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是一次计划外的日本之旅,在知道东京国立博物馆10月开展的《正仓院的世界》中会展出螺钿紫檀五絃琵琶的第二天,我买了10月17日的机票。因此,这次旅行的唯一理由,就是看琵琶。但是,随着行程计划的不断丰富,又加入了其他特色体验,所以,这次旅行,因琵琶而起,但所收获的却不仅于此。

第一日•歌舞伎座•雨夜浅草

从机场到了东银座站,直接买了歌舞伎座一幕见席的票,1500日元每张,售票处在剧场正门的左侧,有单独的视窗。

乘电梯到4楼后,根据买票时发的号码排队进场,只有最后两排的座位可以坐。

我看的剧是《江戸育お祭佐七》,是一个曲折的爱情悲剧,因为听不懂日语,全程只能靠布景、演员的表情和动作来猜测剧情,后来看了宣传页才知道剧情梗概,跟猜的差不多。歌舞伎演出的感觉很像话剧,因为听不懂,打斗和表演祭典场景时还好,一旦演员坐下长聊就不可避免地发困。第一幕中的两个小朋友很可爱,最后一幕结束得很匆忙,没有完全理解人物的行为逻辑,有些遗憾。好在行前粗翻过《知日•歌舞伎完全入门》,对于本次观看演出很有帮助,否则可能更加看不懂。
从歌舞伎座出来后已经下雨,在一兰拉面吃过晚饭,直接去了浅草寺。

夜雨中的浅草寺游人不多,与白天相比多了几分静谧。

从浅草寺走过吾妻桥,到晴空塔逛了很久,回去的路上给歌舞伎座拍了照片,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了。

第二日•琵琶•宝可梦咖啡厅

本次行程的重点就在第二天,早起去银座3丁目的无印良品吃了早餐,味道还好,饭团很大。

10点到达东京国立博物馆时,售票视窗还无需排队,但是有个规模庞大的旅行团正在检票,我就半走半跑到了平成馆,展厅依然是大部分割槽域不可以拍照,只有出口附近有复制品可以拍。
展厅里人很多,可能是工作日的缘故,老年人居多,年轻游客较少。在展厅两侧的展品普遍需要排队几分钟才能看到,在展厅中间的展品则无需排队,因为可以从四周观看,人群流动较快。整体的感觉是很多展品或许已不复当初的精美,比如染织品,但是能跨越千年岁月在这里陈设,已弥足珍贵。
但螺钿紫檀五絃琵琶是真的精美无比。
琵琶是在单独的展厅中,旁边有一把复制品,经历了1260年,琵琶只有底部看不清原本的图案,再就是染绿的玳瑁色泽变深不再鲜艳,这也是通过与复制品的对比才能发现的细节,如果只看这把琵琶,只会感叹千年前竟有如此华美的艺术品。同时代的五絃琵琶均已绝迹,只有这把琵琶流传了下来,寄托着人们对于盛唐的想象,即使没有世上唯一一把五絃琵琶的名号,其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给复制品拍了很多照片,虽然跟原版几无差别,但缺失了千年的沉淀。

从展厅出来还去东洋馆看了关于正仓院的3D影片,对于正仓院的内部构造有了全面的了解,也勾起了去年3月在奈良特意去看正仓院的回忆。

在法隆寺宝物馆一楼的餐厅吃完咖哩饭,就去了东洋馆,因为去年看过一次,这回只是把感兴趣的展品又看了一遍,看到一个汝窑碗,弥补了我在国内没看过汝窑展品的空白。

本次犍陀罗和埃及展厅没开放,有些遗憾。
在博物馆度过了大半天,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就去了人形町、日本桥和东京站一番街,当时一直下著小雨,还好不用打伞。

晚上5点40左右到了宝可梦咖啡厅,先在旁边的宝可梦中心转了一圈,选好了晚饭后要过来买的商品,还看到了买过的樱花爆炸头皮卡丘。

宝可梦餐厅是预约制,不知是因为非旅游旺季还是餐厅的安排,餐厅里人不多,约有五分之一的餐桌是空的。点了卡比兽饭、万圣节限定皮卡丘蛋包饭、伊布芭菲,价效比都很高,但是宝可梦迷想走出这个餐厅,是不太可能只点餐不买周边的,最后买了两个厨师皮卡丘,还有一些小物。

在这种主题餐厅吃饭有一种幸福感,特别是皮卡丘表演的环节,真是萌翻全场,虽然餐厅不大,工作人员也还是在两个半隔开区域各表演了一次,我在前排和皮卡丘握了手,心情十分激动。

