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天宝山大摩天轮

今年的忙碌赛过了以往,没有时间请长假,所以只能循着周边走,于是就把目的地安排到了日本。第一站来到了大阪,中午到达,简短休息,傍晚时分直接来到了天宝山。这里有一个海洋馆,还有一个摩天轮,时间关系,只能到摩天轮上感受一下大阪的夜景,很美!

到达天宝山已临近傍晚,远远看到了硕大的摩天轮。有伦敦眼前,这是世界上最大、最高、也是技术最先进的摩天轮。

丽星处女号邮轮停靠在港湾。

大阪港,幸运的在摩天轮上看到了日落。

摩天轮上明石海峡大桥尽收眼。

另一面霓灯初上的大阪城市夜景。

彩灯点缀的摩天轮,彩色灯光幻化成不同的图案。

Day1:道顿堀美食街

来之前做功课,知道大阪是日本的后厨,日本人常说吃在大阪,所以临近晚餐十分,一定要来这里感受一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美食街一眼望不到边,街两边店铺琳琅,接下来甩开膀子品尝各种美味才是王道。

章鱼烧,来到这里就想到了簋街,越是有人排队的地方越要品尝。

蟹道乐,大螃蟹也能算得上道顿堀的标志了,远远就能闻到烤蟹腿的鲜香。

章鱼烧口感好,卖相也不错。

道顿堀是沿着道顿堀川南岸的一大繁华街区,地标级的美食据点。

大大的河豚logo,后面吃了炸河豚,隐忧的是中毒这种事不会让我们碰上吧……

元祖串炸,也在道顿崛必吃的行列中,日本有很多分店。

店铺不大,排了很久队才等到位子,炸串油而不腻,蘸料略甜,要了一杯柠檬加酒的饮料,喝猛了出来略薰。

格力高公司大型霓虹看板,这已经是第六代格力高小人。现在这块看板已然成为道顿堀的地标性名物,周围的人也会纷纷摆出相同的pose合影留念。

Day2:大阪城天守阁

看到天守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玩街头霸王游戏在日本站Ryu的背景,身临其下看这建筑确实有种美感,颜色造型让人觉得简洁优雅。大阪城天守阁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最初是战国时期由丰臣秀吉修建,曾在多次战争中毁坏,二战后再由大阪市民集资重建。

以白、浅绿、金色为主色调的天守阁。

城顶的八只𩾇和装饰用鬼瓦以及虎状的浮雕,全部镀金而成。

登上天守阁最高处第8层,可以眺望大阪的市景。

天守阁是大阪城的中心建筑,它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日本祭祀很多,大多为了感谢,祈祷和向祖先慰灵。从大阪城出来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大型祭祀,浩浩荡荡几十辆花车上千人,锣鼓喧天,各种怪异的表演,吸引围观者无数。

Day2:通天阁

第一眼看通天阁像是机场的塔台或者一些高层旋转餐厅,着实普通。但它又是大阪的象征,通天阁是模仿巴黎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建筑而成,建成之时曾经是日本的最高建筑,后来因为火灾被损毁,钢制结构也因为战争需要捐给了国家,现在看到的是在56年重建的,想必没有了昔日风采。在排队上塔的过程中,5层有供奉的福神,摸了摸它的脚,希望能带来好运。

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的结合体。塔下很多小店,倒是误打误撞吃了一顿非常local的日料。

没有对面的大楼高,想必通天阁现在也只是一种象征。

大阪城市密密麻麻的建筑。

不知道为什么,白天看这座城市有一些破败的感觉,少了夜晚的美感。

Day2:四天王寺

还是因为大阪周游券,所以来到了这里。第一次踏入这个寺庙感觉很小,和国内的很多寺庙相比再为普通不过,四天王寺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的历史, 它是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的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也是圣德太子将佛教由印度传入日本时导致一系列斗争后的产物。据说太子因为向四大天王、即佛祖的天兵祈祷而获得胜利的,为纪念那次胜利才下令建造了这座四天王寺。

