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正月初三。
       今日交通: 名古屋JR站~郡上八幡(使用JR  pass7日券)。名古屋站(搭乘JR特急,需坐自由席)~美浓太田站(换乘私铁长良川铁道,另购票)~郡上八幡站。

       郡上市属于日本岐阜县,和属于爱知县的名古屋相距八十多公里。房东一弥的家位于郡上市白鸟乡,比较偏远,附近除了小小的八幡城没什么著名景点。可能为了弥补地理位置的不足吧,一弥夫人免费提供丰盛早餐,一弥先生免费提供用车服务。当然,有些事情是入住一弥家之后才体会到的,在Airbnb上预订民宿的时候没有太在意这些,更多是关注房客的如潮好评。
        当我们下了火车,一弥先生已经在站台等候,和照片上完全一样,他带着前进帽,上身穿浅黄色格尼西服大衣,围着褐色毛线围脖,带着金属边眼镜,全然斑白的连鬓胡须,看上去很有艺术范儿。他极其热情亲切和细致周到,典型的日本老先生。

趁著大家装行李的功夫,我打量郡上八幡城车站,这是个传统的日式小车站,房子造型古朴,线条简约,深色调,干净而寂静,再加上热情的一弥老先生和一部老丰田,眼前这幅画面和我想象中的情形完全一致!

        一弥开着他的深蓝色经典款老式丰田车,主动安排我们去逛郡上八幡城。
只见他经常腾出左手,拿着一个小小的翻译机,说出一串日语,再按翻译机,于是出来一段中文。智慧翻译有时怪怪的,但大致都能明白他的意思,基本都是嘘寒问暖,穿插几句玩笑逗我们开心,比如说当年追他老婆,几个竞争者他最后胜出。


大概十分钟,车到郡上八幡城,我们四人买了票拾级而上,在城楼上俯瞰一下八幡小城,感受战国时代(日本战国时代比中国战国时代晚很多,相当于我们的明朝晚期吧)藩王的警惕与孤傲。

八幡城没什么游人,只有我们几个走上走下,指点评说。
我喜欢寻访古蹟时的这种清冷的氛围。
如果游人如织,喧嚣浮夸,再佐以小贩叫卖瓜子饮料,地上偶见纸屑和饮料瓶,那任何古蹟都只有汗颜的份了。这就好比一匹骆驼,好不容易从远古的沙漠中缓缓走过来,今人却一哄而上,远古的骆驼只好承载那份沉重和无奈蹒跚前行,不久它就要倒毙路旁,给千年古道平添一具零落的白骨。

在日本,这种小众化的地方一般都没什么游人,今年更少,自不待说。而这种寂静凄冷恰好使这匹‘’历史骆驼‘’保持一份应有的安静和泰然,这种安静与泰然足以隔离人类前行至今的喧嚣和浮躁,恰好和观赏揣摩古蹟需要的氛围相呼应,让人可以徜徉可以静观,也可以神往和追思。
总之,在古蹟的地盘,冷寂比热闹好得多。

        离开八幡城,我们来到郡上八幡小镇,感觉很像东京西郊的箱根,丘陵环绕,小镇依河而建,恬静安然。


我们又去逛了小镇上的土特产店,看到这么多接地气的日本料理的材料,冷不丁想起民宿是可以做饭的,于是在Airbnb上询问一弥可否在他家做晚饭,很快的答复,几个日文字母,点翻译按钮,两个词‘’可以,很好‘’。于是,我们欢天喜地买好晚饭的材料,走出商店,外面已经快黑了,天空飘着小雨。一弥已经在桥头等候,他穿的不多,应该是很冷吧,正当我有些愧意,他已经给我们讲起桥下曾经的故事了。
       我们上车,一弥开车绕出小镇,开上高速,仍然是时常腾出左手操作翻译机,每当操作失误,翻译机没有翻出来汉语,他总是一句高调而怪异的‘’Sorry‘’表达歉意。
       大概二十多分钟后,车停在路旁一座传统的日式建筑旁,这就是一弥先生的家了。

