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去旅行,却又不喜欢跟着旅游团马观花,那么自助游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日本,主要想去京都看看那的红叶,感受一下日本之秋的魅力,可是老俩口对日语是一窍不通,也从来没去过日本,英语还超级的烂,能否顺利实现日本自助游,起初还是有些忐忑的,实践证明,只要做足了功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旅行准备

关于旅行线路的设计

得益于丰富的网络资讯,马蜂窝上有各种攻略、游记,都是极具参考价值的,还有携程旅行、百度上也可以搜到许多有用的资讯,浏览收集资料,参考一下别人的行程,按照自己旅行的主题和偏好,选择好想去的地方和景点,设定个大致的旅行目标,然后利用地图工具把每个点串联起来,了解点与点之间交通方式,计算好距离和确定需要的时间,预留充足的游玩时间,再选择适合的住宿位置,一份完美的自助游旅行线路就可大功告成。


日本关西地区的枫叶最佳观赏期一般会在11月中至12月初,需要了解枫叶转红的实时动态,可以浏览“京都新闻”网每日更新各赏枫名所的红叶情报,更加精确地择定出发日期。

关于地图和导航

地图和导航是自助游的重要工具,无论是规划行程线路还是在旅行途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规划这次行程线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出境游的功课利器google map打不开了,只好使用百度地图来设计行走线路,但是百度地图在交通方案上不给力,比较粗糙且不实用,于是下载了一个叫“案内换乘”的交通APP,日文版的,因为不懂日文,使用起来不算方便,有时候还需要借助翻译软件,好在日语文书里汉字较多,靠猜也基本能弄明白。

旅行途中的导航,建议还是要用google map,定位导航都比较准,中文版的到了国外也都可以使用,出了国门的百度地图真的很渣,定位飘来飘去,跟着导航没走几步又提示偏离路线,让人无可适从,根本没法用。乘车用“案内换乘”,可以提供多种交通方案的换乘、需时、票价等,相当实用。

关于签证

日本签证相对比较简单,据说使馆不受理个人直接办理签证申请,需要找家旅行社代办,上网很容易找到代办的旅行社,价格各异自己比较一下,找家感觉靠谱的,广州、深圳等地户籍或者高学历之类的还可以简化程式,只需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影印件和护照即可办理,什么财产、在职证明统统都不需要,七个工作日出签。

关于交通

中国大陆驾照在日本是不能开车的,所以自助游要排除租车自驾方式,包车和打车的价格昂贵,可以直接忽略,剩下的就是公共交通了。

日本的公共交通相当发达,JR、新干线、市营、私营电车、地铁、巴士等交通工具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交通卡(券)也是玲琅满目,一时半刻也很难弄得清楚,还好,交通IC卡是大多数交通工具通用的,常用的IC卡有Suica(称为西瓜卡)和icoca,两种卡使用上没什么区别,主要是离境的时候希望退回押金(500円)的话,在关西地区的JR车站只能办理icoca的退卡,关东地区只办理Suica的退卡,IC卡平时在全家、永旺等连锁便利店购物也可以使用,用IC卡埋单比较方便,免得找零搞回一大堆硬币,所以建议买张IC卡。至于其他专门针对游客的一日券、周游券等优惠卡券,视自己情况而定。这些卡券国内网上购买很方便,可以在出发前预先购买邮寄到家(折算汇率价格和日本买基本一样)。

去京都如果有计划搭乘岚山小火车游览的话,建议在西日本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的官网(有中文版)预订车票,去到之后在各JR车站的自动售票机(绿色机)都可以取票,这样就免得在现场售票视窗排队,另外,也避免了旺季客满而买不到票影响了行程。一些旅行网站(如携程)也有代购小火车的票,不过价格会贵很多,还是自己上官网预订合算(土豪请忽略)

其他

自助旅行要解决的无非就是游、行、吃、住的问题,去哪玩、怎么走都准备好了,吃是完全不用担心的,至于酒店的选择,建议选择住在交通方便的位置,携程、Booking、马蜂窝等各大旅游网站上都很容易预订,酒店、民宿、公寓丰俭由人,只是预订之前最好在地图上确认一下酒店位置,做好交通规划,出发前起码要预订第一站的酒店,入境的时候需要填报酒店地址。