寺门,门外是一个跳蚤市场,进入寺内人却很少,相比之下显得十分幽静。

不知是否佛教入日的传播者。

中门、五重塔、金堂、讲堂等呈一条直线排列、外部则由回廊环绕的建筑模式称为“四天王寺式”,其模式来源为中国唐代。

虽然殿堂、宝塔、寺院多次遭遇战炎和天灾和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

大黑堂,里面供奉著供奉的三面大黑天财神,又名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

义墓

Day2:梅田空中庭园展望台

梅田空中庭园亦属于大阪周游卡的使用范围,所以这一天都围着这些景点在跑,坐电梯可以直达楼顶,在地上173米的高处无障碍的欣赏大阪城市夜景。

仰望空中庭院。

日落前的天边被映成了火红色,远处是大阪湾的明石海峡大桥。

跨越双塔的玻璃通道扶梯,从这些扶梯蹬往天台,走在里面感觉好似一条时空隧道。

繁华的都市夜景。

Day3:伏见稻荷大社

到日本的第三天,一早来到了京都,直奔伏见稻荷大社。到了门前终于有点惊喜,这才是很多次在日本动画片、影视剧中看到的典型的日本建筑,尤其是朱红色的大鸟居格外显眼。伏见稻荷大社建于8世纪,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大神为首的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农业与商业的神明,香客前来祭拜求取农作丰收、生意兴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区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

正门的大鸟居

正殿,这里举行一些祭祀活动。

主殿,其前凸出的前廊具有典型的日本神社建筑风格。

祈愿的人们

侧殿

大社内还有很多个小神社,供有不同的神明。

伏见稻荷大社最有名的千本鸟居。

几千个鸟居密集排列蜿蜒前伸,构成红色的隧道。

伏见稻荷大社的鸟居绵延山头达到数公里之长,鸟居有大有小,上面会刻上赞助人或商会的名称。久而久之,鸟居就越来越多,成为了现在的景观。

千本鸟居拍了几张照就出来了,还要去其它景点,没有登山。

鸟居型的祈福板。

供奉稻荷神使者狐狸的殿宇。

和谐的一对,日本的和服也有一种美感。

Day3:清水寺

之前期待蛮大,因为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同时也被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不巧来到这里有些失望,正赶上寺庙装修,门外一片狼藉,而且主殿都被罩了起来,没能看到一座完整的寺庙。做功课看到这里是春天赏樱,秋天赏枫的好地方,所以沿着寺庙走了一圈,感受一下这里的秋意。

清水寺仁王门,门楣挂著一块“清水寺”竖匾。

三重塔,清水寺的标志性建筑。塔为正方形,三层塔簷,高耸的塔尖,大尺度飞簷,斗拱、梁枋、簷椽均涂成橘红色,异常炫丽夺目,远远地就能看到。

1987年三重塔进行解体大修,并按原样进行复原装饰。三重塔后面是钟楼、随求堂、经堂、开山门、轰门、朝仓堂等佛教殿宇。

经过纳经所和禅堂,去往后山。

站在后山上可以看到大半个京都,三重塔也格外显眼。

清水寺内有音羽瀑布,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从这三个泉口任选一个然后饮下此泉水,许下的愿望就会实现。

秋意正浓

Day3:三年阪二年阪

从清水寺出来,去往祗园方向,路过二年阪和三年阪。实际上它一条山坡上的石板路,两边店铺林立。心中京都就应该是这样的感觉,再加上满街的和服装束,想必这也是最有特色的古都老街了。

两边是一些店铺,大多当地特产。

回头望,我们已经沿着石阶走出来很多。

和服装是这里的标志之一。

之前看到介绍走在这里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在这里摔跤。

这龙猫还是萌萌的。

附近的民居大多以木建筑为主,与自然和谐相处。

Day3:八阪神社

本来计划里没有这站,从二年阪去往祗园正好路过,于是进去转了一圈。也许是有点审美疲劳,从伏见稻荷、清水寺出来觉得这里有些普通,像是个公园,提灯是典型的日本符号。后来才知道,来这里晚上最好,提灯点亮,可以充分体会到八阪神社的肃穆感。

八阪神社位于京都繁华的市街中,与最热闹的祇园只隔了一条马路,是日本祇园社的总本社。

民间传说八阪神社能解除灾厄,很受众人的信仰。

造型宏观的正殿,这一祇园造建筑样式的正殿是日本独特的神社建筑。

殿梁上悬挂著许多灯笼,晚上都点亮后一定会很漂亮。

每年7月举行的祇园祭是八阪神社的年度盛会,据说这是早期京都人为了消灭瘟疫,特地从印度请来牛头天王神镇压而举办的法会,经过演变,至今已成为京都三大祭典之一。

舞殿的提灯。

正殿前排队许愿的人。

门楼上挂著的是社会各界捐助的灯笼。

从金阁寺回到祗园,远远望到八阪神社的大门灯火通明。

Day3:金阁寺

京都一天的游玩,金阁寺也是个重点,因为这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进来后才发现这里不像个寺庙,反而更像一个园林式公园,最为瞩目的就是水上的金阁。金阁寺又称鹿苑寺,因为寺核心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

