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深秋之际,结束一段时间的密集加班,顺利完成论文答辩之后,带着一丝疲惫,终于如愿与父母一同踏上筹划已久的日本之旅。
行前准备:
1.护照签证:五年多次往返,剩余时间不多了,要抓紧利用
2.DOCOMO:13天的上网络卡,某宝万能解决
3.交通:西瓜卡,在关西入境的话当地只能买到ICOCA,但是有西瓜卡的话也 可以使用。
4.酒店:
大阪:the b 大阪 御堂筋心斋桥酒店(酒店位置就在难波附近,地铁口出站步行5分钟距离,距离心斋桥很近,步行约十分钟,十分便利)
京都:京都新阪急酒店(酒店位于京都站出站马路对面,房间略小,但是交通十分方便,从京都站出发能够顺利到达各个景点,对于要逛京都伊势丹也很便利)
东京:东京西新宿大和ROYNET酒店(酒店比较新,西新宿站地铁2号口出口,步行5分钟)
河口湖:湖山亭产屋(体验绝佳,窗外是看富士山最佳地点,酒店服务和料理都是最高水平)
5.交通:关西国际机场——大阪:南海特级线直达难波站
大阪——京都:难波站地铁到新大阪转JR新干线のぞみ12号
京都——东京:新干线(在京都站自动售票机购买,有中文选项)
东京——河口湖:新宿バスタ,京王高速巴士,提前在官网可以购票
//www.keio-bus.com
行程安排:
D1.北京——大阪
D2.大阪
D3.大阪到京都
D4.京都
D5.京都
D6.京都——东京
D7.东京
D8.东京
D9.东京——河口湖
D10.河口湖——东京
D11.东京
D12.东京——北京
行程拟定,顺风满帆开启五周目日本深秋红叶狩温泉之旅

第一站:大阪

大学时代,曾跟随父亲到过大阪,在这里父亲有一位相交三十余年的好友,时隔十二年再次相遇,追寻着当年依稀残留的记忆碎片,在这位长辈的盛情招待下,再次续写新的旅行篇章,见证父辈之间的深厚纯粹的友情。大阪给我的印象原有些模糊,初见之下,既有大城市的轮廓,又不像东京那样处处彰显著大都市的浮华和喧嚣,临近京都,却不似京都那般复古,似乎也不似北海道那般浪漫,但是,漫步街头,转过街角,会发现这是一个生活的城市,有着生活的气息,生活的便利以及生活的味道。到下酒店,归置行李,取到岚山小火车票,一行人在一家以豆腐为主题的料理店(梅の花)享受了一顿雅致的晚餐,小小豆腐,竟然可以演化出味道层次多样的一道道料理,果然,说吃在大阪是有道理的。

因为陪同父母的关系,大阪的行程中并没有安排环球影城,而是以大阪城为中心,悠闲的度过了一整天,大阪城附近是一个很适合散步、跑步的地方,伴随着阵阵凉风,爽朗又不寒冷,走到大阪城下,眼前浮现著《天地人》和《真田丸》中大阪城场景的一组组镜头,畅想当年丰臣秀吉在天守阁上俯瞰天下,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以及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等大名、陪臣从樱门鱼贯而入的画面,再到后来真田幸村在这里以一人之力独挡德川家康的天下大军的场景。能够获得这种感受也许正是因为身处异地,少了些实际生活经验阻拦,才能够顺利的抽离出现实的场景,任凭想象历史中的画面。

大阪虽然不像京都那样处处展示古都风貌,但是,想要游玩大阪却又不能不些许了解一些日本的历史,尤其是战国的历史,毕竟大阪城见证了群星璀璨的日本战国时代最辉煌的时刻,最终在一把大火中大阪城轰然倒塌宣告了丰臣家族的天下昙花一现和德川幕府二百余年基业牢固安定。行前看看《天地人》《真田丸》等大河剧,翻阅一两本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来到这里会体会到更加深厚的历史感。
大阪也是一个购物体验尚佳的城市,与东京相比,大阪的购物更加集中便利,在心斋桥、道顿堀一带,从药妆店到大型购物商场再到奢侈品专门店一应俱全,尤其是日本本土的品牌物美价廉,价效比极高。带女士同行的话,可以提前规划出一天的时间在此购物,既能够提高购物效率又能享受愉快的购物体验,为后续的游玩行程节约出更多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在大阪收获了不少愉快的小幸运,见到了大辅兄可爱的小宝宝由芽 ちゃん、吃到了期待已久的好み焼き(千房,推荐这家,连锁店但是味道正宗),偶然间在拉面店听到了我最爱听的スパークル,在道顿堀看到了半泽直树中半泽直树和坛蜜对话的取景地,在ytv大厅看到了柯南的展。

