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

签证就在某宝上找旅行社代办,福建属于广州领事馆,领事馆一般不接受个人办理。400块人民币左右,八个工作日下签,但我们到了第六个工作日签证就下来了。很多旅行社有免机票酒店预订单甚至免在职证明之类的,价格会稍高一点,但会方便不少。

用携程可以预订来回的多城市的机票执智行就不行。
11月的时候提前一周两周价格差别也不是很大。
在香港换乘行李直达的话,也还是需要大概一个小时,去程福州班机晚点导致没有赶上香港去东京的飞机,因为两班飞机都是港龙的,所以他们给安排了酒店,紧邻机场。
每当你觉得搞懂了日本地铁的时候,你可能又会被她绕晕,分为急行特急普通等,每条铁轨上有不同快慢车,对应的站牌上的颜色不一样。
入站口设计为常开,不刷卡会关闭,提高通行效率。
在当地一定要用谷歌地图,百度地图出来的路线根本不全。
在京都乘坐JR电车时碰上了女性专用车厢,没当真,结果进去后女性乘客笑着提醒了我,路过一名男性乘客也友好地指著“女性专用”的标志提醒我往前走。
我们拖着行李乘坐去东京站的公交车,司机见状友好的提示,这班车不去车站,原来这条线路有两个终点站,我们没有注意到。

另外,不论坐不论等地铁还是公交车都要排队,这个也不用刻意做,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氛围自己融入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民宿的价格不会比酒店便宜,价格不是他的优势。
东京中国人很多,把国内的一套群租房也带进去了。

民宿普遍看来还是比较温馨干净,相比于香港之类的来说。
第一日当天的民宿比较难找,还好中国房东通过电话耐心的指引。房子居然厨房与晾衣服的阳台是公用的,白天不能锁房间,还好房东,并且这在爱彼迎体现的也不明显,这令我很失望。还好经过多次沟通,房东为我们更换了其他房东的房子。看得出,房东应该为职业出租者,但是素质还是比较有的。
后面调换的房间,房子是别墅,房东两口子和两个小孩住二楼我们一楼有两个房间,房东很是客气友好,自称过来20年了。第二天他们一家去带小孩去迪士尼,很晚才回家。
第二个住宿在浅草寺附近,干净整洁,很满意。

食(篇幅长)

拉面是我的最爱,汤底一律浓厚,但是普遍偏咸,好像他们喜欢吃酱油。记忆中这个葱丝豚骨拉面是最美味的。

日本很多饭馆都是11点半以后才营业,有次没吃早饭饿著肚子冲进了一个拉面馆,店里布置一看就是很地道的本地风格,正高兴著可以饱餐一顿,一个黑白杂胡子拉碴的拴著头巾的大叔,对我紧张地用日语叽里呱啦了好一阵,见我一头雾水,好不容易挤出了标准的外国人口音“休~息~”,我立刻明白过来Okok然后离开。

肥牛饭印象中还是香港的最好吃了,在日本吃到第二次我们两人就都有恶心的感觉,果然对我们不适合多吃。另外在餐馆中都是给客人一杯冰水,据说是与他们明治时代即归化西方文化有关,不过吃着热饭就著冰水还挺爽口的。

驻地的场外市场依然保留着,有很多日本人(应该是外地的游客),还有世界各地外国人去那里吃小吃,寿司,生鱼片之类的。工作日非旺季白天也是人潮涌动。风格类似于某些城市的那种小吃一条街。金枪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吃,寿司也是,海胆浓重的海腥味我是绝对接受不了,鱼籽在国内我就已经是吃不惯的,人均消费170。市场还有生的生蠔、鱼、螃蟹之类的给你吃,看样子很新鲜。对于吃,驻地市场还很值得去,吃完旁边继续逛银座。