进入金阁寺已临近傍晚,好在临时把去祗园调整到了来这里,再晚些景区就要关了。

金阁寺紧邻镜湖池畔,三层楼阁状建筑,看上去华丽不羁。它将所在时代的传统文化和新兴的物价文化融为一体,是室町时代的代表作。

三层建筑体现了三种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并在一栋建筑物上协调存在。一楼延续了藤原时代样貌的法水院,二楼是镰仓时期的武士风格潮音洞,三楼则为中国唐代风格的究竟顶。

寺顶有宝塔状的结构,顶端有只象征吉祥的金凤凰装饰。

寺中园林有几处景致,包括陆舟之松,银河泉,龙门之淹、鲤鱼石等等,时间关系,匆匆而过。

园中一片清净,秋意正浓。

Day3:祗园

原以为祗园是一片公园区域,实际上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祗园原是京都最大的艺伎区,也是各种文化表演的荟萃之地,这里的街道、建筑大多维持着旧时样貌,是感受日本古时气息的好去处。到时已是晚上,华灯初上,正好肚子饿,可以在附近找家小馆吃上一顿。

商铺、美食一条街。

找了一家店来了一份套餐,盘盘碗碗充分体现了日本美食的精致,荞麦面是京都的美食特色之一。

繁华街道,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祗园著名的花见小路,可惜来到这里已经晚上。章子怡、巩俐主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就是以这条街为背景展开的故事。

一天行程结束打算回大阪,巧在地铁旁看到壹钱洋食,经营一种类似广岛铁板烧的披萨饼,这家店只做这一种食物,且做了很多年,店内布置的很有特色,于是又坐下来再吃上一顿。

壹钱洋食的小哥正在忙乎著,薄饼上铺满牛肉、葱姜、鸡蛋和各种香料……,看上去就十分诱人。

从壹钱洋食出来,对面就是鸭川,鸭川是京都中央一条长31公里的河川,从古代起居民就已经居住在河流的两旁,河水清澈。

Day4:奈良公园

关西附近游玩,对奈良还是很有期待的,因为早早买好了关西周游卡,所以从大阪乘坐包含在周游卡内的阪急线列车就可以去往奈良。之前做功课,奈良不可错过的包括奈良公园和东大寺,所以下车后直奔奈良公园,来之前对这里的印象是风景美丽,人少安静,还有满街的小鹿。果不其然,刚走上街头我们就能看到游荡散步的小鹿,感受了它们的灵性,接下来就是去买些鹿饼,然后和它们来一个亲密接触。

五彩秋色

感觉这些鹿充满了灵性,远远地望着我们。

它们的鼻子很好使,如果被发现有鹿饼,就会把你围起来等著发给它们。

奈良公园在占地660公顷的辽阔区域内,囊括了由天平时代延续下来的东大寺、兴福寺以及正仓院等名胜古蹟,是一座规模雄伟、绿树成荫的历史公园。

喂食萌萌的小鹿也是游人最大的观赏点。

跪乳,这也是感谢的一种方式吧。

人与自然一片和谐。

从繁忙的城市工作中切换到这里,感觉人一下就放松了。

奈良的枫叶比京都还要红一些,很漂亮。

枫林尽染

Day4:东大寺

东大寺必须要打五分,因为第一眼看到大佛殿的时候就有非常震撼的感觉,可谓这几天看到的日本建筑当中,最恢宏大气而且富有美感的一座建筑。东大寺又称为大华严寺,历史悠久,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寺内有许多建筑及佛像、佛画,都是建筑史和美术史上的珍品,尤以奈良时代和镰仓时代的佛像为著名,寺内的卢舍那大佛更被奉为国宝。