如果担心语言沟通有困难的话,还可以准备一部翻译机,我们就带了科讯“孙红雷同款”,不过实际派上用场的机会也不多。

我的行程线路

做了一番的功课,终于搞掂属于自己的旅行线路日程
D1:广州—名古屋
D2:名古屋(名古屋城)—京都
D3:京都(东福寺、清水寺、二年阪三年阪、八阪神社、祗园)
D4:岚山(小火车、常寂光寺、二尊院、天龙寺、度月桥)
D5:京都(伏见稻荷大社、永观堂)
D6:京都(东本愿寺)—大阪(大阪城、心斋桥)
D7:大阪—奈良(奈良公园、春日大社)—大阪
D8:大阪(道顿堀、心斋桥筋、黑门市场)—广州
(注:以上行程已按旅行的实际线路作了修正)

旅途随记

11月28日,出发

第一站是名古屋。按照地理位置名古屋其实不属于关西地区,在原本的旅行计划中也没有考虑要去名古屋的,某种原因,我们比较迟才把出行日期确定下来,订机票的时候发现飞往关西机场的机票涨价了不少,飞名古屋却有特价,相对价效比高,而且名古屋离京都又不是太远,大概140多公里,于是临时调整了行程,加上了名古屋算是玩多一个地方。


抵达名古屋中部机场,填妥入境纸、行李报关单,办理入境手续,或许是中国游客比较多的缘故吧,入境处有工作人员用中文引导排队、资料录入,很顺利就办妥入境手续。按照“案内换乘”提示的乘车方案,中部机场搭乘名铁空港线到名古屋市区再转乘地铁,去到网上约订酒店(ホテルトラスティ 名古屋 白川),办妥入住后稍作休息。

秋季在高纬度地区旅行,时间不耐用,不到5点就落日了。名古屋的著名地标绿洲21离酒店不远,步行10多分钟便可去到,趁著晚餐时间还没到点就先去那逛逛,这是一座采用了环保概念的建筑,旁边就是名古屋电视塔,圆弧型的顶部远看象个飞碟,屋顶其实是个玻璃做的大水池,灌水起到调节气温的功能,游人还可以在上面的玻璃通道上散步,走在上面感觉和国内很多景区的玻璃栈道有些类似,不过这里是免费的,下面是休闲、购物、运动、车站综合场所,或许是天冷风大的缘故吧,上面冷冷清清的,如果夏天来这更加适合,所以随便转了一下就去找晚饭吃了。


第二天,游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是名古屋的一座城堡,它与大阪城,熊本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名古屋城最初由德川家康授意建造,在二战中遭受美军的战机轰炸,城中大部份建筑已被烧毁,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进行了修复,虽然是按原始建筑的样式、材料所作的原样修复,但现在看起来还是感觉整个建筑很新的样子,天守阁是城堡的中心建筑,这里是历代城主的住所,看起来就是相当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由于对日本历史所知无几,所谓外行看热闹,对于这样的历史名城也只能当做风景看看。在城堡转了一圈,对其中的历史文化说不出个一二三,倒是觉得城中几处花园的景色不错,虽说名古屋城是以春天观赏樱花更为出名,不过秋天里枫叶红银杏黄的,也很是好看,茶亭、曲径的园林庭园相当雅致,这个季节来这的游客不多,游玩起来也感觉轻松自在,偶尔见到有些新人在这里取景拍摄和服婚照,也为这里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除了名古屋城之外,名古屋还有热田神宫、乐高乐园、水族馆等好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不过这些都没在我们的行程计划里,相对于行色匆匆地多跑几个景点,我更愿意放慢节奏,在觉得好看的地方多呆一会,或许这就是自助游的自由吧。在城堡中休闲地逛逛、拍拍照片,一个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午后就告别了名古屋前往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京都。