第二站:京都

京都的秋天很美,美到让人惊叹,美到让人痴狂。寻找京都的秋天,探寻红叶狩的绝景,在金阁寺、北野天满宫、在岚山、在琉璃光院、三千院,在这座千年古都的街头巷尾。到达京都,顺利安置好行李,充充赶着地铁(注:本家尾张屋在京都有几家分店,以本店的味道最为正宗,导航定位在乌丸御池,地铁站出来走入深深巷子深处)来到期待已久的尾张屋本家——有着400年历史的荞麦面老店,点上一份宝来寸荞麦面,仍旧是那怀念和熟悉的沁人心脾的味道,清爽而富有层次感。
第一天的行程:金阁寺、北野天满宫
2015年,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曾在雨中对金阁寺投下匆匆一撇。再次走进金阁寺的山门,抬眼望去,蔚蓝色的天空作为背景衬托著山门口两排枫叶如火红的烈焰一般分外夺目。穿过山门,顺着步道向前,不远处既是著名的舍利殿(金阁),这里曾经是室町幕府时代足利将军的茶室,从小看着一休的故事长的我们想必对此并不陌生。淡金色包裹的三层台阁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向来访的世人传递著京都的风雅。

走进北野天满宫的后门,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沿着与当年不同的道路来到天满宫的正殿,向这里供奉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虔诚祈福。传闻这里每年到高考前夕,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前来祈福,祈求菅原道真保佑能够升学顺利。祈福完毕,顺着蜿蜒的小路向山谷深处走去,树下的夜灯已经亮起,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影发出火红的光芒,在渐渐昏暗的夜色中显得格外耀眼绚烂。深秋的傍晚,略带凉意的秋风穿过枫林,与红叶摩擦著发出匀称而均衡的声响,透著巴洛克音乐均衡质朴的美感。儿时所学的“霜叶红于二月花”大概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色。在北野天满宫里,有一座不甚出名的日本桥,桥身精巧的划过道柔美的弧线,横跨山谷小溪,构筑起此地最美好的画面,看到此景,才能切身体会,为何身为法国人的莫奈会如此痴迷日本色彩,不厌其烦的画著一幅又一幅以日本桥为主题的创作,偶然之间,得知这座桥名叫莺桥,恰如其名,站在桥上,看着四周火红的枫林,仿佛聆听到空谷间传来夜莺的啼鸣,刹那之间有心凝形释之感,与周围的美景融为一体。夜色渐浓,最初深蓝色的底色以化作漆黑的背景,灯光照射下的红叶在这黑幕的映衬下散发出透亮的光芒,流动的光影交错,展示出一种现代艺术般的视觉冲击和抽离具体形象的意象美感一周,极尽视觉享受之余,走出北野天满宫,服务站体贴周到的准备了热茶和甜点,坐在长廊下,双手捧著茶碗,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流入体内一扫游览积聚在体内的寒意,暖暖四肢,在着无尽的回味结束第一天的行程。

回到据点附近,在京都站旁边的伊势丹吃着当地特色的薰鱼,看着那棵熟悉的圣诞树,台阶上依旧如电影萤幕打出各种主题的圣诞画面,一时间不由得感叹,即使如此浓郁的圣诞氛围下,古都仍旧是古都,千年文化的传承与积淀,唐风的传承并不因西洋风气的传入而受到半分的影响,文化的力量来自于自身的坚持与内在生命力的迸发,而不是对外来文化元素的一概拒绝吧。

第二天的行程:岚山、常寂光寺、宝严院
岚山位于京都西京区,自平安时代以来便一直是赏枫名所,进入岚山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JR到马堀站下车,步行至龟冈乘坐观光小火车(嵯峨野行)进入岚山(这是最顺畅的一条线路),也可以先乘坐JR到嵯峨岚山站下车直接步行进入岚山,游览完毕在乘坐小火车(龟冈行)离开岚山。由于是旅游旺季,几经波折才通过代理买到龟冈行的小火车乘车券。岚山的红叶圣地不胜列举,常寂光寺、胜林寺、天龙寺、宝严院,其中,常寂光寺和宝严院带给我的感动和震撼最为强烈。
常寂光寺依山而建,山门口竖着“红叶见倾”的牌子表明寺内红叶到了最佳观赏时节,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目力所及尽是淡绿、浅黄、鹅黄、橙色、猩红五彩斑斓的颜色掩映着木桩白墙的禅院,展现出一股浑然天成的美感,撇去人工雕琢的痕迹,尽显自然造化之能事。自己悄悄找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坐在廊下,挂上耳机摈除周围鼎沸的喧闹声,尝试着将自己置身于这个充满禅意的意境中,让眼前的景色冲洗掉内心的尘埃,涤荡浮华的躁动,仰望着树梢的红叶随风轻轻的摆动,内心也逐渐平静。

