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第一次踏上日本之旅。

在踏上旅程之前,不止一次幻想过亲眼看见樱花漫天盛放的情景,觉得自己可能会感动到流泪。
和其他任何一个旅游地不一样,日本承载着我太多的期待和幻想,就像是可以直接走入我心底最甜美的那个梦境,梦与现实终于可以重叠。

初到东京,在一个四度的夜晚,体感温度却比想象中高得多。这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日本那种很清冽的寒意,不会刺骨也不会过分凛冽,是一种近乎舒服的会让你上瘾的感觉。从机场到东京站,郊外一片浓郁的墨色。
到达“东京站”的时候,有种穿越黑夜回到灯火人间的感觉。
尽管舟车劳顿,累得心头烦躁,但拖着行李箱,走在东京的街上,说不上哪里特别,但就是让人很舒服。


回到旅馆,卸下行李,慢悠悠地走去便利店,深夜里一个热乎乎的日本饭团,就能把一切都治愈了。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旅行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当你跋山涉水来到一个对的地方,幸福感能打败一切负能量。

浅草寺

没有寺庙和神社的日本,那就不是日本了。
而传说中香火最为鼎盛的浅草寺,承载了众多信徒的信仰力,神明力量愈发强大,而后庇佑信众。

与其他寺庙相比,浅草寺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美,东京标志,闹中取静,它不会像东大寺那样磅礴大气,也没有过分秀丽端庄,无论是哪个维度的美都掌握得刚刚好。

明治神宫

参天大树,斜阳绿道。
在黄昏时到达,最为惊艳的抬头时从鸟居穿射而过的夕阳之光。
泛著橘光的夕阳,正停留在鸟居注视着我。
空中传来阵阵鸦声。

东京塔

1/365 x 1/24=?
1/8760的可能性,我们遇到了。
来到东京塔下,看到熄灭的灯。
瞬间我们心都凉了。

不曾想,这一天,这个时间,正好是“地球一小时”。
真好,和东京塔一起度过这独特的一小时。

从塔上俯瞰东京,夜色茫茫,灯火如星,
有时候我们仰望星星,有时候我们自己就是星星。

新宿御苑

我撑著伞抱怨天气和光秃秃的樱花树,
朋友却说只有看过《言叶之庭》的人才懂雨中的新宿御苑。

这趟没有樱花的樱花之旅,
这里是唯一盛开的樱花地。
它不是最美的地方,但在这里我第一次看见了樱花。

箱根

也许你不会相信,
在某些情况下,枯枝比樱花更美更惊艳。
在箱根,即使满树枯枝我也心甘情愿。
小巴士欢快地跑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
就像坐在了游乐园里的加长小火车,
箱根的山路真的好可爱。

东京的天气就像温泉一样,
说好的四度还是暖融融的。
穿了薄薄的和服加条围巾,
天真地上了箱根山。
结果,山上1度,飘着细雪。
虽然很冷,但很幸运,3月底的春雪。
冬日阴天快乐。

大涌谷——天坑一般深邃的山谷萦绕着棉花般的汽;
芦之湖——“海盗船”行驶在天地之间的水镜上;
箱根神社——山上有神社,水中立鸟居。

夜里的露天温泉,
那朦朦胧胧的暖色的灯光。
泛著淡淡的亮,但整体是柔软的暗。
也许《源氏物语》的夜晚就是如此,
千年前的古老时代的夜。
也是笼罩在或明或暗的烛火中。
暖热的温泉自不必说,
大概是对抗料峭春寒的宝物。

在箱根的回忆真的很温馨,
到处都是温泉升腾而起的雾气;
古色古香的百年建筑;
泡完温泉回到旅馆吃上一点热食;
夜间山路中突然消失的灯光;
第二天晨露还没散尽的时候,
漫步到清幽的古寺神社。

京都

清晨六点,从横贯东京-京都的夜间巴士上下车。
一出来,是鸭川岸边。
蓝得透明的天空,
纯净而清冽的空气,
仿佛凝固的寒天果冻,
景色没彻底苏醒。

但流淌的鸭川水,
整齐沐浴在晨光中的房屋,
透著一股迟缓的静谧。

高濑川边的樱树还是枯枝,
民宿的信箱里放著一瓶牛奶。

清水寺

川端康成不是一个好的游记blogger,
曾经我以为看完《古都》,我就能懂京都。
就像读村上春树的《假如真有时光机》,
对冰岛、老挝的描述真让人身临其境。

但当我在清水寺度过了一个黄昏,
在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刻,
眺望京城里的万家灯火,
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古都》的字字句句。

“我想从清水寺鸟瞰京城的暮景,想看看日落时的西山霞空。”
幽暗的大雄宝殿已经点上了明灯。千重子没在正殿的舞台上停步,径直走了过去。经过阿弥陀堂前,一直走到了后院。
市里华灯初上,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霞光。

