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日本的春天来得很早,北京还裹着大衣抵御寒风的时候,天气预报上大阪的温度就已经到了20度,所以樱花的花期也提前了许多,我们在2018年3月26日来到京都,便见到了满城盛放的樱花。本来只是想在日本寻找大唐丝缕踪迹的我,被这样明媚的春光所俘获,踏上了一条赏樱路。

行前准备

对于关西的憧憬早早就有了,如今大四还比较清闲,内心一直蠢蠢欲动,终于在1月中旬与家人商量好,和舍友一起去日本。

🌸樱花季机票和酒店价格都飞涨,我比较了下各个订票软件,发现飞猪上面的机票价格更理想一些,最后订到了2000出头北京往返关西机场的机票,东航的,早飞晚归,虽然中间有经停烟台,但时间很短,可以说是肥肠满意了。

🌸因为想住比较有特色的日式房子,住宿都是在airbnb上搞定的。此处推荐一下我们在京都住了4天的民宿://zh.airbnb.com/rooms/21232016?location=%E4%BA%AC%E9%83%BD&adults=4&s=SxoAgpDi
这栋2层房子是日式民居,6个房间全部是榻榻米,睡起来超级舒服,还带一个小庭院,我们去的时候院子里的山茶花开的正好。每天早上起来看看阳光下的红山茶,晚上回来在浴缸里边泡澡边赏庭院景色,很是惬意。

大阪的这一家价效比很高,每人每晚就100多,心斋桥步行15分钟就到,只是面积比较小,住的天数不多的话也比较推荐,在网上搜Prime inn shinsaibashi就可以。

🌸除了住宿和机票等等,行前又看了日本文学、电影和动漫。日本动漫从小就看,近些年最喜欢的是psychopass和交响情人梦,旅行前又开始三刷、四刷,百变小樱的第二季也追了哈哈。关于日本的电影看的不多,但是都让我印象颇深。伊豆的舞女里的山口百惠有种纯净可爱的美,我猜想日本的女孩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另一部艺妓回忆录里,小千代在鸟居里奔跑着下山的场景美到迷醉,橙红色的鸟居像一条祕道,连线过去与未来,人们在祕道里抛下昨日绝望,当穿过它再遇世界之时,永珍更新。

🌸具体的行程和攻略是我做的,参考了很多游记,也看了很多景点的官方网站,这里放一些有用的地图和连结。

看每个景点樱花开放程度的网站://kanko.city.kyoto.lg.jp/feature/sakuradayori.php
主要景点的交通线路://kanko.city.kyoto.lg.jp/okoshiyasu/index.html
京都市营巴士・地铁导游指南://www2.city.kyoto.lg.jp/kotsu/webguide/sc/index.html

在看金阁寺的官方网站时不禁感慨,它的互动设计竟能完美地将东方的禅意体现出来,这个审美和设计真的是很厉害啊。丢个连结://www.shokoku-ji.jp/flash/flash.html

一些景点的小地图都画的非常用心:

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大地图,京都的景点有很多,有了这张地图就能大致了解这些景点的位置。

🌸我们整个旅途的重心都安排在京都,6日的计划中有4天在京都,1天在奈良,最后再去大阪购下物就返回北京,实际的行程如下:
3.26 3点半降落在关西机场,坐JR抵达京都,找民宿找民宿找民宿
3.27 伏见稻荷、清水寺换和服、建仁寺
3.28 大觉寺、八阪神社
3.29 奈良公园、鸭川
3.30 某不知名车站、醍醐寺、去大阪办理入住、去心斋桥买买买
3.31 去关西机场买买买,飞走

第一天在找民宿找民宿找民宿

本来在我的樱花大作战plan里面大概6点半我们就能到民宿,然后就能去平野神社的樱花树下美滋滋的吃个小吃,妹想到,在入境审查那里排了一个多小时,JR售票处又排了很久…坐上JR已经5点多,路上停靠了一站,上来一个检票员,是一位老爷爷,但是他向乘客说话时都是半屈膝、弓著腰,语气非常客气,日本的服务态度可见一般。

