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一个人跑到京都看红叶,记录了我沿途的感受。

壹·琉璃光院

比叡山脚下,一年只开放2次的琉璃光院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庭院的设计师把树木、山石、水、光影融入了建筑空间。尤其是当下,更是把秋季浓烈的色彩搬进了院内,书院二层就像一幅梵高的画作,给人强烈的冲击。但纵观整体庭院却是曲径通幽,一种含蓄内敛的感觉,更像中国的山水画。真羡慕以前住在这里的人,静静的坐在这里喝茶就是一种享受。

贰·比叡山 延历寺

对于我来说,住在延历寺会馆不是为了拜佛,是一种净心的体验。在比叡山顶,可以俯瞰大津市和日本最大的湖琵琶湖。从山顶沿着山间小路,循着延历寺钟声的方向走,途经西塔-东塔-到延历寺,这条路是东海自然步道的其中一段,路上几乎见不到人。
延历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主殿根本中堂正在大修,从2016年修到2026年,期间很难一睹真容,这效率在国内可以盖十座庙了,但寺里的和尚似乎并不着急,依旧坐禅唸经,大殿中佛像前供的不灭法灯也1200年未熄灭。这里吃斋饭很有仪式感,我也入乡随俗,按照日文版进餐说明书(《食事略作法》)饭前双手合十,感谢被赐予的一切,饭后双手合十,感谢这顿饭和要报恩等等。住在这里可以在根本中堂作早课,早上6:30根本堂大殿里已经坐了不少虔诚的人,还有来体验的我。虽然讲什么听不懂,但诵经悠扬的韵律却是使我内心感觉到空静,最后以点头假装会意来感谢大师的讲解。

叁·三千院

延历寺会馆的工作人员以质疑的表情示意我不可能从小路走下比叡山,给我指了条坐大巴到山顶,再坐缆车下山的方案,并给我一张比叡山巴士免费乘车券,我依照工作人员指点下了山。在山下我坐上开往大原方向的巴士,到终点站后走20分钟,来到三千院。大原这里庙宇成群,三千院是其中之一。
三千院里成片的青苔和地藏菩萨石像很有特色,油润绿色的青苔中住着地藏菩萨石像,样子很萌,有时分不清石像雕刻的是地藏菩萨还是天真的孩子,反正他们内心都是纯净的!石像脸上长了白斑,没人清理,觉得这样缺乏对菩萨起码的尊重–日本其他地方环境卫生都挺干净的。

肆·岚山

岚山脚下人山人海,穿过竹林,在天龙寺后面,是一条非常幽静的山路,小路通往小仓山顶,在山顶,和一个当地登山健身的人分享了她带的水果后,我继续前行。路上人更少了,但感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遇到的人有的微笑的打招呼,有的热情的指路,没有相互之间冷漠的感觉。再走下去就遇不到人了,仿佛是动画片《千与千寻》中通往魔域的那条路,荒凉但不破败,似乎还常有人维护。路的尽头是封闭的汽车道,步行者禁止入内。我遵照指示,没有进入机动车专用路,而是顺着峡谷间荒凉的山路,又走40分钟,终于可以上开放的盘山公路了,一个人穿行在峡谷密林间,心里还是有些慌的。顺着盘山公路,又到了山谷底下的溪流边,看到了东海自然步道的牌子,顺着步道走不到3km,到了清滝。介绍说沿东海自然步道从清滝到高雄(不是台湾的高雄)那段风景更美,但这时雨突然下大了,我只能留着遗憾返回了。遗憾的把希望留给下次了。下次计划沿着东海自然步道徒步,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伍·奈良

徒步岚山有点累了,加上天气也是阴沉沉的,随时会下雨,就临时取消了去醍醐寺的计划,多坐两站地铁,到六地藏换乘了去奈良的火车。到奈良的第二天,终于看到蓝天了,计划中参观奈良国立博物馆没能如愿,前2天这里的国宝展刚结束,需要新布展,预计2020年1月20日才有新的展览。这是第二次吃奈良国立博物馆的闭门羹了,计划再好,点位不对也是徒劳的。不过住的地方不错,客房窗外就是兴福寺,价格也不到400人民币,还吃到了当地网红的豆馅果子-正宗北京驴打滚味道。

陆·旅游纪念品

不买些纪念品就枉为到此一游了。果子切没什么,果子切外面的纺织布套介绍说是照片中老人的作品,图案也是延历寺特有的。

音铃是祈福用的,当金石碰撞发出清脆的叮~~~的一声,响声持续了十几秒,感动的我立刻掏钱买下。

以前看到书上介绍金网工艺是京都的一项传统工艺,买的茶漏是京都匠人手工编织的,在有次买的,这家店铺也有440年的历史了。图片中的香托以前买的,红叶造型很应景。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