我坚信黄昏的清水寺是最美的。
站在清水舞台上,眺望京都万家灯火。
天色越来越暗,正殿里点上了灯,
殿堂里显得虔敬肃穆,
佛像、灯烛、建筑,在夜色中呈现出惊人的美。

直到夜幕彻底降临。
(樱花季和红叶季清水寺会开放夜间参拜。)

地主神社

清水寺里还有祈求良缘的地主神社。
神社不大,过多的游客把神社挤得水泄不通。
但这个五脏俱全的良缘神社,还是很好看的。
红得鲜明的木柱,映入眼帘的都是饱和度极高的景观。


传说中在神社内两个恋占石之间闭着眼走,
摸上了对面那块石头,就能收获好姻缘。
当时距离神社关闭只剩一小时,两个石头之间堆满了人。

那时候,即使知道这个试炼很难完成,还是不愿离开。
我好像在等待什么,又不知道在等什么。
然而,突然之间下起了雨。游客被冲散了。
大概是那一瞬间,感觉到了神明的眷顾与温柔。

伏见稻荷大社

高考后的读完川端康成的《雪国》,
整个假期我都恍然如梦,
望着车窗外缓缓流过的景色,
以为身在清寒的雪国,
回过神来,才发现仍在炎热的盛夏故乡中,
美得像梦,恍然得如同活在梦中。

后来去过伏见稻荷大社,
我出现了同样的感觉。
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
一个地方居然能让人震撼到难以忘怀,
离开伏见稻荷大社之后的好多天,
我仿佛一直被山林中的千本鸟居召唤著,
不自觉神游天外,又回到了大社。


即使我再怎么不喜欢“爆款”,
也不得不承认,爆款就是有他的道理。
清水寺亦然,人很多,但真的很美。
伏见稻荷大社的游客在某种程度上比清水寺更甚,
山脚下的神社大门,拥挤、喧闹,
但越往山上走,游人愈发稀少,
那个时候,便可独享神明之山的清幽。

第一次去伏见稻荷大社,
行色匆匆,只来得及爬到半山。
于是又一年的春日,
春樱终于在稻荷山上盛放,
我决心爬到山顶。

千本鸟居不仅是拍照好看,
亲眼目睹更是震撼。
栖息著众多神明的翠绿山林,
和橘红如火的鸟居相映。

午后,阳光打在橘色的鸟居上,
散发出惊人的熠耀亮色,
好比一根哑光的口红,
变成了镜面还隐约带闪的效果。


有趣的是,明明是为了登山山顶,
但我把稻荷山绕来绕去好大圈,
也没有找到“山顶”。
指示牌指路的“前方山顶”,
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顶”,
没有平台,只有山路。
我朋友突然评价了句:
登上山顶之后发现并没有山顶。
居然有点哲学感。

也许我找到了山顶,
也许没找到。

日本的夜晚有一种很纯粹的感觉。
如果是在城市街道,
即使是京都站附近、甚至是六本木,
七八点的时候,街上就已经很冷清。
而山林乡村自不必说,
黑漆漆的田野,没有丝毫亮光。
而夜里的寺庙,则是弥漫着极致的静穆。
檀香萦绕,烛火温柔,佛像慈悲。
那一天,我见到了伏见稻荷的夜。
有深山之夜的阒静幽怖,
神社的光却照亮了黑夜的路。
千本鸟居也点缀著灯,
不会把稻荷山照得明亮如昼,
还是日本惯有的昏暗灯光,
仿佛是神明床前的小夜灯。

滋贺 琵琶湖

初见那一眼的蓝,深邃得仿佛吞没了整个宇宙的浓郁又干净的蓝。
JR琵琶湖线上飞驰而过的俨然屋舍,一排又一排过去,而岿然不动的那抹蓝。

琵琶湖的蓝,仿佛流到了天上去。
距离太远,风太大,天空的蓝色淡了一些。也许是云的白,中和了过分浓厚的蓝。

那一刻,我想化身天地间的沙鸥白鹭。
或者,做一滴琵琶湖里的水,或者一片琵琶湖上的云。

琵琶湖近了。
我来到它身边。
它好像没有那么美了。

虽然它还是很美。
只能说距离感,是美颜滤镜,真是一个好东西。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为了纪念我来过,我喝了一口琵琶湖的水。
亲了你一口,你就是我的人了~

然而,旅行就能拯救你吗?
生活不幸福的人,逃去天涯海角,逃去世外桃源,他也只会一直被生活折磨。
命运不会因为你的不幸而手下留情。
想获得幸福的话,那就要趁它打瞌睡的时候。

芥川龙之介在《一个傻子的一生》中自叙,“他纵观人生,并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可是,只有这紫色的火花——只有这空中激烈的火花,哪怕要用生命去换,他也想握在手中。”
如果这个世界有天堂,那就是日本吧。

(未完待续)

2017.03 春 东京箱根京都奈良大阪
2019.04 春 京都宇治滋贺伊势名古屋
2019.08 夏 长野惠那中津上诹访松本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