从名古屋到京都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以选择,其中搭乘JR新干线最为快捷,只需34分钟便可到达;高速巴士则需要约三小时的车程,当然也可以搭乘电车,时间和巴士差不多,但需要中间换乘几趟;我们选择了坐巴士,料金便宜还可以看看沿途风光。

巴士到达京都站已是华灯初上的时分了,我们预订的酒店(ホテルイルヴェルデ京都)离车站不远,走路大概10分钟就到了,到酒店安顿下来之后,开启大众点评搜寻附近的美食,看看晚餐有啥好吃的,发现附近几百米有一家五星评分的日料(忘记店名了),于是按地图导航来到店里,时间已经是8点过了,居然还要排队等位,幸亏我们2位的不用等得太久。


第三天,在京都看红叶烂漫


东福寺是京都五大寺院之一,极具盛名的赏枫名所,今天要去的第一个点便是东福寺。早晨的京都,街道还比较清静,徒步走去东福寺,走在异国陌生的街道上,样样都感觉挺新鲜的,过了鸭川再往前走不远,到了JR东福寺站附近便开始感受到了游客赏枫的热情,街上变得人头攒动,这时不需要导航也不会走错了,看这阵势就知道今天的东福寺一定是游人如织了。

通天桥是东福寺的红叶观赏区域,赏枫需付费500円,跟着人潮慢慢走到桥上,站这可以俯瞰洗玉涧中整片枫林的秀美景色,然后沿着参道再到庭园,园中各色枫叶交相辉映,鲜红、橘红、亮黄色彩缤纷,让人有些目不暇接,虽说这里摩肩接踵都是游客,但毕竟是景色如画,一年当中就这短短的几周可以观赏到如此斑斓的美妙枫景,还是值得来打个卡的。


出了东福寺,便要前往第二个打卡点清水寺,从这到清水寺徒步需要走四五十分钟,搭乘巴士的话多少可以节省一些体力,可在等巴士的人实在太多,或许要等上几躺才能坐上车,于是干脆继续徒步,穿街过巷看看街景本是旅行中很好的体验,事实证明,总会有些不期而遇的美景在等着你的发现,走到东山七条的路口,我们邂逅了智积院,在做旅行功课的时候完成没有注意到有这家寺院,路过的时候是给院里金黄的银杏吸引住的,于是进去看看,这里是免费参观的,本只是顺道随便看看,结果却给了我大大的惊喜,寺院虽说不是很大,景观却着实漂亮,银杏树下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庭院中的枫叶红得璀璨,钟楼古碑掩与其中,幅幅美景犹如一本精美的画册,值得慢慢端详细细品味,更为难得的是这里的游客居然寥寥无几,使之在宁静中又多了几分雅致。

离开智积院没走多远,又看到一座古寺,只见围墙上探出了火红的枫影,有了刚才偶遇的惊喜,美景当前又怎容错过,寺院名为妙法院门迹,规模更加的小,几乎没什么游客,回来之后再查询也没发现有攻略和游记推荐它,或者大家都奔着着名景点去了,往往忽略了这样的精品小景,都说京都传承并保留了唐朝建筑文化,而这里枫叶与寺院古朴建筑的完美融合,散发出的气质,恰好诠释了唐风文化的意境。


千年京都,古蹟众多,文化底蕴浓厚,是一座特别适合步行旅游的城市,有时间慢慢逛逛,或许能偶遇更多更美的祕境。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附近还有二年阪三年阪、祗园等著名旅游景点,几乎每一位来京都的游客都会到此一游,特别现在是枫叶季,景区更是人潮如海,来到清水寺,首先看到的是三重塔,红叶衬托著红色的三重塔,再配以蓝天作为背景,是清水寺的标致性画面,这是清水寺经典景观之一,再往里就是清水舞台,它本是清水寺的赏枫绝佳处,可惜目前还处于围蔽修葺状态,据说要到2020年东京奥运时才能重新开放,所以未能目睹真容,然后,整个景区各处都是人群……。

