几年修了邮轮母港,平时也有不少邮轮路线,跟家里面的各位领导反复请示以后,终于定下来带着老人孩子坐一次邮轮。

邮轮游这种形式出现得很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经在北美流行开来。邮轮游的兴起,主要取决于下面三个因素:一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这是任何旅游形式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地理位置,像加勒比地区和地中海地区,由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距离主要大路上的主要城市客源地较近,使其成为热门的邮轮游目的地。三是民众的休闲娱乐习惯。相对而言,欧美民众每年的假期较多,而且选择相对自由,而中国民众的带薪年假制度和黄金周才施行了不过十几年的时间。
中国的邮轮产业,是伴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的不断壮大而发展起来的。2006年歌诗达公司的邮轮首次驶入中国市场,此后无论是船只数量还是邮轮母港的数量,都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截止到2019年年中,东部沿海共有邮轮母港十一个
由于船期的原因,我们这次选择的是星梦邮轮公司旗下的探索梦号。这家公司隶属于云顶集团,云顶旗下有度假村、种植园等跟旅游有关的产业,云顶的创始人是福建安溪人林梧桐,现在的掌门人是其次子林国泰,总部位于吉隆坡,产业遍及东南亚,吉隆坡北面大名鼎鼎的云顶就是他家的。云顶的星梦邮轮船队有三艘,分别是探索梦号、世界梦号和云顶梦号,是同一型号的姊妹舰。
探索梦号排水量7.5万吨,长268米,客房928间, 载客量将近2000人。这艘船原来叫处女星号,在2018年经历了内部改造升级。从奢华程度上来看,相比于量子号等著名邮轮,探索梦号算不上最顶级的,不过这艘船也有一样长处,那就是在吃上面有独到之处。船上一共有大小十三座餐厅,中餐、西餐、日餐、甜点都有,其中十二楼的丽都自助和六楼的百味轩、星梦餐厅三家是免费的。

本次从青岛出发的目的地是日本的下关和福冈,总的行程天数是六天五夜。两座目的地城市中,福冈由于地处九州西部,靠近中国和韩国,是多数邮轮常规停靠的港口,而下关则是由于跟青岛属于友好城市,今年正值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所以才加入了行程当中。

停靠的母港的邮轮,看上去确实十分庞大。

青岛邮轮母港在老城区,旁边的泊位上还挺著几艘海警巡逻船。归途中还有人看见了潜艇出海。

排队过关过安检上船安顿好,已是晚上七点多了。刚过夏至,昼长夜短,华灯璀璨,船只离港。

在明月和领航船的带领下驶离青岛邮轮母港。

航程第二天的正午,邮轮通过朝鲜半岛与济州岛之间的济州海峡,这是大陆一侧。这些露出头来的小岛应该是所安群岛的一部分。

航程的第二天在海上,第三天、第四天登陆下关和福冈,第五天在海上,第六天上午回到青岛。
一路上总体风平浪静,只有离开福冈的那天晚上浪比较大。七楼前台有晕船药,挺管用的。

住在邮轮上的好处就是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晚霞。

不管什么时候,小朋友总是玩得最开心的。

航程本身波澜不惊,远没有前几次自由行出远门那么有话题。从目测的游客分布来看,主要是老人孩子还有第一次出国的人群为主。这样的客户群体,加上邮轮本身空间有限,想让游客玩得开心,就必须在船上各方面细节上下功夫。

住宿

上船玩,首先要接触到的就是住。探索梦号上有900多间客房,按照房间大小和豪华程度划分,有下面这几种:
——套房
套房也分很多种,最大的是皇宫庭院别墅,其次是行政套房、豪华套房、皇宫套房,总共80多套。皇宫庭院别墅面积有80多平米,带有私人泳池,全船只有两套,当然价格不菲,人均20000+。

在皇宫别墅的卧室外面就是私人泳池,楼下就是私人餐厅,岸上活动也有专门的车辆,果然有钱人的生活我们想象不到。
——单间
船上数量最多的还是单间,有带个小阳台的阳台房,带个不能开启的小窗户的海景房,还有内层的内舱房。这些房型的面积都在18平米以下,可以住2~4个人。如果不是特别的节俭,还是建议至少住个海景房,因为内舱房确实很憋闷。

我们的小舱室,虽然不大但是各种用具还算齐全,就是卫生间略小了一点,也没有挂晾衣服的地方。这种属于三人间,除了一张双人床,舱壁上还有一张挂铺,爬上爬下需要梯子,一般都是腿脚利索的睡挂铺。

