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的日本之旅

六月,七月,对于成绩一向欠佳的儿子来说是可怕的月份,备战中考的题海苦渡,成绩公布前的忐忑不安,无时无刻不在煎熬著孩子和家长。中考前就跟儿子打赌,如果他能考上市内第二好的高中,就请他到日本的环球影城玩,一圆他的哈利波特梦。没想到他还真考上了!为了兑现承诺,一场日本之旅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开始了。

日本,想去看你不容易

一直钟爱自由行,这次日本之旅自然也不例外。不过纷繁复杂的签证手续让人望而却步。收入证明、房产证影印件、汽车登记证影印件这些还好说,工作单位保函和工作单位营业执照影印件盖章这些是最大的难题。签证到手的时候已经是七月下旬了,机票最便宜的春秋航空来回也要4600,虽说口碑不怎么好,但已经比第二便宜的南航省了一千五,三个人算下来接近五千大洋啊!谁会跟钱过不去呢?至于更便宜的乐桃航空,想想要去香港,呵呵……别人不欢迎你,你又何苦贴钱买难受?这些香港废青的祖辈大部分是大陆人,却口口声声说大陆人是蝗虫,真是班数典忘祖的可怜虫!
初定行程是8月5日出发,8月11日回,地点是大阪—京都—大阪。第一站是儿子的环球影城,看了一些攻略,价效比最高的还是距离环球影城只有几百米的环球港酒店。订这家酒店的时候还有些小插曲。比较了几个订酒店app,发觉agoda最便宜,时间紧迫,担心房源紧张就立刻预定了。付款的时候发现用支付宝付款可以延迟付款到8月2号,而且可以免费取消。当时由于稍稍钟情于更接近usj的环球影城园前酒店,想看看过几天价格会不会有变化,所以就选择了延迟付款。奇蹟就这样发生了!几天之后开启agoda,发现环球港酒店一晚价格比预定那天便宜了将近四百块,两晚就是将近八百啊!果断取消原来订单,重新下单!完成付款的一刻心里那个美呀!



接下来订好在心斋桥附近的酒店,京都的民宿,最重要的部分已经完成,但没曾想真正头疼的才刚开始。
自问作为一名常年跑业务的,交通对我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看完几篇关于大阪交通的攻略,仍然一脸茫然,整理不出个头绪。用百度地图和google map搜搜目的地交通,两者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重叠的线路,不同的运营商,看似方便选择,但实际反而更让初来乍到的旅客云山雾罩。总结一条经验就是买icoca卡,基本大阪、京都等地的交通工具都通用,而且免除不会买车票的窘境,反正百度地图加google map,必要时昂贵的出租车也必须考虑,况且不懂还可以问人,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抛开纷繁的交通后,一切变得豁然开朗,网上订了海游馆、环球影城门票、快速票、icoca卡、电话流量卡,万事俱备了!

迷失在关西机场

我们是凌晨六点的机,到达日本关西机场是当地时间上午十点半。虽说是三个半小时的飞行,但春秋航空的间歇性推销的确有些扰民,机上基本没有入睡。一分钱一分货,努力赚钱才能铸造美好生活啊!
随人流走到入境大厅,有会中文的机场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要填写入境卡。入境卡相比泰国的要简单,很快就填好。可能是早机的缘故,过关人不多,一切很顺利。到行李大厅取了行李,以为可以离开机场了,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还要填一张行李申报表(一家人一张)。我们没有什么物品需要申报的,胡乱填一下就过了(其实工作人员也没怎么看)。申报表提醒我:我的老花严重了……



春秋航空出发到达都是T2,相对T1小很多。春秋航空有专门的中文服务视窗就设在出口处,有各种市内交通的一日票和由机场到环球影城的大巴车票卖,价格和机场票务点是一样的。这点必须点赞!