静坐片刻,从常寂光寺顺着道路经过岚山竹林,竹林不大,但是因为卧虎藏龙曾在这里取景而出名,两旁茂密的竹林素雅而静谧,夹杂着竹径上热闹的人声和是不是给人力车让道的声音。经过竹林便是天龙寺的后门,天龙寺是岚山最为著名的寺庙之一,伫立庭前,看着曹源池碧绿的池水浅浅的倒映着红绿斑驳的婆娑树影,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超脱四季变化的淡泊和雅致的。

从天龙寺正门出来,走不远就是渡月桥,站在渡月桥上,向不远处望去,满山的红黄绿相间的色彩就像点彩艺术创作。不要过桥,顺着桥头右手边小路向前,一边感叹正在河面划船赏枫的学生们能够在这里修学旅行是何等幸福(日本初高中生几乎都会来京都修学旅行),一边寻找前往宝严院的指示牌。到岚山赏枫,宝严院的狮吼林是绝对不可错过的绝景,与常寂光寺相对照可称为岚山红叶狩的双璧。常寂光寺的美是一种难以遏制的,有着强烈视觉的冲击的美,而宝严院的美则是精雕细琢,处处体现著细腻和精致,宝严院内是一条蜿蜒的小路,顺着慢慢走完,游览一圈,在并不是很大的庭院里,一步一景,处处留影,看着清泉带着几篇红叶静静的流淌,阳光从层层叠叠的红叶间洒下斑驳的光影,红叶林的深处是小小的禅院,透过红叶看去若隐若现的透著充满禅意的美感,佛家有拈花示意的禅机,我想在这满山的红叶间,漫步走过,不仅仅享受了一场视觉之旅,对心灵也是一场净化和启迪,对这深秋的美,一股敬畏、感叹、折服所混合的感情从心底油然而生。

从岚山出来,在嵯峨岚山站坐小火车出来,欣赏沿途深秋时节的山谷间红叶盛放的美景。
岚山出来,视觉盛宴之后,再跟上一顿怀石料理,一天之内,极尽视觉味觉之娱,却是生活中难得有的愉悦体验。由于之前时间比较紧张,菊乃井本店没有订上,因此转而预定了露庵菊乃井,陪着四时不同变化,享受着不同的口感的美食,倒上一杯本店自制的清酒,一扫一天走路的疲乏。

第三天的行程:琉璃光院、三千院、宝泉院、京都伊势丹
近年来要说京都最网红的景点,可能非琉璃光院莫属,那一张红叶倒影的官图迷倒了无数的游客——我也是其中之一,从一年多以前开始,偶然之间看到这张图片后,时不时便才网上刷一下,规划著整个琉璃光院的行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去琉璃光院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一定要早起!在京都站前坐17路车大原行大约30站左右,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八瀬駅大约还有一两百米的距离。尽早买票然后开始排队,由于限流,来晚了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事。轮到自己入园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琉璃光院门口,这里有个很巧妙又很人性化的细节,为了控制人流入园的节奏,每一位游客入园时,工作人员都会主动帮客人在门口合影牌照,即提高了服务体验,有能巧妙的避免了大家拥挤入院的混乱,入园时,工作人员会给每个客人发一份抄经的用具。走进山门,顺着小径没几步来到门前,上到二楼的最深处,就是那张著名的网红反光的桌子,桌子将游客和景色分隔两端,一端桌前放置著个中长枪短炮,将另一端窗格间五彩缤纷的画面收入囊中。

拍过几张官图取景后,我找了个空位,收拾整理下心情,摊开经文,这是我第一次抄经的体验,有幸能将这美好的记忆留在这里。除了网红景色外,琉璃光院的其他美景才是真正属于私人与自己的体验,从二楼的窗沿向下望去,灰白色的屋顶在红叶间划出凝练的折线,从二楼下来,走到廊下缘侧边坐下来,看着地上淡绿色挂著露珠的青苔从缘侧逐渐延伸到红叶深处,看着这样的青苔,渐渐的心情放松下来,将相机放在脚边,合拢双手,用呼吸,用双眼静静的感受着在这份纯粹的安静,我想这大概就是《枕草子》里所描绘的那种风雅的感受吧。