海景房面积十个平方左右,不算宽敞,不过两大一小还是够用了。这里跟一般的星级酒店一样,每天都有服务人员来打扫,还送两瓶饮用水,也有免费的茶叶包和咖啡,其实水龙头里的水也达到了引用标准。唯一的缺点就是洗漱的地方有点小。

一旦船只离岗,就没有手机讯号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日本的。不过船上也有付费的wifi,价格不便宜,速度很一般。实在需要的可以去买。
为了方便购物,连上船上的wifi是可以用支付宝的,如果只需要文字或语音聊天的话用支付宝进行交流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无法视讯或者点开连结。

船上有大大小小13个餐厅,除了皇宫餐厅为套房住户服务外,其余12个都是向所有客人开放的。
根据旅行社的介绍,探索梦号这条船在吃上面还是比较讲究的,平均水准比较高。船上共有3个免费餐厅,所有客人凭房卡都可以免费进去吃。
12楼船尾的丽都自助餐厅,自助餐的水平相比于地面上的同行,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自助餐厅是船上人员最密集的地方,饭点经常排队,尤其是靠岸那两天由于全船游客都是集中上船,所以排队要半个小时以上。自助餐厅在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还有茶点,主要是蛋糕和茶水咖啡,吃有余力的可以去尝试一下。不过由于船上活动量有限,三餐又比较丰盛,我是没有余量再去吃下午茶了。
6楼船尾的星梦餐厅,是一家中餐厅,不过口味偏港式,可能跟船上厨子来自于东南亚有关。

中餐厅应该算是船上除了自助餐厅以外面积最大的了,基本都是圆桌。这里的饭菜都是按人头上的,一桌吃饭的人多就上两份;如果就餐的人少,可能要跟陌生人拼桌。

中餐厅的口味比较大众化,人多的时候容易吃不饱。
6楼船中的百味轩是三个免费餐厅中最小的,西餐水平马马虎虎。
6楼的这中西两个餐厅,位置虽然挨着,但不能联通,必须绕行七楼楼梯下去。

七楼大堂中间的蓝湖美食主打东南亚菜系,好吃不贵,简直良心。这个小餐厅虽然没几张桌子,但胜在24小时营业,价效比高,很多船员吃腻了船上的工作餐,都会到蓝湖来打牙祭。

七楼的大堂咖啡厅卖的甜点也不贵,不过实在是吃不下了。
从我一大家子人的吃饭体验来看,一日三餐中丽都自助餐厅品种最丰富,晚餐星梦餐厅最接近国人口味,如果嫌菜量少,吃完还可以去12楼自助餐厅尝点甜食和水果。中午餐差不多,都没有什么特色。
实在吃腻了免费餐厅的话,船上也有几家付费的。七楼的思路花舞餐厅算是比较正规的中餐厅了。

丝路家的菜不便宜,不过每天都有特价菜。船上收费餐厅的选单标价都是港币,不过没含服务费,算上的话基本上价格跟同数额的人民币是一样的。

十三楼的烧烤摊,就在露天泳池上面,常有乐队在这里表演。由于靠近露天泳池,比较吵闹,所以没去这里吃过。
此外,船上毕竟不同于陆地,风浪大时还是有些晃的。大致来说越高的地方越晃,越靠船尾的地方越晃。浪大时去船尾的餐厅就餐,有自带一瓶啤酒的效果。

好歹我也是走过4大洲16个国家的自由行爱好者,没上船之前我还是有点担心在这么有限的空间里,会不会闲得无聊,上船之后发现我是想多了。船上会提前一天释出下一天的活动安排,并放置到每一间房间里。除了第一天登船和最后一天下船以外,活动安排得都比较密集,基本上在三餐之间可以全覆蓋。

每天的活动在星梦情报上列的很全。

邮轮虽大,毕竟不比陆上,活动空间有限。船上最大的活动场地就是环绕的走廊了,位于七层和十三层的敞开式甲板上。这里环绕一周大概520多米,喜动的人可以散步。

位于顶层甲板轮机舱旁边的篮球场,设施还是可以的,就是有时海风很大,影响投篮。

十二层中段有泳池和凯撒滑梯。泳池水很凉,紫外线又很强烈,我这种水性的是不敢下的。泳池四角有四个小的圆形浴缸,水是温热的,随时可以泡。上面的凯撒滑梯每天开放时间不长,需要一个一个的爬上去再往下滑,速度很快。

