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来日本,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走出一条奇诡的路线,以此一记。这次行程前正巧开通了Kindle Unlimited,所以顺势拜读了限免的家永三郎先生著《日本文化史》及加藤阳子先生著《日本为什么选择了战争》,对日本的历史有了粗浅的认识,极大提升了本次的旅行体验。
通讯服务:淘宝是万能的,人不多的话买流量卡划算,人多租Wi-Fi划算。流量卡的话国内取要比国外取便宜、网速快、bug少,本次两种都体验了一下,对比鲜明。
必备app:换乘案内,这次的一些冷门路线查询上它的表现完克Google Map。而Google Map则是保命第一名,在断网时也能依靠GPS定位和离线地图指路。
选用通票(定位是兑换时的地点):
JR富士山·静冈周游券⬇️

封面都没好意思画特急车头…

JR伊势·熊野·和歌山周游券⬇️

封面为南纪号(左)和黑潮号(右)车头

Kansai Through Pass (KTP) 2 days + 3 days⬇️

许多淘宝卖家就是不给你看的详细版地图

以下就是流水账本体了。为了尊重当地风俗,神佛鬼之前都未拍照。

富士踏雪

从名古屋机场入境后,乘名古屋铁道到丰桥再换乘JR是便宜又快捷的通程方式。由于行程长行李重,我在静冈住了两天,区间交通使用JR富士山·静冈周游券。需要注意的是,该券虽然号称能够乘坐特急列车,但实际上在JR东海的这一区间内几乎全是站站乐。预算宽裕的同学们大可选择新干线。
天公不作美,连续数日雨雪,在之前计划去的山中湖和三保松原都没能得见富士山全体。山中湖是富士五湖中距离御殿场最近、面积最大的湖泊,冬季有天鹅候鸟栖息,也叫白鸟湖。号称从这里可以看到夕阳落于富士山顶的绝景,又称旭日丘,可惜此次未能见证。三保松原传说为天人羽衣飘落而化,冬日凛风之下,更显松林坚劲。
山中湖所见⬇️

三保松原所见⬇️

抱憾离开静冈后,准备前往伊势三重地区。为了避免走回头路,我选择在丰桥站向南乘伊良湖本线巴士前往伊良湖岬,然后再换乘渡轮横跨伊势湾去往对岸的鸟羽地区。售票乘车均在丰桥站东口地面层,可以购买巴士+轮渡套票,时刻表如下⬇️


沿途风景一扫连日阴霾⬇️

随后在伊良湖港乘坐轮渡前往伊势湾对岸的鸟羽港⬇️

伊良湖岬灯塔⬇️

5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鸟羽港,从港口步行二十分钟即可到达JR鸟羽站。

伊势横渡

从JR鸟羽站起就可以使用JR伊势·熊野·和歌山周游券了。如果大家有环游伊势和纪伊半岛并最终去往关西地区的计划的话,强烈推荐这张通票。除沿海铁路线外,它同时也覆蓋了去往绝大多数古蹟的公交线路,并且包含四次指定席券。沿线主要可以使用的特急列车包括名古屋=纪伊胜浦的南纪号Nanki系列(内燃机车,全车指定席)、新宫=新大阪的黑潮号Kuroshio系列(电力机车,有自由席车厢)和新大阪=关西空港区间的遥号Haruka列车。
在伊势站存包后,可先参观伊势神宫外宫,再乘公交去往内宫。伊势神宫外宫供奉丰受大神,内宫则供奉神道教最高神天照大神,二者间为服侍关系。由于日本仍然保有未褪神性的天皇制,伊势神宫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被称为日本国宪法的根基之一,地位至高无上,每二十年行一次造替以传承工艺、加深神祕,称为“式年迁宫”。相比之下,后来去到的一些真正称得上古老的大社反而没有这种操作,可能是不屑于用这种手段增添神祕吧?
当晚宿松阪,尝试了几大和牛之一的松阪牛,吃的时候心想可千万不能让自己胖成这个样子,肌肉缝隙里塞满了脂肪…⬇️

