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之旅散记之五
——以倡导和平为主题的平和公园


从东京银座出来,继续乘88号大巴行程100多公里,2小时左右来到静冈县御殿场市平和公园。 平和公园可译为中文和平公园,是建设者以佛教的形式为警示战争的残酷,悼念在战争中身亡的士兵与平民百姓,祈求世界和平的象征性主题园林建筑。
    20世纪前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发动者,两场战争在给各国带来了十数年兵燹(xiǎn)和几千万亡灵的同时也给日本本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特别是二战时期,美国为了报复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切肤之痛,1945年对日本实施了大规模的空袭,楼房塌毁,人民遭殃,许多历史文物建筑毁于一旦。特别是长崎、广岛的两颗原子弹,使生灵涂炭、惨绝人寰,世界震惊。连执行投放原子弹任务的美军飞行员事后自己都感到恐惧与震颤,忏悔自问“我这是做了什么?”。战争不仅使人民遭殃也使日本明治维新后自身的现代化成果化为乌有,以至于宣布无条件的投降。其教训之深刻是值得认真反思的。正基于此因,在二战后,深受战争之苦的日本人民自发地出资、捐钱物在广岛,长崎,冲绳,名古屋等多个地区修建了以警示战争灾难、祈祷世界和平为主题的的公园,这些公园日语称为平和公园。我们要参观的御殿场市的平和公园,就是众多平和公园之一。
     御殿场市位于富士山东麓, 是静冈县的一个东部城市,在东京西100多公里处。东邻神奈川县的箱根町,南临伊豆半岛,西北面是山中湖和河口湖,处于旅游景区的重要交通交会之地,是目前中国日本团体游黄金路线(东京-大阪)的必经之地。市区海拔500米,城市面积194.63平方公里,人口89,182(2007年7月31日统计资料)。平和公园就坐落在御殿场市区东南郊一个叫日本山的山坡上,是由出生于御殿场市的三德公司社长堀(ku窟)内定良,在1964年倾其自己所有财产作为主要投资者建立了这座公园,以昭示人们不忘战争的灾难,祈求永久的世界和平。公园有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佛舍利塔又是远眺富士山的良佳地点,因此又叫“富士佛舍利塔平和公园”。

片左侧是停车场

   88号大巴车过平和公园山门,爬一段山路就停泊在公园内的停车场。
     山门是纯白色的,颇似中国的牌坊,门两侧柱子上分别书写着:“祈世界平和,祈国土安稳”的对联。庄重肃穆,宣示著公园的主题。到停车场还得过一道朱柱碧顶的“金刚力士门”,著名的日本山妙法寺,就在这座门后。谈到和平主题,日本山妙法寺不得不提上一笔,此寺是1924年 4月,由毕生致力于世界和平,在国际上具有知名度很高的著名僧侣藤井日达上人40岁时主持修建的。是日本国内首座妙法寺。看了这位圣僧的生平简介(后文将有详述),我把他好有一比,那就是唐三藏。他继承和弘扬日莲宗开山祖师日莲上人始创的《南无妙法莲华经》创立了法华寺日莲系佛教团体,又历尽万难在多个国家广建妙法寺,将《南无妙法莲华经》传回佛教的发祥地印度,一生为抵制军国主义、反对战争,促进二战后东亚秩序稳定和世界和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南无妙法莲华经》之宗《妙法莲华经》为鸠摩罗什所译。鸠摩罗什当年的译经场所就在西安草堂寺,因此草堂寺也成为日本日莲宗的祖庭。只可惜在妙法寺门前没有停车,而未能详细观谒这座与中国文化、与世界和平有着密切源缘的寺院。不过据资料显示,里面金顶绿瓦的庙宇建筑和松树、枫叶、小桥、池塘等园林布局,颇具中式寺院特征,非常宁静幽雅。

上为白色山门,左面门柱写着“祁国土安稳”,右面是“祁世界和平”。下面是金刚力士门。

上为“和平之钟”,下为“祈祷之钟”

