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行程

此行探访了日光世界遗产东照宫,京都鞍马寺,宇治世界遗产平等院,京都世界遗产清水寺,贝聿铭设计修建的美秀美术馆,世界遗产高野山开山大寺金刚峰寺,世界遗产姬路城,观赏了夜枫,雨枫,山枫,可以说是追枫之旅,世界遗产之旅。我们不走寻常路,探访了日本关西地区一些著名但较少被旅行团提及的非常规景点,体验了独特的文化风景,姐妹五人同游日本尤为开心。

攻略是团长金步摇亲自设计操刀的,行前我的任务是网络订票订房邮件往来确认等工作。旅行之中担当团长金步摇的行程助理,车次站台线路规划总监小猪快跑的导航助理,伙食总监春花秋实的点菜助理,财务总监开心果的记账助理。但由于箱子太重第一天逞能提台阶,导致老腰旧伤复发,一直需要姐妹们帮着提箱子,每天还揹著单反相机,非常劳累。以后的旅行,一定少带东西,力争不麻烦别人。

2017年10月26日到11月5日,10晚5人东京进大阪出、北京往返。平均每人1.4万元(不含购物)。

日本大区图,紫色的就是关西地区。

穷游行程连结://plan.qyer.com/trip/V2UJYVFnBzFTY1I8CmQNOw/?fromjournalview=1&source=share&from=d

D1: 北京-东京(羽田)

2017年10月26日,在单位工作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强行按计划出游日本。头一天加班到半夜, 早上5点起,赶8.20的国际航班,按时上了飞机却因为大雾等了2小时。终于顺利落地东京羽田机场,买pasmo卡交通卡,乘地铁到赤阪的酒店(赤阪精品酒店 Hotel Mystays Premier)入住已经4.15分。整顿一下,发现箱子已经被动过,里面放了张纸条。3个崭新的相机备用电池,都因为加班太晚头晕脑胀的,忘了需要随身携带,而是直接扔进了行李箱。被国航机场工作人员开箱没收了。懊恼!!!


一行人收拾好,走路去附近的BIC CAMERA看看,对它的商品似乎不太满意,于是吃了天妇罗面条,坐地铁到银座逛街。三越百货价格太贵弃之,Ginza Kanematsu 鞋店的鞋超级舒服,某姐下单。而后逛衣服买买买买买,某姐把售货员逗得咯咯直乐,还给我们拍照。路遇软银专卖店,狗狗好萌。“GU”店挺可爱的,试白色衣服的话还提供一次性的面罩以免妆容弄脏衣服。吐槽日本的地铁换乘需要拿着行李走楼梯好累啊。这次旅行最失败的就是带了个自己拖不动的大箱子。第一天就在懊恼和疲惫中度过了。最后还得赞一下日本的厕所舒服极了😂

银座

D2: 东京-日光

日本赏秋D2: 早上5点起吃早餐退房,赶到东武浅草站兑换网上预定的东武日光二日通票,乘坐8点的特急车到日光。先把行李箱拉到酒店(鬼怒川日光酒店)存放,吃罢午饭再出发去世界遗产德川家康东照宫本社~日光东照宫,最著名的三猿/睡猫/鸣龙都看到了,金碧辉煌的中式寺院极为漂亮,也有专门的法师写毛笔字画符再盖章。下午五点天黑了,轮王寺逍遥园开放夜枫观赏,饱览风景,但恰恰错过最后一班世界遗产专线bus,只好徒步2公里去东武日光火车站坐火车,19.30溜达回温泉酒店享用丰盛自助晚餐。这一日从某姐在下今市站丢相机包又失而复得开始,美妙的行程接连不断,直到夜里温暖的和式泡汤结束。

*** 日光交通

1,网上预订预定2日日光通票每人2670合计13350,预定特急列车合计11200。//www.tobu.co.jp/foreign/cn/pass/twoday.html 现在好像降价为2000日元了。到浅草站后找到东武的柜台取票。从票袋背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到(下图),红色实线为2日内可来回一次的铁路区间,红色锯齿线为2日内可自由乘坐的铁路路线,绿色线为2日内可自由乘坐的公交车路线。

早上到浅草的规划,以及领到的预定票。

左下:排队领火车票。左上:等车。右边:东武铁路的广告。

Nikko 是 日光市。Nippon 是日语里“日本”一词的发音,是日本人对自己国家的称呼。在7世纪初,执政的圣德太子在送往中国的国书里称自己的国家为[日出之处],这是国名的起源。[日本]是取其意而以汉字的表记,之后即开始使用[日本]做为国名。[日本]最初发音成[Yamato(大和)],而在奈良时代开始使用[Nippon]或是[Nihon]的名称。 NIKKO is NIPPON 大概是说 日光才是真正的日本吧?

我们晚上居住的地方是鬼怒川温泉(地图右上方),东照宫是地图中间粉色的区域,东京在地图的右下方位置。中间交叉点位“下今市站” 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行李可以存放在下今市站吗?