正对出口处有T2过T1的免费接驳车,有清晰的指示标志,一位估计六十多岁的老人在有条不紊地指挥着。T2过T1大约十分钟左右的车程,沿途看到蔚蓝的海水和飞翔的海鸥,各种疲惫一扫而空。
到达T1,我们上了二层,却发现出乎意料地冷清,只有一家便利店在营业。想问在哪里坐车到环球影城,发现店员和我的英语不是同一个老师教的。一种无助感袭来,漫无目的地拖着行李箱逛了一圈,走过一条过街天桥误打误撞来到T1的主要部分,看着各种机场制服美女擦身而过,才稍稍安心一点。根据之前网上的攻略,我们找到了机场的JS售票处,打算购买9号的岚山小火车票,以免到时候排长队。接待我们的美女会流利的中文(估计是同胞),她看了9号的车票情况,告诉我票很充足,建议我到嵯峨野再买,还详细地告诉我游览的路线。事实证明美女好心办了坏事(后文有述)。根据美女的指导,我们到地下一层的D售票视窗买了直达usj的大巴车票,票刚买完,车就到了。坐在车上,一直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回想之前看的由关西机场到usj的各种转乘攻略,一切都是浮云,还是大巴直达最靠谱!

直达USJ的大巴售票视窗

鸡肋的海游馆之行

大巴向usj进发,沿途感觉大阪的高楼大厦并不多,很多住宅以两层小楼为主,就像叮当卡通里大雄的家那种。街道不宽,但很干净。特别让我诧异的是连路上的货车都很干净,象刚刚从洗车场出来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日本法律对车容车貌这方面有规定。
大巴走了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就到了环球影城站。儿子一下车,远远看到哈利波特的魔法城堡,兴奋得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烈日当空,我确认了环球港酒店的方向就催著儿子快走。来的时候还担心大阪会下雨,看来是多虑了。

环球港酒店离usj步行五分钟就到了。步入酒店,小黄人的装饰随处可见,太太和儿子自然各种拍拍拍。大堂有会中文的接待,是位圆脸的短发女生,笑容很甜,她带我到前台办好手续,帮我们存好行李。当时决定入住环球港酒店,还有一个原因是酒店背面就是前往海游馆的码头,去海游馆很方便。售船票处就在前台过一点,我们买好来回票,在大堂逛了一会儿就到时间上船了。

同船的有很多日本小孩,但大多很安静,偶尔和他们父母交谈声音也很小。船开了大概五分钟,就在海游馆码头靠岸了。海游馆是一栋有点像魔方的建筑,不高,和隔壁的摩天轮一圆一方,相映成趣。从家出发到现在没吃过东西,我们打算先填饱肚子再游览海游馆。

海游馆位于天保山公园,附近的街道两旁布满食肆,街道很小但很干净,有点乡下小镇的感觉。可能是太晒的缘故,街上的游客不多,不但没有预想中的拥挤,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清,我们找了一家拉面馆坐下。窄长的店面,一排高脚凳,一如日剧里的食肆一样。有顾客吃完离开,我们刚准备坐下,服务小哥示意我们等等,迅速地用毛巾擦干净桌面才示意我们坐下。我以为他是日本人,他听不懂粤语以为我们是韩国人,交谈中才知道小哥是沈阳人。在异国遇到同胞,感觉特别亲切。

吃完拉面,我们出发去海游馆。海游馆一共有五层,按照“顺路”的指示牌走,沿途看到了各种海洋生物,还有每个海洋馆都有的海狮表演,大水族箱等等。或许是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去多了,感觉跟长隆比起来这个海游馆逊色不少。除了靠近出口的地方有一个可以抚摸海洋动物的环节比较有特色外,这次海游馆之行有点鸡肋的感觉。不过旅游就是这样,住腻了自己的地方,然后到别人住腻的地方看看。

难忘的禁忌之旅,美味的黄油啤酒

当晚在环球影城city walk步行街买了些食物就早早睡觉了。第二天六点起床,草草吃点东西,就和儿子太太飞奔环球影城。才七点半,环球影城门口已经人山人海了,我还以为我们算早呢!