一弥夫人也出来欢迎,感觉有些害羞。他们的家温馨而周全,乡间气息浓厚,生活所需应有尽有。女儿很喜欢!大家感觉都不错。于是我们简单商量一下,问询了一弥先生后,当即取消了明晚横滨的住宿,明晚还住在一弥家(当场支付宝搞定,哈哈)。
这样一来明天就很从容,计划滑雪和泡温泉。后天坐上新干线,越过横滨直奔青森就OK!后面的行程和酒店住宿不受影响。
        当晚,天小和妈妈主厨,给我们日本之行做了第一顿日式晚餐(当然不能完全符合日式,准确的说是在日本做的晚餐~日式晚餐)。开启我们刚刚买的清酒,烫上,喝热的。

夜宿榻榻米,一夜无话

        1月28日,初四。
一弥夫妇按约定的八点半早餐时间,八点就过来布置了(老两口住隔壁,房子属于新式建筑)。
由于他们走的是餐厅侧门,所以我们都不知道,等洗漱完毕到了餐厅,一切都已布置停当,一桌十分丰盛的西式早餐。
一弥夫人烤的面包里面夹着果仁儿,非常好吃。一弥先生自己磨的咖啡相当棒😄当然,我是跟着女儿学舌,她说好喝就是好喝呗。哈哈,咱毕竟不擅长喝咖啡呀。

        早餐后,一弥先生驾车送我们去附近的一家滑雪场。车行半小时,沿山路直驱而上,老丰田挺给力,发动机从容的轰鸣著到了山腰雪场。

和一弥道别后,我们在二楼租好滑雪板和滑雪鞋,时间是中午12点到下午6点。还有一小时,我们就到楼下呼吸雪山的新鲜空气吧,天很蓝很蓝。
于是进入摆拍时间:

        由于是第一次滑雪,穿着大棉裤和笨重的滑雪鞋,再踩上滑雪板,动作起来那是相当地不由自主,非常消耗体力。虽然常年坚持羽毛球运动,身体素质不错,但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每个动作都要付出洪荒之力。时间不长,里面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溼了,而外面零下20度,依然要棉帽手套遮得严严实实,这种内溼外冷的滋味够难受的。
最后算是能在平地缓慢滑行。下了两次坡,都摔得很惨,有一次滑雪板都飞出去了。
        我的体会是除了动作要领没有掌握,还有心理问题。当速度越来越快时,心里想的是可别撞到什么东西上,咋还不摔倒?于是就真的摔倒了。


        景威不错,由于有些基础,滑行起来已经比较自如。两个年轻人滑的是单板,难度大。我们两个年龄大的滑双板,难度小些,但要想自如当然也不容易。

        我对滑雪的印象来自于小时候看的电影《林海雪原》,少剑波的小分队在雪原上滑行,每当下坡他们就把两只滑雪杆夹在腋下,白色大氅随风飞舞。这时候,电影一定会再来个特写:表情坚毅,双目炯炯。嘿,真带劲!
几十年之后才知道,这个潇洒的动作来之不易呀。

        五点钟刚过,一弥驾车到了滑雪场接我们回去。先送我们回到家中换衣服,然后送我们泡温泉。
路上,一弥告诉我们准备送我们到远些的一家温泉去,因为那里吃的比较好,我们一定是饿了,说是10分钟就到。
这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
日本乡间公路很平坦,但窄窄的,对面驶来的车总是擦肩而过,而且基本没有路灯,黑乎乎地。一弥开得飞快,保持在60迈以上,还不时用左手操作翻译机,弄得我有点担心。
两次走错,一次问路,在耗时40分钟之后,终于找到那家温泉:关门休业中!
        一弥一声高调而怪怪的‘’Sorry‘’,急打方向盘,掉头折返,仍然右手方向盘,左手翻译机,只打近光灯,在漆黑的乡间公路上疾驰。偶尔对面驶过一辆来车,真的是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我坐在副驾位置,不仅提心而且吊胆,低声提醒他不必着急,我们不饿,他还是速度不减。
大约又过半小时,老丰田终于停在一家温泉店前,举目一望,上书四个大字‘美人之汤’。
哈哈,美人~! 踏破铁鞋,终得一见!
        ‘’美人之汤‘’是一家村子里的硫磺温泉,我们进去的时候,男汤只有一两个人,后来陆续来了几位当地人,都是舀几瓢水洗洗身体,一头扎进汗蒸房。
从雪山下来泡温泉真是太奇妙了。滑滑的温泉水缓缓流过肌肤,每一个关节都变得柔软,每个毛孔都愈发舒畅。
我们还拉开隔断门,体验露天风吕,短短的几步路被寒风卷走了身上仅有的热量,哆哆嗦嗦的走到池中,在热水中一点点找回刚刚散失的热量。仰头看着晴朗的夜空,万籁俱寂中,身体里所有的疲惫都慢慢逃离。
大约四十分钟,我们陆续出来。首先在贩卖机上选了餐买了票,坐在食肆榻榻米上等著叫号。
这种一千多日元的定食还是不错的。