下面是筑地市场各色生猛海鲜,介绍是给一点佐料就直接生吃,比如蠔螃蟹海胆之类。

各种小吃也是少不了要品尝,烤鱿鱼串,糯米甜糕,用芋泥做的甜品,当然还有极富特色的抹茶糕。

特别说一下这个抹茶冰淇淋,特别爽口,神清气爽,哈哈


在秋叶原的元祖寿司吃了回转寿司,就是每一小碟里面是一种寿司,一直不停旋转,客人喜欢哪个就拿哪个,选择起来比较方便。旁边师傅见哪种吃完了就又捏了放上去。有吃客旁边码了一摞碟子。

京都靠近神户,所以牛肉比较流行,街上随处可以看到烧肉的招牌。
在京都的只园,一家叫京都腾牛吃的炸牛肉饭,外酥里嫩,牛肉香,但是牛筋还是比较多。

京都吃的烤牛肉,吃得不多,两人400多,有酒。肉与火会直接接触,时不时就会烟雾缭绕,这个进店时就店员就有告知客人,衣服可能弄脏,确认能否接受。

在大阪吃了类似于快餐店的,自己挑选,在店里拿着吃,可以自己带酒水。色相比较好,味道不错,价格算当然也实惠。

到新宿歌舞伎町街为啥要探访湖南菜馆?就是想偶遇老板[李小牧]:湖南人,芭蕾舞演员,留学生,时装记者,主业其实是“导游”(俗称拉皮条),黑白两道的大佬,还办报,出书,现在又参选区议员,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不过,离婚六次,对于婚姻的态度,个人不苟同。
要了水煮鱼拌猪耳朵虎皮青椒这些,量实在比较少,味道跟正宗的也稍有差异,不过在这遥远的寸土寸金之地也完全能理解。听着旁边的留学生对未来的打算侃侃而谈。

第一天:到达,居民区周边闲逛

比较偏的江户川居民区周边也有药妆店免税店。

第二天:东京塔,皇居,首相官邸,2121

东京塔,皇居,首相官邸,2121美术馆。

因为登过台北的101大厦,所以站在东京塔上并没有惊艳的感觉。唯一的盼头就是据说在晴朗的时节可能远眺富士山的影子,但是当天天空阴沉,所以当然是不可能望见富士山的。东京塔是红色的铁塔,明显是仿埃菲尔铁塔。铁塔前有一座很大的寺庙和公园,旁边还有德川家族的公墓。寺庙内的和尚好像在给小孩做点什么仪式。

从东京塔选择步行至皇居(就是天皇的宫城),对于第一次到东京的我,对街头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更何况这一带有比较多的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在东京和京都的街头,经常可以看到乌鸦扑腾著翅膀悲鸣著越过你的头顶,黑色的羽毛与颇具神祕悲凉感的乌鸦人设,与街头的多彩繁华倒是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不过这倒与日本人给人印象中的精致的,古典的,物哀的,克制的,甚至是岛国变态的集体人设,有那么几分的契合。途经皇居的护城河外的一座公园,松树盘踞著苍劲古老的身体,可以看出有不少年头了。恰逢周日,广场上有已经被人挤满了,每个家庭铺一张地垫席地而坐,人手一个玻璃酒杯小酌慢饮,这倒十分西方。

皇居外面一圈是典型的宫城护城河。广场非常开阔,宽阔的道路两边草地上种上了一颗颗苍劲的松树。更为奇特的是,有一片巨大的广场,上面铺了一层灰色的沙,是粗沙石,寓意为灰色的海,体现了一个岛国民族的海洋情节。打卡圣地二重桥,其实就是皇宫核心地带与广场的第二护城河的桥,当然,绝大多游客也只能止步于此。桥与桥对面城门的感觉特别像电影千与千寻里千寻跨入汤屋的那座桥。若要参观皇城内部,需要提前预约,我提前十天左右网站已约满了。其实对于宫城建筑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感受一下这大广场的恢宏感也已足够。想象一下天皇在这样的广场里,举办一些活动,场面是相当壮观的。

