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这种感觉,只属于古老的日本。
——川端康成

五年前首刷岛国,大阪、奈良、神户、京都、箱根、东京……从古老的关西到摩登的关东,仿佛乘坐新干线经历了一次时光穿越之旅。相比东京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喧嚣与浮华,关西那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与苍老更有品味的价值。

山折哲雄就试图告诉每一位游客,日本最后的古朴风情,仅存于关西这片土地上。

↑2015年在京都

游走于奈良的古寺神社,最好是撑伞漫步,会想起夏目漱石的俳句诗:时雨纷纷落不停,泥猫睡死于佛经。

淫雨霏霏中,奈良的一切才显得古旧,静谧而幽远;

而京都的雨,在川端康成笔下有种淡淡的哀愁,像薄雾一样挥之不去;

大阪城还存留着安土桃山时代的壮丽明快,一川之隔的天满宫却是物哀美学的源头。

……

我本来想用文艺点的笔致,完成自己去年八月二刷关西的游记。但终究没有什么文青的细胞,强行文艺只会把自己腻死。

归根结底,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做攻略,写游记皆是如此。

今年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出行的,还有岳父、岳母两位老人家。他们也跟着我去过不少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卡达、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他们总是惊讶于,我在每个城市,步行前往目的地的路上不需要任何导航。哪怕七拐八绕,也能像回家一样精准地把他们带到目的地。

“你以前来过这里的吗?”

几乎每次出国旅行,他们都会问我相同的问题。

说“来过”,似乎也没有错——做攻略时,所有需要步行的线路,我都会在谷歌街景地图上“走”一遍,什么地方有红绿灯路口、到哪里需要拐弯、目的地的建筑物是什么样的……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在我的攻略中,要去的每个地铁站应该从几号口出入,地铁和巴士需要坐几站。每趟交通具体花费是多少,也都要详细地写到攻略里。

这可能是强迫症的表现,对我来说,最无法接受的事情就是在旅行时走错路,或者找不到路。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总会让我烦躁不安,情绪处于失控边缘。

作为一个擅长把攻略做成工具书的我,显然是不适合以“天”为单位来撰写游记,每次出游都是十五天,拉拉杂杂地很容易记成流水账。

在马蜂窝上的第一篇游记,仅就关西地区的吃住行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吧。

二刷日本,因为我家姑娘想买Lolita

五年前在日本走马观花回国后,感触还是很深。和去过日本的同事曾多次聊起,一致认为仅从旅游的角度而言,岛国是个值得二刷,甚至N刷的国家。

基本上,每年暑假都会带着我家姑娘出国旅行一次,累积下来她在13岁之前也去过近10个国家(我18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出省呢)……去年商量暑假安排的时候,我原本属意俄罗斯,但我家姑娘提出想再去一次日本,理由是:

“想去日本买Lolita的小裙子……”

我都不太好吐槽,lo娘不都应该是娇小玲珑的吗?她初一就一米七的人了,穿什么Lolita嘛。

虽然对日本旅游有好感,但我今年是真不想去的,主要是因为汇率疯涨。

2015年我们第一次去日本的时候,55元人民币兑换1000日元。去年8月初出行,7月底我到中国银行兑换日元,汇率是65.1元人民币兑换1000日元。当时觉得很黑了,没想到后来却应验了“真香定律”——8月在日本期间,天天都是汇率顶峰,最高到过67.2:1000,那时才觉得起65.1的汇率是何等幸福啊!