下车后我们转乘公交,又坐了近40分钟。(


这里再提醒一下,一定先在地图上圈好自己想去的景点,再找附近的民宿或酒店。我们是先选的民宿,后来才发现它在北野天满宫旁边,位于京都西北,而我们去的景点大多都在东南…结果就是每天在路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到站后我们还在黑夜中摸索著找民宿,突然一个西装革履的小哥哥走过来问我们是不是要住guest house,本来我还瞎想着他是不是要拉客啊可我们已经订好房子了怎么办,聊著聊著才发现人家是一家民宿的主人,要来接自己的房客…可惜的是他不是我们房子的主人,不过他还是非常奶思地用流利标准的英语为我们指了路。

到了民宿门口,用了10分钟东嗅西嗅才找到密码盒取出钥匙的我们,在房子里转了5圈才找到隐藏在拉门后的通向二层的楼梯


然后在对房子的啧啧赞叹中到日本的第一天就过完了…

第二天在伏见稻荷、清水寺换和服、建仁寺

个人认为这篇游记对夜猫子们比较有参考价值,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晚出晚归(手动微笑。



伏见稻荷大社⛩
人少程度:


(中午人很多)
景美程度:









事实证明中午11点的伏见稻荷你不要来啊不要来,人流密度和五一长城上的差不多,这时要想照点没人的照片只能另辟蹊径。

我从鸟居长廊的缝隙里挤出来,在外面给朋友照了一些照片。

等人渐渐少一些我们才又进去。

后面的这段应该才是正经的艺伎回忆录取景地。和之前的不同,这些鸟居更规则更紧密,也更低矮。触目所及都是鸟居,人走在里面就会被橙红色包裹着,穿过一片片被鸟居分割的阳光,仿佛行走在梦境之中。醒来之后就发现自己在山上…

下山的时候正好是中午,路上有很多卖小吃的摊位。鸡皮饺子和蟹肉棒都相当不错,酱油冰激凌甜咸兼备,也征服了我,但根据颜值选择的五平饼令人失望,本来摊子上的它看起来像是一片雪白雪白的米糕,但万万没想到,摊主大叔最后淋上了一层厚厚的褐色咸酱,导致它味道非常可怕。

(这家的酱油冰淇淋还不错,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哈哈哈)



恶缘切良缘结神社⛩(随性翻译不要当真)
人少程度:







景美程度:






(可以路过拍一拍)
我们从二年阪上山去冈本换和服,路上人!超!级!多!看到这个情况, 我们果断放弃了大热门清水寺,换好衣服扭头就走向山下的建仁寺,途中遇到了这个有趣的神社。

“恶缘切良缘结”真是完美满足了广大妇女同胞的美好幻想,相信这个神社一定很火。

小房子像是新上的红漆,和白色的樱花配着还蛮好看,穿着和服拍拍还是很不错的。



建仁寺
人少程度:





景美程度:






(樱花比较少)
之前做攻略的时候建仁寺还被称为冷门景点,去了之后才发现人也不少,而且多是穿着和服去拍照的中国人,so我们也入乡随俗的拍了很多皁片…精选出了这几张,有拍照需求的朋友们可以考虑下这些角度和姿势。

只穿袜子在户外的木地板上走来走去真是新奇的体验,感觉脚底一直是暖暖的很舒服。

在建仁寺仅有的几棵樱花树前,我和朋友正互相拍拍拍,一个日本老爷爷主动走过来问需不需要他帮忙合影,我们简直受宠若惊。老爷爷拍好之后给我们看照片,我们就一个劲的说perfect和thank you哈哈哈,心里莫名觉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就像当时的夕阳一样温柔呢。

第二天在大觉寺、花见小路、八阪神社

第二天10点多我们才出门,在街边随便进了一家快餐店吃早餐,没想到价格又便宜又好吃。我尝试了下朋友的生鸡蛋拌饭,感觉没什么味道,只是米饭变的粘稠了一些,不过朋友说加上酱油后就好一些。

(名字忘记了


但这是岚电北野白梅町站300米内唯一一家24小时开门的快餐店)

吃好喝好后我们就坐上岚电去岚山,岚电中间有一段“樱花隧道”很有名,经过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激动蜂拥去了车头,但对面的日本学生妹妹一脸淡定,让我不禁想把她拍下来…

