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此去东瀛国的起因是不愿回家过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催婚…与同为单身狗的小伙伴一拍即合,开始逃逸式旅游。世事难料,这一场大逃逸却成功的避开了一场大瘟疫。出游时间是2020.1.21,之后几天的新冠病毒大爆发事件在多年以后也会加载史册吧,于是每日在日本电视上看中国疫情新闻也成为了旅游的一部分,最终日本也没能幸免的被感染。2020年的春节将是国民永生难忘的一个春节吧,假期延长,禁足于家,人人以口罩蔽之…所幸,雪国风物美妙绝伦,在此记录一些大体感悟,全是些记忆的碎片,且当作游记一二。

1.海之雪

大海和下雪于我都是极其浪漫的景致,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能同时看到。北海道的冬天基本都是冬雪覆蓋,千里冰封,今年算是暖冬,雪不是很厚,也直接导致滑雪场的高阶雪道未开放。作为一个南方人,从小对雪有种浪漫的执念,自然也受了影视剧的影响,在韩剧里,表白的场景都在初雪,在《情书》里,女主在小樽的雪地里大声问好, 空气中带着幽伤的哈气,《暖暖内含光》里,男女主人公躺在结冰的湖面上,在海边的雪地里奔跑…….
我们乘JR来到一个叫朝里(あさり)的小站,朝里是个沿海村落,属于小樽市下面的一个县,海边飘着雪,海浪声一阵阵,岸边心形的雪堆瞬间唤起了我的少女心,开心的我往雪地里一躺,冰冷又美好。

2.乌鸦

整个日本随处可见乌鸦(からす),且个大肥硕,街头到处充斥着呀呀的叫声,它们并不怕人,人们也习以为常与乌鸦在都市里面共存。乌鸦在日本并非不吉之兆,被视为国鸟,也是神道教的神鸟。不过近来东京也被乌鸦泛滥且袭人的事件而烦恼,我在心里笑了笑,这在国内是不存在的,应该早就化作盘中餐了吧……


江之岛的海边有很多鸢鸟,飞的很低很低,慵懒的快要掉下来,人群越多,它们越是起劲,可是一到天黑就消失不见,我好奇的问小伙伴,日本这么多鸟晚上却都消失不见,它们去哪了呢,住在哪里呢,天一亮又飞到固定的海边开始一天的营业,围着游客转…..小伙伴说鸟都住在森林里面,睡醒了就飞到各自的领地….

3.温泉 · 星空

冬天的北海道怎能少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温泉,在小伙伴英明神武的领导下,没有去游客密集的函馆温泉,选择了一处僻静之地,大沼公园站,酒店坐落在山林之中,名字十分贵气叫王子酒店プリンス ホテル,玻璃窗外能看到雪景,颇为惬意。在北海道住的都挺不错,雪景或是海景房,果真是个旅游城市,随处即是景致。一到东京我便开始怀念这冬雪覆蓋的地方。

酒店自带温泉,日式温泉男女汤分开,因为要求要全裸。这里竟是难得清静人少,只有三两个国人游客,夜幕降临,身子埋在热汤里,看着面前有些结冰的湖面与积雪的树林,湖水倒映出树的影子,寂静的能听见雪掉落的声音。抬头仰望,繁星点点,真心好久没有见到如此绚丽的星空了,星河密布,这星星点点的苍穹似一个大碗倒扣将我们笼罩。令我回忆起纳木错那一晚上的星空,感觉自己看见了银河系….若要问我缘何对星空如此着迷,老夫聊发少女心吧,热爱一切浪漫美好的事物~~~~

4.马桶

亲临岛国之后终于能理解国人抢购马桶盖的心境了,如厕体验实在是赞。从机场到酒店到餐馆甚至地铁站这些公共场所,所有的卫生间(化粧室)都整洁如新,没有任何异味,且马桶都标配各种加热/冲洗/烘干等功能,每个卫生间都配有专用厕纸,质地薄软,遇水即溶,便于马桶冲掉。扶手的设定可为行动不便的人提供帮助。母婴室的设计也非常人性化。