和平之钟刻石后面是胜间田清一铜像

停车场在公园主体的西北角,一下车就就置身于主体其中。公园主体座东向西,建在背靠青山对望富士山的一爿较平坦的山坡上,与中国的许多公园相比规模并不算大,据日本资料介绍占地面积1万坪,相当于3万3千多平方米。公园不大,但却精致清幽。无围墙、敞开型的佛教形式的院林建筑,花草植物遍布,园林技术精湛,周边乔木树高林密;环境优美,空气淸新,虽当时天气不佳,也足以让人宁心神怡。
     在进公园主体坡道的两侧,各置红柱碧簷四角钟亭一座,亭内悬挂铜铸之钟一鼎,北侧钟亭和钟较大,名为“平和之钟”;南侧钟亭和钟较小,名曰“祈祷之钟”,时不时有游人在敲响此钟,钟声悠悠传递着人们的和平之愿。
     大钟亭的东北侧有一座铜铸人物雕像,据说这是建此公园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日本政治家胜间田清一。其人生于1908年2月11日,卒于1989年12月14日,为静冈县御殿场市本地人,曾任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政审会长、国対(dui对)委员长(好像全称为国会対策委员长)众议院副议长等,荣获日本正三位勋一等旭日大绶章。以他为党魁的日本社会党, 后更名为日本社会民主党,简称社民党。 属于日本的左派组织。是 以“政治上的民主主义,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国际上的和平主义”为目标的“劳动阶级的大众政党” 。 反对日美安全保障体制,主张“非武装中立”,并长期推动中日友好运动。1957年胜间田清一随日本代表团访华,积极为中日友好建言献策,受到周总理接见。1970年12月9日,由日本各党派和无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促进恢复日中邦交议员联盟”成立,胜间田清一当选为副会长,为中日友好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胜间田清一铜像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刻着由其本人亲笔书写的“人类之平和”几个大字,抒发了他一生的追求目标。

胜间田清一铜像


沿一条由石板铺就的宽阔笔直的路面,登上十五级石阶是一个宽阔的平台,石板路穿中而过,路的尽头即是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世界和平舍利塔”。此塔为印度式的佛塔特征,因塔内供奉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又被称为“释迦牟尼之塔”。塔高47.5米、直径45.5米,塔身为白色,外观与北京北海白塔和山西五台山白塔颇为相似。高高基座上圆柱形主体塔身四面各有金色佛像一尊,置身塔下一种庄严与神圣之感油然而生。据说是亚洲十二名塔之一。
    这座具有和平象征的“释迦牟尼之塔”是由山下的日本山妙法寺创始人日达上人带领妙法寺僧团及其追随者们在战后兴起的全球和平运动中主持修建的。塔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舍利,是来自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的赠予。他希望以此作为灵性的礼物,赠送给被战争与原子弹毁灭的日本。而妙法寺 “南无妙法莲华经”的持唱声和他们的法鼓声最终成为了日本国家和平运动,乃至世界和平运动的象征。从而使这座意义非凡的“世界和平舍利塔”成为了一个精神聚焦点和人类在核威胁时代对和平与非暴力渴望的一个和谐地交融体。

世界和平舍利塔

关于平和公园的始建动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二战期间,日本天皇以为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而建造的纪念公园,但结果后来日本成为战败国,这个公园就更名为平和公园。而平和公园正建在箱根长崎原子弹爆发中心地的北侧丘陵上,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天意。我想这可能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于发动战争者的讽刺吧?
     既然是主题公园,这与倡导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很有必要对一些人物加以介绍,这对于理解此公园的意义会大有裨益的。在石板路上来的台阶上通往舍利塔的路两侧,对称排列著四对或铜铸或石雕不同材质、风格各异的狮子雕塑群,狮子是佛教的护法兽,在这里也承载着和平的使命。每个狮雕座旁都刻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名字,它们分别来自泰国、印度、韩国、柬埔寨、中国台湾、香港等,这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捐赠,表达了各国人民对人类和平的愿望。而它们的募集者据说是公园的又一积极倡导者池田大作先生。
    池田大作,被誉为“日本的孔夫子”。是一位周游列国,访问过50多个国家,对人类和平和中日友好做出极大贡献的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世界和平活动家。为了加深对公园内涵的理解,这里不妨囉嗦一点,介绍一下这位对世界和平做出极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池田先生1928年1月2日出生在东京一个以紫菜业为生的贫穷家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火中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战争中他的大哥应召入伍,丧生在缅甸 。失去长兄的悲痛和目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使他对战争极度憎恶,并萌发了对和平向往的强烈愿望。1947年夏,邂逅创价学会第二代会长户田城圣,他很快拜于门下成为户田弟子。在户田城圣去世后,他成为了日本创价学会第三代会长,后来又创立了国际创价学会由他任会长。