泳池前面的空间会有各种舞蹈活动,每晚都很嗨。这是第一晚的欢迎暖场活动。

12楼的水疗间,不够貌似国人对这个不感兴趣,一路上也没见开张。

船尾还有一个泳池,不过是专为套房使用者准备的,从船尾餐厅的楼梯无法下到泳池中。左手边的玻璃窗是专供套房游客的餐厅。

面向船尾的沙发座,适合发呆又不晒。

船头的棕榈阁是酒吧,中间的舞池常有舞蹈课程。

青岛人出门,怎么少得了打够级。

棕榈阁里除了可以打牌下棋,还有一个隐藏关卡,那就是船长观察室。顺着这道旋转梯下去,就是一个小小的观察室,能够看到邮轮驾驶室的情景。

观察室并不大,里面摆放了一些关于船舶建造、服役和航程的纪念品。

从前窗望去,驾驶室里面只有四五个人。现代化的大型邮轮 ,自动化程度很高,只需要寥寥数人就能够驾驶大船深入大洋。

探索梦的前身-处女星号的前世今生。

观察室墙上还挂著探索梦号到访过的港口的徽章。

大海航行靠的是小舵手。

如果觉得棕榈阁里面大牌没有氛围,那么七楼中厅的麻将厅可以考虑一下,自动麻将机,不过这里是按小时收费的。

某天上午七楼大厅的和服拍照活动。一帮菲律宾船员穿着和服讲话,感觉怪怪的。

双人演唱组合小朱和小雪在七楼中堂的老歌演唱表演,几乎每晚都有。

某天下午,十二楼烧烤餐厅有个曙光乐队在演唱

船上娱乐的重头戏在七楼、八楼船尾的星座剧院。这里一般白天放映电影,晚上有比较精彩的娱乐活动。第一天中午放映的是恐怖片《忌日快乐2》,还算是比较新的电影了。

第三天晚上是魔术师Vincent Vignaud的近景魔术《幻影》,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邀请现场观众参与,挺有意思的。白天这位魔术师也开设小魔术课程,专门为孩子举办。

第四天的歌舞杂技表演《谜之岛》,又唱又跳的,十分热闹。

第五天,还是Vincent Vignaud的大型魔术《幻影》,灯光舞美都无可挑剔。

最后一天演出结束后,有船上官员和工作人员的谢场环节,船长也会出来讲话。
星座剧院的演出,七点和九点各一场,从上座率来看,还是晚上九点那场人比较多。

带着孩子的游客,如果想要自己安静一段时间,可以把熊孩子托管到十二楼船头

岸上活动

邮轮游都是附带岸上行程的,这个是强制的,不去还不行,因为当天船上基本不做饭,也没有安排什么活动。
由于青岛距离日韩较近,一般的邮轮游都是五天四夜,掐头去尾在船上只有两天,岸上一天。这次行程稍微长了一些,岸上两天,不过关于岸上活动的事儿,导游私底下也讲“附赠的行程以购物为主”。好在日本值得买的东西不少,即便是全程购物也不算浪费时间。
1、下关
航行的第三天,邮轮抵达下关港。

邮轮码头上停满了来接船上游客的大巴车。很多车都比较旧了,但车况很好。
下船第一站是赤间神宫。这座神庙建在山坡上,面对关门海峡。关门海峡是本州和九州的分界,也是濑户内海的西大门。海峡本身并不算宽,最窄的地方才700米,不过海面上船只来往频繁。

海峡上面这座关门桥桥是高速公路桥,建于1973年。现在看虽然不算什么,但是当年也算是大工程了。日本自新千年以后,国内的基建就越来越少了,跟国内到处工地不太一样。

赤间神宫始建于12世纪,相当于中国南宋时期。这座神宫是为了纪念在坛之浦之战被打败的平氏家族的幼帝安德天皇所建。这位小天皇在家族战败后被外祖母抱着跳下了海,这个情节跟100年后的宋朝末帝很是类似。

神宫旁边的建筑,才是我最感兴趣的,那就是马关条约的签约地。对于10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史学界已经有了很详尽的研究,普遍认为这一场两个时代的战争,日本以较弱的国力但更强的组织能力战胜了庞大但迟缓虚弱的清朝。

之所以要把和谈和签约地点选在马关春帆楼,原因有三:其一下关是伊藤博文的老家,在家乡以胜利者的姿态进行谈判,有那么点衣锦还乡的意思在里面;其二春帆楼位置很好,正对着关门海峡,当时海峡上有日本军舰来往向清朝代表团示威;其三这里是当地有名的“星级酒店”,接待条件比较好,不至于失礼。