第二天乘坐南纪号前往纪伊胜浦,沿途太平洋海岸线风光无限。

熊野参觐

大概研究了公交线路之后,发现纪伊胜浦和新宫到熊野三山的交通都很方便,但因为自己喜欢海港所以选择了纪伊胜浦。事实上也选对了,向预算低的同好们强烈推荐Kodo Backpacker’s Inn,门口就是海鲜市场和足汤,附近还有全家,青旅管理也很规范,体验极佳!
熊野信仰很有交感巫术的味道,而且也体现了日本神道和佛教融合的大背景,同时还有自然崇拜的底色。熊野本宫大社和位于新宫的熊野速玉大社共同供奉的神体是相传降临过三位神的一块巨岩,而崇拜物是与崇拜物件有关联的物体而非物件本身是交感巫术的一大特点。这三位神明则相传是历劫时受佛教高僧搭救、后驾云渡来日本的古印度某处的国王及其王后、王子;僧人一遍上人曾在熊野开悟,并带领九十九王子开拓熊野古道;号称分别护佑前世、现世和来世的速玉、那智、本宫大社所在地被尊为药师如来、十一面千手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如来之大权现。以上种种均体现了佛教文化与神道教文化的交融性。
熊野神社内可以见到大量被神化崇拜的古树古水,其中以熊野那智大社的别社飞泷神社为代表,所崇拜的神体正是那智瀑布。另外,熊野境内随处可见的八咫乌形象也是对乌鸦的直接神化。说来有趣,乌鸦在世界各地的神话及宗教中都不少见,中国神话有三足金乌,埃及有太阳乌,权游里也有三眼乌鸦emmm。也许是羽毛的色调赋予了它神祕性,也许是食腐的癖好让人将它与死亡联络在一起,而死亡的确是宗教永远的母题。
飞泷神社神体⬇️

早樱⬇️

古树⬇️

八咫乌在车站⬇️

八咫乌邮筒⬇️

通勤车上看到的太平洋⬇️

飞鹰展翅⬇️

散步到弁天岛附近的礁石⬇️

弁天岛上供奉白蛇弁财天的小神社⬇️

泡足汤时眼前的海港⬇️

飞鸟散步

乘黑潮号离开纪伊胜浦后,在和歌山市停留半天,去逛了一圈加太港。往返的南海加太线电车可爱极了。遍地娃娃的淡嶋神社有一种妖冶的美感,可惜不太方便拍照,也没有正巧赶上送他们出海的好时候。在海港的渔船桅杆上发现了鸬鹚和鹈鹕,还有好多不知名的小鸟。
电车1⬇️

电车2⬇️

加太港⬇️

当晚住在奈良,以便第二天使用KTP先去飞鸟地区转转再上高野山。KTP涵盖了除JR外的绝大多数近畿地区公共交通工具,并且可以不连续使用,个人经验是当日乘特急列车累计时长超过2小时就可以回本。
一早吃过饭后,乘近铁至橿原神宫前站下车。个人对所有尊人为神的庙宇都毫无兴趣,于是存包后(近铁官网有很详细的存包柜资讯)直接转乘公交前往飞鸟地区。回程时才发现明日香/飞鸟地区的自行车租用其实非常发达,也很适合飞鸟地区古蹟稍微分散但又骑行可达的特点,推荐大家使用。
飞鸟时代对应中国的隋唐时期,大化改新使日本变为了有强烈奴隶制色彩的封建社会,同时遣隋使、遣唐使活动及与百济、新罗的交流带来了佛教等大陆文化。飞鸟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它所有的日本现存最古的青铜释迦造像与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造像的风格明显相似,令人联想起云冈石窟的大佛。飞鸟神社似乎建成时间更为古老,手水处的勺子直接选用了粗加工的带枝竹节,而且祭典和御守都带有强烈的生殖崇拜风格。
飞鸟地区,完全是乡下啦⬇️

飞鸟神社手水处⬇️

飞鸟神社御守⬇️

高野同行

回到橿原神宫前站后乘近铁去往河内长野转南海电车上高野山(看地图上似乎中间用一段JR和歌山线接驳可以更快,未尝试)。沿路风景宜人,但已经对日本的小山水稍有些审美疲劳。晚间入住常喜院,是高野山上的众多宿坊之一,距离坛上迦蓝(真·金刚峰寺)和金刚峰寺非常近。如果更对奥之院感兴趣,可以选择更有名气的惠光院。
高野山山门⬇️

