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跟我推荐过去日本玩呢?同事、同学、亲戚、朋友,多到简直数不过来。

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日本也许是有点微妙的存在。因为一场离我们并不算遥远的战争,因为我们与这个邻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我从小就知道,战争时期日本人在晋察冀的“三光”政策,也听过祖父母辈因为日本军队入侵受过的苦难,所以对前往日本旅游这件事一直都有说不清的感觉:一方面是国家和自己家庭的历史,另一方面又是对今天这个邻国“精致、严谨、干净、自律”的夸奖的好奇。终于,这个夏天和爸妈商量后,决定前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邻国一探究竟。

想想自己真的很“胆大”,因为习惯了自由行,而且网上又有极其丰富的日本自由行资料,于是也是第一次前往日本的我决定带着爸妈自由探索!12天的行程,前期做了无数准备工作,过程中每天都“提心吊胆”,还好,最终一切顺利,享受了美景美食,见识了传说中的干净整洁,体会到了日本人的认真礼貌,也切实感受到了我们的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差距。网上优秀的游记实在是太多了,不再赘述,只简单分享一下我们这次出行的亮点吧~

计划得比较有“雄心壮志”,不过考虑到爸妈也不再是可以天天“暴走”的年纪,所以一切都还是以舒服为主(其实算去了不少地方啦)。12天,东京进出,关西、关东都大概走了一遍,整个行程的执行情况如下:
Day 1:北京飞东京
Day 2:明治大学;出发去京都,入住,鸭川觅食
Day 3:伏见稻荷大社、三十三间堂
Day 4:和服体验:清水寺、二宁阪三宁阪、八阪神社、只园、菊乃井怀石料理晚餐
Day 5:东本愿寺、金阁寺、奈良公园、东大寺、春日神社
Day 6:一日游团:三千院、二条城、岚山大觉寺;到达大阪
Day 7:大阪城公园、天守阁、通天阁、新世界晚餐
Day 8:出发去城崎温泉、在山本屋泡温泉(四家!)
Day 9:出发去东京、东京塔
Day 10:皇居、银座逛街、六本木
Day 11:三鹰吉卜力美术馆、浅草寺
Day 12:银座、前往机场,回程

温泉小镇初体验

如果你问我这次行程中自己最喜欢哪里,答案必须是:城崎温泉(Kinosaki Onsen)!知道这个小镇是读了蚂蜂窝上大村的游记(感谢!),当时就觉得:这是什么神仙享受!住在传统日式风格的旅馆里,睡睡榻榻米,泡泡温泉,想想就惬意啊~大家推荐的是山本屋,我在booking上一查,我们想去的日期正好有房间,所以就订!

其实最初订的时候没有那么果断,第一当然是因为真的贵


,第二是并不算顺路,我提前用Google Map查的时候有时显示要2个多小时,有时又显示要5、6个小时……自己纠结了两天,后来想:出去旅行还是要玩得开心最重要,而且花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啊,就算路上5个小时,如果到了能玩的开心,不也值得吗?想通这点,对旅行的安排在心态上就发生了一个变化,告诉自己我是来玩来放松的,just enjoy it!

于是就有了这次旅行最大的惊喜。到达京都后,在火车站的JR办公室看到了一张传单,就是大阪到城崎温泉的JR列车线,心里默默记住,结束大阪的行程后,我们直奔JR车站换了指定席的座位,向城崎温泉出发!一路穿行在蓝天白云、绿树草地间,看着窗外飞速过去的整整齐齐的房屋,欣欣向荣的田野,心情也轻快了起来。