答案是肯定。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下今市站换车的时候,团长把相机包落在火车上没带下来。等找著行李柜了,又着急跳脚去找车站的人帮忙找相机包,最后查到那辆火车开往鬼怒川去了,相机包已经被发现收好,但我们必须自己坐车去鬼怒川取。(下图:找包包)

也好,干脆先到酒店入住放好行李,反正我们有2日通票,可以随便坐车的。在酒店附近吃了午饭,再回东照宫,晚上还意外的发现轮王寺的夜枫,玩得非常嗨。一行人初到鬼怒川:

鬼怒川温泉酒店门口午餐。

从鬼怒川前往东照宫的路线规划:

在鬼怒川站等车的时候,发现新的复古车“大树号”试执行。

“大树”来了~

从东武日光站下车后,可乘坐C2号红色线“巡游世界遗产巴士”,前往东照宫。

等世界遗产bus的时候,各种玩果果新买的iphone 8 人像模式,剧场模式 etc~

车上的路线显示屏:

到站啦,顺利下车。

*** 世界遗产:日光东照宫

日光东照宫 Toshogu Shrine 是供奉日本最后一代幕府—江户幕府的开府将军德川家康的神社,建造于1617年,之后由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扩建修缮,使得它变成现在所见到的这般绚烂豪华之庙殿。建筑物已全部被指定为日本国宝及重要文化财产,1999年12月日光东照宫、日光二荒山神社同时成为“日光的社寺”,被登入为世界遗产。德川家康在位后,以武力攻破各军阀领地,统一全日本,死后被尊为江户幕府的守护神“东照神君”,所以神社称为东照宫。日本全国共有东照宫239座,但位于日光的是本社,已申请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遗产。

地图:表门就是主大门。从表门进入后左转,经过神厩舍看三猿,通过铜鸟居拾级而上,来到国宝阳明门前,这里有鼓楼,钟楼,非常漂亮的走廊,进入阳明门,可以从祈祷殿那脱鞋排队进入本社参观。然后出来经过阪下门(门楼上有一只眠猫也是国宝),顺着台阶一直上山,直达奥宫,有德川家康的陵寝。下山后,可前往本地堂(药师堂)参观屋顶描绘的龙图。

在位于入口处东照宫的牌匾上,是德川家的族徽——金色的三叶葵。在日本,除了象征天皇的十六瓣菊花纹,很少有贵族的族徽能够出现在神社中。


第一抹红叶:

三不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

神厩舍:其实这是一组系列木质浮雕,讲述了一只猴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很有意思。

御水舍:在进入东照宫参拜之前当然也要入境随俗来御水舍洗个手,洗净双手和漱口代表着净身,也是对神明的尊敬,净手顺序常来日本的人应该都知道~:以右手拿起勺子舀起水先洗左手,再以左手拿勺洗右手,接着以右手持勺将水倒入左手掌心中用来漱口,最后将勺子立起(勺口朝内),使勺子中剩余的清水由上至下流下清洗勺柄。

神库:保管祭祀道具的地方。

阳明门:德川家康被奉为“东照大神”,意为东方升起的太阳,为日本带来光明,这也是阳明门的取名之意。“阳明门”是东照宫的必看景点之一,中心青色的匾额刻着“东照大权现”,也就是德川家康神格化后的神明之名,据说是后水尾天皇的亲笔墨宝。上面雕刻有总计多达500个以上的龙、麒麟等灵兽和古代圣贤的雕刻。刻工都十分的细腻逼真,加以大量的金箔装饰,难怪会被称为最美丽的门。

据说在这阳明门下站着从早到晚看上一整天也不会觉得厌倦,所以也被称为“日暮门”。

回廊:长廊两侧的墙上,有着日本最大的花鸟雕刻,无论是梅花竹子,还是松柏牡丹,亦或飞鸟孔雀,都栩栩如生,江户时代的手工艺造诣由此可见。

鼓楼、钟楼:

用毛笔签字并盖章留念,400日元一次。

眠猫:眠猫是通往德川家康陵寝的路上会经过的阪下门上的一个雕刻,看似沉睡的猫,是为了保护德川家康而装睡,其实正采取著任何时候都可以攻击敌人的姿势。似睡非睡的小猫,在阳光下安逸祥和,略有站立的姿势却宣示了对德川家康英灵的誓死守卫。雕于1635年,是日本著名工匠左甚五郎的作品。

奥宫:

德川家康留于东照宫的遗训: 人之一生,如负重远行,勿急。

本社内门:

本社外门(唐门):唐门是东照宫的主宫殿的大门,白色与金色相融,却不落俗套,上面刻有龙纹与梅花,高贵里透著清雅。

东照宫旁边还有一个必看之处-“本地堂”,也称“鸣龙药师堂”。(一样要脱鞋进入,不能拍照)里面有神社人员做讲解,除了12生肖的守护神之外,最大看点就是在天花板上用水彩画了一条鸣龙,引导人员在龙头处双手击掌可发出轰鸣之声,如龙吟,而余处皆无此效果,该原理四百年来成迷,尚无法复制,成为建筑史上的一道奇观。所以被称为“鸣龙”。亲身体验一次才能感受到的奇妙。

网上找的鸣龙图片,可以看出它是非常狰狞凶猛的龙,唐宋时期的龙!

参道:

*** 轮王寺夜枫

轮王寺就挨着东照宫的大门。日光山轮王寺为日光山开山之祖,从胜道上人于766年建立四本龙寺开始,成为山岳信仰的场所而吸引许多人前往修行。举办夜枫的其实是明治天皇曾经下榻的庭院,名为逍遥宫。门票平时300元,夜枫时期500元。第一次看夜枫,好兴奋。可惜单反相机的电池没电了!备用电池都被国航行李检察员给扔掉了,遗憾。还好有团长的几张照片充数:

夜里山上很冷。错过末班车,只好走路回火车站。还在路上品尝店家的羊羹,买了些。后来小姐姐们觉得太甜,带了一路竟然都没人吃,最后扔掉了。

*** 鬼怒川温泉

搭火车回鬼怒川温泉站,再走上十几分钟回酒店。这是一家温泉酒店,自然是和氏的。一晚上76998日元含晚餐和早餐,一定要泡两次温泉才合算的。

享用完自助晚餐,小姐姐们兴奋的换上温泉服去泡温泉啦。

鬼怒川温泉,位于流经枥木县中部的鬼怒川上游、大日向山和释迦岳之间的溪谷沿岸,是自1691 年(元录4年)开汤以来历经了300多年的温泉乡,自古即享有“祕汤之乡”的美誉,当时只有一些前往日光拜谒的大名和僧侣才能来此泡汤,一直到明治时期这个优美的山中温泉才向一般大众开放。民间自古流传着“磕磕碰碰河水浴,烧伤烫伤鬼怒川”的说法。

次日早上,来到楯(dun4)岩大桥。鬼怒川是当地一条溪流的名字,因犹如鬼怪发怒般的汹涌得名。在小小的鬼怒川温泉地区,各式温泉酒店就沿着这鬼怒川溪流而建。这个小县城到处是站着的小鬼。有的还拿着兵器。

继续登山:

山顶看下面的鬼怒川温泉小镇:

回到酒店,露天汤的外面,小庭院,看山林尽染。

D3:日光-京都

日本赏秋D3: 早上过楯岩大桥,登山找楯鬼、赏秋林初染,回酒店再次室外泡汤,风景比昨晚更胜,享用自助早餐后离开鬼怒川,乘东武特急火车到北千住站换新干线转战京都,尝试新干线盒饭约70元人民币一盒做得很精致。

到京都丹波口站下车,入住民宿Tsumugi Inn (绵绸小屋)之后,小雨里坐公交车,前往花间小路祇园附近逛街,鸭川河旁的小街食客与食肆比肩接踵川流不息,五位小姐姐吃了无数的盘盘碟碟还有梅酒。

*** 京都鸭川

鸭川的食街,店铺装帧还是非常有味道的。

D4: 京都鞍马寺

日本赏秋D4: 没赶上鞍马🔥祭,必定不能错过雨枫。☔️☔️☔️☔️☔️撑著民宿提供的大雨伞,穿过鞍马小巧精致安宁的街巷,登上鞍马山,走入鞍马寺葱绿的树木世界。流连徜徉于红色的木祭灯,绿苔的石塔,黑铁的风铃,800年的巨大杉树,沦陷在森林、鸟居、各色布帘和祭拜符号的包围之中。中午在鞍马寺的素餐馆躲雨谈天吃荞麦面。下午坐公交返回京都。

在国际会馆站前乘坐公交车52路,前往鞍马。

下车的地方是一座小镇。雨中,非常美,也非常幽静。

登上鞍马山,走入鞍马寺葱绿的树木世界。流连徜徉于红色的木祭灯,绿苔的石塔,黑铁的风铃,800年的巨大杉树,沦陷在森林、鸟居、各色布帘和祭拜符号的包围之中。

*** 鞍马火祭

每年10月22日的夜晚,鞍马山由岐神社都会簇拥著大批人潮,因为“鞍马火祭”的到来。“鞍马火祭”由来已久,与今宫神社“夜须礼祭”、广隆寺“牛祭”并称为京都“三大奇祭”。相传平安时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且天灾不断,于是朱雀天皇便决定将位在平安京内(现在的京都御所)的由岐明神迁宫,移到平安京北面的鞍马山上,让神能从北方守护大地。人们为了照亮迁宫的道路,点亮了鸭川河畔芦苇捆扎的一柱柱火把,从京都御所一直延伸到鞍马山上。在由岐明神迁到鞍马山之后,京都逐渐安定下来,鞍马地区的居民为了表示对迁宫的谢意,以及传颂明神的灵验,在每年的10月22日举行火祭,一直延续到现在。

鞍马流传着一句话“一年有十三个月”,象征当地居民对火祭的重视。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之余,鞍马人每年特别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准备祭典。9月中旬居民先上山取柴,接着全体总动员,用藤木的根部将杉树捆成束,制作成大小不一的火把。关于鞍马火祭的盛况,可以参看网络上资料,比如:
//df-longmarch.blog.sohu.com/310399969.html
//blog.sina.com.cn/s/blog_51a547ee0102wqtd.html

雨大,就没有往山上走太多,草草收尾,找到寺门附近一座小店,喝水

下图from 网络:鞍马火祭:

*** 京都站前

午餐后乘车返回京都。发现京都站内地下商场的衣服价廉物美,各自均有宰获,晚上寻得京都站对面的yelp五星寿司店“京都庄也”江户时代料理美滋滋的吃到肚歪。又奔到Yodobashi采购。小姐姐们的购买力和雨中拍摄力同样值得敬佩啊!

偶遇机器人在地铁里值班。不过我跟它拥抱,它似乎没准备好,不知道如何应对。表情并没有变化,也不知道是不是Pepper呀?Pepper是软银打造的首款有表情的机器人,并连线IBM Waston 人工智能技术。长的倒是挺像的。

yelp五星寿司店“京都庄也”江户时代料理,非常非常好,五星推荐。

D5: 京都-宇治

日本秋游D5: 从京都坐JR来到宇治,入住宇治川河边的<浮舟花园酒店>,走着逛逛街就来到世界文化遗产之平等院,公元1053年建成的凤凰堂内供奉了精美的扁柏木木雕如来金身,四周墙上52尊云中供养菩萨驾着祥云持各式乐器翩翩起舞,迎接往生者前往极乐净土世界。夕阳下的园林优美轻灵,凤凰堂熠熠生辉,叹为观止。又走进一家500年历史原址经营的宇治抹茶店品尝抹茶冰激凌,参观抹茶机器,与第十六代传人老板闲聊合影,他的儿子在上师大学过中文,用一口台湾腔中文迎接我们。由于这边的游客大部分晚上回京都,几乎所有店铺都在6点关门歇业,悻悻然打算回酒店晚餐时,发现一家名为竹林的怀石料理店,庆幸的碰到云南籍台湾女服务生提供全程中文服务及介绍,五位小姐姐有口福又有眼福耳福,欣赏到顶级料理所追求的至美至善的饮食文化,并为六道主菜取中文名,吃的是料理,品的是情怀。