狮子座上标注著捐赠国或地区的名字

    创价学会是一个以佛教的生命尊严思想为根本,倡导人类共同幸福,推进世界永久和平的民众团体,是被联合国承认的非政府组织。他们的宗旨是:人生的目的就是幸福的追求,幸福的追求就是价值的创造。创价学会在日本拥有众多会员,且以其会员为核心的日本公明党是对日本影响力巨大的在野党。池田大作接手创价学会后,更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创价”思想,使人类发展与世界和平的理念更加发扬光大。他先在本国创立创价大学、民主音乐协会、东京富士美术馆、户田纪念国际和平研究所等,通过教育、音乐、美术、纪念活动等,推广幸福理念与和平思想,并致力于向世界推广。广泛与各国政要接触,足迹遍布各大洲,坚忍不拔,乐此不疲。他与中国历届领导人都有过会晤,还与戈尔巴乔夫、撒切尔夫人、密特朗、曼德拉、基辛格等人广泛探讨人类的和平、环境、幸福和未来的问题。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创办了和平与社会进步的文化和教育机构,在协助联合国支援人道运动及普及和平理念教育工作中作也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得联合国和平奖、巴西南十字国家勋章、法国艺术文化勋章、桂冠诗人以及中国的艺术贡献奖、教育贡献奖、和平友好杯等荣誉奖章,还获得了世界一百多个城市的名誉市民称号。此外还获得过世界200个学术机构所颁予的名誉学术称号。
    池田大作先生还是中日和平友好的使者,有着很深的中国缘。他在中日友好邦交过程中起的作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翻一些旧报纸或资料你会发现,几十年来,每当中日关系出现困难时,他都会站在历史的高度,为两国关系打破僵局献计献策,坚定地站在友好与和平一边。1968年在美、日对华敌意加深,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极力推行压制中国政策,日中关系极度恶化的关键时刻,9月8日池田先生在创价学会第一届学生大会上公开提倡:为实现世界和平,正式承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呼吁联合国为中国准备适当的席位,使中国早日登上国际舞台。在日本和国际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为加深日中友谊,他10余次访问中国,广泛推进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受到过建国以来历代领导人的接见。
    在共同致力于中日和平友好事业中,1960年代池田先生就与周恩来总理结下深厚的友谊 ,并成了忘年交。周总理深谙池田大作先生在日本的重要地位和在两国关系中所做的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十分关注日本创价学会这一民间和平团体,指示有关组织努力设法与创价学会交朋友,“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并向池田大作先生表示:“相见虽晚,相知甚深。”中日邦交正常化不久,在周总理的关注下,池田大作与夫人一行首次成功访华。1975年12月2日池田大作再次访华时,已经病重的周恩来总理得知后,不顾医生的反对和生命危险,坚持与池田大作会见,并赞赏道:“池田会长一再提倡必须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我对此感到很高兴。”这成了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周恩来总理逝世后,邓颖超大姐与池田大作先后有8次会见,足见情义至深。为了纪念周总理,池田大作在日本创办的创价大学,专门种植了以周恩来夫妇命名的樱花树,每逢樱花盛开的时节,创价大学的师生都会在树下联欢、歌舞,隆重纪念周恩来总理,以表达日中世代友好的心愿。鉴于池田大作先生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和杰出贡献,华国锋、邓小平、胡耀邦、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几届国家领导人都曾会见过池田大作先生,共商中日友好事业。和平应无国界,对于这位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不禁报以无比崇敬之情。