不过太座应该也是想再刷日本的,再加上查机票的时候,正好碰到川航特价,暑期成都直飞往返大阪3300元/人,确实是良心价了。由于进出都是大阪,再加上对东京没太大兴趣,这次日本行就定为基本全程都在关西地区,另有一天是广岛一日游。

行:出行要善用各种一日券、周游券

关西的主要景点都位于大阪、神户、京都、奈良这些地方,四年前全部都去过,所以这次很多常规景点就排除在外了,神户的有马温泉,京都的岚山、宇治,以及和歌山、姬路城、广岛等没去过的地方成了此行的重点。


有句名言:在日本,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这一点我承认,但“在路上”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日本的交通费用和中国相比,真的是一点都不亲民。公交、地铁的起步价一般都是12-15元人民币,基本上是成都的6-8倍。

虽然吃住也都不便宜,但这方面还能丰俭由人,可交通是无法自己控制的,总不能全靠走吧?所以,在日本使用各个城市的公交或地铁一日券、各类周游卡、各类JR PASS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由于日本各种国营、市营、私营的铁路、地铁、电车、公交线路太多太复杂,很难用一篇文章说清楚。

↑ 东京地铁线路图,看上去十分晕菜

在日本旅行,基本上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就能省下不少银子(如果你是准备在日本全程打车的土豪,可以略过不看。大阪出租车起步价约44元人民币,从关西机场到市区大概需要900元人民币):

1、如果一天内要坐三次或以上的公交,必买该城市的公交一日券,坐三次就回本了(京都公交230元/次,一日券600日元;奈良公交220元/次,一日券500日元)。京都巴士一日券在京都站巴士站台的自动售票机以及7-11、LAWSON等连锁超市都可以购买。奈良巴士一日券只能在奈良站的information处购买。

↑ 京都巴士一日券

2、如果第一次去大阪,关西周游卡两日券值得买,除了可以无限次乘坐市营地铁外(阪急、阪神、京阪等线路不行),还有很多景点可以免费或打折。五年前一刷日本时我们曾经买过,还是非常实用的;

↑ 大阪蓝天大厦的空中庭园,可以凭关西周游券免费入场,单买门票是人民币80多元

3、从大阪或京都去奈良,一天内打来回的话,可以买斑鸠卡;

4、如果要大范围流窜的话,JR PASS(日本铁路JR集团通票)的N日券值得考虑,但需要提前算好每段行程单独买票的价格,然后加起来看看相对应的JR PASS是否划算。

比如我这次行程中,某一天的计划是从大阪往返广岛,坐新干线自由席(没有指定座位,只能上前三节自由席车厢,但很空,不会出现没座位的情况)往返大阪的费用约1300元人民币。

而我在淘宝买的“JR PASS关西&广岛地区铁路周游券五日券”才767元一张,仅往返广岛就省了500多元钱。

↑ JR PASS关西&广岛地区铁路周游券五日券可以免费使用的线路

何况在我精打细算下,这五天本应开销的交通费用也基本上用这张票消化了(奈良往返法隆寺、奈良到宇治、宇治到京都、京都到大阪、大阪往返姬路城、大阪往返和歌山、去看猫站长的和歌山电铁、广岛到宫岛的铁路和渡船,以及无数趟大阪市内的JR线),大概算了一下,我们用767元的票,在五天内坐了原价1800元人民币的车。

但不管算得再精,交通费都是日本游的痛点。想想咱们成都,用天府通坐公交,1元钱还能转几趟车,地铁一般3-4元……还是印证了那句老话:不出国不知道国内有多好啊!

住:最好住酒店,日本民宿缺点很多

今年带着岳父、岳母两个老人家出行,由于希望能随时照顾到他们,所以这次日本行基本考虑的是当地的民宿。

和日本超高的交通、吃饭费用相比,住宿真的不算“黑”。

五年前我们在大阪、京都住的都是全日空皇冠假日酒店,也就是标间800-1000元/晚左右的水准,不比东南亚好点的酒店贵多少。

箱根的温泉酒店南风庄,一泊二食(一晚住宿含早晚餐)三人间也就2000多元/晚。这次选择民宿,预算是五个人每天1000-1200元左右,能满足条件的选择还是很多。

很多人在日本订酒店、民宿都喜欢选择闹市区,譬如大阪的心斋桥、道顿崛,京都的四条河原町等等。这也不是没道理,逛街吃饭都很方便,还能省下不少交通费用。但这些地方我此前都去过,深知环境有多么地嘈杂,带着老年人,我还是选择住在稍微偏一点点,但交通也很方便的地方。