将近八点开始进场,网上订票的扫扫手机二维码就OK了,很方便,检查袋子也是象征性的,所以很快就进入了园区。

根据儿子之前的作战部署,由于他有快速票,我和太太没有,所以儿子先去玩快速票七项以外的专案,而我和太太直接向游客最多的哈利波特的魔法城堡进攻!我拉着太太一路狂奔,进入魔法城堡园区的时候,电影的音乐响起,加上号称真实还原电影场景的氛围,不知道怎的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既好奇又兴奋!穿过长长的森林小径,来到了魔法师经常出没的活米村,我压抑著拍拍拍的欲望,拉着太太随着人流进入魔法城堡。

在城堡里沿着一条深幽的石板路缓慢挪著,两边昏黄的灯营造出一种神祕的气氛。沿途看到小魔法师们上课的教室、厨房,还有一具估计是伏地魔的石像和一面古铜镜在两旁矗立著,甚是诡异。大约挪了二十分钟,根据工作人员安排把包包寄存在柜子里,禁忌之旅就展开了!






城堡里真实还原了电影的场景,特别是楼梯上的画一如电影中的一样互相对话,十分有趣。参观完这些电影里的场景,前面是一排排活动的座椅。坐好后,座椅开始移动,眼前展现出哈利波特与同伴们一起坐上飞天扫帚的场景。随着座椅上下翻转,犹如身临其境地跟随着哈利波特经历种种冒险,十分逼真刺激,哈利迷绝对不容错过!





经历完禁忌之旅,在儿子的带领下,我们亲身经历了电影中哈利波特在魔杖商店挑选魔杖的情景,儿子意外地挑选了斯奈普的魔杖,我纳闷他为什么不挑哈利波特的魔杖呢?



和太太漫步在活米村的石板路上,喝上一杯不含酒精的黄油啤酒(味道有点像两块钱一罐的菠萝啤


),看着儿子拿着斯奈普的魔杖一遍一遍地对着城门唸咒的认真样,真希望魔法世界能真实存在。

游览完活米村,游客开始越来越多。我和太太没有买快速票,根据排队攻略app显示的排队时间依次玩了蜘蛛侠、SING、美少女战士、进击的巨人、大白鲨、小黄人、侏罗纪公园的激流探险,至于那些飞天翼龙等等的专案一个也不敢玩。最敬业的是大白鲨里的女船长,极度投入的惊慌表情和语言为这个稍显无聊的游戏增色不少!


最无聊的要数美少女战士,其实就是低配版的5D电影,我直接睡完全程,我想我真的老了。


玩完这些专案,经历了无数次的排队一小时,游玩十分钟后,已经将近晚上七点了。切记切记一定不要错过魔法城堡的灯光表演,简直是震撼!我认为绝对比花车巡游精彩。

离开环球影城,在city walk街的lawson超市买了各种日本零食和鸡肉串回酒店填肚子,太太破天荒地喝了罐果汁味啤酒,一边喝一边夸今天的黄油啤酒,意犹未尽。

失望的心斋桥,道顿崛和黑门市场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在JR环球影城站坐车到心斋桥附近的Karaksa酒店。
有icoca卡坐车就是方便,直接在闸口滴卡进站滴卡出站就可以了,出站的时候留意一下卡的余额,不足的话最好尽快充值。虽然方便,不过在大阪转乘是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即使Google地图有指示,有时候也会让人走到怀疑人生。所以最直接的方式是询问路人或者工作人员,即使语言沟通不畅,他们也会很耐心地用各种肢体语言搭配,务求让你清楚。问路的时候还遇上一位12岁就从珠海移民日本的女孩,她热情的解答在转乘的时候帮了我们大忙。

在酒店放好行李,散步往心斋桥。途中遇到一家香港茶餐厅,牛腩饭不错,炒面就有点糟糕了,不过店主的热情满分,还再三推荐我们到奈良看小鹿。

酒店离心斋桥不远,不过三十多度的高温走起来也够呛。心斋桥买、道顿崛吃自然不用介绍,不过看着游人如鲫的店铺热情顿减,门可罗雀的店吧又没有兴致,就这样匆匆走过,算是到此一游吧!

走过道顿崛,过一条马路不远就是黑门市场。我们到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多,店铺有些已经开始收拾关门了,游人也不多。在进市场不远的转角处看到有河豚刺身!兴奋啊,这是我一直想吃的!