从清水寺出来,顺着石阪路往下走就是二年阪三年阪了,就象日本版古镇,小道两边都是日本传统建筑,店铺卖著各种纪念品和小吃,街上好多和服体验的游客来来往往,仿佛在提醒你这里确实是日本,热闹非凡,你可以在这逛逛买些纪念品,或者品尝下京都的各种街头小吃。


走过二年阪三年阪,在路口看到一块指示牌,标识前面就是高台寺,行程中也没计划参观的,不过既然到了门前就上去看看吧,拾级而上,寺前有个小平台可以眺望京都城,入寺需付500円的参观料金,相对于清水寺和二年阪三年阪来说,这的游客是少了许多,寺院古朴典雅,方丈庭院的枯山水是寺院的一大看点,这种以石为山、以砂为水的山水景观,在细砂勾划的线条可能是大川、海洋或者云雾,石头寓意著大山、岛屿,这些纹理所表达的禅意我们未必能够看懂,但也可以从审美角度来观赏品味。枯山水景通常都比较素雅,多在白砂上勾划纹理,而这里还运用了一些彩沙元素,也是景观的独特之处。高台寺没有大片的枫叶景观,红叶点缀在庭院当中恰到好处,是红叶与园林的融合形成的自然山水画。


高台寺下来往只园方向走,途中经过八阪神社,据介绍是关西地区最知名且历史最悠久的神社之一,这里还有专门求签、写绘马的,祈求恋爱的心形绘马是最受欢迎的,不过我们一把年纪的人,自然就直接忽略了,看看天色渐暗,在神社的标志性建筑舞殿拍了几张照片就算打过卡了。


只园不是公园,而是一个商区,或许称之为餐馆一条街更为合适,这的料理屋、茶屋鳞次栉比,其中花见小路更是闻名,从江户时代起就是整个日本最有格调的花柳街,如果凑巧的话,还可能遇到身着鲜艳服装的舞姬艺妓经过。花见小路是条私家路,为免有些游客围堵艺妓拍照的不文明行为的滋扰,街道竖有禁止拍照的告示牌。有些旅行攻略吹嘘这里是体验日本传统文化的地方,个人感觉行色匆匆的游客是很难有什么体验。


第四天,岚山一日游

岚山是京都府的著名风景区,更以春赏樱花秋观枫叶而深受游客的欢迎,有“京都第一名胜”之称。既然是第一名胜,值得游览的景色自然不会少,据观光导览资料介绍,岚山东北面是嵯峨野,东面与大泽、广泽和宇多野相接,西面有小仓山,大堰川蜿蜒流经其北。上游保津川,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色别致,下游有渡月桥连线两岸,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岚山隐约如黛,松樱密布,桥下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细雨中,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乍暗时,峰峦为翠,时有禽鸣,不觉幽静出尘,诗意盎然。桥畔有岚山公园、龟山公园和天龙寺;山中有大悲阁、法轮寺、小督冢等名胜古蹟……。光看这简介就已经觉得相当吸引了吧。另外,岚山还有一条专门的观光铁路线,往返于嵯峨站与龟冈站之间,中途设岚山站和保津峡站。观光小火车沿着保津川溪谷缓慢而优雅的行驶,全程7.3公里,单程需时约25分钟。小火车沿线景色四季秀美,是秋季赏枫的好去处。


岚山小火车是单线往返营运的,如果要坐车游览的话,购买单程票就可以了,也就是选择从峨嵯站往龟冈站或者反向,没必要来回都坐小火车。早上坐车的话,个人感觉选择龟冈往峨嵯方向比较合理。我们预订的是上午9点从龟冈往峨嵯方向的车票,一大早在京都站搭乘JR峨嵯野线(园部行)到马堀站下车,再徒步10分钟就到小火车龟冈站,搭乘小火车游览至岚山站就下车(没坐到终点站峨嵯站),然后从这依次游览了常寂光寺、二尊院,再到山下的天龙寺、度月桥,最后在JR岚山嵯峨站(和小火车峨嵯站相连)乘列车回到京都,结束一日游的行程。