南大门是东大寺的正门,上悬“大华严寺”匾额,是一座巍峨的木构古建筑。它是镰仓时代的遗物,斑驳的木质架构带着历史的沧桑。

寺内的树木郁郁葱葱。

穿过中门,来到大佛殿前,一下就被它的雄伟震撼到了。现在的大佛殿建于约三百年前,宽、深、高各为50米左右,重簷庑殿顶,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构建筑。

蓝天对映下,厚重的历史感。

大佛殿一层廊簷正中是个木头窗户,法会的时候窗户会开启,卢舍那大佛的头刚好可以露出来,感觉这设计还是很巧妙。

大佛殿供奉著镀金铜铸卢舍那佛像,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金铜佛像,是日本国宝文物。

金刚力士像

卢舍那大佛高约15米,落成后几经兵火损坏,现在的大佛是翻修的,但其腹部和莲座的部分为刚落成时的原物,已经1200年历史。

离开时回望依然觉得大佛殿充满了震撼和美感。

日本的僧人。

白墙灰瓦,一片肃静。

Day4:春日大社

春日大社也临近奈良公园,从东大寺出来就奔往了这里。春日大社于768年为了守护平城京及祈祷国家繁荣而建造,也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跟着路标一路往春日大社方向走,位置很好,有山中古刹的感觉,参道两旁景色漂亮,随处可见苍绿的树林和乱串的小鹿。

步行在通往春日大社的参道上,路两侧是长满青苔的石灯,充满了原始的韵味。

看到朱红色的大鸟居,就知道已经来到大社门前。牌子上写着春日大社建成千二百五十年,真是历史悠久。

鹿已然是奈良的最重要元素之一,这个洗手池也是以鹿为原型。传说春日大社建成的时候武翁槌命乘鹿驾临,这也是奈良以鹿为吉祥物的来源。

社门前人头攒动,很多当地人来此参拜。

沿着春日大社门前的参道可以继续上山,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再往上走。

围绕本殿的朱红色回廊与春日山麓的绿色丛林相映成辉,主殿自古就以藤树著名,社内的3000座石灯笼和吊灯笼也十分有名。

神社内走廊整排悬挂的吊灯,是春日大社代表性景点。春日大社共有2000座石灯笼、1000盏吊灯,统称为万灯笼。

春日大社里还供奉著一些小的神社,看这里两座写的是“风宫神社”和“椿木神社”。

灯笼代表祈福,在古代仅有权贵才能申请吊灯,石灯笼则是一般平民祈福时纳默,渐渐的形成了如今壮观的景象。

春日大社有一个屋子,里面很黑但挂满了点燃著的吊灯,猜是才来这里祈福的人挂上去的。

回廊上的石灯成排并列,每一盏灯都充满了期望和祝福。

Day4:唐招提寺

第一次在攻略里看到唐招提寺,因为有唐字想到著是不是和中国有关,果不其然,这座寺庙是在公元759年由中国赴日本东渡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唐朝高僧鉴真所建,也是日本著名的古寺院。感觉这座寺庙更像是中国寺庙与日本园林的结合,到时已经下午,参观的游人非常少,寺内幽静,一片净土。

从春日大社有公交车直通这里,下车已然看到了唐招提寺的正门。

唐招提寺的金堂是单簷歇山顶的木构建筑,具有浓郁的大唐风格。金堂供奉著卢舍那大佛、千手观音、药师佛,因为不让拍照只能眼睛看了。

两层的是鼓楼,鼓楼右侧是礼堂。

金堂后方的讲堂,唐代的斗拱建造技术已臻成熟至极盛,其风格奔放,但又不失典雅。

鼓楼是镰仓时代修建的,距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据说里面供奉著鉴真从中国带来的佛祖舍利。

多年前有一部电视剧《鉴真东渡》,最后一集就是在唐招提寺拍的。

门里面是御影堂,是日本寺庙中安放该寺院始祖塑像的地方,这里供奉著鉴真和尚的塑像。

墙后面是唐招提寺的僧房,不能入内参观。

钟楼,位于金堂左侧,与鼓楼对应。

出来时看到正门悬挂的牌匾,唐招提寺依稀可见。从唐招提寺出来后找了个铁板烧吃了一顿海鲜烤,返回大阪。

Day5:心斋桥

在大阪的最后一天,下午飞东京。能玩的景点都玩的差不多了,于是又想到了吃,到住处附近的道顿堀解解馋,顺道逛逛心斋桥。心斋桥是大阪最大的购物区,集中了许多精品屋和专卖店。