精致的园林工艺

     因时间关系,我没有上白塔阶前去按规范要求换拖鞋、拜观音和神圣的佛祖舍利,而是采取了由北向南绕塔一圈的形式,算是对白塔仰谒与敬瞻吧。当绕到白塔北侧时,见一对僧侣铜像坐落在路旁的草坪上。驻足细观,东面一尊铜像下方的花岗岩砌石座迎面左侧刻着《立正安国论》的有关内容,右边刻着“高祖日莲大菩萨”,日文有许多与汉文相通,方知这是日莲宗创始人、《南无妙法莲华经》始唱者日莲上人;西面的一尊基座下方左侧刻着“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冥,斯人行世间,能灭众生闇”此为佛教《妙法莲华经》偈语,右侧刻着“还来归家.藤井日达上人”,道出了铜像主人的尊号,即是日莲宗的忠实追随、继承和发扬者,妙法寺的创始人井藤日达上人。这两位跨越多个世纪的同脉圣僧皆为推动世界和平和中日友好直接或间接做出过极大贡献,因而亦颇值一提。

高祖日莲大菩萨

    日莲宗是以创宗者日莲的名字命名的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创始人即是东面这座铜像日莲上人。日莲于承久四年( 1222年)出生在日本安房国﹙今千叶县)一个小渔村的贫穷渔民家庭。12岁出家,16岁正式为僧,取名莲长。先后在镰仓、比睿山、奈良等地修学,钻研当时所有佛教学派的教理。32 岁,他通过法华经领悟到潜藏于每人生命里宝贵的“佛界”,认为只有《妙法莲华经》是正法。建长5年(1253),归乡省亲时,他登上清澄山,向着海上初升的红日,高唱《南无妙法莲华经》10遍,标志着日莲宗的创始。由此他改名为日莲。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入,妙法莲华经是一部大乘经典,南无的意思是皈依,“南无妙法莲华经”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皈依、依止于妙法莲华经这部经典,只有南无妙法莲华经才是佛法的究极。由此开启聚众说法之教,成为日莲宗的开宗宣言。 时当十三世纪日本的镰仓时代中期,是岛国历史上一个激剧动荡时代。国家处于内忧外患,幕府政权日渐式微,武家抬头,以下克上之风渐盛,各地战乱不断。加之天灾人祸,连年五谷不收,瘟疫流行,生灵涂炭,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1260年7月16日,日莲向镰仓幕府当权者北条时赖提出了“立正安国论”,谏诉这一切不幸的原因乃宗教乱象、邪法盛行、信仰无范所致。倡导众教归一,排除一切乱教,唯尊《南无妙法莲华经》。进而预言,若日本人民还是执迷不悟,将会受他国侵略而幕府也会发生内乱。这一惊天之举触怒了其他宗教界和幕府当局,异教派的信徒们以幕府为后盾,大举涌入日莲所居的松叶谷庵室,放火烧杀,企图致其死地,传说当夜日莲被猿猴引到里山才得以保命。这便是日莲一生所遭数次法难之一的“松叶谷法难”。以后他又经历了“ 伊豆法难、小松原法难、龙口法难”等四度大难,小难无数。屡遭袭击、流放和斩首等各种迫害,每次都是生死攸关命悬一线 。尽管如此,他矢志不渝, 万难不辞,为了社会安宁、国家太平, 谋求人类共同幸福,弘扬正法,播教四方、著书立说,始终不懈。 一生著有《守护国家论》、《立正安国论》等300余种。 1282年9 月,日莲上人将一切未竟之愿托付给他的第二代弟子日兴上人后圆寂,享年61岁。后光严天皇延文三年(公元1358)赐名“日莲大菩萨”;中御门天皇享保五年(公元1720)颁赐日莲大菩萨的宸翰(御书);大正天皇大正十一年(公元1922)諡赠“立正大师”。 日莲一生勇猛执著, 为信仰而赴汤蹈火,坚如磐石的精神, 赢得了众多的追随者, 近代日本新兴宗教的几十个教团,有70%属于日莲系。时至今日已成为日本第一大佛教宗派。