搭乘小火车游览,沿途景色可谓是枫叶如火、秋色醉人,风光旖旎自然不必多说。


岚山站出来,一路都有清晰标识,顺着指示走没多远便到了常寂光寺,或许我们来得还算比较早,游人不是太多。寺院依山而建,沿着山道抬级而上,两旁是高高低低的枫树,层层叠叠的枫叶往外伸展,不时有几片红叶飘落下来,红叶静静地躺在绿草青苔上,成为它红极一时的最后归宿;上到最高处便是展望台,可以俯瞰到峨嵯野;转往下还有一小片竹林,红叶与翠竹交错,斑驳的阳光从间隙中穿透下来,秋日的景色是那么的炫目缤纷。

在游览过常寂光寺之后,大多游客会折返往山下方向走,其实再往前走几百米,还有个二尊院,二尊院地方不大,红叶景观也不算特别出众,不过胜在游客相当较少,可以安静细致观赏庭院景观;这的红叶相对早一些吧,来时感觉已经接近“落叶近”了,如果是正值“见倾”之时的话,进门后那条称为“红叶的马场”的百米参道应该是更加的壮观。

然后再往天龙寺, 一路上景色也很漂亮,还可以经过落柿舍、大河内山庄、峨嵯野竹林等好几个景点,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把岚山的景点全都走遍,于是直奔主题天龙寺。曹源池是天龙寺的代表性的景观之一,这是借景式的山水庭园,庭园借用了岚山和龟山之景,山上树木层叠有致,秋天的枫叶给山坡染上了艳丽的色彩,池塘弯弯曲曲,边上还设了一圈的枯山水,沿池畔可从不同角度欣赏庭院的景致,红叶之下的和服妹子,又给这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


渡月桥离天龙寺不远,是横跨大堰川上一座桥,在桥上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岚山美景,是岚山的著名景点之一,不过枫叶季游人特别的多,桥上堵满了车和人,或许是下午背光的缘故,阳光照不到山上的枫叶,远观显得有些暗淡,风景算不上特别的美,倒是岸边的几棵松树有些看头。

第五天,继续寻访京都红叶

昨晚京都下了场雨,到早上还有些阵雨,按计划先要去伏见稻荷大社,于是打着伞走到京都站搭乘JR奈良线,两站就到伏见稻荷了,这时雨也停了。如果论红叶的话,这里算不上赏枫名所,但是,据说在日本的神社中有三分一属于稻荷神社,而伏见稻荷大社则是稻荷神社的总本社,地位崇高、历史悠久,在京都必游景点榜中排行第一,属于必须打卡的地方。伏见稻荷大社供奉的是保佑商业繁荣、财运亨通、五谷昌盛的稻荷大神,车站出来没几步就是入口处,首先见到是高高矗立的大鸟居,后面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再往里就是“千本鸟居”了,它是京都代表性景观之一,电影《艺伎回忆录》也曾这里取景,密集的“千本鸟居”就像一条长长的红色走廊,一直通往山上。我们没有上到山上,半道就从旁边的岔路绕了出来,路上有一小片红叶,或许连续看了多处的红叶名所,多少有些视觉疲劳,要求也高了,感觉这不算特别漂亮。


如果在京都只能选一个地方赏枫的话,我会强烈推荐你去永观堂。在伏见稻荷搭乘京阪电车到三条站下,然后换乘5号市营巴士在南禅寺永观堂道下车,再步行几分钟就到永观堂了。


永观堂是日本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本山,又称永观堂禅林寺,它是座千年古刹,建立于平安时代初期(853年),距今已有近1200年的历史。


在京都永观堂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红叶名所了,才到大门前,就已经看到色彩绚丽的红叶从墙头探了出来,似乎迫不及待向游人展示属于她们的艳丽,所以还没进去就开始了一阵狂拍。永观堂赏枫的参拜料金也要比别处的贵多一倍,是每人1000円,但也是相当值得的,折算成人民币其实也就65块,如果国内这样的景点,我想远不止这个数了。


