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我和DY想去日本很久了,一直心心念念。
这次趁国庆之后稍微没这么多人,我们就筹划了一趟为期15天的日本关东关西之旅。
为什么是15天?15天是普通日本旅游签能够待在日本最长的时间了。
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时间太多,出来旅游一定是时间不够的多。
从马蜂窝上下了日本的旅行攻略pdf,简单地预测了下这次的旅行消费,觉得还可以接受,
然后就开始办签证了,毕竟签证下来了才有底气去订机票住宿嘛。

签证

签证是在淘宝上找的旅游中介,因为是广州本地人而且之前有美签,所以日本签证比较宽松。不需要提供工资流水,也不需要什么资金证明,直接拿上passport去旅行社办理就好了。
一人300多块钱,一周就能拿到樱花签。当时正值国庆,赶在国庆前就收到了签证。

15天出行计划

这次的旅游计划大部分是我做的,而10月份恰好又有别的事情要准备,所以这次的旅行攻略就做得零零散散的。我个人喜欢把行程安排得很详细。出行计划要把行程精确到时分,然后搭乘交通的方式,去哪里吃饭,景点的游玩时间我都喜欢计算在内。我倒也不排斥临时的安排,比如有哪趟车没赶上我们就想别的办法到达,我只是比较喜欢我能掌控的状况。然而这次我失算了,因为资讯量太大而时间太少我没做到上述的计划。但也因此给了我们更多灵活的空间去享受自由的行程,不用太跟着行程走。

刚开始“做功课”,还是挺顺利的。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去日本嘛,所以还是要去打卡一下关东和关西的一些经典地方。而这些热门地点的资讯在马蜂窝都有详细的记载,甚至游玩路线都帮你准备好了。第二个目的就是圣地巡礼,打破次元壁,在日本找到我们喜欢的动漫影视元素。

算了一下正好,关东7天,关西7天,去的时候一天,回来的时候一天(日本签证从登陆第二天才开始算),刚好16天15晚,10月21号出发,11月5号回国。

关东主要是东京和镰仓。箱根是有考虑过的,后来因为一些时间不太好掌握就放弃了。
东京马蜂窝就有3天和5天经典路线
区别在于5天包括了迪士尼和台场。迪士尼我们去年在奥兰多去过了,所以这次就不去了。
所以根据景点的位置最终选定,关东7天6晚包括:
0. 初到东京
1. 台场
2. 秋叶原浅草寺晴空塔所在的台东区
3. 皇居东京塔所在的千代田和中央区
4. 涉谷新宿原宿所在的涉谷区和新宿区
5. 镰仓灌篮高手
6. 你的名字动漫巡礼

关西主要是京都和大阪,顺便游宇治和奈良。马蜂窝上看见京都大多游玩5天,大阪大多游玩3天。宇治离京都比较近,奈良则离大阪的距离和离京都的距离一样。最终决定京都经典5天浓缩成4天,留一天给宇治,大阪经典路线里把USJ的行程改成奈良。

那大致行程就成型了:
7. 宇治抹茶
8. 洛南看鸟居
9. 洛东拜神庙
10. 洛西爬岚山
11. 洛北洛中
12. 奈良撸鹿
13. 大阪周游1
14. 大阪周游2
15. 回国

这里面有隐藏着两个地雷,就是为了节约旅游时间,我们从东京到京都那天要去宇治,从京都到大阪那天要去奈良。所以这两天注定很累,而且还不知道能不能把计划要去的地方走完。

心愿清单

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想法,比如去pokemon cafe,海贼王乐园,棒球甲子园等。先列出来,再整理进行程里面。

美食:
日式早餐 (松屋)
可乐饼,炸肉饼,汉堡扒(711,lawson,family)
咖哩饭 (gogo curry,CoCo壱番屋,吉野家,食其家,松屋)
炸猪扒饭 (和幸,丸五)
牛丼(松屋, red rock, 食其家)
鳗鱼饭 (名代 宇奈鳗鱼饭)
寿司 (回转寿司)
拉面 (一兰拉面,天下一品)
荞麦面 (京都,为治郎)
天妇罗 (丼丼亭)
烤肉 (烤肉放题)
河豚(玄品河豚)
蛋包饭 (卵と私)
玉子烧(丸武 筑地市场)
大福
纳豆 (松屋)
亲子丼 (路边)
文字烧 (路边)
乌冬面(丸龟制面,花丸)
大阪烧,日式炒面(鹤桥风月,大阪烧京)
寿喜锅(锅ぞう,但马屋,しゃぶしゃぶ温野菜)
铁板烧(太贵不吃)
章鱼小丸子(筑地银)
便当(711,lawson,family,站便当)
关东煮711
海胆(鮨国Sushi Kuni 筑地市场)
鲷鱼烧(丼丼亭)
菠萝包(浅草花月堂)
日式饺子,猪肉生姜烧(日式中华料理:幸乐苑,日高屋)
烤鸡肉串,南蛮鸡肉,唐扬炸鸡(居酒屋,鸟贵族)
炒面面包711
神户牛、黑毛和牛

喝的
桃子水
啤酒
牛奶
BLUE BOTTLE COFFEE
machi machi

主题
pokemon
海贼王
孤独的美食家
中华料理
相扑火锅
料理?