坐了好一阵,几乎忘记了时间,收拾收拾心情,继续前往今天的第二站——大原三千院,从琉璃光院出来,继续乘坐17路直达终点站大原。也许是地理位置较偏,也许是游客人数较少,三千院给人一种安静的微妙体验,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红叶,却有一种让人放慢节奏的魔力,青苔上一尊尊小佛,神态活灵活现,充满佛性和禅机。三千院出来附近还有不少小众的去处,我们走到最深处的宝泉院,这里的枯山水很有意境,从高出俯瞰下去有种宏大而干净的空间感,让人为之着迷。院里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份抹茶和一份点心,捧著茶碗静静欣赏院内的景色,这样的体验,多少会让人有一种从容和心安的踏实感,静默之间,恍惚抽离出现代社会的喧嚣与物质,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古都所保留的那份风雅与精神上的从容淡泊,这份内心所获得的片刻的安宁与平和,在资讯高速流动的现代社会里更显弥足珍贵。

第三站:东京

深秋初冬的东京,下著淅淅沥沥的小雨,高楼林立间时不时穿过一阵凉风。第五次来到这座城市,有种熟悉甚至略显亲切的感受,坐着熟悉的丸之内线,走到熟悉的新宿三丁目,从地铁伊势丹出口出来,右手边行不远处就是纪伊国书屋。这种一年一度的再会,已经不再是初次到来时的惊喜,更像是一种故地重游的温馨和从容,一年前、两年前在这条街道穿梭著记忆彼此交替重叠,在这条街上有奔向丸井电影院看“你的名字”的记忆,有和女朋友迎面走来走向LUMMI的画面。时间积累起来的记忆重叠著浮现在眼前,这是一种多次往复同一个地方所产生的充满立体感的旅行体验,熟悉、亲切、寒风中甚至有一丝温暖,“啊,是的,我又来到这里了。”
对于购物而言,新宿、银座所带来的体验各有不同,新宿的LUMMI,伊势丹、高岛屋,从年轻到中年,从日系到轻奢,各种风格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的不同需求。银座作为日本最高阶的购物地点,这里不仅仅是亚洲最大的奢侈品汇聚地,也是各种建筑艺术集中的圣地,可以说每一幢楼都出自大师之手,每一幢建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们正好赶上周六来到银座,满街人头颤动,从年轻的情侣,到白发苍苍但却打扮优雅的老人。商场里购物人群摩肩接踵,仿佛每天赶上SKP的周年店庆一般。在银座购物,既可以选择各大奢侈品牌的专门店,也可以有像三越、松屋这样的老字号购物商场,也有我最爱的香兰社陶艺店。

到达东京的第二天,为了让父母更好的游览东京,安排了一条对我而言最为熟悉的路线,大清早起床坐地铁到押上站,登上天空树俯瞰东京全景,经过一夜寒风冷雨的洗礼,站在天空树高出,远远望去,在蔚蓝色天空的深处,云端上浮现出白雪皑皑的富士山头,蓝天下,东京的城市群落顺着隅田川两端向外延伸,近一点的浅草寺,稍远一点的中央区,新宿,将目光从中央区向左移动,阳光刚好洒在港区前方的东京湾海面,折射出彩虹大桥和摩天轮淡淡的剪影。从天空树下来,照例穿过浅草的街区,回头望去,天空树渐渐缩小,穿过本所吾妻桥,桥左边的巷子里就是有名的前川鳗鱼饭,坐在窗边,一边吃着鳗鱼饭一边看着天空树的景致,隅田川的河水静静流过,岁月蹉跎,前川的鳗鱼饭味道依旧保持着丰富、浓郁、厚重的口感。从前川出来,穿过马路向浅草寺方向走去,考虑到人多且受时间因素影响,直接在水上巴士售票处买了票乘坐水上巴士沿着隅田川顺流而下,沿河两旁的楼房渐渐从浅草区的小平房变成港区的海景高层公寓,登上甲板,海风拂面送来淡淡的海洋味道,右手边的东京塔从高楼林立的缝隙间显现出来,红色的塔、白色的楼房和蓝色的河面天空浑然一体又界限分明。穿过彩虹大桥,前面正对着富士电视台前的码头靠岸,海鸥划过头顶在海面擦出一道水痕后静静落下,空中仍旧残留着阵阵啼鸣。穿过台场海滨长长的栈道,巨大的摩天轮下就是teamlab的展览,18年曾和女朋友一同来过一次,再次看到这熟悉的光与色彩动态变幻绘制出的美景,那股初次见到时感受的冲击力仍然丝毫没有减弱,奇幻、流动、绚丽的色彩在光影交织中构建出抽离现实的奇境。从teamlab出来,天色已渐渐暗了,赶着从台场做JR换地铁直奔六本木。六本木新城,我仍为是观看东京夜景最好的地方,相比起登上东京塔,我更喜欢站在六本木的露天展望台上静静看着他在夜空中发出的红光,喜欢看着这东京夜色的繁华与安静,车流构筑的光带将夜色下的东京勾勒出一道一道的或笔直或蜿蜒的线条,展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第四站:河口湖