京都-宇治是可以当天往返的。绝大部分游客都这样选择,不用提着行李到处奔波,也是好事。我们住了一晚,晚上细细品味了怀石料理,第二天又可以享受宇治的清晨,以及宇治河对岸的景点,也是好事,只是为行李发愁!后面的行程中为我的大箱子发愁的时候还有很多,唉。

乘坐JR去宇治是最合适的,坐电车的话,宇治的京阪电车站与JR车站不同,要注意一下。

宇治市是日本平安贵族的别墅地,《源氏物语》故事的发生地,所展现的历史的面影到处都被铭刻在这座城市里。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平等院和宇治上神社等许多名胜古蹟,充满了独特的风情。宇治抹茶闻名于世。

在宇治街头游走….

*** 世界文化遗产:平等院

在宇治,以平安贵族理想的极乐净土为参照系,建造了平等院。园中樱花、杜鹃花和莲花每年喷芳吐艳,平等院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寺院刚建成时,宽阔的寺内曾建了许多的建筑物。后来因为战火的蹂躏,大部分被焚毁。现在仅储存下“凤凰堂”、“观音堂”、“钟楼”。最有名的要数“凤凰堂”,因为10日元的硬币上有它的图案,凤凰堂也因此成为国宝级文物,它正式的名称叫“阿弥陀堂”,里面供奉著“阿弥陀如来佛”的坐像与52尊(现26尊位于凤翔馆博物馆内)“云中供养菩萨像”。“阿弥陀如来佛”是管辖极乐净土之佛,这尊佛像已被列入国宝级文物。后因“阿弥陀堂”注重左右对称,外形看上去就像是展翅的凤凰,极其美丽,在中堂脊沿更有两只尊贵象征的金铜凤凰像,遂在江户时代,更名为“凤凰堂”。

凤凰堂的参观,需要预约时间,等候讲解员一起进入。如图左侧桥头等待。

公元1053年建成的凤凰堂内(下图取自官网),隔着湖就可以看到大殿里供有一座阿弥陀佛像。一旁钟楼里有一个重达三吨的青铜钟。

凤凰堂大殿内的菩萨。(转拍自宣传传单)巨大的佛像是扁柏木木雕镀金,还被复杂精致的金色光环围绕着。大殿用52个庄严的坐在云端弹著乐器的仙人来装饰墙体,他们迎接往生者前往极乐净土世界。在门和木墙上绘有优美的图画,其中一些是日本目前最古老的绘画。阿弥陀如来华盖现已从天花板处摘取下经过翻修,完工于1053年,离地6米高,笔直地悬挂在阿弥陀如来坐像之上,双层的华盖由花形部分和盒箱部分组成,被认作是该国现存最古老的华盖,华盖盒箱部分的区域性,高1.3米、长4.8米、宽4.6米。

52尊云中供养菩萨,菩萨驾着祥云持各种乐器翩翩起舞,形态各异,雕功流畅细腻。在凤凰堂的旁边有一座小博物馆明月凤翔馆,里面存放了26尊云中供养菩萨,叹为观止。下图拍摄自宣传图。(来自十一世纪的佛像群)

*** 宇治抹茶

抹茶在古代被称为“末茶”,起源隋唐时的中国。把新鲜的绿茶磨碎泡著喝,算是皇族们高大上的下午茶了。到了宋朝,抹茶已在民间流行开来,那时就出现了“点茶”(古代沏茶方法之一)以及“茶筅(xiǎn)”。茶筅是点茶的一种烹茶工具,由精细切割而成的竹块制作而成,长得有点像打蛋器,是现在日本茶道的必备。到了南宋,日本僧人荣西禅师把点茶的方法带回了日本后逐渐风靡,日本对抹茶的极致研究,使其发展成为国粹。而我们据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觉得茶道算是权贵浮华的一种,于是下了三禁止:禁止大壶喝茶;禁止使用茶饼;禁止喝抹茶——于是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抹茶就很快在中国遗失殆尽了。

从大方向来说抹茶是绿茶的一种,但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绿茶粉。可以说,是经过严格的种植筛选、复杂的加工工艺下的一种极其讲究饮用方法的高阶“绿茶粉”。比如遮阳种植,慢速研磨不发热且极其细细,冰冻储存,等等。它含有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等等,颗粒极细,泡沫丰富,苦而不涩。

日本抹茶最出名的有四个地方,爱知县西尾、京都宇治、福冈八女和静冈县。名气最大的当属京都宇治,被视为日本茶的代表。所以我们常说的“宇治抹茶”,类似我们的“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并不是抹茶的一个牌子。只有在京都府宇治市及周边制定地区产出的茶,才有资格称之为“宇治”。

我们去了一家500年历史,原址经营的宇治抹茶店。《三星园上林》品尝抹茶冰激凌,参观抹茶研磨机器,与第十六代传人老板闲聊合影,他的儿子在上师大学过中文,用一口台湾腔中文迎接我们。