左侧图是酒店的马桶,在好些餐厅也能看到,马桶上方是个小型洗手池。右侧是一个偏远神社的卫生间,整个卫生间都是木制结构,颇有古代茅房的形式。人烟稀少的缘故,男女各只有一间且空间狭小,没有暖气供应便放置了电暖气。这地儿应该是罕有人迹,卫生间却一尘不染而且很暖和…….
体贴入微的设计思维贯穿日本的角角落落,生活的方方面面。连酒店的烧水壶都深得我心,烧水保温两用,且没有底座,电源线与壶身接口处有磁性,插拔十分便捷。仔细瞅了瞅是象印的,淘宝搜到国内也有引进。感觉自己跟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一般…还有可以用溼纸巾替换的拖把….可折叠的晾衣夹子……

一直很喜欢日本设计师以人为本的理念啊~~
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设计将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意义通过制作的过程予以解释。——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5.井盖

街头随处可见的井盖都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图案,十分精美,让人萌生想偷井盖的想法…..北海道的图案有建筑,有海产,可爱的海狮啊~章鱼啊,看起来又可爱又鲜美可口…..东京的多半是樱花。


可爱又充满爱意的公共设施与看似古板的日本人形成鲜明对比。在上野动物园的地铁站里看到印满卡通动物的地板,甚是可爱。

镰仓-江之岛车站的麻雀雕像身穿的毛衣,是一位老奶奶亲手编织的,20年一直在坚持,给它们换了几千套衣服,这麻雀应该都有爱的灵魂了吧……在函馆我也看到了雕像上的围巾。不觉让人发出かわいい的感慨,看起来没有温度的人们或许内心都深藏着炙热和童真。

6.盖章

地铁站/JR线的很多车站以及旅游景点都有盖章处,正当我懊恼没有准备笔记本的时候发现印章旁边有准备好的纸,这般体贴入微却也寥寥无几人来盖章纪念,小伙伴也表示不理解带回去这一堆废纸多占地方…然后我回到家又被哥嘲笑了一番。当年去台湾也是盖了一整本,莫不是宝岛学习了日本文化,难怪乎文艺气息浓厚。没事,你们且当我还没长大,终有一天我不再倒腾这些有的没的玩意儿,那说明我终于长大成年了。

7.迷失的交通

去了一趟日本仍然没搞明白JR线/新干线/电车/地铁……..的区别,求专业人士解答。
在东京的时候,我的心理状态一度很崩溃,迷失在地铁站里,这辈子都不想去新宿站了,每次在里面绕圈圈,逛迷宫…..找不到出口,也找不到来时的路。所以那部电影《迷失东京》真是相当贴切了。地铁站里面的自助购票机上不是选择所需站点购票,购票页面只有不同金额的选项,你需要选择对应站点的对应金额,那我就纳闷了我咋知道我要去的站是多少钱呢,不急,他们贴了一张价目表,你只需要在密密麻麻的表格上寻找自己要去的站点和对应费用金额,再在购票机上进行购票………顿时怀念祖国地铁购票之人性化。后来办了西瓜卡(交通卡)节约了好些时间和心力。

不得不说,郊区的电车/小火车总带有一些文艺浪漫的气息,或许也跟日剧和动漫有关吧。从札幌到小樽到函馆的JR 线上,一路雪景,海景,真是与观光车无异。镰仓的电车因为灌篮高手而知名,确实也很惬意,海边缓缓开过,阳光甚好,唤醒青春。《镰仓物语》《千与千寻》里都有电车的场景设定,原来都是取材于现实,原来现实就是那么耐人寻味。

8.对日本人的初印象

未见人,先闻声,所有的资讯播报都是甜美的日式女声,与动漫里的配音如出一辙,后来在路上实际听到之后有些吃惊,因为这样说话其实很累,需要捏著嗓子说话,不过总结发现这样说话的女生大部分偏大龄,反倒是年轻女性说话比较自在随意,甚至在餐馆等公共场合都听见年轻人/高中生大声说话嬉戏打闹,这在一向礼貌的日本并不常见。这里的老人家都特别有精神,看不到沧桑感,目光炯炯。在函馆的小丑汉堡店里,服务员全是老奶奶和老爷爷,满头银发却无比有活力……..