位于道顿堀的若狭家鳗鱼饭小有名气,到这里吃了个早午饭。

白天的道顿堀依然人头攒动,虽然少了晚上的五彩缤纷,可对品尝美味没有任何影响。

从早到晚熙熙攘攘,到处是市民和游客的人流。

心斋桥是以带有拱廊设施的心斋桥筋商店街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心斋桥筋里面的奢侈品店、百年老铺、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

穿出心斋桥筋,附近也是一些大的百货,正好有时间,于是在这里购物买纪念品,打发时间。

穿过心斋桥中间的御堂筋,是一片商业区。有一条将以梅田为中心的北繁华街区和心斋桥、难波一带的南繁华街区连线在一起的主要大道 。

关西国际空港,从这里去往东京,结束关西的游玩。

Day6:新宿御苑

到达东京住在了新宿附近,第二天起来先围绕着周边的景点玩,所以第一站放到了新宿御苑。新宿御苑是东京最大的日式庭园和法式庭园相结合的公园,在江户时代为内藤家的宅地,其后成为宫内厅管理的庭园。貌似多年忙忙碌碌,很少有机会能放慢节奏、轻松从容的去欣赏秋色,晒晒太阳,伸伸懒腰,出来突然感觉很美好,幸福感十足。

一群踏秋的小朋友。

新宿御苑闹中取静,人非常少。公园分为了日本庭园、温室、法式庭院和英式庭园四个区域,我们主要在日本庭园逗留,感受下日本的园林风格。

满眼的草坪,可以人与自然亲密接触。

硕大的法式梧桐。

秋天叶落遍地,踩上去软绵绵的。

旧御凉亭,建于1927年,也算得上新宿御苑的文物了。

公园里植被茂盛,新海诚的电影《言叶之庭》就是在这里取景。说到这想到了他的新电影《你的名字》,情节感动,推荐大家去看。

秋意盎然,超级喜欢这颜色。

一对老夫妻静静的在树下玩着手机,画面很美好,想着自己退休后能不能也如此悠闲。

油画一般

古树参天,与精心修饰过的园林相得益彰。

Day6:明治神宫

明治神宫紧邻新宿商业区,从新宿御苑出来坐地铁很快便达到这里。走上进往神宫的参道,第一感觉就是严肃,尤其是景区内不能进食,让这种感觉更强烈了一些。也许是因为靖国神社听得太多,所以对这里并无好感,相比较而言自然景观可能更对胃口。明治神宫供奉的是明治天皇夫妇的灵位,是东京都内参拜人数最多的神社,日本人喜欢在这里举行成人礼、毕业典礼和婚礼。赶上正殿装修,匆匆走过。

各地供奉的日本清酒。

入口前的第二个鸟居,目前是日本最大的木制明神大鸟居。相比较而言,更喜欢朱红色的。

小朋友还是蛮可爱的。七五三是指日本独特的一个节祭日,在男孩5岁、女孩3岁和7岁时,都要举行祝贺仪式,节日意义是保佑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个鸟居,再往前就到了本殿的入口南神门。

南神门,也是明治神宫的正门。

一家人带着孩子来祈福,看看俩老头目光的聚焦处。

本殿坐北朝南,来的时候赶上装修。两侧是东神门、西神门,中间是一个大大的广场,每年新年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排队参拜,现在看到的是东神门。

木制的许愿牌,看到日文中写到叫绘马。

本殿与东神门的连线处,整个院子被围成了一个大方格。

这个吊灯也有飞鸟式的感觉。

东神门外可以请到各种符,庇佑不同的人或事。祝七五三格外显眼,每年11月15日,是庆祝“七五三”的传统节日。

简单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参道上的小路灯还是很别致。

Day6:皇居

顾名思义,日本天皇平时居住的住所,皇居内部每年分别在日皇诞生日及新年开放两次,我们来的时候只能在东御苑游览,东御苑是皇室的大花园,可以一边散步一边观赏许多历史建筑和庭院风景。在此之前,历代天皇长期以位于京都的宫殿,也就是如今的京都御所。明治天皇登基后,下诏将江户易名为东京,皇室与中央政府自京都迁移至江户,江户城则成为天皇的居所,也就是现在看到的皇居。