这家店的楼上是个小小的博物馆。

翻烂了的杂志。有介绍抹茶的制作方法。

*** 怀石料理

发现一家名为竹林的怀石料理店,庆幸的碰到云南籍台湾女服务生,提供全程中文服务及介绍,五位小姐姐有口福又有眼福耳福,欣赏到顶级料理所追求的至美至善的饮食文化,并为六道主菜取中文名,吃的是料理,品的是情怀。

备注:“最中”是一种用饼壳(方形)夹着软甜豆馅的日本点心。编号为上菜的次序。合计5万日元。

*** 宇治川的对面

我们利用第二天早上的时间,徒步走了一圈兴圣寺和宇治神社。

河边:

横跨宇治川两岸的宇治桥,是一座雄伟美观的纯日本风格桥,全长153米,兴建于大化二年(公元646年),是日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桥梁。在宇治桥的西头,矗立著“宇治桥姬神社”。宇治桥姬是长桥的镇守之神,古代日本人认为桥从此端通往彼端的连系,寓意著从现世通往彼世的路途,所以,一直将桥视为心灵的归宿。紫式部也知道宇治桥姬传说,在《源氏物语》中“宇治十帖”写下〈桥姬〉、〈浮舟〉等女性的悲恋故事。

桥的另一头立有紫式部的塑像。紫式部(约973年—?),日本平安时代女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本姓藤原,字不详,式部是她在宫廷服务期间的称呼,因其兄曾任式部丞,当时宫中女官多以父兄之官衔为名,故称为藤式部。1004年4月,紫式部丧夫寡居,同年秋开始创作《源氏物语》。36岁那年冬天,紫式部受召入宫侍奉一条天皇的中宫藤原彰子。在这部世界最早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遂又称作紫式部。大约在1013年,紫式部离开后宫,之后音信不详。

又有一石碑,上书梦浮桥古蹟。《源氏物语》的舞台曾迁至宇治,第三部中的最后十卷因此被称作宇治十帖。宇治十帖名为桥姬、椎本、总角、早蕨、宿木、东屋、浮舟、蜻蛉、手习和梦浮桥,每一卷都对应着一处历经沧桑的古蹟。自桥姬起,至梦浮桥终,刚好可以把宇治这座小城走上一圈。

上图右侧,应该是宇治公园内的十三轮石塔。

兴圣寺:

宇治上神社位于宇治神社的北侧,是日本最为古老的神社,据考证建立于平安时代,神社的本殿,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建筑,被列为日本的国宝。宇治上神社于1994年登记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宇治上神社祭奉应神天皇和俩位皇太子,宇治上神社内还有一眼泉水,名为桐原水,是古传宇治七眼名水之一,也是现存唯一的一眼古名泉,至今泉水仍源源不断地喷涌。神社内建于镰仓时代的“拜殿”是日本重要文物。带平座,九脊顶、平入口,位于正面入口的主体部分(一间)延长,形成向拝。切妻造的母屋(古代日本式房子的名称)的左右新增房簷,屋顶呈现缒山形墙上的人字板形状,是一座日本古代民间房间的构造。

下图from 百度百科。

我们去的这座,是宇治神社。这间桐原殿也是蛮漂亮的,尤其是映照着初升的太阳:

D6: 宇治-京都

日本赏秋D6: 宇治的这一夜,我被哗哗奔腾的河水窸窣作响的被套打扰到几乎无眠,早起阳光甚好,五姐妹出门巡视河边小路及大桥,来到河对岸的兴圣寺和宇治神社,河边风景甚好~ 乘坐上午十点酒店的免费shuttle给送到JR宇治车站,迅速返回京都站,把行李送去酒店之后便奔向清水寺。坐上100路公交,可以直接问司机买京都公交一日通票。公交抵达后,先找了条小巷居酒屋填饱肚子。清水寺人山人海,只好放弃登山,在侧面找了个无人的空档拍个塔尖儿,此处叶红约50%,夜枫11/11-12/3开放。第二站去拜访银阁寺,游客不是太多,这里是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杰出代表,除了古朴的银阁楼观音殿之外,还有美丽的五彩山林,静静的彩林倒影。最令人费解的是,沙砾修建的“银沙滩”和“向月台”必须每日造型喷水且不能经风雨,从江户时代后期成型至今,日日维护不怠。最后走哲学之路到法源院,已关门;乘公交来到知恩院看夜枫却被告知从11月3日才开始开放,运气不佳,只好回酒店,觅得一家韩国烧烤小店,牛肉里脊很嫩很多雪花,是不是和牛?

京都的公交一日券,一天内超过2次公交就可以回本,所以尽管买,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找自动售卖机器,来不及就上车直接招司机买。

*** 世界遗产:清水寺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现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公元1633年,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清水寺的茶艺名列京都之首。

在JR京都站转搭市公共汽车100号,在五条阪站下车,徒歩约10分钟即可抵达。走下公交,我们先找了条小巷居酒屋填饱肚子。清水寺人山人海,烈日下排队好辛苦。我们只好放弃登山,在侧面找了个无人的空档溜达下,拍个塔尖儿,国宝清水舞台什么的根本没看到。此处叶红约50%,夜枫11/11-12/3开放。

*** 银阁寺

银阁寺这座小寺庙作为京都文物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效仿其祖父建造的金阁寺(正式名字:鹿苑寺)而打造的别墅,最初名为“东山殿”,他没有等到山庄彻底完工,在工程开始的第二年(1483年)便移居到了这里。在东山殿中,建有会所、寝殿、钓秋亭、龙背桥、泉殿、西指庵、洗漱亭等大规模建筑。虽然规模比不上义政的祖父—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所建造的北山殿(鹿苑寺),但是也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政治机能。后来改名为慈照寺,因为大家把东山山庄的楼阁建筑物称为“银阁”,所以一般称为“银阁寺”。现在只剩下了当时建筑的银阁与东求堂。