藤井日达上人

    另一尊铜像,即日本山妙法寺开山之祖藤井日达上人,在前面介绍妙法寺与舍利塔时已有提及,但基于他对平和公园的建设乃至世界和平和中日友好之贡献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平,有必要作以详释。 在日莲宗日莲上人去世七个世纪后,他的又一位忠实追随者和日莲宗的继承发扬者诞生了,这就是1885年8月6日出世的藤井日达上人。日达上人生于日本熊本县,19岁便拜于日莲宗门下剃度出家,这在当时属于严重违背时代潮流之举。1904年正置日俄战争,且日军占了上风,5月3日他们趁机占领了中国大连。此时日本国内正在假借“现代化”之名,举国狂热地奔向军国主义,一切与军备相关的职业受到大力追捧。而历经13年的学习、修行,32岁的藤井日达却找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目标:此生自行化他、带着世界和平的使命,追随日莲宗,通过敲击圆扇太鼓、持唱“南无妙法莲华经”的修行而达到圆满。他公开宣告这一弘法使命的开端就是在中国东北辽阳,是年为1918年10月,他34岁,在东北辽阳创立首座“日本山妙法寺”道场,针对日俄战争后,日本军国主义在东北推行“东亚共荣圈”实际是实行侵略的野心,开始了广泛地弘法行动。由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国,开场弘法,宣扬和平理念、阻止侵略。在日本,他警告国人思维中日益增长的好战趋势潜伏著巨大的危险。此后又在多个场合,他针对日本对中国大陆的军事侵略提出抗议,并警告这样做的结果必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可想而知,在当时日本举国狂热、好战情绪高涨的气氛中,他的执著于勇气。
    他自觉把先祖未竟的事业为己任,日莲宗曾把印度佛法东流两千年的历程比作似月亮的运动轨迹,西出东照。预言,佛陀灭度两千五百年后的新时代,佛法将如太阳的移动,东出西照,即由东端开始流布而还归西方。日达上人决心将这一使命有自己担当,立誓将佛法传回印度,成为七百年来第一位实践先宗这一预言图景的弟子,并期盼借此唯一的方式,回报佛陀及印度这片孕育佛陀与佛法土地浩瀚无际的恩泽。1930年9月,46岁的日达上人孤身一人前往印度,开始“西天开教”的壮途。然而,当他终于在加尔各答踏上印度土地时,却已是1931年,正置整个亚洲阴云弥漫,全世界被战火吞噬的一战之后,二战之前的气氛中。刚踏入印度,日达上人便立即开始长途跋涉,前往各处佛陀圣蹟朝拜,然而所闻所见,尽是废墟与荒野,对其史蹟略有所知者,不过寥寥,令他触目伤怀,以泪洗面。他立誓复兴王舍城这个古印度摩揭陀国首都和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地。
     在印度行道生涯中,日达上人与印度非暴力独立运动结下深远的法缘,并与圣雄甘地结为深交,甘地亲切地称呼他为“藤井格鲁”(格鲁为精神导师之意),在他的宣导下,1933年与圣雄甘地在瓦尔达的一次历史性会面之后,圣雄甘地也开始在自己的精舍敲击法鼓、持唱“南无妙法莲华经”,此后《法华经》的祈祷声始终伴随着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独立运动。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结成轴心国。东亚的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也拉开了泛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达上人经历着他精神上的考验,准备好用生命去换取平息战争之火的方法。他在瓦尔达精舍再次见到圣雄甘地,甘地非常忧虑亚洲近邻之间的战争,谴责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扩张野心和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行径。当得知日达上人决定返回战事不断扩大的远东时,甘地说,日达上人的使命应是恢复中国和日本民众之间的精神纽带,为两国的和解奠定基础。从此日达上人以游行十方,广供舍利的方式广泛传播和平法理,阻止战争蔓延。他和弟子们击着法鼓、持唱着“南无妙法莲华经”的和平祈祷之声,走遍了世界每一个大陆。