第三日•川越祭

一直很想去日本看祭典,这次有幸赶上了川越的天下祭,所以我第四次放弃了横滨的行程。
虽然行前在川越祭官网上看了相关资讯,但具体行程一直定不下来,网上关于川越祭的攻略也很少,无从参考,也担心过从上午10点逛到晚上9点会很难。
但事实证明,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不说那么多预期与现实的不同了,直接讲我这一天的经历吧。
上午10点到达川越市站,直接去川越一番街,路上看到很多小吃摊正在搭台,已经可以预见晚上的热闹场景了。

路上遇到的第一辆山车是中原町山车,山车上面的人物是河越太郎重頼,山车在中原町行进表演,第一次看到山车行进中的表演,充满了新鲜感。

顺路又走到了连雀町,在熊野神社旁边看到了第二辆山车,还没有布置好,就先进了熊野神社,神社很小,但可以写朱印,这里的吉祥物是乌鸦,在门口买的栗子很好吃,这一天的吃逛就这样开始了。

接下来是居囃子山车,是在固定位置不出来的一种山车,属于临时舞台,演出者带着面具轻快的舞动,很有节日的氛围。

午饭是在寿庵吃的五段荞麦面,店内有中文选单,绿色的荞麦面看起来很有食欲,很好吃。

饭后去了亀屋荣泉,二楼是店家的小展览馆,在一楼买了些点心就出来去了钟楼,算是这里的地标建筑,看时间快到冰川神社的神幸祭了,就赶快过去,神社门口的路边两侧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参加这个祭典的人员比较多,队伍很长,形式也多样,就是看不懂每组人员代表的含义。

接下来就是随意逛,在路上又遇到了几辆山车,看了几波居囃子表演,以外行人的眼光来看,大同小异,街上到处都是表演的乐声,游客也越来越多。

随后去了喜多院、一个博物馆(忘记名字了)和冰川神社,就到了黄昏时分。

在几个小吃摊买了几样小吃解决了晚饭,这时山车上的灯笼都亮了起来,与白日相比更见华丽。

在18点20分时匆匆赶到埼玉理索纳银行前去看椅子骑,人山人海,几乎不能移动,好在梯子够高,演员是在梯子顶端表演,大家都能看清楚。椅子骑表现的是江户时期消防员利用梯子训练的场景,行前看了《东京解剖书》,所以能看懂每个动作代表的含义。有三个演员轮番上梯表演,整个过程看得我手心冒汗,其中一人还在中间摔了下来,好在有惊无险。

19点后的拖曳环节,是川越祭的高潮,多辆山车在路口相遇,不仅要对着表演,还会有游行人员举著灯笼呐喊(也可以叫起哄)的场景。

一天的川越祭之旅就在不停地看祭典专案中结束了,走了整整一天也不觉得疲惫,希望以后可以来日本看更多的祭典。

第四日•江户东京博物馆

这一天的行程只有江户东京博物馆一项,上午10点到达博物馆,一进入展厅就是按比例缩小的日本桥模型,过桥后还有几处江户时期建筑群的模型,在众多展品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一顶唐草扬羽蝶纹莳绘女乘物,就是女性坐的轿子,在展柜里看着很小,但是从现场体验区来看,实际是很大的,与17日歌舞伎演出时出现的轿子是一类的用品。

对长屋还原的展厅感受一般,因为在深川江户资料馆和下町风俗资料馆都看过类似的布景,而且后两者在细节方面做的更好。对博物馆印象很深刻的一点是展柜的墙上有很多关于展品及相关历史的图文介绍,很像PPT。歌舞伎舞台及中村座的场景还原做的很好,后续展厅对于江户及现代东京的历史呈现很全面,但是没有印象很深的点。

午饭是在博物馆里的樱茶寮吃的公主便当和秋季限定的栗子蛋糕,套餐里食物样式很多。

关于第四次来东京

这是写过的日本游记中最长的一篇,不同于以往的散文或主题形式,只是按著顺序记录了这四天的行程,居然写了这么长。断断续续写了20天,很多感受已经模糊了,就这样遗憾的写成了流水账,唯一欣慰的是还好在去杭州前写完了。
为了看琵琶来东京,身边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但琵琶只是一个引子,因为想来,找到理由就会来。
两年来过四次东京,还是会找到新的亮点。因为东京太丰富,总有很多地方可以体验,去过的地方也会有新惊喜。比如来过四次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总有新展值得一看。
最后许个愿,希望明年的樱花季,还能再来东京看樱花。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