首相官邸及议会大厦就在皇居大约一两公里外,可见首相与天皇之间若要搞个活动,还是很方便的。首相官邸外面的街头每走几步就有警察,明显感觉气氛会肃穆起来。但是因为附近有一个地铁站入口,所以在附近走动也是可以显得很自然。首相官邸外有一群人举拿着牌子,应该是在做表达民意之类的事情,基本都为老年人,整体队伍情绪处于克制当中。我们在官邸外的议会大厦转了一圈,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担心被当做间谍的几分忐忑哈哈。

六本木一带有大量的美术馆,晚上去了一家名叫2121美术馆,馆内正在举办一场主题为昆虫的展览。可以看出展览在细节上是精心布置的,也许是周末的缘故,参观的人非常多,也特别适合带小孩,60多块人民币的门票,对比国内的一些展览感觉是非常良心价的。另外有叫森美术馆的,主要展出宫崎骏为主题的动漫,人气自然很高,我们提前十天也是在网上没有买到票。当天暴走25000步,可怜的脚啊!

第三天:浅草寺上野公园,秋叶原,歌舞伎町

对于已经被国内旅游弄得厌烦的上车睡觉下车看庙的模式,浅草寺和他的雷门依然只能算个到此一游而已。
露个正脸,哈哈。

在初冬的暖日里翻看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过境迁,就像身边的朋友感慨着生活的流离。上野公园有一条很宽阔的樱花大道,樱花树是很高大繁茂的,可以想象在春天,这些樱花一起开放时烂漫如烟云的盛况。这里的鸽子几乎是不惧怕人的,直到你要摸到他的最后一刻。特别一提的是上野公园有很多美术馆,所以,希望游览东京的美术馆的,可以与上野公园安排在一起。

秋叶原是动漫圣地,商店内几乎都是售卖动漫周边的,主要是手办,对于没有动漫情节的,其实没必要特意跑一趟。。

歌舞伎町一番街在十几20年前号称亚洲最大的红灯区,但后面经过专项整治,现在据说已经收敛了不少,你所希望看到的黑道帮派游街的情形已很难见到。充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当然依然有火爆的药妆店,原有的神祕感已经减弱不少。街道上依然有很多“案内人”,相信有需要的肯定依然能在这里找到他的菜。

第四天:筑地市场,银座

在央视上看过筑地市场的金枪鱼拍卖,金枪鱼是一种上等的生鱼片食材,所以想亲眼看一下,可惜拍卖市场已经搬迁,到了稍远的地方,并且拍卖场据说在清晨五六点,而且观看拍卖的游客数量也是有限制的,所以就放弃了去观看拍卖。详见“吃”一章。

在筑地市场吃好后刚好步行至很近的银座。作为东京繁华的中心街区的大楼,并不如香港那般宏伟,当然这香港极其狭小的地理条件有关系。除了一般购物,也能看到一些顶尖的科技,比如日产的FE电动方程式赛车以及IMS自动驾驶驾驶电动车展示厅,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类F1的空气动力设计,十分漂亮。

第五天:富士山

因为只是远观不爬山,根据网上及房东资讯,安排了东京当天巴士往返富士山。
去河口湖的巴士在便利店自动售货机可以买票,但是有很多步骤,并且只有日文,所以去歌舞伎町的时候顺便去新宿总站购票。
天空晴朗,还在巴士上时富士山老远就大方地向我展示了她的全貌。哦,东洋文化象征的富士山,你就这么轻易的出现了吗。感谢自然,我所见到的就值得感谢,阴雨时山体若有若无,不可能全部显露,也有很多时候山顶是没有白雪的帽子的。山顶有雪,在初冬的暖阳照耀下,河口湖却明媚出了春光,湖边的红叶也点缀出了昂然的生机。山体两侧的曲线优雅缓慢的伸展开来,从河口湖北侧波光粼粼的水面望去,她的存在与周边其他山体是那么的不同,心中不由得感叹出了那两个简单的字“真美啊”。

