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跟我说过,一种人是靠和人的接触收获能量,一种人是靠独处收获能量,我想我属于后者。
完美避开樱花和红叶,不会滑雪,觉得一个人去迪士尼和影城实在是孤单的想落泪的我,去日本都干了些啥?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唠唠嗑,因为去日本的朋友们很多,去了很多次的也有很多,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主要待的两个地方
京都
东京

京都

京都,切身感受,夏天真的不适合去京都,地处盆地,立秋后依然闷热,靠台风纳凉。
京都的街头弥漫着一种宁静与坦然的氛围,这点也是去东京之后比较发现的,街头的人们没有张扬的着装打扮,维持着日本的恭谨与秩序,即使在游客最多的祗园花见小路与四条,都没有浮躁喧譁的气息,整个城市自持一派淡定。

想看参观神社,感受悠然氛围的朋友们,京都真的是非常理想的地方,虽然还没有见识到樱花雨红叶,但是当你在傍晚走在鸭川的岸堤,看着爸爸带着孩子在草地上追逐、小朋友们穿着小短裤在草丛里嬉闹、年纪大一点的人们坐在长条灯上聊天、年轻人坐在岸边的石头上,身边放著几瓶啤酒,时不时有半个身子高的苍鹭就站在岸边,可能离你也就两三米远。

京都有数不清的神社与寺庙 主流的我看了多半,像是平安神宫、金阁寺、银阁寺、东西本愿寺、东寺、伏见稻荷大社还有岚山天龙寺、比叡山琉璃光院、宇治的万福寺和平等院。

其中金阁寺、银阁寺,两张明信片,明信片上啥样,他们就什么样。反而是从银阁寺出来,拐个弯进入的哲学之道,我很喜欢,一个城市中可以让人自由、舒心行走的地方,中间是溪流,两旁是绿荫与住户,自然与人居环境融合的恰到好处,由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化,真正有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感觉,每家住户的房屋设计仔细看都非常具有实用性及个性,因为日本的停车费很贵所以一般的公寓一层都会设计有成具有停车功能的小院落,一看这个小院子大致就能看出这家人过得是怎样的生活了。

回归正题,说到神社,大家有一定都有听过“想看中国唐朝建筑去日本”的说法,在京都平安神宫和奈良东大寺,特别是奈良东大寺,确实被榫卯结构营造出的体量巨大的木制建筑所震撼,其建筑双阙(突出于殿前用廊与殿相连)的营造的确是具有宏大的气势。

伏见稻荷大社建议想拍照的人士,多往上走走,上去的人真的很少!

激动是激动的,但是总有一种中国那时候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比现在所见的体量更加巨大,气势更加恢弘,装饰更加考究,增加了更多想象的空间。更加有趣的就是日本建筑的屋顶真的千变万化,中国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建筑的屋顶虽然种类很多但总体还是比较死板,这个可能跟宋代《营造法式》关于房屋建设用材具体的规定的有关,所有的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呀!

36℃以上的高温,而且还是太阳在头顶的时候

平安神宫园林里“遗失的电车”

关于平安神宫,想谈的就是,我在平安神宫没有进大门之前的小广场看到了篮球活动,好像是一个小祭奠活动,其实,我想去参观是因为堂本刚的平安神宫演唱会,虽然中国也有很多风景名胜举办很多文化活动可是像这种商业演出性质的活动真的是可行的吗?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


再就是要说一下门票,一般不是热门旅游景点的小寺院神社的参观都是免费的,但是金阁寺、银阁寺这种进不到建筑里面,只能在园林地带走上一圈的也没多少钱,贵的是像琉璃光院,既可以参观园林又可以进到建筑里,仔细参观建筑的设计细节和陈设的,大概门票都在2000日元左右,同时里面还会有抄写经文等修身养性的活动,茶室一般也有,这个是另外收费的,就这样静静坐在榻榻米的老建筑里,看着花花草草度过一个安静的午后,其实我是很喜欢的。和岚山相比,比叡山的游客我觉得比较少,更多的是一些日本当地人,同时也有更多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可供参观,也有一些小美术馆,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其实在京都也有很多博物馆可以看,但是在京都主要去了神社,所以博物馆主要在是在东京看的。