到达岚山后又一次感受到可怕的人山人海,往渡月桥竹林方向一看满眼都是人,不过幸好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山上的大觉寺。



大觉寺(爆炸推荐)
人少程度:











景美程度:











去大觉寺其实很方便,如果你是坐岚电,就在岚山站下车,出站口就有很多公交车身上写着终点站是大觉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游客很少来,在这里游览的大多都是日本人。

(碰到来这里拍结婚照的日本夫妇,觉得很美好就偷偷拍了几张)

(我不管,焦对错了我也要倔强的放上来)

(还碰到了来参观的日本女高中生们,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什么她们的头发都这么乌黑顺滑有光泽啊我好嫉妒)

推荐大觉寺的原因之一是这里规制很高。它在平安时代(公元94—1192年)是嵯峨天皇的离宫,贞观18年嵯峨天皇的女儿正子内亲王发愿,将之改为寺院。到了镰仓时代,接连有几位天皇都习惯在此处理政务,后人也因此称此地为嵯峨御所。

(寺内随处可见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

(宸殿、客殿的隔扇、拉门上描绘的238幅障壁画很奢华,是摄影师的心头好,杜鹃也在这里拍过)

大觉寺的面积也极大,并且从入口到出口,处处皆美景。

(入口附近)

(出口附近)

(庭院里的垂枝樱)
寺里的回廊都很低矮,手都举不起来,看介绍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人无法在行进中拔剑,并且这里也有莺鸣地板,可以防止敌人入侵。

大觉寺的建筑很气派,但佛堂里面不让拍摄,实际看上去很像书里看过的太宰治家中的佛坛,只是规模更大。


对我来说寺里面最美的是大泽池,它模仿洞庭湖建造而成,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园池。每年的嵯峨菊盛会都在此举行,迄今为止已有300年历史。五大堂里有面对大泽池的观景台,我们走到台上的时候仿佛丧失语言功能,只会哇!哇!!哇!!!并流连了很久很久…在这里也有日本老爷爷来给我们照相,很感动~

观景台在二层,视野开阔,旁边还有花树绿松,怎么拍都很美。

拍完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下来去大泽池。

大泽池中有两岛一石:天神岛、菊岛和庭湖石,这样的配置是华道嵯峨御流的插画基本型。华道嵯峨御流又是第52代嵯峨天皇在离宫(也就是大觉寺)居住时,使用离宫旁大泽池的花插花而诞生的派系。我查到这个资料的时候就感觉很有趣,天皇是把大泽池当做花器了吧,亦或是他的审美在设计大泽池时初现端倪,后来又在插花里肆意发挥出来。

(回首望来处也很美!)

(老爷爷老奶奶在惬意地午餐,后来我们也去到了那片草地上,却怎么看怎么像疲惫的游客…)

大泽池旁边还有嵯峨竹林、梅林和一大片草地,也没什么人,真是开心到爆炸~

大觉寺的图我大概照了几百张吧,因为哪里都很美,也没有很多人,门票也只有500日元超良心。因为对大觉寺实在太有好感,我还在这里买了很多伴手礼。离开的时候也完全不想走,虽然我们已经逛了4个小时了…

(努力拍照中的我)



八阪神社
人少程度:


(但是人多反而有氛围)
景美程度:




(重点在人)
我们先去了花见小路,发现都是一些高阶餐厅没什么意思,就想找一个排队人不多的公交车站坐车回家,这才碰巧路过了八阪神社。当时还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只是感觉很热闹就进去逛了下。

(樱花开的热闹,花下的人也吃的热火朝天…)

我们吃了这个做晚饭,它里面的东西和章鱼小丸子一样,味道一般般。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人在这里经营鬼屋,我是很胆小不敢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下再告诉我感想。

八阪神社有几株樱花还挺美,不过花很高,不好拍人像。想拍人的话其实可以尝试在灯笼下拍,侧脸会很美。

(八阪神社对面的十字路口也很漂亮)