刚尝了一片就后悔了,肉质很柴,毫无鲜甜,就像放了几块布絮入口一样。


店家还一个劲在我旁边竖大拇指夸他的东西好吃,我除了附和著点头还能做什么呢?想想刚刚解冻的中日友谊,一仰头把布絮全吞了。

黑门市场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烧元贝了,因为好几档都用这个招揽顾客,价格一般在600到800日元一只,儿子是元贝狂热粉丝,吃了好几家。我总觉得不太新鲜,而且河豚布絮的阴影还在,担心又中伏。

闲逛中遇到一家叫高桥的豆浆店,店家是位老太太,豆浆一小瓶200日元,小贵,但是味道很浓,有点稠,和国内平常喝的豆浆相比这个感觉像是豆浆浓缩液。我超喜欢,儿子和太太却不喜欢。所以呢,好吃不好吃,别听别人的,自己的舌头说了才算。

黑门市场里边有家食品超市,我之前吃的河豚刺身这里便宜三分一!心里顿时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


很多品种的牛肉在做特价,价格诱人,可惜我们没住民宿,否则今晚就来个全牛宴!


太太想吃水果,千挑万拣最后买了一小盒蜜瓜,价格昂贵的日本水果啊!

逛逛吃吃两个小时,游客开始越来越多了,整个黑门市场就像刚午休睡醒一样,开始活泼起来。不过说实在话,吸引人的东西并不多,说是市场,但本地人应该很少来,主要是做游客生意,价格也不便宜,还不如留着银两到珠海白藤头海鲜市场呢,至少那里的海鲜新鲜。

夜游大阪城公园

明天就要前往京都了,晚上和太太儿子坐JR去大阪城公园。晚上的大阪城公园人不多,有夜跑的本地人和三三两两和我们一样的游客,和白天在心斋桥、道顿崛的热闹不同,一切显得很安静。天守阁晚上是不开放的,坐在下面的石阶上仰望着雄伟的天守阁,想象著幕府将军在楼上饮宴,想起大学时代的游戏信长之野望…就这样自由地胡思乱想着。晚风习习,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深夜食堂

从JR出口散步回酒店,想找一家居酒屋坐坐,没找到。见到路边一个写着“牛骨”的灯箱,进店一看,原来是一家做牛骨汤拉面的小店。店很小,一排高脚凳一字排开,可容纳七、八人,店主有点酷酷的,一人身兼数职,是家名符其实的一人拉面店。店主是个注重细节的人,桌面上专门放了给女生扎头发用的橡皮筋。尝了牛筋盖饭和牛骨汤拉面,意外地好好吃,是我这次日本之行吃到的价效比最高的一家店。店里没其他客人,用手机翻译软件和店主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著,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伏见稻荷大社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匆匆吃完早餐,就拖着行李箱转战京都。日本的网络感觉没有我国好,特别是定位,总有些延时,甚至定位错误,所以用Google map导航的时候常有点提心吊胆,不知道是不是买的流量卡出问题。
不过不得不赞大阪的交通十分便利,虽然复杂,但只要按照地图指示加上询问,总能到达目的地,至于是否最短时间,最经济的路线,其实人在他乡,这些都不是重点,平安到达就好。
在大阪站坐京阪线大约一个小时到达京都站,全程座位,空调充足,有点像国内的轻轨,很舒适。原计划出站后坐公交到民宿,看时间才早上十一点,索性直接转乘到伏见稻荷大社⛩️。
伏见稻荷大社站出口就能见到红色的大鸟居,很是醒目,据说是丰臣秀吉捐赠的。往里走上阶梯便是主殿,主殿后边就是有名的千鸟居。八月的京都酷热难耐,户外38度的高温是常事,九、十月更适合游玩。穿过长长的千鸟居,酷热的天气让人根本没有了继续往山上走的意欲。在伏见稻荷大社见到很多全身和服,脚踩木屐的女同胞在烈日下暴晒的苦况,太太当即打消要穿和服的念头。不可否认穿着和服木屐拍照很美,但美通常是要付出代价的。
来京都是因为我和儿子都喜欢看日本的建筑,京都是日本的旧都,大部分的建筑都保留着古日本的味道,不过来之前由于没有做好功课,对众多景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都了解不深,比如为什么这里的大鸟居和千鸟居都是红色的;伏见稻荷大社里随处可见的狐狸神像应该是神的化身,但为什么是我们的文化里的奸诈狡猾的狐狸?我们走马观花地看看,自然欠缺些味道。如果懒做功课的,还是跟团好些,至少有导游可以解说一下。