箱根

雕刻的森


在去东京的路上, 被建议说不如把周边的箱根、富士、日光也去玩了,之后因为雕刻的森美术馆和可以看到富士山风光的缆车和温泉选择了去箱根一日游,因为箱根的住宿普遍好贵,温泉酒店自己一个人住觉得好亏,所以选择了去箱根交通非常便利的小田原市,傍晚去了小田原市的天守阁,在夕阳下也是很雄伟呢,最神奇的是我在回青旅的路上,看见了小田原市的市民活动室,好奇地进去看了一眼,除了有各种城市活动资讯,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学习、阿姨们在插花,年轻人在抱着电脑工作,竟然还开辟出一间小的展示间,展示的是小田原市淡水鱼的种类调查,还有水稻栽植主题的一年四季的相关活动,其实这个城市就算和京都比,也非常小,但是城市活动还有群众活动空间能做得这么好,真的很棒呢!不知道中国县城里有没有这样的群众活动教室?可能即使有,功能也不不同呢(可能会是棋牌室)。

箱根的游览路线是一个圈,交通由电铁、登山铁道、缆车、观光船、高速巴士等组成,买了两日的周游券4600日元,就不用再单独买任何交通设施票,幷包含了观光船和缆车,可惜的是当天因为火山活动缆车停驶了


雕刻的森美术馆

这个扭蛋很有意思,里面装的是鱼食,100日元一个,特别有童趣。

照片名称“挠痒痒”

这里算是多功能活动室,里面有一些艺术品,游客可以和他们融为一体。

入口感觉颇有桃花源记里“山有一小口,仿佛若有光”,之后便是开阔的绿色草野,之间点缀著众多雕塑艺术品,喜欢这里一是因为环境,四周被山峦包围,因为火山和气候的关系,这个时间点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
二是艺术品种类之多,草野里有各种雕塑、毕加索馆里的画作及陶瓷、鸿运交响琉璃塔、钻到地下的艺术品等等,各种作品充满想象,又和环境融合。
三是这里就是小朋友的玩乐天堂,两座巨大的儿童游乐艺术品“彩虹城堡”与“网罗之森”,几乎没有什么美术馆可以让小朋友们开心地玩闹了吧,可是玩闹也是小朋友的天性呀,欣赏著小朋友们在自由地奔跑、欢笑、打闹,不是也很有趣吗?唯一的遗憾是我也想去玩呀,可是限制只有小学生可以玩。还有一间展厅是是现代艺术品,每个艺术品旁边都有一个吊旗写着一个小问题,让大家竞猜,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加深了大家对作品的思考和同行人的互动,展厅中的小册子上写有答案和具体的作品解释,简单又有趣。在出入口还有可以和艺术品融为一体的合照点,楼上有小朋友的小创作体验教室;
四是这里竟然还有个温泉足浴,累了歇歇脚,真的贴心了。悠悠然,我在这里呆了四个多小时,完全不想离开。

坐船去箱根神社~

箱根还有个热门景点是箱根神社,看海中的鸟居,到了之后大家在排队照相然后我就去神社了~
神社建筑还是很好看,去得比较晚,下来的时候路上的灯都亮了,感觉好仙,我就总是喜欢这种没人的或者人少的地方啊!

东京

六本木森美术馆

位于日本六本木Hills楼顶的森美术馆,据说是最佳观赏东京及东京塔夜景的场所。可是我上午就去了,东京在没来过之前,印象的话总是繁华、忙碌的,作为游客,不是有那种会早一点起来,看看没有人的大街小巷景象的时候吗?可是东京的早上,也没有那么早上,真的没有人!没有店面开门!为什么24小时的便利店和松屋开遍大街小巷,那是因为早上没有早餐店,只有那里能买吃的喝的,并且可以买一份中午的午餐。

森美术馆有三个展览,盐田千春 魂的颤抖;进击的巨人展览还有动画互动展览,我主要看的是盐田千春,说实话,这次东京行我更多是确定要去哪个博物馆而没有仔细查博物馆的展览,几乎都是碰上什么看什么,但这次真实让我大开眼界,首先就是盐田千春,艺术家对过往的记忆与伤痕有很强的转化能力,疯狂激进中又透露著理性与冷静,盐田千春展览几乎的重要作品:被布满红色线的空间内被缠绕的孤船、燃烧后的钢琴、椅子、飞到天上的旅行箱还有所做的舞台艺术、实验艺术影像,都进行了集中展示
之前看过草间弥生的记录片,感受最深的就是,明明很多艺术形式是草间弥生创造的,但观众认可的确是剽窃过后的男性艺术家作品,付出和收获并不是对等的 ,曾经的草间弥生也放弃过与逃避过,但是天才创造的世界总会有同类人认可,并逐渐成为珍宝。

在盐田千春展览上,很多艺术形式我也曾在其他展览上见过,却从没有感受那么从容、平静的氛围,红色的丝线就像红色的思念,将孤独的游船包围其中,即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引导,相对的也是一种束缚,这多像“家”的关系呀!被烧毁的钢琴,源自一次同年邻居家的一场火灾,在某些瞬间,火、钢琴、家……混合成的感觉成为了艺术家心中的美,还有影像中在满身赤裸我躺在土洞中,让身体和脸沐浴在泥水中,其实艺术是让人通过形式看到艺术家的想法,而我想到的只是,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干净?什么又是脏呢?