就是饭量不够,如何加米饭呢?不得要领。最后还是田田有行动力,跑到贩卖机前估摸著名字,点了两个‘’食大盛‘’



食大盛?啥玩意儿?
一会儿,上来了,对头,是米饭!
不过足足两大海碗,岗尖儿岗尖儿滴,真是‘’食大盛‘’啊!



再一次感受到日语和汉语之间的微妙关系,有趣儿。
结果呢?我俩老家伙合伙吃掉一碗,景威独吞一碗! 哇塞!滑雪长饭量啊!
        回一弥家的路上,仅用5分钟!我们明白了,一弥为了让我们吃得好一点儿,舍近求远,结果吃了闭门羹,加上走错路,多行车至少一个时辰。真是个好人!可惜,由于语言不通,没办法向他表达谢意。

1月29日,初五。
一弥夫人给我们准备的早餐是日式,厨艺更精细,餐具更讲究更精致,这些更合乎我们的口味,更符合我们的期待。
        日本人很用心地对待食物,享用的人通过食物可以体会到人类的一些值得珍惜的情感,比如对食物的敬重态度,对客人的恭敬之心、对仪式的一丝不苟等等,由此感恩的情怀得以传递。
日本是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国家,日料中没有什么稀罕的食材,全靠制作的用心和精细。当然,少油少盐也是日料的突出特点,易于消化,利于健康。

        饭毕,一弥先生到了,准备送我们去巴士站,一弥夫人抱着猫也跟着过来道别。
于是我们拍下合照,和一弥夫人道声珍重,挥手告别。

在送我们去车站的路上,一弥先生告诉我们,他有两个儿子,都已工作和成家,一个在大阪,一个在东京,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即使这样难得的重逢,父子之间由于年代的差异也不时产生争执。话语间,可以感到老人的一些落寞和无奈。
        一弥还谈到他年轻时在大阪做摄影师,三十多岁就和夫人来到郡上乡下,一住就是三十多年,他喜欢乡下的休闲与宁静。

在巴士站与一弥告别:

坐在回名古屋的巴士上,我不仅思绪万千。
一弥的热情周到固然有生意上用心待客的因素,但可以感受到的是,他的热情和周到是真诚的,或者说是源自内心的一种素养。
2018年夏季我和田田在大阪京都一带旅行,住的也都是民宿,但因为那些房子都在十分便利的地铁站旁,我们和房东从未谋面,都是用房东在Airbnb上给的密码开锁。这次在日本旅行能遇到一弥这样一位房东,让我对这一方山水的人们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
我还想到,在一个普遍长寿的老人社会,日本老年人退休不退工作,他们有的儿女成群,却独立生活出没有儿女的孤寡状态,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心理和文化呢?
       像一弥和夫人尚且年轻健康,若是更老呢?
       2018年夏在日本旅行,有一次坐公交,看到满车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家,确实和中国的景观不大一样,老人家都在挣扎着上车下车,没人让座,没人搀扶,无关彼此,相安无事。我默默地看着,看得出这已然是日本社会的一种生活形态,让人们早已习惯的常态了。
66岁的一弥依然很有活力,我们如有机会再来郡上,一定还来一弥家。

想着这些,转眼一个小时过去了,巴士驶进名古屋市区,接着我们将转乘新干线前往青森县。我抓紧把我们刚才的合照通过Airbnb邮箱传给一弥,并把在深圳的联络方式留给他。

       
      
       在郡上白鸟的两天很充实很快乐,远离城市,没看新闻,并不知道日本已经发生著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日本全境,口罩已经脱销。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610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