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邮轮,游日本》(第三天)
{初见福冈}
邮轮经过两宿一天的航行,天亮时终于见到了几个小岛。早餐吃的有点多,两个鸡蛋、三根肠,再加三个包子、两碗粥,超出了平常一倍的量。原因是今天中午邮轮不提供午餐,不过俺也早已做好打算,来一趟岛国,咋地也要吃上一顿正宗的撒西米不是?并且早就备足了银两,单等上岸一拼![得意]
吃完早餐来到甲板时,船已临近福冈,船上也挂上了鬼子的国旗。从海上看到第一眼的福冈竟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大连有几分相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似大连绿山电视塔的建筑。接着看到的是岸边的储油罐,只是二十年过去了,大连原有的储油罐都已变成了座座高楼。唯一相似的是机场都建在市区,起降的飞机看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点不同的是远眺福冈,并未建高楼林立。用导游的话讲是因为福冈机场建在市内的缘故,而我却不以为然。



在日本公司工作了十年,却始终没有欲望想去公司本部看看。由于历史和教育等原因,我一直对这个岛国没有好感,而今当我一只脚踏上这片土地的瞬间,心中竟有一种异样的感受。说不清、道不明。[发呆]
{入关}
入关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同行的旅客大多都没有任何障碍就通过了关口,我却偏偏被入境检察官拦下。他指著印有金条的照片示意我是否带有此物?我勒一个去!别说我也稀罕这玩意儿,就是真有也不舍得带到这儿啊!接着这哥们儿又让我把包开启,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末了还从安全门走了一圈。随后他笑容可掬地冲俺点头致谢,并祝俺旅途愉快。擦!这哥们儿傻眼神啊,就俺这生模样,难道还会走私不成?![白眼]
坐上大巴车导游姐姐正式欢迎大家开启日本之旅。此时俺才明白这位模样俊俏的导游姐姐本是福冈地接导游。之所以几天前在大连出境时即被其引领,盖因协会之面子。怪不得自打上船起就有一些神神叨叨的人坐在餐厅的VIP上,桌上不仅菜品不同,酒也是“三中全会”,更有服务生专门伺候,现在明白了。



就算是明白了,也不能乱说话,毕竟连家在福冈的导游姐姐都要专程赶到大连并随行海上漂泊数日同抵福冈,俺只有感动😹。更令人值得敬佩的是,这位导游姐姐堪比大禹,在随后的行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极其敬业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数年。[抱拳]
{太宰府}
福冈的第一站是“太宰府”。初听导游介绍这个名字时,俺也不知道要“宰”谁?也许是太爱宰了,摸著谁宰谁!后来才弄明白,这里是一个神社⛩️。
导游还特意提醒大家约别一提神社,就弄得像“靖国神社”似的吓人。神社这种东西在日本很普遍,稍微夸张一点酒说,差不多遍地都是,主要是用来祭奠亡灵。如果这个是神社的名气大了来拜的人自然就多,灵气也就越来越大。灵气越大,来的人就更多。如此说来,俺觉得跟做买卖差不多,关键是要有诚信,否则一锤子买卖的事儿,永远成就不了百年老店。几年前曾经看过一篇网文分析对比了中日之间的差别,单说百年老店这一项,中国有三家,日本有3三百家。这个对比数字今天在导游姐姐的嘴里得到了证实。



来到“太宰府”,发现这里不仅是中国游客必来之处,也是韩国游客必来之处,更是日本人喜欢来的地方。不仅如此,因九州地区文化教育发达,著名的“九州大学”即在福冈。“太宰府”附近更是汇集了多所中学。加之该府名气甚大、许愿极灵,所以引得中学生们纷纷来此祭拜、许愿。多是祝自己“英语六级”顺利通过,考入理想大学云云。



在日本拜庙也比较简单,正殿内没有神像、也没有牌位,单挂一面镜子。俺窃以为是拜自己,古人云:求人不如求己。
导游说往箱子里扔五冄钱(合人民币三毛),然后拍两下巴掌,再鞠个躬就算完事。我刚拿了一万日元给LD买了根雪糕,换回来一口袋钢镚,毫不犹豫地拿出十冄扔了进去。扔五冄、看五冄。😂
有时候想想日本人也蛮可爱的,神社不仅供著日本人、还供著中国人。看到一个动物雕塑,LD说是狗,俺一看就算是秋田犬,鼻子也没这么大不是?再看旁边的石碑,敢情供的是庖丁。我就纳闷了,你一个日本人的庙供著俺们中国人干啥?稍微顿了一会儿,俺多少算是明白了一些。为啥日本人做的东西敢吹牛逼,还不是学到了庖丁解牛的精华。
还有更让我奇怪的事。神社不仅供着人、还供著物。你说一支笔有啥可供的?人家却单单把一支笔供了起来。俺又不明白了,再顿一会儿,想想自己都多少年不拿笔写字了,好像又明白了一些。



导游姐姐说,今天的行程一共有四部分,留给“太宰府”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就俺这样,这“顿”一下、那“顿”一下,时间很快过去了。返回大巴车的途中,偶遇两位身着和服的少女,这是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欣赏和服。邀请她们合影留念,这俩孩子一个高兴、一个不高兴。LD说看照片俺显得很紧张咧!我紧张吗?[憨笑]
福冈的旅程有些多,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咱明天接着聊。😄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