第三天在奈良公园、鸭川

第三天我们就坐近铁去奈良啦,近铁站出来走几分钟就是兴福寺,但我们没有仔细看,就随意拍了下五重塔,然后就继续跟着Google地图的指引走到了奈良公园。

刚进奈良公园看到的是一片草地,上面有很多小鹿和游人,草地的右侧有些围栏,围栏的后面就是一个不高的小山。我们不想迎著太阳和草地上的游客玩争夺鹿心的游戏,所以就走到了树荫遮蔽下的山脚。
出门前我带了两根香蕉🍌,正坐在石头上剥皮的时候,一只在不远处趴着休息的鹿直奔我走了过来,我有点怕这种和人体型相当的动物,所以立刻很怂地把香蕉递了过去,鹿大佬两三下就把香蕉吃完,连香蕉皮都咯吱咯吱地嚼著吃了。

我的朋友比较有英雄气概,没有直接把香蕉给它,还掰成一段一段地逗着它吃。鹿大佬估计挺生气,后来小孩子跑过来也要逗它,结果就被它撞了…

朋友喂鹿没尽兴,就又去买了鹿饼干,十分钟后就被哄抢完后,我们就向山上进发。山的这一侧还可以看见很多游人和鹿。

(可爱的小男孩在喂可爱的幼鹿)

(还碰到了一只超可爱的微笑脸柴柴)

然鹅山的背面就是不一样的风景了。


奈良公园里山的另一侧
人少程度:











景美程度:








(花少但氛围好)
这座山不高还挺薄,就像个隔板,把一大片平地分成了两块。从山顶往下看,这一侧平地的左边是个小湖,湖岸边有几棵樱花树,湖里有船,划船的话应该能走到奈良公园深处。另一侧就是大片的草地。

(从山顶向下看的样子,那片绿色就是我们去的草地)

这片草地看起来普普通通,没花少树,游人很少,不过也正因如此,坐在草地上就感觉视野开阔,内心平静。我在夕阳时分坐在草地上,觉得仿佛就找到了老师曾讲过的inner peace。其他人好像也是这样,他们也都在这里停驻了很久很久。

我们在躺椅上晒了快1个小时的夕阳才终于舍得起身离开,慢慢走回车站。

这段路也很美,仿佛走在动漫场景里一样。

回到奈良之后,虽然已经累成狗,但我们还是挣扎着去了一直憧憬的鸭川。



鸭川
人少程度:






(人多点反而氛围好)
景美程度:










(感受京都人生活的必去之地)
鸭川隔壁是条种了层层叠叠樱花树的小街,刚从公交车上下来,我们第一眼就被这里的樱花惊艳。

这条街上都是料理店,建议提前找一家评价好的订位子,然后就可以边享用美食边消化美景。

由于我们没有以前预定,所以只能在一家又贵又不好吃的料理店解决晚餐。吃完走到鸭川已经8点多,晚上风急天冷,但还是有不少人坐在岸边。有工作了的大叔在这喝酒聊天,也有高中生们在这谈天说地,嬉笑打闹。朋友说,在这终于听见了传说中关西人特有的彪悍腔调。

第四天在某不知名车站、醍醐寺、大阪心斋桥



醍醐寺
人少程度:





景美程度:











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到底算好还是坏,先是在去醍醐寺的路上坐反了车,跟朋友流浪到了某个不知名车站,后面进了寺里,发现自己竟正好赶上了樱吹雪的胜景。

翻了翻图,感觉也没什么好说的。樱花和游人一样连绵不绝,能做的就是跟着众人的脚步,沉醉在粉色的春光中。

(为了粉色的老奶奶而拍)

另外值得提一嘴的就是这一排遮阳伞下售卖的盒饭,价格在人民币50左右,味道很不错。

因为不舍得离开京都,最后留给大阪的时间就只有一个晚上,回忆里也只剩下一碗浓厚诱人的牛肉乌冬面,还有深夜拎着购物袋返回住处的疲惫。

后记

其实整篇是在日本行之后两年内断断续续完成的,虽然不管和哪位朋友讲,都对我的拖延症感慨万分,但这种拖拖拉拉的进度也迫使我一遍遍的去回忆整个旅程。两年里我与本科朋友离了别,一个人去陌生的祖国南端读了研,飞到不同的国家看了风景,再回到内陆的陌生城市开始了职业生涯,生活状态上不停的更新,身边的朋友来了又去,一堆日子倏然而来而又悠然而逝,但每次回到这里,这些回忆仍然清晰可见,美好如初。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45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