日本民宿早在15世纪就出现了,宣传口号听上去相当文艺。

什么踏入一家民宿,就进入了一家日本传统文化的博物馆;

什么日本人每逢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会选择一间民宿小憩静思……

↑ 大部分人想象中的日本民宿

而这次我的入住体验是,日本民宿虽然装修、布置都很有大和民族风情,但存在以下不足:

1、房间面积偏小。我们这次总共住了三家民宿,最大的面积也就是65平米左右,号称楼上楼下能住9个人,实际上也就是基本够用而已。而其他两家,二楼卧室还好,但一楼就很狭仄了,把几个大行李摊开,五个人几乎没了立锥之地,就别幻想一家人坐在一楼来杯纯米大吟酿,聊聊天的悠闲景象了。

(↓下面的图片,是在大阪、京都住的几家民宿的实拍)


2、隔音一般,网速超级慢。不知道日本人家里面的宽度是多少兆的,总之是无法满足我工作上的需求的(整个行程期间我每天早晚还需要远端工作,超级悲催),幸亏还带了一个随身wifi,否则就歇菜了。

3、由于日本民宿基本都是两层小楼,带有较为陡峭的楼梯,对老年人来说不是很友好。

就这次体验而言,确实不太推荐在日本入住民宿,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是选择酒店吧。

这次行程除了民宿外,总共住了两家酒店。

一是有马温泉的有马御苑。

去年8月份,有马当地酒店的五人间最便宜也要3000元人民币/晚。

在某程浏览到“有马御苑”时,发现一泊二食里面晚餐是神户牛肉为主打。

五年前我去过大众点评网神户第一名的那家“莫利纳”,人均五百多元还没吃饱。于是对神户牛肉一直有很强的执念,当时看到“有马御苑”晚餐有神户牛时,脑子一热就订了。

“有马御苑”五人间一晚的费用是人民币5409元,也是本次日本行住宿中最贵的花费了。

虽然由于入住时发现房间实际情况与某程的图片不符,打电话进行了投诉,但酒店方面,从实际体验来说还是不错。

晚上在房间内用餐,有中文侍者全程伺候。黑毛和牛定食在刚上菜的时候,我还一度担心够不够吃,但事实证明,差点把我撑死……

早上的和式早餐也很有仪式感,就是盘盘碟碟一大堆,对于洗碗苦手的我来说看着就犯怵。于是猜测,这家可能是用洗碗机来清洗的。

后来问了侍者,她说是先用人手洗,再用洗碗机……

而且这家酒店还自带有马最出名的金汤、银汤温泉,可以随便泡,不用再去有马大街上那家金の汤了。

晚上,吃完晚饭可以到有马的河边逛逛。在河床上,会有乐队演出,另外还有一些打气枪什么的小游戏。比较有名的竹中肉店也会在河床边摆上桌椅,穿着日式浴衣坐在竹椅上烤烤肉,看着脚下小溪缓缓流淌,还是颇有情调。

而在奈良,这次订的是一家120年历史的老旅馆。当时没注意,入住时才发现当天是中元节,看过《午夜凶铃》、《咒怨》的我一直都在担心这老房子里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灵魂……

吃:最地道的,还是本地人最多的店

有人说在日本吃饭,就是要寻找那些用最好的食材,做出最符合季节特征的料理,“看着食物漂亮地盛放在最精致的食器里,再配一杯茶,品出唐风宋韵”。

其实,日本料理比起中华料理来还是单一了一些,只有烤肉和寿司深得我心。

这次去日本前,最想尝试的是大阪的“万两烤肉”。不过大阪的几家分店都很难预定,而且预订页面是全日文,十分费力。后来,好不容易才预订到我们到大阪的第二天晚上9点半这个档期。