然后大白天的去了最佳观赏东京夜景的地方,嗯东京建设密度真的好大~

新国立美术馆
然后下午去了离hills很近的新国立美术馆,这个美术馆的特色是《你的名字里》的那个二层咖啡厅,还有就是没有属于自己的馆藏展品,全部靠外来展品与展览在运营,实际就是建了一个有主题的展览馆,但是建筑本身很网红。

根津美术馆


在东京除了国立博物馆、美术馆外,也有很多私人的美术馆,并且不管是建筑还是藏品都很值得一看,特别是网红根津美术馆,进馆处的竹廊一派清雅,展览为“优雅的佛像·恐怖的佛像”,但其实实际的展览分为优雅、威严、恐怖的佛像造型,大多为镰仓及飞鸟时代的佛像,策划切入点很简单、但是很有趣。另外楼上还有中国青铜器展和一位日本艺术家的瓷器展及名为“纳凉的茶”的茶道用品展。最神奇的是建筑外竟然还有面积超过一万七千平方米的日式园林,感觉比建筑的占地面积更大,点缀著几轩茶室及石佛像、石灯笼,趣意盎然。而且美术馆的餐厅也在园林里,有一面玻璃窗可以直观外景,特别惬意,虽然不便宜,菜品为西式沙拉、三明治、意大利面,但是口味还不错,相较我在国博地下简陋餐厅饥肠辘辘时候吃的35元微波炉加热餐盒,我更愿意适当地多出点钱。
调查一个小问题,大家在国内,认为那个博物馆或者美术馆的餐饮很不错?我个人认为上海博物馆做的还是好吃的!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然后,造访了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的各个博物馆、美术馆有个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是在入口处都有一个资料台或者资料架,里面有近期博物馆、美术馆的展览的宣传单,就A4纸大小,挑感兴趣的拿,这就让我以非常便捷的方式大概知道现在东京正在展出的特色展览,于是我就来了这里,顺便说一下,在这之前还去看了近代美术馆的工艺馆,中午到本馆,本来想看两个小时,再去皇居逛一下,结果出来的时候皇居早就关门了,自己也精疲力竭,逛博物馆真的是件累人的活儿呀!

这里的特展“高畑勋”, 其实我并不知道高畑勋是谁,但是这个展览是国立近代美术馆唯一的特展,就去看了,然后才发现,这个展览或者说这个展览的主人公高畑勋真是太棒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都认识宫崎骏,但是高畑勋在日本是一点都不压于宫崎骏的动漫灵魂人物,《萤火虫之墓》是国内观众熟悉的。他最后一部动漫作品《辉夜姬物语》,我是看过的,如果说宫崎骏是硬朗、真实的动漫美学表达,高畑勋则是柔美与烂漫的表达,现场展示有辉夜姬物语的分镜头绘画,就像水墨画一样自然飘逸、流畅。而曾经宫崎骏也是高畑勋非常信任的场景导演。更重要的是,在其对作品细致入微的追求,人物、空间、内在、社会的相统一,和主人公一起发现生活的兴趣,并执著细节的确认,听取每个人的意见,自行创作的《百变狸猫》中,设计了狸猫编年史,并将日本的落语、浮世绘等融于自己的作品中。


最近国漫崛起,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到哪吒和罗小黑战记,画面很棒、效果很棒、立意独特,但是多少都有着吃文化老本的嫌疑,改编世界和新创世界的区别还是很大的,我之前还写过一篇《zoo topia》的观后感,这部动画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成人世界观与儿童世界观中找到了平衡,不为了表现特效而为表现真实而创新技术。希望中国的创意空间能无限地扩大脑洞呢~

再就是我很想去看草间弥生美术馆,这个票马蜂窝其实有卖,但是太多网红拍照让我不太想去,犹豫着犹豫着,就没有去,但是我却在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的“被释放的人性 以女性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为中心”看到了草间弥生的作品《No.H Red》,也算小小地完成了目标。