宿坊中庭⬇️

高野山由弘法大师(空海和尚)留唐归来所创。相传他在船上向本州岛掷了一柄三棱金刚杵,杵便落在了今天坛上迦蓝正中的一株松树上(并因此从两针变成了三针一束?生物是会变异的…)。寻到金刚杵后,空海发现此处正是盆地中的高台,周围八山环绕,有如天然莲台,便在此着手建立金堂、根本大塔等核心建筑群。百年之后,空海于高野山入定,相传修成肉身不腐,由此开创了延续千二百余年的大师信仰。弘法大师的信众们持“南无大师遍照金刚”八字真言,笃信修行路上大师始终就在自己身边,所谓“同行二人”。
奥之院可以说是日本人大师信仰的集中体现,许多人希望能把自己的骨灰安放在奥之院的一幢五轮塔里,以期得到大师的福佑。安土桃山时代那些互为一生之敌的战国武将们到了这里可能就是邻居。除了历史名人们的家族墓地和个人坟冢之外,还有一些日本的巨头企业给无处可去的员工立了塔,和一些死于法西斯战争的日本部队的番号塔。弘法大师御庙位于奥之院的最深、最高处,似乎护佑著下方成千上万的五轮塔。
离开高野山后,在签证到期前剩余的几天我都住在大阪,使用KTP往返周边。第一天青旅提供一次免费自行车租赁,我挑了一辆公路车,往返50km去参观了古市古坟群。古坟时代是时序在绳文时代、弥生时代之后的日本上古时期,这一时期日本的中央集权程度逐渐提高,统治者得以大兴土木,因此产生的大量大型陵寝就成为了这一时代的标志。我主要参访的应神天皇陵是日本估计土方量最大的古坟,封土呈钥匙孔型前方后圆,外围有二壕二堤缠护。在南侧还有对它遥相朝拜的一间神社,至今香火不断。

鞍马追傩

2月3日在日本称作节分,是驱鬼的日子。一般要找一个人戴上鬼面,其他人向他身上撒黄豆(阴阳师百鬼夜行的原型hh),各个神社和寺庙也会举行节分祭。在KTP的地图上看到了鞍马寺和贵船神社,查了查似乎还非常有名,于是就去走了一趟。
鞍马寺因为传说源义经曾在此向天狗习武演兵而闻名,鉴祯上人初创时为律宗寺庙,后几经改易独立成派,成为鞍马弘教大本山。其宇宙观在佛教中也实属怪异,以毗沙门天王·千手观世音菩萨·护法魔王尊三身一体之尊天为本尊,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和地球。节分之时,鞍马寺举办追傩祭,仪式执行者既有僧侣也有神官,还有一群蹦蹦跳跳的小孩子跟着扮演傩鬼的大人“鬼哭”,实在可爱。到仪式末了神官们还会射发福箭,可惜意识到这是在干嘛的时候已经被挤到很靠后的地方了…
鞍马寺参道⬇️

上山途中⬇️

追傩祭⬇️

鞍马寺后门有一条山路,爬满树根,被称作“木之根道”,一路通往贵船神社,沿途上还有几处与源义经相关的古蹟。贵船神社供奉水神,相传古时天皇在此祭马求雨,后以木板画马代替,逐渐演变为现今日本神社和寺庙都处处可见的绘马。神社内还有蛮好玩的水占卜。
贵船神社参道⬇️

濑户环游

本来计划去丰岛参观心脏音博物馆和丰岛美术馆,但当天恰好是丰岛补给日,只能临时改去了直岛。为了省路费,我用KTP从梅田乘直通特急直达山阳姬路站后,换乘新干线到冈山后再乘坐JR在来线到达宇野,才堪堪赶上最后一班上岛的轮渡。宇野站有提供许多濑户内海群岛的宣传册,可以拿一本在轮渡上仔细计划一下岛上行程。
跳岛轮渡时刻表⬇️