到达城崎温泉,出站口有工作人员拿着牌子询问是否需要Free shuttle bus to hotels,上前报了山本屋,说可以到达,就引导我们上车了。车子就是普通的公交车,不过是免费的,大概是镇子上的酒店一起包了车接送客人吧。巴士到站,停在一座小石桥边,我们一下车发现已经有两位酒店工作人员在石桥边等候,上来核对预订姓名之后就直接帮我们拿行李,带我们进入酒店大堂坐下。有一位年纪大一些的大叔大概是因为英语比较好,负责给客人们讲解酒店的服务。确认好我们的预定后,发给我们一张“温泉通票”,拿着这张票,可以前往镇上的7家公共温泉泡澡,体验不同的环境和服务。入住房间后,很快有一位服务员拿着三套浴衣来让我们试穿,并帮我们介绍酒店房间内的设施。来之前就曾听说过日本的“温泉文化”,这次有机会仔细体验了。三个人换好浴衣,准备去泡街上的澡,结果老爸因为不适应穿木屐,害怕摔跤,不想多走路


,坚持要求先泡酒店内部的温泉。我想想,也好,先熟悉一下套路吧。

山本屋自己的温泉因为不对外开放,所以人很少,澡堂有两个池子,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都非常舒服。其实来这里泡澡的时候,我们的行程已经过半,身体已经十分疲惫,泡在温泉里整个身体都得到了极好的放松,而且室外的汤池边上还有石头树木等自然景色,我还看到了两只小螃蟹从池边爬过……泡了一会儿有点饿了,按照酒店给的小镇地图在外散散步,吃了一顿寿司,自然也要在街头拍拍照。暮色四合,小镇街头桥边的灯亮了起来,我们吹着小风走走停停(还吃了一家超好吃的冰激凌),拿着通票又去了3家大的汤池,泡的太爽啦~每一家热汤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有的建成如神社一般的风格,有的门口有开放的足汤,有的有超大的露天汤池,总之就是和日本人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一样,这个小镇上的每一家都在努力把最好的温泉体验带给客人们。泡完逛完,回到房间发现服务员已经为我们铺好了床,宽敞的榻榻米上应该可以睡得下五个人,我们一家三口舒舒服服睡了个好觉。

入住的时候约了第二天早上8点半吃早餐,8点就有一位服务员来帮我们收拾房间了。服务生来自台湾,大学毕业工作三年,用打工旅行签证来到日本,锻炼日语的同时还可以周游一下这个国家。我们跟她聊了聊在酒店工作的体验,认真负责仔细也是她对日本人的印象。这家酒店的培训期有1个月,想必是非常详细了。收好房间、又帮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服务生小姐姐给我们介绍了早餐,包括汤豆腐、味增汤、鱼、还有猫饭,开启愉快的一天,也为我们的城崎温泉初体验画上结尾。

人文瑰宝慢京都

在我心中排名第二的体验是在京都的几天,包括在奈良的半天。在网上搜寻的时候,京都绝对是大部分人都会推荐的日本必去之地,我们这次旅行的重点也放在了京都。提前在Airbnb上找好的民宿“莲容庵”,是一间有近百年历史的翻新过的老房子。一楼是客厅、厨房、餐厅、卫生间、浴室,还有一个小小的四方小院。二楼两间卧室,和动画片里一模一样啊


干净、简洁是最深刻的印象。房子距离京都JR车站步行10分钟,周围有7-11、罗森便利店,出行和生活都非常方便。

来日本之前就在和妈妈讨论,要不要租和服拍照,最后的结论是:当然要!毕竟我们是在昆明穿了白族服装,并且十分后悔没有早点穿彝族衣服的人们~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对情侣游遍中国,穿不同民族的衣服拍摄结婚照就觉得很心动。服装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审美的重要部分,所以在日本当然不能错过啦!当然,短短的一天体验并不能让我们对日本文化有多深入的了解,但确实让我们多加了一分认识。和服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夏天很多人都选择穿浴衣,属于轻便款,最常见的就是夏天参加游园祭或者烟火大会时年轻人穿的啦,还有我们在城崎温泉酒店提供的也都是这种。还有一种比较正式的款式叫振袖,又称长袖和服,顾名思义有着长长的袖子,非常好看,一般是小姐们的第一件正式和服,在成人仪式和非常正式的场合上穿。我们最终选的款式是访问著,从名字上看应该是在访友或参加稍微正式的活动时穿的服装,足够华丽的同时又不失方便,正好适合体验游的我们