国立近代美术馆里最让我喜欢的是“看景的房间”在二层,玻璃外面就是皇居的城墙,是让人休息的地方,博物馆和美术馆在文化上的定位不言而喻,但是在城市生活上的定位。营造人与人产生联络或独自思考享受的空间,而这一点在日本的很多商场也可以看到相关的实践。

看景的房间看到的皇居城墙

上野 文化圈

接下来我转移到一个大文化圈——上野
围绕上野公园建立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旧东京音乐学校演奏堂、国立西洋美术馆、上野的森美术馆、东京艺术大学大学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及国际儿童图书馆。并有上野动物园与上野公园。
主要参观了:

东京国立博物馆 国立西洋美术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相当于国家博物馆,西洋式和现代建筑相结合,分为本馆(日本文物)、平成馆(日本考古)、表庆馆、法隆寺宝物馆与东洋馆(亚洲)。

在去国立博物馆的路上,听到了如下的中文对话:
妈妈推著小车,里面坐着儿子:“来日本竟然去博物馆,看得懂吗?听得懂吗?你问问你儿子听得懂吗?”
爸爸:“走走走,我们快到了”
他们从我身边走过,目的地应该是国立科学博物馆,这个对话让我很佩服那位爸爸,很坚定,也没有和妻子当着孩子的面起冲突,妈妈的抱怨也让我在此思考,出来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对我而言,是避开较为实际的一面,在陌生的世界尽情地探索,丢下所谓的规程,去尝试一些没有尝试过的,看一看属于这个地方的风土民情,所以游走在大街小巷,是我最喜欢的,代表景点去一去也是蛮好的,博物馆是一定会去的。之前会很早去名胜景点,只为了拍人少一点的风景照片,但是去上了摄影课受到启发,没有人的照片怎么会呈现当天的缘分呢?这种感觉很奇妙,看着照片上的人山人海,怎么会在这一天相遇在同一个地点呢?

很多印章,让小朋友做明信片的地方

特展“三国志”都是中日联合策划的展览,几乎都是中国文物,各个历史细节点都讲述得很清楚。


先说去博物馆看不看得懂,国立博物馆有中文语音导览器并有中文解说牌,所以看得懂也听得懂。

国立西洋美术馆

再来说说为什么要去,这个主要说一说国立西洋美术馆的60周年特展——松方收藏品展。
话说,在去往国立历史博物馆的路上,遇到了国立西洋美术馆,门口在排长队,然后天降大雨,就把我拦在了去往国立历史博物馆的路途中,躲雨进了西洋美术馆,坐在室外的廊子上看着瓢泼大雨,而在我的左斜方,美术书里的“思考者”雕像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等雨停了,我上去仔细看了说明牌,竟然真的是罗丹的雕塑,而在整个广场上一共有6座罗丹雕塑,而在特展宣传栏上的是莫奈的睡莲,然后就决定这个展要看的!于是第二天也是我要离开东京的日子,我参观了此次日本行的最后一座美术馆,并有幸认识了伟大的松方先生。

高官家族出身,耶鲁毕业,神户川崎造船所社长,大发战争财,1916年开始自己的西洋美术收藏,最开始的目的“日本的画家之知道埋头苦画,送去展览,却连正宗的油画范本都看不到,我把这些正宗的油画收集回去,带给大家看看”。此次展览的作品,包括莫奈、高更、梵高、罗丹等各类收藏一共有155件,这其中有曾经的收藏但被迫卖出的作品,也有二战后被滞留在法国当成敌国侨民遗留财产被没收的后经协调归还日本的,也有确定归后因其珍贵性仍被扣留的梵高的《阿尔勒的卧室》!真正的开眼界,一次性在展览中看那么多作家的那么多稀世珍宝,而这些曾今又都只属于一个日本人!松方甚至想到建立一座“共乐美术馆”来展示它的收藏品,他也曾经说过在收藏的过程中,早已经美这些作品的美所感动。虽然后来因天灾、人祸,“共乐美术馆”没有依据设想建立,但是在法国归还松方收藏时,提出日本要修建一座展示这些杰作的博物馆,所以才诞生了国立西洋美术馆!
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这个复杂多样且生机勃勃的世界!这可能就是旅行给我们带来的小小火苗,可以燎原的小小火苗!

罗丹的地狱之门,在箱根的森美术馆也看到了区域性草稿及区域性的相关艺术品,然后我就在这里看到了完整的作品,是不是很奇妙的缘分!

松方特展到9月23日,大家抓紧时间去看!!

最后的最后,我去秋叶原抓了小狐狸,和我之前抓的的小熊猫凑成了一对儿,成为了此次旅行快乐而圆满的句号。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