在从函馆飞往东京的飞机上,电视萤幕上在播放起飞前的安全注意事项,我惊讶的发现他们请了传统服饰的装扮者来进行表演,本来枯燥的讲解变得十分幽默有趣。

札幌地下铁里面看着人来人往的穿梭,如影子一般,却安静的的很,其实有些后背发凉….不过某些喜好僻静讨厌人多的特殊人类真的很适合在日本生活呢~~~
不够灵活和变通也是和中国人的特性完全相反啊,和小伙伴去吃汤咖哩,只剩一处吧台式小桌,且面对一堵墙,等上菜的过程看到旁边一桌人吃完走掉,我们俩麻利的挪过去,正舒服的往椅子上躺下,被服务员叫了起来说No,不可以换座位……..即使其他座位空着也不能换…嗯嗯,差点忘了,我们在日本,好吧~~~去买鲷鱼烧的时候,一份十个,然后有多种口味选择,我心想成年人才不做选择,每个口味来一个嘛,凑齐十个…….然鹅被无情拒绝了,小伙伴白了我一眼说:你清醒一点,你在日本,不在天朝。全家福/全家桶/混合mix 这种词是不是不配在日本出现…?

不得不感慨一番日本人到点下班的精神,公务员和商店也就算了,餐馆也是大都6点关门,也有可能社畜都集中在东京这种大都市吧,但是在我国,越是小地方越是热闹呢,烧烤撸串一条街啊。。。想夜晚觅个食,与小伙伴在雪地里奔走了几里路,不见有营业的餐馆,快要绝望之际看到一家亮灯的居酒屋,欣喜万分。店家是一对老夫妻,菜品出乎意料的精致而可口,整个店里只有我们一处顾客,本以为这种自家经营的小店会随意应付,结果却是令人惊喜。临走时阿姨还送了小饼干,关切的问靴子暖不暖和,说外面挺冷吧,暖的我心都化了。

在江之岛的海边如愿看到了富士山,风和日丽,噢 不,海风有点大,我外套没扣上,被海风吹的跟基德的披风一样,还自我沉醉的欣赏著海景,突然一个小哥哥跑到我面前,拿出一张火车票好温柔的问是不是我的,我愣了一下去口袋里掏火车票果然不见了,接过车票连声道谢,又看了一眼这位日本小哥哥,怎么有这么好看又温柔的男生啊……..然后,真心挺感谢他的….因为车票丢了回不去,需要重新买的话又得费个一百大洋吧。
在札幌地铁站里偶然遇到一个拉小提琴的小哥哥,长得有几分像山下智久,琴技了得还长得帅,呈上一首克莱斯勒的《爱之悲》视讯。不禁又要感慨,日本的小哥哥都这么好看又有才嘛…….

9.以假乱真的模型

几乎所有的餐馆门口都会摆放模拟食物模型,逼真到令人垂涎欲滴,仿佛能闻到香气。而且日本人特别实在的品质让实物与模型无异于太多,这一点我是万分佩服,在国内恐怕是模型仅供参考。以前看过相关视讯,日本模拟模型都是纯手工制作,即便是大型流水线也是每个人负责具体的步骤比如塑形或者着色,一份天妇罗或者猪排饭需要一个熟练匠人的4-5个小时,运用的材料是聚氯乙烯的合成树脂,常常需要倒在水里然后方便塑型,没有什么鬼斧神工,只有不断精雕细琢的毅力,日本的匠人精神一直都是值得由衷敬佩的。
PS:其实还蛮向往制作食物模型这份工作的,应该挺有趣的吧,美术和料理都是我喜欢的事情。

在函馆登了个塔看五角星状的夜景护城河,我却被馆内的人物模型(历史事件场景还原)吸引了,比手指头还细小的人物雕塑被塑造的惟妙惟肖,五官和神情俱在,叹为观止。

无怪乎手办在日本如此风靡,这些手工制品实在难以复刻。在秋叶原看到好多路飞,极其精美啊……

10.一生悬命に料理

常常在餐馆门口看到一生悬命营业的招牌,不禁感慨,这个国家的人干任何事情都是一生悬命(拼命的)态度,将其做到极致,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做到呢,连拉面馆都开到四代目,这一代人未完成的,下一代继续研究,第三代,第四代….所以很多料理店都是开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日料的菜品种类很少,选单都很薄很薄,店面也特别小,只专注于某几样菜式。相比我朝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确实显得匮乏了些,但是他们对每道菜的精致度要求是十分严苛的,从天妇罗到一碗白米饭都值得细细品尝。我们常常不按攻略,随便路上找一家餐馆都不觉得难吃甚至是惊喜,反而根据国内攻略的推荐去吃有些失望。
在札幌根据攻略找到成吉思汗烤肉店,瑟瑟寒风中排队一小时,店里非常小,比深夜食堂还拥挤。肉质还行吧,需要自己烤,火势太旺,几乎都烤焦了….嗯,体验不是很好。


无意走进一家大阪烧的店お好み焼き”(御好烧),出奇的觉得美味,第二天晚上我们又跑过来了….