古朴的京都

回到京都站,我们按照民宿房东的留言在JR站前的公交车站坐100号车到五条阪。在车上认识了一对穿着和服的日本情侣,他们要去清水寺,也在五条阪下车。
也许是出于保护文物的原因,和大阪基本是轻轨和地铁的交通方式不同,京都的市内交通以公交车为主,路不宽,因此有些堵,地图上显示不到4公里的距离,公交车走了半个小时,如果不是身旁有一对同路的日本情侣,我会怀疑我有没有坐错车。太太是个容易晕车的主,这让我开始怀念大阪的交通了。
京都的公交车司机挺累的,每每有人下车,都会口中碎碎念著,估计是“谢谢,欢迎您再次乘坐我的车”之类吧,反正听不懂。这礼貌绝对无可挑剔。
还有一点很奇怪,在京都百度地图要比谷歌地图好用,特别是坐公交和步行的导航,而大阪就正好相反。个中原因我到现在也没明白。
一路上看到很多寺庙,几乎每转过一两个路口就有一家,或大或小,但都显得古朴而庄严。佛教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老爷爷的手绘地图

我们在京都订的民宿就位于清水寺山脚,屋主是位六十岁左右的老爷爷,一口流利的英语让沟通变得方便。老爷爷是个瓷器工匠,我们住的民宿以前是他的工作室,因而一楼还保留着大量的瓷器和工具。老爷爷带我们到二楼安顿好行李,然后开始了他的绝活:手绘地图。从我们住的地方开始,每一条路,每一个景点,每一家值得推荐的食肆等等,边介绍边画,硬是手绘了两张A4纸地图出来。虽然之前看评论就知道老爷爷会手绘地图,但实际感受到了还是有点感动。刚进入民宿时对老爷爷的民宿比较老旧有点失望,但他的热情款待确实加分不少。

宁静与喧嚣

太太超级怕晒,在民宿休息到四点才出来闲逛。走出大路口,清水寺山脚有长长的人龙在交通指挥员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过马路,于是打消去清水寺的念头,按照手绘地图往花见小路的方向走。
即使是下午四点,民居里的小道还是比较安静,很多住宅商铺都关门闭户,有一两家开门营业的商铺,但似乎一副准备打烊的模样。小路上行人不多,偶尔见到几位老爷爷老奶奶匆匆走过,也有骑着自行车的校服少女


。这与大路那边的车水马龙仿佛是两个世界。
京都的寺庙、神社很多,我们走了一小段就见到一间神社和两间寺庙。其中一间叫建仁寺的,规模也算是不小了,但里面没见到和尚或者工作人员,只有三三两两的游客和我们一样闲逛。寺庙很整洁,也很古朴,四周很安静,与其说是寺庙,却更像公园。

穿过建仁寺一直走,依然没有见到预想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甚至一度怀疑我是否走错路了。直到走出民居群,一条宽宽的石板路呈现眼前,路首竖立著一条石柱,上面写着“花见小路”。路的两边都是些典型的日本民居建筑的商铺,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来的时间不对,很多店铺都没营业。这里的游客不算多,至少没有到摩肩接踵的程度,可以悠闲地散散步,散步过程中还幸运地看到一名行色匆匆的艺伎。

走过花见小路,沿着四条通一直到鸭川,喧嚣的指数呈几何级增长。尤其是鸭川河两边,数不清的食肆商铺,密密麻麻都是人。回想刚才民居小路里的宁静,相隔不远,却仿佛两个世界。游客和居民互相尊重,各取所需,这样挺好。

老爷爷介绍的mori mori回转寿司店就在地铁口附近的大楼8F,等位等了半个小时,吃完有些失望,也许是期望太高吧。

鸭川的夜晚

鸭川河面不宽,水也很浅,两边的食肆鳞次栉比,河边的食肆专门有靠近河边的“纳凉蓆”供客人边吃边欣赏河景,不过大多需要最低消费。不单单是游客,很多日本人晚上会来这里喝酒吃饭。我见到一家店的老板送客人出门后,一直目送客人走得很远才回店,殷勤程度让人佩服!