买了票入到院里,各色各样的枫叶展现眼前,这的枫叶远观是繁密、壮观,一片的色彩斑斓,近看各种枫叶形状各异、色彩丰富,而且叶片大多完整、少有枯萎之相,雨后的天色虽然有些阴暗,不过枫叶上依然挂著水珠,更是显得格外的鲜嫩,面对这种景色,感觉无论怎样华丽的辞藻都是无法描绘,只能用相机尽量将此情此景记录下来,帮助回忆曾经看过如此美好的景色。


永观堂是依着地势而建的,释迦堂、开山堂、御影堂等各座殿堂之间以回廊相连,在殿前脱下鞋装入塑料袋拧着便可入内,然后按标识指引顺着回廊参观,殿堂间的庭院园林绿植松枫、池塘流水,很是雅致,能在簷廊下对着美景静静地坐会,绝对是轻松懈意之事。除了枫叶,大殿里展览的文物很多都是国宝级,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积淀,可是一来自己的鉴赏能力不够,二来庭院的景观实在太美,以致这些精品都没仔细观赏,所以不要低估了这里的魅力,建议预留充足的游览时间。


第六天,京都–大阪
按原定计划,今早就离开京都往下一站大阪了。


昨天从永观堂回来的时候,坐车经过东本愿寺门口,看见那的银杏黄得实在漂亮,但当时天色已晚,没能下车去看。幸好酒店离东本愿寺不远,走路过去也就10来分钟,所以决定把去大阪的时间往后推迟一点,今早先到东本愿寺看下银杏。

本愿寺是有东、西之分的,如果在网络查询京都银杏攻略的话,大多会推荐去西本愿寺,据说那有棵三百多年的巨大银杏树相当壮观,并且还有段故事。而我们去的则是东本愿寺,在京都或许属于比较冷门的景点吧,去到也没见有多少游客,相当的安静,其实这是一座很值得参观的寺院,首先是它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寺院迥然不同,位于寺院当中的御影堂据说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雄伟而深沉的建筑予人庄严肃穆和敬仰之感。另外,这的银杏实在漂亮,院内院外都栽有银杏,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在蓝天的承托下更是显得娇艳,落下的叶子如同一层松软的地毯铺在地上,一阵秋风吹过,银杏叶纷纷扬扬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如蝴蝶般在空中漫天飞舞,真的美极了,由于游人稀疏,还可以尽情拍照。

大阪是日本第二大都市,大阪和京都之间的距离不远,无论搭乘JR京都线还是乘坐京阪本线电车都是大约1个小时左右的车程,由于大阪的酒店价格相对于旅游城市的京都来说要便宜一些,所以也有些游客会选择住在大阪,采用每天往返的方式游玩京都,不过个人感觉这样有些折腾,不推荐。大阪是个繁华的商业大都市,除了大阪城和环球影城之外,风景名胜似乎不多,大多国人来这的指定动作就是买买买,大街上经常看到一个人拖两三个大旅行箱的,估计是做代购的吧。

下午去大阪城,大阪城和之前去的名古屋城同列为日本的三大名城之一,最初由丰臣秀吉所造,历经数次战火和天灾的损毁后又再重建,现在的大阪城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民间集资重建的,而今连同周围的绿化植被统称为大阪城公园,这里有成片的梅林和樱花树林,如果春天来的话肯定是首选的赏花圣地。在秋天,这也有银杏和红叶,或许前几天在京都看到的秋色实在太美丽,相比之下变得感觉这里比较一般。天守阁是城内主体建筑,它巍峨宏伟、镶铜镀金的十分壮观,下面的广场聚集了好多旅行团、游客人在拍照,我们也没有登上阁,顺着公园的小路到处逛逛,发现天守阁在远处的池塘边拍摄更加漂亮。


大多的游客来大阪都会选择住在心斋桥附近,我们也不例外,订了位于中央区岛之内的川公寓酒店,离道顿堀很近,晚上可以到街上逛逛,确实是热闹非凡。


第七天 奈良一日游

奈良是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它曾经还是日本的首都,同时也是座观光城市,以古朴雄浑的寺庙、宁静恬适的公园及随处可见的梅花鹿为城市标志。从大阪搭乘近铁奈良线在终点站下车,只需大概40分钟左右的车程,出了车站,也无需用导航,大家都是去奈良公园的,跟着人群慢慢走就是了,一天的时间游玩奈良是相当充裕的,当然,如果赶时间或者不愿走路的话,也可以选择转乘公交。