和金阁寺一样,银阁寺的入场券也是一张御守(护身符):


木皮屋顶是日本建筑的最高阶别。从山顶往下看,建于1486年的东求堂的屋顶“桧皮瓦”在阳光下十分醒目。这座房屋房簷为疎垂木,建筑骨架使用了舟肘木:

银阁寺游客不是太多,是我心目中日本寺院的样子。有美丽的五彩山林,静静的倒影和木构建筑。下图第二排都是围绕着古朴的银阁楼(观音殿)展开的,从山上看,从水边看,从绿树的掩映中看,从空旷处看,非常有味道。

银阁(慈照寺的观音殿)、金阁(鹿苑寺的舍利殿)、飞云阁(西本愿寺)并称为“京之三阁”。银阁的屋顶为宝形结构、柿葺,在顶端安置有铜制的凤凰雕像。并没有贴银箔。

一层称为“心空殿”,是住宅风格的建造方法。一层的东侧设定了“落縁(向外延伸的部分)”,屋簷为双重簷,标志着此面为正面。上层称为“潮音阁”,为禅宗样式(唐样)的佛堂风格,上层当初内外涂满了黑漆。

慈照寺的庭园里有石庭,沙石在地上耙梳出优美的弧线。禅师梦窗疏石是这种艺术的开创者。慈照寺以其灿烂辉煌不仅成为中国唐朝建筑完美的现存版,也使其所代表的华美风格与和服、歌舞伎一起成为日本形象的绚丽符号。转入大门之后,有独特的枯山水、白沙做成的“银沙滩”,以及“向月台”两处沙砾造型,这是在江户时代后期成型的,其手法却非常现代,曲线与直线造型简洁。向月台的造型像是富士山的缩微几何模型。夜晚会将月光反射到银阁寺上。这些形式的本质与银阁寺的低调相呼应,也符合日本建筑崇尚的幽寂空灵精神。

银沙滩:工人正在修整喷水保溼。日日不辍。世间罕见的,无水利用地形布置的江户时代山水庭园。它是用“白川砂”的砂模拟自然建造的。如果在月光照射下的话,它会发出银色亮光。沙滩高低相差是约60厘米,它的上面是美丽的线状花纹的条纹。银沙滩的“滩”的意思是汪洋大海。白沙象征著大海,用砂砾制造出的纹理则代表万顷波涛。这些沙砾造景是银阁寺最特别之处,也是日本庭园枯山水艺术的经典景观,雅致而巧妙,据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满月之夜将月光返照入阁。

向月台:这光滑的沙丘,是每晚用大缸子筑的。


慈照寺内布局如下图示:1正门,2书院,3茶室,4僧房,5中门,6弄清亭,7正殿,8宝处关,9茶井,10东求堂,11银沙滩,12银阁,13向月台,14展望所,15月待山,16锦镜池,17洗月泉

*** 哲学之路

哲学之路位于东山山麓,沿着人工河渠旁,从若王子神社,途经法然院,止于银阁寺,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散步小径,曾入选日本百条名路。因哲学家西田几太郎经常来此散歩,思索人生哲理而得名。路旁的樱花树是画家桥本关雪夫人所赠送种植。春天时,沿途两旁“关雪樱”盛开,形成一条樱花隧道,花谢时花瓣散落水面,又别具另一种风情。

D7: Miho 美术馆

日本赏秋Day7: 美秀美术馆创办人为小山美秀子,由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80岁时)联同日本纪萌馆设计室设计建造。使用玻璃天幕、铝质框架、石灰石和染色水泥,由日本与美国联合建筑,1997年11月竣工。馆藏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在贝先生100岁的这年来拜访他的杰作,好幸运!

美秀美术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除了它远离都市之外,最特别的是建筑80%都埋藏在地下,但它并不是一座真正的地下建筑,而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在日本的自然保护法上有很多限制而采取为要保护自然环境及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的建造方式。这一设计清楚的体现了设计者贝聿铭的概念:创造一个地上的天堂。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时,就很感动地表白:“这就是桃花源。”

“一座山,一个谷,还有躲在云雾中的建筑”。如果从远处眺望的话,露在地面部分屋顶与群峰的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一波。它隐蔽在万绿丛中,和自然之间保持应有的和谐。参观者穿过一条被桃树包裹的甬道,走入时光隧道,便可在隧道另一头开启圆形装饰的玻璃门,步入与山水树苔融合的六角形几何形状的玻璃主馆。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4根银线放射状地向天空展开,经过一个大半的椭圆形架再进洞。这些钢丝是在山谷之间吊起一座非对称的长120米的吊桥。桥的另一端便是美术馆的正门。

入口:

主厅内:

主厅外:

天窗错综复杂的多面多角度的组合,成为对美秀美术馆的重要记忆。用淡黄色木制材料做成遮光格子,而室内的壁面与地面的材料特别采用了法国产的淡土黄色的石灰岩,这与贝聿铭为设计卢浮宫美术馆前庭使用的材料一样。

馆内展览著埃及、西亚、罗马、中国、日本的艺术品,audio guide有中文的,带2耳机的双人机只比单人机略贵。贝聿铭先生亲自根据主展品不同设计了各间展厅的色调布局和展台样式。比如,在南亚美术画廊展示的,公元2世纪后叶巴基斯坦的犍陀罗雕刻的顶部,专门设计7天窗。从上面撒下的光线,极具神祕感。游客车站区域(最右)有一方天井,天光和雨水都会洒落进来,冬天的雪更会堆一个雪白的金字塔,然后悄悄化成水回归大地。