这座石桥横跨护城河通向城内,里面就是皇居的东御苑了,进入时需要在门口警卫处领一个小牌入园票。

皇宫东御苑东侧的大手门,曾被建为江户城城门,后又因为大火及地震进行了翻建。

进入东御苑发现这里实际上就是个大花园。

皇居的城墙,有了一些古朴庄严的皇城味道。

天守台遗址,原址上的天守阁由秀忠将军花了30年时间在1638建成,为外面五层里面六层建筑。这里的天守阁是日本有史以来最高的天守阁,曾是德川幕府家族权利的象征。

石室,看介绍相当于避难所,当时想到的是里面应该有地道,否则火攻很容易就拿下了。

天守阁后在一场大火中焚毁,仅存了19年,自此之后没再重建,剩下了如今的遗址。

天守阁后在一场大火中焚毁,仅存了19年,自此之后没再重建,剩下了如今的遗址。

Day6:六本木之丘

欣赏过大阪的夜景,来到东京也一定不能错过,于是从六本木之丘开始。六本木之丘是六本木的地标建筑,也叫六本木新城,是目前东京最贵的住宅楼盘和综合商业楼之一,许多名流都以住在这里为自豪。52层的无敌景观展望台,是看东京塔和夜景最好的地方之一。百度旅游里本来有一个六本木hills地标,结果被标注在了北海道,所以就选六本木吧。

六本木之丘内部有一个森美术馆,也是一个艺术中心,举办过一些如海贼王、灌篮高手、哈利波特为主题的展览,艺术与时尚娱乐在这里可以融为一体。

52层的六本木之丘,53层是一个露天观景台,可惜当晚因为风大没有对外开放。

东京夜景,一片繁华。

东京塔,喜欢这美丽的橘红色,六本木hills可以最佳视角的观赏东京塔。

车水马龙

Day6:银座

银座可谓东京的地标,记得上学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关于日本的街采报道,往往背景就是在银座。银座是日本东京中央区的一个主要商业区,号称亚洲最昂贵的地方,它象征著日本的繁荣,以高阶购物商店闻名。日本有象征自然、历史、现代的三大景点,前两者分别是富士山和京都,而象征现代的就是银座。银座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和纽约的第五大道,并列为世界三大繁华中心。

走在银座大道,路边高楼大厦,霓虹灯变幻闪亮。

绚丽多彩,光影闪烁。

放眼望去大牌云集。

大楼、广告牌鳞次栉比。

银座的标志,高楼上的座钟打着精工logo。

银座的中心是银座四丁目十字路口,周边就是著名的何光百货和三越百货。这一天下来,脚已经基本走残,就从这里结束东京第一天的行程了。

Day7:箱根强罗公园

箱根一日游有偷来的感觉,本来最开始计划在东京玩三天,但一天玩下来以后有点审美疲劳,想着未来两日还是如此体验不好,便临时查询东京周边的景点改一下行程。开始想去富士山,但时间不合适,所以规划后把目标定在了箱根。玩下来感觉当日从东京往返箱根时间刚刚好,而且很幸运的在箱根恩赐公园远眺到了富士山。前一天在东京新宿站的外国游客中心,买了箱根两日券,包含了往返车票、景区门票、索道、游船和登山缆车,剩下的就是按照两日券的提示线路逐个景点玩了,非常省心,不得不说,日本的旅游业做的还是很成熟贴心的。

包含在箱根2日券中小田急浪漫特快号,是从东京新宿发往箱根及附近各景区的高速直达列车,需要加买特快票价,一路上可欣赏沿途乡村田园风格。

箱根各地散落着很多温泉,其中有人气观光景点强罗和早云山,就是靠这样的登山缆车把两地连线在了一起,坐这个车的时候,感觉有点像在瑞士少女峰坐的登山小火车。

沿着箱根登山游览车来到了第一个景点强罗公园。强罗公园是一座修建于早云山麓下的法式岩石庭园,于1914年开园,为日本最早的法国式庭园。

想必这时候来也是公园最美之时。

园内铺有天然岩石块砌成的散步小道,共设3个植物园。

中心喷泉,公园是一个以喷泉右对称的西洋庭园,背景就是早云山。

赶上好时节,枫叶正红。

公园虽小,但布置的还是很精致。

应吟红叶送清秋,冬天快要到了……从强罗公园出来继续坐缆车去往箱根町。

Day7:大涌谷

因为时间有限,略过了游览车的雕刻之森站和早云山站,直接来到了大涌谷。大涌谷是火山大喷发形成的火山口遗蹟,是箱根火山三千年前爆发而形成的,也是这里著名的旅游景点。也许是之前期望过大,还有就是去过黄石,所以看到这里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甚至有点后悔,应该到雕刻之森好好感受一下自然的美。