直到二战结束。1945年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标志着核武时代的开端,日达上人看到,人类自我毁灭的危机已经来临。他带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决心,终身投入到废除核武器运动当中,核武器被他认为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当中最大的恶。他对废除核武坚定的拥护来自于护持佛法不可侵犯的第一戒,即不杀生戒。为此,他不遗余力,祈祷通过废除军备与放弃战争、将时代的大恶转化为至善。  
   二战结束后,他又以广建佛舍利塔、亦即“世界和平佛舍利塔”为契机,塔内供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以此来建立世界和平运动共同的灵性基础。自日达上人于1933年初次在斯里兰卡获得佛陀真身舍利,此后每当机缘出现,他总是渴望广建佛塔供养舍利,作为依凭《妙法莲华经》的修行方式之一。他看到,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新兴诞生的独立自由的印度承载着一个全新的资讯:构建全球非暴力政体是全世界摆脱核灭绝的唯一途径。独立印度新一届的领导集体早被日达上人在独立运动时期的付出所感动,全心地赞同、支援日达上人在印度复兴佛法的誓愿,并将其作为新国家建设重要的一部分。印度的首任首相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甚至亲自担任“王舍城复兴计划”的发起人。于是,日达上人于1969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旁的多宝山顶建成了在印度第一座“世界和平佛舍利塔”。随后,在印度国家领导层的支援下,日达上人及日本山妙法寺僧团的追随者们自20世纪后叶到21世纪初叶,建造了一系列的和平佛舍利塔,如布班内斯瓦尔(1972),拉达克(1991),大吉岭(1992),瓦尔达(1993),毗舍篱(1996)和新德里(2007)等。今日,“世界和平佛舍利塔”已耸立在世界多个国家,将“日本山妙法寺”世界和平之愿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实现了他一生追求的圆满。
    1978年,印度政府决定向藤井日达上人授予“尼赫鲁国际理解奖章”,以感谢他对世界和平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颂词称他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一个全面彻底的裁减军备的倡导者;他的使命和给予世界的讯息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在人类自我毁灭的技术力量超越自身的慈悲和理性力量的当代世界,他一直是这个时代理性的声音”。1979年1月印度总统授予日达上人“尼赫鲁国际理解奖章”。1985年元月7日,101岁高龄的日达上人在连续参加于热海道场度过元旦和3日的新年庆祝会后,病情恶化9日凌晨,于“日本山妙法寺”热海道场圆寂。
    日达高僧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所做出的贡献和与中国人民的交流与友谊我们也是不能忘怀的。20世纪30年代初,在他印度之旅回报佛祖期间,还不忘尽一己之力阻止日军对华的侵略行径。1938年2月5日南京大屠杀结束,3月18日 在中国成立了日本傀儡政权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日达上人专程返回日本,面见日陆军大臣板峘征四郎及海军大臣米内光政等,采取向其授予佛陀真身舍利的方式,谏言采取和平政策,制止侵略战争。1939年 2月10日 ,日本军队占领中国的海南岛,3月8日继而占领南昌,5月3日又对重庆实行大肆轰炸,近4万市民死于非命。是年 5月,日达上人又向总理近卫文摩吕公授予佛陀真身舍利,谏言终止战争。