。穿着和服逛清水寺、二年阪、八阪神社和只园算是非常典型但又确实很有风味的日本体验啦。


体验完和服,我们在京都的另一个重点安排是传说中米其林三星的饭店——菊乃井。据说当年丰臣秀吉的妻子北政所曾经用这里的井水为秀吉泡茶,而汩汩流出的泉水看起来就像一朵绽放的菊花,所以有了“菊乃井”这个名字。现在的菊乃井已经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老店,店主是第三代传人,这里以使用顺应时令的新鲜食材为骄傲,而所有料理更是要在客人到达之后才开始制作。怀石料理把贴近自然却同时享受人间美食的本领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在重视季节感的同时,最大限度利用食材的色泽、香味和味道,并且在食物乘具上也非常讲究搭配,从而在整体为客人呈现出一个完整、细腻、自然又精美的独特体验。此处推荐一部纪录片《京都料理:四季的飨宴》,里面介绍了不同的季节做出的不同料理,其中也包括菊乃井老板出镜,内容颇有意趣。

当然,作为这样一家日式传统老店,服务自然也是没的说,从我们进门开始就有一位中年女性为我们服务、上菜、讲解食材和食用方式,非常耐心温柔。那怀石料理到底好不好吃呢?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鲷鱼刺身、豆浆番茄汤、玉米冰激凌和最后的抹茶凉粉。不是那种让人惊呼大喊过瘾的好吃,而是以精致自然打动人心的好吃。此中滋味,还要自己细细品尝呀。

在京都当然要去看神社和庙宇,除了打卡著名的伏见稻荷大社、清水寺、金阁寺、东大寺等有名的景点外,我还很喜欢位于岚山的大觉寺和就在京都站附近的东本愿寺。发现东本愿寺完全是个意外。在到达京都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出发去京都火车站搭乘前往伏见稻荷大社的JR时就路过了一座非常宏伟气派的神庙大门,立即被这座寺庙的规模和漂亮外观吸引,每天路过它都想着应该进去看看,于是在离开京都的前一天终于进去啦。非常简洁、高大又漂亮的寺庙,有御影堂和阿弥陀堂两个部分,其中御影堂供奉的是日本净土宗的始祖亲鸾,阿弥陀堂供奉的是阿弥陀佛。日本的净土宗源自中国,13世纪后期有位叫亲鸾的日本僧人创立了净土真宗本愿寺派,而东西本愿寺又是在17世纪初分开的。其中东本愿寺派,又称大谷派,本山就在这个东本愿寺,正名真宗本庙。而另一脉称“净土真宗本愿寺派”,简称“本愿寺派”,本山在西本愿寺,与东本愿寺距离步行大约10分钟。

傻傻分不清楚东西本愿寺的我们,被这里建筑的大气、大木柱子所显示出来的质朴之美所打动。在旁边的展厅,我们靠着依稀能识别的一些汉字了解到这座寺庙里的僧人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坚决反战,还曾与中国的一些高僧们交流佛教,原来是跟中国人有渊源的一座寺庙呢。来寺庙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老师带了“一串儿”日本小朋友来参观,不知道是要给他们讲哪段历史呢?会是反战的吗?

而大觉寺是因为有老师的推荐,所以来到岚山,我们没有去坐热门的小火车,直奔这里。路上还找到一家吃豆腐汤的小店,在几乎无法沟通的情况下,我们吃到了一份非常简约的豆腐汤(此处感叹日料真的是清淡啊!)。前往大觉寺的游客很少,据说这里是《聂隐娘》的取景地,寺院完整地保留了唐朝建筑的样子,而且这寺院内还有一个人造湖,大觉寺的介绍折页里说这个湖是模仿中国的洞庭湖所造,可惜没能坐船上去看看,与我们的“八百里洞庭”相比区别几何。大觉寺内部的门和纸墙上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达到日本国宝级别,令人着迷。我们在大觉寺还碰到了一对正在拍结婚照的年轻夫妇,在这里一定内拍出非常美丽又传统的照片吧。