箱根两日券的交通工具还是很丰富的,这个是空中缆车。

从强罗沿着缆车去往大涌谷,一路可以欣赏早云山的五彩秋色。

火山地貌导致的地热蒸汽,硫磺味十足。

不停喷发硫磺蒸汽和火山瓦斯的谷地,山谷周围已经被腐蚀变了颜色。

总体感觉大涌谷的景观还是很单调,著名黑鸡蛋没敢吃,看着就觉得怪怪的。

可惜日本不能租车,只能靠公交和腿,否则在这里自驾一定也是别样的感受。

Day7:芦之湖

从大涌谷出来坐到缆车的最后一站桃源台,就来到了芦之湖前。这两站之间是可以远眺富士山的,但我们当天因为云层较厚没能看到,还是有点小失望。不过当海贼船和芦之湖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还是非常兴奋,因为景致一下开阔起来。芦之湖是在三千多年前,因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火山湖,湖山相映,能算得上这一天箱根看到的最美的景点了。

两艘海贼船停靠在桃源台港,我们登船从这里出发,顺便补充能量。

古色古香的海贼船在桃源台港与元箱根港循环往返,搭乘游人参观芦之湖美丽的湖光山色。

绿阴簇拥,风景秀丽。

坐船行在这湖面,包括后面游览的箱根町,景致和体验会让人有种在欧洲的错觉。

湖的四周环抱着翠绿的群山,近岸处的山坡上,排列著稀疏的民居和别墅,绿茵和树林点缀其间。

记得上次看到这样的景致应该是在瑞士的卢塞恩湖,心情一下大好起来。

Day7:恩赐箱根公园

从元箱根港下船后循着地标去往恩赐箱根公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园内有可以远眺富士山的观景台。很幸运,我们在飘忽不定的云彩间短暂的看到了富士山,那一刻心情大好。恩赐箱根公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建于明治时代中期,最早是皇族的御用别墅山庄,现在作为公园开放给大众参观游憩,也以赏樱花名胜而有名。

箱根公园前竖有箱根八里的石牌。

公园里有八景,我们直接去往了远眺富士山的观景台。

很幸运,看到了夹在了云缝之间的富士山。

高3776米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它是日本国家的象征。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公园内有一座西式展望楼,里面展示著箱根公园的历史及人文资料,办一些与之相关的摄影展,二楼阳台也是眺望富士山的好地方。

展望楼前有一片草坪,周围环绕着各种树木。

湖畔倒影,这里是位于箱根恩赐公园的芦之湖内湖。

从箱根恩赐公园去往箱根神社,走了箱根旧街道。这条街道形成于江户时代,沿路种植了杉树,已经有400年历史。漫步其中两侧古树参天,可以避开车水马龙,感受往日的宁静。

Day7:箱根神社

除了芦之湖,箱根神社也是今天一个重点游玩的景点,最早发现不同,就是因为在海贼船看到的水上大鸟居,和之前看到的其它鸟居相比这也算是非常独特了。箱根神社于757年在箱根山上建立,曾为源赖朝、德川家康等许多武将所信奉,是具有历史的神社,作为在交通安全、心想事成、开运除厄上非常灵验的开运之神为人信奉。

朱红色的水上大鸟居尤为显眼,远远即可看到,据说当地新船在下水前会来这里祈福。

箱根神社建在了山上,需要从门口的石阶一直爬到半山。

这灯到了晚上都点起来一定很漂亮。

参拜道,两边的杉树据说已经有800年的历史。

爬上参道,就来到了神社正门。

日本的神社大多比较小,很多人过来祈福,猜是因为这种神灵能带给自己的力量的想法,已在大多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