第六天:新干线东京到京都,夜游只园

新干线一词原来源于日语发音。两个多小时的行程居然要八百多人民币,确实很贵。听说也有停靠站较多的较慢的列车,便宜不少,也可以考虑。自由席(另有指定席)的座椅间距也比国内大很多。没有安检,票可以当天乘坐任意车次,一般到站买票即可,最大限度实现公交化运营。

夜游只园zhi(一声)yuan
只园,号称艺妓的大本营,电影艺伎回忆录取景地之一。当代艺妓也都是深居简出,据说一般只与达官贵人接触,所以屌丝们,还是多赚钱吧。也就碰到一两个脸色惨白的艺妓,这还要归功于老婆沉溺于药妆店,在外面无聊等待的时间。老外很多,能理解大家邂逅艺妓的心情。附近有家弥荣会馆,据说是专给游人表演的,也提不起兴趣,在巷子里,一张海报上发现的只园会馆,不知道如何。花间小路就是吃喝小商品一条街,全球一个样,小巷子里有很多高阶料理,还有看到米其林标志的。八阪神社的灯笼上写的那些字到底是什么?拍图翻译了下,有翻译为尿床的,笑死我了。

沉溺于药妆店,无法自拔的老婆

第七天:和服游伏见稻荷大社,清水寺

对于拜庙没有兴趣,奈何到了这千年古都,地位等同于国内的长安,花一天走走也是可以的。其实很充实,倒不是看寺庙,主要是肩负著给老婆拍照的大业。天公作美,阳光普照。先去了稻荷大社,这里大家会有印象的应该就是千本鸟居,一根根朱红色的木柱构成了一条条具有空间穿越感的走道。再去清水寺,本来清水寺就座落在城市的高处,又恰临日落,缓缓的夕阳余晖,我想绝这不是大多数游客能体验到的。当此时,与爱人沐浴著如此和风,很放松。早上还觉得带着一个穿和服的女人,有点尴尬,一天逛下来也自然了


第八天:大阪购物

睡个大懒觉,中午才迟迟从京都去到大阪。到了第八天,第一次来日本的欣喜感与好奇感已经逐渐退去,大脑与身体都已显出疲意。这样的日程安排刚刚好。住在通天阁的繁华地带,出门购物方便。值得一提的是名叫唐吉诃德的商场,咋一看商场布局紧促,商品琳琅满目,仿佛来到了小时候农贸与小商品混合的市场,虽然热闹,但对东西品质有所怀疑。其实里面的东西都是能叫的出名号的品牌,类似于costca,各类商品都有,而且都是各品类中有一定档次的畅销品,并且这种完全铺开的缺少玻璃专柜的陈设,更给人以亲近感,从而撩拨人的探索欲与购买欲,对比了下比如一款叫“休足时间”的小商品,某宝的价格居然高出三倍。另外还是24小时营业。有线上官方店,部分商品可以直接购买。

第九天:回程

短暂抽身于繁忙而充满压力的生活,回想两年前签证都下来了,却因故未能成行,两个人凑到时间出来一趟实在不易,不能带上娃是一大遗憾。听徐静波老师“静说日本”节目很久,日本,终于感受过这片土地。
我会记住那美好的回忆。
名牌包包有价,Memory无价。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见闻杂记

马桶洗手后的水,自留流下去再冲马桶,节约的思路值得广泛推广。

恰逢日本改朝换代,平成时代故去,令和时代开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恭贺的条幅。

日本的街头一般都是没有垃圾桶的垃圾,需要自己带回分类处理,但是酒店和民宿都不需要客人分类处理,可能这个实在太专业。街头巷尾十分干净,唯一的印象就是银座旁小公园地面上布满了菸头和瓜子壳,我们暂且归咎于外地游客呵呵。

女学生确实是冬季穿裙子,但并不是那么短,而且还有长筒袜。

语言不是问题。仅凭日文中大量汉字就能满足公交地铁等的出行需求。商场饭馆经常能有中国员工,另外简单的英语加上翻译软件也够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