梅花鹿是奈良最大的特色之一,出车站没多远的路上就开始能看见它们的身影,这些鹿被指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动物,在公园、神社、甚至大马路边都有成群结队鹿,路边小摊和景点附近的店家都有贩售专门喂鹿的鹿饼干,统一是200円一份,公园里常见到游客被鹿追逐讨食饼干的有趣场景,所以买了鹿饼不能拧在手上,一定要收好,鹿知道了你还有鹿饼的话,不会轻易放过你的,会冷不丁地在后面拱你一下。在公园除了喂鹿,秋色也让人心旷神怡,满园的火红的枫叶和金黄的银杏,可以悠闲自在地看看风景,看看游人喂鹿时被鹿群围堵的囧态,也是妙趣横生。


春日大社是奈良公园内的一座古老的神社,也是日本三大神社之一,古朴的石灯笼是春日大社的一道特别的风景,两千多个各式各样的石灯笼列于山道两侧,为日本之最,漫步苍翠丛林里的石灯笼大道上,在静谧中带着神圣感觉,偶然见石灯笼后躲著几个萌态的小鹿,在宁静的古韵之中又增添了自然的和谐。

在奈良游玩,其实不必在意走到哪里,在公园里逛逛,慢慢的走走拍拍,如果想多去几个景点,还有东大寺、二月堂、若草山可游,如果想休闲一点,在公园找个地方坐下,感受秋日阳光的温暖和宁静,或者在公园旁边的小店品尝一下当地小吃。


在奈良轻轻松松玩大半天的时间就足够了,下午返回大阪,在道顿堀附近逛逛街,这里是大阪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是美食和购物的天堂,一路上有数不清的各色料理,各种各样的小吃,寿司、拉面、章鱼小丸子、烤肉等等。到了晚上,道顿堀川的两岸的室外广告和霓虹灯连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广告灯光装点下,把城市街道变得更加的繁华热闹。


第八天 大阪+回程

今天,整个旅程就要结束了,回程的机票是晚上的,白天还有时间在大阪逛逛街。早上check out后把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后先去道顿广场(DOTON PLAZA)预定了机场大巴的车票,原本想到梅田那边看看,不过想想商业街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不想走太远了,所以还是在附近逛逛算了。

在京都时错过了锦市场,来大阪就不能再错过黑门市场了。黑门市场是大阪有名的海鲜市场,号称大阪人的厨房,这条街不算太长,两边各色食店林立,有的在门前现烤食物,通常是海鲜,如元贝、八爪鱼和章鱼小丸子等,如果想吃点新鲜的食物,也有很多售卖新鲜寿司和刺身的店铺,还有神户牛肉、串炸等等,如果要品尝河豚的话,还有多家的豚鱼料理店。刺身寿司店有点像国内的海鲜超市食店那样,堂食或外带品尝都可,在这里可以用非常合理的价格吃到各种高品质的刺身,绝对物有所值,值得推荐。另外,市场只在白天营业,到了下午五点店铺就开始陆续打烊,京都的锦市场就是去晚了而错过的。


如果Shopping的话,那么心斋桥筋也是够你逛的,弧形天棚下的商店街热闹非凡,各式服装店、药妆店、杂货店商品琳琅满目,这里全天候都是人头涌涌的,我们对这种场面没有太浓厚的兴趣,买了些简单的手信就回到酒店大堂稍作休息,然后启程回家。


注:在道顿堀路口对面,有座DOTON PLAZA(道顿广场)购物广场(地址:大阪市中央区岛之内2-15-10),商场门口有机场大巴往关西机场,大概每小时一班,末班时间为17:00,购票请搭手扶电梯上商场二楼,在电梯口有售票柜台。

THE END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582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