九头龙神社的手水舍,这个还是很别致,只是石头感觉太大了,挡住了景观。

九头龙神社,发现好多日本大的神社里还会有一些小神社,环境清幽安静。

水上的大鸟居,我们在芦之湖上看到的就是这个,走到近前让人觉得格外的美和壮观。

回到东京找到酒店边上的一家叫罗生门的烧烤屋,好好吃上一顿以犒劳这一天的辛苦,箱根行完美收官。

Day8:东京大学

东大是临时决定来的,几天下来有点逛腻了社、寺、宫,正好又发现东大离住所不远,所以在日本的最后一天就先跑到了这里。东大曾是亚洲排名第一、世界顶级大学,很多日本首相和诺贝尔奖得主都出自于这里,很多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情节也有在这里发生,东大生在日本被等同为天才一词,由此可见此校在日本社会的承认度。一圈逛下来,发现学校面积不大,和清华、北大无法比拟,但是还能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着实让人赞叹,本来还想感受一把学校的食堂,结果时间不合适,只能作罢。

东大校门,曾经亚洲排名第一的大学,真的感觉是低调。

学校的建筑也比较有历史感。

深秋的银杏大道,一眼望过去真是美!

主楼,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去的当天因为有学术研讨不让入内。

校内,有一些雕像或者树木前放著名牌,大多是一些如诺贝尔奖得主之类的杰出校友。

学校好多地方都是现代建筑与欧式古建的结合。

教学楼

学校有一片湖塘,正赶上有人拍婚纱,想着会不会是这里毕业的,郎才女貌。

东大的赤门,好多人在这里合影。日本江户时代,藩王娶妻建赤门是一种习俗,而今赤门已成为东京大学的象征,有百年以上历史。

Day8:浅草寺

浅草寺也是我们本次东京游玩的重要景点,充满期待。到了门口发现人山人海,整趟行程中第一次遇到这么多人的地方,想起了初一十五的雍和宫,规模也不过如此了。浅草寺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庙,到江户初期,德川家康重建浅草寺,使它变成一座大群寺院,并成为附近江户市民的游乐之地,是最具庶民风味的地方。

雷门,也是浅草寺的正门,挂著一个巨大的红灯笼 ,直径3.4米、高4米、重达67公斤,是松下的创始人捐赠的。

通过雷门有一条长约140米的铺石参拜神道,通向供著观音像的正殿。两边都是各种纪念品和名小吃,也是购买小礼品的好地方。

选这张做了画册封面,典型的日本特色吧。

穿过参道就到了二重门,又称宝藏门。门上也有个大灯笼,二楼悬有“浅草寺”牌匾,宝藏门其名来自门上层的文化财产收藏库。

二重门西侧的五重塔,基坛内部有收纳供养灵位牌的灵牌殿、塔的最上层置有斯里兰卡传来的舍利子。

很多穿和服的游客在此拍照留念,左侧就是晚上即将去往的天空树。

二重门上小船一般的大草鞋,日本人认为浅草寺的大灯笼意为天地光明,大草鞋喻意著立足农耕,都是日本人的美好祝愿。

神殿是正殿,内供大慈大悲的观音像。

日本庙宇的建筑与设计,与中国的十分相似,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人流如织,香火旺盛。

Day8:上野公园

去晴空塔,从浅草寺出来还有一段时间就来到了上野公园。上野公园是日本的第一座公园,和想象中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公园,而是整合了动物园、植物园、国立博物馆在内的一大片区域,供市民休息娱乐,这里也是赏樱的重要场所,有一条长长的樱花大道。

人来人往,除了游客,当地人也回到这里休闲放松。

棒球场

樱花大道

上野动物园,这里因为中国馈赠的熊猫而红极一时。

虽然是博物馆控,但日本的博物馆是不想去看的,想着什么时候流失海外的这些文物还能回到国内。

春天赏樱的好去处。

一处精致的景观。

Day8:东京晴空塔

日本最后一站放在了这里,天空树又称晴空塔,高634米,它是世界第二高塔,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它实际也是一座电波塔,很多广播电台都以这里作为讯号发射站。这里是东京看夜景的好地方,我们提前在淘宝买好登顶门票,省去了排队的烦恼。

浅草出来,天空树已立于眼前。

街角,有在欧洲的错觉。

二层天台有一个人工布置的小花园,虽然只是11月,但感受到了圣诞的气氛。

天台仰望天空树,塔身以白色为基调,模仿染蓝工匠技术,发出柔和的光辉。

橘红色的东京塔,虽然高度不及,但依然是东京的地标。

450米的高空远眺东京,可以忘记很多烦恼。

看到一个甜美的日本妹子。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