我去的时候春帆楼正在维修,不过旁边的日清讲和纪念馆是可以进的。

纪念馆本身很小。

当年春帆楼的布置图,李鸿章也是在这里遇袭的。
纪念馆很小,中央是个大玻璃罩,里面的桌椅是还原的当时和谈的主会场,两边还标明了是谁的椅子。

清朝的主要谈判代表是李鸿章和他侄子李经方。

四壁挂著当时的档案和一些题字。
在历史课本里,马关条约是典型的丧权辱国,李鸿章也背上了卖国的骂名。回首百年,甲午战败确实葬送了“同光中兴”三十年的大好局面,为清朝的覆亡钉上了第一颗棺材钉,李鸿章作为晚清的政治强人,也落得个“李二先生是汉奸”的骂名。不过从更长的一段时间来看,中日关系自甲午以后反倒进入了一段亲密期。日本的强盛让很多中国人感到兴奋,认为国家振兴的样板就在身边,很多想要寻找民族出路的年轻人东渡留学。当时中国的年轻一代,想要实业救国的去西洋,只求养家餬口的下南洋,想要革命的很多都去了东洋。这些人回国以后大都加入了革命党,再后来又成了亲日派。
对于战胜方的日本来说,自然将其定性为皇国崛起的吉兆,再加上十年以后又打败了沙俄,军国主义的种子开始在地下萌发。
甲午的涟漪,一直波动到1945年为止。

距离赤间神宫不远的英国领事馆旧址,建于1901年,也是日本年代最久远的领事馆。这里维护的相当不错,参观不用门票,二楼已经改造成了一间餐厅。

就在日清讲和纪念馆旁边,有家唐户鱼市,据说这里在周末会非常热闹,本地人都要来这里挑选海产品。出于好奇我们进去转了转,里面的东西是真心不便宜啊。貌似日本只要是入口的东西都贵得离谱。

唐户鱼市场里面就没有低于100日元的东西。

日本人餐桌上的保留节目-鲸鱼。

下一站是小仓城。小仓城在与下关隔关门海峡相对的北九州市,建于中国明末时期,后来屡经重建,最新的一次重建是1959年。这座城堡的主人是细川家族,古代日本军阀跟中国同行不太一样,中国的土皇帝喜欢建座城把家当和百姓都圈起来,而日本的藩主大名们喜欢建个楼把自己圈起来。

小仓城一般是到达下关的邮轮岸上行程中必到的地方。

小仓城的天守阁是要门票的,好像还只能收现金,不过价格不算贵。

小仓城庭院里还有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的雕像。这两人算是日本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人物了,传说曾在关门海峡的岛上决斗过。

这里也是旧日本第十二久留米师团的驻地,这个师团的兵源主要来自福冈、佐贺、九州北部等地。第十二师团于1898年在小仓成立,曾参加过日俄战争和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末期驻守台湾,是少数几个没有在太平洋海岛上 被歼灭的主力师团。

邮轮驶离下关港口之时,岸上有当地民众跳舞欢送,不知是什么习俗。
2、福冈
下关与福冈虽然相隔不远,船也开了一晚上,估计是为了节省靠岸的费用,一晚上都在海上漂著。
福冈是日本第五大城市,由于地处九州岛北部,距离中韩两国都很近,是许多邮轮线路人们的靠岸目的地。

邮轮停泊处距离福冈市区不算远,能看到远处的福冈巨蛋棒球场和福冈塔。

港口有很长的防波堤,来来往往的船只也很多。

福冈的岸上行程包括了太宰府天满宫和大濠公园。大濠公园在市区北边靠近港口的位置,十分幽静,中间还有个湖。旁边的舞鹤公园里有福冈古城的遗蹟。

太宰府天满宫是全日本天满宫的总社,类似于国内孔庙,很多学子在大考之前都来烧香许愿,希望金榜题名。不过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是多神教,全国各种各样的神社有十万多间,供奉的也是五花八门。

这头金牛人气非常旺,不少人排队摸牛头拍照。

庙里很多这种石灯都是信众捐献的,上面还写着捐献者的名字。

天满宫里面很大,因为时间有限,很多地方都没有逛到。

两天陆上行程,无非是对两个在日本不太出名的城市的惊鸿一瞥罢了。从中不难看出,日本是个整洁有序的国家,在成为战败国之后因缘际会,在短短二三十年之内重新崛起为大国。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世界经济周期的波动,日本越来越难以维持原本的高速发展势头,陷入停滞之中.单纯从一个游客的角度来看,日本还是很值得深度游的,希望明年有机会来日本自由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