馆内的参观动线规划、座椅设定都很人性化。我们一直在馆内拍拍看看听听,中午在餐厅品尝此处独有的美味豆腐,下午5:15坐最后一班公交车才离开。京都与美秀美术馆之间有专线公交车,具体日程参看美秀的主页 //www.miho.or.jp/zh/

美秀午餐:(最好11:15就来排队等餐,你懂的)

D8: 京都-高野山

日本赏秋Day8: 早上8点离开京都御所民宿,经大阪走南海线电车往世界遗产高野山行进,因为台风影响,只能在桥本站换乘70分钟山区巴士接驳到高野山站,再换高野山的3路bus,于下午2点抵达高野山报恩院。小和尚ito带领我们来到二楼的和式居所,用他11年修行的英语介绍了晚餐、早餐、关门、洗澡及早课的时间,之后飘然离去。我们连忙收拾出门赏秋。晚上6点报恩院准时开餐,小和尚ito负责上菜,我们还点了一壶热的清酒,素餐吃得开心满足。高野山的金刚峰寺有1200年历史,围绕它修建了120多座寺院,使之成为日本佛教密宗之真言宗的本山;所幸有姐妹结伴,千辛万苦拖着大行李来到高野山,欣赏到惊艳的红叶和寺院美景,善哉!善哉!晚上观赏夜枫,第二天早上6点起,奔出房间拍拍拍,7点回来早餐,收拾行李装箱,又出门逛到9:40办理离店手续,报恩院还准备了每人一份小礼物,我则给大家捡了东塔旁边最红的枫树的叶子作为高野山留念。对日本园林的精致细腻,佩服得五体投地,整座山处处是景、美不胜收;加之日本的红叶黄叶品种非常多,有的叶子极小,构成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

高野山位于和歌山县的东北部,属于高野龙神国定公园。高野山在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有1200年的历史。作为日本佛教密宗真言宗(也称东密)的本山,高野山成为了世界各地求学东密佛法的圣地,以金刚峰寺为中心周围星星点点地分布著120多个寺院,众多的寺院形成一大宗教城市。事实上这并没有“高野山”这样的山名存在,这只是个被山群所包围起来的一个地名,也是真言密宗总本山“金刚峰寺”的山号。空海法师开创了高野山。空海法师公元852年于高野山升西,醍醐天皇追赐“弘法大师”諡号。

*** 高野山交通

早上8:00从京都-今出川站出发,在大阪换车,找到南海难波站,乘坐南海高野线前往高野山。早上搜寻路线时发来的手机警报,虽然看不懂,但怀疑与台风灾害有关。于是用google翻译,发现最后一段JR停运,JR公司安排公交车运送我们到高野山站。所以12点左右我们在桥本下火车,在烈日下排队等大巴,一起等车的都是去高野山的游客。有的是大的登山包,有的则是拉杆箱,有点像难民。还好我们有零食,就轮换著上厕所洗手吃东西。大巴车沿着山道晃晃悠悠跑了1个半小时,箱子们在车厢内东倒西歪,晕车的同时还要拉着箱子。好累的说。

因为台风,临时下火车换大巴,排队等车:

到了JR高野山站,需要换乘高野山公交。出示咱们的预订单,就会有人告诉我们要等#3路Daimon Line,大约13:55分会来车。在19# 站下车。

下面这图能看到19号站,我们住宿的“报恩院”就在附近。高野山住宿预订网站://eng.shukubo.net/高野山住宿由Koyasan Shukubo Association统一负责,在网站上报备日期人数和需要的房型,网站会自行分配住宿在哪个寺院,然后通过邮件告知。

整张高野山的图。现在高野山上仍保留共117间寺院,当中以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刚寺、坛上伽蓝寺及奥之院的历史最悠久(蓝色区域)。金刚寺是空海大师于公元816年在高野山首建的寺院。坛上伽蓝寺内有三个塔和十数个寺堂。奥之院则是空海大师圆寂的御庙(即墓所)。

下面这张图打圈的是这次去走过的。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再去其他的。

小和尚ito带领我们来到二楼的和式居所(扛箱子是个大麻烦)木楼有点吵,厕所和洗漱间在一楼。ito用他11年修行的英语介绍了晚餐、早餐、关门、洗澡及早课的时间,之后飘然离去。住宿寺庙是包餐制,含早餐晚餐,也很好吃,不要错过时间,当值小和尚会安排座位负责上菜。

*** 世界遗产:坛上伽蓝

弘法大师(空海)最初在此开山的时候就建造了坛上伽蓝,作为真言密宗的根本道场,涂成鲜红颜色的根本大塔、金堂、西塔、东塔等坐落在内。不动堂是山里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伽蓝来自于梵语的“samghārāma (सँघाराम)”,也音译作“僧伽蓝摩”“僧伽蓝”。“僧伽”(samgha)指僧团;“阿蓝摩”(ārāma)意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寺院。

禅宗伽蓝,则须具有佛殿、法堂(又称说法堂。相当于讲堂,位于佛殿后方)、僧堂(或作禅堂、云堂、选佛场。僧众坐禅或起居之所)、库房(又作库院,为调配食物之所)、山门(又作三门。即具有三扇门之楼门,表示空、无相、无愿等三解脱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指厕所)和浴室(又作温室,为温浴之室)等七堂,其中以僧堂、西净、浴室为禁语之所,故总称三默堂。

中门:

六角经藏

金堂:

爱染堂:

大会堂:这屋簷漂亮的!出簷深远,乃唐风无疑

三昧堂的枫:

御影堂:

山王院:

要论最抢眼,相信非这座鲜橙的根本大塔莫属:

纪念品红叶就是这棵小树下捡的:

莲池:

西边的这座钟鼓楼堂,太秀丽了:

*** 世界遗产:金刚峰寺

金刚峰寺有日本最大的枯山水庭院:蟠龙庭,面积2340平方米,园内白砂满布,在白砂所代表的云海中,两条蟠龙遥遥相对,护佑整个金刚峰寺。蟠龙所用石块是弘法大师出生地四国之花岗岩,云海则是京城著名的百川砂。— 然而,无缘得见,遗憾!贴一张网上的图:

*** 其他寺院

又去了好些院子,其中有一个也有枯山水。另一个养苔藓。

净菩提院附近:

灵宝馆:

总持院:

普门院:

本王院:

福至院:

13世纪时,源自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池泉庭院,而使用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以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在庭院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数目,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D9: 高野山-姬路

日本赏秋D9: 早上6点起,奔出房间拍拍拍,7点回来早餐,收拾行李装箱,又出门逛到9:40办理离店手续,报恩院还准备了每人一份小礼物,我则给大家捡了东塔旁边最红的枫树的叶子作为高野山留念。对日本园林的精致细腻,佩服得五体投地,整座山处处是景、美不胜收;加之日本的红叶黄叶品种非常多,有的叶子极小,构成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图片见上段)。10:12乘坐住宿寺院门口的高野山公交,到高野山站接驳替代公交前往桥本,换电车及JR前往日本第一古城-姬路。约下午3点到达姬路站前的温泉酒店,收拾妥当后,朝北徒步2公里就来到日本第一个登陆世界遗产的古城姬路城,静静等待夜幕降临。夜色中,注视著山顶的这座宁静雅致的城堡,不禁想起《魔戒三部曲》中那座白城“米那斯提力斯”刚铎的首都。

从高野山抵达姬路,徒步几分钟,就可以入住事先预定好的温泉酒店:

收拾整顿一下,徒步去姬路城看看。沿途发现好多漂亮的井盖:

夜里的姬路城:

晚上酒店温泉泡汤,好好休息。

D10: 姬路-大阪

日本赏秋Day10: 今天是周六,担心人多早上8.30即来到姬路城入口处,还好无需排队立刻进入参观,并登楼。由于买的套票,就又来到旁边的好古园参观日本园林。乘坐中午12.50的新干线转战大阪,小姐姐们从下午三点开始一直买到半夜,好不容易完成大部分代购任务,只晚上8.30的道乐蟹聚餐休息了一小时。

*** 世界遗产:古城姬路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簷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储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充分体现了日本在那个时代的顶级防御建筑技术。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

参观当时的感受:这座白色城堡是木结构建筑的巅峰之作。结构严密,固若金汤,它的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修筑得极为精巧,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山顶的这座宁静雅致的城堡,令人想起“米那斯提力斯”刚铎的首都。白天登楼,踏入这座500多年的木建筑,逐层触控,想像幽暗的古堡里士兵躬身跑过,耳畔仿佛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们从箭口向外施放火器,室内弥漫硝烟,又巧妙的透过通风窗排出……

护城河:


姬路城的鬼瓦上总是有五七桐纹,就像高野山的金刚峰寺门前挂的灯笼上的梧桐花,也像美秀美术馆展出的日本扎染梧桐花,在日本都是尊贵的象征。

城门的乳钉,还有 城墙上的古装士兵:

*** 好古园

看到工人在一本正经的工作,好像是在拔非常非常小的杂草,又像是在种非常非常小的苗苗。总觉得国人是那么的匆忙,而其他国家的人都可以专心致志的,特别慢的做一件精细的事情,可能一整天都没有什么进展也不焦虑。

*** 大阪

来到大阪,除了买买买,就是吃道乐蟹螃蟹宴。

D11: 大阪-北京

早上赶到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行程就要顺利结束时,看看这座创意非凡的机场。它位于大阪湾东南部的泉州海域,离海岸5公里的海面上。关西国际机场是全世界第一座百分之百填海造陆而成的人工岛机场,同时也是一座大型海上国际机场。关西的人造岛长2.5英里(约合4公里),宽1.6英里(约合2.6公里),由于面积巨大,我们足以在太空中看到它的身影。建造过程中,工程师遭受一系列挑战,其中包括地震、危险的气旋、不稳定的海床以及抗议者的破坏企图。

候机厅的设计理念为“无垠的天空” Boundless sky. Since time immemorial, mankidn has cultivated the soil of this great Earth while longing for wings to fly freely through the sky. This dream has long been realized. Today people, in seaching of infinite possibilities, are setting forth on their travels into the boundless sky. 抬头仰望,好像有很多船帆在航行,又好像是风筝飞舞。

这座机场非常大,也有很多便民设施。具体可以参考://www.mafengwo.cn/gonglve/ziyouxing/219361.html

此行总共10晚。探访了日光世界遗产东照宫,京都鞍马寺,宇治世界遗产平等院,京都世界遗产清水寺,贝聿铭设计修建的美秀美术馆,世界遗产高野山开山大寺金刚峰寺,世界遗产姬路城,观赏了夜枫,雨枫,山枫,可以说是追枫之旅,世界遗产之旅。我们不走寻常路,探访了日本关西地区一些著名但较少被旅行团提及的非常规景点,体验了独特的文化风景,姐妹五人同游日本尤为开心。

【end】日本赏秋世界遗产之旅11日。谢谢观赏!

【点此,回到本人游记目录: //www.mafengwo.cn/i/6497435.html 】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