直岛的艺术专案以建筑为主,灵魂人物则是安藤忠雄。由于需要当天返程时间有限,我没有去最深处的三大博物馆,而是购买了民居改造专案套票和安藤博物馆的票。现代技艺重构后的古老精神着实撼动人心。南寺是最令我倾心的一处,如果用一个短句来形容我的感觉的话,应该称作“一苇渡迷津”吧。艺术体验是高度私人化的,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这类展品不可拍照的原因之一。
带我到宇野的小黄车⬇️

宇野站⬇️

似乎可以租用的自行车⬇️

轮渡上路过的祕密基地⬇️

比起波点南瓜,可能更喜欢波点皮卡⬇️

护王神社所见海角⬇️

游览完直岛,轮渡去往高松港,并在站前一家立食店体验了一回香川乌冬(现场制面吃起来完全不一样),随后乘涡潮号Uzushio特急前往德岛。从德岛站乘公交车再前往南海轮渡德岛港,搭乘轮渡前往和歌山港,再乘特急南海电车回到难波,一天的濑户内海小环游就完成啦。
香川乌冬⬇️

德岛港⬇️

阿波舞祭的宣传海报⬇️

东京一瞥

之前在马蜂窝上看到过水上鸟居特辑,最想亲眼看过的除了广岛的严岛神社海上大鸟居之外,就是茨城大冼矶前神社的礁石鸟居了。前者正在大修,便想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去大冼看一看。为了节省交通和住宿费用,我选择连续两天乘夜巴往返东京,当然也有《午夜巴士》这部电影的影响(一直在猜男主的儿子是Crohn’s还是Behçet’s)。一早到达东京站后,转乘常盘线前往水户站再转公交,才到了神社门前。
夜巴天花板上用来发呆的星图⬇️

大冼矶前神社的神体就是鸟居所在的岩石,相传曾有两位大神降临于此,因而立社供奉。太喜欢看海了,尤其喜欢太平洋,尤其喜欢这里矶前的白浪。走过这么多所谓神蹟,这是我唯一一次真的愿意相信曾有神明降临于此。

下午返回上野后,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待了小半天,再次复习了日本文化史。晚上逛了逛森美术馆、六本木之丘和东京塔。看着东京的夜景,突然就理解了有些人对东京的向往,是真的有一种迷幻的城市魅力,确实称得上是cyberpunk的精神原乡之一。有机会一定会再来品味。

鸭川行走

最后一个半天,我又把时间留给了京都,去做一做圣地巡礼。森见登美彦的《四叠半神话大系》让我学会接受大学生活的某些平凡,《玉子市场》和《玉子爱情故事》则是我对京都的最初印象。乘京阪电车直达出町柳后,我踏上了洛北的土地。
下鸭神社据说是京都最早的神社,藏身于糺之森的深处。这里地处贺茂川和高野川之间,背靠北部群山,山南水北、阳气所钟,诞生出这般美景也不奇怪了。
一只乌鸦似乎在给我引路⬇️

四叠半里樋口前辈假扮的神明之原典⬇️

神桥之畔的梅花⬇️

出了下鸭神社西门,本想去往上贺茂神社,但公交车久等不来,倒是先到了一辆开往金阁寺的公交,索性跳上了车。金阁三层从下往上分别是寝殿造、武家造和禅宗式样,分别是贵族、武士和僧侣住宅的样式。修建于室町时代的金阁舍利殿的这一设计,怕不仅仅是为了什么美学考量吧,一定是暗含了室町幕府时刻要压贵族集团一头的私心的,金阁寺总归不是一所纯粹的禅院。
金阁舍利殿,镜花水月倒颇有禅意⬇️

阁顶的凤凰令人想到宇治平等院⬇️

离开金阁寺返回鸭川河畔后,开始寻找玉子和饼藏的足迹。
饼哥告白翻身处⬇️

桝形商店街⬇️

北白川阿炳??⬇️

褪色的海报,六年过去啦⬇️

离开京都回大阪取行李赶去机场,与鸭川的最后一别⬇️

至此,近畿和中部想去的地方就大致走遍啦。下次再有机会,冬天可能会选择北陆、关东、东北和北海道,夏天则会去山阳山阴、四国、九州再转转!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62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