交通和住宿密不可分,既是两个消费大头,又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交通

日本铁路很发达,城市与城市之间基本上铁路都能到。东京和大阪市内也基本可以仅靠铁路作为交通工具,京都市内则坐巴士比较划算。
日本的铁路很贵。低消都要170日元,就是10几块人民币。新干线单程要1000多块人民币。所以筹划好路线就很有必要了。
日本的铁路很复杂。暂时来说日本的铁路是我见过最复杂的。国内的地铁一条铁轨只走一个方向的车,纽约地铁一条轨可以走很多不同线路的车,而日本地铁还要分不同公司运营的车(日本允许私人公司承包铁路)。
东京铁路包括JR、市营、都营还有其他私铁。JR一般是城市间的路线,但也有市内的,比如山手线和总武线。市营和都营都是市内的线路,一般比较便宜。每个公司都会有自己的铁路优惠卡,比如JR的JR PASS和市营都营的3-days ticket。这次我们在东京基本都是市内移动,所以我们一人买了两张都营的3-days ticket,一张1500块。等于一人一天500日元就可以在东京任意乘坐非JR的地铁了,基本坐两次就回本了。

东京到京都一般有三种方式:1. 夜间巴士 2.新干线 3.飞机
夜间巴士比较便宜,飞机次之,新干线最贵。
但因为没坐过新干线,而且新干线最快,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新干线。

京都都内地铁主要有两条,一条东西线,一条南北线。而巴士基本能去所有市内景点,则是大多人的选择。巴士有一天600日元的一日卷,单程230日元,坐3次回本。

京都到宇治可以坐奈良线。

宇治市内景点走路可达。

京都到大阪可以坐机场铁路HARUKA,京阪线,JR新干线等。

京都到奈良可以坐奈良线或者乌丸线。

奈良市内可以坐红色或者蓝色市内巴士。

奈良到大阪可以坐大和线。

大阪室内坐地铁,我们是买了周游券,里面包括免费交通和景点门券。

大阪到关西机场可以坐HARUKA,出示icoca还可以打折(只有去airport才有折)。

如果不在优惠券范围内的话可以用IC卡过闸,关东用suica,关西用icoca。这样就不用掏硬币买票了,因为你还真不会买。因为在精算机买票是买特定费用的车票而不是去特点车站的,如果你临时要换站,则需要补差价。

机票:
我们从广州出发,因为不算是旺季,提前1个月买的,能等到两张来回2500元/1人的机票。如果从香港出发还有1000多块的,但实在不敢过去,风险太大。

住宿

日本的住宿就两个字:贵!小!
我们去的时候还不算是旺季,10月底11月初还没进入秋叶季。
东京一般的快捷酒店双人房一般500人民币一晚,当然胶囊旅馆能便宜很多。
京都和大阪要稍微便宜一点,400多。
东京大多人住在新宿。新宿是交通大站,而且购物方便。
我们选择了浅草桥站附近的京急ex inn。因为比较便宜,而且羽田机场不用转车过去,浅草桥站到其他地方也挺方便的。JR有总武线,都营有浅草线。
酒店说有10平米大小,后来实地感觉只有5平米,平常开启箱子人就走不过去了。

京都我们住在京都站附近WBF东寺酒店,因为京都站是巴士大站,还是铁路大站。无论从东京来,市内游还是去大阪都很方便。
这是一家刚开2个月的酒店。也说只有10平米大小,后来实地感觉有15平米(可能经历了东京酒店)

大阪我们住在天王寺旁的天王寺fds,天王寺也是铁路大站,城间移动方便,去关西机场也很方便。
这家酒店是一家自助式入住的,感觉像airbnb酒店式公寓。

需要提前购买的东西和预约的地方

1. 电话卡
想在日本上网,一般就wifi蛋和sim卡。因为不想拿着蛋,所以买了在淘宝上买了两张电话卡。又因为想避免网络提供商不给力,所以一张选了softbank,一张选了docomo的。1天有4G左右的4G流量,15天卡,90人民币左右一张。

2. suica,icoca和大阪两天周游券
suica和icoca里面包含2000日元,其中有500是押金,可用1500日元。一张大概140左右。其实只买suica或者icoca也可以,不过我们也是出发前担心关西不能用icoca,关东不能用suica,所以就都买了,反正能退。退的时候收220手续费,从卡的余额里扣,如果余额不够220,则只退500押金。

如果是第一次去大阪,而且精力旺盛建议购买大阪的周游卷。2天周游券官网卖3600日元,后来我们玩了12000+日元等值的景点和交通。

3. 东京都营3-days ticket
我们一人买了两张,羽田机场easygo柜台取。

4. 大江户温泉物语入场券
到现场才决定进去的,所以到了现场才在淘宝上买的,价格要比当场买便宜点。前台出示二维码就能进去,但需要和其他人一同排队。

5. 晴空塔门票
到现场才在淘宝买的,分预约的票和普通的票。预约的票会贵点,但不用排队。200多一人,可以到450层。

6. 皇居内部
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提前一周已经预约不了了。不过DY说不太感兴趣,我们就没去了。

7. 宝可梦cafe
提前一周免费预约

8. 东京塔海贼王香吉士餐厅
提前一周免费预约

9. 新干线
提前一天或当天直接到JR售票点买就好了

10. 京都1天巴士卷
直接在巴士站旁售票机买就好

11. 和服
提前一天淘宝上预约,款式可以当场在淘宝上补款升级

12. 岚山小火车
直接当场买就好,可能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旺季

软件和APP

准备计划用的群晖的note

查询路线用的是谷歌地图。换乘案内下载了,到了一直没用。

找吃的用的是大众点评和马蜂窝美食推荐。tabelog看了下,不过基本没参照。

拍照用的是iphone XR。带了智云稳定器,但用了两天就没背了,因为太重了。买了个国产自拍杆,还挺好用的,还可以变形成脚架。

储存照片用的是群晖的moment。

翻译软件用的有道和谷歌,但基本没怎么用。因为基本都用英语或者肢体语言。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