走到食街的尽头,有两家店门口排著长队,一家是拉面店,一家是饺子店。选择困难症患者的我在点指兵兵之后选择了饺子店。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终于尝到了这家店的饺子。饺子有很多款式,试了几种味道都不错,特别是配着清爽的啤酒,一口饺子一口啤酒,爽!

微醺,沿着鸭川河往民宿走,耳边的声音由喧嚣逐渐回复宁静,小路上一个路人也没有,两旁的民居也静静的,仿佛刚才的喧闹和这里无关。夜了…

晨游清水寺

日本的白天似乎来得比较早,一早上就被刺眼的阳光弄醒。这点必须吐槽一下老爷爷的民宿,我和太太住的榻榻米的房间,靠阳台的落地门是磨砂玻璃,没有窗帘,每天基本不用调闹钟,太阳会照醒你。醒来看看表才六点多,洗漱完毕后留个纸条给呼呼大睡的儿子,和太太散步上清水寺。
走出民宿,过了马路,沿着往清水寺的山径往上走。路上游客不多,山路两边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大部分还没有开门营业。山径的尽头就是清水寺,主殿在维修,但仍然可以买票入内参观。和殿外的各种鲜艳的朱漆建筑相比,大殿显得很古朴,每一处斑驳都彰显著它的历史沉淀,犹如一位稳重的老者,用皱纹诉说著自己经历的风霜。我看到一位长者跪在木质的地板上,对着佛像合十祝祷,当他敲响面前的磬时,余音缭绕,我顿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嗯,看来我还是有点佛缘的。

岚山小火车

从清水寺出来,游客开始越来越多。大热的天,看到许多穿着和服木屐的女孩艰难地往山上走,很替她们辛苦。美,确实来之不易啊!
今天计划去嵯峨野坐观光小火车。在民宿附近的便利店吃个早餐,感觉日本便利店的东西没有泰国的好吃,让我惊奇的是日本便利店售卖的成人杂志竟然毫无遮掩地摆放著供人翻看,前几天我和儿子在环球影城的Lawson买啤酒时,付钱的时候店员还专门叮嘱不能让未成年人喝啤酒,相比之下,看来日本人对性更为开放。

坐公汽到JR京都站,再坐往嵯峨岚山站。网上也有攻略是坐到马崛站再坐小火车的,看个人喜好吧,我倒觉得差别不大。

出了嵯峨岚山站,不用问路,跟随人流到了嵯峨小火车售票大厅,不出意外地看到人龙,还好不算太长。不过最早的一班车是15点,其他更早的已经售罄。要知道现在才11点半啊!好后悔当初在机场没有提前买好票。只好期望这趟等待是值得的。



走出售票厅,沿着路牌指示往“卧虎藏龙”的拍摄地竹林。路途有点远,特别是顶着38度的太阳,所以出门揹著一大瓶水是必不可少的。走过一片民宅区,两旁的竹树开始茂密起来,直至你的周围都被高大茂密的竹林包裹着,竹林就到了。之前看攻略上的照片很好看,实地看还是要打些折扣的,不过如此大面积的竹林还是很壮观。没有单反,也不会用拍摄软件,拍了很多张照片也不太满意,遗憾。

走出竹林,拐个弯就到了坐小火车的驿站。这里是小火车途经的第二站,站很小,不过购票的人也很少,在这里购票基本不用排队。在驿站的休息室里看到一幅“一灯照隅,万灯照国”的字,我很惊讶在这里会看到如此有气势的语句,我想应该是某个日本名人的语句,由这八个字足见其倡导的精神。至于字嘛,我不懂,只能呵呵了。

在休息室里等了将近两小时,终于登上期待已久的岚山小火车。
由于是夏季,所以沿途既无漫山红叶,也无白雪皑皑,对于领略过长江三峡“奇、雄、秀”的我来说,这里的山山水水自然没有什么特别,倒是让我想起以前坐绿皮火车去北京出差的情景。如果大家不是红叶季或下雪时节来京都的话,个人不推荐乘坐岚山小火车。