日本的米饭我需要重重的赞叹一下,美味到无需任何佐料,软糯可口,口齿留香,需要细细的嚼,回味甘甜。跟米有关也跟锅有关,毕竟日本的电饭煲和马桶一样深受中国大妈们的喜爱。

感觉日料其实有些像中西结合的产物,有中华料理的煎炸烹炒和白米饭,也有西式的食材和分餐分食的方式。总体来说偏清淡,尽可能还原食物本来的味道,很多新鲜食材直接靠蘸料和酱汁即可~~~没有浓油赤酱和红油辣子,摆盘与配色也很考究,倒是深得我心啊。
日本街头很多意面和披萨的西餐店,东京尤其多,其实他们有经过自己的改良…比如我在滑雪场的餐馆第一次吃到加培根沙拉的披萨,并配有油醋汁。味道极好。

彩蛋来啦~~饭后甜点来一波。北海道的CREMIA冰激凌是我吃到迄今为止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冰激凌,有原味/抹茶/巧克力三种口味选择,奶味十分特别相当浓厚,丝滑可口,入口即化,冰激凌本身也化的很快需要倍速的享受。蛋筒是白色恋人的饼干做的,本身就很好吃配上冰激凌更是无敌。前几年国内的KFC与它们合作推出过冰激凌,十分火爆,期待他们把店开到魔都去啊~~~~~

彩虹冰激凌也是网红,多种味道集合在一起,口感非常丰富,也强烈推荐。相比较下来,白色恋人的冰激凌味道就逊色不少,冰沙感比较重,缺乏丝滑的口感和牛奶醇香。不过价格也便宜一半。

可丽饼的模型是展开状态的,与实物有些不一样,我特地对比了一下草莓的数量,一共三颗,切成两半,共6瓣,嗯,不多不少,正好与模型相符。味道也不错,热的蛋饼裹着冰激凌与提拉米苏和草莓。
好像还可以裹肉类….选择颇为丰富。

11.白色恋人的传说

以一则浪漫的故事传说来结束整个游记吧。
从前,北海道还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五月有一望无际的熏衣草田,能把人的眼睛变成紫色;十二月则换了漫漫的雪天,可以埋住最热的心。
有一天,上帝和撒旦同时派了使者来到这里:天使的任务是留住这里的五月,魔鬼的使命是困住这里的十二月,可是身为男人的天使在与对手打了照面之后便发现了两个要命的问题::第一、原来这个魔鬼是个女的,一见面他就爱上了她,也不再管她是不是魔鬼。第二,原来她的魔力比自己高,他没可能赢过她。而且现在这个局面,他更无法全力出手。
于是他去求她,留下来和她一起生活,在明媚的五月。但是魔鬼却说:“不,你爱我是你的事,而且这和五月无关。”天使说:“可我已爱上了你,万劫不复。我已不能回到天堂。五月不好吗?我不好吗?”魔鬼说:“不是你不好,而是,我不爱你。”
两个人沉默了很久,天使最后决定了:“我已无计可施,我会帮助你留住十二月,然后永远守护这里。”还很小的女魔鬼叹了口气,“你大概就是老人口中所说的‘恋人’吧?只想爱着别人,却不奢求更多。”
从此“白色恋人”和北海道十二月的雪一样甜美,便代表着爱人间不求回报的爱

白色恋人工厂晚上会亮灯,不得不说又激发了我一番少女心。

作为北海道特产,白色恋人与ROYCE,六花亭并列充斥在各大免税店,随处可见。因为白色恋人被赋予了浪漫的意味,也成为男女之间的送礼佳选了,说实话味道还挺不错的,原味比巧克力味好吃。


终。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638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