    1948年甘地去世的数年后,当新中国和独立的印度因国境线的纷争而发生了军事冲突时,日达上人立即访问了印度和中国,向印度尼赫鲁首相和中国周恩来总理呼吁再重新考虑各自的立场,请求双方同意让他及全体弟子们前往争端地区进行和平请愿,避免军事冲突。呼吁亚洲各国人民永远不要陷入彼此充满敌意的对抗和军事冲突,而是携手建立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和平文明。
   1957年6月科隆坡第四届世界和平会议上他积极与周总理会面交流和平理念并合影;1963 5月在刚访问了苏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后,6月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访问了中国北京、南京及广东;1970年86岁高龄的藤井日达,积极呼吁取消美国针对中国的冲绳军事基地,将冲绳归复日本,维护永久和平。
      1961和1964年分别是日达上人77岁、80寿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特挥毫泼墨,两次写诗题词为其贺寿。现将其录于文中以作祥记:一、贺藤井日达长老(附注)雨花天,欢喜地,宾朋不远来千里。争道喜,天鼓雷音恒不息,更十一年再来聚米。(作者附注)日人称七十七岁为喜寿,八十八岁为米寿。盖“喜”字草书适为七十七,“米”字则是八十八也。藤井日达长老领导僧众击鼓为反对美军基地、反对日美军事同盟作坚决斗争。今年(1961年)八月欣逢喜寿之辰,各国宗教代表齐集称庆,极一时之盛。二、贺藤井日达长老八十寿辰(1964年作)虽向西天通道源,衲衣栏带海潮痕,佛陀九品迎风秀,富士千寻比岳尊。愿以清歌介眉寿,好凭天鼓息魔喧,大云火宅施雾雨,无二无三一法门。
    ……    面对两位和平圣僧的铜像,我伫立凝思许久,“南无妙法莲花经”、“创价思想”,对于深奥的佛学法理我并不甚懂,但她们所提唱的世界和平思想是值得大大鼓与吹的。日莲上人、日达上人、池田大作、胜涧田清一,他们都是日本公民,但他们追求和平的思想是无国界的。他们的爱是大爱、博爱,他们提倡的和平是无限界的和平,是世界和平。只有世界和平才有国家的和平,民族的安泰。在他们博大的胸怀面前,我感到自己很渺小。想到这里,我为安倍集团的极右行为表示悲哀,他们掩盖侵略历史,企图复活军国主义,正像日莲上人在“立正安国论”里所预言的,只会给本国人民带来灾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恐怕是日本人民不想看到的。 好战者亡于战,玩火者必自焚。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 我想建议他们改参拜靖国神社为参拜这里的佛祖舍利塔和这些本土的和平大师们。如此同时也为国内的一些制造仇视思潮,破坏两国民间友谊,阻止合法贸易往来,假借爱国之名而发泄恶绪伤害自己同胞的“愤青”们感到羞愧。难道挑起仇恨,挑起战争他们会得到好处吗?战争只有灾难与悲伤,而最无辜的是平民百姓。
    继续绕塔之行,即会看到佛塔后面的白色灵光之塔,这里是纪念在二战中和在原子弹爆炸中死去的无辜的亡灵之塔。战争是残酷的,更是无情的,是丑恶的。我们向任何挑起战争者投以愤怒斥责的目光。     当转到富士山观景台时,因天气不好而未能看到希冀的风景,留下了些许遗憾。其实也并没有多少遗ha憾,因为我已经感受到了公园主题的内涵,感受到了日本人民(不包括右翼极端分子)真正的和平愿望。这才是公园主题意义之所在。
    有些同胞来平和公园只盯上了灵光塔下埋葬的那些二战中参战的士兵,而得到的只是消极的东西。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有句话叫做:有风景,不能无文化!要我说观景更不可无文化,观景无文化那无异于盲人摸象。如果你只是看山是山,看塔是塔,看石头是石头,感受不到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主题意义,那才是真正的遗憾。
    在绕塔一周回到88号大巴时,我再一次听到了游客敲响的祈祷之钟的钟声,那牛鸣般的声音似乎在警告人们永远不要忘记战争的灾难,唯有和平才有人类的幸福!
    钟声悠悠,飘出很远,很远!

灵光之塔

森幽的环境

祥和的一家三口

幽静啊    

林茂树高


牌子上写着:御殿场市观光12选——平和公园,说明不像有些人说的是“箱根平和公园”。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