20分钟左右,小火车到达终点站。根据指引下车徒步往JR马堀站坐车回京都站,沿途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让人心旷神怡。

锦市场

在京都站转乘到四条站下车,来到传说中的吃货天堂—锦市场。

和黑门市场相比,这里的环境更好,价格和黑门市场差不多,品种也比黑门市场多,尤其醃制食品特别多,也许和京都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边走边吃,竟然发现有我超级钟爱的长脚蟹棒,排队的人还很多,不过味道不如国内吃过的好,价格也比国内贵。这次来日本吃的寿司、刺身都没有在国内吃到的好,有点小失望。

离开锦市场的时候误打误撞进入了大名鼎鼎的大丸百货,地下食品区琳琅满目的各种零食、蛋糕、日式食品、各种熟食让人垂涎欲滴,还看到久违的烧卖!


这才是名符其实的吃货天堂啊,完胜锦市场!

各种买买买之后,我转了几圈也没有看到卖饮料的货架,是因为路边有随处可见的饮料自动贩卖机的缘故吗?

三十三间堂

早上带儿子参观完清水寺,我们坐公交前往三十三间堂。京都的古建筑大多保留得很好,特别是寺庙。我们去到的时候三十三间堂主殿正在进行外部的修复工程,不过仍然可以进内参观。
三十三间堂里面供奉了一千座观音像,其中还有日本国宝级的观音像。由观音像的颜色可以看出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不太懂日本的佛教历史,只有走马观花,儿子却对三十三间堂的防震结构很感兴趣,在防震结构图前驻足良久。我纳闷一个口口声声要读文科的人怎么会对建筑这么感兴趣呢?

京都国立博物馆

三十三间堂对面马路就是京都国立博物馆。旧馆和新馆相对而立,我觉得旧馆更有历史厚重感,相比之下新馆虽然现代感很足,但有些小气了。

博物馆分三层,一楼摆放的是各种佛像,二楼主要是字画和丝织品,三楼是各种出土的陶器、青铜器。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这个外行对二楼的字画和丝织品比较感兴趣,里面有些字画来自中国,储存依然完好,色彩鲜艳。博物馆里展出的一幅日本故事长卷,类似于我们的连环画,是关于一个放屁的笑话,细细读完,颇觉有趣。

二条城

从博物馆坐车到二条城,下车后走了颇远一段路,在将要怀疑导航是否又短路之际,远远看到二条城的门口。

二条城由织田信长兴建,后经破坏后由德川家康重建,作为德川家族巡幸京都时的五星级大酒店。我对这些名字的认识仅限于大学时代打“信长之野望”游戏的阶段,所以对后来的“大政奉还”等历史知识不甚了解,我更多是冲著二条城里面闻名的“鹂鸣地板”而来的。
据说这个“鹂鸣地板”是专为防备刺客而建造,走在上面的确会发出如鸟鸣的声音,原理是木板与钉子摩擦造成的,不过我更相信是由于年久失修的原因,否则为什么单单这段路有而其他地方没有呢?看来豆腐渣工程是属于世界的。



沿着“顺路”九曲十八弯地逛了一圈,可看的东西并不多,不过古代人木建构的技术的确是高超,不知道现代能传承下来的有多少?

金阁寺寻访儿时的记忆

从二条城出来,在正门的左边就有直达金阁寺的公交。

金阁寺又叫鹿苑寺,是足利义满将军的府邸。儿时很喜欢看《聪明的一休》,动画片里常常被一休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足利将军就是足利义满。
在金阁寺站下车,跟着指示走一段路,就看到熟悉的那座金灿灿的建筑—–金阁。太太和我都十分兴奋,因为小时候看《聪明的一休》时就常常看到这座建筑,一看到金阁,儿时的记忆都回来了,就像看到久别的朋友一样。我和太太在喋喋不休地回忆《聪明的一休》里面的情节,儿子没看过一休的动画,全程无感。可惜金阁不能内进,无法幻想一休在金阁内缚虎的场景,只能在外边拍拍照。

离开金阁寺,在附近的超市买晚上的食材,一位男服务员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游客,很耐心地给我们介绍合适的和牛、酱料等等食材,赞一个!