出发前,给闺女渲染了一下预订“万两烤肉”的艰辛,顺便提了一下,该店的提升——如果没有按预订时间前往,今后任何分店都不会再欢迎你的光临。

第一天到大阪已经是晚上9点多,次日一大早起来,游览了一天,到晚上实在累得不行。于是跟闺女商量,要不就不去吃烤肉了,就在民宿附近解决吧。

结果我家姑娘还伤伤心心地哭了一场,她说我爽约的话,会被“万两烤肉”永久封杀的,弄得我哭笑不得。最后还是将就找了一家韩国烤肉店,才满足了她想要吃烤肉的愿望。

其实在吃的方面,我家都比较讲究价效比。五年前的经验告诉我,在日本,想要一顿饭只花人均5、60元人民币,多半只能选择拉面。现在汇率疯涨,吃碗拉面都要70多元了。

在大众点评、TripAdvisor上,关西各个城市的美食排行榜靠前的大多是人均200-300元人民币,6、700元的也很平常。不过,如果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是能找到相对来说价效比极高、物美价廉的料理。

这次推荐三家料理店:

1、京都肉食堂:这次日本行唯二去了两次的餐厅,主打牛肉料理,顾客以本地人居多,适合肉食动物。第一次人均用了61元,第二次人均79元。

推荐菜品:猩猩饭(带筋牛肉盖饭)、炭火烤牛肋条饭、铁板烤横膈膜肉、黑毛和牛菲力&沙朗牛排、生牛肉盖饭。

真的,在日本找不到第二家花6、70元人民币就能吃到分量如此扎实的牛肉料理。大众点评上有网友说,自己为了京都肉食堂专门二刷了日本;还有人特地住到附近,就为了把选单上的全吃一遍……需要注意的是,这家是用自助机点餐(可以选中文,毫无障碍),所以只能使用现金。


2、无添寿司:另外一家去了两次的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的是“くら寿司”,京都、大阪都有不少分店。

无添寿司是著名的百元回转寿司店,大多数菜品都是100日元一碟(约人民币6.66元),有部分是200日元——划重点了,比成都的回转寿司都便宜啊!菜品新鲜,菜式也比较多,顾客基本都是本地人。

如果转盘上没有你想要的,桌旁的点餐机可以还单点。亮点是集齐五个空碟可以塞入槽内,然后自动抽奖一次,奖品是一个扭蛋,这让我家姑娘乐此不疲。人均也是60多元人民币,只不过在饭点儿每家店都要取号排队,如果你听不懂日语叫号,可以提前跟服务员说一声,让她届时单独提醒你一下。

3、福胜亭:奈良比较有名的炸物类餐厅,位置在近铁奈良站旁边那条商业街里。

我们点了炸鹿儿岛黑猪排、炸牡蛎、炸鸡排、厚切猪排等定食(套餐),炸牡蛎很新鲜,但腥味有点重;炸猪排很惊艳,极为鲜嫩……别说什么健康不健康的,什么是幸福,卡路里爆炸就是幸福啊!

另外,这家的酱料需要自己磨制芝麻来调配,还是蛮有意思的。人均86元左右。

由于我岳母不吃海鲜,也很少吃鱼和牛肉,为了将就她,这次日本行我们在吃饭上的选择其实不多。

没有像五年前那样大吃大喝,相对也节约了不少。从两刷日本的经验来看,有的名店不去也罢,比如之前提到的神户莫利纳、大阪极为出名的“大螃蟹”蟹道乐、宇治抹茶名店伊藤久右卫门等等,这些都是卖外国游客的。

这一点很像成都,最地道的永远是本地人最多地方。

文末再给大家一些建议:虽然日本的移动支付远没有中国发达,但现在去日本也不用换或者取太多的日元。

7-11、LAWSON这些连锁超市以及部分料理店可以使用支付宝、花呗,汇率实时结算。

信用卡自然是大多数店都能使用的,其中60%左右能走银联通道。只有一些小店,或者要使用自助机(点餐、交通卡券购买或充值)的地方才会用到现金。我们五个人在日本待了15天,现金还没用到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

在国外,最讨厌的就是满衣兜里装满了硬币,一走路哐哐响。希望下次再去岛国时,能够彻底一部手机走天下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698836.html