一休汤豆腐店



到了京都当然不能不去打卡伏见稻荷大社,去了之后时刻牢记网友们说的“拍照要往上走人才少”,这里的千鸟居确实非常出片,来参观的人也真是多。我们吭哧吭哧随着人流上山,后来到了半山腰因为天气热,爸妈也不想往上爬了就停下来尽情地拍拍拍~收到了老爸的无情嘲笑


在京都的最后一天,为了在交通上方便一些,我报了一个一日游,这样可以前往稍远一点的岚山、三千院,并且最后可以把我们送到大阪。三千院、二条城、岚山大觉寺,也是我们这次非常喜欢的三个景点。三千院以院里的苔藓和紫阳花引人注目,大片大片的青色苔藓铺满庭院,地面上还有几个微笑的小地藏带给人们惊喜,我们前往参观的时候还下著微微的小雨,让这往生极乐院更加静谧清幽。

老爸说,这次行程里他最喜欢二条城,我想应该是因为那里的简约、大气、恢弘,和历史感吧。参观二条城真的感觉像在和历史对话,你走过德川家将军的会客室、议事厅、工作室、书房、卧房、武器房,好像能看到将军在工作、讨论、擦拭武士刀,饮茶品酒,欣赏纸墙上精美的中国画,到最后“大政奉还”于天皇,从此开始明治维新,日本进入了现代。也许是因为从小太多的历史课本上提到“明治维新”,也许是因为近代史我们都学习记忆了太多遍,现代日本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所以看到这些事情曾经发生的地方,让我们不能不感叹。

匆匆而过大阪城

这次留下遗憾最多的应该是大阪。为了泡温泉,我们只在大阪短短住了两晚,逛了一个整天,不过这一天也是很好的历史文化学习,在大阪城天守阁详细了解了丰臣秀吉的一生,在通天阁又了解到有上百年历史的这座铁塔。爸爸一直感叹,在1920年代日本就已经能建造起这样的高层建筑,而那时的中国与这个邻国的差距是多么巨大。整体而言通天阁是一个特别“游客”的地方,里面卖很多日本零食,以Pocky为主,也算是“Pocky”专场了,还有许多夸张的品牌广告牌,和楼下的街市形成呼应。我们去的这几天日本都在下雨,所以没有好好逛街市,爸妈也累了,(但还是在我坚持下)吃了和牛炸串章鱼烧,就回去休息啦。

不说再见东京都

旅程的最后一站,我们又回到了东京。六本木看东京夜景,去银座逛街,浅草寺与雷门合照,参观皇居,都是常规的行程,而在东京我最喜欢的是吉卜力美术馆。喜欢艺术的一家人提前在网上订好票,参观这个以吉卜力出品的电影为主题的美术馆,里面见到了许多手稿、还有搭好的电影模仿场景。印象很深的有好几个颜料架,无数瓶密密麻麻的颜料摆在一起,每个可能只有一点点色差,但就是这些无比精细的区别,让吉卜力的动画更加生动逼真,给全世界的观众们带来了精益求精的影片。在这馆里最精彩的环节是观看了一场为美术馆特别制作的电影,是《龙猫》的“番外”,不需要听懂对话,吉卜力又一次以最单纯美好的童真打动了我的心。


12天的行程,最后以在银座逛街结束。后来在成田机场还买买买了好多东西,日本的小零食真的好吃~但是感觉化妆品还是国内的日上最便宜!

最后,因为是第一次来日本,所以原想是多去几个地方看看,但现在回头看行程安排还是有点贪心啦,我们都觉得以后再去可以重点待在一个地方,更加深入游,也没有那么累。去日本之前当然有无数人的推荐,不论是巧妙的空间利用、贴心的生活品设计,还是绝大部分日本人的礼貌客气,到位的服务,都让大家印象深刻。也许这就是出国旅行的意义,让我们不仅知道世界上的其他人是怎样生活,也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让我们的家园也越来越迷人。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