看到超市同样克重的河豚刺身比之前在黑门市场的便宜三分一,心再次被刺痛。

夜游八阪神社

晚上在民宿吃完一顿和牛盛宴,酒足饭饱后和太太儿子一起出外散步。不得不说这次订的民宿地点是真的好,出名的景点步行可至,尤其晚上没有了炙热的太阳,饭后散步,边走边看,的确是一大乐事。
沿着民宿外边的马路一直走,十五分钟左右就来到了八阪神社。晚上的八阪神社游客不多,脚下石子路沙沙作响,更显得晚上的安静和庄重虔诚的氛围,几对穿着和服的情侣在祈祷…橘红色的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也变得格外鲜艳亮丽。

京都,一个古朴而虔诚的城市。

可爱的奈良,一次计划外的出行

今天是在日本的最后一天,由于是晚上十一点多的飞机,原计划今天回大阪的梅田买买买,昨晚儿子说想去奈良的唐招提寺看看,因为历史书上介绍过中国的鉴真和尚和唐招提寺。难得儿子能将书本知识和旅游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我们果断将奈良作为今次日本之行的最后一站。
告别了民宿的老爷爷,我们乘坐JR来到了奈良。在JR奈良站的售票视窗有会说流利中文的小姐姐,在她的指引下我们买好了奈良公汽的一日票,在地下一层存放好行李后,坐上了前往奈良公园春日大社的公交车。

奈良和京都一样,没有国内宽阔的大马路,但却没有如京都一样随处可见的寺庙,汽车经过的地方大多绿树成荫。特别是汽车经过奈良市政厅的时候,看到市政厅对面的草坪上有许多鹿在悠闲地或坐或走,和行人互不干扰,很是有趣。

奈良公园喂鹿,怕并快乐着

汽车来到奈良公园,只见草坪上有大大小小无数的鹿,有的在休息,有的在散步,有的在追着游客觅食。我们在树下的一位老妇人处花150日元买了一叠鹿仙贝,刚刚拿起一块还没来得及掰开,一群鹿便向我们围拢过来,有的很有礼貌地点头,有的急得站了起来,有的直接用嘴啃你的衣服(还真有点痛


)。太太和儿子被围得有点害怕,把鹿仙贝交给我,于是我成了重点围攻物件,我走到哪鹿群跟到哪,一叠鹿仙贝不到五分钟就被这群猴急的鹿们吃光了。不过这些鹿绝对是良心吃货,你给它喂了食,它们会乖乖地站着配合你摆pose照相,太太和儿子自然拍得不亦乐乎。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鹿对着你点头并不是表示它对你的尊敬,而是表达它的生气。后怕后怕!

唐招提寺

在春日大社站到唐招提寺需要坐回JR奈良站再转乘到唐招提寺。唐招提寺位置比较偏僻,附近随处可见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车到了唐招提寺,门口上方一块完全掉了漆的木匾上依稀可见“唐招提寺”四个字,来参观的游客很少,显得有点冷清。主殿依旧庄严肃穆,其建筑风格有唐朝的遗风。很可惜未能看到鉴真大师的真像,不过后边大和尚墓值得参观,墓前有我国某位前领导人亲手种植的琼花一株,因为琼花是鉴真大师家乡扬州的花。旁边还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和赵朴初居士碑,这些都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见证。在唐招提寺漫步,耳边没有喧闹之声,绿树环绕,鸟语低吟,让人忘却凡俗的一切困扰。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唯有人创造的文化能历久常新。

再见,日本!

告别唐招提寺,我们坐车回到JR奈良站,在这里可以乘坐大巴直达大阪机场,省却了许多转乘的烦恼,特别适合我们这种来前没做功课的人。
飞机起飞的一刻,这几天来遇到的人和事一一涌现心头。
旅行,有时就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感受一种别样的风情,或迷茫,或清醒,或欢喜,或忧愁,或刺激,或恬静。
再见,日本!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