日本来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东京,第二尽然是河口湖,这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依稀记得去年从河口湖车站离开时,曾在心里默想不知下次再来是什么时候。想不到短短一年,又能够再次来到这个静谧的湖畔。
河口湖和山中湖、精进湖、本栖湖、西湖合成富士五湖,是由富士山喷发形成的五个火山湖,其中河口湖是欣赏富士山的绝佳场所,赶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际,有幸还能欣赏逆富士的绝景。
我们清早从新宿バスタ出发,乘坐京王高速巴士直达河口湖站,从新宿到河口湖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建议提前通过官网或者某宝预定车票,乘车地点在新宿バスタ的四楼或五楼,指示牌很清晰不用担心迷路,问询中心都有中文服务。
到达河口湖站后,直接在河口湖乘坐小火车到下吉田,从下吉田车站出来,顺着地上的标识一路走来,爬上新仓山浅间神社,以忠灵塔为前景拍摄富士山是一处很出名的明信片取景,春季忠灵塔下雪白粉嫩的樱花簇拥著忠灵塔的白墙红顶,衬托得不远处的富士山更为秀美富有神韵。由于阳光较强,建议安排时间时尽可能提早,赶在日头变强之前拍下心中的明信片景色。

从新仓山回到河口湖站,乘坐观光巴士红线,直达温泉酒店——湖山亭产屋,不得不感慨,产屋从景色、温泉、晚餐以及服务都是一番最高,酒店正前方的就是欣赏逆富士的最佳场所。三次来到这个湖畔小镇,前两次都是夜半之际,从箱根冒着绵绵细雨过来,还记得一年前和蕾蕾撑著伞从河口湖车站一路步行的场景,即便白天雨过天晴,富士山也仅仅在清晨半梦半醒之际露出秀美的容颜,其余时间大多犹抱琵琶半遮面,隐身在朵朵白云深厚,含羞不露,这次有幸一睹富士山全貌,欣赏斗笠云下的富士山,淡蓝色的天空化作干净整洁的背景,衬托着白雪皑皑的富士山顶着一顶斗笠显得有趣生动,秋风阵阵刮过湖面掀起的涟漪让整个小镇显得更加安静,站在湖岸边,任凭冷风拂面,静静看着富士山的山色随着天光云影而变化,从静静的蓝色到黄昏时分散发出淡淡的粉红,再到随着月色升起而变成静谧的深蓝色,与整个湖面融为一体,在那一刻仿佛时间的流速也随着湖面的波浪而起伏回旋,衍生出一股超然于世的无穷魅力。

第二天,如天气预报,河口湖下起了不大不小的秋雨,浓浓的雾气笼罩着整个湖面,将富士山藏匿于雾罩之后不可捉摸,吃过早餐,坐在房间里听音乐,看着窗外的雨打在庭院的廊簷上,打在酒店前的路面,趁著中午雨小之后,我和父母撑著伞,沿着湖边来到八音盒之森,记得夏天和蕾蕾来到这里,盛夏之际,这里显得格外热闹和生气盎然,也许是季节原因,雨中的八音盒之森多少有些冷淡和清静,却也没有降低我们赏玩的兴致,在这里精挑细选了几件八音盒和饰品,吃过午餐,天空逐渐放晴,先是几缕阳光穿透乌云洒在音乐喷泉水面,渐渐的乌云翻过山脊,消失在山峦背后,起伏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放出红绿相交的色彩,唯有富士山始终将山腰以上隐藏在云层之后。直至我们离开河口湖,富士山也没再露出他的全貌,也罢,一切美好的期许仍旧留在不远的将来。
乘坐巴士回到新宿,天色虽晚,但是雨后的新宿仍就闹热非常,第二天简单的在新宿逛逛,顺便游览新宿御苑。
回到家中,直到写完游记的此时此刻,我的心仍旧未能全然回归平常,我是一个相对懒散,疲于动笔的人,写下游记我想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上一段旅程的回忆,更是为下一段旅程的开始做好心情上的准备。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